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用药案例
用药不合理典型病例

用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g Iv.gtt q8h 11.14-11.20
点评:治疗性用药选药不适宜涉及:轻度或中度感染使用级别过高的抗菌药物。患者仅有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啰音,血象正常或仅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稍高,影像学检查未提示感染或提示慢性感染灶,细菌/真菌学培养阴性,细菌感染指征或指征不足。
案例二:儿科,住院号:774184
患者:男,6月30天,体重8Kg。诊断:1、急性腹泻病。2、轻度贫血。
用药: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0.45g,ivgtt,bid 12.1-12.6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0.4g,ivgtt,bid 12.1-12.6
点评: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都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都能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 PBPs),从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该患者两药联用,属重复用药。
用药不合理病历:
案例一:内二科,住院号:766834
患者:男,53岁,6.肺大疱;5.肺炎;6.胆囊结石伴胆囊炎;7.前列腺增生。
用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 Iv.gtt q12h 9.7-9.21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6g Iv.gtt qd 9.7-9.21
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8g Iv.gtt qd 9.14-9.21
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ml雾化吸入bid 9.14-9.21
点评:该患者存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有使用抗菌药物指证,患者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雾化吸入,属于给药途径不适宜;患者使用四联抗菌药物无相关依据,属于联用不适宜。参考2016年《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推荐使用:(1)青霉素类/酶抑制复合物、三代头孢菌素或其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联合大环内酯类;(2)青霉素类/酶抑制复合物、三代头孢菌素或其酶抑制剂的复合物、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联合呼吸喹诺酮类。建议按照相关指南对疾病进行诊治,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尽量先留取标本送检,指导用药;疾病诊治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疾病转归,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有相互作用情况(1)加巴喷丁胶囊、复方氢氧化铝镁片有相互作用情况解析:含铝、镁的抗酸药能减少加巴喷丁的吸收20%以上。建议服用制酸剂2小时后服用加巴喷丁。
2.丁苯酞软胶囊有用药禁忌解析:芹菜中含有的左旋芹菜甲素与丁苯酞的化学结构相同,故对芹菜过敏者禁用丁苯酞。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骨化三醇软胶囊处方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骨质疏松使用骨化三醇胶丸用量过大,一般每次0.25μg,每日2次。
2.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1)鲑降钙素注射液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不适宜解析:鲑鱼降钙素注射液静脉注射给药, 治疗骨质疏松时,应皮下或肌内注射。
3.有用药禁忌碳酸钙片有用药禁忌解析:患者肾结石,禁用碳酸钙片。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五、处方五
患者信息:男 ,59 周岁临床诊断:高血压1级,高尿酸血症,上呼吸道感染注释:无1.氢氯噻嗪片(25mg*21)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25mg
2.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g*6)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2g3.氯化钠注射液(100ml*3)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100ml
解析
1.无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1)阿莫西林胶囊无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解析:患者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未注明皮试结果。应补充皮试的结果。
2.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阿莫西林胶囊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阿莫西林胶囊处方为一日一次,属于用法用量错误。该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用法应为一日三次。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解析
1.用药与诊断不相符(1)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用药与诊断不相符解析:遴选药品不适宜,上呼吸道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血嗜血杆菌及非典型病原菌为主,头孢曲松为第三代头孢菌素,起点过高。 建议选用一、二代头孢菌素。
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解析

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解析药物是我们维护健康的重要工具,但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这些不合理用药案例不仅会浪费医疗资源,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下面将分析常见的几个不合理用药案例。
案例一:感冒时大量服用抗生素感冒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然而,很多人一感冒就会直接到药店购买抗生素来服用,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可能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患者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感冒。
案例二:自行中断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治疗需要坚持一定的疗程,通常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一定的药物供应量。
然而,很多人在感觉好转之后就主观认为病情好了,随意停药。
这种行为不仅可能使疾病复发,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不得擅自中断。
案例三:过量服用非处方药非处方药(OTC)是可以自由销售的药物,但并不表示它们是安全无害的。
一些患者常常错误地认为OTC药物剂量较小,再服用一些也没有太大问题。
然而,过量使用OTC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中毒或不良反应。
患者在购买和使用OTC药物时要理性用药,避免过量使用。
案例四:盲目服用广告药物广告药物在电视、网络和其他各种媒体上广泛宣传,很容易引起患者的兴趣。
然而,商业广告往往夸大了药品的疗效,忽略了药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患者应该保持理性思考,了解药物的真实情况,避免盲目购买使用。
案例五:不合理搭配用药一些患者为了加快康复速度,可能会在同一时间服用多种药物,这种行为被称为多药物治疗。
多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加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药物失效。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不合理的药物搭配。
不合理用药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浪费医疗资源。
因此,患者应该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
医生和药师也应该加强对患者的药物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合理用药行为的形成。
典型案例:不合理用药的教训

典型案例:不合理用药的教训典型案例:不合理用药的教训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与药物需求的增长相伴而来的是滥用、滥开药品的问题。
药物使用不当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副作用和药物滥用问题。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案例为例,探讨不合理用药所带来的教训,以期引起人们对于合理用药的重视。
1. 案例一:鸦片药物的滥用在19世纪,鸦片是一种常见的镇痛药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滥用鸦片,导致形成了严重的药物依赖性。
这个案例教给我们,即使是常见的药物也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滥用药物会导致对药物的过度依赖,并可能威胁生命。
对于镇痛药物的使用,我们需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 案例二: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是当前医疗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
频繁、过量地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了身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还导致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因耐药菌感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逐年增加。
我们需要充分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非必要的使用,并尽可能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3. 案例三:非法药物滥用一些非法药物,如海洛因、冰毒等,在年轻人中间滥用现象严重。
这些药物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还会导致成瘾和社会问题。
对于这些非法药物的滥用,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对药物的认知和风险意识。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上述典型案例的探讨,我们深刻意识到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性。
无论是滥用常见的药物、过度使用抗生素,还是滥用非法药物,都可能给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带来巨大的风险。
为了避免不合理用药,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自己所使用的药物的作用、适应症和副作用。
我们要秉持“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规定剂量使用。
我们要加强对药物安全性的认识,不轻易相信不明来源的药物宣传信息,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在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下,相信我们能够避免不合理用药所带来的教训,打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安全的医疗环境。
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执业药师

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执业药师标题: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执业药师执业药师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他们承担着管理和监督药品合理使用的责任。
然而,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在现实中仍然存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执业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的角色和职责。
一、案例一: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增加某患者患有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他的主治医生未能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病原学检测,仅根据症状进行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患者逐渐产生了耐药性,导致后续治疗效果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执业药师应当发挥作为药物专家的专业知识和职责,敦促主治医生遵循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原则。
执业药师可以向医生提供有关病原学检测的建议,并在配药过程中严格执行应用药物的规范。
二、案例二:患者因激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一名患者因为皮肤过敏问题寻求治疗,主治医生过度使用了类固醇激素,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包括皮肤变薄、毛发脱落等。
在这种情况下,执业药师应当在发现不合理的药物使用情况时及时进行干预。
执业药师可以与医生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执业药师还应当向患者提供足够的用药信息和管理建议,帮助他们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
三、案例三:乱用镇静药物导致药物依赖某患者在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后,主治医生在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用药史的情况下,频繁开具镇静药物处方。
患者逐渐产生了药物依赖,出现了严重的戒断症状。
执业药师应当积极参与患者的药物管理,以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遵守适当的剂量和用药时长。
执业药师可以与主治医生一起制定具体的戒断计划,并提供逐渐减药的建议,以减轻患者的戒断反应。
四、案例四:不合理用药导致药物相互作用一位患者同时接受多种不同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但没有告知医生其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这导致不同药物之间发生了药物相互作用,使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执业药师可以扮演药物管理的咨询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执业药师应当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正在使用的药物,并提供详细的用药建议。
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案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不合理用药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让人感到惋惜,更引起了人们对用药合理性的重视。
下面将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用药的典型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一、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病的药物。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却滥用抗生素,导致了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典型案例包括:1. 感冒时滥用抗生素很多人在感冒初期就会用抗生素来治疗,但其实感冒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法治疗感冒,还会导致人体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2. 动物滥用抗生素在养殖业中,为了促进动物生长,一些养殖场滥用抗生素,导致了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针对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宣传,提高人们的用药意识,更加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二、过度使用止痛药止痛药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药物,它可以缓解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然而过度使用止痛药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1. 长期连续使用止痛药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原因,一些人会长期连续地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长期过量使用止痛药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2. 错误的使用方法很多人在使用止痛药时都没有按照医嘱的剂量和频率来服用,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随意服用。
这样易导致药物过量,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对于过度使用止痛药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人们正确使用止痛药的知识普及,提醒人们按照医嘱来使用止痛药,并且要有限度地使用。
三、误用抗菌药抗菌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它也经常被误用在日常生活中。
典型案例包括:1. 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感染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会把抗菌药当成治疗感冒等病毒感染的药物来使用,但事实上,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无效。
2. 不按时、不按量使用抗菌药在使用抗菌药时,很多人都会出现不按时、不按量使用的情况,这样会导致疗效不佳,还会增加抗菌药的耐药性。
面对抗生素的误用,我们应该提高人们对抗菌药的正确使用意识,严格按照医嘱来使用抗菌药,避免滥用和误用。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某院临床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医生过度开具抗生素处方,患者滥用药物,用药不符合指南和临床实践。
这些问题导致了药物过度使用,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并可能引发抗生素耐药性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案例,探讨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抗生素滥用病例描述:一名患者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就诊后医生立即开具了广谱抗生素处方。
但实际上,该患者的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并不能对其起到治疗作用。
原因分析:医生开具广谱抗生素处方的原因可能是时间紧迫或者缺乏对病情的准确判断。
此外,医疗行为中对抗生素的过度依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方案: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病情判断和合理用药的能力。
建立临床指南和规范,限制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医生应根据病原学、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案例二:药物相互作用病例描述:一名患者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其中,一种药物的代谢酶受到抑制,导致其他药物的代谢变慢,进而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能没有充分了解该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或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
解决方案:医生在开具处方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并对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进行评估。
同时,提供给医生一份详细的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帮助其避免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
案例三:超常规用药病例描述:某患者接受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尽管该治疗方法尚未有充分的临床试验支持,但医生还是决定试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原因分析:医生对新的治疗方法可能存在过度乐观的评估或者缺乏对临床研究的了解。
解决方案:建立科学的临床试验体系,促进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和验证。
医生在决定尝试新疗法时,应权衡利弊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同时关注患者的知情同意。
综上所述,我院临床使用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药物滥用、相互作用和超常规用药。
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患者
男性,35岁,因感冒发热就诊。
医生开具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片(口服)。
患者用药后
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 心跳加速等症状。
诊断
药物过敏反应(对乙酰氨基酚片引 起的)。
案例分析
01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和发热。然而,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红肿、呼吸 困难和心跳加速等症状。
经验教训
1
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开具合理的药 物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和使用不当。
2
患者在使用镇痛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 照药物说明书的用法和用量使用,不要随意增 加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
3
如果患者在使用镇痛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 依赖性,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就医 寻求帮助。
03
案例三:药物过敏反应
经验教训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了解患者的病因和病情,避免盲目使用 抗生素。
对于感冒、咳嗽等常见症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如休息 、饮水、对症治疗等。
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确保使用时间合理,避免产生耐药性 。
02
案例二:镇痛药过度使用
案例描述
患者男性,52岁,因右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持续加重, 就诊时诊断为骨关节炎。医生开具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 酰氨基酚等,并嘱咐患者按需服用。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和药物使用情况,以避免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 。
患者在使用非处方药时,如出现不适症状,应 及时咨询医生,以免延误治疗。
患者应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情况,避免使用可 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04
案例四:药物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
一、药不对症
用药与所患疾病风马牛不及。
如尿道炎、阴道炎用脂肪乳,子宫腺肌病用奥美拉唑。
二、重复用药
⑴成分重复:
①扑热息痛重复,速效伤风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小儿速效颗粒+小儿退热片;扑热息痛+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或速效伤风胶囊;速效伤风胶囊或复方锌布颗粒或小儿速效颗粒+尼美舒利配伍做为退热治疗,不符合治疗常规。
②扑尔敏重复:扑尔敏+小儿速效颗粒或咳特灵或速效伤风胶囊,易使产生嗜睡、乏力等。
③其他:赖氨葡锌颗粒+小儿复方氨基酸针或小儿五维赖氨酸糖浆均有赖氨酸。
救心丸+银丹心泰滴丸或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均有冰片等。
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硫糖铝片含有铝。
氯化钾针+林格针(含氯化钾),补钾浓度高。
⑵同类重复:
吗丁啉+甲氧氯普胺片;芬必得+尼美舒利颗粒;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654-2,颠茄和654-2作用相同。
白眉蛇毒血凝酶针+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针+安络血针,非治疗常规且不经济。
养胃舒+胃复胶囊;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或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胶。
心痛定+消心痛;尼莫地平片+尼群地平片。
三、不注意用药禁忌和配伍问题
⑴普鲁卡因青霉素粉针+复方新诺明片,普鲁卡因的代谢物为对位氨基苯甲酸,可代替新诺明被细菌摄取,两者相互拮抗。
⑵氨茶碱针+左氧氟沙星针,可严重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合用有死亡的报道。
⑶同仁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片或诺和灵针,含糖中药制剂应避免与降糖药伍用,应选无糖六味地黄丸。
⑷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甲氧氯普胺片(胃复安),后者含颠茄存在药理拮抗。
⑸扑尔敏针+扑尔敏片+地塞米松针+强的松片+葡萄糖酸钙针+特非那丁片+西咪替丁针,七联四种类型抗过敏治疗。
⑹吗丁啉+654-2片,后者含颠茄存在药理拮抗,忌与抗胆碱药
654-2等合用。
⑺西咪替丁片+庆大霉素片,西咪替丁片药品说明书“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合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⑻特拉唑嗪胶囊+卡托普利片+倍他乐克+心痛定片+双克,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符合治疗常规。
四、抗生素或贵重、滋补药品滥用
不按照分级管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同类重复、门诊用多联、住院同类重复注射、同类注射加口服,首先次入院或门诊用二线抗生素多等。
⑴同类重复: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针+头孢呋辛钠针;头孢替唑钠+头孢呋辛钠2g;头孢替唑钠+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或头孢替唑钠+头孢拉啶片或头孢羟氨苄胶囊。
⑵三联:氨苄西林钠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林可霉素针+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片;林可霉素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环丙沙星片,林可霉素针+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曲松钠针;林可霉
素针+琥乙红霉素片+头孢曲松钠针;头孢呋辛钠针+克林霉素针+左氧氟沙星针。
头孢曲松钠针+头孢呋辛钠针+左氧氟沙星针。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克林霉素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⑶四联:左氧氟沙星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阿奇霉素针。
克林霉素针+头孢曲松钠针+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片;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阿米卡星针+鱼腥草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和舒巴坦同时使用无必要。
⑷五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阿奇霉素片+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片。
⑸其他: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环丙沙星片+碳酸氢钠片或环丙沙星片+碳酸氢钠片,氨苄西林对胃酸稳定性被碳酸氢钠破坏;碳酸氢钠等抗酸剂可降低氟诺酮类药物的吸收,环丙沙星是有机酸,尿碱化药可减低其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应避免同服。
五.其他错误:
(1)兰索拉唑肠溶片“一日二次”,其半衰期长,应一日一次。
(2)格列本脲片“一日一次,睡前服”或“饭后服”其口服在胃肠道迅速吸收,3~4小时可达血浆峰值,应一日三次,三餐前服,降低餐后血糖;
(3)奥沙普秦片、“一日三次”,其半衰期约50小时,应一日一次,饭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