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4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2024-2025九下化学沪教

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4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件)2024-2025九下化学沪教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常用符号“”表示)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①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示例1
在时的溶解度为,就是指在时, 在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或在时,水中最多溶解 的质量为 )。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①列表法:用表格的形式把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示出来的方法称为列表法。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13.9
31.6
61.3
106
167
②曲线法: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陡”,如。②“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平”,如。③“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为曲线下降,如。
(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或溶质、溶剂的种类)。
示例3
如在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它们溶解度不同的原因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溶质本身的性质不同。
②外因:温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①溶解度和溶解性
(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典例2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课件PPT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课件PPT
3、与溶质 溶剂的多少无关
衣物干洗原理:
利用清洁剂或挥发性的有机溶剂,除掉衣 服上的污渍.目前主要是利用四氯乙烯等 干洗剂溶解衣服上不易溶于水的油脂等污 迹.
一杯水中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某种物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解性与 温度 有关。
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合作实验四
将雪碧到在杯子里,观察现象 ____有_气__泡____实验表明: __气_体_也__能_溶__解_在__液_体_中_____
进一步实验发现:液体的温度越 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学以致用
1、大家都有喝过可乐,那么 你知道喝下冰冷的可乐以后为 什么会打嗝?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4.气体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温度、压强有关
小结: 综上所述: 物质的溶解性
1、与溶__质_性__质__(_或溶质的种类()这是内因)
和_溶__剂_性__质__(或溶剂的种类) 有关
2、同时也受温__度__ 的影响
(气体物质的溶解性还与温度、压强有关)
(这是外因)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固体质量增加
D.固体质量减少
3.将热的饱和的硝酸钾溶液100g降温至常温时,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4.下列措施中,不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
是( D ) A.蒸发溶剂 B.增加溶质 C.改变温度 D.加快搅拌
答,因为冰冷的可乐进入人体后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能力下降, 二氧化碳而逸出,所以打嗝。

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件)2024-2025九下化学沪教

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件)2024-2025九下化学沪教

A.可乐
B.自制西瓜汁
C.冰水
D.绿豆汤
[解析] 自制西瓜汁和绿豆汤不均一、不稳定,久置后发生沉降,
不属于溶液;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可乐中含有蔗糖等物质,
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属于溶液。
3.衣服上的污垢、头发上的油脂难溶于水,通常需要使用洗衣粉、 洗发剂清洗,这与乳化作用有关。
乳化与乳化作用 (1)乳化:如果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 油能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 为乳化。
于水中
物质在
水中的 分散形
分子或离子
细小固体颗粒 小液滴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 不均一、不
宏观特 均一、稳定,久置后不分
定,久置后发生 稳定,久置


沉降
后分层
实例
蔗糖水、碘酒
泥浆、CO2通入 油与水的混 澄清石灰水后形
合物 成的浊液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典例1 [重庆中考] 食堂里的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2.溶液导电的条件
特别提醒 1.溶液不一定都能导电,如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等不能导电。 2.常见的导电物质可以是金属单质,如铁、铜等,因为其中存在能 够自由移动的电子;也可以是某些溶液,如氯化钠溶液、稀硫酸等。
典例3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B )
A.氯化钠
B.蔗糖
C.硫酸
D.氢氧化钠
[解析]
硝酸铵固体
溶解或稀释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溶解时热量变化不明显,溶液温度 没有明显变化
氢氧化钠固体 氯化钠固体
典例2 某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
加入一种固体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

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课件-26张ppt)

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课件-26张ppt)
3、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概念。
为了粗略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较少的是稀溶液。
【实验 】
多少
相等相等
不饱和饱和
浓溶液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温度下,对溶质、溶剂一定的溶液来说,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1.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向溶液中加入一些蔗糖,看蔗糖是否能溶解.若蔗糖溶解,则此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蔗糖溶解,则此溶液为饱和溶液.
不对.因为3克食盐没有溶解.
1. 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什么方法? 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加水或升高温度
加硝酸钾 蒸发水
1.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
结论:
1、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
2.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建立假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2025年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2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课件 (共17张PPT)

2025年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2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课件 (共17张PPT)

(1)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发生了两种变化。
①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②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 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
过程 扩散 水合升高
符号表达 Q吸 Q放
(2)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解释: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新课导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见过下列产品吗?
速 冻 冰 袋
新课导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见过下列产品吗?
自 热 方 便 面
新课探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可怎样才能知道不同的物质溶解于水时是吸 热还是放热?这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看看哪种物 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哪种物质溶于水时, 溶液温度降低。
溶质 加入固体前水的
温度/℃ 固体完全溶解时 溶液的温度/℃ 溶解前后的温度
变化/℃
实验结论
NaCl
22
NH4NO3
22
NaOH
22
22
19
33.8
不变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NaCl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NH4NO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 NaOH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
数据。
随堂演练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2. 小琪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 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 的物质可能是( D )
A. 食盐 B. 硝酸铵 C. 蔗糖 D. 氢氧化钠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注意: 对一种溶质饱和,对其他溶质不一定饱和。 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 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 剂里的溶解度。
条件 —— 一定温度
溶解度4要素
标准 —— 100克溶剂 (水) 状态 —— 饱和溶液
结晶: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一、物理方法: ①过滤法 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 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 ②结晶法 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 分离的方法。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中提纯KNO3等。 ③蒸馏法 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 态空气制氧气等。 二、化学方法: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 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 溶质的饱和溶液。
加溶质
搅拌
继续加溶质 继续加溶质 部分溶解
T ℃定量的水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温
不饱和溶液
未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5mL水+3g硝酸钾
5mL水+3g硝酸钾
结论:__同_一__溶_质__在_同__一_溶__剂_中__的_溶__解_能__力_与__温_度__有_关_____。
归纳总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溶剂的性质 2.溶质的性质 内部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3.温度外部条件T℃ 定量的水

2024年新鲁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3 物质在水中溶解

2024年新鲁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3.3 物质在水中溶解
知1-练
感悟新知
误区警示: 关于溶液, 要掌握“ 三个一定”“ 五个不一定”: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一定具有均一性,一定具有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固体,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溶剂不一定是水,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知识链接: 常见的溶液中: 1. 溶质为固体的 ,如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2. 溶质为液体的 ,如稀硫酸、酒精溶液; 3. 溶质为气体的 ,如稀盐酸、浓氨水; 4. 溶剂不是水的 ,如碘酒、植物油的汽油溶液; 5. 有颜色的溶液 ,如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等。
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知1-讲
感悟新知
3.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 (2)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和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知1-讲
感悟新知
4.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知1-讲
溶液类型
溶质
溶剂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固体、气体
感悟新知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1. 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知3-讲
溶 液 分 类
限定 条件
饱和 溶液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 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限 定条件
浓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感悟新知
D
例3
知2-练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解答本题要注意跨学科巧结合,通过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导致广口瓶内压强的变化加以分析。 导引:本题考查对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的认识。由题意可知瓶内压强减小,应为瓶内温度降低所致,由于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选D。

初中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名师优质课PPT课件

初中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性》名师优质课PPT课件

D、蔗糖
4、用汽油和洗洁精清除油污的原理一样吗?
用汽油是利用油污可溶于汽油; 用洗洁精是利用可使油污在水中 发生乳化作用来达到清洁的目的。
5、 右图所示,向小试 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 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 中液面上升,该物质是 ( A)
A.氢氧化钠固体
B.蔗糖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巩固性作业:课本P69 1-6
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那么 物质的溶解是否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呢? 物质溶解的过程中也要伴随着能量变化。
药品: 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3支试管中先加入同体积的蒸馏水,测试水温, 再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固体,振荡试管,并测试 溶液的温度。
小组 1 2
小组 1 2
小组 1 2
水的温度T1℃ 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T2℃ 水的温度T’1℃ 硝酸铵溶液的温度T2℃ 水的温度T’’1℃ 氯化钠溶液的温度T2℃
(1)均一 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性 (2)稳定性
指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变,
溶质和溶剂就不会分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1)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剂 起溶解作用的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
物质
油也可作溶剂
现象:变__浑__浊__,__过__一__会__儿__油__和__水__分__层__(__乳__浊__液)
油不溶于水,我们如何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有的物质,例如洗衣粉、洗洁精等,能将油污 “拖到”水中。
取两只试管,分 别放入2~3mL 水,再滴入几滴 植物油;
向其中一支试管 中滴入几滴洗涤 剂,振荡试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置后 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 者为溶质。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 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
小结:
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②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
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B.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是由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D.水是常见的溶剂,溶剂不一定是水
分析: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均一的、稳 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而不是乳浊液。溶液不一 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中可以 同时溶解几种溶质,如NaCl和KNO3同时溶于水而 形成的混合物也是溶液,溶质就有两种了。水是 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碘 酒就是碘溶解在酒精中而形成的溶液,故选D。
2.FeCl3溶液是 色的,FeCl2溶液是 色 液的是,C色uS的O,4溶N液aC是l溶液是色的,色K的Mn。O4溶
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热袋 冰袋
3.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 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 则呈无色。
例3 一装有水的烧杯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 球,现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固体,则 小球将( )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固点 降低,沸点升高。
2、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能 导电。
例1 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 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 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分析:该题是开放性习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根据味道不同,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 水; (2)根据密度不同,测密度:密度大的是食盐水,密度小的是蒸 馏水。用相同体积的木块分别浸入两种液体里,浸入木块的体积小 的是食盐水,浸入木块体积较大的是蒸馏水; (3)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液体,放在蒸发皿中进行加热,蒸干后有 白色晶体出现的是食盐水,无残留物的是蒸馏水; (4)根据导电性不同:能导电的是食盐水,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 (5)根据凝固点不同:凝固点高的是蒸馏水,凝固点低的是食盐 水; (6)根据沸点不同:沸点高的是食盐水,沸点低的是蒸馏水。
把一种固体放入到另一种溶 液中一定能形成溶液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高锰酸钾
植物油 碘 植物油 高锰酸钾
结论
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 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练习
1.把下列物质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冰加到水中
B.植物油加到水中
C.碘加入酒精中
D.面粉加到水中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把油放入水中是否 能形成溶液呢?
试管内加 入物质 振荡前
水和植物 油
水、植物 油、洗 涤剂
现象 振荡后
静置后
把液体倒掉 后的
试管是否 干净
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1)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 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 形成乳浊液
(2)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 稳定的乳浊液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溶解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及 讨论、分析
食盐

硫酸铜 高锰酸钾
现象
结论
什么是溶液?水在上述溶液 里充当什么角色?而糖、 食盐、硫酸铜呢?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3.有一瓶蔗糖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下部的溶液比上面的甜
B.外界条件不变时,放置一段时间后一定有蔗糖析出
C.上、中、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D.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在水中
二、填空题
1.将少量①味精 ②酒精 ③面粉 ④食用油分 别放入水中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会出现 沉淀的是 ,液体出现分层的是 , 均一、稳定的是 。
(3)乳化剂的结构特点: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 既能溶解于水中,又能溶解于油中
(4)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应用 于洗涤剂,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印染、污水处 理等。
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实验:水、蔗糖和食盐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 如课本P157所示实验装置,首先测得烧杯中冰 水与食盐的混合物温度为-6℃
微 粒 H2O
H2O, 蔗糖分
H2O, Na+,
H2O, Na+,
H2O, H+,
Na+ Cl-

OH- Cl-
SO42-
溶液导电性原因的探究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溶液三 者能导电,它们在组成上共同特点是都含有水和 离子;而蒸馏水、蔗糖溶液不能导电,区别就在 于没有离子,而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区别则在 于没有水。因此,对于溶液导电性的原因,就是 在溶液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固体 虽然具有离子,但是呈晶体状态时,氯离子和钠 离子位置相对比较固体,不能自由移动,因此就 不能导电。而硫酸虽然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是当 它溶解于水中时,由于水的作用,把硫酸分子解 离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 稀硫酸就能导电。
水 凝固点/℃ 0
蔗糖水 -2
食盐水 -3
1、少量固体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 固点降低,沸点升高。
实验:溶液导电性实验
样 蒸馏水 蔗糖溶 氢氧化 氯化钠 稀硫酸 氯化钠


钠溶液 溶液 溶液 固体
现 电珠 象 不亮
电珠 不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亮
电珠 不亮
结 论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导电 导电
不导电
(2)温度改变(溶解的热效应):溶解的过程可能会伴 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实验: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水 溶解硝酸铵固体 溶解氯化钠固体 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测量的温度/℃ 12 3 12 31
温度的变化/℃ / -9 0 +19
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 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现象
振荡后 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