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一.企业概况广东中成化工有限公司于1993年建厂,1994年投产,是一家中型民营化工企业。
现有职工人1500人,其中博士4人,高级工程师25人,工程师116人。
主要产品有三大系列:以保险粉为中心的硫化工系列;以双氧水为中心的过氧化物系列;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气体产业。
主产品保险粉年产能19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三分之一,是世界规模最大、出口最多的企业。
联产焦亚硫酸钠,产量10万吨/年,也居世界首位。
副产亚硫酸钠、海波、二氧化碳和干冰,产量均居国内前列。
双氧水产量12万吨/年(27.5%计)。
公司拥有净资产约4.1亿元,2002年销售额超过9亿元,利润超过1.4亿元,上交税金4000余万元,出口创汇2800多万美元,销售利润率约15%,净资产利润率约34%。
1998年,中成化工启动了第一期清洁生产工程,到目前为止,公司共投入资金约1.2亿元,实施了五期清洁生产工程,完成清洁生产技改项目140余项,建立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并于2002年通过了认证,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超过6000万元。
二.工艺流程及原理(略)清洁生产强调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系统地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在源头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使防治污染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机地结合起来。
推进清洁生产可促进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并且能够充分发挥防治污染的投资效益。
1).生产工艺的改进保险粉生产常见的工艺路线有“钠汞齐法”、“锌粉法”和“甲酸钠法”。
“钠汞齐法”存在汞污染,“锌粉法”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而且资源消耗很大,不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中成化工选择的是最先进的“甲酸钠法”,与“钠汞齐法”和“锌粉法”相比,“甲酸钠法”具有能源消耗低、原材料利用率高、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等优点,这就为清洁生产创造了基础条件。
2).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的甲酸钠法虽然比钠汞齐法和锌粉法优越得多,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合成保险粉的工艺废水(残液)含有大量的钠原子和硫原子,采用常规方法处理,不仅浪费的资源,且根本不可能做到达标排放。
企业绿色生产实践(案例分析篇)

企业绿色生产实践(案例分析篇)企业绿色生产实践(案例分析篇)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企业绿色生产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绿色生产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个企业绿色生产的实践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某电子产品制造商该企业致力于研发和生产节能环保型电子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如高效节能电机、LED照明等,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企业还加大投入,对生产线进行绿色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废物减量。
通过绿色生产,该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案例二:某化工企业该企业积极转型,发展方向由传统的化工产品向绿色环保型产品转变。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采用了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企业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如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等,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通过绿色生产,该企业实现了生产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案例三:某汽车制造商该企业注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推出了多款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采用了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如高效电池、轻量化材料等,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
同时,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充电设施,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
通过绿色生产,该企业占据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三、启示与建议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和建议:1. 企业应树立绿色生产的理念,将环保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2.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绿色生产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3. 企业应积极开展绿色生产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4.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绿色生产的扶持力度,如提供政策优惠、资金支持等,推动企业绿色生产的普及和发展。
清洁生产审核案例分析

清洁生产审核案例分析——以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为例一、一汽大众汽车公司简介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国家重点支持的520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2002年在全国轻型车行业列前三名。
现有职工1.5万人,占地317万平方米,总资产80亿元,净资产达32亿。
拥有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身、车架、前桥、后桥等六大总成及内饰、空调、油箱、水箱、制动器制造工艺设备,整车制造能力10万台套/年。
二、筹划与组织(一)领导支持和参与历届领导班子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03年在全厂范围内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聘请了清洁生产专家对全厂各级干部职工进行了清洁生产培训,提高了职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组建审核小组为使审核工作顺利开展,切实解决问题,找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良好途径,该公司组建了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审核支持小组、审核工作小组和审核办公室。
各小组成员包括职能行政部门负责人、技术和管理负责人等。
(三)制定审核工作计划为确保审核工作能按时保质顺利完成,审核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审核办公室成立后,制定了审核工作计划(略)。
(四)开展宣传与教育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同志,利用各种例会、电视录像、知识讲座以及下达文件,组织学习,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全员对清洁生产审核的认识,使全体职工更进一步认识到清洁生产的重要性,提高了自觉参与清洁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
三、预评估(一)产污和排污现状分析各主要生产车间产污排污状况(2002年)(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除油、磷化工序需要一定的温度,在生产中需要锅炉蒸汽加热,不能节省能源;⏹ 2.涂装前处理清洗废水处理后,没有综合利用,浪费水资源;⏹ 3.涂装生产废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复杂;⏹ 4.涂装车间冬天用的冷却水没有充分回收利用;⏹ 5.焊装车间和CAL车间周期性排放的循环冷却水没有充分回收利用;⏹ 6.采用空气喷吐面漆,涂料利用率低;⏹7.纯水制备系统处理单元设备不平衡,维护费用高,膜使用寿命低;⏹8.涂装车间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不够,影响处理站正常运转。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电镀厂

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不可回收固废收集 箱
采取低噪声设备, 加强生产车间隔音 设施和工人个人防 护,作业时佩戴耳 塞(耳罩)
4、产污、排污现状及治理情况分析
1)产污、排污情况
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总量指标执行情况
废气污染产生与排放情况 固废产生及排放情况 噪声情况:
2)环境管理制度: 3)环保执法情况 4)环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
5、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估
内容
审核前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电镀工艺选择合理性
①
清洁生产工艺一般
2.电镀装备(整流电源、 风机、加热设施等)节 能要求及节水装置
总用水有计量,但各车间生产用水量和废水排放基本无计量; 仍采用高能耗的SCR整流器;冷却水直接排放。
油、COD
酸 CN、Cu、碱
Cu Ni Cr Cr
Cu、Ni
SS SS pH COD 重金属
污染水体
SS、COD、 BOD
发生部位
有无控制设施
脱脂、除油 水洗工序 酸洗水洗工序 碱铜水清洗工序 酸铜水清洗工序 镀镍水清洗工序 镀铬水清洗工序 钝化水清洗工序
本厂污水处理站
阳极清理工序
生产现场 生产现场 废气处理设施 漆雾处理设施 过滤工序
2、生产基本情况调查
生产线设置:
① 青铜线,1994年建成生产。以镀青铜、六价铬为主。 ② 咖啡线,1997年1月扩建完成。以镀古铜、棕古铜、红古铜、咖啡铜,
锻面镍等加工为主,主要产品为灯饰五金、艺品五金。 ③ 镍砂线,1999年2月建成生产。专门加工镍砂,对象为各种五金件。 ④ 古铜线,于2003年7月扩建完成投入生产,以锌合金、铝合金及铁质
加热锅炉
铬雾净化设施 氰雾净化设施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课件

案例三:XX厂
1
简介
XX厂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他们在清洁生产方面采取了创新的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问题
该公司面临着废水排放超标、废气处理困难等环境问题,对企业形象和竞争力造成了威胁。
3
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和改进废气处理设备,XX厂成功地改善了环境状况。
4
结果
XX厂的清洁生产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清洁生产的优势
1 节约资源
清洁生产有效地减少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资 源利用效率。
2 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减少废物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 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提高产能
清洁生产的优化工艺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提高企业的产能。
4 提高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企业不仅改善了环境状 况,还树立了环保形象,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案例二:XX企业
简介
XX企业是一家注重环保的制造企业,通过清洁生产 方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问题
XX企业过去面临着能源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需要寻找解决方案来提高可持续性。
解决方案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率、优 化生产工艺和推广环保产品。
结果
经过清洁生产的实施,XX企业成功地降低了能源消 耗、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简介
XX公司是一家领先的清洁生产倡导者,致力于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问题
该公司在过去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废弃物处理 困难等问题,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改进生产流程, 他们成功地解决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1. 概况化工厂建于1958年,目前生产的要紧产品有氯碱、苯酚、氯化苯、聚氯乙烯、环己酮、己二酸等,其中氯化苯是该厂的要紧产品,对整个氯碱生产,平衡氯气,提高效益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全厂整体生产能力的发挥。
该厂四十年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原料,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奉献。
但由于种种原因,要紧工艺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工艺较落后,设备也告陈旧、技术呈现老化,致使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居高不下,物耗、能耗未能物尽其用,以废物的形式排入环境,水体中的有机物(COD)、空气中的苯类有害物质均超过国家或者地方的排放标准,导致社会公众与企业矛盾十分突出,环境纠纷也有发生,环境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生产进展。
为了改变企业被动状态,有两种模式可选择:一是使用先进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全面更新换代,但根据目前企业经营状况,一时难以筹措巨额投资,二是对企业现有传统工艺进行剖析,找出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序,结合技术改造,分期分批解决。
后一种选择是符合企业实际,最现实有效的途径。
为此,该企业在1993年派员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清洁生产培训,并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前后对己二酸、氯化苯两个产品作为示范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
通过“审计”使领导发现了生产工艺中存在着许多降耗、节能、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机会,增强了开展清洁生产信心,同时培养了“审计”师资队伍与积存了经验,为企业持续清洁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清洁生产效果其效果包含两方面,即通过清洁生产审计产生的替代方案及实施替代方案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2.1己二酸产品“审计”及效果己二酸生产工艺分为两个工段,即己二酸工段与尾气工段12个工序。
己二酸工段包含氧化、结晶、压缩、压滤、离心与干燥六个工序;尾气工段包含供水、供料、配酸、风机、汲取与浓缩六个工序。
其生产工艺见流程图(图1)。
图1 己二酸生产工艺流程该企业在1994年开展了己二酸产品清洁生产审计,通过“审计”提出了12项替代方案,其中无费方案8项,低费方案2项,中费与高费方案各1项。
清洁生产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案例

清洁生产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实践案例清洁生产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农村地区的生产方式正在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方向转型。
清洁生产不仅仅限于减少污染和废物,它还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与水资源,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实现产业的绿色化。
在许多农村地区,传统农业与工业生产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对环境的忽视,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因此,推动清洁生产理念在农村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并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几个成功实践清洁生产理念的案例。
### 案例一:生态农场的建立与推广某农村地区通过打造生态农场,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些生态农场采用无农药或低农药、施用有机肥料等方式,在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农民自发组成合作社,共同学习并推广生态种植技术。
他们通过轮作、间作等方式改良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且通过引入生物防治技术,有效控制了病虫害。
与传统农业相比,这种清洁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还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生态产品需求的增加,这些生态农场逐渐获得了更好的市场价格,使得农民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不仅如此,该地区的水源、土壤和空气环境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 案例二:社区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另一农村案例则充分体现了清洁生产在废物管理领域的重要性。
一些地区在社区内推行垃圾分类,通过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减少了废物的产生。
实施初期,当地政府组织了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社区设立了多个分类垃圾桶,引导居民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分开。
随后,这些可回收物被地方的回收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如塑料瓶、纸张等都被重新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这项措施让居民意识到垃圾问题的重要性,不仅提升了环保意识,还促成了社区内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密。
清洁生产案例

清洁生产案例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
下面是一个关于清洁生产的案例: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一种化学物质A来制造产品,但是该化学物质A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企业将清洁生产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技术升级和管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该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发现石油炼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可以替代化学物质A来达到相同的效果,而且该替代品的生产过程中废物产量较低。
于是,该企业决定使用这个替代品来代替化学物质A,从根本上减少废物的产生。
其次,该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使用了更加节能环保的新设备。
新设备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减少废气和废水的产生。
同时,该企业还建立了废物的处理系统,通过科学的废物处理方法,将废物进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该企业还加强了对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企业制定了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了每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最小化。
通过以上的努力,该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废物产生量明显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都有所下降,实现了环境污染物的减少,对周围的环境影响明显改善。
其次,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清洁生产对企业和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清洁生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企业经营理念,也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企业概况
广东中成化工有限公司于1993年建厂,1994年投产,是一家中型民营化工企业。
现有职工人1500人,其中博士4人,高级工程师25人,工程师116人。
主要产品有三大系列:以保险粉为中心的硫化工系列;以双氧水为中心的过氧化物系列;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气体产业。
主产品保险粉年产能19万吨,占世界总产能的三分之一,是世界规模最大、出口最多的企业。
联产焦亚硫酸钠,产量10万吨/年,也居世界首位。
副产亚硫酸钠、海波、二氧化碳和干冰,产量均居国内前列。
双氧水产量12万吨/年(27.5%计)。
公司拥有净资产约4.1亿元,2002年销售额超过9亿元,利润超过1.4亿元,上交税金4000余万元,出口创汇2800多万美元,销售利润率约15%,净资产利润率约34%。
1998年,中成化工启动了第一期清洁生产工程,到目前为止,公司共投入资金约1.2亿元,实施了五期清洁生产工程,完成清洁生产技改项目140余项,建立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并于2002年通过了认证,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超过6000万元。
二.工艺流程及原理(略)
清洁生产强调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系统地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在源头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使防治污染与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机地结合起来。
推进清洁生产可促进
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并且能够充分发挥防治污染的投资效益。
1).生产工艺的改进
保险粉生产常见的工艺路线有“钠汞齐法”、“锌粉法”和“甲酸钠法”。
“钠汞齐法”存在汞污染,“锌粉法”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而且资源消耗很大,不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中成化工选择的是最先进的“甲酸钠法”,与“钠汞齐法”和“锌粉法”相比,“甲酸钠法”具有能源消耗低、原材料利用率高、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等优点,这就为清洁生产创造了基础条件。
2).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传统的甲酸钠法虽然比钠汞齐法和锌粉法优越得多,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合成保险粉的工艺废水(残液)含有大量的钠原子和硫原子,采用常规方法处理,不仅浪费的资源,且根本不可能做到达标排放。
②采用的溶剂为甲醇,如果甲醇的消耗不能很好控制,不仅对成本影响较大,同时会污染环境。
③原料甲酸钠和纯碱中的碳原子以CO2形式进入大气,既产生温室效应影响环境,又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成化工在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废水采用回收甲酸钠和亚硫酸钠、残液焚烧制海波的工艺过程;对废气通过深冷及活性炭吸附回收甲醇以及回收CO2等技术改造措施,不仅完全解决了传统甲酸钠法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使得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大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3).废物回收利用
回收甲酸钠和亚硫酸钠:合成保险粉的工艺废水(残液)中还含有大量的甲酸钠、亚硫酸钠和合成过程中生成的有机物,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末端处理,不仅在技术上存在很大的困难,无法保证达标排放,而且资源浪费巨大。
公司于1996年起,累计投资2500万元建成综合回收车间,并经过四次技改扩建,现每年回收甲酸钠12000吨,亚硫酸钠20000吨,价值约为4500万元/年。
残液焚烧制海波:回收甲酸钠和亚硫酸钠后的残液仍然含有大量反应副产物,但组成复杂,暂时没有技术可以全部回收利用,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末端处理,同样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无法保证达标排放。
为此公司于1998年自行设计了残液焚烧制海波工艺,通过这种处理,残液中的钠和硫的回收率均达到了99%。
经过两期扩改,到2000年3月,该装置已经形成五炉三系统,基本与16万吨的保险粉配套,累计投资1500万元,年回收海波5000吨,增加销售额500万元,并且保证了工艺废水达标排放。
工艺尾气回收二氧化碳:工艺尾气的主要成份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减少环境影响,公司于2000年共投资3200万元建成了两套CO2回收装置,现在每年回收二氧化碳3.5万吨,回收干冰1800吨,
产品质量达到了食品级标准,年增销售额3200万元。
全面推广可回收包装:保险粉传统上采用50公斤薄铁桶内衬塑料袋包装,塑料袋、包装桶不能回用,既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又易造成环境污染。
中成化工应用公司开发的专利技术,采用特制阻氧塑料袋代替普通塑料袋,取消包装薄铁桶,使用特制钢质周转桶(箱)运输。
既保证安全,又节约资源,同时降低成本。
经多年推广,现在公司保险粉包装回收率已经达48%以上,每年节约薄铁板1.2万吨,年创效益1200万元。
4).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综合利用原材料:2001年,公司在新建双氧水分厂过程中,遵循清洁生产的理念,对双氧水生产工艺和保险粉生产工艺巧妙构思,有机整合。
关闭原燃烧焦碳的甲酸钠合成装置,改用燃烧块煤生产半水煤气,其中一氧化碳用来合成甲酸钠,氢气用来生产双氧水。
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保险粉生产成本降低了200元以上,同时也降低了双氧水的成本,每年增创效益6000万元以上。
淘汰燃油锅炉,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公司原有7台燃油锅炉,供汽能力为50T/h,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重油,并向环境排放相当数量的二氧化硫。
2003年公司实施热电联产,建成了热电站,规模为2台35T/h中压锅炉和2台3000KW 抽背式汽轮发电机组。
锅炉选用了高效低污染的循环流化床
燃煤锅炉,通过在煤中添加石灰石的办法脱硫,尾气配静电除尘和碱洗,使烟气SO2含量远远低于排放标准,不仅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二氧化硫污染,而且每年为公司增加经济效益3000万元以上。
5).资源能源利用
由于保险粉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甲酸钠、碳酸钠和硫磺,为了严谨、客观地描述原材料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率,中成化工提出了钠原子收率和硫原子收率作为清洁生产的主要考核指标。
下面是中成化工实施清洁生产前后的收率及制造成本变化表。
表一中成化工实施清洁生产前后的收率及制造成本变化表清洁生产工程分一期末二期末三期末四期末时间点1999-12 2000-12 2001-12
2002-12
钠原子收率(%)91.2 95.4 97.3 97.8 硫原子收率(%)94.4 96.2 98.1 98.6 制造成本(元/T)3233 3046 2715 2707
6)清洁生产监控管理
中成化工自1998年9月推行清洁生产一期工程以来,便建立了分区监控管理体系,通过几年的逐步完善,共投资16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具有先进监测设备的环保监测站和
主排废水在线监控室。
主排废水的流量、pH、COD、悬浮物、硫化物能实现在线监控,二氧化硫、甲硫醇、非甲烷总烃等其它污染物能进行实时检测。
公司设有一个清洁生产领导小组和一个环保部,拥有12名专职环保分析、监测、管理人员,一套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比较先进完善的分区检控体系。
对于生产系统的任何因工艺失控产生的超标排放,均能及时发现,并反馈给生产系统进行工艺调整,从而保证了三废的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