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

合集下载

视觉时代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分析

视觉时代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分析

视觉时代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分享信息和获取资讯的重要平台。

在众多社交媒体平台中,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微博上,文本内容和图片内容并存,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时代已经到来,图像的传播在微博平台上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视觉时代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图像在微博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微博图像的传播特性2. 视觉冲击力图像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的注意,引发用户情感共鸣。

相比于纯文本内容,图像更容易激发用户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容易被用户转发和传播。

在微博平台上,高质量、有创意的图像更容易获得用户的关注和传播,因此图像的视觉冲击力是其传播特性之一。

3. 内容丰富性图像不仅可以传达文字信息,还能够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比如色彩、构图、表情和动作等,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故事和情感。

微博图像具有内容丰富性的特点,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用户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从而引发更多用户的关注和互动。

4. 传播延续性微博图像的传播是具有延续性的,一张高质量、有创意的图像可以被用户不断转发和传播,形成一定的传播链条和传播规模。

而且,图像传播的延续性还可以延长其在微博平台上的影响力和曝光度,从而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

1. 制作高质量图像制作高质量的微博图像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一环。

高质量的图像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户的关注,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更多的转发和传播。

制作高质量的微博图像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首要策略。

2. 增加有趣和创意的元素有趣和创意的图像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兴趣和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转发和传播。

增加有趣和创意的元素是提高微博图像传播效果的另一个重要策略。

3. 结合文字信息图像与文字信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传达主题和情感,增强传播效果。

在制作微博图像时,可以适当结合文字信息,以增强图像的传播效果。

4. 发布时机把握在微博上发布图像时,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也非常重要。

微博传播的十大特点及对言论生态的影响

微博传播的十大特点及对言论生态的影响

公民社会的力量、突发事件中对真相的追问等等, 每条微博只有 140 个字的表达空间, 不能长篇大论,
微博传播特点之一 : 浓厚的围观氛围
著名评论员笑蜀写过一篇题为《关注就是力 量, 围观改变中国》的评论, 盛赞的就是微博的“围 观”力量。媒体曝光的那个在微博上跟情人公开调 情开房的常州卫生局局长,就因为微博知识的缺乏 而误读了微博,不明白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围 观性” ,而将其当成了私密聊天的 QQ,以至于什
2011.09
29
探VIEW
具、传播平台不同的特点,既在技术设置上契合了 人性的需求,又在传播功能上契合了当下中国社会 的需求,于是能够以狂飙突进的速度和无坚不摧的 力度占领并主宰了中国的舆论场域。 本文旨在分析微博传播的特点,并阐述其对言 论生态的影响。特别强调一下,因为平常对微博赞 美得太多了,比如其信息传播的迅速、对管制的突 破、信息的海量和多元、传播的便捷与互动、凝聚 这里会更多地从批判的角度去分析常态下微博的传 播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166 页,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 3 页,学林出版社 1999 哈贝马斯 : 年版 《怨恨与无名氏创作的文化理想建构》 ,载《中 参见王明科 : 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 年第 1 辑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ress. Maturing Internet News Audience—Broader Than Deep. Washington, D.C. 2006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ress. The Web: Alarming, Appealing and a Challenge to Journalistic Values. Financial Woes Now Overshadow All Other Concerns for Journalists.2008 /reports/pdf/403.pdf (accessed March 20, 2008). 《环球时报》中文版和英文版话语体系的差别引起大众关注, 今 年 3 月 30 日, 《 环 球 时 报 》 英 文 版 以“Three outspoken academics” (三个敢言无讳的学者)为题对张鸣 、陈丹青和 贺卫方作了报道。贺卫方先生在微博上感叹 : “我们又一次看 到,在中国,媒体管理尺度的‘内外有别’ 。该报中文版也能 如此坦率真诚,尊重事实,遵循传媒伦理,那该多好。 ”

传播学 浅析微博的传播特点

传播学 浅析微博的传播特点

浅析微博的传播特点关键词:微博传播特点草根化微小化与手机结合摘要:2009年,微博客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纷纷圈地开启或设立微博功能。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正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其实用价值也越来越显现出来。

微博以其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随时随地发布信息的互动形式,在各类网络社交服务中独树一帜。

本文通过传播的特点分析网络新宠微博的传播优势。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是基于web2.0平台新近兴起的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

①微博来源于博客,然而与博客不同的是,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必须控制在140个字符以内,不需要像博客那样长篇大论。

除此之外,微博的发布方式更为多样、简便,除了电脑,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发布信息,可随时随地与其他用户进行实时沟通,更为方便快捷。

因此,近年来微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许多博客用户也纷纷舍弃博客加入微博大军的行列中。

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微博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②2009年8月份新浪网推出的“新浪微博”内测版将微博正式带进中文上网人群中,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

微博不同于其他网络服务的突出特点注定了微博会受到人们如此的热捧和追逐。

1、微博用户的草根化及内容的微小化对于用户而言,微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登录并随时随地发布自己想说的话,而无需在电脑前眼盯屏幕、手敲键盘。

在微博的世界中,人人都可以是“博主”,人人也都可以是“跟随者”,正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消失了,这正是网络作为新媒介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交互性。

它包括两个含义: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

③博主与跟随者地位相等,没有明显的区别。

微博的传播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的传播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的传播特点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微博,即微型博客。

它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最初在美国兴起,2009年被腾讯引进中国。

由于其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当代信息传播的需求,深受众人喜爱,因而写微博被亲切的称为“织围脖”。

截止2010年1月份,全球共有75000万注册用户.2012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

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以下我就微博的特点和对传统传媒的影响,做出一些有限的分析。

微博的特点:1.即时性。

微博,可以用电脑,也可以用手机。

而在当今或许电脑并未普及,但手机的用户绝对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并且手机可以随身携带,因此微博的用户可以通过随身的手机就身边发生的事件及对该事件的自我感受随时发出信息,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悟。

2.自发性。

这个特点是就他的使用者而说的,信息的发布者已经不是传统的信息工作者,而可能是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

信息的发布也不再是有组织和明确目的的。

3.价格低廉。

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你在微博上可以做广告,进行商业营销,而不需要过多的广告费用,以及其他的费用。

正是如此现在一些公司和学校已经就微博的商业功能做出了一些具体的实践和探讨。

4.简短随意富有情感。

微博仅需要140个字,它没有具体的文体和格式的要求,不像博客和报纸等的文字那么书面化,长篇大论。

它的语言可以很生活化,随性而感、随意而发,不需要过多的文化的要求,更易被平民大众所接受并且使用。

5.平民化。

微博的价格低廉,而且语言文字的要求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它的平民化特征。

每一个人都可以就生活中的点滴,发出自己的心情和看法,这个特点对于政府和一些公司高层的决策有着很大的意义。

这已经在2010年的两会期间和现实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很深的诠释。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微博仅用数年时间就实现了传统媒体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用户积累。

微博兼具媒体与社交功能,集合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即时通信工具等四大产品的优点。

它将播客、博客、社交网站整合为一体,并能够与手机终端以及诸多即时通信工具无障碍对接。

微博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媒体的鲜明的传播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融合性。

微博是媒体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

它不仅融合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传播符号,而且打通了传播渠道的融合之路——手机、计算机都成了微博信息传递的工具,电信和互联网在微博业务上实现了互通。

草根性。

Twitter创始人之一伊万·威廉姆斯认为,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即使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

”微博实现了草根阶层拥有自己的媒体和像专业媒体人员一样发言的愿望。

便利性。

首先是技术门槛低。

不仅字数简短,文字表达随意,而且注册简单,只要会发短信,就可以通过个人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其次是微博设计界面友好,实现了多种传播终端和发布方式的创新整合。

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W AP等多种手段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

微博信息真正实现了“4A”发布,即Anytime、Anywhere、Anyway、Anyone的便捷特性。

及时性。

特别是在各种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及时性表现都出类拔萃。

微博不仅在第一时间向网友发布了很多第一手信息,甚至成了一些专业记者发现新闻报道素材的信息源。

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11月印度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2009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都由Twitter首发。

在国内,2008年汶川地震后,Twitter上出现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比彭博社、路透社等的通讯社电稿都要快。

拉登之死的消息,也是由美国前防长的助理Urbahn 用手机抢先通过微博发布的,这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电视讲话早了12个小时。

微博特点

微博特点

标题分析微博的传播特点关键字微博传播特点时效性与手机结合随时随地沟通零距离摘要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工具,从2009年到2012年,短短3年的时间,迅速的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国现在已经有超过2亿的微博用户,是世界第一。

微博以简单快捷的传播方式和随时随地的互动形式,在各种网络传播工具中独树一帜。

本文将通过微博的优势和弊端简析微博的传播特点。

描述微博传播的优势:1.草根化,平民化,谁都可以是“博主”,谁都可以是粉丝,主张个性自由的表达;2.内容微小化,不需要长篇大论,不需要深思熟虑,原创内容很多;3.与手机结合,随时随地,时效性强微博传播的弊端:1.人人参与,各种言论观点夹杂其中,舆论导向不明确,不利于社会稳定;2.原创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究;3.容易被商业活动利用,传播目的不纯粹正文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 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工具,从2009年到2012年,短短3年的时间,迅速的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国现在已经有超过2亿的微博用户,是世界第一。

微博以简单快捷的传播方式和随时随地的互动形式,在各种网络传播工具中独树一帜。

微博的特点有:1、信息获取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选择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依据对方发布内容的类别与质量,来选择是否“关注”某用户,并可以对所有“关注”的用户群进行分类;2、微博宣传的影响力具有很大弹性,与内容质量高度相关。

其影响力基于用户现有的被“关注”的数量。

用户发布信息的吸引力、新闻性越强,对该用户感兴趣、关注该用户的人数也越多,影响力越大。

此外,微博平台本身的认证及推荐亦助于增加被“关注”的数量;3、内容短小精悍。

微博的内容限定为140字左右,内容简短,不需长篇大论,门槛较低;4、信息共享便捷迅速。

可以通过各种连接网络的平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即时发布信息,其信息发布速度超过传统纸媒及网络媒体。

浅谈微博传播

浅谈微博传播

浅谈微博传播摘要:自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我国在最近几年迅速以摧枯拉朽的姿态位居世界第一微博大国。

微博传播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对广大网民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微博传播信息由于其有别于其他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特点,成为了网名了解事件,并交换意见的重要渠道。

随着用户的逐年增加,微博传播对于社会的发展、稳定也有着不同小觑的作用。

文章主要就微博传播的特点、现状、以及现存问题,提出一点见解。

关键词:微博传播;特点;现状;问题微博作为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通过各种客户端,能够随时发布信息,实现即时分享。

在我国,微博作为一个互动和传播性极其快的工具,其传播速度甚至比传统媒体要快。

近年来,许多知名的事件中,微薄的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因为微博传播,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透明,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深入研究微博传播,对于各方面个人或是团体的意义都是重大的。

1 微博传播的特点①便捷性。

首先,在微博发送的内容上,基于微博对于发布内容的字数的140字限制,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微博用户的更多的传播欲望。

在过去,传统博客的内容往往是某一阶段的总结,内容较多,并且还需要作者费心的构思文章,相比之下,微博在内容方面,由于篇幅限制,并不需要用户费心的为某一想法谋篇布局,这就能够促使用户很方便的发布信息,并且能做到时时更新,满足了各个阶层发布信息的需要,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微博传播的普及。

其次,在微博传播平台方面,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博的传播平台已经不仅仅像传统博客那样局限于电脑,而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一些移动设备。

现在在移动设备上有了微博应用后,能够方便用户即时的发送、分享、回复信息,用户能够在零碎的时间登陆微博,实现信息传播,提高效率。

微博和移动设备的结合,其便捷性是其他任何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②快速性。

微博传播相对于其他传播媒体的特点也是优势之一是他的快速性,这同样也要归功于技术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

微博特点与账号营销策略

微博特点与账号营销策略

微博特点与账号营销策略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相对于博客需要组织语言陈述事实或者采取修辞手法来表达心情,微博只言片语“语录体”的即时表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

下面jy135为大家了微博营销技巧和特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微博营销的特点与技巧一、微博营销十大特点1、信息便捷,传播速度快。

2、通过粉丝关注的形式进行病毒式的传播,影响面广。

3、互动性强,能与粉丝即时沟通。

4、主动吸引粉丝,同时也可能被粉丝抛弃。

5、低成本。

6、名人效应能够使事件的传播当量呈几何级放大。

7、企业形象拟人化。

8、可与粉丝(用户)建立超越买卖关系的情感。

9、每条信息引起的反应可能千差万别,难以通过经验来预期,容易受到攻击或由于操作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10、粉丝积累过程缓慢,需要长期投入,营销效果难以评估。

二、微博营销十大技巧1、学学其他企业正在做什么(尤其是国外的)。

2、使用微博检索工具,对与品牌、产品相关的话题进行监控。

3、保证日常的微博对话,并形成制度化、正常化。

4、善于从你的粉丝处获得建议,并及时反馈。

5、引导粉丝参与到公司的活动甚至新产品的开发中去。

6、尊重每一个用户,切勿引发争辩;遭遇客负面消息,不可贸然发表回复或者声明,应该先检索相关留言,了解情况后再联系相关客户。

7、信息一定要透明、真实,包括优惠信息或危机信息。

8、微博语言要拟人化,具有情感。

9、不要仅仅使用微博来推广广告,产品信息。

10、不要使用微博来记录日常的流水账,确保你的信息有分享价值,有娱乐性。

三、微博营销推广注意事项在这个微博时代,微博营销也成了企业推销产品、猎取客户的重要渠道,这就需要一定的微博营销技巧,才能成功达到想要的目的,下面分享微博营销七大注意事项,希望能给你一点指导借鉴。

1、活动推广是最重点利用微博做推广,做活动是少不了的,其中活动中给用户一点小实惠或者给他们刺激一下心理需求,这完全可以把他们激发起来,当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时,你会发现,你付出的那点其实很小很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
微博仅用数年时间就实现了传统媒体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用户积累。

微博兼具媒体与社交功能,集合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即时通信工具等四大产品的优点。

它将播客、博客、社交网站整合为一体,并能够与手机终端以及诸多即时通信工具无障碍对接。

微博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媒体的鲜明的传播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融合性。

微博是媒体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

它不仅融合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传播符号,而且打通了传播渠道的融合之路——手机、计算机都成了微博信息传递的工具,电信和互联网在微博业务上实现了互通。

草根性。

Twitter创始人之一伊万·威廉姆斯认为,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即使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

”微博实现了草根阶层拥有自己的媒体和像专业媒体人员一样发言的愿望。

便利性。

首先是技术门槛低。

不仅字数简短,文字表达随意,而且注册简单,只要会发短信,就可以通过个人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其次是微博设计界面友好,实现了多种传播终端和发布方式的创新整合。

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W AP等多种手段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

微博信息真正实现了“4A”发布,即Anytime、Anywhere、Anyway、Anyone的便捷特性。

及时性。

特别是在各种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及时性表现都出类拔萃。

微博不仅在第一时间向网友发布了很多第一手信息,甚至成了一些专业记者发现新闻报道素材的信息源。

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11月印度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2009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都由Twitter首发。

在国内,2008年汶川地震后,Twitter上出现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比彭博社、路透社等的通讯社电稿都要快。

拉登之死的消息,也是由美国前防长的助理Urbahn 用手机抢先通过微博发布的,这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电视讲话早了12个小时。

独特的互动性。

微博提供了关注(收听)、转发、评论、回复、私信、对话、邮件分享等互动功能,用户可以用文字,也可以通过“表情”,还可以通过不着一字的“@”的提醒和转发来实现各种形式的互动。

微博不仅互动性强,而且互动方式独特。

有人将微博的互动方式总结为“背对脸”的“创新交互方式”,“与博客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交流,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

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

这种互动方式总体上带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非强制性,同时也因为粉丝或听众的逐级转发而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多样性。

碎片化。

随意化、情绪化的表达使微博内容呈现出很强的碎片性。

据调查,在Twitter 上有40.55%的内容属于“我在吃三明治”之类的无意义的嘀咕。

关于个人琐事的信息占据Twitter传播内容的80%以上。

多级裂变性。

微博内容通过众多粉丝的多级转发放大,使得微博传播方式呈现出多级裂变的特征。

微博的这种裂变式传播不同于传统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而是逐级裂变不断加速的传播,一个人的微博可以被其“粉丝”转发,再被“粉丝”的“粉丝”转发,不断裂变蔓延,加速放大。

黏合性。

微博交流方式是基于follow关系的多层面交流,这种交流不光是信息交流,而且更多是情绪和情感交流。

尽管这种情绪和情感交流带有很强的虚拟性,但是,同样给习惯于或热衷于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人带来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这种对虚拟情感交流的热衷程度,也可以从一些影视明星人物的粉丝数量庞大上看出。

这种基于follow关系的多层面的情绪、情感和信息交流,使得微博具有很强的黏合性。

微博的黏合性不仅表现在软件和内容上,还表现在硬件和技术层面。

微博使用终端的多样化、移动化、贴身化,设计界面的人性化、友好化,使用方式的低门槛和便利性,都导致微博用户使用时间的增加,增强了微博对用户的黏合性,由此也导致了“微博控”的出现。

微博用户的快速增长也从侧面证明了微博的黏合性。

(文/陆高峰;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本文转载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detail--602421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