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堂练习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测试试题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中国有“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袁隆平最突出的贡献是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张明出身农民家庭,长大后成为一位和袁隆平一样的农业专家一直是他的愿望,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帮助的是()A.华佗B.张仲景C.贾思勰D.郦道元2.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天物》D.《道德经》3.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
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A.阿基米德B.张衡C.祖冲之D.宋应星4.书法,中国文字艺术的魅力展现。
下列关于下图历史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祖籍今山东临沂②中国东晋书法家③代表作《兰亭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④被后世尊称为“书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6.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美不胜收,书法名家也是不胜枚举。
曹魏时期独创楷书书法,其楷书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的书法家是()A.钟繇B.王羲之C.颜真卿D.张旭7.“以六躯之一面乘一弧半径,三之,得十二解之幂。
……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
”以此为基础,取得领先世界近千年成果的是()A.华佗B.祖冲之C.毕昇D.汤显祖8.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
下列我国古代文化成就与其地位对应错误的是A.《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B.《齐民要术》——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C.《天工开物》——“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红楼梦)——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9.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项属于《齐民要术》的有( )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②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③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④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
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A.阿基米德B.张衡C.祖冲之D.宋应星3.科技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下列各项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②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③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4.他创立了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你知道他是( )A.王羲之B.锺繇C.胡昭D.顾恺之5.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A.龙门石窟的雕像B.云冈石窟的雕像C.顾恺之的绘画D.王羲之的书法6.他是东晋最为出色的画家,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誉。
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 )7.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同学为云冈石窟设计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A.开凿于两汉,宣传的是佛教B.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C.开凿于北朝,宣传的是佛教D.开凿于秦朝,宣传的是道教8.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B.石窟艺术是随着道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C.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D.凿窟造像之风主要盛行于北方9.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艺术成就和中外交融的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书法B.顾恺之的绘画C.石窟艺术D.文房四宝10.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的是( )①编钟②“书圣”王羲之③顾恺之的《女史箴图》④兵马俑⑤石窟艺术A.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⑤二、非选择题1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大放光彩的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练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1.“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构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形象再现了以上情景(B)A.司马迁B.顾恺之C.屈原D.王羲之2.顾恺之创作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摹本有(A)①《女史箴图》②《洛神赋图》③《奔马图》④《清明上河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2018醴陵)在一次智力问答比赛上,主持人请大家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①东晋人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小明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是(A)A.王羲之B.欧阳修C.柳公权D.颜真卿4.下列哪一个名胜古迹是典型的中外艺术的结晶(C)A.秦始皇陵兵马俑B.秦朝的万里长城C.山西大同云冈石窟D.四川青城山道观5.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B)A.锺繇B.王羲之C.颜真卿D.柳公权6.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
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C)A.阿基米德B.张衡C.祖冲之D.宋应星7.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发出的感慨,表达最准确的是(C)A.人物鲜明,史家典范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C.线条优美,活泼传神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8.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
该文献主要介绍了(D)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9. 小明在阅读《物种起源》时,发现达尔文在书中介绍了一本中国农学著作,该著作可能是(B)10.(珠海中考)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练含答案03

一、选择题1.“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是()A.扁鹊B.贾思勰C.祖冲之D.司马迁2.以下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的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粟要半熟之后再储藏,防止发霉;小麦要暴晒晾干,防止生虫,此外还介绍了蔬菜的盐渍、腌制方法。
”这体现了作者善于()A.精耕细作B.工具改进C.经验总结D.因地制宜4.下图的农业生产经验出自于北朝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5.下述子目标题所属的两个历史时期分别是()甲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摘录了教科书中的部分子目标题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国七雄三国鼎立八王之乱淝水之战乙同学对上述子目标题进行了补充:春秋经济发展商鞅变法百家争鸣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江南地区的开发贾思勰与《齐民要术》A.春秋时期隋唐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隋唐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
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A.风格多样B.交流频繁C.立意高远D.题材广泛7.某校书法社团学员在临摹《兰亭集序》书法字帖时,被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笔势所折服。
《兰亭集序》的作者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欧阳询8.某学校在美化校园、设计古代文化名人长廊的时候,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下列选项中比较合适入选的人物是()A.蔡伦B.贾思勰C.祖冲之D.沈括9.下列文化遗产中,既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艺术传统,又吸收外来宗教造型特点的一项是()A.良渚古城B.秦陵兵马俑C.都江堰D.云冈石窟10.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A.第六位数字B.第七位数字C.第八位数字D.第九位数字1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12.认真研读下面图文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集中于农业领域B.成果领先于世界C.继承与创新结合D.注重以民生为本二、综合题13.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练习)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练习1.有一位科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位科学家是A.张衡B.沈括C.蔡伦D.祖冲之2.下列图示书法精品,属于临摹“书圣”王羲之《兰亭序》的是3.你去过寿光蔬菜博览会吗?在展馆里陈列的这座雕像(下图),就是“中国五大农书之首”的作者“农圣”A.郑玄 B.郑板桥C.贾思勰 D.陈介祺4.“……这本书生动详细地记录了1250多条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你认为这本书最有可能是()A.《大唐西域记》 B.《齐民要术》C.《水经注》 D.《金刚经》5.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充分反映了哪一宗教的艺术特点()A、道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6.某历史兴趣小组策划了一期以“中国的石窟艺术”为主题的图片展,他们选取了以下图片加以介绍,其中出错的是()7.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8.1976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为了纪念祖冲之在哪一方面的贡献()A.测定了地震方位 B.发现了月食的原因C.在圆周率方面的贡献 D.写成《水经注》9.北魏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代表作是A.《齐民要术》 B.《缀术》 C.《九章算术》 D.《水经注》10.《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A.天文学著作B.医学著作C.数学著作D.农学著作11.若说书法,只有中国的书法堪称艺术,请问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是在我国的哪一朝代A、东汉B、东晋C、西晋D、南北朝12.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的玉兔号月球车将在月球探测90天,如果它走的足够远,会探测到以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命名的月球环形山。
〖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优化训练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2.北朝时期曾任郡太守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总结了当时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从科学家的品质角度来看,这体现了他( )A.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B.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C.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D.推动民族交融的家国情怀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才辈出。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
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
”诗句描述的是当时哪位历史人物( )A.李时珍B.祖冲之C.顾恺之D.郦道元4.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制定精确的历法,以把握季节轮替、气候变化的规律,指导农业生产,而精确历法的关键之一是精确圆周率。
材料突出体现了( )A.中国古代科技进步与农业密切相关B.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C.历法的制定离不开对天体的观察D.圆周率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5.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这样评价:“祖冲之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并且还是一位文学家。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杰出成就是( )A.精准计算圆周率B.发明千里船C.创制《大明历》D.制造指南车6.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对于祖冲之的主要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创制《夏历》B.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C.设计出翻车D.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7.东晋王羲之在我国书法发展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王羲之在继承以往各种书体优点的基础上使行书和楷书摆脱了隶、篆的痕迹,变得更易于书写。
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 )A.重视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B.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C.重视整体,强调集体D.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8.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序》B.《女史箴图》C.《洛神赋图》D.《玄秘塔牌》9.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部编版【优选整合】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练习)(教师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的画家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
他是谁?()A. 顾恺之B. 王羲之C. 阎立本D. 吴道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顾恺之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画家。
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尤其擅长人物画,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图片信息是《洛神赋图》局部,可见他是顾恺之。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2.“天气新晴,是夜必霜。
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晚田。
……桃花落在尘土里,打麦打在泥浆里;桃花落在泥浆里,打麦打在尘土里。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 这些谚语出自的著作可能是()A. 《缀术》B. 《水经注》C. 《齐民要术》D《九章算术》【答案】C【解析】此题是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相关史实的考查,是基础题。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题文材料是农业谚语,和农学著作有关。
ABD不是农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故符合题意的答案是C,故选C。
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3.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A. 《兰亭集序》B. 《洛神赋图》C. 云冈石窟D. 魏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凿佛像。
著名的两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
A是书法作品,B是绘画作品,D和题意无关。
故选C。
考点:新改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4.假如你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A. 《农政全书》B. 《齐民要术》C. 《大明历》D. 《水经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练习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第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练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②江南地区的开发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2.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
右图的石窟位于( )A.河南洛阳B.山西大同C.陕西西安D.江苏南京3.顾恺之的作品被后代高手临摹流传下来,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宝库中的珍品。
下列作品中哪些是由他创作的( )①《兰亭集序》②《女史箴图》③《洛神赋图》④《史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东汉的“蔡侯纸” B.王羲之的书法C.东晋的人物画 D.莫高窟的飞天5.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钟繇 B.王羲之 C.胡昭 D.顾恺之6.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 )A.1000年 B.900年C.800年 D.700年7.一位德国数学家说:“历史上一个国家所得到的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
”我国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科学家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C.郦道元 D.顾恺之8.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部来源于走访B.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9.如今一些居住在城市的人会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种地,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农夫”一族。
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可以给他们推荐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C.《神农本草经》 D.《九章算术》10.为迎接期末考试,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如下整理和探究,请你一起来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选择题
1.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对后世农学有深远影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2.小明长大后想成为一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帮助的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张仲景
3.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 )①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②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③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④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风土人情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南朝时期,世界上最优秀的历法是( )
A.《大明历》
B.《夏历》
C.《齐民要术》
D.《缀术》
5.下列哪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 )
A.把圆周率精准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B.测算出一年时间与现代测试结果差50秒
C.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的宝贵思想
D.刘徽提出了具有“极限”的思维方式
6.外国人称中国的书法艺术是“翰墨飘香传神韵”。
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战国B.东汉末年C.魏晋时期D.南北朝
7.“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这位出名的书法家是( )
A.锺繇
B.胡昭C一.2t:羲之D.顾恺之
8.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都例外,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
A.《兰亭集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水经注》
9.如今,山西大同是煤都,河南洛阳牡丹红。
在历史上,大同和洛阳还有璀璨的A.戏剧艺术B.建筑艺术C.诗歌艺术D.石窟艺术
二、非选择题
1.列举我国从夏朝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法和数学成就。
2.你最敬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位科学家?他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
3.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
主要字体有行书、魏碑、隶书、楷书、草书等几种,你喜欢哪种字体的书法?说说你的理由。
一、选择题1.A.2.B3.C4.A5.A6.B7.A8.A9.D
1.历法:夏历、《大明历》。
数学:三国时期刘徽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计算方法,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准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2.符合题意即可。
如,最敬佩贾思勰,学习他尊崇自然规律、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盛经验的精神。
3.符合题意即可。
如,喜欢隶书。
因为它是汉字中多见的一种严格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