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详解

合集下载

IABP临床讲解资料详解

IABP临床讲解资料详解
80
60
球囊开始充气
无辅助的舒张末压
有辅助的舒张末压 MVO2 需求
© Datascope Corp.
IABP显示面板
ECG ABP
IABP
HR SBP
DBP
平均压
反搏压
氦气
时相错位 - 充气过早
球囊于主瓣关闭前充气 波形特点:
• 球囊在V 型切口前充气 • 舒张压侵占收缩期 生理效应: • 主瓣有可能过早关闭 • 有可能增加LVEDV and LVEDP or PCWP • 增加左室壁压力或后负荷 • 主动脉回流 • 增加心肌需氧
没反搏 收缩压
有反搏收缩压 上升时间延长
外观 加宽
有反搏 舒张末压
© Datascope Corp.
IABP的触发
•心电图触发(ECG) •压力触发(ArterialPressure) •起搏器触发
心房起搏(APace) 心室起搏(VPace) •固定频率(Internal)
心电图触发
•最常用的触发模式 •选择一个R波高尖、T波低平的导联 •HR >150/min,降低IABP的效能 •可用于房颤心律
• 2、观察反搏效果 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 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 ,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 以及心泵有力,包括舒张压及收缩压回升1 。因此,准确观察动脉收缩压 、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与波型。观察压力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合适 的充气期限,因为气囊在左室舒张初期充气,在左室收缩开始前排气,以 此来减轻左室负荷,增加心排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同时反搏前后的压 力变化及反搏期间压力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反搏疗效和病情的变化;动脉 收缩峰压和舒张末期压反搏后都较反搏前降低,而平均压上升,这说明反 搏有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讲解及相关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讲解及相关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讲解及相关护理微信号:xyeyy-nurse投稿邮箱:****************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是目前在心脏血管疾病方面临床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由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至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进行与心动周期相应的充盈扩张和排空,使血液在主动脉内发生时相性变化,从而起到机械辅助循环作用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方法。

IABP可降低主动脉阻抗,增加冠状动脉血供,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氧供,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对手术前后的心肌缺血的控制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在改善高危患者的手术结果和存活率等方面的意义重大。

目前随着适应证的扩大,其监护及并发症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据文献报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左右。

IABP适应征(一)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适应征1高危因素,术前预防应用危重搭桥患者,急性心梗行急诊搭桥患者,EF小于30%搭桥患者,晚期风湿病患者及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手术危险性大的复杂病人。

2心脏直视术后脱机困难,左心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复跳后血压无法维持,必须依赖人工心肺机辅助患者。

3心脏直视术后出现低心排,心功能衰竭。

4心脏移植手术的辅助治疗,术前心脏功能差及无供体心脏,术后心功能差需进一步辅助。

5人工心脏的过渡治疗。

(二)心内科应用适应征1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血压难以维持。

2不稳定型或变异性心绞痛持续24小时。

3急诊行心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心功能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4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患者。

5难治性左心衰竭或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不能做搭桥患者。

IABP临床应用指征1心脏指数<2L/min.m2。

2平均动脉压<8.0kPa(60mmHg)。

3体循环阻力>2100dgne。

4左房压>2.7kPa(20mmHg),CVP>375pxH2O。

5尿量<20ml/h。

2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原理和护理

2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原理和护理

2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的原理和护理基本概念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 IABP )是将一球囊通过股动脉穿刺方法置入到降主动脉与肾动脉之间,由主动脉球囊反搏泵驱动和控制,在心脏舒张期开始充气,在心脏舒张期末放气,从而达到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降低心脏负荷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主要在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量取决于舒张期的时间长短和灌注压力,换句话说,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和心率是冠状动脉供血的重要影响因子。

另外,冠状动脉功能和病变以及心室末压也影响冠状动脉供血。

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包括心率、心肌顺应性和心肌收缩力,心肌顺应性可以理解为心腔舒张末或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可以理解为心脏后负荷。

临床实践中冠脉供血减少的常见原因包括: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或阻塞情况,如血栓或冠状动脉痉挛;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心率过快引起心肌舒张期相对缩短;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心脏后负荷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致心脏前负荷增加。

IABP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是抢救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工作原理在心脏舒张期开始,主动脉瓣关闭的瞬间,球囊被迅速充气,使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增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增高,脑、上肢动脉的供血增加,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的供血也增加;在下一个心脏收缩期前,球囊被迅速抽空,使主动脉根部形成相对负压状态,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下降, 提高左心室排出量,同时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

总之,IABP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是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室壁张力、中等程度增加心排血量、维持血压等。

组成部分IABP主要由主动脉球囊导管和驱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球囊导管置于患者体内,驱动控制系统在患者体外,两者通过气导管和中心压力管相连接。

IABP通过中心腔压力管检测主动脉根部压力,通过体表心电图获取患者信息,控制球囊的充气和放气时相。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详解汇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详解汇总

用前置扩张器扩张
将鞘及后置扩张器经导丝置入
取出导管
冲洗中央腔

置入导管
1. BACKLOAD GUIDEWIRE INTO IAB TIP
2. SECURE GUIDEWIRE WHEN IT EXITS FROM CENTRAL LUMEN.
IAB Advanced to 2cm below Left Subclavian
血流动力学影响
• 主动脉瓣提前关闭 • 每搏量/心输出量减少 • 前负荷增加
放气过早
血流动力学影响
• 主动脉根部压力达到新的平衡 • 后负荷减低不明显 • 心肌耗氧未减少
矫正放气过早
放气过晚
血流动力学影响
• 增加左室作功/增加心肌耗氧 • 心输出量减少,PAWP增加
• 机械因素:
– 球囊太小 – 主动脉的放置位置太低 – 系统漏气球囊充盈不全
怎样才能正确调节充、放气时机?
根据动脉压力波形调节 (1:2辅助)
动脉压力波形图
PSP
PSP
75% SV
25% SV
舒张期切迹(DN)
舒张期切迹(DN )
X AVO
IVC X AVO AEDP
舒张期增压(PDP) 110
如果可见DN – 充气过晚
充放气时机三步曲
放气
2. BAEDP < PAEDP 如果 BAEDP ≥ PAEDP – 放气过晚
3. APSP < PSP 如果 APSP = PSP – 放气过早
充、放气时机错误
充气过早 充气过晚 放气过早 放气过晚
充气过早
矫正过程
充气过晚
血流动力学影响
•PDP 增加不明显 •冠状动脉血流增加不显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培训PPT课件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培训PPT课件
作用
IABP主要用于治疗心源性休克、顽固性 心绞痛、高危PCI及CABG围术期辅助等,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降 低死亡率。
工作原理简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增加 主动脉舒张压,提高冠脉灌注 压和心肌供氧。
球囊在心脏收缩期放气,降低 主动脉收缩压,减轻心脏后负 荷和心肌耗氧。
通过控制台设置触发模式(如 心电触发、压力触发等),使 球囊充放气与心动周期同步。
包括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等,以及IABP相关的参数如反搏压、反搏 波形等。
监测意义
通过实时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IABP的治疗效果,为调整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异常情况识别和处理
异常情况识别
包括识别IABP相关的并发症如肢体缺 血、血栓形成等,以及识别患者病情 恶化的迹象。
加强护理和监测
定期观察穿刺点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规范操作流程
确保穿刺、置管、拔管等操作规范,减少损 伤。
设备维护和检查
定期检查球囊反搏泵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 状态。
处理方法和经验分享
肢体缺血处理
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处理
调整球囊位置,减轻对下肢血管的压迫;必 要时行血管重建术。
重新压迫止血,局部加压包扎;如血肿较大, 可考虑手术清除。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机 械并发症、高危PCI围术期辅助、 CABG围术期辅助等。
禁忌症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外周血管 病变等。
临床应用价值
改善血流动力学 IABP能有效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增 加心输出量和改善组织器官灌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详解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详解
• 自动房颤模式:适于R-R间期不断变化的情况 • 心室起搏:适于100%心室起搏或房室起搏的病人 • 心房起搏:适于100%心房起搏的病人 • 压力模式:应用主动脉压力波型的收缩期作为触发
信号,适于无法获得心电信号的情况
• 内在模拟触发:充放气按照内置的频率,与病人情 况无关。适于没有心电信号和心脏输出的情况。
–肢体缺血,出血,感染,血栓形成,动脉损伤 –监测血常规
• IABP导管位置正确与否 (床旁胸片) • IABP工作情况
–触发时机,触发模式,反搏比例
• 预防性应用静脉抗生素、制酸剂 • 监测APTT(60-80S),应用静脉肝素(LMWH?)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撤机
• 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症状,体征,BP、P 、R、尿量,CI,PCWP等)
主动脉气囊反搏术 IABP
精品课件
简史
• 1953年,Kantrowitz首先提出IABP基本概念 • 1968年,在心源性休克的病人中付诸实施 • 最初,IABP要求外科手术经股动脉直接切开插入
,1980年经皮插入使这一技术进入临床常规使用 成为可能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PDP 应大于PSP (PDP>PSP)
除非:
1. 病人每搏量远远大于球囊容量
2. 导管位置太低
PDP
3. 严重低血容量
4. 球囊充气量太小
5. 体循环阻力太低
精品课件
比较充气时机和 DN 的位置
精品课件
正确放气时机:
•APSP< PSP
• BAEDP < PAEDP
精品课件
后负荷减低不明显可能原因

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泵

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泵

球囊拔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停机后不需要重新抽真空。
机器停机后,会自动排空球囊内的氦气,不需要手动抽 真空。
球囊撤出时,遇到阻力连同鞘管一同拔出。 不能够将球囊导管直接从鞘管内拔出,这样做有可能导 致导管断裂。
球囊连同鞘管一同拔出时遇到阻力,请勿暴力拔出。 警惕导管打折、断裂、血栓形成等原因造成导管无法拔出,应当 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同时请血管外科医生协助处理。以避免对 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
绝对禁忌症
中、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窦瘤破裂 主动脉、大动脉损伤 全身出血倾向,脑出血患者
相对禁忌症
终末期心肌病 严重的主动脉硬化 疾病的终末期 腹主动脉瘤
并发症
肢体缺血:由于经皮穿刺,损伤小, 无鞘导管的应用,这类并发症已属少见 血栓形成:应保持ACT 在150-180秒 主动脉内膜损伤,动脉破裂 血小板减少 气栓 感染,败血症
触发模式 -PATTERN(规范触发模式)
• 规范型QRS波患者(竇性心律) • 心率小于130次/分和沒有心律失常患者
错误取出方 式
冲洗中央 腔,润滑 并确定中 央腔通畅。
将止血鞘 撕去。
将导管沿导 丝置入病人 体内。
球囊导管放 置在降主动 脉内,尖端 要在左锁骨 下动脉可口 以下23cm,球囊的 下端在肾动 脉开口以上。
球囊导管 放置到位 后,撤除 导丝,将 带三通的 压力延长 管连接中 央腔。
注射器回 抽,将肝 素生理盐 水注入。
• 1:2:每隔一次心动周期都启 动充气-放气循环。
• 1:4:每隔三次心动周期都启 动充气-放气循环。
• 1:8:每隔七次心动周期都启 动充气-放气循环。
如何确定正确的充放气时机 • 通过动脉压力波形来判断及调节

2024年度早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看这就够了

2024年度早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看这就够了

感染
球囊破裂
导管插入部位若护理不当,易引发感染, 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
球囊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球囊 破裂,影响IABP效果。
2024/3/24
20
并发症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在插入导管和更换敷料时,应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原则,降低感染风险。
妥善固定导管
确保导管插入位置准确且固定良好,避免导 管移位或脱落导致下肢缺血。
3
IABP定义及作用
定义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通过向主动脉内放置一个可充气的球囊,在 心脏舒张期充气、收缩期放气,以增加心脏输出量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辅助循 环装置。
作用
IABP通过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供氧、减少心肌耗氧等机 制,为心脏提供机械性辅助,以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2024/3/24
17
效果评估指标及方法
血流动力学指标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输出 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IABP的 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改善
观察患者呼吸困难、乏力等临床症状 的改善情况,评估IABP的治疗效果 。
2024/3/24
生存率分析
比较使用IABP治疗的患者与未使用 IABP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率,评估 IABP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选择合适球囊
根据患者身高、体重、 血管直径等选择合适的
球囊大小。
完善术前检查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 图、X线胸片等,评估心
脏功能和血管状况。
12
术前讨论
与医生、护士、麻醉师 等多学科团队进行术前 讨论,制定详细的治疗
计划。
术中操作技巧
01
02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周围血管疾 病的病人并发症的
发生率显著增加 •女性病人 •糖尿病病人 •吸烟者
A
24
• IABP导管置入流程
A
25
物品准备
• 消毒物品:碘酒、酒精、无菌手套 • 局部麻醉物品:麻醉药 • 无菌洞巾及无菌单 • IABP导管 • 压力传导组 • 肝素生理盐水 • 输血加压袋
A
26
IABP导管
减少肺水肿
改善精神状态
减慢心率
减少乳酸酸中毒
提高脉率及脉压差
A
13
内科适应症
• 心源性休克
(SBP < 80mmHg 的 低 血 压 和 中 心 静 脉 压 > 20mmHg 或 CI < 1.8L/min/m2,或用正性肌力药 物及IABP维持上述参数。)
• 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
– 乳头肌断裂、二尖瓣关闭不全
• 溶栓和IABP后迅速转移到有PCI技术和设备的 医院进行治疗。
A
18
BARRON HV(23180例分析)
• IABP与溶栓治疗相结合应用于合并心源 性休克的AMI患者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67%-49%)。
• 由于PCI的应用,IABP的益处似不如以 上显著。
A
19
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
• 在急性乳头肌断裂、MR或室间隔穿孔的病人,反 搏导致后负荷减少能大量减少返流量和分流量, 改善前向每搏功和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和减少肺 毛细血管嵌压。
阻断主动脉截面积:
•球囊充气后的大小应 该是主动脉直径的8090%。
•如果球囊的太大,会 损伤主动脉;
•而球囊的体积太小, 反搏会无效。
A
11
临床表现
充气
放气
心肌缺血症状减少 冠脉血流增加 减少后负荷 减少心肌耗氧
A
12
临床表现
充气 增加心输出量: 0.5 – 1 L/min
放气
增加尿量
减低前负荷
1.X 线透视下定位
2.床旁估测穿刺点 至胸骨角距离
A
41
中央腔与压力导管连接
A
42
套上保护套
A
43
连接氦气管
A
44
固定导管
• 缝合固定穿刺鞘或止血鞘 • 缝合固定氦气管之Y型端
A
45
A
46
术后处理
• 观察反搏效果
– 血流动力学状况,组织灌注情况,心脏缺血有无改善
• 观察有无并发症
– 肢体缺血,出血,感染,血栓形成,动脉损伤 – 监测血常规
– 室间隔穿孔
• 血液动力学损害相关的难 治性室性心律失常
• 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 • 心梗面积有扩大危险者
• 预防性支持(高危的血 管成型术病人)
–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PTCA、支架 – 溶栓治疗
• 瓣膜狭窄者
• 室间隔缺损 • 室壁瘤 • 休克前状态 • 感染性休克 • 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措施
A
ACCESS WITH OR WITHOUT RAULERSON SYRINGE
A
32
置入导丝
A
33
导丝定位
A
34
将穿刺点处皮肤切开 2mm
THIS STEP MAY BE DONE PRIOR TO GUIDEWIRE INSERTION
A
35
用前置扩张器扩张
A
36
将鞘及后置扩张器经导丝置入
主动脉气囊反搏术 IABP
A
1
简史
• 1953年,Kantrowitz首先提出IABP基本概念 • 1968年,在心源性休克的病人中付诸实施 • 最初,IABP要求外科手术经股动脉直接切开插入,
1980年经皮插入使这一技术进入临床常规使用成 为可能
A
2
A
3
A
4
A
5
A
6
反搏原理
A
7
充气时机:在心脏舒张期
• 单独应用球囊反搏并不能显著减少心源性休克的 死亡率。对反复缺血和并发机械并发症的心肌梗 死,IABP支持仅是稳定病人危重情况的暂时手段, 以帮助过渡到血液动力学状况稳定时进行冠状动 脉成型术和其它再血管化措施
A
20
外科适应症
• 心脏手术术后低心排 • 脱机困难者(脱体外循环机) • 预防性支持
»PAMI II (Grines et al 1997) • 再闭塞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 存在改善预后的趋势
A
16
GUSTO-1试验
• 早期接受IABP植入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 性休克的病人,显示了死亡率降低的趋势。
A
17
SHOCK 试验
• IABP是心源性休克的最基本的治疗且能降低 死亡率, IABP结合溶栓、 PCI/CABG比单独 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14
心肌缺血
不稳定心绞痛 缺血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 – 22 AMI患者药物难以控制的室性心律失
常,其中19例置入IABP,12例得以控制 ( Study at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
A
15
心肌缺血
PRIMARY PTCA and the IABP
»PAMI I (Ohman et al 1994) • 急诊 心导管治疗减少8% • 再闭塞率降低22%
• IABP导管位置正确与否 (床旁胸片)
– 非心脏手术 – 麻醉诱导期
A
21
绝对禁忌症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
22
相对禁忌症
•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 终末期心肌病 • 严重周围动脉硬化 • 脓毒症 • 疾病终末期 • 腹主动脉瘤
A
23
IABP的并发症(5-35%)
• 血栓形成、栓塞, 肢体缺血
• 动脉夹层、穿通 • 出血 • 感染 • 血小板减少
充气益处:
•升高舒张压力 •增加冠脉血流 •增加冠状动脉侧枝循环 •增加体循环灌注
A
8
放气时机:在等容收缩期,主动 脉瓣开放前瞬间
放气益处:
• 减少后负荷
• 缩短等容收缩期(IVC )
• 增加每搏量
•增加前向血流
A
9
球囊导管位置
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接IABP机器
A
肾脏
10
I氦气管
– 常用型号:ARROW:40ml,30ml
Datascope:40ml ,34ml
A
27
导管部分
A
28
穿刺部分
A
29
穿刺部位准备:
1. Shave
2. Scrub 3. Drape
A
30
局麻下 经股动脉穿刺 置入IABP导管
A
31
穿刺股动脉
A
37
取出导管
A
38
冲洗中央腔

A
39
置入导管
1. BACKLOAD GUIDEWIRE INTO IAB TIP
2. SECURE GUIDEWIRE WHEN IT EXITS FROM CENTRAL LUMEN.
A
40
IAB Advanced to 2cm below Left Subclavi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