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前路手术选择性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

前路手术选择性治疗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
to / n e i r ap o c i n va a t ro pr a h
L U Mig y n ,F e—i I e g,L U P n Z I n —o g AN W i ,L U F n l I e g, HA0 Ja — u ( e ate t f p e ugr, eerhIstt o u— inh a D p r n i re R sac ntu f r m oS n S y ie S gr , aigH sil T i la dcl n esy C ogig40 4 , hn ) e D p op a, h dMitr Mei i ri , h nqn 0 0 2 C ia y n t r iy aU v t
的适应证和效果 。结果 退 变性颈椎管狭窄或者椎 间盘 突出的病 例 , 接受前路减压植 骨融合手术后 A I 分有明显升 高 ; SA评 发育性
颈椎管狭窄 的病 例, 接受严重受压 的 2~ 4个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后 A I SA评分有一定恢 复。结论 对 于非 发育性颈椎管 狭 窄 的颈脊髓 中央损伤综合 征患者 , 根据脊髓受 压和局限性椎管狭窄的节段 , 实施 1~ 3个节段 的前 路减压植 骨融合手术 可以起到减
t ae y AC ic a u r 0 4 w r er s e t ey a ay e .T e p t n swe e d vd d i t e e ea ie s i a a a t n ssg o p r td b DF sn e J n a 2 0 e e rto p ci l n lz d e y v h ai t r ii e n o d g n r t p n lc n lse o i ru e v
压 并 为 神 经 功 能 恢 复创 造 有 利 条 件 的 目的 ; 于 长 节 段 发 育 性 椎 管 狭 窄 病 例 , 施 后 路 椎 管 成 形 术 或 者 一 期 前 后 路 联 合 手 术 是 更 对 实 好 的选 择 。 [ 关键 词 ]前 路 手 术 ; 脊 髓 ; 髓 中 央损 伤 综 合 征 ; 变 性 椎 管 狭 窄 ; 育 性 椎 管狭 窄 颈 脊 退 发

脊髓中央束综合征

脊髓中央束综合征

这个星期看到脊髓组来了个车祸导致的中央束综合症的患者,以前只在解剖上看到过这个病。

回来仔细找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中央束综合征(central cord syndrome):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具有的特殊表现。

由于脊髓动脉分布的特征,表现为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然后再向外周扩展。

上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中央,而下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的外周,造成上肢神经受累重于下肢。

因此,上肢障碍比下肢明显。

患者有可能自己步行,但上肢却部分或者完全麻痹。

以前的研究报道57%~86%患此综合征的患者可独立行走。

Penrod等(1990)观察了年龄对此综合征的影响,低于50岁的患者97%(29:30)可独立行走,高于50岁的只有41%(7:17)。

Foo发现源于颈椎硬化症的中央索综合征只有31%的患者能行走,平均年龄为65岁。

找了各处的资料,发觉的资料就是这么多,没有多余的讲这个方面的问题了,老师说之所以叫综合症就是因为原因不明,所以也没有特定单一的治疗方法。

对于这个患者的康复,我们根据评定解决他需要解决的康复问题。

我还找到了一些别的脊髓损伤的资料,看起来跟中央索综合症差不多,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损伤的另一个名字,有待证实。

鞭索综合征又称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是在外力作用下颈脊髓过伸引起的特殊临床综合征。

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多发生于颈部外伤之后,出现一系列脊髓神经损伤症状。

鞭索综合征发病机理:颈髓体积较大,而颈段椎管前后径比胸、腰椎小,且颈椎屈伸活动幅度大,故过伸性损伤多发生在颈髓。

颈椎过伸时,椎体与颈髓相对运动造成颈髓挤压,神经根和齿状韧带受牵拉,引起神经根及颈髓损伤。

这种脊髓损伤多发生在脊髓中央部,原因可能为:①中央部是脊髓前动脉与脊髓后动脉供血的末端,该区供血薄弱,容易受到缺血损害。

②脊髓中央部组织疏松,水肿易向上下蔓延。

③脊髓被挤压于前方的椎体后缘和后方前突的黄韧带之间,按照力学原理,引起脊髓中央灰质损害[1]。

外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手术治疗

外伤性颈脊髓中央综合征手术治疗
关 键 词 :急 性 脊 髓 损 伤 ;脊 髓 中央 综 合 征 ;内 固 定 中图 分 类 号 :R681.5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Surgical Treatm ent for Traum atic Central Cervical Cord Syndrom e ZHANG Xiao jun,CAO Yan~qing,LIU Li—mi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Anqing Hospital,Anqing M unicpal Hospital of Anhui M edical University,Anqing 246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locaJ spinal cord decompression,hematostation,evacuation of hematomaa for the acute central cord syndrome.M ethods 22 cases with central cord syndrome(CCS)were treated
w ith anterior or posterior decom pression,autograft or m esh cage and plate fixation.Results T wenty tw o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48months (18 months on average),the regular X ray film to observe the stability of seg mental injury and the Frankel grade tO determine the recovery of the spinal cord were recorded.AIl cases obtained sol— id fusion w ithin six m onths.T he intervertebral heights and physiologic curves w ere kept wel1.Excellent results w ere achieved in 22 cases,good and fairly good results in 17,the two groups m aking up 77 .Conclusion Early surgical

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治疗

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的后路手术治疗
2 讨 论
[ 1 贾连顺. 2 现代颈椎 外科 学 [ . 海: M] 上 上海 远 东出版社 ,9 3 19 :
l 4. 8
[ ] 陆宸照 , 3 汤华丰 , 过邦辅. 颈椎过伸性损伤引起 的脊髓 中央症群
『 ] 上 海 医 学 ,9 14 1 :1 J. 18 ,( )3 .
[ ] 刘 卫, 1 李玲. 中央型颈段脊髓损伤 的康复治疗 [ . M] 中国I 临床康
复 ,02,(4)2 9 2 9 . 20 6 1 :04— 0 5
14 结果 .
本组 2 O例 , 术后神经功 能即开始 明显 恢复 。经
2~ 6个月( 3 平均 1 月 ) 6个 随访 ,O例上肢 型患 者 , 完全 1 9例 恢复正常 , 1例残 留有轻度 的手 内在肌 萎缩 ;0例 四肢 型患 1 者, 8例完全恢 复正常 , 2例有 明显 改善 , 能行走 , 并 但残 留 四 肢运动 障碍 1 , 留手 内在肌萎 缩 1例。随访未 发生颈椎 例 残 不稳等并发症 。
管 内占位 , 使椎管产生继发性 狭窄 , 尤其是多节段 突 出, 如不 及早手术会减少脊髓损伤恢 复的可能性 。因此, 我们 强调对 此类损伤应早期手术。本组病例 治疗效果满 意, 与及 时手术 减压有关 。该术式具有 以下优点 : 手术相对 简单 , 出血量少 , 术 中无需 输血。减压 内达棘突的基底 , 外达关节突内侧 , 减压 范围足够 , 使颈髓有较大的空间向后移位 , 可达到通过一侧半
管, 已经狭窄 的椎管则更加狭小 , 脊髓受压于椎体后缘的骨赘
与膨人的黄韧带之间 , 中央部分承受了最大压力 , 其 灰质首 当 其 冲受损 出现临床症状 。急性 中央颈脊髓损伤的主要病理变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4
呼吸功能障 碍:呼吸困 难、呼吸衰
竭等
2
感觉障碍: 肢体麻木、 疼痛、感觉
减退等
5
认知功能障 碍:记忆力 减退、注意 力不集中等
3
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血 压波动、出 汗异常、排
尿困难等
6
心理障碍: 焦虑、抑郁、
恐惧等
脊髓中央管综合 征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2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肌肉力量、感觉功能等 3 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CT、MRI等,观察脊髓和椎管的结构 4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5 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评估神经功能 6 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可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3 氧运动,如 游泳、慢跑 等
加强腰部和
2 背部肌肉锻 炼,增强脊 柱稳定性
避免剧烈运
4 动和过度劳 累,以免加 重病情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及时发现疾 病征兆
定期进行脊柱检 查,了解脊柱健 康状况
定期进行神经系 统检查,了解神 经系统功能状况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 脊髓中央管病变情况
01
言语治疗:针对 言语障碍患者, 进行言语训练和 发音矫正
02
职业治疗:帮助 患者恢复日常生 活技能,提高生 活质量
03
06
辅助器具:使用 辅助器具,帮助 患者提高生活自 理能力
05
康复护理:提供 专业的康复护理 服务,帮助患者 适应日常生活 Nhomakorabea04
心理治疗:针对 患者的心理问题, 进行心理疏导和 情感支持
03 病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 感染、外伤等。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概述】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变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简称为“四瘫”。

按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可将其分为以下类型。

⑴脊髓震荡:与脑震荡相似,脊髓震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迟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全部丧失。

因在组织形态学上并无病理变化发生,只是短暂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⑵脊髓挫伤与出血:为脊髓的实质性损坏,外观虽完整,但脊髓内部可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传达纤维束的中段。

脊髓损伤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轻者为少量的水肿和点状出血,重者则有成片挫伤、出血,可有脊髓软化及瘢痕的形成,因此预后极不相同。

⑶脊髓断裂: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不完全性,常伴有挫伤,又称挫裂伤,脊髓断裂后恢复无望,预后恶劣。

⑷脊髓受压:骨折移位,碎骨片与破碎的椎间盘进入椎管内可以直接压迫脊髓,而皱褶黄韧带与急速形成的血肿也可以压迫脊髓,使脊髓产生一系列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及时去除压迫物后脊髓的功能可望部分或完全恢复,如果压迫时间过久,脊髓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软化、萎缩或瘢痕形成,则瘫痪难以恢复。

⑸马尾神经损伤:第二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可产生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缓性瘫痪,马尾神经完全断裂着少见。

此外,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驰援性瘫痪,这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现象,称之为脊髓休克。

2~4周后这一现象可根据实质性损害程度的不同而发生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痉挛性瘫痪。

因此,脊髓休克与脊髓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⑴脊髓损伤的诊断:受伤平面以下出现驰援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

早期手术治疗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早期手术治疗脊髓损伤中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缩短病理 性炎症反 应过 程, 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 降低 病残率。
【 关键词 】 急性脊髓损 伤; 脊髓 中央综合征 ; 学 外科 【 中图分类号 】 R 5. 【 61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1 50 20 )209 — 0 ・ 1 (07 0- 5 3 09 0 0
p r h i ee c ew e e c n r l r u a w t r dt n to n h r ai g g o p w t al o a s i a o d d c mp e — ae t e df r n e b t e n t o t o p t t i ta i o a meh d a d t e t t ru i e ryl c p n c r e o r s f h og h h i l e n h l l so e a u t n o e t maa d h ma o tt n o f do t h o sb e rs l a d r a o h t f c u aie ef c . s l T e ei i n, v c ai fh mao n e t s i .T i u ep si l e u t n e s n t a f t r t f t Re u t o ao n t ae c v e s h r n
E r ri l rame t o c t cria sia e ta cr nu ysn rme al s g a et n r ue evcl pn l nrl odi r y d o yu c t f a c j L njn J X b C U Xu hn ea I Megu I u i n H ice g t l
h l wn —pdt o a ae i e t cr ydo e( C )w oh dbe et f m Jn 19 a .0 6 adcn tef l igu a f ltecsswt cnr odsn rm C S ,h a ent ae o a .9 8t Jn2 0 ,n o — oo a lh h l a r dr o

颈髓损伤中涉及伤病关系及参与度相关案例的法医学分析--附2例报告

颈髓损伤中涉及伤病关系及参与度相关案例的法医学分析--附2例报告

颈髓损伤中涉及伤病关系及参与度相关案例的法医学分析--附2例报告摘要:目的:对2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相关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2例颈髓损伤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伤病关系及参与度。

结果:案列1中,被鉴定人认为外伤与自身退变共同作用致目前不良后果,所起作用基本相当,建议外伤为同等作用;案例2中,本次外伤系轻微作用,疾病占主要作用。

结论:在颈髓损伤涉及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过程中,应充分了解被鉴定人受伤过程及受伤机制后,根据被鉴定人伤后临床表现特点及与其伤前比较有无加重、影像学资料及电生理检查,明确脊髓损伤及自身颈椎疾病(包括颈椎退行性变、颈椎病及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等情形)的严重程度,综合评定伤病关系及参与度。

在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如何确定颈髓损伤与自身疾病的因果关系的评定本类案件的关键点亦是难点。

本文通过对2例司法鉴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案例,结合对《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伤病关系标准理解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探讨颈髓损伤司法鉴定过程中如何把握因果关系分析的突破口和规律性,掌握颈髓损伤伤病关系的法医学鉴定方法,从而正确适用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案例一:被鉴定人袁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受交警大队委托对袁某进行伤残程度评定及伤病关系评定。

被鉴定人伤后临床表现:双上肢肌力约为2级,双侧握力明显下降,为0级,双下肢肌力约为0级,肌张力稍高,感觉丧失,足拇背伸肌肌力:左侧0,右侧0。

提睾反射:左侧-,右侧-,影像学资料提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间盘突出;C3/4椎间盘突出并脱出,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脊髓水肿;C4/C5、C5/C6椎间盘突出;临床行颈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中见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损伤严重,探查C2-C4水平椎管前方有钙化,重度卡压硬膜囊,硬膜囊受压向后方凸出,脊髓挫伤,水肿明显,硬膜下淤点,硬膜囊完整,予以修整双侧椎管内骨刺,使之光滑……诊断:颈椎过伸伤并脊髓损伤ASIA A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管狭窄症;创伤性颈椎间盘破裂;颈椎间盘突出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目的 分析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201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4-06 行手术治疗
并获得随访的 52 例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年龄、病变节段数、是否存在椎
前高信号、脊髓内高信号的范围、椎管最狭窄处百分比(MCC)、脊髓最大受压缩程度(MSCC)、入院 ASIA 评分、受伤至手
YANG Hai-yuan, TANG Peng-yu, LUO Yong-jun, YIN Jian, FAN Jin, YIN Guo-yong, ZHANG Ning, CAI Wei-hu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dictors of outcome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ervical central cord syndrome. Methods Fifty-two cases of cervical central cord syndrome surgicall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4 were restrospectively studied. Multi -regression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ge, number of skeletal segments, the existence of high signal in the front of vertebral body, length of intramedullary hyperintensity, maximum canal compromise(MCC), maximum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 ASIA motor score on admission, the interval from injury to surgery, surgical approaches and the neurological outcome. Results All the 52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of 25.6±13.4 months, no complication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such as spinal cord injury and fixation failure were found. The neurologic function of the 52 cases at the time of last follow-up was improved. The mean ASIA motor score at the last followup was 89.4±11.7(upper extremities 42.4±7.6 and lower extremities 47.0±4.7). Age(P =0.019) and admission ASIA motor score (P <0.001)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between neurologic outcome and the interval from injury to surgery (P =0.162), surgical approaches (P =0.773), the existence of high signal in the front of vertebral body (P =0.106), length of intramedullary hyperintensity (P =0.647), MCC (P =0.254), MSCC (P =0.397), number of skeletal segments (P =0.806). 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central cord syndrome is safe and effective, aged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lower admission ASIA motor score have poor functional recovery. The length of intramedullary hyperintensity in MRI i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the degree of spinal cord injury. Key words: Cervical vertebra; Spinal cord injury; Central cord syndrome; Prognosis
术时间及手术入路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结果 52 例均获得随访(25.6±13.4)个月,未出现脊髓损伤、内固定
失败等影响预后的并发症。 末次随访时 52 例神经功能均得到一定恢复,ASIA 运动功能评分为(89.4±11.7)分,其中上肢
(42.4±7.6)分,下肢(47.0±4.7)分。 年龄(P =0.019)及入院时 ASIA 评分(P <0.001)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受伤至手术
·674·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 年 7 月第 31 卷第 7 期 Chin J Bone Joint Injury, Jul. 2016, Vol. 31, NO. 7
龄>18 岁;③入院诊断为颈脊髓中 央管综合 征 ;④影 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及明显颈椎不稳;⑤入院时 ASIA 神经功能分级为 C 或 D 级;⑥行手术治疗者。 排除标 准 :①影 像 学 检 查 提 示 有 骨 折 脱 位 或 存 在 颈 椎 序 列 不 稳;②入院时 ASIA 分级为 A、B、E 级患者;③随 访时 间<12 个月;④采用非手术治 疗者;⑤存在 神 经 系 统 疾病或颅脑外伤影像神经功能评分。 共纳入 52 例,男 39 例,女 13 例,年龄 34~77(52.9±9.6)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18 例,骑车或行走时摔伤 22 例,高处坠 落伤 7 例,体育锻炼时受伤 3 例,酒后摔伤 1 例,重物 砸伤 1 例;单节段病变 10 例(C4、5 3 例,C5、6 3 例,C6、7 3 例 ,C3、4 1 例 ),2 个 节 段 病 变 27 例 (C4~6 10 例 ,C3~5 8 例,C5~7 7 例,C3、4、C5、6 1 例,C4、5、C6、7 1 例 ),3 个节段 病 变 9 例(C3~6 7 例,C4~7 1 例,C2~5 1 例),4 个节段病变 5 例(C3~7 4 例,C2~6 1 例),5 个节段病变 1 例(C2~7);入院 时 ASIA 评 分 (67.6±20.0)分 ,上 肢 (28.1±11.7)分 ,下 肢 (39.7±9.8)分;入院时 ASIA 分级:C 级 19 例 ,D 级 33 例。 1.2 影像学资料及测量指标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 椎正侧位 X 线 片、 多排 CT 平扫+二维重建、MRI 检 查,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颈椎曲度变直、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 骨化等颈椎退变。 于 MRI T2 像上测量椎管最狭窄处 的 矢 径 (Di),脊 髓 受 压 缩 最 大 处 的 矢 径 (di),以 及 病 变节段上下各 1 个节段的椎管矢径(Da、Db)和脊髓矢 径 (da、db),图 1、2。 根 据 Fehlings 等 [4-5]的 研 究 分 别 计算椎管最狭窄处百分比(MCC)和脊髓最大受压缩程 度 (MSCC),MCC=[1-2×Di/(Da+Db)]×100% ,MSCC= [1-2×di/(da+db)]×100%。 52 例中 MCC 为(45.0±7.1)%, MSCC 为(18.9±10.6)%。 术前 MRI 检查 T2 像上脊髓 存在高信号影的有 38 例,根据 Miyanji 等[6]研究方法 测 量 脊 髓 高 信 号 影 的 范 围 (24.9±13.3)mm,Di(di) 为 (5.3±0.7)mm。 1.3 手术方法 前路手术 39 例,后路手术 13 例。 手 术入路选择的原则是可最大程度地减压,对于病变节 段在 3 个及 3 个以内且后纵韧带骨化较轻,原则上选 择前路手术, 包括颈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 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以及二者联合应用。 后 路手术的适应证主要包括病变节段较多、后纵韧带骨 化较明显的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椎板切除侧块螺 钉 内 固 定 术 以 及 椎 板 成 形 术 [5]。 1.4 研究方法 分组:早期手术组(受伤至手术时间<2 周 ,35 例 )与 晚 期 手 术 组 (受 伤 至 手 术 时 间>2 周 ,17 例 )[7],前 路 手 术 组 (39 例 )与 后 路 手 术 组 (13 例 ),髓 内有高信号组(38 例)与髓内无高信号组(14 例),以 及椎前有高信号组(37 例)和椎前无高信号组(15 例)。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81371967);江 苏 省 “六 大 人 才 高 峰 ”C 类 资 助 项 目 (2014-WSN-012 )
通 讯 作 者 :蔡 卫 华 ,E-mail :caiwhspine@ doi:10.7531/j.issn.1672-9935.2016.07.001
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不完全性脊髓 损伤,McKinley 等[1]报道在各类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 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大约占 44%。颈脊髓中央管综合 征常见于车祸、高处坠落伤等原因引起的颈椎过伸性 损伤,虽然该损伤多无明显的颈椎骨折脱位,但是大 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