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情简介

合集下载

宁夏简介概况介绍

宁夏简介概况介绍

宁夏简介概况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自治区之一,位于中国西北部,面积约66.41万平方公里,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山西省、河北省接壤,南濒河南省,西连甘肃省、陕西省,北依贺兰山脉而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前身是1958年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管理委员会,1979年10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个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中国自治区之一,2008年全区总人口6147.9万人,其中汉族4397.5万人,回族1580.8万人,满族116.3万人,少数民族1103.3万人。

宁夏是属于黑土地的区域,多山多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北方小渝”之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分为5个地级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以及4个县级市:中宁县,海原县,灵武市,盐池县,以及4个自治县:平罗县,青铜峡市,隆德县,西吉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气候多样,具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温差大、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4月至10月是多雨期,适宜种植,11月至次年3月是枯水期,雨水不多,旱季久一些。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是以工业为主,服务业为辅,以农业为支柱,矿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兼备。

该区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更高,经济发展更快,社会保障更好。

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就以热情好客闻名。

宁夏拥有一百多个民族,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5.4%,是中国最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宁夏独特的文化和精神的载体。

宁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遗产,如宁夏黄河文化、黄河传统民俗、宁夏特色舞蹈、宁夏传统节日、宁夏传统音乐、宁夏民居艺术、宁夏回族文学艺术等,都是宁夏独特的文化精髓。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政治体制是国家法定的自治区,实行国家法定的自治权。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它由全区93个选区选出的150名代表组成,由全区30个选区选出的50名代表组成。

简单介绍宁夏

简单介绍宁夏

简单介绍宁夏
宁夏简称“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北靠内蒙古自治区,
南接甘肃省,西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临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内陆,介于北纬35°45′—42°19′、东经90°54′—109°22′之间,东西宽约100公里,南北长约150公里。

全区总面积13.09万平方公里。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

气候受大陆和副热带两大气候系统的共同影响。

它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全区地势呈阶梯状倾斜。

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五大草原之一的宁夏省的东部边缘。

全区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

宁夏境内有黄河、大夏河、清水河和红水河4条河流。

黄河流经宁夏128.5公里,流经黄骅市和盐池县后注入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乌兰布和沙漠。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有汉族、回族、蒙古族等22个民族组成。

—— 1 —1 —。

宁夏简介介绍

宁夏简介介绍
宁夏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地理环境 • 历史背景 • 文化特色 • 旅游景点 • 美食特产 • 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01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 与内蒙古、甘肃、陕 西等省份接壤。
位于中国陆地版图的 中心地带,是连接中 国东西部的交通要道 。
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 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地势南高北低。
回族文化中还包含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古兰经》中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 事和传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教育意义。
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宁夏作为黄河流经的重要区域,也深
受黄河文化的影响。
黄河文化在宁夏表现为水利工程、灌溉 系统、水路交通等方面的发展,这些为 宁夏的农业、渔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
宁夏滩羊皮是当地的特色产 品,毛质细软、轻柔、保暖 性强,是制作高档服装、服 饰和皮具的优质原料。
甘草
宁夏甘草以质地坚实、颜色 黄润、甜味浓郁而著名,是 一种优质的中药材和食品添 加剂。
滩羊裘皮
滩羊裘皮是宁夏的又一特色 产品,裘皮柔软、保暖、轻 便,是冬季服装和饰品的好 选择。
06
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近代史
边疆危机
清朝末年,由于列强入侵和国内动荡 ,宁夏一度成为边疆危机的前沿。然 而,当地人民的英勇抵抗和抗争精神 为全国抗战树立了榜样。
抗日战争
宁夏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西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地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了 巨大的牺牲。
现代史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宁夏是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重要通道之一。 当地人民积极响应号召,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贡献。
地形地貌

宁夏区情简介

宁夏区情简介

宁夏区情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面积6.64万平方公里,2012年总人口647.1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5.56%,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

自然状况宁夏全境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南高北低,落差近1000米,呈阶梯状下降。

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为温带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地区,具有春多风沙、夏少酷暑、秋凉较早、冬寒较长、雪雨稀少、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等特点,年平均降水量280毫米左右。

地理区划在地形上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北部引黄灌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二是中部干旱带。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地贫瘠,生存条件较差。

三是南部山区。

丘陵沟壑林立,部分地域阴湿高寒,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

历史沿革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境内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表明,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北地郡,派兵屯垦,兴修水利,开创了引黄灌溉的历史。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今宁夏区域为中心,建立大夏国,故元代以后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189年的局面。

元灭西夏后,设宁夏路,始有宁夏之名。

明朝设宁夏卫,清代设宁夏府。

1929年成立宁夏省。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

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资源优势比较而言,宁夏有农业、能源、旅游等三方面的优势,开发前景广阔。

一是农业优势。

现有耕地1660万亩,人均2.8亩,居全国第3位;引黄灌溉690万亩,是全国1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有草场3411万亩,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

二是能源优势。

年可利用黄河水40亿立方米,占分配总量的10%左右;以探明煤炭储量300多亿吨,居全国第6位。

其中宁东煤田探明储量273亿吨,被列为国家6个优先开发的亿吨矿区之一;现有大中型发电厂12座,年发电量393亿千瓦小时,人均6550千瓦小时,居全国第1位;探明矿产资源50多种,人均自然资源潜值为全国平均值的163.59%,居全国第5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情

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情

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情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五个回族自治区之一。

它紧邻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和甘肃省,地处黄河中游和贺兰山北坡之间。

宁夏总面积约66,400平方公里,辖5个市州,划分为15个县级行政区。

宁夏拥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宁夏的名称来源于元朝时期,当时为了稳定边疆局势,设立了大同地区的宁夏行中书省,并在此设立宁夏军民管理机构,以管理辖区内的回族人口。

宁夏历史上曾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个地区保留了大量与回族民俗、宗教和建筑有关的遗址和古迹,如西夏王陵、贺兰山石窟和银川西夏文化园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这里有浩瀚的戈壁滩、沙漠和湖泊。

其中,最著名的是贺兰山,它是贺兰山系的主峰,也是宁夏最高峰,海拔达3556米。

贺兰山山脚下的坝上地区是宁夏的农业重镇,盛产小麦、马铃薯和油菜等农作物。

宁夏还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尤其是煤炭和石油。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中宁和固原地区,而石油资源则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银川、石嘴山和吴忠地区。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宁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以农业、能源、旅游和制造业为主导。

农业方面,宁夏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马铃薯、小麦、棉花和油菜等农作物。

另外,宁夏还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以牛、羊和骆驼等畜牧业闻名。

能源方面,宁夏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煤炭和石油资源的开采为宁夏提供了丰富的能源。

此外,宁夏还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发电,在国内具有较高的产能和市场份额。

旅游业在宁夏的经济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宁夏以其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银川、贺兰山和兴庆区都是宁夏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回族的文化,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制造业是宁夏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化工等领域为主。

近年来,宁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关于宁夏的全面介绍

关于宁夏的全面介绍

关于宁夏的全面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回族是宁夏的主体民族,全区总人口315万人,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宁夏是我国首个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内陆,与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接壤。

宁夏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黄河两岸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上游的游牧民族先后进入黄河流域定居。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了朔方郡、北地郡、西宁郡等六个行政机构,其中朔方郡和北地郡治所在今银川平原一带。

汉代以来,宁夏成为各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随着汉文化在西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到了唐代,宁夏已是全国四大名区之一。

唐代以后,宁夏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直发展迅速。

唐代宁夏郡治称怀远镇,到了元代已经成为西北重镇和全国四大盐池之一。

明代宁夏作为边防重镇曾建有卫所和边墙。

清代宁夏卫所发展到了19个之多。

20世纪50年代以来,宁夏又相继建立了石嘴山、固原、平罗等十余个市县。

—— 1 —1 —。

我的家乡宁夏介绍简单

我的家乡宁夏介绍简单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自治区之一,位于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

首府是银川市。

宁夏东邻内蒙古自治区,西接甘肃省,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南望陕西省,处在陇东、陕北及内蒙古三个地区的交界处。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因此,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

如今的宁夏以其独特的回族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迹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宁夏的一些重要方面:1. 地理位置:宁夏地处中国西北高原与黄河中游之间,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地形以黄河冲积平原为主。

2. 历史文化:宁夏历史悠久,曾是西夏国的核心地区。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其文化特色独特。

此外,宁夏还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如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等。

3. 民族构成:宁夏是回族自治区,回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拥有丰富的回族文化和风俗。

回族饮食文化、音乐、舞蹈等都有其独特之处。

4. 经济发展:宁夏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宁夏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积极发展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特别是葡萄酒产业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5. 旅游资源:宁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沙湖、贺兰山、镇北堡影视城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宁夏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6. 特色美食:宁夏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特色小吃如手抓肉、羊肉泡馍、油香等,都是来宁夏旅游不可错过的美食体验。

综上所述,宁夏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并重的地方,是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宁夏简介概况

宁夏简介概况

宁夏简介概况引言宁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部,东临陕西省,南界河南省,西连甘肃省,北靠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的首府是银川。

宁夏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旅游景点。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介绍宁夏的概况。

地理特点•位置:宁夏位于北纬35°14′至39°20′,东经105°6′至107°39′之间。

•面积:宁夏总面积约为6.64万平方千米。

•地形:宁夏地形大体呈自西向东倾斜的斜坡状,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西北部为连绵的阴山山地,东南部为黄土高原。

•河流:宁夏境内有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是宁夏的重要河流,为宁夏的经济和交通发展提供了便利。

•气候:宁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风,春秋季节温差较大。

行政区划宁夏自治区下辖5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分别为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以及宁东自治区和海原县两个自治州。

市辖区•银川市:包括兴庆区、西夏区、金凤区、永宁县和贺兰县。

•石嘴山市:包括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

•吴忠市:包括利通区、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

•固原市:包括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中卫市:包括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

•宁东自治区:包括中宁县、海原县。

•海原县:包括海原镇、大新镇、共和镇、河西街道。

经济发展宁夏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旅游景点,经济主要以农牧业、能源和旅游为主。

农牧业宁夏的农牧业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畜牧业以骆驼、绵羊和牛羊兼营为特色。

近年来,宁夏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如枸杞、提子、核桃等水果种植,以及优质苹果、种猪等养殖业。

能源宁夏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宁夏还发展了石油、天然气和风能等能源产业,建设了一批大型能源基地和发电厂,为宁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旅游宁夏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旅游资源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情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土地面积6.64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

其中回族199万,约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区,下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和中卫五个地级市和20个县、市、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

自北向南分别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等。

有道是“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自古以来,黄河由西而东流经宁夏境内397
公里,自青铜峡向北折,拐出了一个“几”字形的大湾——这就是著名的黄河河套地区。

自秦朝开始开沟挖渠,2000多年的农耕史,在这里留下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渠系。

因此,宁夏的引黄灌区也被称作“中国水利博物馆。

” 依靠黄河的惠泽,无论干旱多么严酷、风沙如何肆虐,1.31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面积近四分之一的引黄灌区绿色葱笼,稻浪翻滚,鱼肥林茂,瓜果飘香的胜景年年都有,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中部干旱带则干旱少雨,受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三大沙漠的夹击,风蚀沙化非常严重;“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是宁夏南部山区的缩影,那里丘陵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扶贫攻坚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开发、退耕还林和劳务输出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当地的生态环境、农民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基本解决了温饱。

宁夏,地小而物博,是我国四大灌区和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和牛奶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前列,水产品人均产量居西北地区首位,粮食加工、绒毛皮加工、肉奶制品、葡萄酿酒等逐步形成产业优势。

延年益寿的名贵中药——枸杞、独特的贺兰石和独一无二的滩羊裘皮是著名的宁夏红、蓝、白“三宝”;宁夏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已经探明储量310亿吨,居全国第6位;著名的太西煤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全自治区现有大中型发电厂5座,装机容量228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居全国第2位;世界级油气田——陕甘宁盆地长庆油气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为发展宁夏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宁夏,既有漠北边塞的雄奇,又不乏江南水乡的灵秀。

灵武水洞沟遗址是中华史前文明的缩影,神秘奇特的西夏王陵是大夏国兴衰的历史见证,风光旖旎的沙湖旅游区是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治沙典范——“沙坡头风景区”受到联合国的表彰……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和神秘的西夏文明在宁夏这块希望的田野上交相辉映,熠熠闪光。

近年来,宁夏的经济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

“十五”末,全自治区的GDP达到6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7.71亿元。

因此,宁夏在全国占据了三个“三”的位置:面积仅大于海南和台湾;人口仅多于青海和西藏;GDP和地方财政收入也是仅高于青海和西藏。

放眼宁夏从头越,放眼宁夏路正长。

君可见清真寺泱泱数千,风格别样;君可见商住楼拔地而起,遍布城乡。

君可闻回乡花儿百年,蜂飞蝶舞;君可闻汉地秦腔千载,激越高亢。

宁夏远处江湖心怀庙堂,宁夏偏居内陆眼观八方。

深化改革,觉今是而昨非;扩大开放,知来者之可追。

更历春秋五度,西部崛起,宁夏腾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