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SYX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俗话说:“去楚雄州者,当去元谋县;去元谋县者,当去那蚌村。
”不为别的,就冲“元谋人”的那两颗牙齿!你知道“元谋人”距今大约多少年?()A.20万年B.70万年C.80万年D.170万年2.商鞅变法时期,某平民勤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的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A.授予爵位B.免除徭役C.授予田宅D.免除赋税3.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4.如果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你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是()①种植水稻②用骨耜耕地③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④在低洼处挖水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雨,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 )A.阪泉B.涿鹿C.南京D.西安6.201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考古证明其距今5000年前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
材料表明中国()A.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B.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C.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D.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7.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
”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8.余秋雨先生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说明当时()①没有贵贱之分②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③原始社会走向解体④贫富分化加剧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9.《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只子丹朱之不孝,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述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宗法制10.历史学家对1976年出土的青铜器“利簋”进行研究,推断出“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4

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题号选择题2122232425总分得分温馨提示:历史是石,能敲击出智慧之火;历史是火,能点燃希望之灯。
让我们用智慧之火点燃希望之灯吧!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题1分,计2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第2页的答题卡内)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
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
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应是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劳动技术D.自然条件4.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6.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文中“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该人物是A.炎帝B.黄帝C.尧D.舜7.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呢?学校七年级(12)班林想同学根据他的想象,写了一段文字。
在他的这段文字中,一个半坡人穿着丝织的衣服,正在将稻谷去皮后,生火准备做饭,旁边放了一些彩瓷碗,供盛饭用。
这段文字共有几处典型的史实错误?A.1处B.2处C.3处D.4处8.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
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的共同祖先?
A. 猿人
B. 小猴子
C. 智人
D. 某种史前人类
2.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最早的代表作品?
A. 洞穴壁画
B. 陶器
C. 木雕
D. 故事传说
3. 以下哪个朝代的首都是长安?
A. 夏
B. 商
C. 周
D. 秦
...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记载人类起源史的学科是________。
2. 人类起源地一般认为是在现今的________。
3. 古代中国人对长江的称呼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商朝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经济特点。
3. 我们如何通过考古学研究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
...
四、应用题(共20分)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讨论古代中国与古代埃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请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完成试题,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卷。
加油!祝你考试顺利!。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A.XXX2.某历史教师在介绍图中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1﹣23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XXX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D.劳动4.XXX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5.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住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利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木棒D.铁斧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住民()A.距今70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装舒适的居住环境()第1页(共6页)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谜底)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A.XXXB.XXX.舜D.XXX9.“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净水浓”,每年清明节老是有良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
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A.XXX和XXX.XXX和XXXC.XXX和尧D.XXX和XXX10.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XXX与XXX、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研究主题,那么这个研究主题应该是()A.中汉文明的起源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11.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XXX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部队,XXX自焚,商朝灭亡.这个镜头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XXX攻破镐京12.XXX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陇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陇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A.北京B.陕西C.云南D.河南2.寒冷的冬天,能坐在热乎乎的灶炕上取暖,他们是哪种居民,房屋样式怎样( ) A.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B.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C.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D.半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3.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会使用天然火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5.“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
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6.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完全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8.汤山猿人是江南迄今发现的惟一完整且和北京人属同一时期的古猿人。
存放该猿人化石的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将在今年8月青奥会前开放。
该猿人( )A.能够制造和使用粗糙的石器B.会种植水稻C.住在干栏式的屋子里D.会种植粟9.2013年4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因旅游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优质的接待服务,荣获长三角“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A.盘庚迁都到殷 C.齐桓公兴兵伐楚
B.国人暴动 D.牧野之战
19 . 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回眸——纪念建馆
60 周年特展”,下列可能出现在特展中的是
A.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C.木结构水井模型
B.人面鱼纹彩陶盆 D.人工栽培水稻遗迹
20 .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各项中不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半坡人 ⑤河姆渡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启是夏朝第一个国王。 B.公元 1006 年汤建立商朝。 C.盘庚迁都至殷,商朝的都城才稳定,商朝又称殷朝。 D.公元前 770 年,西周灭亡。
第 3页 共 9页
D.①②③④
第163777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第 6页 共 9页
第163780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认为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3 .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通过编写历史歌谣的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重温和再现历史。下面是网上 下载的两段历史歌谣:
歌谣一: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
图 3 考古出土的稻谷
图 4 考古出土的粟
( 3)据你所知,以水稻和粟为主要作物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 4)稻谷和粟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第 5页 共 9页
第163779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住房)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 5)从材料中可知,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说出两种我国原始居民的房屋类型。 22 .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起源篇) 材料一: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它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 上人类对于自然界动物和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 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些农作物的国家? (发展篇) 材料二:
(精品文档)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3 . 《礼记·礼运》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
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家”的特点是(
)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奴隶制
④私有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 . 如果你到西安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
A.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B.周口店遗址 D.半坡遗址
15 . 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要去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址,那么应去
A.浙江河姆渡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县
D.西安半坡村
16 . 如果你是考古学家,想研究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那么你准备去的地方是(
)
A.亚洲
B.非洲
19 . 如图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蚩尤,传说他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是我国神话 中的战神。他跟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从此,华夏族就逐渐地形成。他被打败是在
A.巨鹿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阪泉之战
20 . 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第 7 页 共 10 页
第163374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参考答案
第 8 页 共 10 页
第163375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东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蓝田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2.下列哪一远古人类最早懂得做骨针和装饰品()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B.他们是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炎帝和黄帝战胜了蚩尤D.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4.“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局面开始于()A.禹B.启C.汤D.周武王5.《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6.夏朝经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是()A.启B.桀C.纣D.伊尹7.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A.河姆渡遗址B.北京人遗址C.元谋人遗址D.半坡遗址8.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9.禅让制产生的第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A.启B.禹C.舜D.尧10.下面我国原始人类生活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元谋人遗址②河姆渡遗址③山顶洞人遗址④北京人遗址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11.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12.在几千年前哪个地方的原始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A.云南元谋B.陕西西安半坡C.北京周口店D.浙江余姚河姆渡13.炮烙之刑与下面哪位统治者有关()A.纣B.汤C.桀D.盘庚14.历史上把尧舜禹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A.选举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15.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禹B.黄帝C.炎帝D.周武王16.因忙于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A.禹B.舜C.尧D.黄帝17.导致商朝灭亡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涿鹿之战D.城濮之战18.将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国王是()A.伊尹B.汤C.盘庚D.武王19.“三星堆”文化盛行于我国的()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辽河平原D.成都平原20.“五谷”农作物早在什么时期已齐备()A.夏商时B.西周时C.商周时D.大武口时21.列举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陇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A.北京B.陕西C.云南D.河南2.寒冷的冬天,能坐在热乎乎的灶炕上取暖,他们是哪种居民,房屋样式怎样( ) A.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B.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C.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D.半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3.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会使用天然火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5.“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
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6.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7.完全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8.汤山猿人是江南迄今发现的惟一完整且和北京人属同一时期的古猿人。
存放该猿人化石的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将在今年8月青奥会前开放。
该猿人( )A.能够制造和使用粗糙的石器B.会种植水稻C.住在干栏式的屋子里D.会种植粟9.2013年4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因旅游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优质的接待服务,荣获长三角“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主题体验”的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B.玉米C.粟D.黄瓜10.《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11.“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12.贵州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13.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黑头发的黄种人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由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14. 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15.下图人物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改进农具,发明医药④他发明车船,兵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6.某班同学排练了“商鞅变法”历史课本剧,下面四个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D.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17.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夏代的起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它的起始年距今年(公元2014年)时间为( )A.5000年B.4084年C.2070年D.2014年18. 2014年5月17日,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的泰伯庙修复一新,对游人免费开放。
商朝末年,为了完成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愿,泰伯、促雍兄弟避居吴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但他们还不可能做到的是( )A.传授铸造铁器的方法B.带来青铜礼器C.带来精美的彩陶器具D.传播甲骨文字19.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
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 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0.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
”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应该是( )A.李冰B.李世民C.李春D.李纲2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 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D.合纵连横的开展22.《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耜耕B.牛耕C.耧车D.机耕2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B .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24.史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宗室贵戚多怨望”的关键原因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秦孝公去世,失去政治支持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25.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C.各国的社会变革D .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七年级历史科试题一、选择题二、材料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______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装...........................................订...........................................线...........................................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材料四(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4分)(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4分)27.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分)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
(2分)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
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
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3)结合材料三,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3分)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殉,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4)、根据材料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4分)七年级历史科答案一、选择题二、材料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材料四县(市、区)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装...........................................订...........................................线...........................................(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1)地理气候因素(2分)(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4分)(2)禹(1分);都江堰(1分);秦国蜀守李冰父子(2分)(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3)仁政(2分)(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4分)(4)铁农具(器)和牛耕的推广27.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