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治疗
脊髓损伤(最终版)

床上坐起及床边坐位训练(静态/动态)
床上运动(良姿位,主动/被动)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程序示意图
注:BADL: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 LIADL:复杂日常生活活动
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
一般是发病后6~8周内,此阶段压疮、痉挛 及呼吸道问题的预防是最重要的,ADL训练可以 启动,另外对病人及家属着重于未来治疗项目 教育也必须开始,神经损伤水平变化的监测也 是日常治疗的一部分。 康复目标:1、保持呼吸道清洁与畅通;
T7 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 T8 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 T9 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 T10 第十肋间(脐水平) T11 第十一肋间(T10~T12之间) T12 腹股沟韧带中部
感觉平面-关键点(下)
L1 T12 与L2 之间上1/3处 L2 大腿前中部 L3 股骨内上髁 L4 内踝 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腘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3、平行杆内练习,减重训练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4、拐杖步行训练:摆至步、摆过步、四点步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5、轮椅训练:轮椅转移、轮椅减压、轮椅驱动 等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轮椅减压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轮椅驱动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6、康复工程的应用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脊髓损伤中后期康复
感觉检查包括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 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 分别评定打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 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检 查。
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 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 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见图)。
前路手术选择性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

L U Mig y n ,F e—i I e g,L U P n Z I n —o g AN W i ,L U F n l I e g, HA0 Ja — u ( e ate t f p e ugr, eerhIstt o u— inh a D p r n i re R sac ntu f r m oS n S y ie S gr , aigH sil T i la dcl n esy C ogig40 4 , hn ) e D p op a, h dMitr Mei i ri , h nqn 0 0 2 C ia y n t r iy aU v t
的适应证和效果 。结果 退 变性颈椎管狭窄或者椎 间盘 突出的病 例 , 接受前路减压植 骨融合手术后 A I 分有明显升 高 ; SA评 发育性
颈椎管狭窄 的病 例, 接受严重受压 的 2~ 4个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后 A I SA评分有一定恢 复。结论 对 于非 发育性颈椎管 狭 窄 的颈脊髓 中央损伤综合 征患者 , 根据脊髓受 压和局限性椎管狭窄的节段 , 实施 1~ 3个节段 的前 路减压植 骨融合手术 可以起到减
t ae y AC ic a u r 0 4 w r er s e t ey a ay e .T e p t n swe e d vd d i t e e ea ie s i a a a t n ssg o p r td b DF sn e J n a 2 0 e e rto p ci l n lz d e y v h ai t r ii e n o d g n r t p n lc n lse o i ru e v
压 并 为 神 经 功 能 恢 复创 造 有 利 条 件 的 目的 ; 于 长 节 段 发 育 性 椎 管 狭 窄 病 例 , 施 后 路 椎 管 成 形 术 或 者 一 期 前 后 路 联 合 手 术 是 更 对 实 好 的选 择 。 [ 关键 词 ]前 路 手 术 ; 脊 髓 ; 髓 中 央损 伤 综 合 征 ; 变 性 椎 管 狭 窄 ; 育 性 椎 管狭 窄 颈 脊 退 发
中央脊髓综合征的手术治疗进展

中央脊髓综合征的手术治疗进展叶一【摘要】中央脊髓综合征(CCS)是最常见的急性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远较下肢显著、膀胱功能障碍以及脊髓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感觉丧失.CCS好发于并存颈椎退变的老年人,颈椎过伸性损伤是CCS的主要病因.关于CCS的治疗,以往多主张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对CCS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该文就CCS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手术治疗等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Central cord syndrome( CCS )is the most common incomple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CCS present with disproportionate impairment of the upper much severer than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bladder dysfunction, and varying degrees of sensory loss below the level of the lesion. The classic scenario is an older patient with underlying cervical stenosis and spondylosis who falls and incurs a hyperextension injury. Previously, most surgeons advocated non -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CS. However, recently numer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urgical treatment in the setting of CCS is safe and efficacious. Her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pathogenesis, pathophysiological research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CC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4【总页数】3页(P679-681)【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作者】叶一【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上海,2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中央脊髓综合征(central cord syndrome,CCS)又称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是最常见的急性不完全性颈脊髓损伤,约占所有脊髓损伤的 9%[1]。
脊髓中央束综合征

这个星期看到脊髓组来了个车祸导致的中央束综合症的患者,以前只在解剖上看到过这个病。
回来仔细找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中央束综合征(central cord syndrome):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具有的特殊表现。
由于脊髓动脉分布的特征,表现为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然后再向外周扩展。
上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中央,而下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的外周,造成上肢神经受累重于下肢。
因此,上肢障碍比下肢明显。
患者有可能自己步行,但上肢却部分或者完全麻痹。
以前的研究报道57%~86%患此综合征的患者可独立行走。
Penrod等(1990)观察了年龄对此综合征的影响,低于50岁的患者97%(29:30)可独立行走,高于50岁的只有41%(7:17)。
Foo发现源于颈椎硬化症的中央索综合征只有31%的患者能行走,平均年龄为65岁。
找了各处的资料,发觉的资料就是这么多,没有多余的讲这个方面的问题了,老师说之所以叫综合症就是因为原因不明,所以也没有特定单一的治疗方法。
对于这个患者的康复,我们根据评定解决他需要解决的康复问题。
我还找到了一些别的脊髓损伤的资料,看起来跟中央索综合症差不多,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损伤的另一个名字,有待证实。
鞭索综合征又称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是在外力作用下颈脊髓过伸引起的特殊临床综合征。
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多发生于颈部外伤之后,出现一系列脊髓神经损伤症状。
鞭索综合征发病机理:颈髓体积较大,而颈段椎管前后径比胸、腰椎小,且颈椎屈伸活动幅度大,故过伸性损伤多发生在颈髓。
颈椎过伸时,椎体与颈髓相对运动造成颈髓挤压,神经根和齿状韧带受牵拉,引起神经根及颈髓损伤。
这种脊髓损伤多发生在脊髓中央部,原因可能为:①中央部是脊髓前动脉与脊髓后动脉供血的末端,该区供血薄弱,容易受到缺血损害。
②脊髓中央部组织疏松,水肿易向上下蔓延。
③脊髓被挤压于前方的椎体后缘和后方前突的黄韧带之间,按照力学原理,引起脊髓中央灰质损害[1]。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在中医学属外伤瘀血所致“腰痛”、“痿证”、“癃闭”等病证范畴。
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
后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内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肿、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的脊髓的进一步损害。
临床症状实验研究证明,原发性脊髓损伤常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损伤后在局部有大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释放和蓄积,使脊髓局部微血管痉挛、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破裂,产生继发性出血性坏死。
这种脊髓损伤后脊髓中心部分大面积出血性坏死的自毁现象简称为出血性坏死,是脊髓损伤后继发的重要病理过程。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简称“四瘫”。
脊髓损伤的纵向定位1.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急性病变时,早期其生理功能处于完全抑制状态,即脊髓休克,故在早期与脊髓完全性损伤很难区分。
慢性病变无脊髓休克表现,脊髓半侧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伤侧肢体本体觉和运动丧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中央型脊髓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明显重于下肢;脊髓前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自主运动、痛觉和温度觉丧失,而本体感觉存在;脊髓后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出现深感觉障碍,很少有锥体束征。
1.3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障碍。
但在损伤急性期伴有脊髓休克,脊髓损伤程度难以辨明,脊髓休克的存在,可能是脊髓功能永久丧失,也可能是脊髓功能暂时丧失。
外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手术治疗

Surgical Treatm ent for Traum atic Central Cervical Cord Syndrom e ZHANG Xiao jun,CAO Yan~qing,LIU Li—mi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Anqing Hospital,Anqing M unicpal Hospital of Anhui M edical University,Anqing 246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locaJ spinal cord decompression,hematostation,evacuation of hematomaa for the acute central cord syndrome.M ethods 22 cases with central cord syndrome(CCS)were treated
w ith anterior or posterior decom pression,autograft or m esh cage and plate fixation.Results T wenty tw o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48months (18 months on average),the regular X ray film to observe the stability of seg mental injury and the Frankel grade tO determine the recovery of the spinal cord were recorded.AIl cases obtained sol— id fusion w ithin six m onths.T he intervertebral heights and physiologic curves w ere kept wel1.Excellent results w ere achieved in 22 cases,good and fairly good results in 17,the two groups m aking up 77 .Conclusion Early surgical
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治疗

[ 1 贾连顺. 2 现代颈椎 外科 学 [ . 海: M] 上 上海 远 东出版社 ,9 3 19 :
l 4. 8
[ ] 陆宸照 , 3 汤华丰 , 过邦辅. 颈椎过伸性损伤引起 的脊髓 中央症群
『 ] 上 海 医 学 ,9 14 1 :1 J. 18 ,( )3 .
[ ] 刘 卫, 1 李玲. 中央型颈段脊髓损伤 的康复治疗 [ . M] 中国I 临床康
复 ,02,(4)2 9 2 9 . 20 6 1 :04— 0 5
14 结果 .
本组 2 O例 , 术后神经功 能即开始 明显 恢复 。经
2~ 6个月( 3 平均 1 月 ) 6个 随访 ,O例上肢 型患 者 , 完全 1 9例 恢复正常 , 1例残 留有轻度 的手 内在肌 萎缩 ;0例 四肢 型患 1 者, 8例完全恢 复正常 , 2例有 明显 改善 , 能行走 , 并 但残 留 四 肢运动 障碍 1 , 留手 内在肌萎 缩 1例。随访未 发生颈椎 例 残 不稳等并发症 。
管 内占位 , 使椎管产生继发性 狭窄 , 尤其是多节段 突 出, 如不 及早手术会减少脊髓损伤恢 复的可能性 。因此, 我们 强调对 此类损伤应早期手术。本组病例 治疗效果满 意, 与及 时手术 减压有关 。该术式具有 以下优点 : 手术相对 简单 , 出血量少 , 术 中无需 输血。减压 内达棘突的基底 , 外达关节突内侧 , 减压 范围足够 , 使颈髓有较大的空间向后移位 , 可达到通过一侧半
管, 已经狭窄 的椎管则更加狭小 , 脊髓受压于椎体后缘的骨赘
与膨人的黄韧带之间 , 中央部分承受了最大压力 , 其 灰质首 当 其 冲受损 出现临床症状 。急性 中央颈脊髓损伤的主要病理变
脊髓损伤的康复

(四)ADL能力评定
截瘫患者可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
(五)功能恢复的预测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根据其不同的损伤平
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图)
功能预测: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的关 系
节段水平
C1-4 C4 C5
最低位有 功能肌群
颈肌 膈肌、 斜方肌 三角肌、 肱二头肌
禁 忌
(1)截瘫:直腿抬高大于60度,膝屈曲下髋屈90度应避免, 这将加重下胸、腰椎的损伤.
(2)四肢瘫:在骨折固定期间,头、颈部活动,双肩牵拉应 避免.
(3)继发骨折和/或呼吸损伤的病人应避免采用俯卧位.
四、亚急性期康复
一般指发病后8-12周.在此目标、评估方法基本
同前,训练重点是获得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
腘绳肌牵张方式
跟腱牵张方式
内收肌牵张训练
垫上训练
(1)翻身
(2)肘胸位:目的是改善床上活动度,为进行四点跪位
和坐位作准备
(3)手膝位:从轮椅上站起来或借助拐杖,双侧膝、踝
足支具进行行走的低位截瘫病人需要这种体位下的 功能性活动.
(4)双肘支撑位下缓慢坐起
目的: ①为病人独立坐起作准备 ②提高肩伸肌和肩内收肌、腹肌肌力
脊髓损伤的康复
脊髓损伤(SCL)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 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颈脊 髓损伤造成四肢瘫痪时称四肢瘫,胸段以下 脊髓损伤造成躯干及下肢瘫痪而未累及上肢 时称截瘫。
一、概 述
(一)病理生理
伤后6-12小时之内,白质中的神经轴突尚无明显
改变,在此时期内给予有效治疗,则有一部分病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管国华,谢文龙,李炜,沈鹏,詹碧水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32 例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14 例,手术治疗18 例,在治疗前后进行joa评分。
结果平均随访21个月,非手术治疗组脊髓功能恢复差。
而手术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较好。
结论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一旦确诊,应当积极早期手术治疗。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治疗
treatment of acute central cervical cord injury
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运动神经功能受损明显而下肢受累较轻或不受累,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障碍及/或括约肌功能障碍。
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48 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2 例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 例,其中男23 例,女9 例;平均年龄50.6 岁(28~79 岁)。
其中40 岁以下者5 例,40 岁以上者27 例。
损伤原因:跌伤10 例,交通事故伤8 例,高处坠落伤7 例,自行车跌伤4 例,打击伤2 例,扭伤1 例。
损伤机制:过伸性损伤20 例(6
2.5%),屈曲型损伤7 例(21.9%),压缩性损伤4 例,损伤机制不明1 例。
伤后就诊时间1 h~2周,其中24 h入院13 例,25~72 h入院8 例,3~7 d入院7 例,2周以内4 例。
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四肢不全瘫,上肢神经功能受损大于下肢,单纯累及上肢者10 例,22 例累及四肢。
伴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触痛觉减退12 例,烧灼感或痛觉过敏3 例,直肠膀胱功能受累者5 例。
c4髓节损伤3 例,c5髓节损伤11 例,c6髓节损伤9 例,c7髓节损伤5 例,二个以上髓节损伤4 例。
1.2 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15 例摄张口位片,4 例摄动态颈椎侧位片,24 例行mri检查,10 例行常规ct扫描,其中5 例行螺旋ct三维重建。
x线片下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12 例,颈椎生理性曲度改变4 例,颈椎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宽3 例,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颈椎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径比值小于0.75)5 例,颈椎退行性改变9 例。
mri检查显示不同程度颈脊髓受压16 例,其中单节段受压8 例,两个节段6 例,三个节段2 例,颈髓内出现异常信号6 例。
1.3 非手术治疗本组14 例。
根据损伤情况采用glisson枕颌牵引8 例,颅骨牵引6 例,伤后24 h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ga dose of methylprednisolone,mp)治疗5 例。
用法为30 mg/kg体重,于15 min内静脉输入,45 min后5.4 mg/kg·h,连续23 h静脉滴入。
其余地塞米松20 mg/d,连用3 d,20%甘露醇125 ml,每日2次,连用3~5 d。
其他治疗包括神经营养药及支持治疗等药物治疗。
1.4 手术治疗本组18 例。
12 例术前颅骨牵引,6 例术前glisson枕颌牵引。
其中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4 例,颈椎前路减压加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7 例,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2 例,颈后路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2 例,颈后路全椎板减压加侧块钢板固定3 例。
其中伤后72 h内手术6 例,伤后3 d~1周内手术6 例,1~2周手术4 例,伤后2~4周手术2 例。
2 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21个月。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joa评分标准,入院与随访比较,计算改善率:改善率=(随访时评分-入院时评分)÷(17-入院时评分)×100%。
joa评分非手术组入院时8.4分,随访时11.5分,改善率36%;手术治疗组入院时6.8分,随访时12.9分,术后改善率60%。
经统计学处理p<0.05,表明两者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