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铝制备工艺技术
纳米氧化铝制备

纳米氧化铝制备引言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能。
本文将探讨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制备方法1.真空热蒸发法–通过将铝金属加热到高温,使其蒸发后冷凝成纳米颗粒。
–优点:制备工艺简单、经济实用。
–缺点:得到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分散性差,易形成团聚体。
2.气相沉积法–通过将氢氧化铝前驱体在高温气相条件下分解成纳米氧化铝。
–优点:纳米颗粒大小可控,分散性和纯度较高。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3.溶胶-凝胶法–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或无机金属盐在溶液中溶解,形成溶胶。
–经过凝胶处理,使溶胶变为凝胶,然后加热使凝胶转变为纳米氧化铝。
–优点:可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
–缺点:制备过程复杂,涉及多个步骤。
4.水热法–在高温高压的水热条件下,将铝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再将氢氧化铝加热转化成纳米氧化铝。
–优点:制备简单、成本低。
–缺点:纳米颗粒易团聚。
优化制备条件1.温度控制–不同制备方法对温度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方法进行调节。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的不均匀形成或团聚。
2.pH值调节–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中,酸碱度对纳米氧化铝的形貌和尺寸有影响。
–合适的pH值能够控制纳米颗粒的均匀生长。
3.前驱体浓度–在溶胶-凝胶法中,前驱体浓度对纳米颗粒的尺寸具有一定影响。
–较低的前驱体浓度可能导致纳米颗粒的过小。
4.添加剂–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或稳定剂可改善纳米颗粒的分散性。
–添加剂可防止纳米颗粒的团聚,提高制备效果。
应用前景1.催化剂支撑材料–纳米氧化铝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是理想的催化剂支撑材料。
–可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有机物催化转化等领域。
2.纳米复合材料–将纳米氧化铝与其他材料制备成纳米复合材料。
–可应用于防腐蚀涂料、导电材料等领域。
3.生物医学领域–纳米氧化铝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片状纳米氧化铝

片状纳米氧化铝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片状纳米氧化铝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和性质的新型氧化铝材料,是氧化铝的一种特殊形态。
它拥有高表面积、优异的稳定性和优良的性能,在材料科学、化工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片状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特性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制备方法片状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途径。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热分解、氧化、沉淀等过程来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铝;化学法主要是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溶剂热法等来合成片状纳米氧化铝;生物法则是利用生物体或微生物来合成片状纳米氧化铝。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铝。
二、特性片状纳米氧化铝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高表面积、较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稳定性和高的光学性能等。
高表面积是片状纳米氧化铝的主要特点之一,拥有大量表面活性位点,可提高其催化性能和吸附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提高其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催化效率;优异的稳定性使得片状纳米氧化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高的光学性能能使片状纳米氧化铝具有光学传感、光催化等应用价值。
三、应用领域片状纳米氧化铝在材料科学、化工工程、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材料科学领域,片状纳米氧化铝可用作催化剂、填料、增稠剂等;在化工工程领域,片状纳米氧化铝可用于制备纳米涂料、纳米复合材料等;在生物医药领域,片状纳米氧化铝可用于药物传递、免疫诊断等;在环境保护领域,片状纳米氧化铝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这些应用领域都展示了片状纳米氧化铝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前景。
第二篇示例:片状纳米氧化铝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和物理性质的纳米材料。
它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纳米科技的发展过程中,纳米氧化铝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工艺综述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工艺综述摘要:纳米氧化铝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根据实际生产中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氧化铝是一种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等,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
纳米氧化铝是白色晶状粉末,具有α、β、γ、δ、η、θ、κ和χ等十一种晶体,兼具氧化铝和纳米材料的特性,所以具有良好的光、电、磁、热、机械等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催化剂及其载体、陶瓷、光学材料、微电子等领域关键词:氧化铝;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纳米Al2O3制备纳米氧化铝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根据实际生产中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
李磊[1]采用模板法合成纳米球形氧化铝,研究发现化铝的结构和形貌受到实验条件、实验材料的混合比等因素的重要影响。
当阿拉伯胶粉单独作为模板时,球形氧化铝颗粒化程度较高,并且平均孔径约为3.6nm和8.5nm,但孔径集中较小,较大的孔径分布较宽。
当以阿拉伯胶粉和P123为模板时,制得的氧化铝形貌更好,粒度更均匀,分散性更好,平均孔径约13.1nm,表明加入P123对氧化铝的制备起促进作用。
唐浩林[2.]等人,采用溶胶等离子喷射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铝,这一方法考虑了氢氧化铝溶胶和等离子焰的特殊化学性能,成功合成了均匀分布、平均粒径为20nm、完全结晶的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因为采用了二次焙烧,所以材料的团聚现象并不明显。
杜三明[3]等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了微米和纳米Al2O3纳米涂层,对比了两种陶瓷涂层的组织、力学及摩擦磨损行为。
研究发现与微米Al2O3涂层相比,纳米Al2O3涂层颗粒之间的结合更紧密,从而大大提高了结合强度和硬度。
纳米Al2O3涂层的摩擦系数低,且波动幅度更稳定,表面光滑,磨损率低,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马爱珍[4]等人首先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 Al2TiO5 基复合材料,基于此,添加造孔剂PMMA,制备的微球呈规则的孔形形态,且分布均匀。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其制备及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一、纳米氧化铝的制备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纳米氧化铝制备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是将溶胶和凝胶相互转化制备纳米材料。
溶胶是一种均匀的溶解液体,而凝胶则是静置后,具有凝固状态的胶状物。
溶胶的制备一般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盐等作为原料。
通过加入催化剂、保护剂等辅助剂,可以调节物质反应和氧化过程的速度及方向,从而制得不同质量的氧化铝材料。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易于扩大生产的制备纳米氧化铝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水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可以将较难溶解的物质转化为可溶物质。
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较高结晶度、均匀粒径分布的氧化铝纳米材料。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利用高温高压下气体分解反应制备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获得所需的气体和沉积材料。
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气体浓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尺寸和形态的氧化铝纳米材料。
二、纳米氧化铝的应用1. 电子材料纳米氧化铝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如高介电常数、低损耗、高绝缘强度等。
因此,纳米氧化铝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
例如,纳米氧化铝可用于制备压敏电阻、介电层等电子元件。
2. 光学材料纳米氧化铝材料在光学材料中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控制纳米氧化铝的粒度,可以调节其光学性质,如透过率、反射率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作为光致变色材料、高光谱材料等。
3. 磁性材料在磁性材料领域,纳米氧化铝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将纳米氧化铝与磁性材料复合,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例如提高介电常数、阻抗等。
此外,纳米氧化铝还可以作为电磁屏蔽材料等。
4. 生物医药材料近年来,纳米氧化铝在生物医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纳米氧化铝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纳米氧化铝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纳米材料在当今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纳米氧化铝纳米线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导电性能,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传感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纳米氧化铝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纳米氧化铝纳米线的制备方法纳米氧化铝纳米线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湿化学法和气相沉积法。
1.湿化学法湿化学法主要是通过溶液反应的方式来制备氧化铝纳米线。
其主要步骤包括:将铝盐和氧化剂混合在水溶液中,使用凝胶转化剂使其成为凝胶状物质,利用干燥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出氧化铝纳米线。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线直径较小,可控性较差,但制备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利用气相反应在高温下制备氧化铝纳米线。
其主要步骤包括:将铝源和氧源分别与惰性气体混合,在高温下使其反应生成氧化铝纳米线,利用沉积基底使其定向生长。
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线直径较大,可控性较好,但制备成本较高,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第二部分:纳米氧化铝纳米线的应用研究纳米氧化铝纳米线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电子、能源、传感器等领域。
1.电子领域纳米氧化铝纳米线在电子领域中主要应用于晶体管和电容器等器件中。
其高弹性模量、高载流电子浓度和极高的导电性能,可以增强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2.能源领域纳米氧化铝纳米线在能源领域中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
其高比表面积、高功率密度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3.传感器领域纳米氧化铝纳米线在传感器领域中主要应用于气体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其高表面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结论纳米氧化铝纳米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制备方法的可控性和成本效益,并拓展其在新领域的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探析

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探析传统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方法包括液相法、气相法、固相法,这些方法的制备成本比较高,而以高岭土作为原材料来制备纳米氧化铝,不仅可以提取大量的白炭黑,还可以提高高岭土资源利用率,实现高岭土深加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当前,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在细度、纯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通过分析其工艺技术参数,加快对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的研究。
1 高岭土结构特征高岭土质软、白度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粘结性和可塑性,很容易分散悬浮在水面上,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火性、阳离子交换量低、抗酸溶性好等理化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国防、医药、涂料、化工、橡胶、陶瓷、造纸等行业中,还应用在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耐高温瓷器件中。
高岭土主要由叠片状、管状、微小片状,粒径小于2μm埃洛石、珍珠石、地开石、高岭石等簇矿物,结构式为Al4[Si4O10](OH)S,多水高岭石和高岭石是主要的矿物成分,并且高岭土中包含微量的MgO、CaO、Na2O、K2O,少量的TiO2、Fe2O3,大量的SiO2、Al2O3等。
通过分析高岭土的矿物晶体结构,这种晶体主要呈六方片状,由铝氧八面体、SiO2六方网层、SiO4四面体通过(Si2O2)n的阳离子和[AlO(OH)2]面按照1∶1顶角连接方式组成层状结构,氢键连接层间,无水分子和离子。
2 纳米氧化铝特性纳米氧化铝粉粒径尺寸处于1~100nm,其不仅具有纳米效应,而且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和光吸收能力,颗粒间结合力较大、熔点低、表面张力大、表面积大,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在低温状态下不具有热绝缘性。
同时,纳米氧化铝内部含有多种晶型,纳米氧化铝的晶型不同,其特点也不同,例如,α-Al2O3可用于制备高机械强度、高韧性、高硬度、高强度的陶瓷件,如磨料、模具、切削工具等;β-Al2O3可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在电池制备中应用了大量的β-Al2O3烧结体;γ-Al2O3的活性高、比表面积大,被广泛用作加氢脱硫和加氢催化剂、石油炼制催化剂、汽车尾气催化剂等。
材料科学中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技术

材料科学中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材料优化性能的需求不断增长,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而纳米氧化铝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技术,以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纳米氧化铝的基本特性纳米氧化铝是由纳米级氧化铝颗粒组成的粉末状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首先,纳米氧化铝颗粒的比表面积非常大,使其表面活性极强,从而增加了其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的可能性。
其次,纳米氧化铝颗粒的晶格结构一般比较完整,晶界面的能量较高,对外界环境的响应也更为敏感。
另外,纳米氧化铝颗粒的尺寸越小,其量子效应和量子限制效应更加显著,材料的光学、磁学、热学、电学等性质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二、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目前,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最早被应用于纳米氧化铝制备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溶解氧化铝前驱体(如氯化铝、硝酸铝等)于溶剂中,形成溶胶,再通过加热、干燥等过程转变为凝胶,最终经过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铝。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得到较为均匀的纳米氧化铝颗粒,但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并且产物中常常会存在一定量的杂质。
2. 比较浸出法比较浸出法是通过将铝金属与氢氧化物混合,经过合适的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加工便捷等优点,但是需要使用强碱性溶液,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3. 等离子体化学法等离子体化学法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气相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活性氧化铝物种,并与前驱体反应生成纳米氧化铝颗粒。
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纯净的纳米氧化铝,但需要较高的制备成本。
三、纳米氧化铝的应用纳米氧化铝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光学材料纳米氧化铝在光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薄膜、光学器件等,如LED封装、光伏电池、光学滤波器等。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

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高纯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等。
各种方法都有其一定优势,但是也存在不足,因此一般根据实际产品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
1.固相法固相法主要是将铝或铝盐研磨煅烧,发生固相反应后直接得到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该法可分为:机械粉碎法、固相反应法;机械粉碎法是用各种超细粉碎机将原料直接粉碎成超细粉。
常见的超细粉碎机有:球磨机、行星磨、塔式粉碎机和气流磨粉碎机等;应用较多的是球磨机,但该法很难使粒径达到100nm以下。
固相法制备超细粉比较简单,但是生成的粉体容易产生团聚并且粉末粒度不易控制。
固相反应法又可大致化学溶解法、非晶晶化法、燃烧法。
a)化学溶解法化学溶解法主要包括碳酸铝铵热解法、喷雾热解法、铵明矾热解法三种;铵明矾热解法是通过用硫酸铝铵与硫酸铵反应制得明矾,再根据产品纯度要求再多次重结晶精制,最后将精制的铵明矾加热分解成Al2O3,其反应过程为: 2Al(OH)3+3H2SO4 → Al2(SO4)3 + 6H2O Al2(SO4)3 + (NH4)2SO4 + 24H2O → 2NH4Al(SO4)2·12H2O 2NH4Al(SO4)2·12H2O → Al2O3 + 2NH3 + 4SO3 + 13H2O 煅烧过程收集的炉气可制成硫酸铵循环使用。
该方法工艺简单,但由于生产周期长,难于应用于实际规模化生产。
对铵明矾热解法改进后形成了碳酸铝铵热解法,通过前驱体NH4AlO(OH)HCO3的合成和热解得到高纯度超细氧化铝。
李江[6]等应用分析纯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单分散超细NH4Al2(OH)2CO3先驱沉淀物,在1100℃下灼烧得到平均粒径为20nm的α-Al2O3纳米粉体。
该方法不产生腐蚀性气体,无热分解时的溶解现象,有利产品粒径的控制并且能简化操作,适合于工艺化生产。
喷雾热解法是将金属盐溶液以雾状喷入高温气氛中,从而使其中的水分蒸发,金属盐发生分解,析出固相,直接制备出纳米氧化铝陶瓷粉好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0780101735 用于制备有控制结构与粒度的纳米多孔氧化铝基材料的方法和利用所述方法获得的纳米多孔氧化铝2. 92104368 尺寸可控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3. 95105843 纳米级氧化铝的生产工艺4. 96117151 纳米添加氧化铝陶瓷的改性方法5. 00125966 一种形态松散的纳米、亚微米级高纯氧化铝的制备方法6. 01134059 纳米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7. 01126878 纳米尺寸的均匀介孔氧化铝球的合成方法8. 01124685 一种作催化剂载体用的纳米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9. 01121545 高纯纳米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10. 01113724 去除纳米氧化铝模板背面剩余铝的方法11. 01132376 导电性纳米氮化钛-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2. 02139370 氧化铝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13. 02138470 制备纳米材料的氧化铝模板及模板的制备方法14. 02136111 利用氧化铝模板生长锗纳米线的方法15. 02129021 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铝复合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16. 02116802 超纯纳米级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17. 02109247 一种带有氧化铝壳的复合金属纳米粉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8. 02138014 醇铝气相法制取纳米高纯氧化铝的方法19. 200310106128 高纯纳米氧化铝纤维粉体制备方法20. 03141495 一种氧化铝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21. 03140530 一种表面包膜氧化铝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方法22. 03129084 纳米氧化铝材料的制造方法23. 03117871 纳米氧化铝胶体功能陶瓷涂料生产方法24. 03800065 α-氧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25. 03136606 一种纳米孔氧化铝模板的生产工艺26. 03133529 纳米氧化铝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7. 03102045 一种含有改性纳米级氧化铝的半合成烃类转化催化剂28. 200480009462 纳米多孔超细α-氧化铝粉末及其溶胶-凝胶制备方法29. 200420080270 一种去除纳米氧化铝模板背面铝层的装置30. 200410063067 纳米氧化铝铜基体触头材料31. 200410019998 一种基于多孔氧化铝模板纳米掩膜法制备纳米材料阵列体系的方法32. 200410013256 一种无硬团聚的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33. 200410010510 阳极氧化铝模板中一维硅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34. 200410067540 纳米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35. 200410077970 纳米氢氧化铝、粘土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阻燃复合材料36. 200410065110 使用单一孔径氧化铝模板制备不同直径单晶铋纳米丝微阵列的方法37. 200480009461 纳米多孔超细α-氧化铝粉末及其冷冻干燥制备方法38. 200410016485 用于制备碳纳米管的氧化铝载体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39. 200510030635 一种制备纳米氮化二铬-氧化铝复合材料的方法40. 200510018403 一种三维氧化铝纳米模板的制备方法41. 200510011558 化学沉积法制备卤化银/氧化铝纳米介孔复合材料的方法42. 200510111329 与合成氨厂生产相结合的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43. 200510024330 一种纳米晶添加氧化铝陶瓷材料及低温液相烧结方法44. 200510013247 制备纳米氧化铝粉的电弧喷涂反应合成设备及方法45. 200510086825 一种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46. 200510086373 一种氧化铝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47. 200510009822 纳米氧化铝改性聚偏氟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48. 200510018770 一种涂层用活性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49. 200510018883 一种氧化铝纳米模板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50. 200510024601 由工业废料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51. 200510046481 一种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52. 200510024034 纳米氧化铝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复合电铸制备方法53. 200580045593 热稳定型有掺杂和无掺杂多孔氧化铝和含CEO*-ZRO*及AL*O*的纳米复合混合氧化物54. 200510052092 一种纳米氧化铝等离子体活化烧结的方法55. 200510027581 有序纳米孔氧化铝模板光学常数的测试方法56. 200610028872 一种纳米氧化铝空心球结构的制备方法57. 200680026036 基于α-氧化铝的纳米结晶的烧结体、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58. 200610118666 较大孔间距的氧化铝纳米孔阵列膜的快速稳定生长方法59. 200620019299 用于制备纳米孔氧化铝模板的阳极夹60. 200610171954 基于多孔氧化铝的抗反射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61. 200610109370 一种纳米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62. 200610018518 大豆蛋白质/氢氧化铝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63. 200610166555 一种通过恒流降压制备三维氧化铝纳米模板的方法64. 200610032879 自支撑双通纳米氧化铝模板及其制备方法65. 200610161368 一种纳米碳化硅-氧化铝陶瓷基片的表面贴装片式熔断器及其制备方法66. 200610125561 一种具有粒子内介孔结构的γ-氧化铝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67. 200610122225 纳米氧化铝改性聚芳醚酮聚合物及其纳米瓷膜漆68. 200610104871 一种单分散纳米α-氧化铝颗粒粉体的制备方法69. 200610125559 一种纤维状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70. 200610112815 制备纳米级氧化铝弥散铁粉的方法71. 200610033695 一种高纯纳米氧化铝的连续化制备工艺72. 200610018699 一种纳米孔玻璃与氧化铝陶瓷基板复合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73. 200680035279 由氧化铝和周期表第Ⅰ和Ⅱ主族元素氧化物构成的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74. 200680029678 由氧化铝和周期表第Ⅰ和Ⅱ主族元素的氧化物组成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75. 200680015709 氧化铝载体表面的纳米级再构和用于环氧烷生产的催化剂76. 200610030866 一种氧化铝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77. 200710067811 数码彩喷影像纸用纳米水合氧化铝分散液的制造方法78. 200710150942 一种纳米氧化铝纤维膜材料的制备方法79. 200710065105 一种球形磁性纳米氧化铝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80. 200710118307 氧化铁-氧化铝复合纳米除氟材料的制备及应用81. 200710303466 一种纳米氧化铝在有机溶剂中稳定分散的处理方法82. 200710179656 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83. 200710119314 一种纳米氧化铝空心球的制备方法84. 200710098861 一种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纳米材料的方法85. 200710127710 氧化铝纳米棒增韧碳化硅陶瓷制造方法86. 200710098860 一种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利用直流电沉积法制备TiO2纳米材料的方法87. 200710043985 分级多孔氧化铝纳米绝热材料的制备方法88. 200710189730 一种含纳米氧化铝不烧铝碳滑板砖的生产工艺89. 200710056691 原位合成碳纳米管/镍/铝增强增韧氧化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90. 200780028998 表面包覆氧化铝纳米颗粒及其树脂组合物91. 200710144871 高相容性纳米氧化铝及其微乳化相转变制备法92. 200780008672 纳米氧化铝在树脂或溶剂体系内的分散体93. 200710071259 纳米氧化铝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94. 200710041854 一种气相法纳米氧化铝颗粒的制备方法95. 200810124314 双层自剥离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96. 200810062922 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粉体及制备方法97. 200880118848 包含作为填料的氢氧化铝和纳米填料的阻燃性聚合物组合物98. 200810200750 一种添加纳米氧化铝的封接玻璃及其制备方法99. 200810164121 一种合成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方法100. 200810020199 凹凸棒石粘土-氢氧化铝/铁纳米复合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101. 200810120194 用于发动机高温冷却技术的氧化铝有机纳米流体102. 200810200530 一种碳纳米管掺杂氧化铝前驱纺丝溶胶的制备方法103. 200810156883 氧化铝模板中组装纳米线阵列的扫描电镜样品的制作方法104. 200810114788 氧化铝基/纳米二氧化钛-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105. 200810219741 一种纳米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106. 200810020719 一种孔径与/或孔间距可调控的纳米多孔氧化铝膜的制法107. 200810244120 以氧化铝为包裹层的纳米电缆的制备方法108. 200810023208 以高岭土为原料制备超细白炭黑和纳米氧化铝的方法109. 200810017990 纳米与亚微米氧化铝混杂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110. 200810124751 凹柱面正三棱柱形的氧化铝纳米线及其原位制备方法111. 200810016209 一种氧化铝-碳化钨钛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112. 200810106915 一种以γ-氧化铝纳米粒子为模板制备中空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法113. 200810184312 制造氧化铝纳米孔阵列的方法、及制造磁记录介质的方法114. 200810202075 氧化铝/石墨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15. 200810226248 一种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铝材料的方法116. 200810040460 大长径比氧化铝纳米线的制备方法117. 200810040461 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118. 200810101833 利用原位表面修饰制备油溶性氢氧化铝纳米粒子的方法119. 200910086807 一种纳米氧化铝包覆钨粉的制备方法120. 200910026006 用多孔氧化铝薄膜制备纳米级氧化铝颗粒的方法121. 200910069160 具有高吸墨性能纳米氧化铝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122. 200910057244 一维氧化铝纳米线/纳米棒的制备方法123. 200910035950 一种优先暴露{111}面的γ-氧化铝纳米管的制法124. 200910048063 一种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125. 200910238415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纳米氧化铝的方法126. 200910224968 包含稀土元素的氧化铝纳米线的合成127. 200910199474 一种纳米氧化铝/石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128. 200910115851 纳米陶瓷氧化铝涂附磨具及其制造方法129. 200910114861 超声波灌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制备氧化锌纳米管的方法130. 200910014220 氮化硼纳米管增强的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131. 200910046663 一种介孔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132. 200910078475 纳米氧化铝复合粉体制造方法133. 200910133120 一种利用纳米氧化铝处理铝质耐火材料原料的方法134. 200910069631 一种稀土锆掺杂氧化铝纳米纤维催化剂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35. 200910069630 一种稀土铈掺杂氧化铝纳米纤维催化剂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36. 200910085268 一种纳米银颗粒分散氧化铝光学薄膜及制备方法137. 200910015239 纳米碳化硅增韧氧化铝防弹陶瓷的制备方法138. 200910009312 氧化铝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139. 200910044894 纳米Na-β-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140. 201010228877 水合纳米氧化铝制备亚微米级γ-LiAlO2粉末的方法141. 201010573994 一种多孔纳米氧化铝空心球的制备方法142. 201010549115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氧化铝纳米纤维的方法143. 201010285346 一种基于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硫化钴纳米管或纳米线的制备方法144. 201010250074 具有高分散高吸墨性能纳米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145. 201010032308 一种氧化铝/氧化锡纳米纤维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146. 201010218151 在锦纶织物表面制备纳米氧化铝颗粒复合银镀层的方法147. 201010181565 一种氧化铝-碳化钛-氧化锆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148. 201010173843 再生聚烯烃共混改性复合纳米氢氧化铝阻燃环保绝缘材料149. 201010141143 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铝弥散铁粉的方法150. 201010158050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泡沫陶瓷制备方法151. 201010165411 铝合金表面预先合成纳米氧化铝增强激光熔覆层的方法152. 201010142654 纳米二氧化锰/活性氧化铝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153. 201010138840 一种去除纳米氧化铝模板背面金属镀层的装置及其方法154. 201010136463 一种钛酸铝纳米纤维增韧氧化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155. 201010032309 一种氧化铝/氧化锡共混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付款方式:1、本套技术资料120元2、资料都为电子版的,部分资料包括专利和科研成果资料,可以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