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保大事记

世界环保大事记
世界环保大事记

2014年那些震惊小伙伴的环保大事件

2014年那些震惊小伙伴的环保大事件 2014年已经过去,身处2015,回顾过去的这一年,环保领域发生了很多故事,环境问题依然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为此,小编从全年众多环保事件中筛选出十大事件,希望借此与所有的环保人一同回顾过去的这一年。 1.环保部与31省(区、市)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2014年1月7日,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确定了PM2.5年均浓度下降25%的目标。 除了明确考核PM2.5年均浓度下降指标外,目标责任书还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主要任务措施。对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区、市),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煤炭削减、落后产能淘汰、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锅炉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的量化目标,并将工作任务分解至年度;对于其他省(区、市),提出了任务措施的原则性要求。 继国务院全文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此举是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落地”最关键的一步。目前,全国已有十几个省份陆续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具体防治措施,将任务逐一落实到市、县和有关部门,并与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2.兰州“4˙11”自来水污染事件,暴露饮水安全隐患 2014年4月10日17时,兰州市主城区自来水供水单位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出出厂水苯含量118微克/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4月11日凌晨2时,苯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属于严重超标。该事件经调查,是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的管道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最终造成了兰州自来水苯超标。 值得注意的是,兰州事件只是我国脆弱的用水安全环境的一个缩影,暴露出了诸多饮水安全隐患。2014年,因为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要求,辽宁、上海、浙江等多个省份的水务公司均已进入环保部督查“黑榜”,被要求整改,把好自来水安全关任务依然艰巨。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工业废料、农业化学物质的排放造成我国水资源严重污染,但是在水源地水质下降,自来水厂处理工艺和管网设施老化等约束下,尽管自来水厂出厂水质符合检测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居民能够喝上安全水。 3.八年磨一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出台 2014年4月17日,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就历时8年进行的全国性土壤污染情况对公众披露。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大事记

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大事记 1970年1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联部、总参二部、农林部、外交部有关同志时指出:"对我们来说工业公害是个新课题。工业化一搞起来这个问题就大了。农林部门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农林又要空气,又要水。" 1971年6月,农林部农业生物研究所划归中国农林科学院领导,并决定在原有任务基础上,增加农业防公害、防原子研究任务。 1972年6月,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市召开。买永彬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农业方面的专家随同我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1973年8月5日至20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检查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情况,拟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农林部肖鹏副部长等出席了会议并发言。 1974年12月15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出(74)国环办字1号文件。该文件中的《国务院环境保护机构及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范围和工作要点对》农林部的分工意见是:"组织制定污水灌溉和渔业用水的水质标准,""组织制定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组织各地区制定绿化造林规划,""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等资源的管理,制定或修改保护条例,""组织开展农林科研工作"。 1977年8月,农林部转发《全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要查清污染源,加强科学研究。 1978年1月,农林部会同化工部、卫生部在杭州市召开全国农药毒性和残留研究工作会议。根据三部分工,明确了协作任务。 1979年2月10日,国务院发布《水产资源保护条例》。条例规定:"禁止向渔业水域排弃有害水产资源的污水、油类、油性混合物等污染物质和废弃物。" 1979年3月,国家颁布《渔业水质标准》。 1979年7月1日,农业部发出《关于农业环境污染情况和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建立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环保工作要专人负责。 1979年9月13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该法第21条为:"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污水灌溉,防止土壤和作物的污染"第28

[课外阅读]世界环境保护日简介

[课外阅读]世界环境保护日简介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保护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一建议。每年的6月5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以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系统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作出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希望通过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使人们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发展的积极行动者,使全人类拥有一个安全而繁荣的未来。 历年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2000环保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中国环保大事记

中国环保大事记 1979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常委会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试行)》,其中规定:国务院设立环境保护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环境保护局。市、自治州、县、自治县根据需要设立环境保护机构。 1982年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局。 1988年一直隶属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领导的环境保护局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局,正式更名为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引发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停水四天,严重影响了沿江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损失达数亿元。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在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基础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1997年 2月16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为此,在林业部设立全国荒漠化防治中心,具体负责执行公约的工作。 11月6日《成立国际竹藤组织的协定》在北京举行签字仪式。 11月7日国际竹藤组织在京举行成立大会,宣告该组织正式成立。 12月26日《中国绿色时报》创刊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12月31日林业部保不住办公会议决定,编纂出版《中国林业五十年》。 1998年 1月1日由《中国林业报》更名的《中国绿色时报》创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报名。同日,《中国绿色时报》创刊号在第一版显要位置刊发151位中国科

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签名的《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呼吁书,呼吁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拯救黄河。 2月18日林业部印发《林业部森林病虫害 工程治理管理暂行办法》。 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林业部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林业局。。 3月29日《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和 临时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7号)明确,保留全国绿化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局承担。 4月5日国务院任命王志宝为国家林业局局长。 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并于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 署第三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8年7月1 日起施行。同时,还公布了根据《决定》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016环保大事件

2016年不可不知的环保大事件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蠢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狄更斯继2015年环保政策元年之后,2016年热度延续,各项政策法出台及落地,使得我国环保产业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在即将过去的2016年,有哪些重磅级政策成功搅动环保风云呢? 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 已于2016年1月1日实施的“史上最严”新版《大气污染防治法》,在2015年8月29日被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从修订前的七章66条扩展至修订后的八章129条,新大气法之“新”,可谓实至名归。

《空气净化器》新国标 2016年3月1日,新版《空气净化器》国家保准正式实施。该标准于2015年9月15日由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明确了影响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的四项核心指标,即CADR(洁净空气量)、CCM(累计净化量)、能效等级及噪音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价空气净化器的两类基本技术指标,规了产品标注方法,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噪声、能效等级等指标,完善了空气净化器去除各类目标污染物净化能力的实验方法。 “十三五”规划纲要

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期间,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保管理台帐明细

环保管理台帐明细 附件5.2 环保管理台帐明细 1. 环保管理网络 2. 年度环保工作计划 3. 主要污染源分布简图 4. 主要污染源汇总表 5. 环保设施汇总表 6(环保设施运行记录 7(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8(环保检查台帐 9(环境事件台账 10(非常规“三废”排放记录 11(环保考核与奖惩台帐 12(上半年环保工作总结 13(全年环保工作总结 14(环保大事记 15(外排废水检测台账 16(车间废水外排口检测台账 17(外排尾气,烟气,监测台帐 18(噪声监测台帐19(固体废物台账 2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登记表 1. 环保管理网络 环保管理网 厂长 副厂长

安全员 一二三四 班班班班 长长长长 网络成员变动情况 网络内职务原成员姓名现成员姓名变动时间 厂长刘安军许浩洋 2013.1.3 2(年度环保工作计划 1、开好活化尾气除酸除尘系统。 2、做好清污分流及污污分流工作。 3、搞好环保安全教育活动。 3(主要污染源分布简图 酸碱罐区,排酸碱废液, 氯铂酸岗位,产 生氨氮废水, 动浸岗位 有机胺生产,产生含 区,产生有氨氮废水, 机胺废液, 静态浸渍,氨 氮废液, 活化区,产生酸性 汽体和废尘, C8生产装置,产生含氨 氮液, 4(主要污染源汇总表

序号污染源名称产生部位主要污染因子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备注 1 尘废气活化载体尘状物不定不定经处理后排放大气 2 酸废气活化含CL酸气不定不定经处理后排放大气 3 氨氮废水氯铂酸含氨氮废水不定不定直排污水池 4 氨氮废水铵交换氯化铵废水不定不定直排污水池 5 氨氮废水动浸岗位含氨氮废水不定不定直排污水池 6 氨氮废水静浸岗位含氨氮废水不定不定直排污水池 ,1,各单位的污染源主要填写外排口。 ,2,各生产单元填写到岗位。 5.环保设施汇总表 _______分公司环保设施汇总表 单位名称: 处理能力 环保设工艺编规格投用设计实际处采用何运行设备完设施运排放达备污染因子1 污染因子2 序号施名称号型号时间能力理能力种技术状况好率转率标率注 进口出口处理进口出口处理 浓度浓度效率浓度浓度效率 节 2002水 1 凉水塔 T101 GBNL3- 水循环好 100% 100% .4 设125 施 LDZ-262011布袋除袋式除 2 M205/1 好 100% 100% 100% -LX1 .7 尘尘机组LDZ-262004布袋除 M205/2 好 100% 100% 100% -LX1 .1 尘 LDZ-262004布袋除 M205/3 好 100% 100% 100% -LX1 .1 尘

全国环保大会历史回顾

全国环保大会历史回顾 中国环境报第8版2011-10-25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即将召开,这次大会将是推动我国环保事业迈向新台阶的重大机遇,也是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强大动力。 1973年~2006年,国务院先后召开6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为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73年8月5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这项造福子孙后代伟业的奠基。 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市主管计划和城市建设的负责人,国务院各部门的有关领导,并邀请了部分厂矿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及大专院校的代表参加会议。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定了环境保护的32字工作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此外,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国环境监测工作意见》和《自然保护区暂行条例》。 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有4个方面:第一,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承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认真治理。第二,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开创环境保护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环境保护在中国开始列入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第三,会议期间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措施,为开创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指明了方向,抓住了重点,确定了目标和任务。第四,会议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及其有关部门,都相继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并着手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城市和江河进行初步治理,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起步。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环境保护的领导,计划、建设、环保等部门的负责人,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人。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主要的成果及其意义,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第一,总结了中国环保事业的经验教训,从战略上对环境保护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做出了重大决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会议上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极大地增强了全民的环境意识,并把环境意识升华为国策意识。第二,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总政策,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这一方针政策的确立,奠定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道路的基础。第三,会议提出,要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环节,长期坚持抓住不放。第四,推出了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生态保护策略,防治对土地、森林、草原、水、海洋以及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第五,建立与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轨道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89年4月28日至5月1日,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国家计划委员会、环境保护局等负责人,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国务院总理李鹏及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企业大事记经典范例

江南古城大事记 (二O一五) 兖矿东华(湖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大事清单 1.2015年1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视察江南古城。 2.2015年1月11日,江南古城项目宣传入驻广东省益阳商会。 3.2015年4月16日,中垠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亚峰到江南古城视察工作。 4.2015年4月21日,湖南省人大代表团莅临江南古城参观考察。 5.2015年4月23日,益阳市旅游产业协作会议在江南古城隆重召开。 6.2015年4月30日,公司如期取得预售许可证,由中垠公司通报表彰并奖励10万元。 7.2015年5月6日上午,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武吉海到江南古城视察。 8.2015年5月7日,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常务副省长陈肇雄到江南古城视察工作。 9.2015年5月23日至27日,兖矿集团公司董事张胜东带队对中垠-益阳项目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综合评价。 10.2015年6月5日,公司参加湖南省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勇夺亚军。 11.2015年6月11日,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到江南古城视察工作。 12.2015年9月24日,中垠-益阳项目公司领导班子调整充实,新团队亮相公司,展示新形象。 13.2015年10月12日起,“江南古城利益至高无上”、“规范管理为谁好,项目好了谁受益”、“我为古城献计策”等三大专题活动开展实施。 14.2015年10月30日中垠-益阳公司召开首次“新分大学生、新入职同事、青年骨干座谈会”。 15.2015年11月19日,书记、副总经理杨光率领营销团队到广东深圳、东莞两地回访客户,收到良好效果。 16.2015年11月25日,益阳市委副书记黎石秋视察工作,主持现场协调会,瓶颈问题取得重大突破。

2005年环境保护大事记

2005年环境保护大事记 1月 14日省环保局任命:谭正华同志任局核管处副处长,钟流举同志任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 20日省环保局李清局长、曾宪潭纪检组长到揭西县检查十百千万工程。 21日省环保局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进集体”。 省环保局被省政协评为“承办提案先进单位”。 23-31日省环保局李清局长、陈敏副局长参加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 24日省环保局任命:何惠明同志任办公室调研员,黄优勤同志任科技处助理调研员,魏育逢同志任污控处助理 调研员。 25日“9+2”环保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北京正式签署《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 28日省环保局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省环保局机关召开200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1 —

2月 5日省环保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8日省政府印发《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 16日省委组织部任命李子森同志任省环保局总工程师。 22日全省环保局长工作会议在江门召开,许德立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5日省环保局举行“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报告会。 26日省环保局被省政府授予“2004年度全省重点项目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8-3月3日省环保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处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学习。 3月 8日省环保局组织开展“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行动。4-14日省环保局李清局长、陈敏副局长参加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 11日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省环保局陈光荣副局长参加了会议。 —2 —

2008中国环保10件大事记录环保发展轨迹

2008中国环保10件大事记录环保发展轨迹 回首过去的一年,中国环保事业在风风雨雨中前进和发展。在环保体制的改革上,环境保护部正式挂牌,掀开了中国环保史上新的一页;在环保技术的提升上,环保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建立起了中国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体系;在环保政策的完善上,循环经济法发布和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出台,标志着中国的环境保护向法制化迈进;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上,中国环保显示了强大的紧急处置能力,尽管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但没有发生令人担忧的次生环境灾害;绿色奥运的承诺实现,不但显著改善了北京的环境质量,而且大大增强了国人的环保意识;为迎战世界金融危机,在4万亿元投资中安排了3500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更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环保水平……过去的一年,有太多的事情值得记取,我们从中选取了10件有较大影响的环保事件,以记录下2008年中国环保的发展轨迹。 1.土壤污染防治全国展开 1月8日,第一次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它标志着全国性的土壤污染防治广泛展开。 会议指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会议提出要做好八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二是强化农用土壤环境监管与综合防治;三是加强城市建设用地和遗弃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四是拓宽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渠道;五是增强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六是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七是加强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八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按照计划,到2010年,要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初步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管理体系框架,编制完成国家和地方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到2015年,要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2.环境保护部正式挂牌 3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揭牌仪式举行,原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出任部长。在此次国务院大部制机构改革中,环保总局是唯一由局升格为部的部门,标志着环保部门由国务院直属单位变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在参与国家有关重大决策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中国环保部门从无到有,走过了30年的历程。1978年,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1982年,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立环境保护局;1987年,国家环保局独立出来直属国务院;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基础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保部的成立提高了环保机构的权威性,使环保部门能够更多地参与国家有关重大决

对环境破坏的大事件

近30年来有影响的几大公害事件 1、1976年发生在意大利的维素化学污染事件,是由农药厂爆炸,二恶英污染造成多人中毒,居民搬迁,几年后婴儿畸形多。 2、1978年发生在法国的阿摩柯卡的油轮泄漏事件,是由油轮触礁,22万吨原油入海。致使藻类、湖间带动物、海鸟灭绝,工农业生产、旅游业损失大。 3、1979年发生在美国三里岛的核电站泄漏事件,三里岛核电站严重失火事故使周围80公里以内约200万人处于不安中,停工、停课,纷纷撤离,直接损失10多亿美元。 3、1984年发生在墨西哥的气体爆炸,是石油公司一个油库爆炸,4200人伤,400亡,300栋房毁,10万人被疏散。 4、1984年发生在印度搏帕尔市的农药泄漏事件,勃帕而市一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脂罐爆裂外泄,进入大气约45万吨,受害面积达40Km2,受害人10—20万,死亡6000多人。 5、1986年发生在前苏联乌克兰基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4号反应堆机房爆炸,引起大火,放射性物质大量扩散。周围13万居民背疏散,300多人受严重辐射,死亡31人,经济损失35亿美元。 6、1986年发生在瑞士莱茵河的污染事件,化学公司仓库起火,磷、汞、大量硫、剧毒物入河。致使事故段生物绝迹,100英里鱼死亡,300英里的水不能饮用。 7、1988年发生在中国上海的甲肝事件,上海市部分居民使用被污染的毛蚶而中毒,然后迅速传染蔓延,由29万人患甲肝。 8、1988年发生在美国莫农格希拉河的污染,石油公司油罐爆炸,350万吨原油入河,沿岸100万居民生活受严重影响。 9、1989年发生在美国埃克森?瓦尔迪兹油轮漏油。供漏油26.2万桶。海域严重污染。 10、1991年发生在韩国洛东江畔的洛东江水源污染事件,洛东江畔的大丘、釜山等城镇斗山电子公司擅自将325吨含酚废料倾倒于江中。自1980年起以倾倒含酚废料4000多吨,洛东江已有13支支流变成了“死川”,1000多万居民受到危害。 11、1991年发生在海湾地区,海湾石油污染事件,历时6周的海湾战争使科威特境内900多口油井被焚或损坏;伊拉克、科威特沿海两处输油设施被破坏,约15亿升原油漂流;伊拉克境内大批炼油和储油设备、军火弹药库、制造化学武器和核武器的工厂起火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中,随风飘移,危害其他国家,如伊朗一连降几次“黑雨”。海湾战争是有史以来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战争。 12、1991年发生在中国湖南沅江市和武水市之间水域的水污染死鱼事件,在跨越一洲一地五县的水域里,持续40多天,死鱼达50×104Kg,大面积水域严重磷污染。原因是湘西自治州三个化工厂长期超标排放黄磷废水,沉积在底泥,不断积累,在爆雨冲击下底泥翻腾,单质磷胶体泛起所造成。 13、1993年发生在中国开封市的饮用水污染,一次大暴雨后发现因用水异味、苦涩、辛辣感。一连数日开封市十万人受害,发生恶心、拉肚子现象。多家有计化工厂、助燃剂厂、胶粘剂厂、农药厂等废水排入饮用水明渠内,水样中验出氰化物、六价铬等。 14、1993年发生在中国深圳清水河的化学品仓库爆炸,该仓库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储存了49种总量达2800多吨的化学品,大多属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质。因

[大事记] 大事记模板

[大事记] 大事记模板 大事记大事记模板大事记大事记模板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四届一次会长及常务理事会议提出提振信心积极应对渡"危"迎"机"3月12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长及常务理事会议在浙江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举行。会议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切实落实行业协会"规范行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的工作宗旨,更好地为行业和景区提供优质服务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优势,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进行了广泛交流。 进入20xx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且逐渐向实体经济渗透,各地旅游业都面临严峻考验。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赵宝江指出,面对困难,协会和许多景区一起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第3期风景名胜杂志上,协会已经刊登了倡仪,号召全国风景名胜区联动推出旅游优惠举措,进而推动各地旅游经济互相拉动,实现资源和利益共赢。今年,协会还将创建中国风景名胜区商务网站,编辑出版游览手册,并考虑设立北京联合服务中心,以期为各个风景名胜区提供更好的宣传服务平台。

"金融危机导致境外游客大幅减少、城乡居民开支相对紧缩、景区竞争更加激烈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凤武表示,在此情况下,开拓国内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应该采取措施,降低游客出行成本和风景区的管理成本,以吸引更多游客。 "不少与会景区代表纷纷表示,要继续坚定发展旅游经济的信心,加强景区软件和硬件的改进和完善,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和满意度,舒适度,用积极的态度渡"危"迎"机"。 长三角读者杭州大春游20xx年3月7日,"长三角读者杭州大春游"活动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正式启动。首批来自长三角13座城市的500名游客来到杭州,率先体验了杭州旅游消费券的极大魅力。 本次活动由杭州日报、风景名胜杂志联动长三角10多家媒体一起组织举办,邀请长三角的读者朋友们一起来体验大杭州旅游的魅力,分享杭州旅游消费券带来的实惠与惊喜。在启动仪式上,年龄最小的游客仅4岁,年龄最大的一位已近80高龄。在接下来的几天,南京、苏州等长三角读者也先后组团来杭州参加了"大春游"活动。 第十九届普陀山之春旅游节开幕第十九届普陀山之春旅游节3月13日开幕。本届旅游节以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生态旅游年"为主题,以"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为口号,继续沿用"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