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养生脾胃为先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调理脾胃

调理脾 胃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 2 如何理解中焦脾胃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
精神调摄过程,要注意肝木与脾土的 关系,及时的疏肝解郁,调畅肝气。
调理脾胃的方法
调理脾 胃
思考题
1 举例说明调养脾胃的方法。 2 如何理解“形劳而不倦”的养生思想。
脾胃在中医养生中的地位及作用
定义
调理脾胃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 如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 摩、气功调养、起居劳逸调摄等,从而达到 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目的的养生 方法。
1.起居劳逸调摄方面
脾主四肢肌肉,劳倦容易伤牌,故不宜过劳。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形劳而不倦” 的养生思想。
调理脾胃的方法
调理脾 胃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药物调养方面
药物调养中,主要以药食同源类药物 为主,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调理脾胃的方法
调理脾 胃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精神调摄方面
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位居中焦,属土,为水谷之海、后天 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中的气血、津液、精髓、元气等物质 基础,均依赖于脾胃的化生,脾胃健旺,化 源充足,则五脏六腑功能强盛。
调理脾 胃
脾胃为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
脾胃在中医养生中的地位及作用
中焦脾胃气机协调,则上焦及下焦脏腑功 能得以安康。
上焦心肺所居,脾胃功能正常,其土生金 能力旺盛,肺主气功能则得以发挥。
调理脾胃的方法
定义
调理脾胃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 如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 摩、气功调养、起居劳逸调摄等,从而达到 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目的的养生 方法。
中医养生:关注脾胃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关注脾胃的重要性中医养生注重“治未病”,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其中脾胃被视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也是人体气血生成的重要场所,因此保护脾胃健康对于维持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脾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调养脾胃来实现养生的目的。
### 1. 脾胃在中医中的地位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 **消化吸收**:脾胃是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负责将进食的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器官组织使用。
脾胃功能良好,消化吸收正常,才能保证身体获得充足的营养。
2. **气血生成**: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的功能不仅在于消化食物,还在于运化水谷精微,生成气血。
气血充足,才能保证身体各脏腑组织的正常运转。
3. **免疫调节**:脾胃在中医理论中还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脾胃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抵抗力。
脾胃虚弱易导致体质虚弱、易感冒、食欲不振等问题。
### 2. 脾胃失调的表现脾胃失调是中医常见的病因之一,其表现主要包括:1.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2. **体质虚弱**:面色苍白、乏力、容易疲劳、抵抗力差等。
3. **情绪波动**:易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等。
4. **肥胖或消瘦**:脾胃失调可能导致体重异常,有的人会出现肥胖,有的人则会出现消瘦。
### 3. 如何调养脾胃针对脾胃失调的问题,中医提出了一些调养方法,帮助人们改善脾胃功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对于脾胃健康的重要性。
建议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杂粮、蔬菜水果等,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规律。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功能,增强身体代谢能力,改善消化吸收情况。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
3. **起居调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和调整。
中医养生脾胃的重要性与调理方法

中医养生脾胃的重要性与调理方法脾胃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被视为人体的“后天之本”。
脾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方面。
因此,中医强调脾胃的养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脾胃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调理方法。
一、脾胃的重要性脾胃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后天之本”,它们的功能主要包括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输布营养等。
脾胃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
1. 消化吸收: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进食的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供给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使用。
脾胃功能强健,消化吸收能力就会提高,人体得到的营养也会更充足。
2. 营养代谢:脾胃的功能还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脾胃功能正常,能够保证人体的营养代谢平衡,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3. 免疫功能:脾胃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脾胃功能良好,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脾胃的调理方法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理脾胃来维护身体的健康。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脾胃调理方法。
1. 合理饮食:中医认为饮食是调理脾胃的关键。
应该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即多吃谷类、水果、肉类和蔬菜,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的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不吃过于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2. 定时定量:养生中强调饮食的定时定量。
每天应该按时进餐,不要过度饥饿或过饱。
同时,要注意饭前便后的清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3. 调理情绪:情绪波动对脾胃的影响很大。
中医认为,愉快的情绪可以促进脾胃的健康,而过度的压力和消极的情绪则会损伤脾胃功能。
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4.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适合调理脾胃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5. 中药调理:中医药对于调理脾胃也有一定的作用。
脾胃为养生之本

脾胃为养生之本1脾胃为生命的主导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禀赋对人体的寿命影响固然重要,但后天调养对寿命和衰老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人之所以能利用食物给持生命,靠的就是脾和胃这“后天之本”,,脾主升,脾不仅可以消化水谷,而且还能吸收和输布水谷精微。
水谷入胃后,经胃的腐熟消化,脾才能将水谷精微“散入肝”、“入于心”、“惯于肺”,和调五脏,洒陈六腑,从而营养四肢、皮毛、筋骨、肌肉等组织,从而推动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的生命。
胃主降,胃除腐熟与消化水谷之外,还向下传送食糜到小肠,胃的向下传导是胃气和降的具体表现,只有胃气和降功能正常,食糜才能有规律地下降传至小肠而进行吸收,并保持胃肠虚实更替、“实而不满”的生理状态。
脾胃有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之功能,而组成人体以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气血则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中医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运化及“升清降浊”的功能正常,就会使人体肌肉丰满、动作灵敏、表情自然、面色红润、目光明亮、语言清晰、神采飞扬、体健寿长;反之,就会出现全身功能低下、体格衰弱、精神萎靡、多病早夭。
j。
百拇医药2养生重在养脾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邪是致病的条件,但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讲,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内经》上古之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经验之一就是“食饮有节”。
节,就是节度与节制,饮食要有规律。
如贪食过度或暴饮暴食,超越了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积滞难消,使脾胃失运。
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方面,要多用清淡饮食,少用肥腻厚味。
五谷、蔬菜多无明显的寒热之偏,又易消化吸收,不易酿湿生痰,故以素为主是保养脾胃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国养生家的一贯主张。
故《景岳全书》指出:“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脾胃气强则卫生营血充盛,身体强健;若因饮食所伤,劳倦所损,致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滋养先天肾精,脏腑亦失濡养,人体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而容易发生衰老。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脾胃功能

中医养生如何调理脾胃功能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的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养生中,调理脾胃功能有着丰富的方法和理念。
首先,饮食调理是关键。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的选择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甜腻的食物。
辛辣之物容易刺激脾胃,导致胃火上升;油腻食物则会增加脾胃的负担,难以消化;生冷之品易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甜腻食物易生痰湿,阻碍脾胃的正常运转。
主食方面,适当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如小米、玉米、薏米等。
小米健脾和胃,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玉米调中开胃,促进脾胃的消化;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
蔬菜中,山药是健脾益胃的佳品,它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
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每日三餐要按时,不要饥一顿饱一顿。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让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这样有助于减轻脾胃的负担,促进消化吸收。
其次,情志调节也不容忽视。
中医认为,思伤脾。
过度的思虑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忧愁等不良情绪。
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旅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再者,运动对于调理脾胃也有很大的帮助。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脾胃的蠕动,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
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运动强度适中,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大的负担,而且还能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脾胃的血液循环。
另外,按摩也是中医调理脾胃的常用方法。
我们可以自己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 10 15 分钟。
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还可以按摩足三里穴,这是一个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
中医还有很多调理脾胃的方剂和中药。
比如,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的人群;补中益气汤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对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脾胃养生保健 脾胃养生法

中医脾胃养生保健脾胃养生法中医脾胃养生保健脾胃养生法,我为大家汇聚了一些健康知识和日常养生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医脾胃养生保健脾胃养生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脾胃养生保健①揉带脉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
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
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②爬山《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
请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
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
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③踮足功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
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④推腹法以穴位为点,以经络为带,在腹部从上至下推。
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
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脾胃养生法⑤跪膝法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
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不一一列举,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⑥捏脊法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
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中医养生调理脾胃的重要性

中医养生调理脾胃的重要性概述脾胃是中医学中重要的脏腑之一,被称为“后天之本”。
脾胃旺盛,可保身体健康;脾胃虚弱,则会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强调“先养脾胃”,因此中医养生中注重调理脾胃的方法和原则非常重要。
中医养生的理念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承担着水谷精微的转化和运化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调理脾胃,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调理脾胃的方法1. 合理饮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要保持脾胃的健康,首要之位就是要注意饮食。
中医养生强调饮食宜清淡,不宜暴饮暴食,不宜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是要避免生冷食物对脾胃的伤害。
2. 调节作息:作息不规律、熬夜、过度疲劳都会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
中医养生提倡“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中医提倡“动则活气、活则不病”,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气血畅通,促进脾胃消化功能。
调理脾胃的原则1. 中和平衡:中医养生认为,脾胃的调理要以中和为主,既不可过食过饱,也不可过度节食。
要保持饮食的平衡,避免偏食偏补,以确保脾胃的健康。
2. 谨慎药物:药食同源是中医常说的理念,但用药物也要谨慎,避免滥用药物伤害脾胃。
选用药物应遵医嘱,同时调理脾胃,避免不良反应。
3. 根据体质: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的调理方法。
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采取合适的养生方法,调理脾胃。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应该注意调养,多食补益食物;对于脾胃功能亢进的人来说,则要避免过度刺激。
结语脾胃在中医养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通过合理的饮食、作息、运动等方式调理脾胃,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脾胃的调理,将其纳入日常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中,使身体健康更有保障。
中医养生调理脾胃远离疾病

中医养生调理脾胃远离疾病中医养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方法。
脾胃作为中医理论中重要的器官,其功能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免疫调节。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养生调理脾胃的方法,帮助您远离各种疾病的困扰。
1.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医强调饮食对于脾胃的影响极为重要。
首先,人们应该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每天规律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其次,饮食要健康多样,以保证身体获得充足的营养。
中医建议多摄入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杂粮、蔬菜和水果等,同时减少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的摄入。
另外,咀嚼充分、细嚼慢咽也是保护脾胃的有效方法。
2. 合理运动保持身体活力适当的运动对于维护脾胃的功能非常重要。
中医强调运动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并促进新陈代谢。
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坚持每天进行一定的运动量,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3. 心情舒畅保持情绪稳定中医认为,情绪的起伏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
长期的情绪波动、压力过大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易引发各种胃肠道疾病。
因此,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对于脾胃的健康至关重要。
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冥想、交流等方式来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4. 中草药调理脾胃功能中医草药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来帮助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脾胃问题,中医师可以开出合适的中草药方剂。
常用的草药有黄芪、党参和白术等,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调理。
5. 防治脾胃疾病的饮食调理在中医理论中,有许多食物被认为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功能,同时预防和治疗与脾胃相关的疾病。
例如,人们可以适当多食用黄豆、山药、红枣等具有益气养阴的食物,以增强脾胃功能。
另外,中医还强调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如冰镇饮料、生冷食物等,以免伤害脾胃。
6. 合理配伍食物以增强养生效果中医养生强调合理配伍食物的原则,以增强养生效果。
一些常见的食物搭配可以达到养胃的效果,如山楂与红枣、陈皮与茯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养生
▪ 许多药物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如补药西洋 参、人参、太子参、山药、甘草、扁豆、 莲子、薏仁、芡实、大枣、茯苓、白术等。
▪ 养胃的药物,比如百合、玉竹、沙参、石 斛、麦门冬、蜂蜜等,有养胃阴的功效。 胃寒怕冷的病人,可以吃一些温补脾胃的 丁香、生姜、干姜、高良姜、肉桂、益智 仁等。
药物干预
红:每日饮少量红葡萄酒不超过50-100毫升,有助于升高高密度 脂蛋白及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硬化,或一天一个西红柿。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等,这些食品中内含丰富 的胡萝卜素,可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肿瘤等发病机会。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蔬菜,绿茶有抗肿瘤、抗感染作用。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每日食50克可使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下
降,对糖尿病效果更好。 黑:指黑木耳,每日食用10~15克可降血糖及血脂固醇,有助于
防治糖尿病及高脂血症。
膳食的三个重视
重视饮水
提倡“饮水疗法” 合理定时饮水
(2000cc/天,起床后、 上午、下午及就寝前)
提倡多进粥食 讲究饮水卫生
饮茶有益
抗癌、抗突变作用 降胆固醇和血脂作用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具有预防肺癌作用的食品:南瓜、萝卜、胡萝卜、 芦笋、扁豆、百合、黑木耳、刺梨、大蒜、冬虫 夏草、芥菜、莲子、豆芽、核桃、香菇、灵芝、 黄芪、沙参、牡蛎、云耳等。
抗肿瘤的食品
▪ 具有预防乳腺癌作用的食品:杏仁、大蒜、南瓜、 胡萝卜、海带、海藻、莼菜、牡蛎、泥鳅、枸杞 子、黄芪等。
▪ 具有预防肠癌作用的食品:乌梅、杏仁、草莓、 小茴香、胡萝卜、豆芽、芦笋、海带、海藻、萝 卜、莼菜、蚯蚓、小麦、山楂、玉米、红薯、香 菇、茶叶、蚕豆等。
特别推荐可以多吃的食品
▪ 可清除自由基的食物 菠菜、韭菜、南瓜、葱、菜椒、豌豆角、番茄、胡萝卜、
小青菜等蔬菜,大豆、核桃、花生、开心果、松子、 杏仁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猪肝汤等。 ▪ 可抗污染的食物 蔬菜、海带、绿豆、蘑菇、猪血、木瓜等, 而苹果则是水果中抗污染的佼佼者。
抗肿瘤的食品
▪ 具有预防胃癌作用的食品:山楂、乌梅、向日葵、 核桃、猕猴桃、菱角、大蒜、小茴香、茄子、胡 萝卜、萝卜、葱、牡蛎、带鱼、大豆、玉米、甘 蔗、香菇、银耳、猴头菌、鲨鱼、鹅血、莼菜、 木瓜等。
中医养生脾胃为先
▪ 中医认为“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 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 家必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养生非常重 要。
▪ 人到老年,脾胃功能日渐衰退。中医学认 为,胃、脾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为气 血生化之源。而“动为纲,素为常,酒少 量,莫愁肠”则是保养脾胃的四大要诀。
▪ 戒烟限酒。烟酒对脾胃有不良刺激,我 们临床统计,每天抽一盒香烟的人, 30%~50%有胃病,每天喝500克的酒, 70%的人有胃病。长期饮酒导致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吸烟不仅影响肺功
▪ 具有预防鼻咽癌作用的食品:罗汉果、莲子、青 果、扁豆、胡萝卜、萝卜、牡蛎、人参等。
抗肿瘤的食品
▪ 具有预防膀胱癌作用的食品:山楂、乌 梅、胡萝卜、芦笋、茯苓等。
▪ 具有广泛抗癌作用的食品:红薯、番木 瓜、大枣、刀豆、四季豆、西红柿、豆 腐、苦瓜、田螺、海参、无花果、平菇、 猪蹄、山羊奶、酸奶、啤酒等。
▪ 药物使用原则
1.首先要明确是否必须用药 2.用量要小,品种要少 3.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4.合理选择和服用补养药
▪ 木瓜、佛手、鸡内金、麦芽、 砂仁、香橼、莱菔子、桶皮、 木香、白豆蔻、青皮、厚朴、 厚朴花、枳壳、枳实等,具有 行气消食的功效。
饮食排毒
绿豆、猪血、海 带、胡萝卜、无 花果、茶叶、豆 豉、黑木耳、粗 粮等有助于排毒
特别推荐可以多吃的食品
▪ 健康食品 花菜、草莓、大豆、酸奶、香菜、甘蔗、洋葱、大蒜、
木瓜、麦芽 ▪ 美容食品 黑芝麻、桑椹、大枣、草莓、番茄、苹果、黄瓜、柠檬、
向日葵籽、薏苡仁、黑豆、松子、山药、香菇 ▪ 减肥食品 黄瓜、南瓜、山楂、芹菜、海带、 黄豆、洋葱、山药、萝卜、莴苣、 苹果、土豆
合理膳食的十字经
三、指每日进食高蛋白食物三份,每份可以是瘦猪肉 50克;或在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鱼虾100克。
四、指四句话,即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 (食盐每日6-7克),三四五顿(总量控制,多次进 餐),七八分饱。
五、每日500克蔬菜及水果,另外再加上适量烹调油及 调味品。
合理膳食的十字经
能,对脾胃的影响也很大。吸烟同时影响
胃黏膜,是导致消化性溃疡难以愈合的一
个重要因素。还可以引起食道下端括约肌
松弛,从而导致食物反流。因此,胃食管 反流病患者戒烟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 不同体质的人,要注意饮食个体化。比如 根据胃酸调节所吃的食物,胃酸的分泌过 多,常有烧心、吐酸水的人,可以吃碱性 馒头、苏打饼干,减轻症状。胃酸分泌过 少的人,比如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可 以吃一些酸味食物,比如番茄、猕猴桃、 苹果、山楂、酸牛奶等。
▪ 具有预▪ 山楂、银耳、 ▪ 鸡蛋、黄芪等。
抗肿瘤的食品
▪ 具有预防皮肤癌作用的食品:胡萝卜、莼菜、核 桃、芦笋等。
▪ 具有预防食道癌作用的食品:萝卜、荸荠、猕猴 桃、菱角、山楂、乌梅、向日葵、萝卜、牡蛎、 鱼鳔、鹅血、香菇、茶叶、灵芝等。
特别推荐可以多吃的食品
▪ 有降压作用的食品 芹菜、大蒜、胡萝卜、海蜇、海带、山楂、洋葱、茄子、
玉米、苹果、柿子、莲子、荠菜、菠菜、淡菜、番茄 ▪ 有降尿酸作用的食品 黄瓜、卷心菜、胡萝卜、茄子、番茄、土豆、莴苣、刀
豆、南瓜、倭瓜、百合 ▪ 糖尿病人可以多吃的食品 山药、南瓜、苦瓜、葛根、乌梅、鲫鱼、 菠菜、玉米须、大豆、萝卜
▪ 另外,也可以通过食物搭配预防 一些疾病,比如吃一些豆制品加 上鱼虾,可以防止缺钙;苹果配 合茶叶,可以预防心脏病;谷类 食物加蔬菜,是预防肠癌的有效 食谱。
合理膳食的十字经
饮食原则:保证数量,重视质量 一日三餐:“早餐好,午吃饱,晚餐少” 。 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教授向广大中老年人推荐了 合理膳食十字经,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指每天一袋牛奶,内含250毫克钙。 二、指每顿摄入主食100克,每天300克-400克主 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