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学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学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学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学案岳麓

“三学四导”导学案

主备人:时间: xx 年上学期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练习题[精选]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一、单项选择 1.欧洲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两个国家是() ①英国②法国③葡萄牙④西班牙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16世纪,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其中包括中国的() A.台湾 B.海南 C.香港 D.澳门 3.16世纪,________海军拥有多艘战舰,组成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无敌舰队”()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4.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A.英国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5.“三角贸易”中最具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

A.非洲——美洲 B.美洲——非洲 C.美洲——欧洲 D.欧洲——非洲 6.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荷兰的经济支柱主要是造船业 B.荷兰的经济非常落后,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7.英国在确立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西班牙、荷兰、法国 8.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二、辨析改错 9.随着新航路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活动也开始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6世纪,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非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7世纪,荷兰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并一度强占了中国的澳门。()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动与探究 10.阅读图文材料,探究问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冷战》 说课讲稿

第16课《冷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世界现代史,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的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并出现了新的变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改革遭到失败。与此同时,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围绕上述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冷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四课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能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的任务,为此,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准备、板书设计等全方面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部编版)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冷战》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的第1课。本课主要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本课包括“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和“北约与华约对峙”三部分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冷战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二)教学目标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四课 冷战中的对峙学案 新人教版1

冷战中的对峙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知识梳理】 一、冷战政策 1、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原因:⑴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企图称霸世界 ⑵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发展壮大,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资本主义制度和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⑶二战的破坏性使双方都不想再次卷入战争,因此,冷战政策是东西方争夺的结果,也是美苏对立的产物 3、冷战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或反对社会主义,推行全球霸权政策) 4、冷战政策的表现: ①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开始)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约组织(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 5、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 备注:(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 二、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成立 ⑴成立:1955年 ⑵影响: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三、美苏争霸 1、50年代开始争霸: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与美国争霸(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例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达到高潮:1979年苏军占领阿富汗(霸权主义的体现)

3、80年代有所缓和:美苏双方经济实力下降 4、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结束 5、美苏争霸的影响:①造成了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地区冲突不断 ②美苏为首的两极实力均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四、美苏争霸的启示 1、美苏争霸不仅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不利影响,对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2、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好坏,并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遏制霸权主义最有利的措施就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3、中国在美苏推行霸权主义过程中多次发挥过作用,这说明中国在国际事物中特别是重大国际关系中有明显的战略平衡作用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知识链接: 1.美国的冷战政策: (1)背景: 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实质: “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表现: ①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开始和结束标志: ①“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②“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苏联的解体。 (5)影响: 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自学目标】 1.掌握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了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 掌握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区主权收复的史实。 2.通过讲述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理解和认识到人 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点:万隆会议和“非洲年”。 难点:万隆精神和拉美国家维权斗争。 【自学填空】 亚 非 拉 国 家 的 新 发 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隆会议的与会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有些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不了解,也有些国家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的成员国,受到美国在背后的指使。美国还千方百计进行挑拨离间。因此,怎样在万隆会议上维护亚非国家的团结,排除杂音,保证会议的大方向不受干扰,并取得成功,这是摆在中国代表团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产生了巨大变化,摆脱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越来越多……20世纪5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增至9个。此后,独立运动 在非洲引发了连锁反应,使绝大多数非洲殖民地先后获得独立,4亿多非洲人民 获得了自由和解放……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宣告独立,古老的非洲由此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非洲国家独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目前,有50多个独立国家的非洲在联合国中占有三分之一的席位,对世界产生着重大影响。(1)面对材料一所描述的恶劣外交环境,这次会议在各国的努力下,最终结果如何?这次会议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独立运动在非洲引发了连锁反应,哪一年出现了17个国家的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指的是什么?这块殖民地在哪一年获得独立? 【巩固练习】 1.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消息。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带答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知道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 3、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 二、【重难点】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原因,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起义 难点:分析殖民地人民反抗的作用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2-5,用笔划出关键词) 1、找找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2、概括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时间、背景、人物、过程等) 3、找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史实(背景、时间、代表、积极意义等)?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历史上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五、【当堂训练】 1.“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这有可能是哪位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的出征誓言(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哥伦布 D.华盛顿 2.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由封建王公领导 C.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3.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杯赛的冠名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华盛顿 B.克莱武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 4.古印度是人类历史上古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新航路

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把它作为征服对象。到19世纪中期控制了印度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5.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 A.要把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要向印度输入鸦片 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 6.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的是( ) A.土兵 B.农民 C.封建王公贵族 D.印度皇帝 7.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她是( ) A.圣马丁 B.尼赫鲁 C.章西女王 D.释迦牟尼 8.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人物事迹评价 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②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的解放者” ③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中外历史上,面对殖民侵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下列中外民族英雄中,为国献身的是( )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邓世昌④章西女王⑤玻利瓦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①玻利瓦尔②章西女王③华盛顿④林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6课_早期殖民掠夺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知识框架】 早期殖民掠夺 【重点梳理】 1.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背景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新航路开 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殖民掠夺概况(1)葡萄牙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巴西、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以殖民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的贸易 (2)16世纪,西班牙凭借强大的海军舰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2.英国的殖民扩张 开始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殖民掠夺方式(1)建立种植园: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在此建立大种植园,生产英国工业所需要的棉花、烟草、蓝靛、糖等原材料 (2)三角贸易: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18世纪,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 (3)影响: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3.荷、法、英殖民争霸

【知识延伸】 “三角贸易”分别给欧洲、美洲、非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原料和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人口,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社会经济,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今天非洲落后的根源。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6.16《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6.16《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教案 岳麓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的收获与成果,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相关图片. 讲授新课: (一)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 介绍导言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切入本课主题──动荡的中东地区。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6课 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岳麓版拔高训练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6课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岳麓版拔高训练九十九 第1题【单选题】 2012年11月14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起代号“防务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定点清除”了哈马斯二号人物、“卡桑旅”领导人贾巴里,对哈马斯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空中打击,并威胁发动地面攻击。加沙武装人员也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予以还击。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爆发了近年来最为激烈的交火。下列关于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 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 C、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D、巴以问题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使馆建筑的破坏,这一世界外交史罕见的大事件发生于( ) A、海湾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伊拉克战争 D、两伊战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接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的事件是( ) A、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 B、英法侵略埃及 C、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 D、埃及和叙利亚试图收复失地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英国对以色列的支持 B、阿拉伯对以色列的抵制 C、巴以冲突 D、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在美国的斡旋下,哪两个国家(政权)的代表握手言和?( )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C、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D、以色列和纳米比亚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什么问题是阿以矛盾的重要根源( ) A、巴勒斯坦问题 B、民族问题 C、宗教问题 D、美苏英等国的干预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阿以冲突的焦点是巴勒斯坦问题,此地在历史上曾是世界上影响巨大的三个宗教的圣地。以下教派选项中不包括在这三个教派中的是( )

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学案: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教学目标 二、(1)、了解慕尼黑的时间、内容以及绥靖政策的危害。 (2)、记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导火线及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的挑起者。 (3)、记住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事件的时间、标志。 (学习重点:绥靖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事件) (学习难点:慕尼黑阴谋) 二、合作与探究 (一)复习与导入 (1)指名回答前一课知识(问题略); (2)谈话过度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自学指导(一)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质 学生阅读课文P27、28页,勾画、标注(慕尼黑会议【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的时间:1938年9月。操纵国:德、意、英、法。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1)含义: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意思是“安抚平定”,到了现代,作为政策,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2)内容: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慕尼黑阴谋。危害: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自学指导(二)德国进攻波兰和大战爆发 学生阅读课文P28——30页,勾画、标注(二战爆发的时间:1939年9月1日。导火线:德国突袭波兰。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大影响。二战爆发的两个战场:欧洲战场:1940年4-5月,德军很快占领

第16课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第16 课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的收获与成果,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相关图片. 讲授新课: (一)、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 介绍导言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切入本课主题──动荡的中东地区。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第四,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回答问题:(1)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二)、中东战争 五次中东战争的情况。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的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六月战争”、“六天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攻以色列,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四次中东战争和迄今不果的中东和平进程,充分反映出二战后该地区的“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特点,反映出该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3)引导学生归纳历次中东战争的争夺目标和严重后果。第一,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第二,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 教学目标: 1、知道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把握冷战的定义、背景(原因),美苏之间相继产生的竞争局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3、指导分析冷战的影响,认识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及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冷战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影响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复习旧知:检查作业,复习上节内容并小结。 请学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哪些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是何时及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9年9月 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主要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方战场。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导入本课:提问有谁知道丘吉尔“铁幕演说”,请来给大家说讲讲? 欣赏视频,然后小结。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期间发表的演说《和平砥柱》,被称为“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请看第16课。 二、教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情况。请按课文填写完整《历史学法大视野》上预习部分的空格。

九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5)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大危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具体原因:生产无政府状态,工人购买力低,生产相对过剩;股票投资活动盛行 爆发:_____ 年10月,_____国开始 范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表现: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特点:⑴波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⑵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直至1933年。⑶破坏性极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40%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 一、罗斯福新政 1.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目的:为了应付经济危机 特点:采用___ __手段 2.内容:整顿金融体系(《紧急银行法案》);中心措施:加强对_____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___ __的企业活动;谈判确定工资工时标准;通过《___ __》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政策(《农业调整法》);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建公共设施,给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法》)。 3.影响: 成效:①美国经济得到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③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实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标志: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占领北欧、西欧(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军空袭不列颠,英国军民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 2、扩大: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最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4.联合: 德日意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国际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___________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__________》,内容: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作用: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了扭转了战局。 5.转折:1942年7月,___________ ,是二战的转折点;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6.第二战场:1944年,美、英盟军在______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6课 冷战教案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掌握冷战的定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3.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4.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如何认识冷战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创设情境法、知识结构法、列举归纳法、对比分析法。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冷战”。什么是冷战?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作‘冷战’”。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美、苏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对峙__与__竞争__状态。 2.二战后,__美国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社会制度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4.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杜鲁门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

(部编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案(教学设计)第16课 冷战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掌握冷战的定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3.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4.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如何认识冷战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创设情境法、知识结构法、列举归纳法、对比分析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冷战”。什么是冷战?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作‘冷战’”。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美、苏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对峙__与__竞争__状态。

2.二战后,__美国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社会制度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4.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杜鲁门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欧洲复兴计划__”,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5.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__西德__”。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民主德国__”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6.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北约__”。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华约__”。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7.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__冷战对峙__,两极格局形成。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冷战的背景。 ①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两极)逐渐形成,奠定了战后冷战的基本框架;②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妄图称霸世界;③苏联力量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美国称霸障碍);④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英、法在战争中受到重创而衰落;⑤二战刚刚结束,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美苏不愿也不敢挑起新的世界大战;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探究二两极格局对峙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影响:①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一;②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 同步练习

第16课冷战 一、填空题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它标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3.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即马歇尔计划。它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4.1948年“”爆发。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5.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6.1955 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简称“华约”。 二、选择题 7.有人这样形容美苏冷战:“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的建立 D. 华约的建立 8.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的组织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人提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同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给予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量援助的政策是( )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 A.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 D.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北约”组织的建立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13.1961年8月13日,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德经济水平的差异 B.美、苏冷战的产物 C.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二战达成的协议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5.1947年 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 ) A. 资本主义国家 B.发展中国家

2018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 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 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一 战 灾难→ 二 月 革 命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执行反人民政策) < 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惨败 > 十 月 革 命 屠杀和平示威的反战民众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布尔什维克党) < 革命群众拥护列宁 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针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5、运用动态地图演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2019年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岳麓版课后练习八十五

2019年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中东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岳麓版课后练习八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宗教问题 B、种族问题 C、水源问题 D、巴以冲突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的决议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第一次中东战争后 D、第二次中东战争后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关键是( ) A、印巴争端 B、朝核问题 C、科索沃问题 D、巴以冲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导致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因素有( )①大国插手②宗教信仰③种族矛盾④领土争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面地图展示了当今世界某一热点地区,之所以动荡不安,因素有( ) ①战略位置②历史遗留问题③宗教问题④大国介入问题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并未摆脱战争的阴影,特别是中东地区,政局更是动荡不安,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为了争夺巴基斯坦主权,曾经几次将战火在此地区点燃?(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图是一幅漫画《飞不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着中东的和平,然而这只“和平鸽”却“飞不动”了。该漫画所寓含的“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 A、大国的干预 B、民族矛盾尖锐 C、宗教矛盾复杂 D、水资源、领土的争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召开的基础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完整 B、承认巴勒斯坦自治

河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新人教版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课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课时安排共()课时课程标准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学习目标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教学难点从利、弊两方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作业1.多极化趋势的“极”与两极格局时期的“极”有哪些不同? A.具体对象不同:两极格局中的“极”实际上是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多极化中的“极” 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如欧盟,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某些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织。 B.作用影响不同:两极中的“极”只是通过政治、军事实力来控制、操纵其他国家;而 多极化中的“极”是凭借综合国力,即科技、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对其他国家、地区乃至全球产生影响力和作用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节一教师导入: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下,尽管还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复杂矛盾和冲突。但是各“极”的人民都向往和平、追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于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3.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

6.“海尔”公司发展的典型材料说明了中国企业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 球化趋势?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资料,辅导学生提取信息、分层解析、归纳概括)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之间 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2.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A.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 发展趋势。 B.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 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C.各国国情不同,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 足。例如,发达国家希望以最低成本生产质量最好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希望既能够维护国家主权又能够发展经济,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3.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跨国公司影响增大,国际分工不断加强; 4.组织学生“动脑筋”:下面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的人,他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你看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A.男(发达国家):我们有技术和资金,可我们这里劳动力太贵,又 缺乏资源。 B.女(发展中国家):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劳动力也多,可我们技术 落后,也缺乏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