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象棋对促进德育的作用

合集下载

“博弈养德,静心促学——以中国象棋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博弈养德,静心促学——以中国象棋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博弈养德,静心促学——以中国象棋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广州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课题组课题项目: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博弈养德,静心促学——以中国象棋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结题报告(立项号:2015B002)。

一、问题的提出棋类活动是一项智力游戏与脑力体操,具有很大的教育潜力和教育价值,其教育功能的科学性和独特性不亚于音乐、艺术或诗歌等任何一项智力活动。

2001年2月23日,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和各学校的实际,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

当时,全国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棋类训练为载体,开展促进小学生素养发展的研究,可是如何让棋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发挥棋文化养德、促学的整体功能,从而辐射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使学校的棋类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具优势,还没有相关的课题展开研究。

我校南边路校区所处的区域环境具有浓烈广东地方特色,当地人们平时最大的娱乐就是在大榕树下,小巷一隅,抓对厮杀中国象棋。

耳濡目染,家中的小孩普遍也掌握下象棋的要领,其中有些小孩出类拔萃,在对弈中屡有斩获,因此在该地区推广中国象棋活动应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此,我校于2014年开始着手研究中国象棋的校本课程,聘请专任老师,在一至五年级开设中国象棋普及课,初步形成了有学校特色的基础普及--兴趣培养--精英培养--外出比赛的棋类教育模式。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深层次的象棋校本课程开发,如何全方位地推广象棋文化,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有效地普及象棋活动,让象棋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同时发挥象棋文化的养德、促智的功能,以推动学校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象棋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象棋不仅具有娱乐和竞技的功能,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道德规范。

因此,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

一、传承历史文化,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象棋源于中国古代,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和研究象棋文化,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层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象棋的摆法和规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策略思维和智慧;象棋的棋子形状和名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如“车马炮”等棋子名称与古代军事用语密切相关,联想起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和历史故事。

通过对象棋文化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

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团队合作和合理竞争象棋是一项需要策略思维和判断力的棋类运动,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象棋比赛需要遵守规则和公平竞争,注重自我约束和团队合作;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意义,既通过竞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斗志,又通过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因此,通过学习和实践象棋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合作和合理竞争意识。

三、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育创造力和创业精神象棋运动是一项需要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运动,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

例如,象棋中需要找出对方棋子的弱点,并采取适当的策略来攻击;同时也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新的棋艺和棋局。

因此,通过学习和实践象棋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国际象棋课程总结3篇

国际象棋课程总结3篇

国际象棋课程总结3篇2020-10-20国际象棋课程总结3篇篇一:级索中心小学开展《国际象棋》校本课程的研究级索中心小学开展《国际象棋》校本课程研究为促进的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结合创建滕州市特色学校的契机,我校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国际象棋》的开发研究工作,并定于每周三下午为“国际象棋”兴趣班授课时间。

国际象棋被誉为智慧的体操、传统的文化、典雅的艺术。

因其着法多变,趣味性强,对于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有很好的效果。

国际象棋独到的内涵能陶冶学生情操,良好的棋风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棋局的胜负可以使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国际象棋还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克服大多数独生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交往能力差,孤僻倔强,不合群等心理缺陷有很大帮助。

为此,我校采取实践性和趣味性结合的原则注意接近学生的知识经验,寓教于乐,生动活泼。

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铸就了积极奋发的向上精神,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篇二:校本课程象棋实施方案一、课题实施背景与基础棋类活动不但是一项源远流长、有益身心、易于开展、趣味浓厚、为广大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而且它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体,有利于开发人的智慧,锻炼人的思维,培养人的毅力,增强竞争意识。

列宁说过:“象棋是智慧的体操。

”歌德说:“象棋是人类智慧的试金石。

”所以,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都喜爱象棋,如: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酷爱下象棋,在狱中除作流芳千古的“正气歌”外,还创作了“单骑见虏”等棋局,表达自己宁死不屈的精神。

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等也喜欢下象棋,他们在戎马倥偬中从下棋中汲取营养,使自己在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象棋,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千百万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大量事实证明,象棋是一种集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智力运动,它不仅有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科研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科研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科研论文评比获奖名单特等奖1、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十七中学作者:夏树青、张纯军题目:课程建设中教师专业自主权发挥浅析2、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作者:许春良题目:立足国际象棋课程开发走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小学国际象棋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结题报告3、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升平街小学作者:杨洁题目:以棋类教学训练为载体促进学生素质整体提升---成都市升平街小学棋类教学活动实践与探索4、单位:浙江省杭州风帆中学作者:吕波题目:以棋文化构建第二课堂新天地5、单位:杭州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作者:范艳娟题目:开展小学三棋校本象棋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6、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一小作者:何铁勇题目:小学围棋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7、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培新小学作者:王锄禾题目:不仅仅是启智的魔杖——国际象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8、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川路小学作者:招敏题目:《棋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实验报告9、单位:广东省深圳市赤湾小学作者:叶小勇题目:浅谈棋类教学对促进德育的研究10、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七层坡小学作者:高朝林、胡荷花、潘玉春题目:开展棋类教学促进师生素质提升一等奖1、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陈红芳题目:我与围棋同行---一个围棋教师的成长历程2、单位: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丰食溪中心小学作者:密军良题目:棋,浒溪河畔的一朵奇葩——中国象棋特色教育之我见3、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彩虹小学作者:秦健张晓宁题目:棋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4、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作者:唐开良题目:潜心寻觅棋坛路探得墨棋初绽香--- 浅谈国际象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5、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孙欢题目:让象棋智慧走进小学数学课堂6、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二小学作者:徐志平夏雪芳题目:“三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7、单位: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学、鹿山业余围棋学校课题组作者:郑晓明题目:围棋普及教育的实践与探索8、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作者:张卫平题目:以象棋活动修正小学生的品学9、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五中心小学作者:马长云题目:象棋特色教育的实践和思考10、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朱声明题目:棋类教学与学校教育的整合11、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作者:郭志忠题目:普及之后怎么办12、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作者:邱志玲邹小燕题目:巧借综合实践活动为象棋的研究加温13、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小学、浙江省诸暨市店口一小作者:金百炼何铁勇题目:论围棋课程观及课程建设14、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黄良德题目:中国象棋课堂教学初探15、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小学作者:朱卫忠题目:以教育兴象棋以象棋促教育16、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九师附小作者:孙宝珠题目:寓品德教育于围棋教学之中17、单位:浙江省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作者:冯卫题目:以棋为道创特色含英咀华润桃李——《学校棋类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研究报告18、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小学作者:旷航题目:国际象棋教学之我见19、单位:浙江省泰顺县育才小学作者:林薛迪题目:中国象棋教学与素质教育20、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娄葑第五小学作者:李洪根题目:弘扬象棋国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1、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菱角山小学作者:蒋四雄题目:《吃子综合练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初探22、单位: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作者:薛憨虎题目:棋类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23、单位:江苏省金坛市朝阳小学作者:杨亦峰题目:小学中国象棋校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践24、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作者:于杰才、金崇龙题目:在中国象棋教学中评价方式的运用25、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陈艳题目:以棋促德健康发展26、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作者:邹生松题目:论棋类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7、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陈启琴题目:学围棋明事理促发展28、单位:湖南省怀化市舞水小学作者:瞿海勇题目:围棋教育显育人本色---我校开展棋类教学活动阶段性报告29、单位: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作者:钟少君题目:“棋”乐无穷-----“中国象棋文化索源”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30、单位:吮吸文化增智慧学习棋艺长棋道作者:顾剑题目:上海市嘉定区清水路小学二等奖1、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四棉小学作者:于晓龙题目:如何在国际象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单位:浙江省永康市高镇小学作者:胡鲜红题目:象棋教学——开掘孩子多元潜能的金钥匙3、单位:浙江省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作者:冯卫题目:在“棋盘”里打造文化特色学校4、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顾海华题目:在围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5、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廖荫满题目:如何教孩子学棋----浅谈中国象棋开局原则6、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作者:杨彤题目:语文课堂“棋”有此理——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7、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题目:让象棋走进课堂更充盈智慧-----一节象棋公开课的启示8、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肖秀萍题目:以象棋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探索9、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覃海就题目: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象棋教学的尝试10、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第三小学作者:雷振辉题目:给学生一片蓝天,放飞多彩的梦想—中国象棋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整合11、单位:浙江省泰顺县育才小学作者:陶皓题目:中国象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功效12、单位:广西省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王秀云题目:以象棋活动为切入点开发学生情商的探索13、单位:上海市嘉定区清水路小学作者:甘逸芬题目:浅谈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国际象棋教学的几点做法14、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四棉小学作者:于晓龙题目:浅谈棋类教学对青少年儿童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尝试15、单位:辽宁省沈阳市太阳小学作者:智慧题目:棋类教学对促进德育教育的研究16、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培新小学作者:王华题目:“在快乐学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题研究报告17、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文林中心小学作者:黄凯浩、朱凤清题目:“中国象棋文化教育”研究课题方案18、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长桥中心小学作者:谢根元题目:也谈学校象棋教学的育人功能19、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新碶小学作者:周国华题目:浅谈学校棋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20、单位:浙江省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题目: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21、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新桥中心小学作者:史兴龙题目:新桥镇中心小学棋类特色教育实践与研究22、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一小作者:周四威何铁勇题目:论围棋课程的教育价值23、单位:湖北省宜城市环翠小学作者:李玉俊易金涛题目:童心童趣童话童化低年级围棋教学的尝试与思考24、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彩虹小学作者:方涛题目:与中国象棋为伍25、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彩虹小学作者:陈春霞题目:浅谈象棋与教学26、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彩虹小学作者:吴飞题目:下棋是开发智力的最佳途径27、单位:浙江省宁波象山新桥中心小学作者:史德华史兴龙题目:以棋文化为抓手创建和谐校园28、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叶统笔题目:身为人师,甘做“底兵”29、单位:湖南省一师一附小作者:朱尚题目:浅谈在围棋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30、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保安中心校作者:柏烁题目:在小学校本课程中实施中国象棋教学的探析31、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陈玉飞题目:如何促进我校象棋特色办学深入发展32、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覃永革题目:浅谈中国象棋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3、单位: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丰食溪中心小学题目:“有趣·求稳·贵恒·善思”象棋训练的八字方针34、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黄良德题目:象棋走进课题,创建学校教育特色35、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三小作者:陈雅芳胡荷花题目:探索计算机在小学围棋教学中的应用36、单位: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作者:唐晓勤题目:借助国际象棋活动促进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37、单位:江西省九江师范附属小学作者:张惠专题目:创特色品牌促素质教育38、单位:上海市青浦区蒸淀小学作者:吴根华题目:积极推进特色建设提高学校精神品质——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析39、单位:上海市宝山区水产路小学作者:朱平题目:小议“国际象棋”对学生个性塑造的作用40、单位:上海市嘉定区马陆小学作者:徐芳题目:以围棋教学启动健康发展航程41、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白云小学作者:周官德题目:国际象棋课堂教学与学生素质42、单位: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小学作者:夏丽敏题目:农村中小学中国象棋教学训练初探43、单位: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丰食溪小学作者:孟培华题目: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阶段性报告44、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菱角山小学作者:周晓辉、石新华题目:以棋类教学为载体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45、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罗凤中心小学作者:陈云美徐仁键题目:弈之为学陶性冶情46、单位:四川省南溪县钟灵街小学题目:象棋教学促进全脑教育47、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作者:鲁剑题目:在古典诗词中感受中国象棋的真善美48、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周玲玲题目:试述小学围棋课程开设的作用及做法49、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小学作者:彭艳题目:教小学生下国际象棋——促进情商和智商的发展50、单位: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丰食溪中心小学作者:孟培华题目:随风潜入校润棋细无声优秀奖1、单位:四川省绵阳市青少年宫作者:张华明题目:教棋悟道2、单位: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作者:沈颖琪题目: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开展象棋特色教学3、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作者:庞宝祥题目:国际象棋教学感悟——我们教孩子学什么?4、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三小作者:李勋华题目:如何以棋类活动促进班级管理5、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升平街小学作者:罗川题目:浅谈棋类活动在我校低年级学生中的普及6、单位:浙江省泰顺县育才小学作者:吴仔瑜题目:浅说棋类活动对学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7、单位: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东方红小学作者:章晓莉闫林波题目:棋类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挫折教育8、单位:辽宁省大连开发区红梅小学作者:邓恩联题目:围棋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9、单位:福建省泉州南安康美东旭小学作者:林万发题目:开展围棋教学促进素质教育10、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作者:应华峰题目:让国际象棋成为校园文化11、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五中心小学作者:张金泉题目: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12、单位:广东省广州是番禺区钟村镇二小作者:李麟樊荣题目:浅谈小学生棋类教育的开展13、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作者:甘海生题目:象棋教学中品德的培养14、单位:上海市青浦区蒸淀小学作者:沈益宏题目:“象棋普及教学实践与探索”研究小结15、单位:广东省广州天河区东圃小学作者:陈秀芬题目:培养学生学习中国象棋的兴趣16、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周伟题目:让“棋”走进教学课堂17、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倪研题目:国际象棋入门教学策略初探18、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魏征翠题目:推进棋类教学,健全学生人格19、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徐淑英题目:开发棋类课程创建棋类特色——“学校棋类教学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机制的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20、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朱隆梅题目:围棋的魅力---石子健的改变21、单位:西安交大附中作者:潘安生黄若华王海艇题目:注重学校棋类教学引领,促进学生德育认知实践——西安交大附中开展棋类教学探索学生德育教育22、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华林小学作者:张建平题目:开展国际象棋活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23、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黄华题目:有关国际象棋进课堂的几点思索24、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岑松江夫人小学作者:张雪梅题目:国际象棋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5、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岑松江夫人小学作者:张雪梅题目:培养学生学习国际象棋兴趣26、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作者:刘怀思题目:浅谈中国象棋课堂教学27、单位:安徽省淮北市实验小学作者:房磊题目:围棋普及教学初探28、单位:上海市青浦区蒸淀中心作者:沈益宏题目:优化象棋教学环节提高象棋教学效率——浅谈象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29、单位:安徽固镇县实验小学作者:王涛题目:信息技术与国际象棋课程整合初探30、单位:上海市青浦区蒸淀中心作者:陆龙生题目:“象棋普及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31、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周恒清题目:国际象棋教学促进学生思维32、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小学作者:张蕾题目:下象棋能提高人的素质33、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小学题目:象棋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34、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小学作者:赵坤题目:对峙于楚河汉界育人于方寸之中——我看象棋课程35、单位: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小学作者:郑焕忠题目:棋类教学对促进德育的研究36、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娄葑学校作者:孙婷婷沈寅题目:学校开展棋类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37、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娄葑学校作者:陈水英陆永珍题目:浅谈寓思想教于围棋教学中38、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娄葑学校作者:许琴华刘春美题目:谈谈低年级的围棋教学39、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娄葑学校作者:龚文雄题目:棋类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40、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作者:王岩题目:国际象棋教学进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41、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培新小学作者:娄秀兰题目:国际象棋—素质教育的助跑器42、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作者:陈加明题目:国际象棋课堂教学研究43、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作者:朱晓娟题目:国际象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44、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桥小学作者:周小琴题目:国际象棋校本课程教学初探45、单位:天津市红桥实验小学作者:赵嘉滨题目:浅谈学生计算和思维能力的培养46、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第三小学题目:如何以棋类活动促进班级管理47、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黎敏秀题目:让象棋文化在语文课题中闪光48、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苏兰芳题目:象棋训练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49、单位:湖南一师一附小作者:朱尚题目:浅谈围棋教学中新课的导入50、单位: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七层坡小学作者:罗军林题目:围棋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51、单位: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七层坡小学作者:蒋文玲题目:谈谈围棋对学生教学学习的影响52、单位:湖南永州市冷水滩菱角山小学作者:杨东士题目:初教围棋53、单位:湖南永州市冷水滩菱角山小学作者:杨俭明题目:浅谈少儿围棋教学中的兴趣培养54、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朱小峰题目:以棋促教以棋育人55、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陈宁题目:在围棋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56、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二实小作者:王延春题目:浅谈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国际象棋的开发57、单位:广西柳州市沙塘小学作者:朱保华题目:象棋与教学58、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中心小学作者:李春明题目:学围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59、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题目:教棋与悟棋60、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唐秋云题目:围棋特色办学起步一览—因为围棋,生活更添滋味61、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陈宁题目:让文明之花在围棋中绽放62、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张冬梅题目:以棋养德以棋育人63、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三小作者:邓改明题目:棋类活动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64、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华林小学作者:陈钟题目:以国际象棋为载体构建和谐校园生活65、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第三小学作者:叶岚题目:让心灵在棋盘中成长——小议国际象棋特色教育与孩子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66、单位:上海市金山区张堰小学作者:胡忠芳张光泉周黛园题目:张堰小学拓展型课程围棋教学加大社会有效参与力度的研究报告67、单位:湖南永州市冷水滩菱角山小学作者:艾志飞题目:以棋育德以棋促学—记冷水滩区菱角山小学在围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68、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顾山实验小学作者:钱伟云题目:开展围棋教学开发学生潜能69、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作者:易金煌题目:象棋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插上翅膀70、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小学作者:黄芳题目:与国际象棋交朋友71、单位: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小学作者:李会芳题目:积极开展棋类活动全面提高创新能力72、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第三小学题目:现代象棋课程教学重在创新73、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升平街小学作者:陈琳题目:象棋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74、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罗风中心小学作者:徐焕微题目:象棋教学与小学生素质的相关研究75、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作者:刘宇伟题目:棋类教育初探76、单位:浙江省天台赤诚三小作者:裘刚强题目:围棋教学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的研究77、单位:浙江省永康市高镇小学作者:程珊珊汤一明题目:“棋思妙想”的思维——浅议对弈象棋促进思想训练78、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升平街小学作者:袁佳题目: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国象棋的兴趣79、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鼓楼路小学作者:吴芃题目:浅谈小学围棋教学80、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长桥中心小学作者:陆菊饿题目:中国象棋在小学普及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81、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李香题目:浅谈棋类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82、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作者:陈芳题目:围棋对班级管理的辅助作用。

中西象棋之道与教育意义

中西象棋之道与教育意义

化个人成为君子 ;对 社会 ,维 护等 级社 会秩 序 。而
中国 象 棋 , 是 等级 社 会理 念 在 游 戏 中 最 真 实 的 正
反映 。
哪里 ?这么宏大的 问题 ,必然会有见仁见智的 回答 。
以作者之见 ,宏观社 会发展 方式 的诗性 思维 ,政治 体制 建设 的儒家等 级思想 ,以及社 会道德体 系和公
职责分 明,等级森严 。
儒家文化 ,归纳起 来 ,两个 方面 :对 个 人 ,教
们的文化 中固有 的危 机 因子 和现 实重大缺 陷 ,保持
清醒 的头脑 ,不让这 些 因子和缺 陷发展 成错误 ,持 续现有 的发展趋势 ,是每个 国人 的衷心期望。 我们文化 中的危机 因子 和现实 中的重大 缺 陷在
术研 究 。

5 ・ 9

岩 :中西象棋之道 与教 育意义
运筹 帷幄 ,坐镇 城 池 ,军 队沙 场 效命 ,攻 城 略 地 。 兵勇 向前 冲锋 ,一 直 向前 ,死 而 后 已。身份 不 同,
快发展 ,无 数仁人 志士希 望我们 能 自立于世界 民族 之林 的愿景 ,到 目前方 可提 及 。居安 思危 ,审 视我
吴 岩
兰州 7 02 ) 3 0 0
( 兰州 城市学 院教育 学院 ,甘肃 摘
要 :中西象棋表 面上棋子设 置、行棋规 则有许 多相 似之 处 ;但 本质 上 ,相 同方 面都是逻
辑推理过程 ,不同的是 中国象棋是 等级 社会理念 在游戏 中真 实的反 映 ,而 国际象棋是人 生而平等
理念在 游戏 中的真 实反 映。诗性 思维、儒 家等级思 想、社会道 德体 系和 公 民道德 水准 问题是 中华
民族进 步的三 大隐忧 。在青 少年 中推 广 国际象棋 ,可以在 潜移默 化 中起 到 弱化三 大 隐忧 、促进 青 少年 的身心健康和 思维发 育的作 用。 关键词 :中国象棋 ;国际象棋 ;等级社会 ;平等理念

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拓展象棋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一、引言二、象棋特色文化内涵的拓展1. 传统文化传承:象棋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智力游戏,在游戏中涵盖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通过学习象棋,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故事,增进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 道德教育:象棋在游戏规则和行棋方式上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例如注重团队合作、尊重对手、守纪律等。

通过象棋的学习和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智慧传承:象棋的对弈过程需要运用智慧和策略,因此学习象棋可以培养学生的智慧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智慧和策略不仅可以在象棋中发挥作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同样能够得到应用。

4. 艺术欣赏:象棋的棋盘和棋子设计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象棋艺术的欣赏和了解,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三、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途径1. 开设象棋课程:学校可以着力推动开设象棋课程,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象棋文化,了解象棋的规则和策略。

通过专业的象棋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2. 举办象棋比赛:学校可以组织象棋比赛,让学生进行对弈,在比赛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竞技精神。

比赛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

3. 融入德育课程:学校可以将象棋文化融入到德育课程中,通过讲解象棋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德育课程也可以借助象棋的智慧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4. 开展文化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象棋文化交流活动,邀请象棋大师来校交流讲座,举办象棋文化展览等方式,扩大学生对象棋文化的认知面,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

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象棋特色文化内涵的拓展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结合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

关于棋类游戏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实践研究

关于棋类游戏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实践研究

关于棋类游戏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实践研究摘要: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通过科学的游戏安排来感知外界事物、积累生活经验、锻炼体魄、培养智力。

棋类游戏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棋类游戏能够使幼儿认识到守规矩、讲纪律的重要性,使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棋类游戏中也能够树立幼儿自信,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关键词:幼儿身心发展;棋类游戏;实践方法0引言棋受到国内外的广泛欢迎,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在幼儿园中通过对幼儿棋类游戏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该项活动主要是由幼儿园或者幼儿教师发起的,教师是活动中的主体,家长在其中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幼儿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因此为了能够使得棋类游戏对幼儿智力以及其它能力的发展发挥出最大价值,就必须要实现棋类游戏的趣味化,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积极探索棋类游戏运用的新途径与新理念。

1理念先行,转变教师观念课题诞生之初,我们学习了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关理论,尽管三种理论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但各有其合理性,综合三种理论可以归纳出幼儿学习的三种形式,即条件反射的建立、儿童的操作活动及儿童与他人的社会相互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开展启蒙学习、习惯集体生活、培养幼儿独立性以及对于事物的基本认知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同家庭生活相比较的话,通过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过的儿童无论是在交往能力、智力、体能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要在玩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运用来感知事物、获取外部知识。

棋类区域活动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非常有益,因此教育机构要推动棋类活动纳入幼儿园课程设置中,通过幼儿园具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环境,实现棋类区域活动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2环境优化,激发互动兴趣幼儿通过直接获取外界信息来进行感知、经验积累,因此游戏对于幼儿的身心能力发展是非常重要性,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环境优化。

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与教学反思

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与教学反思

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与教学反思1. 介绍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国际象棋不仅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智力运动,更是一种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的极佳方式。

国际象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2. 提出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启蒙教学内容和方法,比如介绍国际象棋的基本规则、棋盘和棋子的摆放方式,以及简单的走子和吃子规则。

另外,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使孩子们对国际象棋产生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分析和决策。

3. 探讨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讨论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并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和记录,可以了解孩子们对国际象棋的理解程度、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他们在实际对弈中的表现和进步。

4. 分析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分析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适宜、师生互动是否有效等,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

这有助于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受益于国际象棋启蒙教学。

5. 总结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的积极意义和效果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总结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的积极意义和效果,比如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判断力。

这些都是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效果。

6.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这一部分,我将共享我对幼儿园国际象棋启蒙教学计划的观点和理解,以及对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和改进方向的看法。

我认为国际象棋对幼儿的启蒙教学非常重要,通过这样的教学计划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和逻辑能力,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判断力,我也非常支持这样的教学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际象棋对促进德育的作用
【摘要】:开展象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辩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国象德育兴趣
棋——思维的艺术,智慧的体操,集科学性、竞技性、艺术性三者于一身,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下好国际象棋,既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开展教育科研,旨在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思维。

更重要的是,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学校棋类教学与德育结合的有效途径,使其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在理论和实践操作上,为推动学校棋类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开展棋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陈毅元帅曾赋诗云:“棋虽小道,品德最尊”。

通过下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有人说,了解一个人的品性莫过于看他在游戏时的表现。

一个人的品性平日里往往加以掩饰,但是在游戏中常常会情不自禁流露出来,这就是常言说的“棋如其人”。

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掌上明珠。

在不经风雨的环境中过着天真无邪的童年,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

然而,许多父母忽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跟踪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及意志品质(如耐力、毅力、勇气等)。

我们经常听闻一些高等学府的同学因遭遇挫折而轻生的悲剧,不能不说这与他(她)们的意志力薄弱和对挫折的看法上存在偏差有关。

然而,经过长期的棋局磨练,能培养良好的意志能力,能培养出不骄不躁的“大将风度”。

孩子经常赢棋,可以培养其自信心,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工作显然是有利的。

相反,经常输棋,亦非坏事,这样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屡战屡败,能塑造坚韧不拔的性格,不因一时的困难、挫折而放弃,从而最终赢得人生的胜利。

开展棋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下棋时,眼则盯住棋盘,头则脑力激荡,训练专注力;下棋时,身则正襟危坐,心则空灵清明,训练定力;下棋时,势弱先图自保,待敌气尽力竭,训练耐力;下棋时,势强执锐攻坚,制敌妙在机先,训练决断力;下棋时,将士象车马炮卒,任我派遣统御,训练领导力;下棋时,观敌弱点,避实击虚,一战功成,训练观察力。

无论是求学、就职、经商、从政,要想在各个岗位出人头地,培养上述六种能力是必须的,何况除此之外,象棋中的计算与分析,更是锻炼脑力的最佳途径。

下棋的时候,人要坐下来,心要静下来,神要稳下来,才能冷静思考,沉着应战,下棋是对性情的磨炼,性情的陶冶,通过下棋,学生不仅仅可以克服浮躁好动,而且使人稳重冷静,做事从容,不慌不忙。

开展棋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步多解”的演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则是创造性的主要成份,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

这显然对学生今后从事任何职业,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不会钻牛角尖,因为他们认识到通往罗马的大道不止是一条。

所以说“玩棋”不会“玩物丧志”,而且能玩出道理来,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棋类活动中增强了创新能力。

开展棋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辩能力。

下象棋,非常讲究步骤的绵密和谨严,因此它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判断性。

象棋在于“封杀”,因此非常讲究棋子的效益。

落子前可以想入非非,寻求多种答案,但落子时就得寻求最佳方案,而这方案就在于弈者对棋的判断能力上,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吃则吃,而且每步棋都有着延续性。

高手下棋之所以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就在于他们想着数步甚至数十步棋的发展变化。

一般学生有二、三步棋的预见性也就不错了,但他们通过棋类训练,可以逐步培养逻辑判断能力,即聚合思维能力。

列宁从小喜欢下棋,而这显然对日后成为政治家的他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他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所作出的正确抉择,这与他因下棋而培养出的清晰明辨逻辑判断能力是分不开的。

开展棋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拉丁文,“教育”(paideia)也等同于“玩耍”(paidia),从这层意义上讲,棋类教育可以说是“玩”的教育,它可以使学生摆脱因学习内容枯燥、内容单一而苦不自拔的境地,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下棋,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和变通性。

由于棋路的多样性、变化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让学生在玩耍中自然应招,许多下法是教师始料未及的,虽然下法有些甚至“无理”,但毕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避免了学生早背棋谱,养成惰性的习
气。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理解棋局,即便是一步“坏棋”,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而不横加干涉。

学生坏棋走多了,有了输棋的体验,自然也就不会再这样下了。

教师在启发过程中要克服“定式”、“棋谱”的影响,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棋局的变化,鼓励学生作“残局”演示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后,再上台演示各种变化,教师只作最后总结性发言。

在选择残局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寻找那些有多种途径“封杀”的残局,如若演示只有一种“绝杀”的路摊摆局,那势必影响学生标新立异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

我们认为,育特长是手段,创特色是途径,扬人性是目的。

通过近两年的棋类教学科研,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棋冶情,以棋益智,以棋会友,以棋育人”的教育氛围,大部分学生对中国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余时间,爱好相同者凑在一起互相切磋。

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对“闲时生非”起到了抑制作用,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礼貌待人,学习动力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让我们认识到学生通过下棋,不仅开发智力,增强记忆力,还有以下益处:
①潜移默化,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②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应变能力。

胜不骄,败不馁。

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并丰富想象力,创新能力。

④提高分析思维能力,增强计算能力。

⑤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让学生有一个健康、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

⑥以棋会友,加强沟通,广交朋友,增进友谊。

⑦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培养坚忍不拔、努力向上的精神。

⑧棋益心智,艺养恬情,不断陶冶情操,培养出高尚的气质。

⑨加强责任心,加深学生的责任感与认同感。

⑩丰富与锻炼思维能力,走在21世纪科技时代的前沿。

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需要创造教育。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棋子,大学问”已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它能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造型人才,小学生棋类教育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过这一教育科研的开展,建立起一套象棋教学的完整体系,探索出一条象棋走进课堂的行之有效的新途径,使棋类这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