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数字音视频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数字声频和数字视频答案

数字声频和数字视频答案

数字声频和数字视频答案1.采用二进制数字系统来表示机器内部器件的物理状态是最简单、最可靠的。

反过来说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及各种数据信息,汉字、图形、图象等在计算机处理中均使用二进制进来处理的。

2.1000000000,1011,11111110,10000000.01,110.001,10000000000003. 01001101 11001101反码 10110010 00110010补码10110011 00110011 4.八进制:13.3,577,1605,1754000,121,255;十六进制: B.3, 17F, 385, FB00, 51, AD5. 0010 1111 1011 11102 F B E如例所示对16位的M进制数字可以象图示的那样化成十六进制,把它折成4位数字一段,再逐一化成十六进制数字。

6.(1)模拟信息由连续值组成,这些值随时随刻都是在系统上下限之间的某个位置。

(2)数字信息则是离散的,在两个值之间不能取其它值。

(3)由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在对付噪声和干扰万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4)数字信号的时基可在一定范围内校正,这是数字信号优于模拟信号的另一优点。

7.8.当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对模拟声频信号的幅度采得样值,就可得到在时间轴上不连续的脉冲序列,每个脉冲的高度反映了采得样值时刻的信号振幅大小。

下面画图说明,例如:电压与时间的关系上图中,采样间隔时间为T,采得样值如图中标示。

(要求标准准确)9.采样器是一种具有记录、音调置换处理以及从RAM中直接重放数字化音频的设备,常可在系统中装入大量样本,然后及时地在任意点上访问它们,通常是多音重放。

可以在好几个八度范围内向上或向下地对样本进行音调置换。

大多数采样器包括多方面的编辑功能,它允许声音像在合成器中那样地进行电子修正。

10.采样频率通常选 32kHZ、44IkHz和 48kHz确定采样频率的主要因素有:(l)声频信号的最高频率;(2)采样定理;(3)硬件的实现。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第1章 概述1-1 摹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摹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XX 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摹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摹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信息传输速率为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76105.210221)()(-⨯=⨯⨯==N n P e 传输总码元发生误码个数 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kHz 1024,可传输s kbit /2048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Hz s bit //?答:频带利用率为1-8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数字通信技术目前正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处理技术的开辟应用,用户数字化和高速大容量等。

第2章 数字终端编码技术——语声信号数字化2-1 语声信号的编码可分为哪几种?答:语声信号的编码可分为波形编码(主要包括PCM、ADPCM 等)、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如子带编码)三大类型。

2-2 PCM 通信系统中A /D 变换、D /A 变换分别经过哪几步?答:PCM 通信系统中A /D 变换包括抽样、量化、编码三步;D/A 变换包括解码和低通两部份。

数字视频设计试题及答案

数字视频设计试题及答案

数字视频设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数字视频的压缩标准中,以下哪个不是国际标准?A. MPEG-1B. H.261C. JPEGD. H.264答案:C2. 在数字视频处理中,帧间压缩技术主要依赖于什么?A. 帧内冗余B. 帧间冗余C. 空间冗余D. 时间冗余答案:B3. 下列哪种编码方式不是数字视频编码?A. 无损编码B. 有损编码C. 模拟编码D. 混合编码答案:C4. 在数字视频存储中,以下哪种格式不是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A. AVIB. MP4C. JPEGD. MKV答案:C5. 数字视频的分辨率通常用以下哪种方式表示?A. 像素数量B. 帧率C. 比特率D. 压缩率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数字视频的压缩比可以达到______以上。

答案:100:12. 在数字视频传输中,______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传输延迟。

答案:流媒体3. 数字视频的编码过程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主要步骤。

答案:编码,压缩4. 在数字视频播放中,______技术可以提高视频的播放质量。

答案:去噪5. 数字视频的压缩算法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答案:无损压缩,有损压缩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数字视频的帧内压缩技术。

答案:帧内压缩技术主要针对视频帧内的空间冗余进行压缩,它通过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熵编码等方法,减少帧内数据的冗余,达到压缩的目的。

2. 什么是数字视频的帧间压缩技术?答案:帧间压缩技术利用视频序列中相邻帧之间的时间冗余,通过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来减少帧间的冗余信息,从而实现压缩。

3. 请解释数字视频的比特率。

答案:数字视频的比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或处理的数据量,通常用bps(比特每秒)表示。

比特率越高,视频质量越好,但文件大小也越大。

4. 数字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对视频质量有何影响?答案:分辨率决定了视频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帧率决定了视频播放的流畅度,帧率越高,视频播放越流畅。

《数字音视频技术》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数字音视频技术》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数字音视频技术》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量化位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相同的采样频率下,量化位数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

B、量化位数又称作量化精度、采样位数。

C、在相同的采样频率下,量化位数越低,声音的质量越好。

D、简单地说就是描述声音波形的数据是多少位的二进制数据。

参考答案:C2.我国电视标准规定,图像信号采用()。

A、正负极性调幅B、负极性调幅C、以上都不对D、正极性调幅参考答案:B3.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

A、种类B、亮度C、以上都不对D、深浅参考答案:D4.屏幕上出现图像向上缓慢移动是由于电视机()。

A、场频稍低B、行频、场频稍高C、行频稍低D、行频、场频稍低参考答案:A5.目前,我国采用的电视制式为()。

A、NTSC30帧/sB、PAL30帧/sC、PAL20帧/sD、PAL25帧/s参考答案:D6.关于音量包络线,下列()说法是错误的。

A、包络线能够让您直接观察到特定时间的设置。

B、如果线条处于最底部,则表示音量最大。

C、如果线条处于最顶端,则表示音量最大。

D、您可以通过拖拽包络线上的关键帧来编辑包络设置。

参考答案:B7.()是音频编辑软件。

A、WindowsMediaPlayerB、AdobeAuditionC、WinampD、QvodPlayer参考答案:B8.黑白电视信号能量只集中在()及其谐波附近很窄的范围内,随谐波次数的升高,能量逐渐下降。

A、行频B、行同步C、场同步D、场频参考答案:A9.基于视听对象的多媒体编码标准是()。

A、MPEG-1B、MPEG-21C、MPEG-4D、MPEG-7参考答案:C10.视频图像的编码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帧和关键帧采用()方法进行压缩。

A、帧内编码B、运动估计C、运动补偿D、帧间编码参考答案:C11.高清晰度电视或大屏幕高质量电视要求幅型比定为()。

B、16∶9C、9∶16D、3∶4参考答案:B12.不能选取全部波形的方法()。

北邮数字音视频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北邮数字音视频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数字视频音频压缩》习题答案1、 设亮度信号Y 的采样频率为13.5MHz/s ,每个样本用8比特量化。

当采用4:1:1的采样格式时,求色差信号r C 与b C 的码率,以及电视图像信号总码率。

答:亮度信号Y 的码率:13.5兆样本/秒 × 8比特/样本=108 Mbit/s由于是4:1:1采样格式,那么色差信号采样频率为13.5/4Mhz ,所以两个色差信号码率都是:13.5/4兆样本/秒 × 8比特/样本=27 Mbit/s所以电视图像信号总码率为162 Mbit/s2、假设一个离散无记忆信源,其全部符号及对应概率如下表:(1).为其构造一个huffman 码表。

(2).计算出平均码长以及编码效率。

答:3、 正交变换有很多种,通常普遍采用了DCT 变换。

(1) 试画出带帧间运动补偿的DCT 混合编码器的原理框图。

(2) 经上述编码器压缩的图像,在解压缩之后会出现“方块效应”,产生“方块效应”的根源是什么?(3) 在DCT 变换之后进行“之”字形扫描的目的是什么?答:(1)(2)方块效应产生的根源:由于视频在压缩编码的时候用到的DCT变换是基于块的,以及帧内帧间编码都是基于宏块划分的。

(3)使变换系数所代表的频率分量由高到低排列,增加连零的个数,提高变字长游程编码效率,将二维8×8 变换系数排列成一维1×64 数据串。

对于隔行扫描图象,可以采用交替的“之”字形扫描。

.流程图:4、MEPG标准为了更有效的去除空间、时间、符号间冗余,定义了三种图像类型:I帧、P帧、B帧。

(1)对比I帧、P帧、B帧压缩编码方式的相同和不同。

(2)画出三种帧的排列顺序示意图。

答:(1)I帧是帧内编码帧,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

它将全帧图像信息进行JPEG压缩编码及传输;它与B帧、P帧不同之处在于:I帧是传送的是原始参考图像,数据量较大,而B帧、P帧是预测帧,传送的是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

北邮数字音视频原理

北邮数字音视频原理

12
五、知识拓展
如果将图中的背景和原电换成其他颜色、形状、排列 方式将会看到什么效果? 对错觉进行建模,得到长期注视产生错觉的颜色的 色度坐标为F-ɑ=(R1-K·R2,G1-K·G2,B1-K·B2) 所以小球的形状对产生的错觉的颜色没有影响。
13
谢谢
3
一、人眼视觉产生原理
选择过滤性机制
作用:选择和过滤信息 人眼选取景象的特定区域,并通过快速的眼动扫 描,将该区域移动到具有高分辨率的视网膜中央 区域,实现对该区域的注意。此外,在注意力对 准目标信息的同时也会忽略了部分其他信息。
4
一、人眼视觉产生原理
选择过滤性机制
作用:选择和过滤信息 人眼选取景象的特定区域,并通过快速的眼动扫 描,将该区域移动到具有高分辨率的视网膜中央 区域,实现对该区域的注意。此外,在注意力对 准目标信息的同时也会忽略了部分其他信息。
5
二、问题回顾
眼睛随旋转的粉球移动 只能看到粉球(现象一) 眼睛盯着中间黑色“+” 移动的小球变成了绿色(现象二) 眼睛盯着图片中心黑色“+”一段时间(20s-30s) 所有粉球消失,只能看到一个绿色的球在旋转(现象三 )
6
三、原理分析——现象一、二
“余觉”效应 眼睛随粉球移动 时间短 残留影像 眼睛盯着中心“ +” 时间长
视觉传达原理 与视错觉
主讲人:***
一、人眼视觉产生原理
物理 生理 心理
物体的反射 光进入人眼
视网膜感光,并 将这种刺激传送 至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对刺激 进行分析和解释
视觉=客观+主观
2
一、人眼视觉产生原理
“余觉”效应
正余觉
特点: 与原感觉性质相同 强度减弱 产生条件: 力量强时间短的刺激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数字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大题汇总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数字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大题汇总

第1章1.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是什么?答: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在于表征信号的参量〔例如幅值〕是否离散。

2.什么是多进制数字信号?答:假设信号幅度取值可能有多种〔例如4或8种〕,这种数字信号叫多进制数字信号。

4.数字通信占用的带宽比模拟通信大,能举例吗?答:一路模拟所占频带仅4kHz,而一路数字的频带为64kHz,而后者是前者的16倍。

5.为什么使用分贝表示两功率之比?答: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①读写、计算方便。

如多级放大器的总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相乘,用分贝可改用相加。

②能如实地反映人对声音的感觉。

实践证明,声音的分贝数增加或减少一倍,人耳听觉响度也提高或降低一倍。

即人耳听觉与声音功率分贝数成正比。

例如蚊子叫声与大炮响声相差100万倍,但人的感觉仅有60倍的差异,恰好分贝。

第2章1.什么是语音信号编码?答:模拟语音信号数字化称为语音信号编码〔简称语音编码〕。

同理,图像信号的数字化称为图像编码。

2.PAM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答:我们要考察受调参量的变化是否离散。

PAM调制的受调参量是脉冲的幅度,而调制后PAM信号在幅度上仍然是连续的,所以PAM信号是模拟信号。

3.产生折叠噪声的原因是什么?答::如果抽样频率选得不适宜,以低通型信号为例,假设,那么会产生折叠噪声。

4.对于话音通信产生折叠噪声的后果是什么?答:有折叠噪声就意味着一次下边带与原始频带重叠,造成的后果是收端无法用低通滤波器准确地恢复原模拟话音信号。

5.为了产生折叠噪声,抽样频率是不是越高越好?答:抽样频率不是越高越好,太高时会增加占用的带宽,使信道利用率降低。

6.PCM通信系统中发端低通的作用是什么?答:发端低通的作用是予滤波,即防止高于3.4KHz的信号通过,防止PAM信号产生折叠噪声。

7.PCM通信系统中收端低通的作用是什么?答:收端低通的作用是恢复〔或重建〕原模拟信号。

8.为了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仍然采用均匀量化行不行?答:不行。

(完整版)数字音视频技术期末考试题

(完整版)数字音视频技术期末考试题

(完整版)数字音视频技术期末考试题数字音视频期末考试一.填空题(30分)1.目前世界上彩色电视主要有三种制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式,三种制式目前尚无法统一。

我国采用的是__________制式。

2.电视制作中常用信号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像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字图像的类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多数国家选择了每帧__________行和__________行这两个数字。

我国选用___________行6.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环节形成的。

7.电声器件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由声能转化成电能的是_________。

8.音频压缩的可行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当掩蔽声与被掩蔽声在时间上相距很近时,滞后掩蔽的作用________超前掩蔽。

10.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过程。

二.选择题(20分)1.声波的谐波指的是()A.音量B.音调C.音色D.音品2.使用Goldwave可以对声音入行多种效果处理,包括以下()项:1倒转2混响3立体声4淡渗入渗出淡出5改变声音频度A. 2 3B. 3 4C. 2 4 5D. 1 2 3 4 53.以下不具有声音编辑功能的软件是()A. GoldwaveB. Sound ForgeC. CooleditD. Winamp4.不属于数字音频文件格式的是()A. MIDI格式B. TIFF格式C. WA VE格式D. WMA格式5.U盘属于下列那种存储()A. 磁存储B. 光存储C. 半导体存储D. 磁光盘6.()以其高质量、低传输速率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网络多媒体、视频会议和多媒体监控等图像传输系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数字视频音频压缩》习题答案
1、 设亮度信号Y 的采样频率为13.5MHz/s ,每个样本用8比特量化。

当采用4:1:1的采样
格式时,求色差信号r C 与b C 的码率,以及电视图像信号总码率。

答:
亮度信号Y 的码率:13.5兆样本/秒 × 8比特/样本=108 Mbit/s
由于是4:1:1采样格式,那么色差信号采样频率为13.5/4Mhz ,所以两个色差信号码率都是:
13.5/4兆样本/秒 × 8比特/样本=27 Mbit/s
所以电视图像信号总码率为162 Mbit/s
2、
假设一个离散无记忆信源,其全部符号及对应概率如下表:
(1).为其构造一个huffman 码表。

(2).计算出平均码长以及编码效率。

答:
3、 正交变换有很多种,通常普遍采用了DCT 变换。

(1) 试画出带帧间运动补偿的DCT 混合编码器的原理框图。

(2) 经上述编码器压缩的图像,在解压缩之后会出现“方块效应”,产生“方块效应”
的根源是什么?
(3) 在DCT 变换之后进行“之”字形扫描的目的是什么?
答:
(1)
(2)方块效应产生的根源:由于视频在压缩编码的时候用到的DCT变换是基于块的,以及帧内帧间编码都是基于宏块划分的。

(3)使变换系数所代表的频率分量由高到低排列,增加连零的个数,提高变字长游程编码效率,将二维8×8 变换系数排列成一维1×64 数据串。

对于隔行扫描图象,可以采用交替的“之”字形扫描。

.流程图:
4、MEPG标准为了更有效的去除空间、时间、符号间冗余,定义了三种图像类型:I帧、
P帧、B帧。

(1)对比I帧、P帧、B帧压缩编码方式的相同和不同。

(2)画出三种帧的排列顺序示意图。

答:
(1)I帧是帧内编码帧,它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

它将全帧图像信息进行JPEG压缩编码及传输;它与B帧、P帧不同之处在于:I帧是传送的是原始参考图像,数据量较大,而B帧、P帧是预测帧,传送的是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

P帧是前向预测编码帧,P帧是以I帧为参考帧,在I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预测值和运动矢量,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一起传送。

B帧是双向预测内插编码帧,它与P帧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预测帧。

不同点在于:B帧以前面的I或P帧和后面的P帧为参考帧,“找出”B帧“某点”的预测值和两个运动矢量,并取预测差值和运动矢量传送。

(2)
典型排列示例:
5、 图中给出帧内编码宏块和帧间编码宏块的量化矩阵。

(1) 试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2) 通常在熵编码之前对这两种宏块的DC 分量的处理是否相同,为什么?
8 16 19 22 26 27 29 34 16 16 22 24 27 29 34 37 19 22 26 27 29 34 34 38 22 22 26 27 29 34 37 40 22 26 27 29 32 35 40 48 26 27 29 32 35 40 48 58 26 27 29 34 38 46 56 59 27 29 35 38 46 56 69 83
帧内编码宏块量化矩阵 帧间编码宏块量化矩阵
答:
(1)帧内编码,由于相邻块的直流分量直接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而相邻块的DC 分量在采用DPCM 后用8bit 均匀(最小熵)量化器量化。

其他DCT 系数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大小的量化台阶。

(2)帧间编码,由于帧间预测误差的DCT 系数与原图像的空间频率谱关系不大,所以直流和交流分量均采用相同的量化器量化。

6、 对运动矢量的估计,通常使用块匹配算法,常用的算法有三步法、二维对数法、正交搜
索法等。

(1) 试以三步法为例,说明其块匹配搜索算法,并画图示意。

(2) 如果运动矢量估计不准确,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是否会产生图像失真,为什么? 答:
(1)以8 个邻近点进行计算,而且搜索步长随着搜索步骤的增加而减少。

以图为例: 第一步,以起始点(0,0)为中心,搜索步长为 4 个象素,(-4,0)是判决函数值最小的点。

第二步,以该点(-4,0) 为中心,搜索步长为 2 个象素,找到第二级近似点(-4,-2)。

第三步,对距离中心为 1 个象素点的邻近点进行搜索,得到最终的运动矢量(-3,-1)。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16
(2)可能会导致图像的压缩率受到影响,压缩效率降低;不会导致图像失真。

7、试画出通用的数字电视系统组成框图,以发射端为例。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