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矿井水害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矿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水害事故,包括突水、透水、涌水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职责:(1)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水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2)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实施;(3)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4)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5)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应急救援队伍:(1)矿山救护队: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2)排水队:负责事故现场排水、堵水、封堵等工作;(3)通风队:负责事故现场通风、监测等工作;(4)机电队:负责事故现场设备抢修、供电保障等工作。

四、应急救援程序1. 事故发生时,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报告事故情况。

2. 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3. 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 应急救援队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5. 事故得到控制后,指挥部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

五、应急救援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队伍素质;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4.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矿工安全意识。

六、预案管理1. 本预案由矿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解释;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确保我矿在发生水害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

煤矿井下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煤矿井下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矿井水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防治水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矿井水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预防、预警、应急响应、救援、善后处理等环节。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1.1 指挥部组成指挥长:矿长副指挥长:分管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救护队队长等。

2.1.2 指挥部职责制定应急响应方案;组织协调救援力量;指挥应急救援行动;监督救援过程;处理善后事宜。

2.2 应急救援小组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具体救援工作。

2.2.1 小组组成组长:分管安全副矿长副组长:救护队队长成员:各部门专业人员、救护队员等。

2.2.2 小组职责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行动;协调各部门资源;处理事故现场;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三、预防与预警3.1 预防措施加强矿井水害监测,定期进行探放水作业;完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能力;加强矿井防水设施建设;提高员工水害防治意识。

3.2 预警信息一旦发现水害征兆,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四、应急响应4.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4.2 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本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4.3 应急处置4.3.1 紧急撤离组织井下作业人员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4.3.2 救援行动组织救援小组开展救援行动,包括排水、封堵、通风等。

4.3.3 协调联动与周边相关部门、企业、救援队伍等开展协调联动,共同应对事故。

五、善后处理5.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三篇)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三篇)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矿井水害是指由于原因导致矿井内积水过多、淹没矿工和设备等突发情况。

为应对这种紧急情况,矿井应设立水害应急预案。

以下是一个矿井水害应急预案的简要步骤:1. 应急报警:一旦发现矿井水害,矿工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应急机构报警,告知水害的具体情况、位置和可能影响的范围。

2. 人员疏散:矿工应迅速撤离受威胁区域,按照预设的疏散路线和安全出口有序撤离。

同时,应组织寻找被困人员,协助其尽快安全撤离。

3. 封堵矿井:为限制水害的扩散,应立即行动封堵水源,并采取措施进行水位降低和排水处理。

4. 紧急救援:立即启动水害救援预案,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入矿井救援被困人员。

救援队伍应具备相应的救援技能和设备,并确保其安全。

5. 事故调查:水害发生后,应迅速组织调查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对责任人应进行相应的追责和处罚。

6. 资源保障:为了应对矿井水害,事前应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如救生器具、排水设备、通讯工具等。

同时,运营单位应与相关应急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和援助。

7.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矿井水害应急演练,提高矿工和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技能。

总之,矿井水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避免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二)一、前言矿井水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水害发生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置矿井水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组织机构1.水害应急指挥部水害应急指挥部是负责统一协调和指挥矿井水害事故应急工作的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2.应急抢险队伍应急抢险队伍由矿井安全生产部、矿井救援队、消防队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实施抢险救援和事故现场处理。

三、应急预警与通报1.应急预警当矿井水位达到预警标准时,应急预警机构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并及时通知水害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本(3篇)

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本(3篇)

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本为提高矿井水害能力,做到灾情出现时能及时、快速、有效地___救灾人员及提供物资补给,有条不紊的开展水害的抢险救灾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救灾时各有关人员的职责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上级有关领导和矿总工程师、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的措施。

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助手,在矿长领导下___制定营救遇险人员的处理计划。

3、矿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处理灾害,并负责指挥某一方面的救灾工作。

4、各有关副矿长:根据矿长命令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并负责___为处理事故所需的工作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5、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6、通风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制度,监视主要扇风机的工作状况和___完成必要的通风工作,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7、技术科长:负责准备必要的图纸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和其它工作。

8、机电科长:根据矿长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主要扇风机工作制度,并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___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的任务。

9、材料供应科长: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救灾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到指定地点。

10、矿调度值班人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它情况并立即将事故的情况向矿长、矿总工程师和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区、市煤炭局报告,按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___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情况,统计和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地点的人数。

11、有关的区、队、班长:负责查明留在本采区或工作面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___地撤退到安全地点或地面,将在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详细如实地报告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处理灾害的任务。

煤矿透水事故应急预案(四篇)

煤矿透水事故应急预案(四篇)

煤矿透水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煤矿透水事故是矿井开采中难以避免的一种事故,特点是发生突然、危害严重、处理困难。

为了有效应对煤矿透水事故,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全面科学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1.煤矿企业领导者:负责组织煤矿透水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保障煤矿的生产安全。

2.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煤矿透水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统筹调度救援资源。

3.应急救援专家组:负责在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应急救援的专业技术支持。

4.煤矿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煤矿透水事故的现场救援工作,包括抢险、排水、封堵等操作。

三、透水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报告:煤矿工作人员发现煤矿透水事故后,应第一时间向上级煤矿企业领导者报告,并报告附近煤矿救援队伍。

2.组织人员的撤离:煤矿工作人员应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撤离路线和避难点进行撤离,确保人员的安全。

3.封堵漏水点:应急救援队伍应迅速到达漏水点进行封堵,防止进一步的水灾扩大。

4.抢险排水:应急救援队伍应配备专业排水设备进行排水作业,降低水位,为事故救援创造条件。

5.组织事故救援: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迅速组织事故救援工作,协调煤矿内外各类救援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透水事故应急预案的组成要素:1.应急预案的制定:煤矿企业领导者应委托相关部门对煤矿透水事故进行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救援措施、责任分工等内容。

2.事故应急预警: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煤矿的水位、气体浓度等指标,及时预警煤矿透水事故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应急设备的配置:煤矿企业应配置一定数量和类型的应急设备,包括排水设备、抢险设备等,以便在发生透水事故时能够迅速使用。

4.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煤矿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抢险队伍、医疗救援队伍等,确保能够迅速响应和展开救援工作。

5.培训和演练: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例_应急预案

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例_应急预案

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例_应急预案煤矿水害应急预案范例。

一、背景介绍。

煤矿水害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造成矿井工作面、巷道或矿井井下设施受水冲击和淹没,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生产秩序的一种突发性灾害。

为了应对煤矿水害的发生,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组织。

在煤矿水害发生时,应成立应急响应组织,包括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2. 应急响应流程。

一旦发生煤矿水害,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负责组织救
援工作,救援组负责矿井内的人员搜救和疏散,医疗救护组负责伤
员的紧急救治,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救援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3. 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

煤矿应急预案中应包括必要的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如呼吸器、救生绳、救生衣、医疗设备等,确保能够在发生煤矿水害时迅速投
入救援工作。

4.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煤矿水害的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和协作能力,确保在发生煤矿水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5.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
自救和互救能力,增强应对煤矿水害的能力。

三、应急预案执行。

在煤矿水害发生时,应根据预案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组织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矿井内的人员得到安全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以上是煤矿水害应急预案的范例,煤矿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煤矿水害的应对能力。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

矿井水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矿井水害事故,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矿井因水害事故引发的各类应急救援行动。

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 事故类型:矿井水害事故主要包括透水、涌水、水淹等。

2. 危害程度:矿井水害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矿井停产等严重后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1)总指挥:矿长(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生产技术科科长、安全科科长(3)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2. 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组织实施,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设备的调配和供应。

(4)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

(5)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五、应急响应1. 初步响应(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救援行动。

2. 全面响应(1)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

(2)医疗救护组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后勤保障组调配救援物资、设备,确保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4)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

六、应急终止1. 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矿井恢复正常生产。

2. 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七、后期处置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对受影响的员工进行安抚,做好善后工作。

3. 对应急救援行动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八、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员工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井下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井下水害事故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为预防和减少井下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矿井井下发生水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4.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矿长(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分管生产技术副矿长(3)成员:各科室、区队负责人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水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救援方案,下达救援指令,组织救援力量,保障救援物资,协调各部门工作。

2. 救援小组(1)救援指挥小组(2)抢险救灾小组(3)医疗救护小组(4)通讯保障小组(5)物资保障小组(6)警戒保卫小组(7)后勤保障小组各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救援行动的组织实施。

三、预警与报告(1)加强水文地质监测,密切关注矿井水情变化。

(2)加强排水系统检查,确保排水设施完好。

(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2. 报告(1)发现水害事故迹象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救援工作。

(3)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四、应急处置1. 事故初期(1)立即组织抢险救灾小组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置。

(2)启动应急广播系统,通知井下人员紧急撤离。

(3)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确保被困人员安全。

2. 事故中期(1)加强现场指挥,明确救援任务和责任。

(2)加强排水设施检查,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3)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治,做好伤员转运工作。

3. 事故后期(1)全面评估事故损失,查明事故原因。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

(3)对事故责任进行调查处理。

五、恢复与重建1. 事故善后处理(1)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慰问,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作者: ————————————————————————————————日期:ﻩ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阿尔巴斯二矿矿井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阿尔巴斯二矿二0一六年矿井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为增强我矿对矿井水害事故处置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置我矿发生的矿井水害事故,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有效地保障国家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编制了《矿井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望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章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凡影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矿井涌水事故都称为矿井水灾。

造成矿井水害的充水水源主要有地下水、地表水、含水层水、地质构造水以及旧巷或老空区积水等。

阿尔巴斯二矿地质勘探报告结果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16.46m3/h,正常涌水量为86.92 m3/h。

一、老空水害矿井开采多为下山开采,盲巷和采空区积水点多,加之地质条件复杂,极易形成老空积水,对采掘工作面有直接的威胁,若隐患排查分析不到位、煤柱留设不足、探放措施执行不力,易发生老空突水事故。

二、主要含水层水害(一)第四系(Q)松散层潜水含水层:含水层的富水性较弱,由于大气降水的补给量小,所以补给条件较差,潜水含水层与下部承压水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小,而与地表短暂的洪水水力联系密切。

(二)第三系(R)半胶结岩层潜水含水层:据水文地质测绘成果及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成果,含水层富水性极其微弱,补给条件差,与相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微弱。

(三)二叠系P1x~P2碎屑岩类承压水含水层: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局部中等。

由水质情况分析,含水层的径流条件与补给条件均较差,与相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程度较小。

(四)二叠系(P2 1s)碎屑岩类承压水含水层: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导水性与透水性差,水质也较差,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与径流条件差。

因受P3 1s隔水层的阻隔,含水层与上伏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小。

该含水层为矿区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五)石炭系太原组(C2t)碎屑岩类承压水含水层: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导水性与透水性差,水质较差,说明地下的补给条件与径流条件均较差。

因受P1 1s隔水层的阻隔,含水层与上伏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不大。

该含水层为矿区的直接与主要充水含水层。

三、断层水害本区断层发育,主要断层有苛素乌逆断层、F103正断层、F104逆断层,F101逆断层、阿尔巴斯逆断层、F27正断层,逆断层的富水性与导水性较弱,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小,正断层或断层交汇处岩层破碎,富水性与导水性较强,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较大。

四、陷落柱水害在井下范围内未发现陷落柱,陷落柱平面形态似椭圆形,柱体充填物呈巨块状,由碎屑物胶结。

边沿处有少量淋水,或出现突水,巷道发潮、出汗、挂红等现象。

五、封闭不良钻孔水害地面勘探施工的地质孔和水文孔,如封堵质量不合格,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或碰到钻孔就会造成突水事故。

通过排查2016年度采掘活动地点没有封闭不良钻孔,因此2016年度的采掘活动不受封闭不良钻孔影响。

六、相邻煤矿矿井水水害本矿的西部恒邦煤矿、南部中税煤矿、西北部阿尔巴斯一矿,其稳定性与隔水性是可靠的。

七、地表水害矿区内没有水库、湖泊等地表水体,沟谷也无常年径流,地表河水的动态也随季节而变化,旱季无水,雨季可形成洪流和溪流。

地表水位的变化周期和变化幅度与潜水位基本一致,但当雨季大雨过后,地表水位的变化周期更短,变化幅度更大。

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当或管理不善,洪水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标高可能有水溃入井下造成淹井危险,风险程度一般。

汛期应做好充分的防汛工作可消除地表水害。

八、其他原因导致的水害井巷位置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造成巷道塌落、冒顶、导致透水。

井下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设施、管路维护不良,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或者机电事故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

排水巷和井底水仓不清理淤泥,杂物堵塞设备,造成矿井涌水排放受阻。

第二章应急处置第二章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前线抢险救援指挥部及工作小组,按照救援指挥部的要求,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措施,全面开展救援工作。

主要原则是:(1)发生水灾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撤出受灾地区和灾区可能波及区域的全部人员。

(2)迅速查明水灾事故现场和突水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形成水灾事故的突水水源、矿井充水条件、过水通道、事故将造成的危害及发展趋势,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事故影响的扩大。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水灾事故中若有人被困时,应制定并实施抢险救人的办法和措施。

矿山救护和医疗卫生部门做好救助准备。

(4)根据水灾事故抢险救援工程的需要,做好抢险救援物资准备和防排水设备及配套系统的调配和组织协调工作。

(5)确认水灾已得到控制、并无危害后,方可恢复矿井正常生产状态。

第三章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由煤炭集团公司、阿尔巴斯二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和旗煤炭局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第一节指挥机构为了加强对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根据我矿实际,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长:矿长:冯兆安副组长:生产副矿长:韩兴军 ;安全副矿长:林恩建;矿总工程师 :乔宏彪;机电副矿长 :王金祥;调度室主任:武瑞恒。

成员::张庆军、吕永昌、刘邦、李庭耀、张涛、尹大明、尹鑫、孟庆国、张兵、张彦军、张小军、马文清及辅助救护队。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应急救援级及成员名单救援组组长副组长主要成员安全救护组矿长综掘队长综掘队副队长工程技术组总工技术部部长生产技术部成员机电检修组机电部部长机电技术员机电部有关人员工程维护组综采队长开拓队队长采、掘队副队长通风组通防部部长综掘队长通防部有关人员物资供应组机电矿长机电部部长机电部有关人员生活服务组综合部部长综合办公室有关人员治安组护卫队队长护卫队副队长矿护卫大队成员医疗救治组矿医务室矿医务室全体人员第二节各机构职责1)总指挥职责应急处置的全权指挥者,统一协调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和救援人员的调动,负责向集团公司汇报情况和召集指挥部成员及相关人员现场研究救灾方案,并向上级机关、煤炭局报告事故情况。2)副总指挥职责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并负责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与落实。根据营救人员和应急处置预案,负责落实分管范围内的有关事项,保证应急处置预案的顺利进行。3)安全救护组根据指挥部命令,负责查清受灾人员的确切地点、灾情,指挥领导救护人员根据事故处理计划,完成遇难人员的营救和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实行有效监督。4)工程技术组负责准备好必备的图纸和技术资料,并根据应急处置预案,迅速准确地完成测绘等各项技术服务。5)机电检修组负责各种机电设备的技术资料,保证主扇风机、副井绞车的正常运转,并根据营救人员和应急处置预案,搞好各种机电设备检修。6)工程维护组根据营救人员和应急处置预案,搞好各项受损工程的维护。7)通风组负责主扇运行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监测瓦斯情况,掌握瓦斯变化动态,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8)物资供应组根据营救人员与事故处理计划,及时组织所需物资,并迅速发运到救灾地点。9)生活服务组保证救灾人员的吃、住及上级领导和相关人员的生活事宜,妥善安置遇难人员家属及善后处理。10)治安组负责维护救灾秩序,严厉打击有意制造混乱,干扰救灾工作的人和事,做好一切治安保卫工作。11)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现场应急救治工作并护送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救治,及时办理有关医疗手续,确保救治及时。第四章水灾事故预防及预警第一节水灾事故的预防措施一、技术措施(1)采用地面防治和井下监控的综合方法开展防治水工作。

在做好地面雨季“三防”工作的同时,对大气降水的流径和去向作全面的跟踪。

(2)矿技术部必须作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各工作面推进速度及时有效的进行地质素描工作,以便掌握第一手地质资料。

(3)施工部门在施工前要根据水文地质说明书认真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发现煤、岩层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和矿生产技术部联系。

(4)矿所有综掘、开拓作业点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长探短掘”的原则。

每年于4月初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对全矿采空区、工业广场、家属区的排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整改要求并于五月底进行复查。

二、组织措施:(1)各施工区队发现作业点巷道“挂红、挂汗”、煤层变暗、出现雾气、淋涌水增大,支护变形严重、出现严重的底鼓、片帮、冒顶,有水叫声、空气变冷,有害气体增加等透水征兆时,必须及时撤出人员并与区队、矿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2)四、五采区水仓、中部车场水仓、中央水泵房水仓,必须保持淤泥清理及时,每班排水彻底,以保证水仓最大限度的容水量。

三个水泵房必须保证排水设备完好且有一定的备用量。

(3)四、五采区水仓、中部车场水仓、中央水泵房,主排水泵电机必须实行双回路供电,排水管路必须实行双回路管路。

(4)四、五采区变电所、中部车场、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必须安装防水门,以防大量涌水使供电设备、水泵房受到威胁。

第二节水灾事故的预警一、预警条件一般来说,矿井发生突水事故时的预兆有如下几种:煤层发潮、发暗、变凉,说明有水渗入,采、掘工作面迎头附近有水源或积水;“挂汗”,积水区的水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凝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有“挂汗”,若有“挂汗”是透水的征兆;工作面顶板淋水加大或出现压力水头;空气变冷或出现淡淡的雾气,说明附近有较强含水层水源或温度较高的水体;水叫声,发出“嘶嘶”、“闷雷”、“哗哗”等的声音,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水源较近,透水即将发生;“挂红”,水体含有铁的氧化物,氧化后通过煤岩裂隙渗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表面时,出现的红色水绣。多为老空水的透水征兆;有害气体明显增加,有异味。多为老空水的透水征兆;工作面压力明显增加,顶板来压、片帮、冒顶次数增加,底板鼓起等;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由于矿井水水源不同,发生透水前的预兆各有特点:老空水透水预兆:由于老空水积存时间较长,水量补给排泄差,常称“死水”透水预兆有挂红、水味发涩或出现雾气等现象。断层水透水预兆,通常情况下,断层水补给较充分。故称“活水”,透水预兆有采、掘工作面出现来压、淋水增大;断层水中有淤泥时,水较浑浊多呈黄色等现象。

顶板水透水预兆。顶板来压,淋水增大,采、掘工作面空气变冷,采后老塘涌水突然增大等。顶板溶洞透水预兆,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石灰岩溶洞水时,可能出现顶底板来压、裂隙渗水现象,水多呈灰色或黄色,带有嗅味,有时也有“挂红”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