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特点的异同
浅谈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

浅谈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摘要:网络用语是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一种语言。
本文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新特点,介绍了网络用语在信息交流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提高信息传播交流效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络用语;信息交流;信息传播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与人相互作用与联系的一种方式。
它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
网络全新的交流环境与独特的传播方式,造就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流传播的一套信息符号。
广义的网络用语包括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病毒;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闪客。
狭义的网络用语主要指网民用于网络聊天或发表个人观点的用语…。
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网络用语。
网络用语近年来迅速壮大和发展,据西华大学武小军教授在2005年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6.87%的人在接收email时使用过或较多使用过网络用语,23.45%的人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并在影响其他人群。
可见网络语言的使用目前已十分普遍。
网络用语的存在和发展对信息交流和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1网络用语的主要类型网络用语的分类标准有很多,从词汇的结构组成与用语含义内在联系这个角度出发,网络用语可分为如下主要类型。
1)符号图形类。
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
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
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一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一”组配的“t—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
这种网络用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2)谐音类。
这类网络用语主要使用发音相近的字词甚至是数字来表达一些传统用语中的书面字词。
如大侠被写成了“大虾”,版面的主人被写成了“斑竹”或“班主”,哭泣如“呜呜呜”的声音被写成一串“555”。
浅析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区别

浅析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区别摘要:随着网络传播的飞速发展,网络日渐深入得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对传统语言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网络语言虽然是来自传统语言,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这篇论文就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进行分析,讨论了网络语言的特点以及演进,具体分析了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区别.关键词:网络语言,传统语言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twork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language .Author: Zheng chunqiuTutor: Quan jing Summary :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gradual influences people's life, the network to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development also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Network language is from traditional language, 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twork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 language .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popular network language ,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network language,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twork language and traditional language .Ker words :network language , traditional language浅析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的区别一、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网络语体和短信语体

撑腰体
• 解析:10月末,出现这样一条微博:“北大副 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 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 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该微博 迅速被网友转发,这条微博同时也衍生出了许 多的不同版本,用各大学校长、各地域代表、 各领域代表等的口吻,为扶起跌倒老人的善行 做全方位保驾护航,这样的语句格式被称为 “撑腰体”。 • 模板:“你是……,看到老人摔倒你就去扶, 他要是讹你,你就……,……替你……!”
几种特殊的语体
一、网络语体
盘点2010-2012各种体, 你是“语林盟主”吗? 欢迎吐槽
有了微博的“煽风点火”,各种流行语一夜之间 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刚学会“有木有”,就又来了 “hold住”,真是让人“伤不起”,刚用“蓝精灵 体”“吐槽”完今天的“悲催”工作,“本山体”没 等到春晚就跟我们对起了古诗词。对于这些网络语言, 调侃经典也好,戏谑时事也好,我们不必上纲上线, 就暂且把他们当做“坑爹”生活的一剂调味品吧。 你一定看过凡客体,也许说过淘宝体,大概听过 TVB体,或许知道hold体,蓝精灵体,吐槽体,各种体, 喵了个咪的,地球人果然无所不能!不如,来聊聊?
丹丹体
• 来源:1月17日,宋丹丹微博质问地产商潘石屹:“长安街南边那么 好的位置,你盖了那么一大片难看极了的廉价楼(建外SOHO),把 北京的景色毁得够呛,你后悔吗今天?”她认为,“建筑商应该对城 市有责任心……一座楼会在这个城市伫立几十甚至上百年。”不久后, 她不经意间创造了“丹丹体”:“潘总,我就是个演员,没多少钱, 我请你喝拉菲(注:一种名贵葡萄酒),别再盖楼了,真的,求你了!” • 模板:“××,我就是个××,没多少钱,我请你××,别再××了, 真的,求你了!”,这一句型红透半边天。 • 示例:国足版——国足,我就是个球迷,没多少钱,我请你吃狗不理, 别再踢球了,真的,求你了! 考试版——期末考试啊,我就是个未成年,没多少担当,我请你吃幸 福滋味,别再让我考不好了,真的,求你了!
009浅谈手机短信语言的特点

北
成
人
教
育
学
报
!""# 年 第 ! 期 摘 要 种别样的色彩。 关键词 手机短信息 手机短信语言 语言的娱乐 游戏功能
浅谈手机短信语言的特点
#柴 静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陕西・西安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同时也是人们娱乐和游戏的工具, 从广义上看, 娱乐和游戏也是一种
交际, 手机短信就是轻松巧妙地在语言文字游戏中完成传情达意的任务的。手机短信受其载体—— — 手机的特殊性 质的影响, 语言表现出不同于其他群体语言的特点。主要是: 受字数限制, 精练简洁; 屏幕显示可以制造特殊的幽 默效果; 大量使用多种修辞格, 使短信表达生动形象、 妥切鲜明; 标点、 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妙用为短信语言增添了一
三、 将一些诗词、 流行广告语以及歌词等 直接改写为短信,雅俗混杂,体现出特殊幽 默效果。
例如: (’)非典时的短信: 板蓝根—— — 今天你喝了没 ( ) 有? 改编自某饮料广告
・ $%・
!
"
#
$
%
&
!
"
()) 尊敬的用户, 您的手机已经欠费, 为了不影 响您的正常使用,请您尽快卖鞋卖帽卖大米,卖房 (改编自 卖地卖自己, 交纳手机费, 谢谢您的合作! ! ) 服务器网络公告的短信 以上这几条短信经过改动,立显诙谐幽默,体 现出人们群众思维的活跃,语言的活泼质朴,匠心 独具。
科技发展为语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紧张高速 的生活节奏迫切需要语言发挥其独特的游戏、 娱乐 功能。 随着手机的普及, 手机短信以其短小精悍、 幽 默睿智、即时迅捷等多重优点迅速融入大众生活, 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也拓展了交流的空 间,成为一种倍受现代人青睐的时尚、自然的交流 信息与情感的方式。 短信息的语言特色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 条: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分类作者:董晶晶来源:《卷宗》2017年第32期摘要: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网络语言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关键字:网络语言,分类,特点网络语言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产生。
它形式简单,传递信息简便快捷,表现力强。
网络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更新速度快,涵盖范围广,不仅折射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也表现了广大网民对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1 网络语言的特点(一)简洁性随着各种聊天交友软件的出现,网络交流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由于打字没有说话的速度快,因此网民们为了节省上网时间和网络流量,在网络交流中也力求能够用简洁的文字或符号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这就要求网络语言要有简洁化的特点。
因此网络语言中经常会出现谐音型和缩略型的网络用语。
(二)诙谐性网络语言在简单的表达了词义的同时,又为其赋予了幽默感,从而使得人们很容易记住并广泛地流传开来。
幽默诙谐的文字或符号能使人很轻松、很深刻的理解对方的意思。
例如:菜鸟,小虾——指初级水平的新人;老鸟,大虾——指高手。
(三)创新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语言在提高网络交流速度的同时开始追求其创新性。
从枯燥无味的传统词汇向事项新奇的现代词汇转型。
现在网络上一些网络用语,很多初学者会感觉比较怪异,如: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恐龙——长得比较难看的女生。
这些词语被赋予上新的含义,如果不理解其词义,则很难进行交流。
(四)时效性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传播速度快,形象又简洁,对于广大网民来说,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网络时尚的代表,青少年在日常谈话和上网聊天时更喜欢使用这种前卫的语言。
但是随着网络用语的不断创新,新兴的网络用词层出不穷,因此,网络语言更新速度特别快,具有时效性的特点。
浅析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特点的异同

浅析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特点的异同作者:彭莉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12期摘要: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作为时代的产物,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在语法上,都有不少相同之处和不同之点。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到时代的发展对语言的深刻影响,这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保护我们的民族语言。
关键词:短信语言网络语言比较相同点不同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历史的不断发展也会创造出新的与时俱进的语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就是应信息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们被现代都市人广泛地使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沟通和交际作用。
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它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为了做好比较工作,我们先来了解短信语言与网络语言各自的定义。
短信语言是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短信息传送服务方式。
目前短信语言从纯文本形式进一步发展,其中MMS (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多媒体短信服务,俗称彩信)突破文本的限制,应用了彩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效果,使短信语言进入到一个多彩的世界。
网络语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一指网络媒体上所使用的叙述性和描写性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形式与全民使用的现代汉语大体是一致的。
二是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用语,如网络、鼠标、软件、登录、宽带、聊天室等。
三是指网民在聊天室和在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上发表意见时所使用的语言。
”[1]了解了定义之后,我们现在从两个方面来对两者进行系统地比较。
一、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的相同点(一)语音短信语言和网络语言都广泛地使用谐音法。
从下面的短信就可以看到其中巧妙地运用了谐音。
例如:愿你从猪年开始,“鼠”钱不完,牛气冲天,虎虎生威,“兔”气扬眉,龙马精神,“蛇”得消费,马到成功,“羊”洋得意,“猴”会有期,“鸡”不可失,“狗”用就好,“猪”你发财。
试论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

手机短信用语风格初探【摘要】手机短信是E时代的产物,具有前沿性,并成为一种具体语境中的新兴语体。
手机短信以其内容丰富、语言凝练的特点而著称。
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通过手机短信将生活的美好、工作的压力、人生的苦闷或失败的处境转化成可望可及的媒介语言,从而达到与人交流、释怀自我的目的。
手机短信用语风格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基础,本文将从语码转换和语言特色两大方面浅析这种新兴语体带来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手机短信;语码转换;语言特色一、引言据统计:我国至少有6000万人使用手机短信业务,而且每年还在继续增长。
手机短信是一种网络传播,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显然它已成为沟通的重要载体。
手机短信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遵循了经济适用的原则,发一条短信只需一毛钱,就可以传达出祝福。
而且有些特定情境下,发短信比说话更方便,比如长时间不联系的朋友,发一则短信,既不唐突,又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作为小型语篇,手机短信浓缩了汉语言表达的多种语体形式,融入了语音、语义、修辞、词汇、语法、语用等多种元素。
同时,这种新兴的语体也促进手机文学的兴起,比如近年来“动动大拇指,当当大作家”、“e拇指争霸赛”等活动中,涌现了不少手机文学原创作品,无疑,这丰富并折射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之,对手机短信用语风格的初探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二、手机短信用语的“语码转换”“语码转换”综述。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说话者在交谈中根据不同情境时而使用某种语言或变体 ,时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或变体 ,不停地转换。
它是操双语或多语的言语社团进行言语交际不可避免的结果,语码转换不仅在双语和多语的情况下发生,也可在同一种语言的标准变体(standard variety)和非标准变体(nonstandard variety)之间发生。
[1]Haugen (语码转换创始人)认为由于说话人等情景因素的改变,导致的语码转换属于“情景型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另一种由语言选择的不同而决定说话情景的语码转换则称为“隐喻型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1]。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利弊

浅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利弊——你以为我会眼睁睁地看着你去送死?我会闭上眼睛的。
——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决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随你大小便!——打死你我也不会说。
——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到周围的树上都试几次。
这是2011年一些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网络用语,所谓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
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手指按键在电脑屏幕上打出来的,通过“看”的方式进入交流领域的,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从表达方式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口语。
就好像两个人的日常对话,只是看不到对方,也没有声调而已。
一般情况,使用者是不用在编辑上下大工夫的,只要对方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可以。
它使用了天南地北的方言词和大量的语气词,这是其特有的魅力所在。
首先,是大量方言词的涌现。
方言,一般的语言学教材上的定义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分支,是一种语言分化现象。
指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民相互交流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互联网的超地域性质,它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们“齐集”一个聊天室。
尽管网民基本上全部都会用标准的现代汉语(除非没有学习过汉语),但是为了显示其地方特色,或是模仿某地方言显出自己的别致,他们会把某些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带进来。
例如:——你说的丝洒子嘛!(四川话,是什么)——贼垃圾(东北话,很)——偶觉得还可以。
(港台话,我)——阿拉不信那个邪。
(上海话,我)方言词的使用,使同一方言区的人们倍感亲切,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甚觉有趣。
其次,网络语言夹杂着大量的语气词。
语气词的使用,是口语的一大特色,比如“你吃了吗?”“你去那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但在网络中,语气词的使用有过之而无不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用就 好 , “ ”你 发 财 。 狗 猪
愿你 从猪 年 开始 , “ 鼠”钱 不完 ,牛 气冲 天 ,虎 虎 人 ”, “ @
@ ”表 示 “ 眼 镜 的人 ”。 戴
为 了 适 应 现 代 生 活 的快 节 奏 , 网络 语 言 也 采 用 了 许 多
短信 语 言 中用 “ F G ”表 示 “ i l r e d ,用 “ K ” g r f in ” 3 S 表 示 “ h n s ,用 “ ( ) / 表 示 “ 手 欢 呼 的 t ak ” \ 0 ” 举
一
短信 语 言和 网络语 言 都 广泛 地 使用 谐 音 法 。
从下面的短信就可以看到其中巧妙地运用了谐音。例如: 生成 , “ 兔” 气扬眉 ,龙 马精神 , “ ”得 消 费,马到 蛇
语 言应用研 究
浅析 短 信 语 言 与 网络语 言 特 点 的异 同
口彭 莉
摘 要 :短信语 言和 网络语 言作为时代的产物 ,无论是在语 音、词 汇还是在语法上 ,都有 不少相 同之处 和 不同之点 。通过对 两者 的比较 ,可 以看到时代的发展对语言的深刻影响 ,这有助 于更好地使用和保护我们 的民
“ 8 ”表 “ 发誓 ”, “ 78 54 我 19 ”表 “ 起走 吧 ”。 一
4 连 读 谐 音 .
“ ”表 示 “ 要 ” , “ 紫 ”表 示 “ 样 子 ” 。 表 不 酱 这 利 用 语 音上 的 相 似 性 来 取 得 特 有 的 效 果 ,是 短信 语 言
络 语 言 是一 个 模 糊 的 概 念 。 “ 指 网络 媒 体 上 所 使 用 的 叙 和 网络语 言最 大 的相 似 处 。 一
和 在B S (u ltn B a dS s e , 电子 布 告栏 系 统 )上 发 词 。 “ 考 ” “ 二 代 ” “ 客 ”等 新 词 随 着 时 代 的发 展 B B le i or y tm 裸 独 拼
表 意 见 时所 使 用 的语 言 。 ”“ 了解 了定 义之 后 ,我们 现 在 从 在 短 信 语 言 中运 用 得 越 来 越 多 。在 网 络 语 言 中新 造 词 更 是 两 个方 面 来对 两 者进 行 系 统地 比较 。
T c n 1 g , 信 息 技 术 ) 领 域 的 专 业 用 语 ,如 网 络 、 鼠 ehooy 能 省就 省 。
标 、软 件 、登 录 、 宽 带 、 聊 天 室 等 。三 是 指 网 民 在 聊 天 室 在 驱 新 和 求 奇 心 理 的 影 响 下 , 网 民们 创 造 了大 量 新
非语 言 符 号 ,其 中 以缩 略 语最 为 显 著 。 1 字母 的 缩 写 . ( )汉 语 拼 音 的缩 写 。例 如 : P ( 服 ) 、B ( 1 F 佩 S 鄙
“鼠 ” “兔 ” “ ” “ ” “ ” “ ” “ ” 蛇 羊 猴 鸡 狗 “ ”分别 与 “ ” “ ” “ ” “ ” “ ” “ ” 猪 数 吐 舍 洋 后 机
族语言。
关 键 词 :短信 语 言 网络 语 言
比较
相 同点
不 同 点
语 言 是 人 类 最 重 要 的交 际 工 具 , 随 着 时 代 的变 迁 而 不
四 川 话 中 , “ 子 ” 的 发 音 与 “ 志 ” 相 似 ; 粤 语 筒 同
断 发 生着 变 化 。 历 史 的不 断 发 展 也 会 创 造 出 新 的 与 时 俱 进 中 , “ 饭 ” 的 发 音 与 “ 欢 ” 相 似 ; 闽 南 话 中 , “ 稀 喜 虾
2 外 语谐 音 .
在 网络 语 言 中 , 人们 用 “ 老 虎 油 ”代 替 了 “ 1 v 爱 I oe
为 了做 好 比较 工 作 , 我们 先 来 了解 短 信 语 言 与 网 络 语 y u , “ o” 瘟都 死 ”代 替 了 “ i dw ” 。 Wnos
言 各 自的 定 义 。 短 信 语 言 是 一 种 基 于 移 动 网 络 的 短 信 息 传 3 数 字 谐音 ,
一
随处可见。例如 : “ 囿态 ”这 个 词 在 网络 中频 繁 地 出 现 , 使 用 率 极 高 。一 张 苦 瓜 脸 ,郁 闷 的表 情 , 相 当 生 动 。又 如
、
短信 语 言 和 网络 语 言 的相 同 点
( )语 音 一
髁 ( 6 )子 : 俩 呆子 靠 在 一起 ,双 重强 调 ,呆 上 加 呆 。 mi
送 服 务 方 式 。 目前 短 信 语 言 从 纯 文 本 形 式 进 一 步 发 展 ,其 中M S ( u tm d a e s g e vc ,多 媒 体 短信 服 务 , M M l i e i M sa e S r i e 俗 称 彩 信 ) 突 破 文 本 的 限制 ,应 用 了彩 色 图 片 、 声 音 、动 画 等 多 媒 体 效 果 , 使 短信 语 言 进 入 到 一 个 多 彩 的 世 界 。 网
的 语 言 ,短 信 语 言 和 网络 语 言 就 是 应 信 息 时 代 的 需要 而 产 米 ” 的 发 音 与 “ 么 ” 相 似 。 所 以 , 网 络 语 言 “ 子 ” 什 筒 生 的 。 它们 被现 代 都 市 人 广 泛 地 使 用 , 日益 发 挥 着 越 来 越 “ 稀饭 ” “ 虾米 ”各 有不 同所 指 。 大 的沟 通 和 交 际 作 用 。 了解 它 们 之 间 的 异 同 ,有 助 于 更 好 地 使 用 它们 ,为人 们 的 生活 提 供 更 多的 便利 和 服 务 。
述 性 和 描 写性 的 语 言 , 其 基 本 词 汇 和 语 法 结 构 形 式 与 全 民 使 用 的现 代 汉 语 大 体 是 一 致 的 。二 是 指 I ( n o m t o T Ifr a in
( )词汇 二
一
条 手 机 短 信 一 般 不 会 超 过 七 十个 字 。 网络 词 语 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