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描述矿物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矿物和矿产(教案)

小学科学矿物和矿产(教案)

小学科学矿物和矿产(教案)引言:科学知识是小学生认识世界、探索自然的基础。

而矿物和矿产作为自然界中丰富多样的资源,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教案将以培养学生对矿物和矿产的认识和了解为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探索中学习,培养其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认识矿物和矿产的概念。

2. 能够区分常见的矿物和矿产。

3. 了解矿物和矿产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 发展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常见矿物和矿产的特征。

2.了解矿物和矿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矿物和矿产的图片、样本和手工制品等。

2. 学生准备规格不同的容器。

3. 准备多媒体设备以支持教学上的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珍贵的矿物和矿产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物质是什么,起到引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2. 探究活动(15分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实验。

将准备好的不同矿物和矿产样本放入不同的容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矿物的外观、颜色、质感等特征,进行分类和命名。

然后再由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其他同学评论和补充。

3. 教学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常见矿物和矿产的特征、分类和应用。

例如,金子是一种高价值的矿物,用于制作珠宝和货币;铁矿石是一种重要的矿产,用于生产钢铁等。

4. 拓展应用(10分钟)让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思考和讨论矿物和矿产的应用价值。

比如,水晶可以用来做装饰品、玻璃材料可以制作窗户等。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矿物和矿产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6. 课后拓展(1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探索和了解更多的矿物和矿产。

要求学生收集不同的样本或图片,找出它们的特征并描述其应用。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矿物和矿产的分类和特征描述,观察他们在实验和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3.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4.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描述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2.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3.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准备】让孩子们准备铜钥匙、小刀、铅笔、矿物石及纸标签等。

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铜片、铁钉、玻璃、泥土、丝绸,提供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可以自定),准备手电筒、普通瓷砖(或表面不发光的陶瓷)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会对矿物进行描述吗?今天这节一起来学习几种简单的方法。

二、提出问题,讨论观察和描述的方法那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如:云母、长石、石英,你准备怎样观察、描述它的特点?(1)学生讨论(2)交流:透明度、颜色、形状、还有表面光滑和粗糙程度、硬度、反光度、轻重、厚度、气味……(3)在这些方面里,哪些方面你觉得最能反映矿物的本质属性?(4)通过讨论交流确定:颜色、光泽、硬度等。

(5)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及矿物软硬。

三、观察和描述1.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1)投影图片:不同色彩的矿物。

(2)让学生根据矿物的色彩命名。

(3)师解说:很多的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因为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小学科学“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小学科学“认识矿物的性质”教案

认识矿物的性质教学目标⒈通过用感官、工具认识一些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的特征,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2.通过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矿物,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l出示投影(建筑物外墙):这些建筑外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老师今天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块花岗岩,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借肋放大镜仔细看看,花岗岩包含哪几种颜色?(学生观察)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白色的、肉红色的、黑色的小颗粒,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有谁知道这些白色的、肉红色的、黑色的小颗粒是什么吗?(白色的叫石英,肉红色的叫长石,黑色的叫云母)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给合学生回答适当评价,平时要多看书)指出像这些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就叫矿物,白色的石英,肉红色的长石,黑色的云母就是组成花岗岩的矿物,花岗岩就是由这三种矿物组成的。

投影打比方:用飞机与零部件比方岩石与矿物的关系。

2.讲述: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一下矿物的性质。

(板书:矿物的性质)二、研究矿物的性质⒈讲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矿物。

(让学生把花岗岩收起来,把矿物领回去)提问:这些矿物你们认识吗?知道是什么矿物吗?打开看一看,认识吗?⒉提问:要想研究这些矿物,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可以哪些方面来研究昵?⒊讨论研究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一下,(2)你们想研究矿物的什么呢?怎样研究?(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如你们准备怎样来研究矿物的颜色(如果要观察矿物的颜色,可以怎么办)用眼睛看是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

如果看不清楚,可以怎么办?提醒学生可用小刀或砂纸擦一下,看看矿物本色,有的表面以氧化,看得出来吗?提问:通过眼睛,你还能看出什么?什么是透明呢?(透明度、光泽、形状)(用白纸、保鲜袋、玻璃分别展示不透明、半透明、透明)什么是矿物的形状?指的是什么?(投影展示矿物的板状、颗粒状)组成矿物的每一细小部分的形状。

观察描述矿物

观察描述矿物

考考你:
1.矿物在白色无釉瓷砖上摩擦后留下 旳痕迹叫( A ),它是指(C )。
A.条痕
B.硬度
C.矿物在瓷砖上留下旳粉末颜色
D.矿物在瓷砖上留下旳刻痕
2.下列说法不恰当旳是( B )。
A.铝土矿能用指甲划出痕迹,它旳硬度 等级是软。
B.只比较两种矿物旳硬度大小时,用工 具刻划旳措施比较简朴。
C.鉴别一种矿物旳硬度等级,用工具刻 划旳措施比很好。
我们也来试一试:
• 1.从1号矿物盒中取出赤铁矿和黄铜矿。 • 从2号矿物盒中取出方解石。 • 2.先仔细观察这三种矿物旳颜色, • 并记录在《作业本》第36页旳登记表中。 • 3.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白色旳无釉瓷砖上摩
擦,观察在瓷砖上留下旳条痕颜色,并记 录在登记表中。 • 注意:划条痕时只要划1次或2次。
你能比较出这三种工具旳软硬吗?
矿物软硬旳判断原则
请阅读科学课本第73页左下角旳文字。
你懂得吗? 矿物中硬度最大旳和最小旳
分别是什么吗?
请阅读科学课本第73页右下角旳文字。
课堂总结:
经过这节课旳学习,你学 到了有关矿物旳哪些知识?
1.诸多矿物是以颜色命名旳。 2.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 3.有些不同旳矿物却具有相同旳色彩。 4.矿物旳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 5.鉴别矿物硬度旳措施有:相互刻划 和使用工具刻划两种。
自然金
黄色
黄铁矿、黄铜矿
绿黑色
方铅矿 石墨
黑色 黑色
石英 赤铁矿
白色或近于白色 樱红色
矿物旳软硬
矿物 名称
云母
长石
石英
硬度
指甲能在 其表面划 出条痕
──软
小刀都不 能在表面 划出条痕

四年级科学观察、描述矿物优秀教案

四年级科学观察、描述矿物优秀教案

5.观察、描述矿物〔二〕科学概念:1.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不同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1.对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进行观察、比拟和描述。

2.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

3.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的观察和研究兴趣。

2.认真细致地观察、比拟、记录和描述,从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准备: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的一些方法,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块自己身边的矿物吧?二、分组探究过程1.观察矿物的光泽①观察玻璃的透光与反光把玻璃平放在桌子上,用手电筒照射玻璃外表,你有什么发现?把玻璃用手竖着举起,用手电筒照射玻璃外表,你有什么发现?②观察不同物体的透光与反光用研究玻璃的方法,观察研究砖头、泥土、铜片、丝绸等物体的透光与反光。

学生分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交流这些物体的透光与反光状况。

③观察矿物的透光与反光状况请你仔细观察石英、长石和云母的透光与反光状况。

请你准确地描述这三种矿物的透光与反光状况。

出示煤炭,说说它是什么光泽?2.观察矿物的软硬①比拟铜片、铁片和铝片的软硬。

用铜片和铁片相互刻划,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用铜片、铁片和铝片三种物体相互刻划,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试一试。

比拟物体的软硬,一般有什么方法呢?②比拟矿物的软硬你有方法比拟这三种矿物的软硬吗?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方法进行比拟。

把矿物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列。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3.观察矿物的条痕①观察铅笔的条痕用铅笔在白色瓷板上划一划,你有什么发现?铅笔条痕的颜色与笔芯的颜色有区别吗?②观察矿物的条痕用石英、长石和云母在白色瓷板上磨擦,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条痕的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一致吗?观察比拟自己收集来的矿物的条痕。

四年级科学下册 观察、描述矿物(一) 2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 观察、描述矿物(一) 2教案 教科版

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目标:1.观察与描述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属性。

教学准备:金属矿物若干、白色磁砖(背面无釉)若干、花生果、小木块、回形针、小刀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师:这节科学课按课程表的安排理应是第三课,但今天我们提前到第二节上课,这主要是今天全市优秀的青年科学来研究我们的科学教育。

虽然上课地点放在了这里,但我们还应像平日上课那样,认真研究、积极发言,尽量不要受听课老师的干扰。

好吗?二、了解观察与描述的方法师:上课的时间到了,我想先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本领大。

师:游戏是这样的:①等一会儿我请一名学生上台,我给他看一样东西(当然也可以动手摆弄甚至尝一尝),其它同学不充许看;②他看了东西以后,可以根据这样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味道、用途等描述给同学听,但不充许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③我们台下的同学可根据他的描述,猜猜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

看谁最先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

听懂了吗?(指一名学生上台观察与描述“花生果”,让台下的学生猜。

如果这位学生不会观察与描述,可以再请一位,刚在的一位站在旁边观看。

这样可以比较两位学生的观察与描述方法的差异。

)(根据当时学生观察与描述的情况,可再增加对“橙子”的观察与描述)师:刚在的游戏我们给它取个名称“观察与描述”(板书课题)师:通过这个“观察与描述”的游戏,你能从游戏中懂得了什么?(期望的答复:观察要细致、描述要正确,这是认识物体的重要方法。

)三、观察与描述矿物师:今天,我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盒东西,有的你们可能见过,有的你们可能没有见过。

(出示:金属矿物标本盒)师:你们知道金属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金、银、铜、铁等物质)师:你们知道矿物是什么吗?(期望的答复:自然形成的内含某些金属物质的岩石)师:这个盒子里有九种金属矿物的标本,在矿物都标有编号,在盒上有对应的名称,等会儿我发给大家之后不能弄乱了,拿一个看一个,看好之后放到原来的位置,编号有脱落的,有胶水的把它粘好,没有的暂且放到原位。

小学科学13《矿物和矿产》教案

小学科学13《矿物和矿产》教案

小学科学13《矿物和矿产》教案矿物和矿产教案导语:本次科学课程将为小学生介绍矿物和矿产的概念和特征。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和分类不同的矿物,并了解矿物和矿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互动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一、教学目标:1.了解矿物和矿产的概念和特征。

2.学习如何观察、识别和分类不同的矿物。

3.理解矿物和矿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准备:1.矿物样本和矿产展示物品。

2.显微镜和放大镜。

3.实验器材和材料,如试剂、玻璃容器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话题:“你知道什么是矿物和矿产吗?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先就此问题进行简短的讨论。

2.理论讲解(10分钟):通过投影或板书,简单地解释矿物和矿产的概念。

矿物是指地壳中存在的天然非生物产物,而矿产则是指人类经济、冶金和工艺等领域中利用的矿石和矿物资源。

3.观察和实验(30分钟):将不同的矿物样本和矿产展示物品摆在桌上,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观察和讨论。

学生可以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来观察矿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他们也可以通过实验,如酸试验、磁性测试等,来进一步识别矿物。

4.分类与归纳(15分钟):学生在小组中共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讨论矿物的分类标准。

指导学生将矿物按照颜色、形状、硬度等特征进行分类归纳,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5.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矿物和矿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金属矿石用于制作金属器具和建筑材料,煤矿产提供能源等。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互动。

6.应用活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的矿产勘探活动。

教师在教室或校园内隐藏一些矿物和矿产样本,让学生分组寻找并记录所找到的物品。

学生需要正确识别和描述所找到的物品以及它们的特征。

7.总结和评价(10分钟):通过一个小结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和重点。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二》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1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二》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1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二》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矿物的特征和分类,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矿物2.能力目标:提高观察、实验操作和记录数据的能力3.态度目标:增强对矿物的认识,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教学资源1.教材: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描述矿物二》2.工具:显微镜、矿物样本、白纸、笔3.助教资料:矿物分类表、实验指导书、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设计1. 情境引入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矿物样本,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发掘他们所观察到的矿物样本的特点和异同之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和辅助教具示范,讲解矿物的四种分类方法,并进行解释说明;2.配合矿物样本,教师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粘性、硬度、颜色、透明度等基本特征;3.介绍显微镜的构成和使用方法,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3. 实验操作1.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实验指导书进行矿物样本的观察;2.教师协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比较不同矿物的形态和特征;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比较。

4. 总结归纳1.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进行总结和归纳;2.教师给予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对未知问题进行探究和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矿物的特征和分类,同时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技巧。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之间的视线难以对齐,导致观察和比较的效果不理想;2.部分学生太过急切,忽略了实验步骤的细节,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影响数据的准确性;3.虽然课程内容丰富,但时间有限,总体感觉安排有些紧凑,留给学生自由实验的时间较少。

为了更好地改进课程教学,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善。

1. 加强课前准备在实际开展实验之前,需要提前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矿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实验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目的:
1、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进行颜色及条痕、软硬、透明度及光泽、形态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3、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描述矿物。

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课件、小刀,一些岩石、放大镜、矿物标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会对矿物进行描述吗?今天这节一起来学习几种简单的方法。

二、探究过程
(一)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1、让学生了解一些从颜色来描述矿物的基本知识
(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因此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2)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2、让学生了解一些从条痕来描述矿物的基本知识
(1)矿物粉末的颜色称为矿物的条痕。

一般是看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出的线条的颜色。

矿物的条痕色比矿物表面颜色更固定,如赤铁矿块体表面可呈现红、钢灰色,但条痕总是樱桃红色,因而更具有鉴定意义。

矿物的条痕呈现矿物本身的颜色。

(2)条痕的颜色与矿物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黄铁矿的颜色为淡黄铜色,条痕为绿黑色;赤铁矿的颜色有的是铁黑色,也有的为红褐色,但其条痕都一般是殷红色。

在试矿物条痕时,应注意硬度大于瓷板的矿物是划不出条痕的,但可将其碾碎观察粉末的颜色。

(3)由于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矿物并不一定是纯净的,而且矿物经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表面并不是其本来面目,所以我们仅仅观察矿物表面的颜色来判断认识矿物是并不准确的。

因为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所以通过条痕的颜色则能较准确的来鉴别矿物。

几种矿物的条痕:
自然金——黄色
黄铁矿、黄铜矿——绿黑色
方铅矿——黑色
石墨——黑色
石英——白色或近于白色
赤铁矿——樱红色
(二)矿物的软硬
1、让学生了解一些从软硬来描述矿物的基本知识
(1)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人、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通常是指矿物相对软硬程度。

德国矿物学家德里克·摩斯选择10种软硬不同的矿物作为标准,组成1~10度的相对硬度系列,称为“摩氏硬度计”。

(2)野外工作中我们常用指甲和小刀来判断矿物的硬度,并将其分为三级:软矿物(指甲能刻划);中等硬度矿物(硬度介于指甲与小刀之间);硬矿物(小刀不能刻划)。

(3)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

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很有意义。

(三)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按透明程度分为三类:
(1)透明矿物
(2)半透明矿物
(3)不透明矿物
(四)矿物的形状
形态是矿物的重要外表特征,它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以及生长环境有关,是鉴定矿物和研究矿物成因的重要标志之一。

分为单体和集合体形态,它们各有差异。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
1、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2、矿物的软硬
3、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4、矿物的形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