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疑难问题解析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防排烟设计疑难问题

建筑防排烟设计疑难问题

2
非高层
25000
—接上一页 表3.4 机械源自压送风量高 层 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及其合用前 室分别加压 送风 合用前室 非 高 层 高 层 非 高 层 高 层 4 消防电梯前室 非 高 层 高 层 非 高 层
16000~ 20000 16000 12000~ 16000
20000~ 25000 — 18000~ 22000
• 4 需要排烟的疏散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 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 5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 于该房间面积的2%; • 6 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 5%。 • 7 建筑面积大于500 m2且净空高度大于6m 的大空间场所,不应小于该场所地面面积 的5%;
• 2.4 自然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上方。 当设置在外墙上时,排烟口底标高 不应低于室内净高度的1/2,并应有方便开启 的装置,同时自然通风口的开启方向应沿 火灾气流方向开启; • 2 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 过30m。当室内净高超过6m、且具有对流 条件时,不宜超过35m。
•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 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 时,不宜大于15m/s; •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 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 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 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 表3.4 机械加压送风量
序 号 条件和部位 加压送风量(m3/h) <20层 20~32层 35000~ 40000 — 35000~ 40000 图示
高层
1 对防烟楼梯间加压 (前室不送风) 非高层 高层 前室或合用前室自然 排烟(防烟楼梯间不 具备自然排烟条件) 对防烟楼梯间加压

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高层建筑消防行业中,建筑防排烟系统是其中最关键的问题。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备受社会各界人士重视和关注。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必须重视内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不断提升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能力。

本文重点分析了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问题;对策1.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的常见问题1.1自然排烟中的外窗设计不合理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的防排烟设计中的外窗不合理是常见的设计问题。

在进行设计时,众多的设计师过于侧重窗户设计的面积,而对于窗户设计的类型没有按照行业内的规定进行,使得众多的固定窗和内窗的使用频率较大,相比较而言,可开启外窗的使用频率就会较低,尤其目前盛行的高层建筑中较少看到可开启外窗,造成高层建筑的火灾事故不在少数。

1.2防排烟风机的设置问题在暖通空调防排烟设计中,防排烟风机的设置问题也是经常出现的。

主要体现在排烟风机的风量确定不合理以及加压送风机风量的风道漏风系数选择两方面问题。

漏风系数在相关的规范中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在实际施工中,众多设计人员在排烟风机的全压计算中也没有考虑,最终导致高层住宅的排烟量不能保证。

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中,若不考虑加压送风机的漏风系数因素,居室内防烟楼梯间等位置达不到期望的送风量,使得相对应的门难以打开。

2.3排烟风机入口未设置排烟防火阀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防火阀有以下规定,“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在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但是在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进入局部设计时,在屋顶和走道的外墙上设置排烟风机,根据住户的要求可以设置在房间内,在设计师的思想中,就会认为这样就会实现烟气可以排放到屋外的目的,会处于一个较为安全环境中,设计师就会忽略排烟风机入口管上的排烟防火阀的安装,从而给房屋建筑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前建筑项目发展迅速,国内一大批大型商业建筑、地下工程不断涌现。

为了防止和减少此类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此类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防排烟系统设计应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但由于设计人员对消防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条款理解不够深入,致使设计出的产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文章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如:漏风系数的取值、防排烟风机的设置问题、防排烟系统防火阀的设置问题、防排烟设计加压送风口、排烟口风速控制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实际经验总结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防排烟措施1.1控制烟雾的产生量防排烟最好的办法在于消除发烟的源头。

因此,在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大空间多层建筑中,应设计火灾报警系统及自动灭火系统,以便尽早发现火灾,在大量浓烟产生之前扑灭火灾或控制火灾发展。

同时,在建筑装修时尽量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进行装修,这样即使发生火灾,发烟量小,发烟速度慢,相对地有较充裕的逃生时间,减少对生命的威胁。

1.2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构造进行自然排烟自然排烟在一般建筑物中能满足防排烟的要求,同时又节约了投资,是一种比较好且经济的排烟方式。

一般采用可开启的外窗和窗外阳台或凹廊进行自然排烟。

此外,靠墙的防烟楼梯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易采用自然排烟。

1.3利用通风空调系统进行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加压送风可以利用原有的设备,节约投资。

对于空调系统防排烟可以分为向非着火区送风排烟和对着火区排烟。

向非着火区送风排烟即利用风机、风道、送风口向非着火区送风,使非着火区形成正压,从而防止着火区烟气向非着火区蔓延。

对着火区排烟即将原送风口作为排烟口,还应增设排烟普通管道,防止烟气经过空调器或空调机。

1.4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目的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提供不受烟气干扰的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建筑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其应对分析

建筑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其应对分析

建筑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其应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规模与数量增加,建筑功能愈发复杂,出现火情后逃生及救火难度较大,因此要提高对建筑防排烟设计的重视度。

文中以建筑防排烟设计为着手点,分析防排烟设计的常见问题,结合具体情况给出解决与优化防排烟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应对措施防排烟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使用质量。

建筑防排烟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充分考虑建筑物使用情况。

现阶段建筑排烟设计形式主要分成三种,受到各种情况影响造成排烟设计出现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策略,大幅度提升防排烟设计质量。

1、建筑排烟设计形式分析高层建筑排烟设计形式主要由三种,即自然式排烟、机械式排烟与机械式防烟。

高层建筑排烟,就是通过相应措施使得烟区快速排放到大气中,而防烟则是通过一些措施降低着火区域内烟气含量,避免烟区内的烟量扩散到无烟区。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将其称为排烟系统、防烟系统,两者分别起到快速排烟与避免烟气扩散的作用。

(1)自然式排烟。

这种方式主要利用室内外空气对流才形成的风压将燃烧生成的烟气排到大气中。

就目前情况来说,主要包括竖井及外窗的无组织排烟形式;(2)机械式排烟。

通过外力,如电动设备等,直接将建筑物内着火区域产生的烟气与热量排放到大气中;(3)机械式防烟。

通过电动设备输送风压,避免烟气从着火去进入到无烟区。

2、建筑防排烟设计的主要问题2.1 自然排烟无法进行高层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开启外窗面积,这也是保证自然排烟进行的基础。

但实际中设计高层建筑排烟窗时存在问题,如选择位置不当、结构形式不合理、面积不规范、开窗角度<70°等,直接影响到自然排烟效果。

2.2 排烟阀安装不合理防排烟设计方案合理,但实际安装时出现问题。

部分安装人员操作技能不过关或缺乏责任意识,安装送风阀与排烟阀时不注意,造成安装质量问题的出现,影响到后期排烟效果。

此外,防排烟继电设备不符合设计要求,或系统没有设置安全阀等,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防排烟。

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

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

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摘要:社会各方面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较高要求,其中防排烟设计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重点内容,做好该方面可以极大的提升建筑工程安全性。

同时,火灾烟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例如:CO、CO2、HF、HCl等方面,并且人所在长期的高温状态下,就会出现缺氧的状态,进行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加强排除烟气的效果,并且确保人员可以安全疏散,延缓烟气的蔓延,加强救火的及时性,是建筑排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排烟设计;疑难问题1中庭排烟1.1中庭设置排烟的依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下文简称为《建规》)第8.5.3条的相关规定,应当在民用建筑中庭内部排烟设备,并且中庭通常都是贯通数层,这样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可以产生烟囱效应,火灾和烟气蔓延的速度相对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烟气充满整个中庭空间。

同时,在充满整个中庭以后,可以借用中庭进行扩散,一直到周围的空间。

因此,在建筑排烟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通过利用有效的排烟和防烟手段,加强对火势和烟气的控制效果,避免造成较大的影响。

1.2中庭的定义建筑中庭的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功能在于体现建筑共享空间的理念,常用于旅馆、写字楼、商业中心等建筑。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50504—2009)规定:中庭是指建筑中贯通多层的室内大厅。

另外,某《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规定:中庭是有层数要求的,一般情况下是指三层以上,包括三层,对边最小净距离不小于6m,且连通空间的最小投影面积大于100m2的大容积空间目前阶段,《建规》中只是明确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但是对于中庭并没有在规范中给出准确的定义,对于中庭的规模尚无限定条件,加上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执行的标准并不一致,建筑中的共享空间是否定义为中庭,暖通设计应按建筑专业的功能要求结合建筑特点进行定性。

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

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

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问题解析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加深,人们对于建筑中的工程质量要求也逐渐升高,而防排烟设计更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优化防排烟设计对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有着显著作用。

本文主要根据实际工程设计中的防排烟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解决措施1建筑排烟设计常见疑难问题1.1排烟竖井问题排烟竖井通道的各项参数设置不合理,如通道中含有大量的转角、通道配置位置问题、通道的材质、通道的具体设计思路问题等。

新规实施前排烟通道一般采用的是填充墙围护洞口作为排烟竖井,这种竖井内部不光滑且内部杂乱毛刺,极大地增加了阻力影响排烟效果。

对于通道中的转角,通常情况下在不可规避时才可使用钝角结构,以防止烟雾在转角区域出现严重的阻塞问题,而对于排烟设计中的相关通道配置问题,包括施工质量未能保证、施工方法存在缺陷、相关消防设施配置不完善等,在这类问题出现后,容易导致火灾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进入其他空间,对逃生人员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要关注通道的周边区域和周边空间[1]。

1.2空间规划问题事实上,当前大量建筑中并不具有专业的消防排烟通道,所以火灾中的烟雾排放是否能够处于安全的运行状态还有待商榷。

在空间的具体规划过程中,可以使用当前已经建成的高低压电井、主框架框筒结构完成排烟的辅助工作。

然而,在目前的所有空间规划过程中,这类结构通常与建筑本身的各类承载结构相连接,所以室内空间如何规划及实现就成了需要主动研究的项目。

空间规划问题表征是,未能完成对各个项目的全面分析工作,同时,这一施工项目的实际运行水平与相关要求不符,导致出现的浓烟无法第一时间被排出,不利于安全保障要求的深度满足。

1.3选用设备问题选用的设备包括消防设施和相应的电气系统,要求在浓烟排放过程中,要以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核心,深度完成对于各类辅助性设施的全面建设工作。

例如,对于自动检测系统,要求完成各类管道的全面铺排与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让这一系统的运行质量提高[2]。

防排烟疑难问题解析分析26页PPT

防排烟疑难问题解析分析26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防排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问题解析分析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广东省《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疑难问题解答

广东省《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疑难问题解答

广东省《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问题释疑一、总则及防排烟部分问题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否仅属于暖通专业?《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属于全专业规范,哪个专业违反相关的条文则应提在相应的专业。

例如:建筑专业没有在楼梯间顶部设置固定窗,则应在建筑专业上提。

问题2:条文1.0.2,“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如何理解?有专业标准(规范)的按专业标准(规范)执行,但未涵盖的内容则按本规范执行。

例如: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防火规范》GB50067的规定,排烟风管做法需按《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要求。

问题3:固定窗由哪个专业表示?设在内区的楼梯、房间如何设固定窗?玻璃幕墙是否可以是固定窗?由建筑专业设计。

设在内区的楼梯间、房间的固定窗可采用耐火风管、夹层或土建风道通室外。

玻璃幕墙可作为固定窗,其材质须满足可破拆要求。

问题4: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裙楼小于50米,裙楼的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是否可以自然排烟?当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5.3.1条注2要求时,可按多层处理,可以自然排烟。

问题5:规范3.1.6中关于直通室外的疏散门直通室外的疏散门应是普通门,不是防火门。

问题6:室外机房加压送风机的进风是否一定要接室外百叶?室外机房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应接至室外百叶。

问题7:加压送风系统仅服务3层及以下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其加压送风口是否可以采用常开风口?加压送风系统仅服务3层及以下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其加压送风口可以采用常开风口。

问题8:避难走道和其前室是否可以共用加压送风系统?避难走道和其前室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前室可以合用加压送风系统,但须采取措施(如:余压阀)保证所需的压差。

问题9:规范3.3.4条是否适用于地下部分为非机动车库或储藏室、工具间的情况?不适用,根据规范,只适用于地下为汽车库或设备用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排烟阀:平时常闭,发生火灾时,烟感烟感探头发 出火警信号,控制中心通过(DC24V)执行机构将 阀门打开排烟,也可手动使阀门打开,手动复位。 阀门开启后可发出电讯号至消防控制中心。还可与 其它设备联动。排烟阀与普通百叶风口或板式风口 组合,可构成排烟风口。 5.排烟防火阀:平时常闭,发生火灾时,烟感烟感探 头发出火警信号,控制中心通过(DC24V)执行机 构将阀门打开排烟,也可手动使阀门打开,手动复 位。阀门开启后可发出电讯号至消防控制中心。还 可与其它设备联动。当烟道内温度达到280 °C时, 温度熔断器动作,阀门自动关闭。阀门开启后可发 出电讯号至消防控制中心。
② 当前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门时,其风量按计算数 值乘以1.5 ~1.75确定,开门时,通过门的风速 不应小于0.7m/s。这里的门是不包括防烟楼梯间 开向前室的门。防烟楼梯间风压是大于前室风压 的。
③ 地下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问题 在多层建筑中,若地下仅有一层疏散楼梯间,n取 1,通过门洞处的风速v应适当加大,宜取0.9 ~1.2m/s。计算值直接取用不与表比较。 LV=nxFx νx (1+b)x3600/a
⑥ 加压送风系统的超压问题
a.设置泄压阀,且在穿越防火墙处设置 70°C防火阀,泄压板的开启面积公式: F=(LV-LY)/3600x6.41
F- 泄压阀阀板的开启面积(m2)
LV- 加压送风量(m3/h)
LY - 当疏散通道门关闭时,加压部位 保持一 定的正压值所需送风量(m3/h)
b.采用旁通阀 在楼梯间及前室 合用前室适当的位置设压 力传感器,控制加压送风机出口处的旁通 泄压阀,调整余压值。
1.25 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n —— 指数(一般取2)
② 风速法:开启着火层疏散门时,需要相对 保持门洞处一定风速所需送风量 LV=nxFx νx (1+b)x3600/a ν—— 开启门洞处的平均风速,取0.7~1.2 (m/s) F —— 一樘门的开启面积(m2) a —— 背压系数,根据加压间的密封程度, 取值 0.6~1.0 b —— 漏风附加率,取0.1~0.2 n —— 同时开启门的计算数量,对于多层 建筑及20层以下的建筑取2,20层20层以上 取3。
6.中庭:中庭短边(半径)长度不小于6m,且 连通空间的最小投影面积不小于100m2,共享 层数不小于3层,并带有顶盖的室内共享空间。 ----上海建筑防排烟规范 7.疏散通道与避难走道的区别: 疏散走道:通行、疏散的安全通道。有排烟 要求,无防烟要求。疏散走道包含避难走道。 避难走道:通道两侧有实心防火墙且有防烟 设施,能够安全疏散到安全出口的通道。并且 不能和其它功能区合用防烟设施,不分防火分 区。
3.其它规定 ①. 4.8.5-3条: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 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 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②.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补风管道 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它火灾危险性较大房间, 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 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C,补风管 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C。 理解:在送风风速很大的情况下,即使环境温 度较高,风道内温度也不可能达到70°C;补 风(工业厂房)也可补大于70°C的空气。补 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70°C或280°C。
③.4.9.3-2条: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 内可开启外窗的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m2, 且顶层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0.8m2 。 ④.4.10.11条:未能设置在独立管道井内的 加压送风管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0h的 防火风管。注:当加压送风管采用钢板制 作时,宜采取适当加厚钢板厚度或采用防 火板包覆等措施,以满足耐火极限不小于 1.0h的要求。 问题:排烟管道耐火极限是多少? 答案:经验,1.2mm厚钢板耐火1小时。 2mm厚钢板耐火1.5小时。
= 1x1.6x2.0x0.9x1.1x3600/0.8
=14256m3/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它地下室加压送风可参照此方法执行。
④ 地上部分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均采用自 然排烟,地下部分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 需要机械加压送风的情况? 分析:地下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分别加 压送风。(按照建规执行) ⑤ 地上部分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地 下合用前室风量怎样计算? 分析:可以合用系统。原因是控制系统可 以实现着火层及其上一层的防烟控制;而 且考虑一个着火点。
二.防烟系统 1.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 ① 压差法:当疏散通道门关闭时,加压部位保持一 定的正压值。 Ly=0.827xAxΔP1/nx1.25x3600 0.827 —— 漏风系数 A为门缝隙的计算漏风量总面积(m2)门缝宽度 按 照0.002~0.004m ΔP ——门缝两侧的压差值(Pa)对于防烟楼梯间 取 40~50Pa, 前室 消防电梯前室 合用前室取 25~30Pa
③ 比较Ly, Lv及防火规范加压送风量表数值,确定加压送风 量。 2.加压送风量计算中的难点问题 ① 合用前室加压送风量是与建筑物的层数及开启门的数量 有关;n的取值直接关系到开启风口数量问题。20层以下 按照两个风口计算,20及20层以上按照三个风口计算。最 终以校核门的断面风速为标准。在消防控制上也应按照此 要求执行。 例:当建筑层数小于20层时,合用前室的加压加压送风量 为12000~16000m3/h,当前室门洞尺寸为1.2x2.1时,开 启两层送风口,其门洞风速为0.66~0.88m/s,满足门洞 风速要求。开启三层送风口其门洞风速0.441~0.59m/s, 不满足门洞风速要求。
防排烟设计中的难点问题
一.基本概念 1.简易防火阀:平时开启,70°C时温度熔断 器动作,阀门关闭;也可手动关闭,手动复位。 2.防火阀:平时开启,70°C时温度熔断器动 作,阀门关闭;也可手动关闭,手动复位。阀 门关闭后可发出电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防火 阀与普通百叶风口组合,可构成防火风口。 3.防烟防火阀:平时开启,70°C时温度熔断 器动作,阀门关闭;也可手动关闭,手动复位 消防控制中心可根据烟感探头发出的火警信号 通过(DC24V)执行机构将阀门关闭;阀门关 闭后可发出反馈电讯号至消防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