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合集下载

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导学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导学案

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导学案设计人: 审核人:下图是三种类型的植物,独立完成下列问题:A B C (1)据图判定:图A的植物名称是 ,属于 植物。

图C代表的属于 植物。

(2)通过比较可知,结构最原始的是图 ;图 所示植物是古代重要的演变成煤的植物。

(3)图B起固定作用的是 ,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

图B所示植物只能生活在 环境中。

(4)图C常通过 进行繁殖。

图C植物长得比较高大的原因是其根、茎、叶里都有 组织和 组织。

研学【我的疑惑】【重难点突破】李明学习了藻类植物的知识后,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水绵是藻类植物,必须生活在水中吗?请你针对他提出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来探究一下。

(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水绵若干、培养皿、清水。

(3)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记为A 、B,在A 中注 入2/3的___________, B 中_________ ,保持 __________ 。

两个培养皿并排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②取一些比较长的水绵,一端放入A 的水中,另一端放在B 中。

③过一段时间后观察A 、B 培养皿中水绵生长的情况。

(4)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学结合上面所学知识点,完成拓展延伸。

结合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设置对照试验,解决重难点中的问题。

分析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点,完成填空。

1.3.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学习任务单-2023--2024学年冀少版七年级上册

1.3.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学习任务单-2023--2024学年冀少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科书书名:生物学教材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6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实践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归纳与概括多种同类植物的结构特征,建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的重要概念。

3.通过对比辨析,建构孢子植物的重要概念,并初步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规律。

4.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动手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1.寻找身边环境中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2.用放大镜观察一种苔藓植物。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认真观察葫芦藓,如实做好记录,并把相应内容填写在观察记录单中。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观察记录单学校班级日期【观察葫芦藓】一、生活环境葫芦藓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二、形态结构1.用尺子测量植株的高度。

植物体矮小(高大/矮小),高约1厘米。

2.用放大镜观察植物体的器官组成,注意它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有(有/无)茎和叶,叶内没有(有/没有)叶脉。

茎的基部生有假根,起固着作用。

3.找到植株顶端小葫芦状结构,判断它有什么作用。

植株顶端小葫芦状的结构为孢蒴,里面充满孢子,具有繁殖后代作用。

4.识别图中结构。

葫芦藓【学习任务二】认真观察肾蕨,如实做好记录,并把相应内容填写在观察记录单中。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观察记录单学校班级日期【观察肾蕨】一、生活环境肾蕨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二、形态结构1.整体观察:肾蕨植物体由哪些器官构成。

肾蕨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2.局部观察:分别观察根、茎、叶的形态,并注意有无输导组织。

(1)茎:肾蕨没有(有/没有)地上茎,为地下茎,生在土中;(2)根:根状茎上面生有细小的根;(3)叶:叶大,呈羽状,叶内有(有/没有)叶脉。

根、茎、叶里有(有/没有)输导组织。

3.判断肾蕨靠什么繁殖。

叶背面的边缘生有孢子囊群,里面有许多孢子,肾蕨靠孢子繁殖后代。

3.4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练习)

3.4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练习)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题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单元第三章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重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难点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图片,以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导入,诗句中描述的是什么植物?看图片,赏诗句。

通过图片、诗句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一、藻类植物(一)课件播放视频:藻类植物提出要求:观看视频,注意: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结构特点、生殖方式。

(二)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总结,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三)探究竟---实验:观察葫芦藓1.课件出示要求: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看它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用尺子测量葫芦藓的高度。

看视频,思考问题。

看图片,回答问题。

根据要求进行探究。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整体对藻类植物进行感知,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使知识简单化。

找到顶端的小葫芦状结构,判断它有什么作用。

2.引导学生交流探究结果出示图片,提问:葫芦藓的高度大约是多少?明确:高约1cm左右,十分矮小。

出示图片,提问:葫芦藓的结构及特点?明确: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

用孢子繁殖后代。

(四)常见的苔藓植物课件出示图片:(五)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提出问题: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明确: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植物体矮小。

具有茎、叶和假根。

用孢子生殖。

(六)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课件从三个大方面介绍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回答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4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 (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4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 (新版)冀教版

1.3.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的观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2、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关的学习,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葫芦藓、放大镜、肾蕨等材料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古诗词《游园不值》,提问:苍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它具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授过程教师:出示葫芦藓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葫芦藓的生活环境、形态大小,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葫芦藓的个体大小及其生活环境。

教师:出示观察指导,指导学生观察葫芦藓。

学生:用尺子测量葫芦藓,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茎、叶、假根以及孢蒴。

观察有无叶脉。

教师:出示常见苔藓植物的图片学生:认识常见的苔藓植物。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有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学生:分析资料,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教师:出示肾蕨的生活环境图片。

学生:了解肾蕨的生活环境。

教师:出示观察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学生:观察肾蕨的根茎叶的形态,观察孢子囊。

教师:出示常见的蕨类植物图片。

学生:认识常见的蕨类植物。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有关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意义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观察图片,分析资料,了解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意义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学生:畅谈收获,构建知识体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4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导学案 (新

七年级生物上册 1.3.4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导学案 (新

1.3.4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2.知道葫芦藓和肾蕨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

3.能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二.【学习过程】1.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的名称:①,②,③,④。

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作用:(1)主要特征:植物体;具有、和;大多生活在的环境里。

(2)作用:苔藓植物是从水生发展到陆生的一类小型植物,它的生长为其他高等植物创造了,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此外,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3.写出图中数字所指的名称:①,②,③,④,⑤。

4.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主要特征:植物体有、、的分化,根、茎、叶里有;靠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的环境里。

(2)与人类的关系:有的蕨类可,有的可,有的可供,有的可做,有的可用于,有的可作为空气、土壤污染程度的。

煤炭主要是由古代的遗体形成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区别?2、如果你在森林里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来辨别方向?3、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形成大片的森林吗?为什么?(三)交流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是()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B、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C、有根、叶、茎的分化,里面有输导组织D、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地方2、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A、根、茎、叶B、果实、种子C、茎、叶D、花、种子3、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是()A、受精过程不需要水B、根、叶、茎里面有木质部和机械组织C、根、叶、茎里有输导组织D、孢子进繁殖4、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的是()A、海带B、葫芦藓C、水绵D、铁线蕨5、肾蕨的地上部分是()A、整个植物体B、根、茎、叶C、茎和叶D、叶片和叶柄6、有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可以盆栽用于观赏,这些盆栽蕨类应放在()A.室外阳光充足处 B.室内光线阴暗C.室内光线明亮处 D.暗室内7、铁线蕨的茎是()A.在地上直立生长 B.在土中的根状茎C.在土中和地上生长 D.尚没有形成8、下列关于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A、形成煤B、植物界的开路先锋C、可以食用、药用、观赏、工业原料等D、可作为空气、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四、拓展延伸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为什么?五、反思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参考答案】(一)预习检测1、假根茎叶孢蒴2、(1)矮小茎叶假根阴湿(2)土壤条件保持水土大气污染的监测医药3、叶孢子囊孢子根茎4、(1)根茎叶输导组织孢子阴湿(2)食用药用观赏饲料工业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抽标检测1、C2、C3、B4、D5、D6、B7、B8、B拓展延伸煤燃烧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燃煤火力发电厂周围看不到绿茸茸的苔藓。

冀少版七上生物 3.4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 教案设计(1)

冀少版七上生物 3.4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  教案设计(1)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1、知道葫芦藓与肾蕨的结构特点。

2、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

4、比较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特点。

技能性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及分析对比等综合能力。

情感性目标1.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植物。

教学重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等的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对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如可能准备一株肾蕨或铁线蕨(带孢子囊)的植物,常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图片,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具体安排和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一、引言
回顾上节学习内容,学
生回忆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为本节课后半段三种植物特征的比较做准备。

教师讲述本节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关注教学过程。

PPT出示苔藓植物的图片,引出本课学习的第一部分—苔藓植物学生单独回答
学生回答时教师仔细听,有错
误的地方及时纠正,教师提示
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类
群。

板书:题目
二、讲授新课
一、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的生境
从古诗《陋室铭》入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让学生思考这两句诗描述的是哪类植物,这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作业布置:随堂练,复习前三章内容,准备期中考试。

板书设计:《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苔藓植物二、蕨类植物三、三类植物的比较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生物《1.1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1.1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1.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方面的资料。

教师:1.CAI课件(部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一组展示不同类群绿色植物的图片,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图片;藻类、苔藓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对比图片;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图片;曾经繁盛的古代蕨类植物的生态图;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其他有关资料。

)2.各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标本、挂图、投影片、模型(如衣藻模型、有孢子囊的铁线蕨或其他有孢子囊的蕨类植物标本等)、实物投影仪、显微镜。

3.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水绵临时装片;新鲜的海带、紫菜(带根状物);盆栽葫芦藓(6~8盆);盆栽铁线蕨(6~8盆)放大镜、培养皿、清水、尺子、小铁铲、水槽。

【教学过程】《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班级: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类,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说出孢子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重点: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2.孢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孢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各具有哪些主要特征?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__________,也有多细胞的,如:___________;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生活在海水中的常见的藻类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在淡水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四节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冀少儿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四节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4.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总结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3.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2.学生观察与实践能力:七年级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显微镜等实验工具,观察植物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培养他们探究自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指导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开展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重难点:观察、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以及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针对知识重难点的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
3.引入新课: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正式引入本章课题——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苔藓植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和生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概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显微镜观察孢子,阐明孢子植物的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理解生物依据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宏观观察与显微镜微观察相结合。

深入形象的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征。

在观察的同时,渗透横相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特征差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列举苔藓及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绿色植物的自觉性。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及难点:1.认识葫芦藓和肾蕨的形态结构特点。

2.归纳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三、学习过程
(一)新知预习
一、刘禹锡《陋室铭》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的是苔藓植物。

二、苔藓植物的代表植物为葫芦藓:基部生有假根,起固着作用。

长有孢蒴,用孢子繁殖。

三、*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四、其他的苔藓植物还有地钱、墙藓。

五、苔藓植物是从水生发展到陆生的一类小型植物,它的生长为其他高等植物创造了土壤条件,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苔藓植物在保持水土、大气污染的检测、医药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六、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为肾蕨: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

有地下茎、地下根,叶大呈羽状。

七、其他的蕨类植物还有卷柏、问荆、贯众、凤尾蕨等。

八、*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里。

九、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1、可食用如蕨菜、毛蕨、紫萁等;
2、可药用;
3、可做饲料如满江红、槐叶萍;
4、可用于工业如石松;
5、可做空气、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如芒萁、肾蕨。

6、供观赏如肾蕨、铁线蕨等。

十、煤炭主要是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

十一、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四、自我测评
1.下列各项不属于苔藓植物特征的是( )
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B.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
C.有根、茎、叶的分化,里面有输导组织
D.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2.肾蕨、铁线蕨都属于蕨类,下面对蕨类植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能结种子
B.多数生活在阴湿环境
C.植株只有根茎叶,没有种子和果实
D.蕨类植物一般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3.孢子植物是一类不产生种子的植物,其中的孢子指()
A.种子
B.结构简单的种子
C.一种生殖细胞
D.植物的幼体
4 . 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A.具假根和真正的叶
B.靠种子繁殖
C.生活不受水的限制
D.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5 . 没有完全成熟的番茄吃起来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物质存在于番茄果肉的哪一结构中()
A.液泡B.细胞核
C.细胞膜D.细胞
6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你认为“苔痕”是由哪类植物形成的()
A.藻类植物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
7 . 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A.由细胞组成
B.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D.有根、茎、叶的分化
8 .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春水之所以会变绿是因为水中那类植物大量生长()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D.种子植物
9 .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句中的青苔是指()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0 .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都生活在水中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体内都有输导组织
11 . 现在用的煤主要是由埋藏在地下的古代哪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的()
A.蕨类B.裸子植物
C.藻类D.苔藓
12 .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是()
A.蕨类植物光合作用更强
B.蕨类植物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
C.蕨类植物呼吸作用更强
D.蕨类植物用孢子进行生殖
13 . 下列植物中都能结出种子的一组是()
A.满江红、水绵
B.红松、桃树
C.侧柏、肾蕨
D.海带、银杏
14.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具有、
和假根;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15.蕨类值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体具有、、分
化,、、、里有输导组织;靠___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里。

16. 植物、植物、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统称为孢子植物
17.大多数蕨类植物的茎生长在地下,有不定根,进行孢子生殖。

下列属于蕨类植物的是()
B.贯众
C.马尾松
D.桃
18.下列那种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1.C
2.A 解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果实和种子,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多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3.C
4.D
5.A
6.D
7.D
8.C
9.B
10.C 解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可作为水域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没有真正的根,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可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11..A
13.B 解析: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大多数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红松、桃树、侧柏、银杏都能够产生种子,繁殖后代.满江红、水绵、肾蕨、海带都不能产生种子.
17.B
18.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