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家族60年风雨岁月
张作霖生平简介

【大事记】1875年 3 月 19 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 1 岁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 华里北小洼村1887年光绪十三年12 岁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光绪十四年 13岁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随母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
1889 年光绪十五年14 岁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光绪十六年 15岁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 年光绪二十年 19岁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 20岁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赵占元次女赵春桂结婚。
(后生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1896 年光绪二十二年 21岁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 年光绪二十六年 25岁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
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26 岁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
生张学良。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27 岁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
1904 年光绪三十年 29岁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
1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 32岁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1908年光绪三十年33 岁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
1909年宣统元年 34岁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 年宣统三年 36 岁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
张作霖子女生平简介

张作霖祖籍是河北省大城县.先祖张水贵于清道光年间,迁居辽宁省海城县叶家堡(此地现在改名为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农场叶家堡屯).张永贵是张氏家族在这里定居的第一代人.到了祖父张发时,张家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富户."躬耕之余,兼理烧碱业,家计赖以充裕,乡里称素封".张发生有四个儿子,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排行老三.张发死后,父辈几个兄弟才分家另过.张有财娶妻邵氏,未生育.邵氏病逝后,续娶王氏.王氏共生三子一女:长子作泰,18岁时病故;次子作孚,宣统年间任黑山县预警总长,剿匪阵亡;作霖行三;女最幼,嫁给杨姓.张家极贫,张有财死时,张作霖才10岁左右.张作霖共有6位夫人.原配夫人赵春桂相貌端庄,性情温和,能辛苦地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传说眼睛有点斜视,但从新发现的照片,一点也看不出来.张作霖好骂人,常与同伙发生争吵,经赵氏从中斡旋,赖以相安无事.张作霖婚娶赵氏,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张作霖在学兽医时,仍喜欢赌博.一日,因输钱不给,被人绑在树上毒打.张作霖不甘示弱,还破口大骂.时村中赵老恒,"家道小康,见而奇之",拟将女儿许配给他.可是,遭到妻子和内弟的反对,而末成功.后来,张作霖参加毅军,升为哨长.他感到提亲的时机成熟了,便请了两个月的婚假,带着立功的功牌、哨长的札委和见面的厚礼.来到赵家,先未提婚事,假说串门,对未来的岳母和舅舅,极为恭敬有礼,并出示所得功牌和哨长札委等.他见时机成熟,就托人向赵家求婚.赵家感到这个小伙子会有前途,这次全都同意了,于是他们就办了喜事.那年,他们都是21岁.生有一女二男,1898年生冠英(又名首芳),1901年6月3日生学良,1904年生学铭.1911年冬,赵氏携学铭到奉天找张作霖要钱.赵氏和学铭住外间,张作霖住里间.因为夜间学铭啼哭,把张作霖吵醒,张起来,把学铭打了一顿.赵氏与张争吵,次日回新民家中,转年4月间病逝;时冠英14岁,学良11岁,学铭7岁.从此,卢夫人便担当起做母亲的责任.后来张作霖续娶了5房姨太太,都没有扶正.张作相对赵夫人评价签高:"大帅能成就大业,多亏我那老嫂子!"世人评论赵氏说:"善良贤淑,相夫教子,对于张作霖的勋业很有帮助."第二房是卢夫人,名寿萱.她是北镇县中安堡一个塾师的女儿.能书会写,美貌异常.一日被张作霖看见,想入非非.他找了一个借口,说为其帮首程敬芳提亲.女孩的舅舅推托说:"程是外乡人,不知底蕴不嫁.若像你这样的人,才能嫁."舅舅的意思是,你张作霖已经有了妻子,所以随意说说而已。
张作霖父兄四人皆未得善终 据说与祖坟风水有关

张作霖父兄四人皆未得善终据说与祖坟风水有关导语: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帅张作霖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以绿林出身,恰逢乱世,左冲右杀,纵横捭阖,最终控制了整个东北,成为声名赫赫的“东北王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帅张作霖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以绿林出身,恰逢乱世,左冲右杀,纵横捭阖,最终控制了整个东北,成为声名赫赫的“东北王”,的确令人佩服。
更令人佩服的是,他一生与日本人打交道,可从未让日本人捞到半点好处,更别提染指东北的半寸土地。
以至于“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的老人们都说,“有大帅在,必不至此。
”可惜,日本人明着玩不过张大帅,就玩起了阴招儿。
1928年,关东军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炸了张作霖的火车,使得张作霖死于非命,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奇怪的是,张作霖父兄四人,不仅张大帅未得善终,其余三人,也是死于非命。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难道是张家祖坟的风水有问题?也许是吧。
张家第一个惨死的,是张作霖的大哥张作泰。
蹊跷的是,张作泰居然是被他老爸张有财亲手打死的。
张有财为何要打死自己的儿子呢?原来,张作泰是个小白脸,长相英俊,风流成性。
仗着这个优势,张作泰就与别人的老婆勾搭上了。
结果,此事被女人的丈夫发现了。
该丈夫发现后,居然没有自己动手报复,而是跟张作泰的老爸张有财打了个小报告。
张有财不知是哪根筋出了问题,抄起一根木棍,对着张作泰就是一棍。
事情就怕凑巧,这一棍,正好打在了张作泰的腰上,结果就给打死了。
据张学良的说法,张有财是嫌儿子做了丑事,给他丢脸,才打死儿子的。
可事实上,这个张有财也不是个什么本分人。
张有财好赌。
最终,他也正是死在了这个“赌”字上。
据说,张有财是因为欠了别人的赌债,被债主堵在路上,活活打死的。
但据张学良自述,却是另一个版本:赌徒老王出老千,赢了别人很多钱,后来居然让人家把房子和地都抵押给他。
一边的张有财打抱不平,就拆穿了老王的把戏。
结果,老王为报仇,就在半路上把张有财弄死了。
到底哪个版本更符合逻辑呢?读者自己判断吧。
张作霖父子 世无英雄(上)

王元涛身穿大元帅服的张作霖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很可能是最后一代评书主角了。
他们置身的时代,信息相对闭塞,史事记录不详,尤其是张作霖早年经历,确凿可信的资料不多见。
有谜团,才易于造假,易于神化。
而谜团与神化,正是评书不可或缺的元素。
传说四下流布,闲人添枝加叶,最终,在说书人的阔嘴之下,从“土匪”到大帅,张作霖成为大东北莽莽荒原出产的一个传奇。
东北土匪的真实境况,在萧红小说《生死场》里有逼真的描摹,张惶、滞重、艰辛、缺乏方向感。
而作为标准军阀,张作霖主要依靠杀伐与恫吓来分割政权,维持地盘,这不过是中央集权政治陷入衰落时最容易侵入社会肌体的一种病毒。
事实上,评书之易于传扬,还在于它与部分大众的价值观高度契合。
中国民间社会,缺乏普世情怀的土壤。
对个体遭遇,如张作霖少年时代报杀父之仇的举动,历来不乏同情;如果复仇成功,看客还会代入感极强地拍手称快。
而对于那种动辄数万人死伤的无意义战争,如张氏父子为抢夺势力范围而发动的第一次及第二次直奉战争,却欠缺基本的人道悲悯,自动认同“成王败寇”的低等级丛林法则。
因此,像张作霖这种无信仰、轻准则的枭雄,像张学良这样胸无城府、冲动妄为的“少帅”,才会成为贩夫走卒心目中的豪杰。
有什么样的社会土壤,即有什么样的“英雄”,古今如此,中外皆然。
投机分子孙中山的儿子,与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孙科在《八十略述》中说:“从前听说张作霖是土匪出身,以为他粗鲁剽悍,及见面之后,方知他长得非常清秀,个子不高,不像土匪一类的人物。
”足见“土匪”之说,早在民国年间即已流传甚广。
但事实上,张作霖从没当过土匪,倒是加入过正规军。
张学良晚年在自述中说,张作霖为父报仇误杀他人后,曾在宋庆的毅军短暂栖身。
中日甲午战事平息,毅军回防关人 物张作张作霖父子 世无英雄(上). All Rights Reserved.位于沈阳的张氏帅府孙科内,张作霖不舍乡土,脱离军队返回老家辽宁新民,与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等共组保卫团。
张作霖

正面评价
因未答应《日张密约》而被日本苏联合伙炸死, 属于民族英雄 曾事绿林,后又以剿匪起家,为护国安民做出 重要贡献 出身贫寒,仅略进私塾,通晓文字,但仍重视 传统文化教育,尊敬孔儒 引山东汉人入满洲之移民战略大大充实东北边 疆,改变了东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
日张密约:满蒙五路协定和三权要求
巴结日本
张作霖对日本采取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尤其是初期。1912年, 张作霖在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书记深泽说: “日本国在南满洲享有利权,乃属当然,毫不 为过。”且大量雇佣日军事人员。但到张作霖 势力强大后,不甘心受日本控制,反而成为抵 御日本侵华的盾牌,日本遂于1928年6月4日在 沈阳西郊制造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暗杀。
宦海生涯:
1901年,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 为团练长。在途中,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即张学良。1902年,于新民 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先 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1907年,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 位于 沈阳的张氏帅府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 1908年,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1909年,奉锡良 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 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1912年,因镇压革命党 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其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1915年,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 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1916年,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 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东 北 王
张 作 霖
资料收集:朱明水 陈健昌 许延昌
图片采集:成 立 李卫涛 PPT 制作:宓小童
乱世枭雄张作霖

2.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
1. 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 本身,而
2. 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赠送北,发展建设 玩弄日本,实心爱国
1、字体安装与设置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1.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
2、替换模板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
方法一:
功 有关主权,绝不退让
东北深处日俄两强之间,张作霖时时要应付来自 日俄两国的压力。后来,主要是日本的压力。日本 一直对东北虎视眈眈,他们梦想把东北和东部内蒙 古首先变为日本的殖民地,然后以此为基地,进一 步侵占中国,继而亚洲。他们对张作霖千方百计的 威逼利诱,费尽心思的强迫她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但是,在这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节面前,张作 霖绞尽脑汁的采取各种手段,沉着冷静的和日本斗 法。或推脱,或抵赖,或翻脸,或装傻。
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正式成立,校舍暂用位 于省城大南关的高校和文专两校旧校舍。后于北陵购 置500亩地,开始动工兴建新馆。购地款除外,东北大 学的基建费用即达奉洋600万元。1925年,新校舍建 成,其规模之大,功能齐全,在国内亦是首屈一指。
东北大学常年经费在各大学之中也名列前茅。北京
大学当时的常年经费是90万银元,南开大学40万,清 华大学虽有庚子赔款补贴也只有120万。奉天省财政向 东北大学的投资巨大,经费每年160万,人均为奉大洋 800元。
“众所周知的”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 日) 字雨亭,又称张大帅或者大帅,辽宁海城人,
张作霖 1875

张作霖1875——1928
年幼时父亲与人斗殴致死,张作霖幼年家庭贫困,只读过三个月私塾。
成年后,入赘赵家,与张学良母亲赵氏结婚。
在岳父的帮助下,张作霖组织了一支小型武装,以收保护费起家。
张作霖懂谋略,善于利用局势,长于计谋,巧遇应对。
1902年率队招安受抚,当上清政府的官,足见其政治头脑。
日俄战争期间,张作霖脚踏三只船,队伍非但没有损失,反而扩充为三个营。
会用人、会做人的张作霖凭借智擒打土匪杜立三,镇压革命党等功绩,因势利导,平步青云。
1912年清政府覆灭后,张作霖为了借势,把目光投向了日本人,但日本人此时并不看好他。
1916年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遇到一次日本人对其的刺杀,策划者是川岛浪速。
1920年之前,张作霖利用日本人的因素,扩大自己在东三省的实力。
但当1920年张作霖率奉系大军入关与直系、皖系作战,成功当上北洋政府的陆海军大元帅后,张就决心摆脱日本人控制。
张作霖家族60年风雨岁月

张作霖家族60年风雨岁月作者:孙晓青来源:《小康》2010年第05期显赫的家世带给张家人的并非荣华富贵的生活,历史飘摇中,他们经历了逃难、隐姓埋名、家族离散、困苦求生,不得不“活在历史中”的苦涩甘辛,唯有张家人冷暖自知“80年过去了,张氏家族在东北的功和过到底如何,只能用更长远的历史去判定它,我是真实地回到原点来寻找我心中的答案,爷爷来不及完成他的梦想,大伯父也不在乎人们对他的评论,只要自己认定方向走下去就有意义。
”张闾实感慨地说。
张闾实1962年在澳门出生,1967年随家人到台湾生活,爷爷是“东北王”张作霖,其父张学浚是张作霖的第六子,大伯父就是鼎鼎有名的少帅张学良。
这样显赫的家世带给他和家人的并不是荣华富贵的生活,在历史的飘摇中,张闾实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布满了逃难、隐姓埋名、困苦求生、家族离兮等等坎坷经历,在他看来,这一路成长体会到的是只有张家小孩才能了解的苦涩和彷徨。
近日,张闾实历经三年考证写出的《漫漫归乡路》在沈阳召开了新书发布会,并在全国公开发行,书中讲述了一个张家人亲历的历史版本,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张氏家族的人生故事。
如今,张闾实带着夫人从台湾回到沈阳定居,这个仍然操着温软台湾腔的男人打定主意要做一个东北汉子,“张家后人将近80年来没人回故乡东北,沈阳这座城市对张家人来说可能有太多的伤痛,但时间的流逝让我已不再感到哀痛,所以决定将张家的血脉重新带回沈阳,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沈阳人。
”不准从政的张家人当45岁的张闾实第一次踏上故乡沈阳的土地,他激动得哭湿了脸庞,他知道终于到家了。
“有多少张家人因为等不及而没能回来,这心里的期盼与彷徨只有张家的小孩明白,其他人是没有这么深的感触的,因为他们不需要活在历史里。
”在中国近代史中,张学良的一生可谓浸染了浓厚的传奇性和高度的戏剧性,尤其是其政治生涯中最后的“西安事变”,简直扭转了中国历史。
张学良晚年时曾对口述历史权威唐德刚先生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内 容 , 旁 边 的 人 物 画 像 和 家 里 老 照
为 等 不 及 而 没 能 回 来 ,这 心 里 的 期 盼 片 上 的 爷 爷 一 模 一 样 , 回 家 问 过 长 辈
与 彷 徨 只 有 张 家 的 小 孩 明 白 , 其 他 人 才 知 道 原 来 张 作 霖 就 是 从 未 见 过 的 爷
Reltn往 cli /事 0e 0 c
张 作 霖家族 6 年 风 雨 岁月 O
显 赫 的 家 世 带 给 张 家 人 的 并 非 荣 华 富 贵 的 生 活 ,历 史 飘 摇 中 ,1 了逃 难 隐 姓 埋 名 家 族 离 散 困 苦 求 生 ,不 得 不 活 在 历 史 [ 涩甘辛 ,唯有 张家人冷 暖 自知
乡 东北 ,沈 阳这 座城 市 对 张 家人 来 说 课 外 读 物 才 发 现 了 自 己 的 身 世 。 那 时
可 能 有 太 多 的 伤 痛 ,但 时 间 的 流 逝 让 他 已 经 跟 随 父 母 从 澳 门逃 难 来 到 台 湾 ,
我 已不 再感 到哀 痛 ,所 以决 定将 张 家 “ 台湾 的新 家挂 着一 幅老 照片 ,照片 在
在 中 国 近 代 史 中 , 张 学 良 的 一 生 事 、 一 言 一 行 都 要 谨 小 慎 微 , 不 能 多
可 谓浸 染 了浓厚 的传 奇性 和 高 度 的戏 说 话 、 不 能 乱 问 问题 ,为 人 要 低 调 。 剧 性 , 其 是 其 政 治 生 涯 中最 后 的 “ 尤 西 张 闾 实 的 父 亲 在 香 港 、 澳 门 的 时 候 甚
的 血 脉 重 新 带 回 沈 阳 , 让 自 己真 正 成 中 一 个 老 人 着 军 服 拿 把 指 挥 刀 ,两 边
为 一 个 沈 阳 人 。 ” 站 着 两 个 小 孩 也 着 军 服 。 母 亲 说 中 间
的 是 爷 爷 , 右 边 的 是 父 亲 ,左 边 的 是
不准从政 的张家 人
安事变 ” ,简 直 扭 转 了 中 国历 史 。 张 学 至 隐 姓 埋 名 过 日子 , 就 是 为 了 遮 掩 自
懂 了这 句 话 ,再 怎 么 苦 ,也 要 撑 下
去 。这 是 他 给 我 们 男 孩 子 的 一 个 家
训 ,我 直记得 。
良 晚 年 时 曾 对 口 述 历 史 权 威 唐 德 刚 先 己 的 身 份 。 “ 台 湾 张 学 良是 叛 将 , 他 在
当4 5岁 的 张 间 实 第 一 次 踏 上 故 乡
五 伯 父 。 当 时 还 在 想 爷 爷 为 什 么 没 在
台 湾 。 后 来 念 小 学 时 偶 然 在 一 本 课 外
沈 阳 的 土 地 , 他 激 动 得 哭 湿 了 脸 庞 , 读 物 上 看 到 了 描 写 张 作 霖 被 日军 炸 死
要 搀 着走 ,我 在旁 边 看 到 ,很 自然地 囊
要 搀扶 他 上 二 楼 。他 就 告诉 我 : “ 违 张
家 的 男 人 不 可 以 让 人 搀 扶 。 ”后 来 我
是 没 有 这 么 深 的 感 触 的 , 因 为 他 们 不 爷 。 张 闾 实 说 。 ”
需 要 活 在 历 史 里 。 ” 张 家 的 小 孩 从 小 就 被 教 育 为 人 处
不 在 乎 人 们 对 他 的 评 论 , 只 要 自 己 认 并 不 是 荣 华 富 贵 的 生 活 ,在 历 史 的 飘 发 布 会 , 并 在 全 国 公 开 发 定 方 向 走 下 去 就 有 意 义 。 张 l 实 感 摇 中 , 张 闾 实 从 小 到 大 的 记 忆 里 布 满 述 了 一 个 张 家 人 亲 历 的 历 ”
文 l 刊 记 者 孙 晓青 本
‘ ‘ O蒿 8
张 闾 实 16 9 2年 在 澳 门 出 生 , 16 离 兮 等 等 坎 坷 经 历 ,在 他 ; 97 年 随 家 人 到 台湾 生 活 , 爷 是 “ 北 三 ” 路 成 长体 会 到 的 是 只 有 张 爷 东 F
能 用 更 长 远 的 历 史 去 判 定 它 , 我 是 真 张 作 霖 ,其 父 张 学 浚 是 张 作 霖 的 第 六 了解 的 苦 涩 和 彷 徨 。 实 地 回 到 原 点 来 寻 找 我 心 中 的 答 案 , 子 , 夫 伯 父 就 是 鼎 鼎 有 名 的 少 帅 张 学 近 日 , 张 闯 实 历 经 三 爷 爷伯 父 也 良 。 这 样 显 赫 的 家 世 带 绐 他 和 家 人 的 的 《 漫 归 乡 路 》 在 沈 阳 漫
慨地 说 。
丫 逃 难 、 隐 姓 埋 名 、 困 苦 求 生 、 家 族 露 了 鲜 为 人 知 的 张 氏 家 够
事 。 如 今 , 张 闾 实 带 着 夫 人 从 台 湾 回
由换 取 了整 个 家族 生 的希 望 ,但 却 没
到 沈 阳 定 居 , 这 个 仍 然 操 着 温 软 台 湾 有 改 变 张 家 人 在 历 史 漩 涡 中 颠 沛 流 离 腔 的 男 人 打 定 主 意 要 做 一 个 东 北 汉 的命 运 。 子 ,“ 家后 人 将 近 8 张 0年 来 没 人 回 故 张 间 实 是在 小 学 二 三 年级 时通 过
生 说 ,“ 的事 情 是 到 3 我 6岁 , 以 后 就 们 认 为 就 是 因 为 大 伯 而 失 去 了 中 国 。
当 年 我们 和 张 学 良见 面 还是 受 情 报局 的控 制 ,只有 家 属可 以 ,我 们 平 时没 什 么 事情 也 不 敢 去打 扰 他 ,他 不 是 不 会 见 ,但 没 理 由 ,干 嘛 要见 ,他 会 打 电话 ,比如 礼 拜 六 、礼 拜天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