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石雕简介

合集下载

曲阳石雕:民间雕刻艺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

曲阳石雕:民间雕刻艺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

曲阳石雕:民间雕刻艺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曲阳石雕是指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曲阳县出产的石雕艺术品,曲阳石雕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雕刻技能闻名于世。

作为民间雕刻艺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之一,曲阳石雕凭借其精美的造型、细腻的手工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曲阳石雕的制作流程:1.选材曲阳石雕的选材非常严格,主要选用高质量的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砂岩、红色石、黄色石等。

选材要求石质坚硬,纹理清晰,没有裂缝和纹理瑕疵。

2.磨料磨料是曲阳石雕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选择和使用也十分严格。

一般情况下,选用的磨料必须是普通红砂轮和金刚砂轮,使用时要注重磨料的粗细度,以及材质的研磨程度。

3.设计曲阳石雕的设计要求构图合理、创意新颖、造型生动、表现力强。

制作前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确定具体的雕刻方案。

4.刻制雕刻是曲阳石雕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具技巧的阶段。

雕刻分为分为敲打、粗削、细磨、细磨等几个环节,要求手法娴熟,刻刀灵活。

5.抛光抛光是曲阳石雕制作过程中的最后工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要求在雕刻完毕后,对曲阳石雕进行磨光抛光,使其表面明亮光泽,达到更美观的效果。

综上所述,曲阳石雕的制作流程十分繁琐复杂,需要雕刻师傅具备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才能创作出高质量、具有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石雕作品。

曲阳石雕作为民间雕刻艺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之一,以其别具一格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从其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曲阳石雕的制作需要经过层层严谨的认真选择、精心设计、精湛的雕刻以及抛光的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雕刻师傅的精挑细选和精益求精的心态。

因此,曲阳石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在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精神追求和愿景的凝聚与尊重。

通过对于曲阳石雕制作流程的解析,我们也看到了曲阳石雕制作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对于工匠技艺的尊重,是我们不应忘记的传统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浅析曲阳石雕的主要题材和代表作品

浅析曲阳石雕的主要题材和代表作品

浅析曲阳石雕的主要题材和代表作品一、传统题材自西汉始初,曲阳石工即用汉白玉雕刻碑碣等物,优良的天然石料资源和世代相传娴熟技术,使曲阳石雕在两千余年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和艺术品。

并形成以佛教造像为主,结合建筑装饰的传统表现形式,主要有动物,植物,风俗等题材。

动物题材很多,用途广,主要表现的动物常见有狮子,羊,鹰熊猫,骆驼,松鼠,仙鹤等真实存在的动物,又有龙,凤,麒麟,貔貅,饕餮等虚幻的神兽与神鸟形象。

特别是神化形象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象虽本身虚幻,但在曲阳匠人代代相传中,有了具体生动的表达,有精有神。

这些神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寓意吉祥,常被用作建筑装饰。

收家护院的“门墩”就是很好的代表。

宗教题材在历史上是石雕题材的主流,后因为封建社会衰落,发展缓慢下来。

道教题材的《麻姑献寿》,《妈祖》至今也是曲阳传统石雕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建在澳门路叠石塘山顶的纪念澳门回归的《妈祖》像便出自曲阳艺人之手,成为了澳门的一个新标志。

佛教造像是历史上影响最大,雕刻数量最多的题材,至今佛教造像也是传统雕刻的主要题材。

曲阳古属于定州,与定州一起是北方一个佛教艺术发展区域,中原东部地区5世纪的佛像多出自曲阳,而且曲阳人的作品也十分有名。

佛造像主要有释迦牟尼,弥勒,达摩,三世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罗汉,天王,力士,飞天等。

例如观音题材下,曲阳人又发展了荷叶观音,白衣观音,紫竹观音,杨柳观音,鱼蓝观音,水木观音,千手观音,送子观音,渡海观音,南海观音,滴水观音等等多种形式,其创造力和艺术美感都在不断发展丰富。

植物题材,现当代主要以反映社会时代精神为主,表现内容和表达植物寓意美好的品质。

如《岁寒三友》,《富贵牡丹》,《一品清莲》。

常以浮雕体现,成为优秀的装饰工艺品,制作更加精细不局限于白石,也常有颜色丰富的大理石,花岗岩等创作。

民俗题材多是表现民间故事,如《大禹治水》,《鹊桥相会》,《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等,多作为特定的装饰品,富有极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感染力。

浅谈曲阳石雕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浅谈曲阳石雕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天工|2021年第1期文 田群宝一、曲阳石雕的历史发展与应用河北省曲阳县地处太行山一带,石材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先民采石、雕刻,逐渐形成传统产业。

据资料记载及考古发掘可知,早在西汉时期,曲阳石雕就已经出现,距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构件,曲阳石雕被广泛应用于宫室、园林、陵墓的修建中。

北朝至隋唐时期,造像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曲阳石雕也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期,这一时期的雕刻也主要出现于石窟、寺院,石雕匠人走出曲阳,走向全国,曲阳也因此成为北方地区石雕的重心。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石雕的需求量迅猛增长,逐渐走向成熟,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

近现代以来,社会局势风云变幻,曲阳的石雕事业也几番跌宕起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注重保护、发展民间文化,曲阳石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逐步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曲阳石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其艺术成就、文化价值,以及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悠久的历史,为曲阳石雕带来了广泛的应用范围。

曲阳石雕的材料以汉白玉为主,洁白、细腻、美观,被广泛应用于园林雕塑、城市雕塑、建筑构件、室内装饰品等领域,如今在明清宫殿、陵园等建筑,随处可见曲阳石雕的身影,进入现当代以来,直接运用于建筑的比例有所降低,在摆件、工艺品以及城市雕塑方向,曲阳石雕正在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曲阳石雕的艺术价值 曲阳石雕之所以能传承数千年,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因为美,所以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吸引了一代代匠人为之奉献,不断改良技艺,发展进步。

石雕中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学,二是工艺。

(一)美学方面曲阳石雕是美的化身,它具有丰富的创作题材,除传统的建筑饰品、构件以外,装饰、收藏类摆件也很常见,所表现的形象包罗万象,既有人物造型的雕塑,其中涵盖生活场景、历史典故、宗教、神话等内容,又有动物、植物、风景题材的雕塑。

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曲阳石雕

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曲阳石雕

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曲阳石雕曲阳石雕是以汉白玉为主要材料,结合传统雕刻技艺而创造出的一种石雕艺术。

因为曲阳县是汉白玉资源丰富的地区,又拥有悠久的石雕传统,因此曲阳石雕因其工艺精湛、造型华丽、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被誉为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之一。

下面是一名建筑学专家对曲阳石雕进行的解析。

一、制作准备曲阳石雕的制作需要经历多个环节,首先是制作准备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要确定石头的品质和尺寸,以及根据艺术家的意愿作出初步的设计图。

对于曲阳石雕的品质,需要选择石头的色泽均匀,没有黑点或白点的汉白玉原石。

同时,原石的尺寸也是需要考虑的,因为一块太小的汉白玉原石无法用来做大型的石雕,而一块太大的汉白玉原石也会增加制作难度。

在确定了原石的品质和尺寸之后,还需要根据艺术家的意愿作出初步的设计图。

这个设计图基本上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艺术家的经验来确定的,可以是手绘图或者CAD制图。

二、雕刻当确定了原石的品质和尺寸以及设计图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石雕的制作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石雕技艺,如手工雕刻、抛光、打磨等等。

手工雕刻是曲阳石雕最为重要的技艺之一,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表达艺术家的意图和灵感。

在手工雕刻的过程中,雕工会使用锤子、锉刀、凿子等工具对石头进行打磨和雕刻。

这种技艺需要高超的技能和耐心,因为一旦没有掌握好力度和角度,就会对石头产生不可挽回的伤害。

除了手工雕刻之外,还需要进行石头的抛光和打磨。

抛光之后的汉白玉会变得更加光滑,能够让雕刻出来的图案更加立体和自然。

而打磨过程中,则能够让曲阳石雕的表面更加平滑,使观赏者能够更加贴近雕刻的细节和纹理。

三、润色和安装最后一个环节是润色和安装,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表面涂上橄榄油或液态蜡来给曲阳石雕上色,使其呈现出更为自然的色彩,并扩大其在视觉上的冲击力。

第二步则是将石雕安装上其所属的建筑或公共景观。

在安装方面,需要精确地将曲阳石雕与建筑结构或景观相结合,以保证安全和稳定性。

曲阳石雕研究综述

曲阳石雕研究综述

文 教 研 究文|陈丽娜曲阳石雕研究综述摘要:河北省曲阳县的雕刻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汉魏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2006年河北省曲阳县的石雕技艺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本文针对“曲阳石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献研究分析,总结前人对其研究成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的视角,概述新时期曲阳石雕艺人对传统石雕技艺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努力开发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特色、艺术风格。

关键词:河北曲阳;石雕;研究综述一、曲阳石雕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的曲阳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

曲阳县境域为半山区县,俗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

曲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汉白玉大理石,是我国北方汉白玉石刻雕像的起源地。

迄今河北曲阳的雕刻行业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魏时期。

历史上,曲阳县因为盛产石料,在隋文帝时期被改名为石邑县,后改属定州。

据庙宇碑文记录,在西汉时期,张良的师傅黄石公曾在此处修行,他召集大量的石雕匠人们一起修建庙宇、雕刻佛像和石兽、石狮等等,由此可见河北曲阳县石雕的发展之初就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

大多数在河北曲阳县出土的北魏至唐朝的石雕造像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历代艺术馆内。

因为佛教在北魏时期快速发展,而且曲阳地处燕赵之邻,与西北方向的大同云冈石窟距离很近,这无疑对曲阳县石雕的雕刻风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使得曲阳石雕的建筑艺术和云冈石窟寺艺术相互融合与渗透。

1915年曲阳石雕作品作品“仙鹤”、“干枝梅”以细腻的刀工、合理的结构、光滑圆润的触感、细致入微的神韵,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天下咸称曲阳石雕”之说就是来源于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传统古老的曲阳汉白玉石雕艺术得到发扬光大。

例如,新中国建国十大工程、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修复、圆明园等重要的雕刻工程都有曲阳石雕艺人的参与。

曲阳石雕的发展与传承方法

曲阳石雕的发展与传承方法

艺苑论坛文 刘忠彬 孙继凤 侯亚辉曲阳石雕的发展与传承方法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职业院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激发和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育人的主体作用,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石雕艺术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我校以民间传统工艺专业为例,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曲阳县已拥有世界级雕刻大师3名,省级以上雕刻大师100余名,雕刻企业摊点2260个,从业人员达24000余人,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开采、设计、加工、销售、运输、安装一体化。

雕刻门类也从单纯的石雕拓展到木雕、牙雕、玉雕、铜雕、不锈钢雕等领域。

雕刻技法日臻精进,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等不一而足。

雕刻产品种类繁多,既有传统古建筑饰品,又有现代人物雕像;既有园林雕塑,又有家庭装饰。

1995年,国务院正式命名曲阳县为“中国雕刻之乡”。

我校与多家石雕企业合作,进行了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整个学徒过程有六个关键环节组成,每个环节有具体的功能目标和实施细则,各环节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完成整个学徒过程:1.学徒规划: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组织教学和学徒管理人员制定每学期的学徒规划,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师傅的选定、学徒内容、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等。

2.产品选定:学徒管理人员根据学徒规划、技能形成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到合作企业接洽,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产品要涵盖多项实训内容,形成完整的技术链条,生产批量要适中,既能让学生掌握技能,又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3.学徒准备:把劳动纪律、职业道德规范、安全文明生产、产品的生产技术等融入课堂教学,做到先理论后实践。

千年传承的古老技艺——曲阳石雕

千年传承的古老技艺——曲阳石雕

64| 2018.10上风物 |高宏然 gaohongran3曲阳县是闻名中外的“雕刻之乡”,雕刻业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曲阳石雕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有无数传世名作,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汉白玉石栏板就出自曲阳匠人之手。

首都十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石雕工程以及井冈山大型雕塑《胜利的起点》等,都闪耀着曲阳雕刻艺术的光辉。

2006年“曲阳石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雕原料即玉石等石料,艺人利用刨荒、刨光、开脸等特技,采用“上细”工艺进行雕刻。

其作品有着高贵华美的风范,又不失新颖明快的气息。

曲阳石雕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

石雕制作有六道工序。

第一步是选料,根据石雕的作用、所处位置和题材选择用料,如汉白玉质地柔软,纹路细致,多用于宫殿修建的装饰雕刻。

第二步是勾画表面,在选好的石料上将所刻之物的大致轮廓画出来,以便充分利用石料和掌握雕刻物形状,这一步可以说是雕刻的蓝图,是关键所在。

第三步是减荒,即用锤子和钎子将大块多余部分凿去,面积较小的部分可以借助切割机减去,人工减荒和机器减荒相结合,使得石雕外轮廓大致成型。

第四步是整理造型,也称打糙,即石雕师傅运用目测定型本领和艺术手法将雕刻物的一些细小部分做到准确定位,并将它们粗略地雕刻出来,其中将需要挖空的地方勾画并掏挖的技术称之为开脸技术。

第五步也就是精雕细刻,这道工序也叫打细,即在打糙的基础上将细部线条全部勾画出来,并将细部雕凿清楚,再用磨头、刀子等将需要修理的地方修整干净。

最后一步是打磨。

首先是砂石打磨,粗、细砂石将雕刻物表面各打磨一遍,然后是砂布打磨,粗、细砂布反复打磨,直到亚光或反光为止。

改革开放以来,曲阳石雕由单一石雕发展为木雕、铜雕、不锈钢雕、泥塑等十大门类,创造了浮雕、镂雕、透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3500多个品种,形成了传统雕塑、城市雕塑、园林雕塑、仿古雕塑、巨型雕塑五大雕塑体系。

曲阳石雕的制作工艺简介

曲阳石雕的制作工艺简介

曲阳石雕的制作工艺简介曲阳石雕是中国石雕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河北省曲阳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其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开料、细加工、刻画、修整等多个环节,经过层层加工,最终完成精美细致的石雕作品。

首先,曲阳石雕的制作开始于选材。

曲阳县地处华北黄土高原,盛产花岗岩、石灰岩等石材,因其质地坚硬、质量优良而成为石雕制作的首选。

在选材过程中,制作者要根据雕刻的形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石料,以确保最终作品的效果和质量。

接下来是开料,即将原料石块进行切割和破碎。

根据设计图纸和需求,石匠使用锤子、凿子、电动扇锯等工具将整块石料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以便后续的细加工。

细加工是石雕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手工技艺的体现。

制作者根据设计图纸,使用锤子、凿子等工具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

粗加工主要是将石块的表面切削、打磨至基本形状,而精加工则是对细节部分进行处理,如雕刻人物的表情、服饰的纹饰等。

在细加工过程中,石匠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艺,将设计图纸上的形象逼真地体现在石料上。

刻画是曲阳石雕的一个重要特点。

刻画主要是通过凿子、刀具等工具将石料削凿出凹凸不平的纹理和图案,使得作品线条流畅、雕刻形象生动。

曲阳石雕以其独特的刀法和刻画技巧而闻名,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韵味。

最后是修整,即对雕刻好的石雕进行外表面的修整工作。

制作者使用砂纸、打磨机等工具对石雕进行光滑打磨,除去杂质和石屑,使作品更加光亮细腻。

修整过程中还包括对石雕进行防腐处理和上漆等工作,以保护作品的质量和耐久性。

总结来说,曲阳石雕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开料、细加工、刻画和修整等环节。

通过层层加工,制作者利用锤子、凿子和刀具等工具将石料削刻成精美的艺术作品。

曲阳石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刀法而闻名,成为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阳石雕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是现代民间石雕的重要代表。

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饰流畅洒脱。

据悉,人民英雄纪念碑下部展现中国人们革命斗争画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曲阳县石雕艺人的杰作。

曲阳石雕以大理石、玉石、木质、象牙等为雕刻材质,运用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等多种雕刻技艺造型。

其雕刻题材多达上百种。

曲阳雕刻艺术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记载曲阳县内最早的石雕是由东汉光武帝修建。

在北魏时期得到发展,尤其是各种佛像作品。

其造像风格向着中国化、世俗化演进,融入了地域文化,而且改变了文化语境,曲阳石雕艺术的内涵也不断拓展开来。

经唐、宋时期日臻成熟,唐时曲阳县成为中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造中心。

至元代涌现出杨琼、王道、王浩等一批杰出的民间雕刻艺人。

据记载,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就是杨琼设计监造的。

明清时期,清末就有了"天下咸称曲阳石雕"的盛名。

曲阳石雕发展至今硕果累累,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至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以及人民大会堂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2006年5月20日,曲阳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河北省曲阳县的卢进桥(已故),甄彦苍,安荣杰,刘宏立,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曲阳石雕的主要价值在于文化,它是民族在特定的地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一种文明,它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对现在石雕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对追寻传统文化的足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间工艺技艺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