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合集下载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主要差异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主要差异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主要差异河北方言属于典型的北方话,虽然在语音、语调及词汇方面与普通话很接近,但大部分地区在发音方面与普通话相比还有较大差异,在声母、韵母及声调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方法。

标签:河北方言普通话差异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这个定义实质上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

河北在地理区域划分上属于北方,从方言区域划分上属于典型的北方话,而且北京被河北省环绕,环北京的地区廊坊、承德一带方言的语音、语调基本与北京话一致,河北方言在语音、语调及词汇方面较其他方言区与普通话更接近。

但由于河北面积较大,西部山区、中部平原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方言差异较大,除环北京的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在声母、韵母及声调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方法。

因此,要想使操河北方言的人说好普通话,需要掌握河北方言的发音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音训练。

河北方言在声母、韵母及声调方面与普通话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差异:一、韵母方面(一)单、复韵母混淆河北方言中存在少数词语的单、复韵母混淆现象。

如廊坊方言把塑料读作suo liao,摸摸读作mao mao,仙鹤读作xian huo,大伯读作da bai,唾沫读作tuo mei,叔读作shou(一声)shou(二声),邢台、保定的部分县市把z c s 后面的韵母e读作ai,声母、声调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泽、册、色读作zhai chai shai ,这些字多是古入声字。

少数地区把普通话的部分或全部撮口呼韵母字读作齐齿呼韵母字,如唐山市郊及厂矿区一带,律=粒、确=切、泉=钱、均匀=金银,元氏、鹿泉部分地区,律(虑)=利、去=气、羽=椅,这些地区正音的关键是要辨明本方言读齐齿呼韵母的字中哪些在普通话中是读撮口呼的。

(二)文白两读河北方言中有些韵母的字有文白两读现象,即在读书时读一个音,在口语中说另外一个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普通话读ue韵母的:略、掠、爵、觉、角、雀、鹊、确、削、学、约、跃、岳、乐等,大名、魏县、馆陶、文安、大城、霸州、固安、永清以及衡水部分县市和邢台许多地方念成iao韵母,或在读书时念成ue韵母,口语说成iao韵母,正音时注意把这些字都读成ue韵母。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

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区别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方言,以典zhi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dao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不等于北方话或北京话,它也吸收了其他方言中的成分,比任何方言更丰富、更完善。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白话文学和“官话”的传播,使其规范逐渐明确,影响日益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普通话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的联系不很紧密。

因此,学说普通话必须注意正音。

语音的差别显而易见,不言而喻。

词汇上、语法上的差别也很大,如普通话说“赶集”,在广西方言中则说“赶圩”,前者说“你先走”,后者则说“你走先”。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

现代汉语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等。

它们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它们都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频繁,方言的交际作用逐渐缩小。

但方言研究仍是一门学问。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和演变过程。

比如,古代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

研究现代方言里入声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入声逐步发展以至消失的过程。

方言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构成及其特点,更好地贯彻我国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的政策。

方言研究对于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史、文化史等科学的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这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全民族使用的交际工具,北方方言在诸方言中威信最高、流传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因此,普通话是方言的高级形式。

方言则是某一特定地区人们所使用的交际工具。

普通话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从各方言中吸收营养,从而使其本身更丰富,更好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2021/3/27
CHENLI
19
“变了样”的词语
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
警员 差人
粘黐
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
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例如广州话常於句末的语
气助词「忌」(现常常被写作「嘅」),见《诗
经·国风·郑风·大叔於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再如,现代汉语中「行」和「走」的意思基本没有差
2021/3/27
CHENLI
5
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
一为“北方方言”。 二为“吴方言”。 三为“湘方言”。 四为“赣方言”。 五为“客家方言”。 六为“闽方言”。。 七为“粤方言”。
2021/3/27
CHENLI
6
2021/3/27
CHENLI
7
• 课堂活动:乡音知多少
用家乡方言读故事《北风和太阳》 体会粤语的主要特点
热得受不了了,就脱光了衣 热到顶唔顺嘞,就剥光晒啲
服,在路旁的河里洗澡。 衫,系路边条河冲凉。
北风不得不承认,到底还 北风唔得唔认,到底系
是太阳的本事大。
太阳犀利。
2021/3/27
CHENLI
11
“听不懂”的读音
粤语保留许多古老发音,例如粤语中「我」 和「饿」两字有舌根鼻音声母 ng-(保留中古 的原始发音)。在声调方面,粤语完整保留中 古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 是保留古汉语入声最为完整的语言,对于朗诵及 研究中国古诗词等文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粤语包含-p、-t、-k等韵尾,没有北方方言所具 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现象。
大衣裹得越紧;最后,北风 件衫拉得越紧;后尾,北风
放弃了,请太阳出来,看看 唔玩了,叫太阳出嚟,睇睇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A、闽南话语音特征闽南话共有8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普通话有4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闽南话无翘舌音声母,一般都念平舌音声母Z、C、S。

2、闽南话鼻音声母N和边音声母L分不大清,一般多念成L声母。

3、闽南话把齿唇音声母F发成喉声母H,"农夫"读成了"NONG HU"。

4、闽南话韵母把不圆唇元音发成圆唇元音。

"知道"读"ZU DAO","吃饭"读"CU HAN"。

5、闽南话极少儿化韵。

6、闽南话少轻声。

7、闽南话声调比较短促(受某些方音的入声影响)。

8、闽南话个别字音与普通话不同(有些受古汉语影响)。

如连词"和"念"HAN",学说"我HAN你"B、闽南话声调变化一、本调1.单独的一字读本调:漳(chiang)、州(chiu); 漳(chiuN)、浦(phou2);金(kim)、门(mng5);台(tai5)、东(tang)。

2.词组的最后一字读本调:漳(chiang7)州(chiu); 漳(chiuN7)浦(phou2) ;金(kim7)门(mng5);台(tai7)东(tang)。

3.轻声的前一字读本调:刘(lau5)先生、康(khng)家、行(kiaN5)出去、气(khi3)死、买(be2)啲。

二、一般变调(一)、非入声啲变调(1).第5声变第7声同(tong5)→同(tong7)学毛(mng5)→毛(mng5)管(2).第7声变第3声洞(tong7)→洞(tong3)孔号(ho7)→号(ho3)码(3).第3声变第2声栋(tong3)→栋(tong2)梁过(koe3)→过(koe2)去(4).第2声变第1声苦(khou2)→苦(khou)楚软(nng2)→软(nng)脚(5).第1声变第7声砖(chng)→砖(chng7)仔头酸(sng)→ 酸(sng7)甜(二)、入声的变调(6).入声韵尾是"-p/-t/-k",第8声变第4声;第4声变第8声淑(siok)→淑(siok8)女、法(hoat)→法(hoat8)国、一(it)→一(it8)流合(hap8)→合(hap)作、罚(hoat8)→罚(hoat)钱、服(hok8)→服(hok)务(7).入声韵尾是"-h",本调第4声,变调后第2声,同时塞尾韵“-h”解除,变成“舒声韵”雪(seh)→雪(se2)水、借(chioh)→借(chio2)钱歇(hioh)→歇岫(hio2-siu7)(7).入声韵尾是"-h",本调第8声,变调后第3声,同时塞尾韵“-h”解除,变成“舒声韵”学(oh8)→学(o3)堂、踏(tah8)→踏(ta3)水车白(peh8)→白(pe3)色、狭(eh8)→狭(e3)细C、闽南语的人称人称说明:侬为“人”的语读:相当于普通话的“人家”。

湖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

湖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

湖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语法方面主要差异简介一、湖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主要差异简介(一)异形同义湖南方言和普通话中有一部分词语词形不同,词义相同,即异形同义。

比如,湖南许多地方把儿子叫成“崽”,把女婿叫“郎”,妻子叫“堂客”,脖子叫“劲根”,傻叫“宝”,肮脏叫“邋遢”,安排叫“调摆”,失误叫“失塌”,让步叫“放让”,背后叫“后背”,客人叫“人客”等等,这些方言词语,有的与普通话词语语素完全不同,有的有部分语素相同,还有的语素相同,但列序不同。

异形同义的现象不仅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存在,在湖南各方言之间也存在,湖南各地对同一概念,说法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有些地方的一些特殊词语,其他方言区的人也听不懂。

如“行贿”、“受贿”、在娄底话里是“送背水”、“得背水”;“大虾”、“八哥”、“布谷鸟”在娄底分别被称作“莫弹抻”、“别别唧”、“快插快长”;“吵架”、“丢失”、“毛笔”等词,在东安花桥土话里分别为“生烦头”、“跌呱”和“写杆”。

此外,方言中的一些词语是用记音的方式写下来的,各地发音不同,根据音记下来的字也不同,比如“捞空”,也有写作“劳空”、“娄空”的,同一个词有几种书写形式。

由此可见,湖南方言和普通话词语的对应关系,往往是多对一而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

(二)同形异义词形相同,词义不同,即同形异义是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差异的另一种形式。

比如,安乡话里的“姑娘”指已婚妇女;东安话里的“老母”,和湘乡话里的“老娘”均指妻子。

又比如,在地道的益阳话里,“世界”指“农作物的收成”,“作家”指“种田的行家”,“家务”指“家庭财产”,“出息”指“出产的东西”,“英雄”指“老年的身体健旺”,它们与书写形式完全相同的普通话中的“世界”、“作家”、“家务”、“出息”和“英雄”的词义相去甚远。

进一步分析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同形异义可分为两种不同情况:1.词义完全不同,比如“雀”,普通话含义是“鸟类的一科”,而在浏阳话里是“机灵”、“聪明”的意思;“被面”一词在江永方言里指“被里儿”,和普通话所指称的事物正好相反,江永人称作“被心”的才是普通话所说的“被面”;“井水”、“水坑”在东安土话里分别指“泉水”和“水渠”,这和普通话意思完全不同。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最有权力,他们同意,谁先脱下旅人的衣服,谁就是胜利者。北风先试他的力量,用力猛吹;但是风越大,那旅人将他的大衣裹得越紧;最后,北风放弃了,请太阳出来,看看他的本事。太阳很快地发出他所有的热力。不久,那旅人感受到太阳暖和的光线,便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热得受不了了,就脱光了衣服,在路旁的河里洗澡。 北风不得不承认,到底还是太阳的本事大。

粘 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
广东话 国语 绍菜 椰菜 芽菜 大豆芽菜 通菜 信瓜 凉瓜 蕃薯 薯仔
日常用语中粤语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多达50%以上。
大白菜 包心菜 绿豆芽 黄豆芽 空心菜 茄子 苦瓜 红薯 马铃薯、土豆
添加标题
“有点怪”的结构
添加标题
怪不得
添加标题
「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添加标题
我先走了
添加标题
我走先
添加标题
公鸡
添加标题
「鸡公」
添加标题
有许多修饰成分倒置现象
粤语的变化: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
添加标题
普通话
添加标题
粤语
添加标题
商店
添加标题
「士多」(store)
添加标题
沙拉
添加标题
「沙律」salad
你知道吗?
普通话「打的」怎么来的?
粤语「搭的」(「搭的士」的简称,香港不通用)被普通话当作「打的」吸收。
03
01
02
01
添加标题
你知道吗?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其实“搞定”来自于粤语“搞掂”,“搞掂”传入其他地区时,“掂”字被误写成“定”字,时间一长,假的变成真的。“搞定”使用率反而高过了“搞掂”,于是,“搞定”搞定了“搞掂”。

荔浦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荔浦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荔浦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桂柳官话,或称桂柳方言,主要是广西桂林、柳州、河池以及周边湖南省部分临近县区使用。

桂柳官话容易听出意思,属于北方语系,与四川话相似程度很高。

荔浦话就属于桂柳官话的一种。

一:声母调查比对中荔浦话与普通话的声母有着很大差异:1、舌面发音不同:例字拼音例字拼音例字拼音经普通话jing 几普通话ji 去普通话qu 荔浦话ging 荔浦话gi 荔浦话ke 讲普通话jiang 区普通话qu 气普通话qi 桂林话giang 荔浦话kv 荔浦话ki 2、舌尖后音与舌面前音混淆:例字拼音例字拼音知普通话zhi 这普通话zhe荔浦话ji 荔浦话jie出普通话chu 春普通话chun荔浦话qu 荔浦话qun是普通话shi 顺普通话shun荔浦话xi 荔浦话xun总的来说,还有其他一些细微差别,现在就声母总结如下:1、荔浦话中,是没有翘舌音的概念的。

普通话中的翘舌再用荔浦方言讲出来后回城另外一个音。

也就是发音部位由舌尖后变为了舌面前。

而平声声母却几乎没有变化。

2、有时舌根擦音h和唇齿擦音f会混淆,例如:“老虎lao hu”读成“lao fu”,“糊了hu le”读成“fu le”。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中h和f还是分得比较清楚地,这种情况比较严重的是桂林话。

3、舌尖后浊擦音r发音不准确,荔浦话中r声母直接念成零声母y。

如把“人ren”念成“yin”,“让rang”念成“yang”。

若让荔浦人说普通话,他们是很难发得出翘舌r的音的。

4、荔浦话中,比普通话多了一个声母“ng”。

如“我wo”念成“ngo”,“爱ai“念成”ngai“。

所以,荔浦话中是多了一个鼻音声母的二、韵母调查比对中荔浦话与普通话也有一定的区别:1、在荔浦话中,是没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的。

韵母一般只有en、in,没有eng、ing。

2、荔浦话中,对于韵母a、ao、an、ang的发音,音值不够饱满,原因主要是开口度不够大和动程不够。

没有ueng韵母,说普通话时常常ueng、ong不分,例如:“翁”“梦”等字,发成“ōng”、“mòng ”音。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新方言语法调查我是河南人,在我们河南省长葛市只有“五”(两+称谓)和“十五”(X什么X)两种语法现象。

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首先是“两+称谓”,这种用法适用于关系好或血缘亲近的两个人。

如:农忙时节,家里两个儿子到田里帮忙,别人就会说“看这两兄弟多顾家。

”另外还有两妯娌,两姊妹然后说“X什么X”,这类语法形式多出现于说话者情绪比较激动的场合,一般都是上级对下级,如:小学自习课上,有些同学交头接耳,有些班干部就嚷道:说什么说…。

另外还有哭(笑)啥哭,看什么看,打什么打,叫(喊.唱)什么叫,蹦(跳)啥蹦,推(挤)什么推.阅读了许多关于河南话与普通话区别的文章,感觉很深切的一点,他们所讲的区别具有局限性。

河南省是一个面积很大的省,不同地区也有差别。

所以,我认为谈区别不能只局限于笔者自己的家乡,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例如,我们长葛市以市区为界,分为东乡和西乡。

东乡话中有(gai)的发音,西乡话有(ger gai).两者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地方”的意思。

但是,声音的轻重和声调不一样。

另外,是“ban”,这在河南巩义地区有这种说法,代表“扔掉”,是个动词,而我们那个地区就不经常用,只有一个“ban 材”,意思是“糟蹋东西的人”,是个形容词。

从微观上讲,河南每个地区都可能有自己地域的代表词汇(特殊发音),这是河南话内部的差异,随着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改革,普通话已经改变了当地的许多语言习惯。

中国的教育在地域上是有差异的,这对于本地语言的改变程度是有影响的。

如果单纯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就会显得狭义。

从宏观上讲,河南话与普通话区别在于发音的不同,这是共识。

课堂上,教师使用普通话教课,课下还是用当地方言交流,只是音调变了。

在语法上,河南话中往往出现省略主语的现象,对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较低。

对于代词的单复数区分不明显。

如:恁甭烦我。

可以用于一个人,也适用于许多人。

(也可以去掉恁,这时多指说话对象是一个人)河南话比较简明,往往一个字具有很丰富的内涵,所以在语法上出现“跳跃”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世界是一个民族大熔炉,有许多的民族组成,自然的因为风俗、地域﹑历史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了语言文化的多姿多彩。

在中华民族的大摇篮里,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各处各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语言风情,即所谓的方言。

在世界上,语言没有所谓的优劣﹑美丑之分。

在每个人心中,自己的家乡方言都会是这个世上最美的存在。

但随着社会的风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地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多样,语言的不通势必成为阻碍,由此普通话顺时势所需被推出,成为现代汉民族最为重要的工具。

作为地球公民,我也有自己的方言——江淮方言。

当然我们这儿的方言也会因具体的地域而有所差异。

我家乡的方言中有许多趣点,极具有地方特色。

在我们那有一种动物,叫“癞大鼓子”,啥?癞蛤蟆。

小孩叫小xia(阳平)子;蒜叫大蒜头子;鞋刷叫hai(上声)刷子;外衣叫gua(去声)子;鞋子叫hai(阳平)子;水桶叫水liang(去声)子;柜子叫老油柜子;炒菜用的叫锅铲子……诸如此类,细细数来,挺多的。

你是否会由此发现一个特点,什么?就是我们那的方言喜带“子”字。

若非要个解释,我想也没人能解释的清吧!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

除带“子”外,还有许多特色方言。

如:喝水——hei(阴平);热——lie(阴平);吃饭——qi(阴平)饭;睡觉——睡gao(去声);咸菜—— han(阳平)菜;盐—— han(阳平);过河——过huo (阳平);削平果——xia(阴平)苹果;灶口——锅门口;尺—— che(阴平);笔—— bei(阴平);夹层—— ga(阴平)层;螃蟹——螃hai(上声);鹅——wo (阳平)子;来了——来lou(阴平);好吃——好qi(阴平)鬼;鸭子——a(阴平)子;河蚌——gei(阴平)li(阳平);螺——lou(阴平)lou;野鱼——can(阳平)鱼;肉丸——肉圆;芦苇——毛草;硬币——kan(阴平)ga(阴平)子;土——nan(去声)泥;橘子——ju(阴平)子;胶带——胶布;夹子——ga(阴平)子;番茄——fan(去声)ya(阳平);山芋——地瓜;辣椒——大椒;鸭子——a子;鹅——wo(阳平);荆条——cha(去声)zhen(阴平);不干活的人——吃干饭;灯泡——灯pao(阴平);傻——lao(去声);学习——xia(阴平)习;爷爷——爹爹;硬币——kan(阴平)ga (阴平);下面——ha(去声)面;香菜——yan(阴平)xu (阴平);姥姥——老太;夹子——ga(阴平)子;对联——dei(去声)联;茄子——瘸子;外公——外爹爹;落色——落se(去声);磕头——kei(阴平)头;理发——剪头;上街——上gai(阴平);手指尖——手头;被单——被tan (阴平);笔——bi(阴平);认识——xiao(上声)着;药
——yao(阴平);馒头——mo(阳平)头;明天——没ge (阴平);昨天——za(阳平)个;讨厌——范闲;扫帚——条把;芹菜——药芹;等一下——等ha(去声);蝉——ji(阴平)liu(上声);贝壳——螺螺;河蚌——gei(阴平)li(阳平);回去——ga(阴平)去;出来——外来;掐——ka(阴平);压倒——a(阴平)倒;排队——排dei(去声);姑父——姑bai(上声);姑姑——大bu(阴平);咸鱼——han(阳平)鱼;……如果你到我们那旅游想见点特色或买点特产的话,一定要知道huo(阳平)花,还有 lv(上声)hao(阴平),什么?蒌蒿。

知道是什么吧,可养颜排毒﹑清目的。

其实,总的说来,我们那的方言同普通话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外地人来此同我们交流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

但n、l 之分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nan、lan的读法几乎成了困扰我们那儿人的一大头疼之事。

犹记高考那档子,语文老师对我们是左提醒、右提醒,但说实话,在真实应用中,还是难区别。

总而言之,方言真的很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