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引申

合集下载

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

2、将带有特征性形象的词译 成该形象所代表的属性的词。
整理ppt
1) Rich and powerful, he always goosesteps on the street.
整理ppt
1) Goosestep的原义是从名词 “鹅步、正步” 转化而来的动 词,根据上下文引申,译成: “他有钱有势,在街上总是耀 武扬威,横行霸道。”
整理ppt
2)He is in critical condition, see-saw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整理ppt
2) See-saw原义是“跷跷 板”,这里引申译为:他的病 况危急,时好时坏,在生死之 间徘徊。
整理ppt
(二)具体化引申
整理ppt
语时一般作具体化引申。
整理ppt
2)He is a Shylock!
整理ppt
2) Shylock是莎士比亚笔下 的人物,其人刻薄歹毒,故该 句引申译为:他凶险狡诈。
整理ppt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整理ppt
这里把玫瑰和刺引申,译为: “每个人的生活有苦有甜。”
整理ppt
整理ppt
2)他的学位成了他进入那家 公司获得高薪的敲门砖。
整理ppt
2. 英语中有些词在特定的上 下文中,含义是清楚的,但译 成汉语时还必须作具体化引申, 否则就不够清楚。
整理ppt
1) The car in front of me broke down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整理ppt
She is a good Christian, a good parent, a good wife, a good daughter and a good teacher.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PPT课件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PPT课件
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
由个别到一般,如“涉:趟水过河— —过河——行走”;又如:“匠”由专指 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由具体到抽象,如“权:黄桦木—— 秤锤——权力”;又如:“術”、“道” 均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三)假借义与本义无关
如“纪”有“记”义,但“记”义与“纪” 的本义无关。
(四)分析词义引申系列的意义
现代汉语中也存在词义引申,但引申义为 我们熟知,所以不用专门分析。分析一个词词义 引申的系列,是由古代汉语词义的特殊性决定的, 其意义有: 1、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如“绥”: 车中把——使人安定——安抚。
2、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掌握多义词的词义。 如“纪”:①丝的头绪;②法度、准则;③治 理、管理;④记年单位;⑤古书纪传体史书中 记述帝王历史的部分;⑥通“记”。 3、有助于我们确认词在上下文中的具体意 义。如《论衡· 难岁》:“积分为日。累日为月, 连月为时,纪时为岁。” 通过以上“2”的分析, 结合上下文,知“纪”在此处是“积累”义。 4、有助于我们辨析近义词间的异同。如 “冕(帝王戴)、冠(成年人或做官人戴)、 弁(武官戴)、巾(百姓戴)”
二、词的引申义
(一)本义是引申义的核心。
一个词的所有意义不是一盘散沙,它们之间存 在着各种联系,这种联系的核心,就是本义及其具 有的特点。 例1:朝:早晨——早上省视君主、父母—— 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例2:信,本义为“言语真实”,直接引申出 “对人真诚”“确实”“相信”“凭证”等义; “凭证”义——信使——音讯——书信。
古代汉语词汇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一)词的本义、字的本义、词的基本义
词的本义:是汉字记录的古代文献材料所体现 出来的词的最早意义。(从词汇学角度) 字的本义:是汉字形体结构所反映出来的造字 之初的意义。(从文字学角度) 词的本义:是汉字记录的古代文献材料所体现 出来的词的最早意义。(从词义产生角度) 词的基本义:是词在一定时期内最基本、最常 用的意义。(从词义使用角度)

词的引申方式

词的引申方式

词的引申方式
词的引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连锁式(链条型)引申:这是词义的线性引申,由甲义引申出乙义,再由乙义引申出丙义,然后由丙义引申出丁义,引申的过程一环套一环,就像一条或长或短的链条。

2. 放射式(网络型)引申:以某一词义为中心,沿着不同的方向引申出多种意义。

3. 综合式引申:辐射式引申和链条式引申交叉的综合式引申。

此外,词义的假借也是引申的一种方式,分为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两种情况。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词义的引申的概念

词义的引申的概念

词义的引申的概念词义的引申是指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本义经过人们的想象、联想、比喻、拓展等手段产生了新的含义。

引申可以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丰富,使词语具有更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以下将详细介绍词义的引申的概念。

首先,词义的引申是一种由内涵拓展的过程。

词语的原义通常是由语境、词根、音韵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引申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引申不是简单地将词义扩大或缩小,而是通过联想、比喻等手段赋予词语新的含义。

例如,“树”原义指的是植物,但这个词也可以引申为表示家庭的“家谱”,这种引申是通过比喻的方式进行的。

其次,词义的引申是单词在语言交流中的一种表达策略。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的事物、概念或情感,此时,人们需要使用已有的词语进行表达。

而这些新的事物、概念或情感往往与原有的词义不完全吻合,因此,人们通过引申的方式赋予词语新的含义,以适应交流的需要。

例如,苹果公司生产的一种称为“iPhone”的智能手机,iPhone最初的含义是指一个品牌的产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iPhone逐渐成为所有手机的代名词,这种引申使得iPhone在语言交流中具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引申还可以使得词语的含义更加具体、精准。

有时候,原有的词义可能过于抽象或模糊,难以准确地表达某个概念或意思。

通过引申,词语可以得到具象化,具有更直观、贴切的形象。

例如,汉字“云”最初的含义是指天空中的云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云”逐渐引申为指代互联网上的信息存储和处理系统,这种引申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互联网的本质。

词义的引申还可以体现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人们会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想象力进行联想、比喻等操作,从而创造出新的含义。

词义的引申正是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例如,“鸡”原义是指一种鸟类,但是人们将“鸡”与懦弱、胆小等特质进行比较,从而引申出“鸡”表示胆小、不敢面对困难的含义,这种引申来源于人们的联想和比喻。

最后,词义的引申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

词义的引申ppt课件

词义的引申ppt课件
在杰纳勒尔夫人跟前,一个人的激情会变得麻 木不仁,热血也会变成掺了水的牛奶。
史密斯先生可以当个好秘书,因为他守口如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修辞引申
A large segment of mankind turns to untrammeled (自由自在)nature as a last refuge from encroaching (侵占,蚕 食)technology.
许多人都想向往回归自然,作为他们躲避现代技 术侵害的世外桃源。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a fly in the ointment(药膏) 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坯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Passion was to go to sleep in the presence of Mrs. General and blood was to change to milk and water.
商业中所有的服务——诸如礼品包装、送货以及 赊帐——都有相应的成本,而这些成本要靠较高
的价格来弥补。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2. 语用引申
定义:把原文里的弦外之音(implication)补译出 来,就属于语用学引申的手法。

古代汉语词义引申

古代汉语词义引申
⑥專指燒焦的飯,引出“鍋巴”之義。《正字通》:“釜 底飯之乾者俗曰焦。”《世說新語·德行》:“母好食鐺 (三足鍋)底焦飯。”
“焦”的詞義引申關

①捲曲
②黃黑色
③燒焦的气味
④ 脆、酥
本義:火燒黑 ⑤乾枯、乾燥
⑥鍋巴
煩躁、著急
2、詞義引申的主要方式
一般從兩個角度來探討詞義引申的方式: 從引申義與本義的關係角度:①直接引申;
間接引申
由上述引申圖可以看出:本義同間接引申義之間的關係, 是一種以本義爲起點、以直接引申義爲第二環節、沿著綫 型序列一層一層引申下去的傳遞關係。
連鎖式引申
“約”的詞義:
(1)捆縛。《說文·糸部》:“約,纏縛也。” 《戰國策·齊策》:“魯連乃為書,約之以射 城中。”
(2)套車。《戰國策·趙策四》:“於是為長安 君約車百乘,質於齊。”
②間接引申。 從本義與引申義所表示的內容角度:①由具
體到抽象;②由個別到一般;③由實詞到虛 詞。
直接引申與間接引申
所謂直接引申,指引申義是從本義直接派生 出來的,引申義與本義發生直接關係。
所謂間接引申,指引申義是由直接引申義再 引申出來的,即前人所講的“展轉爲他訓”, 引申義和本義不發生直接關係,只發生間接 關係。
①物體燒焦後,其外形往往捲縮不平,由此引申出 “捲曲”義。《戰國策·魏策四》:“衣焦不申 (伸),頭塵不去。”吳師道補注:“焦,捲也。”
②物體燒焦後,其顔色一般呈黃黑色,由此引申出 “黃黑色”之義。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卷二: “心悲則面焦,腦滅則髪素(白)。”
③物體燒焦後,其氣味特殊,由此引申出“燒糊的氣 味”之義。《禮記·月令》:“其味(味道)苦, 其臭(xiù,气味)焦。”鄭玄注:“火之臭味也, 凡苦焦者皆屬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一)怎样理解“本义”所谓本义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相对。

说明:本义应该是最早的原始意义。

但是汉语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字出现以前,汉语就已存在,可那时汉语的许多词的意义我们已无法考知。

因此较合适的说法是:本义大都是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资参证的初始意义。

或: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二)怎样寻求本义具体方法是:根据字形探求,辅以文献证据。

在字形上难以看出本义时,更需要文献证据的帮助。

根据字形分析和用文献证据证明,这两种手段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元”、“本”、“牢”、“秉”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元□ 象一个人的脑袋本□ 表示树根牢□ 表示牲畜的圈秉□ 表示手里拿着的一把禾再求诸文献:1)狄人归其元。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其元:晋将军先轸的头)2)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左传·成公二年》)(系:拴、绑;系桑木焉,以徇齐垒:把桑树根拖在车后面,在齐军的营垒前面驱车示威。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诗经·小雅·大田》)(遗秉:收割后剩在田里的禾把)“斯”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这是个形声字,义符是“斤”,“斤”乃斧子一类的工具,至此,我们仍然难以确知“斯”的本义。

于是求诸文献: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诗·陈·墓门》)通过文献的语境,我们知道了“斯”的意义是“用斧子砍”,这便是文献资料中显示出的“斯”的本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献资料在探求词的本义的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又如:“廉”,观其义符是“广(yan)”,知与房屋有关。

再看贾谊《陈政事疏》“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其意义就更加具体了:“陛”指台阶,“廉”则指厅堂的边缘。

根据汉字的形体探求,辅以文献证明,这种综合的方法是探求词的本义时最常用的。

词义引申的三种方法 词意引申翻译法

词义引申的三种方法 词意引申翻译法

词义引申的三种方法:词意引申翻译法引言词义引申是指词语从原本的字面意义向更广泛、更抽象的意义演变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理解和转达词义引申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词意引申翻译法,并探讨它的三种应用方法。

词意引申翻译法概述词意引申翻译法是一种在翻译过程中利用词义引申的方法。

它通过将词组或短语的含义与目标语言中能够准确表达相似含义的词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转达作者原意的目的。

方法一:类比引申类比引申是一种将目标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或短语与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进行对应的方法。

通过寻找目标语言与源语言在意义上相似或有相似表达的词汇,可以更准确地转达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

例如,当源语言中的词语存在一种形象化的引申含义时,可以通过寻找目标语言中能够传达相似意义的词汇来进行翻译。

这样可以保持原意的连贯性,同时使读者更易理解。

方法二:注释引申注释引申是一种在翻译中通过添加注释或解释的方法来解释词义引申。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义引申的情况下。

通过在译文中加入对词义引申的解释,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原意。

同时,这也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差异和背景。

方法三:拓展引申拓展引申是一种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扩展译文的范围来引入词义引申的方法。

通过在译文中引入更广泛、更抽象的意义,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并反映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无法直接对应到目标语言的情况。

通过拓展译文的范围,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原文中的意思,并与源语言中的词义引申产生共鸣。

结论词义引申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和文化背景。

词意引申翻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通过类比引申、注释引申和拓展引申三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转达作者的原意。

在实际应用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引申方法。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注重词语选择和解释的准确性,以及对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各有其特征,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为了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应该对在译语中所选择的词语进行仔细斟酌和揣摩。

下面通过实例介绍英汉翻译中常用的几种词义引申法:逻辑引申、语用引申、修辞性引申和概念范围的调整。

There exists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vocabulary and Chinese vocabulary. As a result, we should take the selected words for translation into careful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be loyal to the original and really realize the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lant between two cultures. 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common methods of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through the actual examples:logical extension, pragmatic extension, rhetorical extension and adjustment of concept scale.引申是英汉翻译的常用手法之一。

英语和汉语在长期发展和使用中形成了富有各自特点的修辞方法、搭配习惯和行文规范。

所谓的引申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通过句中词或词组乃至整句的字面意义由表及里,进行恰如其分的引申,运用一些符合汉语习惯的表现法,选用确切的汉语词句,将原文内容的实质准确地表达出来。

引申可以分为四种,它们分别是逻辑引申、语用引申、修辞性引申和概念范围的调整。

1. 逻辑引申所谓逻辑引申,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直译某个词、短语乃至整个句子会使译文不通顺以及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因而就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对该词、短语或整个句子从基本意义出发,由表及里,运用一些符合目标语习惯的表现法,选用确切的词句,将原文内容的实质准确的表达出来。

逻辑引申又可分为抽象化引申和具体化引申。

(1)抽象化引申英语中有时用表示具体形象的词或短语来表示某种特性、事物、概念等。

译成汉语时,往往要将这种含义或短语作抽象化的引申,用比较笼统概括的词加以表达,以使译文明快达意。

例如:They have their smiles and tears.他们有自己的欢乐与悲哀。

(原文中的smiles and tears 本来是“微笑和眼泪”,但是可以引申为抽象的“欢乐与悲哀”。

)We insist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should not be a one-way street.我们坚持主张国际贸易不应是有来无往。

(在原文中,one-way street 本意为“单行道”,将“单行道”与国际贸易联系在一起,便不难引申为“有来无往”这一含义。

)The avalanche unleashed by the film provided the best opportunity in a long time for the racial healing to begin。

由于这部影片造成了排山倒海的影响,它提供了最好的契机来开始化解种族矛盾,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使创伤得以愈合。

(avalanche 的本义为a large mass of snow and ice crashing down the side of a mountain(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即“雪崩”。

该词语的本义是具体的,但在本例原文中是用于比喻意义。

因此在翻译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这里,将该词翻译成汉语的“排山倒海的影响”正是抓住了所描述事件的本质。

)We received an avalanche of letters in reply to our advertisement.广告登出后,我们收到了雪片般涌来的信件。

(2)具体化引申英汉翻译中,还经常需要将原文中含义比较抽象而概括的词用意思比较明确而具体的词表达出来,以避免译文晦涩费解。

在翻译这一类词时,就应该掌握该词的确切含义,从而在译文中作具体化的引申。

例如:The car in front of me stopped, and I missed the green.我前面的车停住了,我错过了绿灯。

(在原文中,green 本来是“绿色”的意思,但是根据上下文,可以引申为具体的事物:“绿灯”。

)Perhaps the only trouble with copper is that it is not hard enough for some uses.就某些用途来说,也许铜的唯一缺点是硬度不够。

(原文的trouble 本来是“麻烦”的意思,但是与“铜”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引申为“缺点”来翻译了。

)The EEC’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is a dinosaur which is adding £13.50 a week to the food bill of the average British family.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农业共同政策早已不合时宜了,它要使英国家庭平均每周在食品开销上多支出13.50 英镑。

(dinosaur 的本义为“恐龙”,在现代英语里常被引申为“要被废弃的落后的庞然大物”,落后而要被废弃的东当然也是过时的或者不合时宜的,因此,译文这样引申是符合逻辑的。

2. 语用引申把原文里的言外之意(implication)补译出来,这是属于语用引申的手法。

补译的词语是根据原文的语用学意义增添上去的,为的是避免译文晦涩费解。

但是增添的词语要恰到好处,若言外之意引申得太过分或太过头了,反而有损于原作的内容。

因此语用学引申法宜于慎用。

例如:The new father wore a proud smile.刚做了父亲的那个人面带得意的笑容。

(这里如将原文中的the new father 直译成“那个新父亲”,就会引起歧义。

一个人不可能有两个父亲,但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两个父亲,在汉语中只能说“继父”,而没有“新父亲”、“旧父亲”之说。

而且,如果将the new father 翻译成“新父亲”,实际上没有传达出原文的真实含义,因此需要对the new father 进行语义引申,通过语义的引申,原文的真实含义也得到再现。

Cleverer heads than mine might have seen his drif t.比我聪明的人,才弄得懂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drift 一词的意思是“动向”、“趋势”,这里将该词翻译成汉语的习语“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既是地道的汉语,又非常具体,让人一看译文就明白其意。

)Words once reserved for restroom walls are now common stuff in films, plays, books and even on television.曾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语,如今充斥于电影、戏剧、书籍之中,甚至充斥在电视上。

(原文中的英文短语words reserved for restroom walls 本来的意思是“在洗手间的墙壁内留用的话”,但这样表达意思很难让人明白,将该意思挑明了读者就会立刻豁然开朗,将其翻译成“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语”就很清楚明了。

)He had lived all his life in desert where every cupful of water might be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他一直在沙漠上生活,这地方每一杯水都得精打细算地用;一杯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

(这种翻译也可以叫做增译,增译是通过增加词语的方式将原文中很精炼的表达在译文中进行加词从而使表达得以拓展,使译文说理更清楚,这样就可以让译文读者明白原文所传达的意义。

)3. 修辞引申谈到修辞,马上就会想起“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样一句话。

有时为了使译文增色,除了真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外,还要运用修辞手段,使译文达到“雅”的标准。

这样,在翻译时,往往因修辞需要而增添一些引申意义。

例如:See-sawing between partly good and faintly ominous, the news for the next four weeks was never distinct.从那以后的四个星期内,消息时而部分有所好转,时而有所不妙,两种情况不断交替出现,一直没有明朗化。

(see-saw 在英文中本来是“玩跷跷板”之意,但在这里如果直译,则译文就会不知所云,无法同后面内容联系起来。

因此,这里我们应该透过原文的现象去抓住原文的精神实质。

将see-sawing 翻译成“不断交替出现”正是抓住了精神实质。

)A large segment of mankind turns to untrammeled nature as a last refuge from encroaching technology.(这里英文中的a last refuge 许多人都向往回归自然,作为他们躲避现代技术侵害的世外桃源。

(最后的避难所)翻译成“世外桃源”是归化(domestication)翻译法,用“世外桃源”来翻译该词语可谓达到了傅雷所倡导的“神似”的翻译境界。

)He would not tell them,but kept them in suspense all day.他不告诉他们,而是使他们终日牵肠挂肚。

(keep sb in suspense 是“使某人处于悬念的状态”之意,将其翻译成“牵肠挂肚”令人拍案叫绝。

4.概念范围的调整词的概念范围调整常常应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调整,或扩大外延而缩小内涵,或缩小外延而丰富内涵。

比如:Torcello, which used to be lonely as a cloud, has recently become an outing from Venice.托切罗往日如一片孤云,冷冷清清,近来却成了威尼斯外围的游览区。

(这里将cloud 翻译成“孤云”是将概念缩小了。

Poetry suffers in translation—and the reader suffers with it.诗歌经过翻译就要遭殃——诗歌遭殃,读者就要跟着遭罪!(前一个suffers 的外延大而内涵小,后一个suffers 的外延小而内涵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