常用JM分析方法培训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JM讲义

JM讲义

(七)人因工程学 使工作更舒适的改善方法
1、四要点 (1)以不易疲劳的工作方提高效率。 (2)不以不合理姿势从事工作。、 (3)周全设计,使工作中不必顾虑到操作 错误之可能性。 (4)采取减少精神疲劳之对策。
VA进行七阶断
顺序 步 1 调 骤 查 内 容 目 的 以使用量多,利益少者为对象(1) 决定VA之对象 成本(2)品质不良率(3)程序分析 (4)规格尺寸公差等之调查。
第三阶断—展开新方法
1、删除不必要的细目 2、尽量将细目加以合并 3、重组改善细目之顺序 4、简化必要的细目
第四阶断—实施新方法
1、使上司了解新方法 2、使属下了解新方法 3、照会主管安全、品质、生产量,以 及成本等部门,赢得其同意 4、将新方法付诸实施,一直用到下一次改善 5、别人的贡献应予以承认
(三)产生构想的方法 获取构想的知慧锦囊
1、十二法则 (1)如果不这么做,可能变成何种结果?(删除) (2)与此相反方向(方式)去做,将变成如何?(正与反) (3)这样是否属於异与常现象?何时发生的?(正常与例外) (4)将发生变化的事物予以例外处理(定数与变数) (5)变大后可能如何?变小后又将如何?(扩大与缩小) (6)将此事物结合起来可能如何?分离出来又如何?(结合分离) (7)归纳集合起来将如何?分割出来又将如何?(集约与分散) (8)试予附加,或将某些部分划分出去将会如何?(附加与削除) (9)修正组合关系(顺水推舟之置换)。 (10)差异点试予利用(共同与差异)。 (11)是否可使用其他的事物?设法以其他的事物替代之(充足与替代)。 (12)同时做?一件一件地做?(平行与直列)
2
3 4 5 6
现 状 分 析 将以上各数据施予机能分析,例如: 决定VA之对象 从零件用途何在?此工作是否有成本 更低廉的做法?等等,以机能为基准 重新估定问题。 搜集有关构想 研究出基本构想方案(1)脑力激荡 把握改善的提示要点 1 术(2)检核表(3)活用专家的知识 构想方案之评 检讨各个构想方案,选出若干适合者 选出可能实行之方案 价 并收集有关情报资料。 设计、估算、 动员设计部门,成本管制部门,以及 构想方案之具体化 (改善案试行) 技术专家试做“样品” 试做 评 价 试作品各种性能之测试(或改善案之 改善效果之确定 试行结果),并将其结果综合评价之, 确认其效果。 是否采用之决策 将改善之综合评价及其效果,以提案 由VA提案委员会或 方式正式提出裁决。 品管圈决定采用与否

模糊聚类分析ppt课件

模糊聚类分析ppt课件

k 1
1 2
m k 1
(
xik
x jk )
m
( xik x jk )
rij
k 1 m
xik .x jk
k 1
5. 求模糊等价矩阵
用上述方法建立起来的模糊矩阵 R ,一般说来只 满足自反性和对称性,不一定满足传递性,即 R 不一 定是模糊等价关系,需要将 R改造成模糊等价矩阵R,
然后再在适当的阈值上进行截取,便可得所需分类。
根据需要可同时选择不同准则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然后 通过综合取交的方法,以做到兼顾多目标,使分类结果更科学。
3、建立数据矩阵
设论域U { x1, x2 ,, xn }为被分类对象, 每个对象又由m 个指标表示其性状:
xi { xi1, xi2 ,, xim } (i 1,2,, n) 则得到原始数据矩阵为 X ( xij )nm .
1, 2,..., m
构造下列形式的F统计量,
r
i
2
ni x x /(r 1)
F i1 r ni
xij
i
x
2
/(n r)
i1 jn1
x x 其中, 为 i x x
m
i
(xk
xk )2
i

的距离, xij x i
i 为第
k 1
类中样本
xij 与
i
x 的距离。
F 统计量分子表征类与类之间的距离, 分母表示类内样本间距离,因此 F 值越大,说
改造的方法是将 R 自乘得 R R R2,再自 乘 R2 R2 R4 ,如此继续下去,得 R8 , R16 ……,至某 一步出现 R2k Rk 为止。则 Rk便是一个模糊等价关系。 这个方法是由所谓“传递闭包”理论而来,我们在此 拿来直接应用,不再作详细介绍。

10-分析动力学9-Kane方法(课堂PPT)

10-分析动力学9-Kane方法(课堂PPT)

N
N
Fi
v(v) i
(mir&&i ) vi(v) 0
i 1
i 1
其中: vi( v )
r&i uv
方程是否仅含有广义速率而不包含广义坐标?
2
Page 5
例1:质点系的Kane方程
广义速率: u1 x&;u2 &
y mA g x
质点的速度为:
O
A
x
r&A u1i
r&B u1i lu2 (cosi sin j)
0
2
u3
u3 u2 Au1 (C B)u2u3
0
u1
Bu2
(
A
C )u1u3
u2 u1 0 Cu3 (B A)u1u2
因此得到 F%1* Au&1 (C B)u2u3
类似求出
F* (2)
Bu&2 (A C)u3u1
F* (3)
Cu&3 (B
A)u1u2
代入Kane方 程,得到
l
u&1e1 u1ω e1 u&2e2
)e1
(u&2
u1u2 l
)e2
u2ω
e2
角加速度:
ε
u&2 l
e3
2
Page 20
例3:非完整系统
F%v*
MaC
v(v) o
JC ε ω
JC ω
ω(v) o
ye2 vA
F%v
F
v(v) o
Lo
ω(v)
C e1
外力垂直于伪速度:F%1 0; F%2 0
ω(v)

JMJ精益生产培训(ppt 61页)

JMJ精益生产培训(ppt 61页)
精益生产方式
什么是精益生产?
三种生产方式比较
什么是精益生产?
“精益”释义:
精益 - 形容词:无肉或少肉,少脂肪或无脂肪, 文体或措词简练
反义词: 肥胖的,多肉的,过重的,不结实的,过分 肥胖的,丰满的,粗短的,肥大的,软的 精益生产:
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来达到降低成 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质量的目的
– 节拍时间=1天的工作时间÷1天的需求量 • 节拍时间是以顾客所需求的数量为基础。
后道工序领取
• 所谓后道工序领取是指前道工序生产后道工序所要领取的 产品和数量。 – 超市购物—— “在需要的时候按照需要的数量把需要的 东西带回家” – “正好、恰如其分” – 避免浪费
• 传统的生产方式 – 推动式生产方式 – 由前道工序推动生产 – 会产生中间品库存、空间、搬运等浪费
LEANMANUFACTURINGTRAINING JMJ精益生产培训
内容安排
精益生产系统简介 准时化与自动化 七种浪费
1
精益生产系统简介
什么是精益生产? 为什么要实施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五项原则
什么是精益生产?
生产方式的发展历程
一、 手工生产方式——工业革命—二十世纪初
背景:工业处于初级阶段,靠工人的高超手艺制造产品 特点:效率低下,成本高,价格昂贵 顾客要求:很多产品只是富人的奢侈品,
生产的前置时间(Lead time)
• 生产前置时间(Lead time大致可以分为两 类)
计 划
生产前置时间







示 生产
生产前置时间
订接
货受

生 产
订 货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五版PPT(第七章)-简化版(JMP13.1)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第五版PPT(第七章)-简化版(JMP13.1)

y1* 和 y2*累计贡献率3为 3
1* 2* 2.114 0.646 0.920
3
3
➢ 现比较本例中从R出发和例7.2.2中从 Σ出发的主成分
计算结果。从R出发的 y1*的贡献率0.705明显小于从Σ 出发的y1的贡献率0.938,事实上,原始变量方差之 间的差异越大,这一点也就倾向于越明显。
2
❖ 习题7.6 下表给出的是美国50个州每100 000个人中 七种犯罪的比率数据。这七种犯罪是:
x1:杀人罪
x5 :夜盗罪
x2:强奸罪
x6 :盗窃罪
x3:抢劫罪
x7 :汽车犯罪
x4:伤害罪
试图用降维的方式对50个州的犯罪情况进行比较分
析。
3
state Alabama Alaska Arizona Arkansas California Colorado Connecticut Delaware Florida Georgia Hawaii Idaho Illinois Indiana Iowa Kansas Kentucky Louisiana Maine
第七章 主成分分析
❖ §7.1 引言 ❖ §7.2 总体的主成分 ❖ §7.3 样本的主成分 ❖ §7.4 若干补充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
§7.1 引言
❖ 主成分分析由皮尔逊(Pearson,1901)首先引入, 后来被霍特林(Hotelling,1933)发展了。
❖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化为少 数几个主成分(综合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这些 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它们通 常表示为原始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且彼此不相关。
153.5 1086.2 2498.7

弹性力学张量分析学习—对于初学者很有用PPT课件

弹性力学张量分析学习—对于初学者很有用PPT课件
精选课件 31
符号ij 与erst
➢ erst 符号 (排列符号或置换符号,Eddington)
➢ 定义(笛卡尔坐标系)
1
e rst
1
0
当r, s, t为正序排列时 当r, s, t为逆序排列时 当r, s, t中两个指标值相同时

erst
1rssttr
2
(1,2,3)及其轮流换位得到的(2,3,1)和(3,1,2)称为正序排列。 (3,2,1)及其轮流换位得到精的选(课2件,1,3)和(1,3,2)称为逆序排列。
ij
1 0
(i = j) (i, j=1, 2, …, n) (i j)
➢ 特性
1. 对称性,由定义可知指标 i 和 j 是对称的,即
ij ji
精选课件 29
符号ij 与erst
2. ij 的分量集合对应于单位矩阵。例如在三维空间
11 12 13 1 0 0
21
22
23
0
1
0
31 32 33 0 0 1
3
➢ 分解式记法: uu1e1u2e2u3e3 uiei i1
➢ 分量记法: u i
精选课件
Appendix A.1
8
张量基本概念
➢ 指标符号用法
1. 三维空间中任意点 P 的坐标(x, y, z)可缩写成 xi , 其中x1=x, x2=y, x3=z。
2. 两个矢量 a 和 b 的分量的点积(或称数量积)为:
d s2 d x 1 2 d x 22 d x 32
可简写成: ds2 dxi dxi
场函数 f (x1, x2, x3) 的全微分: f
d f xi d xi
精选课件 24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专题培训课件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专题培训课件

J
I cq

m i 1
mi

vi
k
2 Leabharlann n j 1Jj


j k
2

vi vi,/ 60

n2/60
m i 1
mi

n
vi,/ 60
I 2/60
2

n j 1
J
j

n n
j I

2/60 2/60
E

EI

1 2
m
m
i
v
2 i
i 1

1 2
n
J
j
2 j
j 1

1 2
J
I eq

2 I

等效惯量:
J
I cq

m i 1
mi

vi I
2

n j 1
J
j


j I
2

3等效转动惯量的推导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
根据工程上常用的转速 为 n (r / min) ,将时间用分钟表示, 转角由弧度转换成转, 则公式化为:

掌握转动惯量及其等效 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标 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
转动惯量的等效原则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 公式及计算分析
说课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
教 学 内 容 重教点学 与 难内点容 目 标
转动惯量等效的意义 转动惯量的等效原则 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及计算分析
说课 等效转动惯量的计算
动)相等
拓展 视野

JM操作简要培训PPT课件

JM操作简要培训PPT课件
• 在制作柱状图的基础上,点击红色小三角,选择饼图, 柱状图即可变成饼图。
15
JMP应用二:Pareto
制作柏拉图-Pareto-1
•有个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用A-B-C-D-E表 示,对检验结果作柏拉图。 •将数据输入
•点击 图形> Pareto图或使用快捷键
16
JMP应用二:Pareto
17
JMP应用二:Pareto
7
JMP操作
定义数据列名称与类型
方法一: • 双击列上部或选择 列>列信息 • 连续型 定义可连续的数值型数据 • 序数型 定义有顺序的数值型或字
符型数据 • 列名型 定义分类(分级)的数值
型或字符型数据 方法二: • 在列的上方点击左侧按钮设置。
8
JMP操作
选择变量角色 • 方法一:选定安排列,右击选 预选择角色 • 无角色 表示此列分析时不包括 • X:一般代表独立的变量 • Y:一般代表应变量 • 权重:代表列中每个响应的值 为重量值 • 频数:代表频率 。
1/9/2020
黄忠华 2013
1

目录
JMP介绍 JMP功能简介 JMP操作 JMP应用
应用一:柱状图和饼图 应用二:柏拉图 应用三:直方图,计算CPK 应用四:控制图 应用五:线性拟合 应用六: t-Test检验 应用七: Analysis of variance(方差分析) 应用八: Design of experiment(试验设计)
另一种类型 Pareto-2
18
JMP应用二:Pareto
19
JMP应用三:直方图,计算Cpk
• 问题:QC测量了产品的总长60只, 得到如右表所示数据(全部数据请 打开jmp工作表:分布图.JMP)。 其规格标准为:(30-7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相关性的强弱检定
– 线性回归方程
2007-3-12
14
管理图的制作①
►什么是管理图?
– 管理图,即Control Chart,是用于分析工程稳定 性的一种分析手法
– 通过管理图的绘制,可以了解工程Input或Output 项目的波动趋势,判断工程是否处于稳定、受控 的状态
– 可以通过管理图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提前发 现工程的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预防生产出不 良品
– 稳定性:离散值以及单侧九连 – 计算LCL和UCL
UCL x 3 LCL x 3
*1:数据表必须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列 2007*-32-12:直方图绘制后,也需要进行离散值、正态性的17 分析
管理图的制作④
►管理图的推移管理
– 中心值管理与上下限管理 – 周期性 – 工程项目的监控与预管理图
– 离散值(Outlier) – 正态性(Normality) – Cpk
2007-3-12
6
工程能力Cpk的计算④
►离散值的形态
Boxplots
Normal Prob. Plot
►非正态分布的形态
Boxplot
Histogram
Normal Prob. Plot
Scatterplot
Boxplot
2007-3-12
15
管理图的制作②
►管理图的形态
– X-Rs图 – Xbar-R图
►管理图的分析对象
– 可以是Input或者Output项目 – 必须是连续性、计量型数据
►分析工具
– Distribution of Y
– Control Chart
2007-3-12
16
管理图的制作③
►Step 1 制作数据表*1 ►Step 2 绘制直方图*2 (Distribution of Y) ►Step 3 绘制管理图(Control Chart) ►Step 4 数据分析

CpU


USL 3s
x

Cpk

min(
CpU ,
CpL)

min

USL 3s
x
,
x
LSL 3s

USL:规格上限 upper spec limit LSL:规格下限
2007-3-1x2 bar:全体数据的平均值
s: 全体数4 据的
工程能力Cpk的计算②
差异性的分析①
►什么是差异性分析?
– 差异性(或同等性)分析,是在工程发生变更 时,为了分析变更前后Output数据的分布状态 是否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有意差而进行的分析。 差异性分析在变更管理过程中,属于最常用的 分析方法之一。
2007-3-12
9
差异性的分析②
►差异性分析的目的
– 分析Input发生变更时,Output数据是否也发生 变更
2007-3-12
18
各种分析曲线的形态
LSL
USL
Hole_Diameter
470 480 490 500 510 520530
Normal(500.475,3.02383)
506 504 502 500 498 496 494 492
►Cpk分析的目的
– 分析数据与规格的关系 – 分析数据的分布 – 确认工程能力——估计良品率
►Cpk分析对象类型
– 可以是工程Input或Output项目 – 必须是连续型、计量型变量
►分析工具:直方图(Distribution of Y)
2007-3-12
5
工程能力Cpk的计算③
►Step 1 制作数据表 ►Step 2 绘制直方图(Distribution of Y) ►Step 3 数据分析
常用JMP数据分析方法(一)
——技术工程师基本技能培训系列
培训目的
►了解技术工作常用的数据分析 ►掌握使用JM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
2007-3-12
2
培训内容
日常工作内容 ►生产线日常维护
工程能力确认 异常调查及改善
►变更管理
材料变更 设备变更 条件变更 产品变更
2007-3-12
Trend Chart
2007-3-12
Histogram
Histogram
分布
Normal Prob. Plot
Point ①出现离散值时,要针 对发生原因进行分别处 理:删除或保留
②出现非正态分布时, 7
工程能力Cpk的计算⑤
►Cpk相关估计
– 数据分布图形
不良率的估计
2007-3-12
8
►分析工具:散点图(Fit Y by X,Scatter
Plot)
2007-3-12
13
相关性的分析③
►Step 1 制作数据表
►Step 2 绘制散点图(Fit Y by X,Scatter
Plot)
– 以Input项目数据为X
– 以Output项目数据为Y
►Step 3 线性相关性分析
– X和Y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 以Input项目数据为X – 以Output项目数据为Y
►Step 3 数据分析
– 标准偏差的有意差检证 – 平均值的有意差检证
2007-3-12
11
相关性的分析①
►什么是相关性分析?
– 相关性是描述Output项目与Input项目数据之间 变化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结果
– 相关性主要用于判断在没有发生工程变更的状 态下,Input数据按照一定规律发生变化时, Output数据是否也随之发生符合某种规律的变 化。
►差异性分析对象类型
– Input数据:非连续型(Nominal)变量 – Output数据:连续型、计量型变量
►分析工具:矩形图(Fit Y by X,Box Plot)
2007-3-12
10
差异性的分析③
►Step 1 制作数据表
►Step 2 绘制矩形图(Fit Y by X,Box Plot)
– IBIDEN北京通常进行的都是线性相关性的检定。
2007-3-12
12
相关性的分析②
►相关性分析的目的
– 分析Input发生变化时,Output数据是否也发生 同样的变化
– 分析是否可以通过控制Input项目来控制Output 项目
►相关性分析对象类型
– Input数据:连续型、计量型变量
– Output数据:连续型、计量型变量
常用的分析手法 ►工程能力Cpk的计
算 ►差异性的分析 ►相关性的分析 ►管理图的制作
3
工程能力Cpk的计算①
►什么是Cpk?
– Cpk是工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的一种,用于描述数据的平均值以及波 动性与规格上、下限之间的关系
CpL


x
LSL 3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