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伊立替康ppt课件

99年被欧盟批准、2000年被美国FDA批准作为晚期转 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药物。 2009年版NCCN中,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收入非小细胞肺 癌,小细胞肺癌,食道癌等的治疗指南。
·
4
作用特点(二)
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其它类型抗肿瘤药 无交叉耐药性,具有相加或协同细胞毒作用
与5-FU/CF联合,是晚期大肠癌治疗首选,对于使用 FOLFOX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继续使用FOLFIRI治疗 仍更可预见和易于处理的安全特征
几乎没有肾毒性、心脏毒性和耳毒性,对局部组织刺激反应 小; 主要不良反应为胆碱能综合征、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 少; 迟发性腹泻与CPT-11的剂量、及时治疗和病人教育。
最新研究表明:预防性口服碳酸氢盐,活性炭、新霉素/杆 菌肽,半夏泻心汤等,可降低肠道内活性代谢物SN-38的浓 度,减轻CPT-11引起的细胞损害和腹泻
伊立替康
Hydrochloride
·
1
发展历史
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是细胞毒类药物,早在1966
年,人们就从中国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皮中 提取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喜树碱,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及严重 的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一度中断。
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直到1985年, 终于发现了喜树碱的作用靶点-拓扑异构 酶I 。
伊立替康因为其水溶性好,毒性小,抗 肿瘤活性强,最早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
·
2
独特的作用机制
拓扑异构酶I可逆性诱导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 构解旋,参与完成DNA的复制;伊立替康为拓扑异构 酶I抑制剂,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
与卡培他滨联合,是老年大肠癌患者安全的治疗优选
·
4
作用特点(二)
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其它类型抗肿瘤药 无交叉耐药性,具有相加或协同细胞毒作用
与5-FU/CF联合,是晚期大肠癌治疗首选,对于使用 FOLFOX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继续使用FOLFIRI治疗 仍更可预见和易于处理的安全特征
几乎没有肾毒性、心脏毒性和耳毒性,对局部组织刺激反应 小; 主要不良反应为胆碱能综合征、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 少; 迟发性腹泻与CPT-11的剂量、及时治疗和病人教育。
最新研究表明:预防性口服碳酸氢盐,活性炭、新霉素/杆 菌肽,半夏泻心汤等,可降低肠道内活性代谢物SN-38的浓 度,减轻CPT-11引起的细胞损害和腹泻
伊立替康
Hydrochloride
·
1
发展历史
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是细胞毒类药物,早在1966
年,人们就从中国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皮中 提取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喜树碱,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及严重 的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一度中断。
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直到1985年, 终于发现了喜树碱的作用靶点-拓扑异构 酶I 。
伊立替康因为其水溶性好,毒性小,抗 肿瘤活性强,最早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
·
2
独特的作用机制
拓扑异构酶I可逆性诱导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 构解旋,参与完成DNA的复制;伊立替康为拓扑异构 酶I抑制剂,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
与卡培他滨联合,是老年大肠癌患者安全的治疗优选
伊立替康腹泻分析ppt课件

不合理用药-1
• • • • • • 1 用药方法不合理 2 用药剂量不合理 3 给药时间不合理 4 选药不合理 5 重复用药 6 不合理联合或配伍
不合理用药-2
• 1 医务人员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 2 患者方面原因 • 3 社会方面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该患者腹泻原因
• 不合理用药-1:用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时间 不合理 • 不合理用药-2:医务人员方面原因、患者方 面原因
伊立替康腹泻分析
主要内容
• • • • • 基本情况 WHO关于腹泻的分级 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机理及处理 患者腹泻具体状况 不合理用药原因
基本情况
患者唐某,男,54岁,体表面积 1.87m2,KPS评分90; 于2011年5月9日在淄博市中心医 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胃 幽门管后壁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 后经多次治疗;
讨论
• 吡哌酸、左氧氟沙星能否用于癌症患者血 象低时,预防有可能发生的细菌感染?
以患者为中心
合理用药
谢谢!
WHO关于腹泻的分级
• • • • • Ⅰ度 暂时性(小于2天) Ⅱ度 能耐受(大于2天) Ⅲ度 不能耐受,需治疗 Ⅳ度 血性腹泻 (参考NCI(美国国立癌症协会)常 见毒性分级标准,进行修改)
伊立替康导致腹泻的机理
• ①急性腹泻,用药后第一个24小时内发生,由于 CPT-11及其代谢物SN-38抑制了胆碱酯酶,使体 内乙酰胆碱积聚 ; • ②迟发严重腹泻,发生在治疗后数日,与血液中 SN-38有关,其对胃肠道细胞的损害导致肠腔液体 净增加从而引发腹泻。
伊立替康导致急性腹泻的处理
• 皮下注射阿托品0.25mg ,可缓解症状 ; • 若化疗第一个24h内发生急性腹泻,下次治 疗可提前预防。
伊立替康治疗宫颈癌课件

2、CPT-11+奈达铂方案:
• Ohwada 等采用CPT-11 50mg/m2,第1、8、 15天,奈达铂60mg/m2,第1天,4周为1个 周期,治疗初治晚期或复发宫颈癌。 • 41例可评估的患者:21例晚期,20例复发。 结果初治晚期和复发有效率分别为81%和 40%,总有效率60%。
2、CPT-11+奈达铂方案:
4、CPT-11+MMC方案:
• Umesaki 等将CPT-11与丝裂霉素联合,采 用CPT-11 100mg/m2,第1、8、15天,丝 裂霉素10mg/m2,第1天,4周为1个周期。 51例可评估的患者,CR2例,PR24例,总 有效率为51%。
5、CPT-11+吉西他滨方案:
• Porras等将吉西他滨与CPT-11联合治疗复 发宫颈癌。剂量为吉西他滨1000mg/m2, CPT-11 100mg/m2,第1、8天,21天重复 一次。 • 10例可评估的患者,结果:CR2例,PR1 例,总有效率33%。
2、CPT-11+奈达铂方案:
• Tsuda报道CPT-11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或 复发宫颈癌,采用CPT-11 50 mg /m2,奈 达铂80mg/m2,第1天,4周为1个周期。 • 27例可评估的患者,结果CR2例(7%), PR14例(52%),总有效率59%,晚期和 复发有效率分别57.1%和60%。
药理学研究
药物代谢: • CPT-11在体内代谢过程表现为二室或三室模型, 且在33-180mg/m2剂量范围内药物动力学曲线是 非剂量依赖性的,表明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 CPT-11的浓度在输注结束时(0.5 ~1.5小时)达 到峰值。部分研究表明在输注结束后,还可检测 到CPT-11反弹浓度,提示药物存在肝肠循环。终 末半衰期为9.3~14.2小时。
艾力(伊立替康)副反应处理及基于UGT1A1基因的个体化治疗ppt课件

基因分型 野生型 杂合型
纯合型
用药建议
180mg/m2
180mg/m2 ,密切关注
降低剂量 相关日本研究建议150mg/m2*
结论:对于UTG1A1*28纯合型突变的患者,需要适当降低伊立替康的使用剂量,但根 据统计在中国此类患者仅占1.2-5%,大部分患者可以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
*2012年CSCO徐建明《分子靶向时代的伊立替;康. 》
Are 6/6
--------10% 10% 40% 40% 50% 50%
;.
Based on data from Innocenti et al (2004)
毒R性isk反o应f T出ox现ici率ty (
10% 10% 50% 50% 12.5% 12.5% 0% 0%
23
中国人UGT1A1 6/6基因型发生率 明显高于白种人
;.
4
卢惠明等. 南方护理学报. 2002; 9(2): 51-52
乙酰胆碱综合症的处理
应使用硫酸阿托品治疗(0.25mg皮下注射),有禁忌证者除外; 对哮喘的患者应小心谨慎 ; 有急性严重乙酰胆碱综合征既往史的患者,下次给予伊立替康时,应预防性使
用硫酸阿托品。
开普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品说明书
;.
5
迟发性腹泻
➢ 如病人腹泻同时合并呕吐或发热,应住院治疗
;.
12h 48h STOP
8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特点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伊立替康剂量限制性毒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可逆转和非蓄积的; 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中,到最低点的中位时间为8天; 单药治疗通常在第22天完全恢复正常,联合治疗通常在7-8天后完全恢复正常。
GGrroouupp
伊立替康(CPT-11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1.2 CPT-11的作用机制
(1)DNA复制过程中, 拓扑异构酶Ⅰ (Topo Ⅰ)可逆性地切开DNA单链,使得 扭转的DNA双链松解开,得以进行复制 后续步骤,然后重新组装形成DNA双链。
(2) CPT-11及其活性代谢产物SN-38与
Topo Ⅰ-DNA复合物结合,阻止DNA链 的重新组装,引起DNA双链的断裂,造 成细胞死亡。
(2)CPT-11经细胞色素P450酶(CYP)3A4代谢为 APC和NPC APC:7-乙基-10-[4-N-(5-氨基戊酸)-1-哌啶 基]-羰基喜树碱 NPC: 7-乙基-10- (4-氨基-1-哌啶基)-羰基喜树碱
图示:CPT-11及其主要代谢产物
影响严重程度的因素
迟发性腹泻属剂量限制性毒性
一些研究中提出了胆指数(biliary index ,BI) 的 概念,定义为CPT-11 的AUC 乘以SN-38 和SN38G两者AUC 的比值。结果表明,发生严重的 3~4 级腹泻的病人,其BI 值远远大于发生0~2 级腹泻的病人;同时建立了一个通过有限采点测 定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模型,通过测定第一周的BI 值(以有限的采血点) ,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发生严 重腹泻的危险,然后可以在治疗的剩余时间相应 地调整剂量,避免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
也有研究认为,根据建立的群体模型分 析,CPT-11 和SN-38G的AUC 与腹泻严重 程度相关,其中SN-38G的相关性较强。两 项研究得到不同的结论可能是因为给药 方案不同所致。
2.2机理
(1)SN-38直接作用于肠粘膜上皮细胞内 Topo Ⅰ,引起DNA双链断裂,细胞死亡, 导致肠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3.6 改变药动学
原理:近30%CPT-11原型药物分泌进入 胆汁。丙磺舒可以减少CPT-11、SN-38、 SN-38G的胆汁分泌量,同时其血药浓度 提高。这样可以减少CPT-11的给药剂量, 从而进一步减轻对肠道组织的毒性。
1.2 CPT-11的作用机制
(1)DNA复制过程中, 拓扑异构酶Ⅰ (Topo Ⅰ)可逆性地切开DNA单链,使得 扭转的DNA双链松解开,得以进行复制 后续步骤,然后重新组装形成DNA双链。
(2) CPT-11及其活性代谢产物SN-38与
Topo Ⅰ-DNA复合物结合,阻止DNA链 的重新组装,引起DNA双链的断裂,造 成细胞死亡。
(2)CPT-11经细胞色素P450酶(CYP)3A4代谢为 APC和NPC APC:7-乙基-10-[4-N-(5-氨基戊酸)-1-哌啶 基]-羰基喜树碱 NPC: 7-乙基-10- (4-氨基-1-哌啶基)-羰基喜树碱
图示:CPT-11及其主要代谢产物
影响严重程度的因素
迟发性腹泻属剂量限制性毒性
一些研究中提出了胆指数(biliary index ,BI) 的 概念,定义为CPT-11 的AUC 乘以SN-38 和SN38G两者AUC 的比值。结果表明,发生严重的 3~4 级腹泻的病人,其BI 值远远大于发生0~2 级腹泻的病人;同时建立了一个通过有限采点测 定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模型,通过测定第一周的BI 值(以有限的采血点) ,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发生严 重腹泻的危险,然后可以在治疗的剩余时间相应 地调整剂量,避免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
也有研究认为,根据建立的群体模型分 析,CPT-11 和SN-38G的AUC 与腹泻严重 程度相关,其中SN-38G的相关性较强。两 项研究得到不同的结论可能是因为给药 方案不同所致。
2.2机理
(1)SN-38直接作用于肠粘膜上皮细胞内 Topo Ⅰ,引起DNA双链断裂,细胞死亡, 导致肠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3.6 改变药动学
原理:近30%CPT-11原型药物分泌进入 胆汁。丙磺舒可以减少CPT-11、SN-38、 SN-38G的胆汁分泌量,同时其血药浓度 提高。这样可以减少CPT-11的给药剂量, 从而进一步减轻对肠道组织的毒性。
亿迈林(伊立替康)持续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典范培训课件

Advance文d档/仅m供C参考R,不C能作P为a科t学ie依n据,ts请勿C模a仿n;如T有o不l当e之r处a,t请e联I系n网t站e或n本s人i删v除e。Therapy
一线方案
二线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线方案
二线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显著改善二线PFS和有效率 二线化疗后更长的无进展生存 (14.2 vs 11.8月) 当时III期临床中最长的中位总生存期 (21.5 VS 20.6月)
Opportunity机会
更多的患者可以接受二线治疗 (74% vs 64%)
Safety安全
一线治疗更少的 ¾级毒性反应 (53 vs 74%, P = .001 ) 没有蓄积性神经毒性 较低的毒性治疗中断率 (6% vs 11%) 临床显著体重增加 (35% vs 24%, P=0.05) 更多比例的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 The Treatment Continuum concep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urrent NCCN Guidelines for mCRC treatment and puts the guidelines in the context of patient benefits.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李云利
• 医学学士、MBA、经济学博士 • 医师、主管药师、国家执业药师、高级经济师 • 综合掌握医学、药学、经济、管理等知识 • 从业经历:
临床医生、产品管理、营销管理 • 特长和爱好:
伊立替康腹泻的处理改课件

鉴别诊断
03
其他药物引起的腹泻
感染性腹泻
炎症性肠病
患者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可能导致腹泻,应 排除其他药物引起的腹泻。
患者可能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腹 泻,应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
患者可能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炎症性肠病,导致腹泻,应通过结肠镜检 查确诊。
03
伊立替康腹泻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伊立替康腹泻的流行病学
使用人群
伊立替康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卵巢癌、肺癌和胰腺癌等癌症 。因此,使用伊立替康的患者存 在较高的腹泻风险。
发病率与风险因素
腹泻是伊立替康最常见的不良反 应之一,发病率较高。风险因素 包括个体差异、联合用药、疾病 状态等。
02
伊立替康腹泻的症状与诊 断
症状
01
轻度腹泻
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02
腹部保暖
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因受凉而 加重腹泻。
03
保持清洁
保持肛周及会阴部清洁,预防 感染。
04
及时就医
如腹泻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其 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患者教育
了解疾病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伊立替康所致腹 泻的发病机制、常见症状及预防护
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 们树立信心,积极应对病情。
调整剂量
如腹泻症状严重,医生可 能会调整伊立替康的剂量 或暂时停药。
护理经验分享
饮食调整
观察病情
在腹泻期间,患者应避免进食生冷、 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 的食物。
密切观察患者的腹泻次数、颜色和量 ,以及是否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 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
盐酸伊立替康市场分析ppt课件

盐酸伊立替康市场分析
-
1
!伊立替康属于植物类抗肿瘤药,在耐药性或化
疗不敏感的肿瘤中活性很高,与长春新碱、阿奇 霉素或5-FU没有交叉,对消化系肿瘤、肺部肿瘤、 妇科肿瘤、乳腺癌、淋巴癌、肾肿瘤、皮肤癌等 肿瘤均有抗肿瘤活性
!用于成人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对于经含5-
Fu化疗失败的患者,本品可作为二线治疗。同时, 伊立替康应用于胃癌、食管癌、广泛期小细胞肺 癌的多种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就已得出的阶段 性观察结果来看,有很好的临床适用前景,值得 密切关注
9
预估2020年伊立替康市场份额将达到142818万 “立顺依”市场占有率也将超过原研
艾力 MS% 开普拓(原研) MS% 立顺依 MS% 瑞之伊 MS% 亿迈林 MS% -总计
IMS
2014年 45071 15422 21 0 15311
75825
2015年 46700 13657 265 0 17201
S:质量安全
W:使用患者受限
疗效明显,作用速度快
天然药物易产生拮抗
O:市场机会增加
大肠癌用药竞品少
T:其他脏器用药有
替代品威胁
伊立替康是一种植物 抗癌药物,作用机理 决定安全性,治疗大 肠癌的首选药物之一
-
肝循环进行代谢 延迟性腹泻,发生率
约为20% 骨髓抑制,发生率约
在20%~50% 天然药物容易与其他
0
伊立替康各品牌销售增长
艾力
开普拓
立顺依
瑞之伊
亿迈林
2014
2015
2016
8
2017
“立顺依”同比增长率最高,但市场份额小 “艾力”领跑市场,原研产品呈现负增长
MR%
100% 80% 60% 40%
-
1
!伊立替康属于植物类抗肿瘤药,在耐药性或化
疗不敏感的肿瘤中活性很高,与长春新碱、阿奇 霉素或5-FU没有交叉,对消化系肿瘤、肺部肿瘤、 妇科肿瘤、乳腺癌、淋巴癌、肾肿瘤、皮肤癌等 肿瘤均有抗肿瘤活性
!用于成人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对于经含5-
Fu化疗失败的患者,本品可作为二线治疗。同时, 伊立替康应用于胃癌、食管癌、广泛期小细胞肺 癌的多种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就已得出的阶段 性观察结果来看,有很好的临床适用前景,值得 密切关注
9
预估2020年伊立替康市场份额将达到142818万 “立顺依”市场占有率也将超过原研
艾力 MS% 开普拓(原研) MS% 立顺依 MS% 瑞之伊 MS% 亿迈林 MS% -总计
IMS
2014年 45071 15422 21 0 15311
75825
2015年 46700 13657 265 0 17201
S:质量安全
W:使用患者受限
疗效明显,作用速度快
天然药物易产生拮抗
O:市场机会增加
大肠癌用药竞品少
T:其他脏器用药有
替代品威胁
伊立替康是一种植物 抗癌药物,作用机理 决定安全性,治疗大 肠癌的首选药物之一
-
肝循环进行代谢 延迟性腹泻,发生率
约为20% 骨髓抑制,发生率约
在20%~50% 天然药物容易与其他
0
伊立替康各品牌销售增长
艾力
开普拓
立顺依
瑞之伊
亿迈林
2014
2015
2016
8
2017
“立顺依”同比增长率最高,但市场份额小 “艾力”领跑市场,原研产品呈现负增长
MR%
100% 80% 60% 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卡培他滨联合,是老年大肠癌患者安全的治疗优选
CPT-11与铂类联合,是一线治疗晚期肺癌的理想方案。 CPT-11与紫杉醇、铂类联合可用于晚期胃癌、妇科肿瘤 等治疗CPT-11单药ຫໍສະໝຸດ 疗吉西他滨耐药的进展期胰腺癌有令人鼓
舞的抗肿瘤活性(中位TTP为4个月)(ASCO2007 # 15111)
氟脲嘧啶类 铂类 紫杉醇 靶向药物
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直到1985年, 终于发现了喜树碱的作用靶点-拓扑异构 酶I 。
伊立替康因为其水溶性好,毒性小,抗 肿瘤活性强,最早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
·
2
独特的作用机制
拓扑异构酶I可逆性诱导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 构解旋,参与完成DNA的复制;伊立替康为拓扑异构 酶I抑制剂,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
伊立替康及其活性代谢物(SN-38)可与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拓扑异构酶I修复DNA缺口 。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CPT-11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可破 坏DNA复制转录,也可以引起其他周期细胞的死亡。
·
3
作用特点(一)
广谱抗肿瘤药。对于结直肠、胃、胰腺、肺、乳腺、卵巢、 宫颈、及横纹肌肉瘤细胞等有广谱的体内、体外活性。
·
11
适应症
晚期/转移性大肠癌、肺癌、胃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以CPT-11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显示出较传统 方案更好的临床效益 无交叉耐药,与其他药物联合可作为病情进展病人 的解救方案 不良反应可预见,易于处理并可控制 恒瑞肿瘤药的品质,是您用药的信心保证
THANK YOU !
·
6
常见不良反应
➢ 乙酰胆碱能综合症 ➢ 迟发性腹泻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其他轻微不良反应:便秘、厌食、腹痛
和黏膜炎
·
7
不良反应发生时相
胆碱能综合征
迟发性腹泻
ANC减少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8
乙酰胆碱综合症
➢ 用药后24小时以内出现的以下症状统称为 急性乙酰胆碱综合症:
伊立替康
Hydrochloride
·
1
发展历史
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是细胞毒类药物,早在1966
年,人们就从中国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皮中 提取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喜树碱,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及严重 的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一度中断。
99年被欧盟批准、2000年被美国FDA批准作为晚期转 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药物。 2009年版NCCN中,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收入非小细胞肺 癌,小细胞肺癌,食道癌等的治疗指南。
·
4
作用特点(二)
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其它类型抗肿瘤药 无交叉耐药性,具有相加或协同细胞毒作用
与5-FU/CF联合,是晚期大肠癌治疗首选,对于使用 FOLFOX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继续使用FOLFIRI治疗 仍有很好的疗效。
– 早发性腹泻(24小时内,多数较轻,且迅速消失) – 出汗 – 流涎 – 视力模糊 – 腹痛 – 流泪等
·
9
迟发性腹泻
➢ 使用伊立替康24小时之后出现的与药物相关的腹泻。
如不正确及时处理会非常严重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 迟发性腹泻会使患者发生以下情况:
– 每天大便的次数超过化疗前的正常大便次数 – 出现软便,稀便,或水样大便 – 频繁的腹痛和/或腹部胀气 – 胃部疼痛 – 感觉乏力,虚弱
……
·
5
作用特点(三)
更可预见和易于处理的安全特征
几乎没有肾毒性、心脏毒性和耳毒性,对局部组织刺激反应 小; 主要不良反应为胆碱能综合征、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 少; 迟发性腹泻与CPT-11的剂量、及时治疗和病人教育。
最新研究表明:预防性口服碳酸氢盐,活性炭、新霉素/杆 菌肽,半夏泻心汤等,可降低肠道内活性代谢物SN-38的浓 度,减轻CPT-11引起的细胞损害和腹泻
➢发生时间与给药方案有关,发生迟发性腹泻的中位 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11天。
·
10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特点
➢ 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中,到最低点的中位时间 为8-10天;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伊立替康剂量限制性毒性 ;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可逆转和非蓄积的; ➢ 单药治疗通常在第22天完全恢复正常,联合
治疗通常在7-8天后完全恢复正常。
CPT-11与铂类联合,是一线治疗晚期肺癌的理想方案。 CPT-11与紫杉醇、铂类联合可用于晚期胃癌、妇科肿瘤 等治疗CPT-11单药ຫໍສະໝຸດ 疗吉西他滨耐药的进展期胰腺癌有令人鼓
舞的抗肿瘤活性(中位TTP为4个月)(ASCO2007 # 15111)
氟脲嘧啶类 铂类 紫杉醇 靶向药物
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直到1985年, 终于发现了喜树碱的作用靶点-拓扑异构 酶I 。
伊立替康因为其水溶性好,毒性小,抗 肿瘤活性强,最早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
·
2
独特的作用机制
拓扑异构酶I可逆性诱导单链断裂,从而使DNA双链结 构解旋,参与完成DNA的复制;伊立替康为拓扑异构 酶I抑制剂,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
伊立替康及其活性代谢物(SN-38)可与拓扑异构酶IDNA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止拓扑异构酶I修复DNA缺口 。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CPT-11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可破 坏DNA复制转录,也可以引起其他周期细胞的死亡。
·
3
作用特点(一)
广谱抗肿瘤药。对于结直肠、胃、胰腺、肺、乳腺、卵巢、 宫颈、及横纹肌肉瘤细胞等有广谱的体内、体外活性。
·
11
适应症
晚期/转移性大肠癌、肺癌、胃癌的一线治疗药物 以CPT-11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显示出较传统 方案更好的临床效益 无交叉耐药,与其他药物联合可作为病情进展病人 的解救方案 不良反应可预见,易于处理并可控制 恒瑞肿瘤药的品质,是您用药的信心保证
THANK YOU !
·
6
常见不良反应
➢ 乙酰胆碱能综合症 ➢ 迟发性腹泻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其他轻微不良反应:便秘、厌食、腹痛
和黏膜炎
·
7
不良反应发生时相
胆碱能综合征
迟发性腹泻
ANC减少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8
乙酰胆碱综合症
➢ 用药后24小时以内出现的以下症状统称为 急性乙酰胆碱综合症:
伊立替康
Hydrochloride
·
1
发展历史
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是细胞毒类药物,早在1966
年,人们就从中国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皮中 提取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喜树碱,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及严重 的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研究一度中断。
99年被欧盟批准、2000年被美国FDA批准作为晚期转 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药物。 2009年版NCCN中,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收入非小细胞肺 癌,小细胞肺癌,食道癌等的治疗指南。
·
4
作用特点(二)
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其它类型抗肿瘤药 无交叉耐药性,具有相加或协同细胞毒作用
与5-FU/CF联合,是晚期大肠癌治疗首选,对于使用 FOLFOX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继续使用FOLFIRI治疗 仍有很好的疗效。
– 早发性腹泻(24小时内,多数较轻,且迅速消失) – 出汗 – 流涎 – 视力模糊 – 腹痛 – 流泪等
·
9
迟发性腹泻
➢ 使用伊立替康24小时之后出现的与药物相关的腹泻。
如不正确及时处理会非常严重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 迟发性腹泻会使患者发生以下情况:
– 每天大便的次数超过化疗前的正常大便次数 – 出现软便,稀便,或水样大便 – 频繁的腹痛和/或腹部胀气 – 胃部疼痛 – 感觉乏力,虚弱
……
·
5
作用特点(三)
更可预见和易于处理的安全特征
几乎没有肾毒性、心脏毒性和耳毒性,对局部组织刺激反应 小; 主要不良反应为胆碱能综合征、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 少; 迟发性腹泻与CPT-11的剂量、及时治疗和病人教育。
最新研究表明:预防性口服碳酸氢盐,活性炭、新霉素/杆 菌肽,半夏泻心汤等,可降低肠道内活性代谢物SN-38的浓 度,减轻CPT-11引起的细胞损害和腹泻
➢发生时间与给药方案有关,发生迟发性腹泻的中位 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11天。
·
10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特点
➢ 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中,到最低点的中位时间 为8-10天;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伊立替康剂量限制性毒性 ;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可逆转和非蓄积的; ➢ 单药治疗通常在第22天完全恢复正常,联合
治疗通常在7-8天后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