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主要成就;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启发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学习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及影响。
【学习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一、追根溯源:英国何以能一马当先?(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活动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英国?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稳定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政治前提: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世界各地廉价的原料、资源不断运往英国,英国积累了巨额的原始资本……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我生产的呢绒供不应求,订单都排满了。
”经济条件1:材料三:(英国)圈地运动使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给租地农场主打散工,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经济条件2:材料四: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自然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为机械发明准备了知识。
理论依据:二、一马当先:英国一马当先的表现?(探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后(机器工厂)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三、响者云集:英国之后为何响者云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根据下面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材料二: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机的轭具下……——《受雇于曼切斯特棉纺工人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业无产阶级,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设计】

课题: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1.瓦特改进蒸汽机;工业革命及其影响【预习导航】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建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背景直接原因:随着的不断扩大,迅速增长的需求,刺激了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展。
含义: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人们把的这种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时间:英国世纪中期-世纪中期1765年,发明纺纱机,将它命名为。
动力机器:1785年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工厂制度:19世纪,传统的逐渐被替代。
交通运输:1825年,由设计的拖着车厢载着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的开始。
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进入了。
扩展: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图一( ) 图二 ( ) 图三( )【新课导学】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材料二 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
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案2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1.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的确立。
2. 劳动力条件:_______________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3.资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4.技术条件:_______________。
5.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___________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工厂手工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开始标志:1765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_______”。
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2.新发展——动力技术的革新:______年,瓦特研制成的_______________,工业革命入新的发展阶段。
3.交通工具的革新:出现和。
4.结束标志:1840年前后,_______________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5.工业革命的扩展:和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提高_______________,人类进入“”。
2.生产组织形式变化: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经济结构变化:_______________。
4.社会关系变化:和___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5.社会意识方面: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自由主义指)6.对世界:以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原因、条件:(1)机器大生产需要更多的_______________,(2)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________,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3)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九年级历史上学案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5.结合以上材料和本课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环节四:巩固训练1.()英国在近代曾引领了西方世界的两个潮流。
这两个潮流是:A.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B.资产阶级革命和新航路开辟C.文艺复兴和英国工业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是:A. 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B. 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C.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D. 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3.()阅读右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蒸汽机的作用是:①用机械力取代了自然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②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④确立起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⑤出现了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A.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4.()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图片①②③④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B.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工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10.()“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
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导学案: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C60年代-19C 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阶段特征】这个阶段是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的时期。
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
同时,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同殖民主义宗主国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都很尖锐。
这种矛盾状况集中体现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三大历史潮流上,即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民族解放运动。
三大潮流中,资产阶级的运动是当时历史的主流。
本阶段的中心内容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三股潮流,即在工业革命这一个中心推动下,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三股潮流推动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基本线索】1、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2)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确立2、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一股进步的历史潮流(1)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3、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心转移到亚洲为了反抗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和民族压迫,19世纪中期形成了亚洲革命风暴。
其中,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起义把一这一风暴推向了顶点。
这时期斗争大都采取以往农民运动的方式,缺乏近代的新内容,大多都以失败而告终。
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政治体制]统观18世纪欧洲各国的政治制度,存在着这样一个系谱:西班牙、法国、丹麦、普鲁士、奥地利算比较典型的绝对王权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不能形成对抗王权的绝对力量;威尼斯、波兰、荷兰是资本主义共和国;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1760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也曾试图强化王权,想改变国王“统而不治”的状态,但最终未能得逞。
[贵族阶层]18世纪的欧洲贵族阶层成分很复杂,既有军功贵族,也有教会贵族。
贵族因为享有荣誉而充满优越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血统高贵,因而不屑于经商,觉得经商有失身份。
第二单元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前预习学案

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过程和影响。
2、初步形成本课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预习内容1、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⑴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⑵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部门、主要成就。
2、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⑶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⑷找出工业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阶级结构、内政外交四个方面的变动表现。
3、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⑸工业革命的扩展表现。
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
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条件、时间、影响三、【课堂学习过程】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市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技术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资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成就(进程)1、开始:工业革命首先从开始。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之后,在、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取代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
2、发展:年,研制成的在工厂投入使用,标志着工业革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基本上取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和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4.工业革命的影响(1)_(2)(3)(4)(5)(6)5.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原因条件:(2)基本形成:(3)影响四、 [合作探究]探究一: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探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和主要发明有哪些?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探究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工业革命不但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学案7: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市场条件: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提供了广阔的。
(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 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工业革命的进程(1)机器的出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2)机器的推广: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取代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预习交流1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
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段材料主要揭示了什么问题?二、从工场到工厂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 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加快了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原因和条件(1)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之后,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2)贸易范围的扩大:随着的开展,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 ,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3)交通条件的改善: 和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4)殖民体系的拓展:资产阶级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之中。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附答案)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附答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掌握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知识。
2.通过阅读教材,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合作探究,找出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4.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影响。
学习过程:一、纺织技术的革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页,完成下列问题:1.工业革命开始的背景;2.纺织技术革新的表现。
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探究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材料三: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材料四: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合作探究2:如果当时珍妮机发明出现在中国,情况会怎样?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4-95页,了解下列史实:1.瓦特改良蒸汽机;2.蒸汽机广泛使用的意义。
合作探究三、火车与铁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页,了解下列史实:1.史蒂芬森发明火车机车及其意义;2.工业革命的意义;3.工业革命的发展。
合作探究4: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课堂达标检测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2.工业革命完成标志是()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必修班)
【知识结构】
一、工业革命的过程: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⑴政治前提:18世纪,英国进一步发展
⑵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资本条件:、黑奴贸易等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资本原始积累)
②市场条件: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③劳动力条件:提供了大量的。
④技术条件: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⑤资源和原料: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⑶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根本动力
2、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过程):
⑴开始部门:英国新兴的业,标志: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
⑵动力革新: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从此人类进入“”。
)
(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_____年美国人_______发明______;______年英国人_______发明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⑴工厂制度兴起(表现: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发展到工厂。
)
⑵年前后,英国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4、工业革命的扩展:
⑴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欧美及亚洲等地(→法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等)。
⑵到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的提高了(英国从农业国变为,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
2、加快了进程,工业城市开始逐渐形成。
(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3、促使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
4、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基本形成,英国成为“”和世界贸易中心。
5、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开展的必然因素主要是
A、资产阶级已经上升为统治阶级
B、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突破
C、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D、英国积累了大量资本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飞梭出现
B、珍妮纺纱机出现
C、改良蒸汽机出现
D、轮船出现
()3、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A、冶金业
B、采煤业
C、棉纺织业
D、造船业
()4、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成就是
A、珍妮纺纱机出现
B、改良蒸汽机出现
C、蒸汽轮船出现
D、蒸汽机车
()5、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机器在冶金、采矿、交通业中广泛应用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工业革命的动力
C、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的产生
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6、图中的发明中对工业城市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是
()7、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物美价廉的商品
B、炮舰
C、军队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8、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外经营的重点是
A、从非洲贩卖黑奴
B、从殖民地掠夺贵重金属
C、加强同殖民地的贸易
D、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9、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是指
A、工业革命确立了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B、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C、机器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0、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
它形成的必要技术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
C、世界贸易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生产技术知识的积累是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前提。
()2、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3、19世纪中期,美、英、法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4、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5、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三、材料题: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它的技术突破体现在哪里?说说它的出现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2、图二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说说它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3、图二所示机器与图三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A B C D
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必修班)
一、选择题 C B C B D B A D D B
二、判断题 B A B A A
三、材料题
.(1)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
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和其他生产部门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2)瓦特。
人们利用蒸汽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图二所示机器(蒸汽机)给图三所示机器(火车或火车机车)提供动力。
(4)①工业革命开始主要在英国进行。
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机械师(技师)。
③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机器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必修班)
一、选择题 C B C B D B A D D B
二、判断题 B A B A A
三、材料题
.(1)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
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和其他生产部门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2)瓦特。
人们利用蒸汽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图二所示机器(蒸汽机)给图三所示机器(火车或火车机车)提供动力。
(4)①工业革命开始主要在英国进行。
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机械师(技师)。
③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机器的大量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