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夏朝的建立和国家的产生.

合集下载

七上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知识背诵手册

七上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知识背诵手册

七上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知识背诵手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 夏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地点阳城,建立者禹夏朝概况:修城池,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称为夏历。

夏朝灭亡:夏王桀,被商所灭。

灭亡原因:统治残暴。

2. 二里头遗址的意义: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3. 夏朝建立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②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制社会开始4. 世袭制的确立: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5. 商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亳,后盘庚迁都到殷商朝发展概况:汤任用贤才,很快强大起来。

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

商朝的灭亡:最后一个王纣,统治残暴,被周武王所灭。

6.西周的建立: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的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亡,西周衰落。

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位,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7. 分封制⑴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⑵内容:①标准和对象: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②权力: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③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8. 西周社会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总结讨论:(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国家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3 课件

国家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3 课件

尧 舜禹 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2.夏朝的主要统治地区
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3.国家的产生
以夏王和他的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利用 军队、行政机构、监狱和刑罚等统治人民, 管理公共事务。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茫茫禹迹,画作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 殷,商朝又可以称为殷或者殷商。
商的势力 范围东至 大海,西 到渭水上 游,南抵 长江流域, 北达辽河 一带。
请欣赏歌曲:《神的传说》
三、商周更替
1.商朝灭亡的原因
夏朝最后一位王是纣王,残暴统治使商朝加 速走向灭亡。
2.周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推翻了商 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以镐京为 都城,历史上称为西周。
山东称为 齐鲁大地
西周分封形势图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
太保戈
太保戈为召公奭(shì)所用兵器。召公奭 曾辅佐周王建国,西周初年,被封在燕,因他 官至太保,故名太保戈。召公奭留在镐京辅佐 周王,由他的儿子旨就燕受封。
巩固练习
3.分封制的作用
捍卫着周王朝的安宁,有效地管理 和开发所辖地区。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 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 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儒效》
注:古代的“封建”,政治名词,分封土地,建立国家。
北京一带称 燕蓟之地
山西称为 三晋之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新人教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地区: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二、商汤灭夏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共29张PPT)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共29张PPT)
等级顺序: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 是千万家……”这是新中国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 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B ) A.黄炎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制定历法,称“夏历”
2. 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B )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诸侯割据混战,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西周灭亡
周厉王统治暴虐无道,为防止民众议 论。他派人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稍有不 满,就将其处死。平民百姓彼此不敢交谈, 路上只能交换眼色,史称“道路以目”长 期的压迫终于引发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 暴动,起义的平民赶走了周厉王。
周厉王
西周第十位国王(前 878年—前841年在位), 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 子。在位37年 。
桀的暴政
夏桀,又名癸,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文武双全,赤 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在位52年(前 1818—前1766),国亡,被放逐而饿死。为历史上著名的暴 君。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桀 把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


夏桀 (残暴荒淫无度
3.右图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
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
里( B )
A.汤
B.盘庚
C.纣
D.武丁
4.《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

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四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开展知识点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措施:禹在位时,制服南方三苗之乱,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了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开展。

3.政治制度: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

4.国家机构:(1)夏朝建立了军队。

(2)制定了刑法,(3)设置了监狱,(4)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5.总揽中心:今X南部,X中西部一带,考古学家发觉二里头遗址。

6.亡国之君:夏朝经历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期间,国力衰微。

他不修德行,总揽残暴,用武力损害百姓,引起民众对抗。

知识点二商汤灭夏1.建立:公元前1600,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bo〕2.迁都:由于战乱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盘庚迁都到了殷。

3.开展:商朝长期对外征战,操纵范围不断拓展,为了稳固总揽,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强化奴隶和平民的操纵。

4.亡国之君:商纣王对外征讨,消耗国力,同时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知识点三武王伐纣1.灭商:公元前1046,在牧野决战中商朝被周武王组织的政治联盟所灭。

2.建周:公元前1046年得到吕尚,周公等人辅助的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知识点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稳固疆土.2.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绩大小。

3.内容:(1)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治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2)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3)受封者可以接着在自己的封地再分封。

4.西周的社会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5.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历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到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公元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所灭。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知识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发觉地点: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X,X等地出现了铜器,在距今4000多年的X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优秀教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内容教材P18~P22,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情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商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其次,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重点难点重点: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后继的商王朝和周王朝,国家地域更为扩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夏、商、周三朝是怎样更替的?西周时期建立了什么样的制度?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了解夏、商、周的历史变迁。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尧舜禹的“禅让”。

说的是尧年老时,把位置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

舜年老后,又用同样的方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而禹在位期间,我国的史前时期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1.根据课文归纳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和地点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2. 材料研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问题: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的各指的是什么时期?反映了什么?其代表事件是什么?尧、舜、禹时期,夏朝;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禹传子(启),家天下。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教材分析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本课主要包括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四个子目的内容。

夏启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推选的禅让制,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朝,中国早期国家从此产生;汤打败夏朝末代的暴君桀,建立了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国都稳定下来,商逐步发展为一个奴隶制的东方大国;商朝最后一个王纣王统治残暴,周部落起兵征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出现繁盛局面.西周后期,天子昏庸暴虐,诸侯并起,王室衰微,奴隶制开始走向瓦解。

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填写表格的方法掌握本课的基本史实,并掌握夏商西周的基本脉络;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国家的起源;理解“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夏、商、西周三朝更替的史实、分封制【教学难点】早期国家的产生、西周的分封制。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打开ppt,展示一句话:“禅让制是善始未善终”。

◆教师:有人这样认为“禅让制是善始未善终”,善始未善终是什么意思?◆学生:就是开始好,结束的不好.◆教师:那么禅让制走到终点时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禅让制后的历史变迁。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例3 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朝屡屡迁都,最后一次迁都后,都城才稳定下 来,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都的组织者是 ( ) A.商汤 B.桀 C.盘庚 D.商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水患和政治 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答案 B
歌谣记忆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 此变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 都始称殷,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 亡西周立。武王定都在镐京,分封制行天下固。厉王无道国人起,西周 灭在前771(年)。
【重要图片点拨】 教材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点拨 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后,出现了一些大的诸侯国,如鲁、齐、 燕、吴、宋、晋等,重点注意周都城的位置以及分封的诸侯国所处的位 置。
2.(2015江苏盐城中考)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 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 准确信息是 (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历史事
件(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A发生于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 之间;B发生于商汤和夏桀之间;C即武王伐纣,符合题意;D是西周镐京城 里人赶走周厉王的暴动。故选C。
4.(2016安徽中考)《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 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