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翻译人生
鲁迅人生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关于人生观1. “人生如梦,世间万象,皆是过眼云烟。
”——鲁迅2. “人生最苦者,莫若身受其害,而心无所知。
”——鲁迅3. “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追求美好,追求自由。
”——鲁迅4.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鲁迅5.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探索、奋斗,直至生命的尽头。
”——鲁迅6. “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追求和坚守。
”——鲁迅7. “人生的意义,在于自我完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鲁迅8.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鲁迅9.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鲁迅10.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在于对世界的改变。
”——鲁迅二、关于读书1.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鲁迅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鲁迅3.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鲁迅4. “读书要有目的,要善于思考,要善于吸收。
”——鲁迅5. “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勇敢,使人坚强。
”——鲁迅6. “读书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是一种境界。
”——鲁迅7. “读书使人博学,使人宽容,使人高尚。
”——鲁迅8. “读书可以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
”——鲁迅9. “读书可以使人明辨是非,辨别真伪。
”——鲁迅10. “读书可以使人充实心灵,丰富情感。
”——鲁迅三、关于爱情1.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也是最痛苦的事情。
”——鲁迅2. “爱情需要真诚,需要理解,需要包容。
”——鲁迅3. “爱情是人生的调味品,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鲁迅4. “爱情需要付出,需要奉献,需要坚持。
”——鲁迅5. “爱情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需要用心去呵护。
”——鲁迅6.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需要珍惜。
”——鲁迅7. “爱情是人生中最强烈的情感,需要勇敢去追求。
”——鲁迅8.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愿望,需要努力去实现。
鲁迅的名言和意思

鲁迅的名言和意思
1、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2、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3、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4、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
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5、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6、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敲打。
7、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8、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9、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10、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
鲁迅人生格言

鲁迅人生格言
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2、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
——鲁迅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
4、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鲁迅
5、走上人生的旅途吧。
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鲁迅
6、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鲁迅。
鲁迅名言 感悟人生的智慧箴言

鲁迅名言感悟人生的智慧箴言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也透露着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的言行行为深受人们的推崇,其名言更是引人深思。
以下是一些鲁迅的名言,借此我们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智慧箴言。
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迷茫和困扰。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前面的路很艰难,不知道该怎么去走,但是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尝试去探索,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必然的道路,只有我们自己为自己铺就的路。
所以,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勇敢地去探索,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先生之误,后生之戒。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他人的错误来汲取教训。
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但是我们要学会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经历,从他们的错误中汲取经验,以避免走弯路。
不要把自己的错误看作是失败,而是看作是成长的机会。
三、人生的道路既没有捷径,也没有后悔药。
这句话告诫我们,人生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没有捷径可走。
我们应该努力去追求我们的梦想,而不是寄望于一夜之间的成功。
同时,我们也不能总是为过去的事情而后悔,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
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当下,用心去生活,用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四、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不是易得的。
如果我们想要取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退缩,而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只有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挑战,我们才能走向伟大,实现自己的事业。
五、人生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不应该只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而是要享受旅途中的美好。
在旅途中,我们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结交各种各样的人。
人生的旅行应该是充满了乐趣和意义的,我们应该在旅程中尽情享受,不要只关注终点,而忽略了旅途中的种种美好。
六、人并非生来就是胜利的,但生来就是为了寻求胜利。
《人生论》鲁迅

《人生论》鲁迅人生论鲁迅天下事尽有小作为比大作为更烦难的。
譬如现在似冬天,我们只有这一件棉袄,然而必须救助一个将要冻死的苦人,否则便须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普度一切人类的方法去。
普度一切人类和救活一人,大小实在相去太远了,然而倘叫我挑选,我就立刻到菩提树下去坐着,因为免得脱下唯一的棉袄来冻杀自己。
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
被虐待的儿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儿媳;嫌恶学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骂官吏的学生;现在压迫子女的,有时也就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
这也许与年龄和地位都有关系罢,但记性不佳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救济法就是各人去买一本notebook来,将自己现在的思想举动都记上,作为将来年龄和地位都改变了之后的参考。
加入憎恶孩子要到公园去得时候,取来一翻,看到上面有一条道,“我想到中央公园去”,那就即刻心平气和了。
别地事也一样。
无论从那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
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始终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
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失去了活气了。
“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但是,这其实是老实人自己讨苦吃。
俗话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也许太刻薄一点吧,但仔细想来,却也觉得并非唆人作恶之谈,仍是归纳了许多苦楚的经历之后的警句。
譬如不打落水狗说,其成固大概有二:一是无力打;二是比例错。
前者且勿论;后者的打错就又有二:一是误将塌台人物和落水狗齐观,二是不辨塌台人物又有好有坏,于是视同一律,结果反成纵恶。
现在的社会分不清理想和妄想的区别。
再过几时,还要分不清“做不到”与“不肯做到”的区别,要将扫除庭院与劈开地球混作一谈。
鲁迅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余少时,家贫,读书不得志,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弱冠之年,始知世事之艰,遂弃科举,投身革命。
辛亥革命后,余以笔为剑,投身文学,倡导新文化运动,以求国运昌盛。
【译文】余少时家贫,读书不得志,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及弱冠,始知世事之艰,遂弃科举,投身革命。
辛亥革命之后,余以笔为剑,投身文学,倡导新文化运动,以求国运昌盛。
【原文】余尝谓:“文学者,国民之魂也。
”故余作文,必先立意,以警世人之心。
余之文,或讥刺时政,或揭露社会黑暗,或抒发个人情感,皆以求真求善,唤醒沉睡之民。
【译文】余尝言:“文学者,国民之魂也。
”故余作文,必先立意,以警世人之心。
余之文,或讥刺时政,或揭露社会黑暗,或抒发个人情感,皆以求真求善,唤醒沉睡之民。
【原文】余尝游历四方,观风俗之盛衰,察民情之悲喜。
知我国之积弊,非一日之故,欲救之,必先从文学入手。
余以为,文学之兴,国运之昌;文学之衰,国运之衰。
【译文】余尝游历四方,观风俗之盛衰,察民情之悲喜。
知我国之积弊,非一日之故,欲救之,必先从文学入手。
余以为,文学之兴,国运之昌;文学之衰,国运之衰。
【原文】余平生作文,未曾求名逐利,但求有益于世。
余之文,或为小说,或为杂文,或为诗歌,皆以真挚之心,抒发己见,以期唤醒世人。
【译文】余平生作文,未曾求名逐利,但求有益于世。
余之文,或为小说,或为杂文,或为诗歌,皆以真挚之心,抒发己见,以期唤醒世人。
【原文】鲁迅之文,言辞犀利,意蕴深远,堪称一代宗师。
其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余读其文,深感其思想之深邃,文笔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译文】鲁迅之文,言辞犀利,意蕴深远,可谓一代宗师。
其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皆具有强烈之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余读其文,深感其思想之深邃,文笔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鲁迅一生,笔耕不辍,以笔为剑,唤醒民众,为国家之繁荣昌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其文言文翻译,虽不能尽善尽美,但亦足以窥见其文学成就之一斑。
鲁迅的名言及意思50句

鲁迅的名言及意思50句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留下了许多深具启发和思考的名言。
以下是50句鲁迅的名言及其意思:1.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意思是时间宝贵,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2. 愿书籍成为你生命的良师益友。
意思是书籍是人生中宝贵的知识财富,对人的成长和启迪起着重要作用。
3.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意思是拥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或知己就足够了,不需要追求过多的人际关系。
4. 自由是人间最大的幸福。
意思是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最大的幸福。
5. 人生最重要的是自我教育。
意思是个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6. 人的一生应该是为了某种事业而奋斗。
意思是人生应该有目标和追求,不应该虚度光阴。
7. 人生最可怕的是没有什么可怕。
意思是人生中最可怕的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没有热情和动力。
8. 人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意思是人生中的奋斗和挑战就像一场战争,需要勇气和毅力。
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意思是通过阅读书籍,人类可以不断进步和提高。
10.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意思是不要盲从他人,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11. 时代是最好的老师。
意思是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是人们学习和成长的最好机会。
12. 人生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有钱,而在于我们是否有追求。
意思是追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而不是物质的积累。
13.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热情和激情。
意思是热情和激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动力和能量。
14.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放弃。
意思是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
15.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意思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16.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知识。
意思是知识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17.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
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18.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为了别人而奉献。
意思是为他人付出和奉献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鲁迅及其翻译理论

• 鲁迅 原名樟寿,字豫才,后取名树人
• 精通日语,德语。粗通英语,略知俄语。鲁迅的翻译大多 是转译,他擅长并能用于翻译的语言只有日语和德语。 (果戈里的《死魂灵》)
• 周作人(1885—1967) 原名櫆寿,字启明,晚年易名遐寿
•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思想家。一生著译传世约 一千二百余万字,其中翻译作品居一半有余。他精通古希 腊文、日文、英文等多种外文,追求直译风格。
1935年,鲁迅在《“题未定”草》中提出“忠实、通顺”作 为翻译的标准。在他看来,译文不但必须把原文作者的思想、 情感全部传译出来,而且还“必须兼顾着两个方面,一当然 是其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在两者不能统一的情 况下,他主张“宁信不顺”。
翻译思想综述
• 周氏兄弟早期的翻译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即“改良思想, 补助文明”,他们不仅强调了翻译的社会功利作用,而且 还兼顾了文学在艺术上的美学特征与功能。
• 【五十多岁的内供是从还做沙弥的往昔以来,一直到升了内道场供奉的现在为 止,心底里始终苦着这鼻子。…】
• 林少华译文
• 【提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无人不晓。鼻长五六寸,从上唇直垂至颌下。形 状上下一般粗细。就是说,一段细细长长的灌肠样物件从面部正中晃晃荡荡地 垂将下来。
• 【内供已年过半百,从当小沙弥的昔日直到升任宫内道场御用高僧的今天,内 心始终为鼻所苦。...】
3.林纾
在东京留学期间,鲁迅依然非常关心林纾的译本,林纾每出一本译本, 鲁迅都会特地跑去神田的中国书林将其买来。而林纾可以说是对外语一 窍不通,其翻译多是听取他人的口述,再通过自己深厚的中文功底将其 翻译出来。
周氏兄弟的翻译理论可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 三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对于后世的影响
•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 也是最杰出的中国传统与西方文 学观与现代派的调和者。他以俯 瞰超拔的目光、人类文明的目光 关照灾难深重的民族,以欧化的 艺术改造传统,他不像前几年的 “现代派”那样只重皮毛外壳, 他在适度照顾中国读者的同时显 示 ---从文体出发
论翻译的功用 ---有益和有味
论翻译的标准
------多元化
论翻译接受 -----接受美学翻译 观的开拓性探索
• 关 于 鲁 迅 翻 译 的 研 究
《小约翰》(巅峰作品) 《死魂灵》(中期作品) 《默》(早期作品)
• 讲到鲁迅早年所译安德列耶夫的短篇小 说《默》,试比较现在的白话译文,结 论为两相对照,我们发现,鲁迅的译文 是“忠实于原作的直译”;讲到鲁迅晚 年所译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 也是类似比法。我们不难发现,鲁迅的 译文除了个别形容词的出入之外,基本 是非常忠实的翻译。相比于前期对苏联 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硬译”来讲, 这里句式更加灵活,这也显示了鲁迅对 果戈理的文字有更为确切的把握。
著作
• 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 事新编》。 • 散文集: 《朝花夕拾》,包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 野先生》等10篇作品。散文诗集 《野草》。 • 杂文集:《坟》、《热风》、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等。
翻译的作品
• 鲁迅的一生也翻译了不少的外国 作品。比如:《工人绥惠略夫》 《一个青年的梦》《爱罗先珂童 话集》《桃色的云》《苦闷的象 征》《热风》《出了象牙之塔》 《小约翰》《默》《死灵魂》等。 • 另外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 日记》、《故乡》等也先后在美 国、法国、英国等被翻译出来并 且大受好评。
鲁迅 与 翻译
制作人: 李亚娇 晋慢飞 周亚茹 运小红 刘少可 王星宇
技术支持:_Ace丶坦克灬
鲁迅形象回顾
•
鲁迅夫人, 北大才女 许广平
个人生平
鲁迅
作品
生平简介
• 七岁开始读书, • 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 •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 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 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 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 • 1909年8月回国。 • 1918年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 • “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 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 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 •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 《默》和《死魂灵》系鲁迅从德文转译, 德译本与俄文原作之间,本来就有一种 “语言层面的问题”;也许还得列出安德 列耶夫和果戈理的原文,才能真正搞清诸 如“因为从第三种文字转译而稍微有所出 入”之类问题。《鲁迅翻译研究》谈到 “硬译”,先“试看《艺术论》中的一 例”,再“看现代的译文”——郭家申译 本,当系直接译自俄文——有云:“鲁迅 通过日文转译苏联的文学理论,本来就隔 着一层,所以他希望自己的译文至少和日 译文没有丝毫出入,这样鲁迅的译文中就 难免出现了不少很长而且难解的句子。
名人对于鲁迅的评价
•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 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 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 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怀鲁迅》郁达夫 • 鲁迅先生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他 把翻译当作治疗国人精神劣根性的武 器。 ---罗选民
• 鲁迅自己倒是举过一个例子:务欲直译,文句也反成蹇 涩;欧文清晰,我的力量实不足以达之。 《小约翰》虽如波勒兑蒙德说,所用的是‘近于儿童的简 单的语言’,但翻译起来,却已够感困难,而仍得不如 意的结果。 例如末尾的紧要而有力的一句:‘Und mit seinem Begleiter ging er den frostigen Nachtwinde entgegen,den schweren Weg nach der gro ssen,finstern Stadt,wo die Menschheit war und ihr Weh.’ 那下半,被我译成这样拙劣的:上了走向那大而黑暗的 都市即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艰难的路,冗长而且 费解,但我别无更好的译法,因为倘一解散,精神和力 量就很不同。然而原译是极清楚的:上了艰难的路,这 路是走向大而黑暗的都市去的,而这都市是人性和他们 的悲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