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秋天的怀念》练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培优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培优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培优卷)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培优卷)一、单选题1.(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5 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2.(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风风雨雨,她每天都在地坛里寻呀找呀,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

B.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

C.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

D.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人膏肓。

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瘫痪(tān)___憎恨(zènɡ)___ 沉寂(jì)B.侍弄(shì)___ 捶打(chuí)___ 絮叨(xù)C.淡雅(yǎ)___创伤(chuànɡ) 豌豆(wān)D.仿膳(shàn) 憔悴(jiáo)___ 恢复(huī)4.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

B.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C.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D.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竞是永远的诀别。

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喜出望外,还絮絮叨叨起来。

B.困意来袭,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让人很痛苦。

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第5课《秋天的怀念》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5.《秋天的怀念》知识点一、作品梗概此文写于1981年,最初发表于当年《南风报》上,那年史铁生30岁。

在史铁生21岁时,也就是1969年,到陕北延安“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在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遭遇到生命的不幸,他的脾气变得阴郁无比、暴怒无常。

而他的母亲此时肝病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可她将儿子瞒得紧紧的,仍鼓励儿子好好活着。

母亲猝然离去后,史铁生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纪念他的母亲。

本文以“秋天的怀念”为题,表明是在秋天这样的季节怀念母亲的。

在这样一个生命凋零的季节,作者怀念自己的母亲一定会有特别的意义,题目含义深沉而含蓄,耐人寻味。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 - 2010),生于北京,作家。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三、字音词义瘫痪tān huàn: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

暴bào怒:极端愤怒。

沉寂jì:①十分寂静;②消息全无。

侍shì弄:①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②摆弄,修理。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央求:恳求。

絮xù叨:①啰啰唆唆地说话;②形容说话啰嗦。

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淡雅yǎ: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高洁:高尚纯洁。

烂漫:①形容颜色鲜丽;②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翻来覆fù去:①来回翻身;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四、主题概述本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没能理解、报答母爱的愧疚。

精选部编版秋天的怀念练习(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秋天的怀念练习(含答案)

5 秋天的怀念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下面的拼音写汉字。

zá( )碎 shì( )弄 bào( )怒 tān huàn( )chuí()打沉jì()淡yǎ()翻来fù( )去2.请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

(1)妈妈在医院看护我,一夜没睡的她显得十分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看到妈妈的黑发中已经夹杂了根根银丝,我的心都疼了。

(2)在秋气肃杀的日子,和一个知心朋友 (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是什么心情?(3)春天到了,漫山遍野山花 (颜色鲜明而美丽)。

(4)他再三 (恳求,乞求),让我允许他暑假去华山游玩。

3.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母亲生长在戏剧之家,越剧对她一点都不陌生。

5.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

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

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6.根据括号内的提示,体会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及答案

《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及答案

《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及答案《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及答案《秋天的怀念》练习题一、读拼音,写词语。

zá shí yāng shàn( )碎 ( )养( )求仿( )二、辨字组词。

侍( ) 踩( ) 诀( ) 悴( ) 矫( )待( ) 睬( ) 绝( ) 碎( )骄( )碗( ) 锤( ) 狠( ) 槐( )谣( )豌( ) 捶( ) 恨( ) 愧( )摇( )三、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 )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

四、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喜出( )外:2.翻来( )去:3.恍然大( ):4.名( )其实:5.深情厚( ):五、选词填空。

神情神态神色神气刚一上场,你看他那( )样儿,好像稳拿第一,可是连输了几个球后,( )就有些慌张了。

下半场开始,虽然( )恢复正常了,但最终还是丢了关键的.一局,你看他那( ),显得十分沮丧。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参考答案一、砸、侍、央、膳、诀别二、侍养、对待;踩着、理睬;诀别、绝对;憔悴、粉碎;矫健、骄傲;饭碗、豌豆;千锤百炼、捶打;狠毒、怀恨在心;槐树、愧疚;谣言、摇动三、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四、1.望:希望,盼望2.覆:底朝上翻过来3.悟:明白,了解4.副:符合 5.谊:友谊,情谊五、神气、神态、神色、神情六、1.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柔弱的小树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了。

3.他很累,甚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阅读练习:秋天的怀念1 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判断的?参考答案:秋天。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北海的菊花开了。

2 “我”在瘫痪后有什么样的变化?试举文中例子说明。

参考答案: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喊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3 文中第一段,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参考答案:“悄悄地躲起去”是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偷偷地听”是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

4 文中第一段,为什么母亲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参考答案:母亲在“我”瘫痪后,便将全副心思都集中在儿子身上,想方设法不着痕迹地劝慰儿子,希望引领儿子走出伤痛而再无暇顾及身旁的事物,突显出母亲对儿子全心全意的呵护,不离不弃的守护之情。

5参考答案: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希望“我”能好好活着,勇敢的活下去。

“扑”“抓”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字字沉重,句句贴心,读之令人怆然。

6 母亲让“我”好好儿活,她自己当时的身体状况如何?文中哪几处地方写到了母亲的身体状况?参考答案:母亲当时身患绝症,病情危重。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7 文中第二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参考答案:插叙。

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那步田地,突出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对孩子的无私的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这一句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母亲病情危重却因照顾儿子而无法自顾,也为下文母亲的去世埋下了伏笔。

《秋天的怀念》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秋天的怀念》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章《秋天的怀念》的主要内容?A. 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B. 秋天的景色描写C. 作者对生活的感悟D. 作者对母亲的愧疚答案:B解析:文章《秋天的怀念》主要讲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从母亲身上得到的启示和对生活的感悟。

虽然文章中有对秋天的景色描写,但并非主要内容。

2. 下列哪项不是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的启示?A. 坚强面对生活的困难B. 学会感恩C. 乐观向上D. 追求完美答案:D解析:文章中,作者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坚强面对生活的困难、学会感恩和乐观向上的品质,但并未提到追求完美。

二、简答题1. 请简述文章《秋天的怀念》的主要情节。

答案:文章《秋天的怀念》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母亲去世后,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作者回忆起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和感激之情。

同时,作者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坚强面对生活的困难、学会感恩和乐观向上的品质。

2. 请谈谈你对文章《秋天的怀念》的理解。

答案:文章《秋天的怀念》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厚感情。

同时,文章也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要坚强、乐观、感恩。

这种态度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三、填空题1. 文章《秋天的怀念》中,作者通过回忆母亲的哪些事迹来表达对她的怀念?答案:母亲的坚强、乐观、感恩等品质,以及她对作者生活的影响。

2. 文章《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在母亲去世后,感受到了哪些情感?答案:愧疚、感激、怀念等。

四、论述题1. 请结合文章《秋天的怀念》,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答案:母爱是一种无私、伟大的情感,它体现在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教育和支持上。

在文章《秋天的怀念》中,作者通过回忆母亲的种种事迹,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和怀念。

母爱是一种力量,它能够帮助人们度过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2. 请结合文章《秋天的怀念》,谈谈你对“感恩”的理解。

答案:感恩是一种对他人付出表示感激的心态。

〖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tān)捶.打(chuí)憔悴.(.cuì)B.诀.别(jué)侍.弄(sì)一宿.(.xiǔ)C.絮.叨(xù)仿膳.(.shàn)豌.豆(wǎn)D.泼.洒(pō)安抚.(.wǔ)沉寂.(.jì)2.下面文段的①②③④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今天的家庭教育,提倡父母与子女做朋友,彼此平等相待,这是很有道理的。

②家庭中的成员,尽管有辈分、年龄之别,而且人格是一样的,平等相待正是对人格的尊重。

③在曾国藩生活的时代,当然没有这个道理,有的只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圣教”。

④曾国藩在儿子面前说自己的不足,便将“板起面孔训人”的生硬态度化为“推心置腹交谈”的友好气氛。

A.①B.②C.③D.④3.结合你阅读课文后的感悟,续写两个句子。

母爱如歌,永恒而悠远;母爱如花,温馨而无私;4.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甲】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乙】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同学们对【甲】【乙】两个画线句子的朗读进行了设计,下列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句重读“挡”“憔悴”“央求般的神色”。

朗读“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时语气要轻柔恳切,读出小心翼翼的央求感。

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含答案)

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含答案)

《秋天的怀念》的同步练习题一、字词积累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瘫.()痪捶.()打整宿.()憔.()悴仿膳.()诀.()别淡雅.()烂漫.()絮.()叨豌.()豆2.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暴怒无常(常:)翻来覆去(覆:)喜出望外(望:)絮絮叨叨(絮絮:)侍弄(侍:)央求(央:)诀别(诀:)憔悴(憔:)烂漫(烂:)沉寂(沉:)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瘫痪诀别淡雅高洁B. 侍弄捶打翻来复去暴怒无常C. 烂漫央求神色喜出望外D. 敏感沉寂絮絮叨叨豌豆4. 选词填空: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A. 絮絮叨叨 B. 唠唠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A. 喜出望外 B. 出乎意料)了。

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A. 翻来覆去 B. 辗转反侧)地睡不了觉。

二、句子理解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析“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一句中“侍弄”一词的表达效果。

3.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4. 如何理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句话?5. 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6.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这句话体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7.“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这句话描写了母亲的什么?8. 结尾处“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句话有什么深意?9. 文章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10. 找出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三、内容理解1.文章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哪几件事?2.作者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怎样?3.母亲身患重病,却隐瞒病情,这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4.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5. 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6.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7.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怀念?8. 母亲的哪些行为深深打动了你?9. 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10. 比较“我”暴怒无常时和母亲对待“我”的态度,你有什么感受?四、拓展延伸1. 生活中,你的亲人有没有像文中母亲一样给你关爱的瞬间?请简要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母亲很难过我的双腿瘫痪了
B母亲怕我心里难过
C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D母亲怕
刺痛我的心
(14)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意思是
B
A她离开家了
B她死了
C她生气了D她住在医院里了
(15)母亲昏迷前说的话,说明C
A母亲最爱自己的两个孩子B母亲最
想自己的两个孩子
C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两个孩子D母亲这
到高兴
(10)“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意思是B
A有多远还不知道,怎么准备
B路很近,不用准备
C路很远,要好好准备D为什么要
准备
精品文档
(11)“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表现出说话
人的心情是B
A疑虑B烦躁
C生气D痛快
(12)“絮絮叨叨”,形容C
A不停地说B小声地

C反复地说D高兴地说
(13)“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 还敏感。”意思是B
《秋天的怀念》练习题
亠.基础知识
1. 根据下面的拼音与汉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怀念(思念/想念)沉寂(寂静)
侍养(侍奉/侍弄)整宿(整夜)诀别(永别)
央求(恳求)烂漫(绚丽)艰难(艰辛)
絮絮叨叨(唠唠叨叨)
3.请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
(1)妈妈在医院看护我,一夜没睡的她显得十分
时已经不清醒了
、填空题
1、本文的作者是铁生,生于北京,当
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__、
—《命若琴弦》_、《务虚笔记》—,散文_《我
与地坛》__、—《合欢树》_、《病隙碎笔》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 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 漫)。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望看天上北 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
她想让我看看外面的世界,能像菊花一样坚强,绽放 出自己的美丽。
4.文中划线的句子反复写母亲“悄悄地” “出去” “进 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分别
是什么?
a.让“我”尽情发泄,以恢复平静
b.继续照顾、安慰、鼓励“我”
c.中断敏感话题,避免刺激“我”。
5.第三段中画线部分是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画 线部分是: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D她的病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7)“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意思是C
A一个晚上都不想睡觉B每天晚上
都不想睡觉
C每天晚上都不能入睡D天天在房
间不睡觉
(8)“憔悴”,意思是D
A很疲倦B很累
C又黑又瘦D又黄又瘦
(9)“喜出望外”,意思是C
A咼兴得跑到外面去看风景B特别咼兴
C这种高兴是自己没想到的D突然感
动作描与,表现了母亲咼兴得不知所措
6.最后一段为什么要着意写北海的菊花?
写出了秋天的美,也写出母爱的美,写出了“我”不 再自卑,能像菊花那样坚强!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 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 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 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 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 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 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 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 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 活着有什么意思!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 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 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 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 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 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 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 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芳香,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4.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打“V”
①“我活着有什么劲(a、力气b、精神c、神情d、 趣味)!”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a、
土地b、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
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suxi t)(a、整夜b、睡觉)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ji dojue)o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深沉,泼泼洒洒(sdshd),秋风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看到妈妈 的黑发中已经夹杂了根根银丝,我的心都疼了。
(2)在秋气肃杀的日子,和一个知心朋友—诀别
—(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是什么心情?
(3)春天到了,漫山遍野山花—烂漫_(颜色鲜明而 美丽)。
(4)他再三―央求_(恳求,乞求)父母让他暑假去 华山玩耍。
(5)闻着这―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的
正开的烂漫(a、天真可爱b、颜色鲜明而美丽)。
5、选择正确答案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暴 怒无常”意思是C
A常常生气B毫无规律地发大火
C无缘无故地发火D不常常生气
(2) “我砸玻璃、摔东西,”因为D
A我讨庆坐在家里B我心情不好 NhomakorabeaC我脾气不好
D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坏了
(3)母亲“眼边红红的”,说明B
A母亲生气了B母亲哭过

C母亲化过妆了D母亲不好 意思
(4)“侍弄”,意思是B
A特别关心
C养D玩弄
(5)“我可活什么劲儿! ”,意思是D
A我为什么活着
B我不想活了
1
C我在生活上出不了力
D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
(6)“她的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意思是D
精品文档
A她病成这个样子
B她已经病了很长时间
C她的病到了这个程度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 么?
a.“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b."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c.“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为什么“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 都死了。”
因为母亲精心照顾我,顾不得养花了。
3.文章第一、二两段反复写到母亲要推“我”去看北 海的菊花,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