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40例疗效观察
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100例疗效观察

wih ba t ra n e to sdie s s 1 0 c s ssud t c e i li f c i u s a e : 0 一 a e t y
予 头孢 克 肟 口服后 均 有效 , 明其 对 革 兰阴性 菌 感染 证
有效 …。 此 外 , 孢 克 肟 肾 脏 毒 素 轻 微 , 予 日龄 较 大 头 给 ( 2 d 的新 生 儿 , 获 得较 好 疗 效 , >0 ) 也 共有 6例 新 生儿
性 患 儿 均 有 发 热 、 染 中 毒 症 状 , 常 规 白细 胞 ≥ 感 血
细 菌培养 结果呈 阳性 的 5 例 , 1 3 除 例大肠 埃希 菌
菌培 养 阳性 9例 )支气 管 炎 2 , 8例 ( 液 , 菌培 养 阳 痰 细
性 1 2例 ) 急性 扁 桃 体 炎 2 , 0例 ( 拭 子 , 菌 培 养 阳 咽 细 性 8例 ) 感 染性腹 泻病 1 , 5例 ( 大便 , 菌培 养 阳性 1 细 3 例 ) 尿 路感 染 1 , 0例 ( 尿液 , 菌培 养 阳性 6例 ) 脐 炎 细 , 5例 ( 脐分 泌 物 , 细菌 培 养 阳性 5例 ) 1 0例 细菌 感 染 。0
关 键词 : 头 孢克 肟 ; 小 儿 ; 细 菌感 染 性 疾 病 中 图分 类号 :R 7 . 1 9 81 文献 标 识 码 :A
头 孢 克肟 是 口服 第三 代 头孢 菌素 , 院儿科 门诊 我
从 20 0 5年 8月 ~2 0 0 6年 1 2月 应 用 头孢 克肟 治 疗 儿
陈歹 壬 汪祝 萍 孑蜀 C e i q a a d WagZ upn h nQ a u n n o n h —ig
头孢他啶

头孢他啶1、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时须进行皮试。
如遇休克反应,可按青霉素G过敏性休克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2、头孢他啶静脉给药时应快速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推注,不宜作快速静脉推注。
3、头孢他啶肌内注射不宜用于早产儿、新生儿、6岁以下幼儿及对利多卡因或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过敏者。
4、头孢他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配伍禁忌,联合应用时,不能置于同一容器内。
5、头孢他啶可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含乳酸钠的溶液、右旋糖酐溶液中。
但本品遇碳酸氢钠不稳定,与之不可配伍。
6、头孢他啶治疗期间及停药后一周内应避免饮酒、口服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药物。
7、溶液配制:(1)肌内注射用药的配制,1.5mL注射用水或0.5%-1%盐酸利多卡因液(不含肾上腺素)加入500mg装瓶中或3mL加入1g装瓶中,使完全溶解后,作深部肌内注射。
(2)静脉给药原始溶液配制,5mL注射用水加入0.5g装瓶中或10mL注射用水加入1g或2g装瓶中,使完全溶解后,于3-5分钟内缓慢静脉推注。
将上述溶解后的药液用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8、用药过量的表现及处理:(1)用药过量的症状:注射处疼痛、发炎和静脉炎;眩晕、头痛;有肾功能障碍患者引起癫痫发作等。
(2)药物过量时的处理:立即停药,保护患者的气道通畅;注意监护和维护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电解质等;对严重过量患者可应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部份药物。
剂量与用法成人肌内注射:1.轻至中度感染:每次剂量0.5-1g,每12小时1次。
溶于0.5-1%利多卡因溶剂2-4mL中作深部肌内注射。
2.重度感染并伴有免疫功能缺陷者(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者):每次剂量可酌情递增至2g,每8-12小时1次。
3.单纯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0.25-0.5g。
4.复杂性尿路感染:每8-12小时500mg。
5.骨、关节感染:每12小时2g。
6.单纯性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每8小时0.5-1g。
头孢他啶

14
病例情况
中轻症感染者有12例,中至重度感染者有68例
呼吸道感染30例:肺脓肿、支气管扩张15例,双侧 肺炎6例,急性支气管炎5例,脓胸4例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20例:化脓性疾病7例,肢体瘫 痪长期卧床致腰骸部褥疮4例,烧伤病人9例
脑外伤病例34例:颅内感染14例,脑外伤病例14 例
15
20
小结---与众不同的海灵头孢他啶
原料优质,内控标准高于国家药典及韩美原料进口标准, 生产线通过欧盟认证 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BOSCH公司生产线,采用最先 进的三次冲惰性气体技术,质量更加稳定
企业内控标准符合并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及进口药 品注册质量标准,高于进口分装产品质量标准
标准规定 检验项目 溶液澄清度 溶液颜色 进口注册标 准 JX2001003 5 不深于1号 浊度标准液 不深于黄色 6号标准比 色液 不得过0.4% 不得过0.5% 未做规定 90.0%~110. 0% 企业内控标准 检验结果(企业内控标准) 0607251 不深于1号浊 度标准液 不深于黄色或 黄绿色5号标 准比色液 不得过0.3% 不得过0.4% 丙酮不得过 0.3% 92.0%~108.0 % 澄清 相当于黄绿 色2号标准液 0.1% 0.1% 0.2% 102.0% 0607252 澄清 0607253 澄清
11
相当于黄绿色 相当于黄绿色 2号标准液 2号标准液 0.1% 0.1% 0.1% 102.5% 0.1% 0.1% 0.1% 101.7%
吡啶 头孢他啶聚 合物 有机溶剂残 留 含量测定
12
临床疗效
塩野義製藥
13
海灵头孢他啶治疗80例常见细菌性感 染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头孢他啶(复达欣)使用说明书

大约浓度 (mg/ml) 210 90 260 90 260 90 170 40# 170 40#
注: * 溶液的加入应分为两步。 # 使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其他批准使用的稀释液(见 药物【注意事项】)因为注射用水在此浓度产生低渗溶液。 所有瓶装的复达欣®注射剂均是经过减压的。药品溶解时会释放二氧化碳,因而 产生正压力。为方便使用,推荐采用下列调制技术: 250mg肌肉或静脉注射,500mg肌肉或静脉注射,1g肌肉或静脉注射,2g 或3g静脉推注: 1、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药瓶封口,注入推荐剂量的稀释液,真空将使得稀释液进 入瓶中,拔出针头。 2、摇动至溶解,释放出二氧化碳,1-2分钟后成澄清的溶液。 3、将瓶倒置,把注射器针芯推到头后,将针头插入药瓶封口,全部的溶液就被 吸入注射器(瓶中的压力会促使溶液吸入),保持针头在溶液内。溶液中的细小 二氧化碳气泡可不予理会。 这些溶液可直接注入静脉或当病人接受肠胃外液体时, 可直接投入给药的 管子里。头孢他啶可与常用的静脉注射溶液配伍。 供应复达欣®注射剂的小瓶经过减压。在调制时由于释放二氧化碳会产生 正压。 瓶装的复达欣®注射剂不含任何防腐剂,因此只能用作单次剂量。 为了符合制剂的管理要求,最好使用新配制的复达欣®注射液。如果不能 实现,存放在2~8oC冰箱中保存24小时可保持药效。(当稀释液为注射用水BP或 任何以下所列的注射液)
<5
3
调制指导:需加稀释液量及溶液浓度见下表,需要采用部份剂量时,该表可能有 用。 溶液的调制: 瓶量 250mg肌肉注射 250mg静脉注射 500mg肌肉注射 500mg静脉注射 1g肌肉注射 1g静脉注射 2g静脉推注 2g静脉滴注 3g静脉推注 3g静脉滴注
需加稀释液量 (ml) 1.0 2.5 1.5 5.0 3.0 10.0 10.0 50.0* 15.0 75.0*
头孢他啶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头孢他啶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周乐山;杨敬华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14)17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他啶(ceftazidime)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HAP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分别应用头孢他啶和凯复定(kefadim),用法均为静脉滴注,每次2.0 g,每日2次给药,疗程10~14d.结果头孢他啶和凯复定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4.3%,细菌清除率为83.9%和83.3%,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孢他啶治疗HAP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广谱抗生素.
【总页数】2页(P106-107)
【作者】周乐山;杨敬华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头孢他啶联合奈替米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对照观察 [J], 丛燕;赵沄;李音
2.复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Ⅲ期临床试验获阳性结果 [J], 黄
世杰
3.头孢他啶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探讨 [J], 王丹华
4.头孢他啶和阿维巴坦伍用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显示阳性结果 [J], 黄世杰
5.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与美罗培南相比非劣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孢他啶使用说明

头孢他啶【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1.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等,一日4~6g,分2~3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疗程10~14日。
2.泌尿系统感染和重度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一日2~4g,分2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疗程7~14日。
3.对于某些危及生命的感染、严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酌情增量至一日0.15~0.2g/kg,分3次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4.婴幼儿常用剂量为一日30~100mg/kg,分2~3次静脉滴注。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cephamycin)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
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时发生过敏反应者达5%~10%,如作过敏试验,则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对头孢菌素过敏者达20%。
应用本品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须予以肾上腺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等紧急措施。
2.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
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伪膜性结肠炎)者应慎用。
4.肾功能明显减退者应用本品时,需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减量。
5.对重症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本品为非首选品种。
6.在不同存放条件下,本品粉末的颜色可变暗,但不影响其活性。
7.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病人直接抗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出现阳性;本品可使硫酸铜尿糖试验呈假阳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皆可升高。
8.以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或乳酸钠稀释成的静脉注射液(20mg/ml)在室温存放不宜超过24小时。
9.长期应用本品可能导致不敏感或耐药菌的过度繁殖,需要严密观察,一旦治程中发生二重感染,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头孢曲松钠治疗儿童细菌性腹泻效果分析

20 年 7 08 月第 4 卷第 2 期 6 1
・
药物 与 临床 ・
头孢曲 钠治疗儿童 性腹泻 松 细菌 效果分 析
洪 淑芳
( 浙江省浦江县妇幼保健 院, 浙江浦江 3 2 0 ) 2 20 【 要】目的 观察头孢 曲松钠治疗儿童细 菌性腹泻 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将我 院 1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摘 0 及对照组 , 对照组服用氨苄青霉素 , 治疗组静 脉滴 注头孢 曲松钠 , 比较两组 疗效。结果 治疗组 的有效率 、 退热 时间、 腹泻停 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 ) P< .5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 良事件 。结论 头孢 曲松钠治疗z J 细菌性腹泻病 , JL , 疗效显 著, 使用方便 、 安全且价格低廉 , 值得推荐作为治疗z J轻 中度急性细菌性腹泻病 的首选药物。 JL , 【 关键词】头孢 曲松钠 ; 儿童 ;细菌性腹泻
粘 液 、 血 , 呕 吐 或 呕 吐 轻 ;2 大 便 常 规 镜 检 白 细 胞 ≥ 1 脓 无 () 0个
/ P 有 或无红细胞 ;3 未用过 其他抗生素 ; 5 H , () 男 8例 , 4 女 2例 ; 年龄 6 月 ~1 岁 , 中 6个月 ~1 3 例 , ~3岁 2 , ~ 个 1 其 岁 8 1 5例 3 6岁 1 4例 , 6~1 岁 2 1 3例 ;病程均在 3d以内 ;5例有发 热症 7 状, 部分患儿 有呕吐 、 痛 、 腹 里急后重 、 无脱水或 轻度脱水 ; 粪便 培养 阳性者 5 例 , 5 其中福 氏志贺菌 2 9例 , 氏志贺菌 1 , 宋 7例 鼠
3 讨论
在 我 国 感 染 性 腹 泻 病 在 5岁 以 下 z J 中 属 常 见 多发 病 , J L , 是
头孢他啶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临床疗效

疗组男 2 9例 , 女2 5例 , 年 龄 7个月 ~1 0 . 5 ( 4 . 9 5. - - I 2 . 4 6 ) 岁, 病 程6 h~ 7 ( 1 . 9 6 4 - 1 . 6 1 ) d , 腹泻次数均 >3次/ d 。2组 患儿一般 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具 有可 比性 。 1 . 2 纳入标 准 均为 急性腹泻 , 且腹泻 次数 I >3次/ d , 大便呈 稀便或水样便 , 有或无 黏液 ; 粪常规检查可见 白细胞或脓细胞 , 镜检 白细胞 >1 0 / HP , 有或无红细胞 , 粪便培养 可发现致 病菌 ;
孢 曲松对于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 , 无论 在退 热 、 止泻 、 粪便镜 检
正水 电解质紊 乱等 常
规治疗 , 对照组患儿在 此基础 上予头孢他 啶 5 O~1 0 0 m g・ k g
d ~, 分 2次人生理盐水 1 0 0 m l 静脉滴注 ; 治疗组在对 照组基
3 讨
论
小 儿细菌性腹泻 是以 由细 菌感染 引起 的腹泻 为主要 临床 表现。临床 特点 为大便 次数增 多和粪便 性状改 变 , 可 伴发 热 、 呕吐 、 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水 、 电解质 、 酸碱 平衡 紊乱。其 常见致病菌 有志 贺菌 、 沙 门菌 、 空肠 弯 曲菌 、 侵袭性 大 肠杆 菌 等, 其 中以志贺菌最常见 , 治疗 主要 以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 。 虽然氨基糖苷类 和喹诺 酮类抗 生素对细 菌性腹泻 也有 明显疗
・
5 4・
金理 药 2 0 1 4 年1 月第 7卷第 1 期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l a D r u z U s e 。 J a n u a r v 2 0 1 4 . V 0 1 . 7 N n 1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4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他啶对小儿普通型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
方法应用头孢他啶100 mg/(kg?d)分2次加入生理盐水50~100 ml中静脉滴注。
结果住院5 d痊愈30例,7 d痊愈9例,无效1例,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头孢他啶治疗小儿普通型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可作为近年治疗该病首选抗生素。
【关键词】头孢他啶;小儿普通型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
细菌性痢疾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排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痢疾杆菌耐菌株逐年增多。
本科自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普通型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40例,应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辅以对症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40例均为本科住院患儿,其中男28例,女12例。
年龄2~7岁36例,10岁4例。
夏秋季起病34例。
1. 2 临床表现40例患儿均有发热、腹痛、排粘液、脓血便。
其中合并热惊厥2例,呕吐5例。
起病1~2 d入院15例,5 d入院22例,8 d入院3例。
入院前静脉滴注头孢曲松21例,静脉滴注头孢噻肟10例。
1.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5~10)×109/L 10例,(10~20)×109/L 30例,C反应蛋白定量<8 mg/L 2例,20~175 mg/L 38例。
粪常规:WBC +~++/HP 40例,脓球+~++/HP 38例,RBC +~
+++/HP 40例。
粪细菌培养:福氏志贺菌生长20例,无细菌生长20例。
药物敏感试验: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四环素、阿莫西林/棒酸、环丙沙星耐药;氨苄西林/舒巴坦。
1. 4 方法头孢他啶100 mg/(kg?d),分2次加入生理盐水50~100 ml中静脉滴注,用药时间5~7 d,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住院5 d痊愈30例,7日痊愈9例,无效1例。
40例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皮疹、药物热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细菌性痢疾起病急,发展快,少数普通型急性细菌性痢疾有可能1~2 d内转为中毒型,可发生惊厥与休克,易引起死亡。
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措施,其中强有力抗生素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痢疾杆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加,该菌对磺胺类药、氯霉素、四环素、痢特灵、氨苄青霉素等多数耐药[1]。
虽对部分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敏感,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明显耳、肾毒性,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骨骼发育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2]。
致使这二类药物在儿科应用受到限制。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不易被接受,因此小儿细菌性痢疾抗生素选择范围有限。
15年前国内学者陆英等[3]报告头孢曲松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3 d治愈率达94.7%,并建议作为小儿菌痢的首选药。
本组报告住院小儿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40例,其中21例入院前曾静脉滴注头孢曲松,10例静脉滴注头孢噻肟,好转4例,无1例痊愈,提示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逐年增多致疗效下降。
同为第3代头孢菌素的头孢他啶,抗菌活力较强,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有较强作用,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革兰阴性杆菌中耐药菌株仍具有抗菌活性[4]。
本科应用头孢他啶
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普通型细菌性痢疾40例,痊愈39例,大部分患儿1~2 d体温正常,腹痛消失,黏液血便减少,5~7 d血常规、C反应蛋白、大便常规恢复正常,粪培养转阴。
痊愈率达97.5%。
与粪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对头孢他啶敏感相符。
综上所述,尽管本组疗效观察未设定对照组,但上述资料已相互印证头孢他啶对现阶段小儿普通型菌痢疗效可靠,而原来敏感的头孢曲松已高度耐药,且头孢他啶价廉,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近年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首选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78.
[2] 夏国俊,张春华.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4.
[3] 陆英,程桂仙.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84例临床观察.新医学,1998,29(3):130.
[4] 沈刚.新编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