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21年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发言

2021年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发言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杨善洲老书记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并参加了局党组___到“善洲”林场的参观教育活动。
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___年,建成了面积___万亩,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___亿多元的林场,最后将林场无偿移交。
“心在原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杨善洲同志___年坚守___人的精神家园,他一辈子把党和的利益个人利益前面,利益的利益,把心时刻贴在的脉搏上,倾听的疾苦,与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工作的是的利益,工作不变的方向是的需求,而非做给“看”,他经常头戴草帽,脚穿胶鞋,基层,切实为办实事、解难事、事。
的利益观,令人钦佩,是每个___员学习的楷模。
他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
不计个人得失,带头苦干实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求实而不图虚,求百姓口碑而不争风头功名,经常用的工资接济生产、生活有的。
的名利观,催人奋进。
他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对怀着谦卑与敬重,手中的权力都用来办公事,从来不搞特殊化,行使手中的权力时,以符合不符合的利益为标准。
的观,必定的拥护。
杨善州同志是优秀的___员,他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如一地坚守着___员的高尚情操,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宗旨,他“退而不休”、“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为党和的利益了毕生的精力,是党员和干部学习的榜样。
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我为的党有的好干部感到自豪和骄傲,坚定了我学习和追求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
学习杨善洲同志,要大家简单的、“形而上学”的退休后去承包荒山、去种树,而是要学习他用毕生精力和信念努力践行一名___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___人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地位所累、名利所累、私情所累,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做起,从现在做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高昂的精神状态、的工作作风,在的平凡工作岗位上新的更大。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全)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全)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全)他不仅会被我们记一段时间,而且会被我们记一辈子。
一段时间来,有一个人的名字被我们深深铭记,上至中央高层领导,下至基层普通党员,都在传诵他的“一辈子”精神,他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们、感染着我们。
他,就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他那“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的传奇人生和感人事迹,让我们在泪水中见证了一种“伟大”,在我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信念党旗凝聚无穷力量,信念锻铸坚强意志。
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是人生的“总开关”。
信念决定追求,追求体现信念。
彩云烟站职工始终保持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精神状态,时刻以为烟草事业、为“卷烟上水平”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的理想信念主导自己的思想,我们就有了清晰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就有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能有效避免走弯路和犯错误。
在方向的引领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就能始终坚持“两个至上”的行业价值观,不为谋求局部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
就能秉承“利国为上、惠民为宗、至爱为怀、大成为志”的理念,创造价值、奉献国家,普惠烟农、服务客户,热爱烟草、成就事业、开创未来。
就能始终以一颗感恩的心,突出对烟农的优质服务,突出对社会的真情回报。
就能坚持“稳定规模、优化布局、主攻质量、突出特色”的发展方针,以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为中心,以骨干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走“品牌引导特色,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技术支撑特色,质量稳定特色”的烟叶发展道路,升华彩云烟叶的品牌。
在事业的峰峦上,有辛勤的汗水流淌;在智慧的珍珠里,有勤奋的心血闪光。
“改革先锋”杨善洲人物事迹(推荐5篇)

“改革先锋”杨善洲人物事迹(推荐5篇)“改革先锋”杨善洲人物事迹篇1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
”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一生坚守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高尚情怀,一辈子淡泊名利、公而忘私、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敬仰和学习。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以他为镜,明辨是非曲直,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简单做人,踏实做事,在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建功立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无比坚定和深信自己的信仰,无比敬仰革命时期那些英勇的革命先烈,也常被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的事迹所感动。
这段时光,我一向被杨善洲老书记深深地感动着,并通过各类报刊、电视、广播的宣传报道,试着去走进老人家的内心世界,试着去体会老人家的那种淡然心境。
老书记一心为民、爱民,却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过任何私利,为官多年,却从来没有为家人安置过任何工作,甚至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退休后更是婉言谢绝了组织上的关心,没有到省城享清福,而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到贫瘠荒凉的大亮山上植树造林,没有树苗,就自己掏钱买,资金不足,就到街上捡各种果核自己育苗,甚至将自己心爱的盆景都移植到了山上,他头顶竹叶帽,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用锄头挖,用手培植,在大亮山一干就是20几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周围的人。
以前光秃秃的荒山如今树木参天,满目葱郁,山变绿了,水长流了,珍稀动物出现了,各种林下经济作物多起来了,周边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经济收入也越来越高了。
以前矮小精致的盆景现如今已经长成了挺拔的大树,一棵棵小树苗也变成了一片片绿洲,老书记的头发也由青灰变成了飘雪,耄耋之年的老书记干不动了,他二话不说,将已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林无偿转让给了国家。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简介杨善洲,男,汉族,1966年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共党员,现任保定市第一中学校长。
他拥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教育事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一直致力于办好一所有人热爱、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优质中学。
一、扎实基层工作,热爱教育事业杨善洲是一名优秀的基层工作干部,曾担任过教导主任、政教处主任等职务。
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热爱,他自己也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信任和认可。
二、勇担责任,勇于创新杨善洲在任职校长期间,勤勉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勇担责任,始终不断地为学生和教师们创新工作,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他积极创造性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学生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成功实现了“学校规模化化、品牌化、现代化”的目标,成为全市知名的重点中学之一。
三、锐意进取,不断超越杨善洲是一位一直保持着事业初心和追求卓越的教育家,始终认为教育是自己的事业,是要一辈子做的事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不断地超越自己,努力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为全体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成果。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一批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支持。
四、为人师表,树立良好形象杨善洲是一位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一直坚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领学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树立优秀的思想品德,成为时代之师、楷模之人。
他具有很高的教育情怀和人格魅力,以“诚实、勤奋、责任、高效”为使命感,不断培养和引导学生,让他们更加自信和独立,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社会口径中,杨善洲的先进事迹是一个优秀的例子,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需学习的优秀榜样。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坚持底蕴满足、追求卓越的基本方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传递社会正能量!。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一、杨善洲同志生平介绍杨善洲,男,1927年1月出生,云南省施旬县姚关镇陡坡行政村大柳水自然村人。
1934年至1949年,在家务农:1950年,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任小队长;1951年,在施甸区摆马乡政府工作;1952年8月,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土改小组长,同年10月调保山县董官乡、打渔乡搞‚复查‛工作,任副队长,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月至7月,在施甸区委搞‚复查‛工作,任队长;1953年8月至1955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副书记;1955年至1957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书记;1957年至1958年,在中央第七期党校学习;1958年至1963年,在保山县委工作,任县委副书记;1963年至1965年,在施甸县委工作,任县委书记;1965年至1966年,在大理、保山搞‚四清‛工作,任党委书记、团长;1966年至1977年,在保山地委会工作,任地委副书记;1977年至1988年,在保山地委会工作,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至2008年,退休后回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造林,创建林场;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
二、“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1988年4月,杨善洲即将退休,与家人商量想回家乡为群众再做些实事。
家人劝他说‚你都退休了,还能做什么?‛杨善洲坚定地说:‚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
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退休后搬到昆明居住,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
‛正是凭着这种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
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在1800-2619米。
【事迹材料】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一个名字,承载着无尽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他,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却用一生的坚守,书写了一曲动人的时代赞歌。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杨善洲毅然决然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
他心怀信仰,砥砺前行,始终坚守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
他坚信,只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才是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岁月如歌,杨善洲的身影在祖国的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他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带领群众攻坚克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默默付出。
他的事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镶嵌在人们的心中。
在建设祖国的征途中,杨善洲始终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他深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因此,他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
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因此,杨善洲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
他坚信,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杨善洲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他的带领下,无数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为人民服务”,这是杨善洲一生的信仰。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崇高信念。
在他心中,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高于一切。
正是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让他成为了时代的楷模,人民的贴心人。
岁月流转,杨善洲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事迹却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永恒的赞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让我们铭记杨善洲的丰功伟绩,传承他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同志简介杨善洲,男,汉族,施甸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生,曾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 * ,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退休以後,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峰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 * 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
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xx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xx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xx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
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
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党员,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他的一些先进事迹。
首先,杨善洲在中国革命时期展现了极高的斗争精神。
他年轻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了北伐战争。
随后,他加入了红军,并在长征中经历了艰苦的长征途中,坚持不懈地为革命事业奋斗,体现了他不畏艰险、坚定的革命信念。
其次,杨善洲在中国建设时期充分发挥了他的专业才能。
他是一名农业科学家,他在实践中广泛运用农业科学知识,为中国农村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提出并实施了多项科学的农业技术,帮助提高了农业产量,并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
再次,杨善洲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
他进入政府工作,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国家农业部副部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等。
他在这些职务上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务实精神,在推动农业和经济发展、解决农村问题方面做出了杰出成就。
他的工作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杨善洲还积极参与了一些社会公益事业。
他积极倡导环境保护,并提出了多项环保措施。
他担任的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期间,他积极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带领团队开展国内外合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等,为改善中国的环境质量做出了积极努力。
总之,杨善洲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党员,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以自己的专业才能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为中国的农村发展、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杰出代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善洲,男,汉族,施甸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生,曾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geming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退休以後,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峰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
XX 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XX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XX年1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李源潮同志重要指示
212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人民日报内参》第1542期《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记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
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
建议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宣传。
省委书记白恩培的批示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
他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
望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精心安排,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
白恩培
212年9月27日
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12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
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
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
2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