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批评的艺术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之我见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之我见
教师表扬和批评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学生的情感、能力和表现的肯定和指导。
合理的表扬和批评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表扬和批评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不能过于苛刻或溢美之词,否则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
教师应该在表扬和批评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表扬和批评不能过于主观,应该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绩给予相应的评价。
如果教师过分偏袒某些学生,或者对某些学生过于苛刻,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影响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表扬和批评时应该注重方法。
表扬和批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具体的行动,引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在表扬时,教师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批评时,教师可以采取指导的方式,告诉学生哪里做得不好,如何改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任务和活动来检验他们的改进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教师在表扬和批评中应该注重时机和环境。
表扬和批评的时机和环境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表扬时,教师可以选择在学生取得重大成绩或者克服困难之后进行,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动力;在批评时,教师应该选择在私下或者适当的场合进行,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学生,造成学生的尴尬和不良影响。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在于客观公正、方法得当、方式可取、时机恰当.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他们受益终身。
希望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注重表扬和批评的艺术,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
教师对学生批评艺术[论文]
![教师对学生批评艺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3d576558fafab069dc022b.png)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艺术教师学生批评艺术一、寻找最佳切入点批评的最佳时机是否到来,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处境。
学生正在犯错误,或者刚刚犯过错误,内心都不会平静,甚至是怨气,这时教师不妨先“避其锋芒”,暂时不予以“追究”,待到学生内心平静时,教师再视其所犯错误的具体情节,或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或给予必要的“惩罚”。
教师批评学生还要注意时间的选择。
一般而言,早晨不要轻易批评学生。
因为早晨是一天开始,如果此时批评学生,可能会影响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一天的情绪,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身心产生负面影响。
二、寻找最佳场合教师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一般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
学生年龄越小,教师越要注意这一点。
因为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心理较脆弱,承受能力有限,而自尊心又较强,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挨批评,遭讽刺,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容易失去自信,或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发生冲突。
因此,教师批评学生应当尽量选择在人少的地方,以利于师生之间倾心交谈,坦诚相对,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伤害其自尊心。
此外,老师批评学生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课上问题不当场批评;(2)细小问题不当众批评;(3)家长在场不批评。
三、教师批评要得当教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为学生考虑,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好。
老师批评不当,刺伤学生自尊心,学生必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主动放下老师的架子,像朋友一样聆听他们的倾诉,倾听他们的心声,师生关系也由紧张变得融洽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批评学生要先肯定其优点教师要严爱当头,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工作。
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五、批评学生的方式应因人而异教师批评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悔悟,并在短期内改正错误。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之我见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之我见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承担着孩子的成长任务。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
教师既要传道授业,又要为学生的精神成长负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或批评,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作用。
因此,如何进行正确的表扬和批评,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首先,表扬应当真实并且适度。
表扬不是嘴巴说说而已,而是要切实感知到学生的优点和成就。
表扬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增强,会激励学生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同时,不适当的表扬也会产生反效果,过分表扬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骄傲心理,仿佛成为“大英雄”,忽略了个体的一些优缺点,这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应事实准确、有根据、具体而有针对性。
批评是批评学生的错误或者缺陷,但是不能过激,不能大加批评只看到学生的不足之处而忽略了学生的长处和优点。
对于一些不良行为,应该及时批评并加以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错误,同时激励学生能够改正错误。
而对于一些形式不够规范的行为,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其言行的方式和语言的表达。
公正的表扬与批评,要求教师在选择的词汇上加倍注意。
在表扬与批评的过程中,教师的用词应当把握好一个度,不仅要准确,但也要令学生心情愉悦,让学生在表扬与批评的一次受到鼓舞、受到教育。
而且,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当作学生努力追求的榜样,促进学生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素质。
总之,教师的表扬和批评不仅反应了他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更展现了他的理解力和认识水平,所以它应该与教师的教育目标紧密结合。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恰当地选择表扬或批评,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心态,鼓励学生追求自我完善。
最终,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之我见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艺术之我见【摘要】教师表扬和批评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表扬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技巧,包括及时、公开、具体的表扬,以及灵活运用奖励机制等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而在批评方面,教师需要注重方式和时机的选择,比如在私下进行批评,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同时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促使他们进步。
通过恰当的表扬和批评,教师可以达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而作为教师,要具备善于表扬和批评的能力,同时要具备耐心、责任感和爱心等素质,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关键词】教师表扬、批评、艺术、重要性、方式、技巧、目的、意义、时机、原则、效果、能力、素质。
1. 引言1.1 教师表扬和批评的重要性教师表扬和批评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表扬和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评价和反馈,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信心,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改进和进步。
表扬的积极作用在于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尊,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及时、恰当的表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和肯定,从而更有动力去追求学习的目标。
表扬还有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增进互信和沟通,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相对而言,批评更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批评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反思和改进,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引导他们找到改进的方向。
教师在批评时应注重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需要坚持公平、客观、持续地进行批评,让学生能够真正接受和理解。
1.2 表扬的方式与技巧表扬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谈教师的批评艺术

峨
促进 学生认识并 改正缺 点、 错
误 , 效地 把他们 引 导到 学校和 有
社 会 所 要求 的轨 道 , 之 , 反 则不
但 不 能产生 良好 的教 育效 果 , 反 而 会 引起学 生 的反感 , 其结 果常 常 是 事 与 愿 违 ,导 致 教 育 的 失
首先, 防止批 评 “ 火 ” 过 。不少 教师 在批评 学 生时 , 有 时会脱 离客观 的实 际,把 学生 身上 的缺 点 和所 犯错 误有 意 识地 进 行 夸 张 、 染 , 渲 以此 想 给 学 生 以更 大 的刺 激 , 促 进 其改 正 , 不知 , 火 的批评 、 离实 际 的批 评 , 而 会 殊 过 脱 反 使 学生 产 生反感 , 带来 消 极 的作用 。所 以, 每一 个教 师 都 应 从客 观 实际 出发 ,实事 求是 地指 出学生 身上 的缺 点和
固有 的一些 缺 点, 给教 师 留下 了不 好 的印象 , 样不 免就 这 常 常要 受 至批评 ,久 而久 之 ,教师 就会 形 成一 种心 理 定 0 势, 对他 的批 评也 就会 形成 一 种惯 性 , 使得 其 时时总 要 受
到批 评 , 而表 扬 则与 之 无缘 ; 时他 取得 了进 步 , 师 也 有 教 会 由于这 种 心 理定 势 , 而对 此 视 而不 见 , 能 给 予肯 定 、 不
二、 把握 批评 的情 感
现在 , 些教师 面 对学 生 的缺 点和 错误 , 往不 够冷 一 往 静 , 善 于控 制 自己 的消极 情 绪 , 常 是大 发 雷 霆 , 责 不 常 斥 怒 骂 , 的甚 至体 罚和 变相 体 罚学 生 , 只 能使 学 生产 生 有 这 反 感 ,降低教 师 自身 在学 生 心 目中 的威信 ,降低教 育 效 果 。 是 我们 必须尽 力避 免 的 。 这 面对 学 生 的错误 , 时哪 有 怕 是令 人十 分气恼 的事 , 师 也要 沉着 冷静 , 真分 析其 教 认 产 生根源 , 并思考 教育 的方 法 ; 时控制 住 自身 的 消极情 时 绪 ,在对 其进 行批 评 教育 时 ,时 时要流 露 出对 他们 的关 心 、 护 , 他们 体会 到 老 师批 评 的背 后 , 爱 让 有着 一颗 火 热 的心 , 就是 一颗 爱心 和期 待他 成才 的心 。 如苏 联教 育 也 正 家 苏霍姆 林 斯基所 说 :批 评 的艺术 在 于严 厉和 善 良的圆 “
优秀范文:教师批评的艺术3篇

优秀范文:教师批评的艺术 (2)优秀范文:教师批评的艺术 (2)精选3篇(一)教师批评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批评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
如何进行有效的批评,既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又能保持良好的教学关系,是每位教师都需要学会的艺术。
首先,批评要有建设性。
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改进和成长,而不仅仅是指出他们的错误。
因此,在批评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问题所在,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例如,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存在语法错误,教师可以指出具体的错误,并给予相应的修改建议。
同时,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教师也要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尽管存在问题,但仍然有改进的空间。
其次,批评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批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解释和观点,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
只有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难点,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在沟通中,教师应该采取友善和平等的姿态,避免过于强硬或威胁的言辞,给学生留下积极的学习环境。
最后,批评要注重鼓励和肯定。
学生在接受批评时往往会感到自卑和失落,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无论学生的表现如何,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相信他们有能力取得进步。
同时,在批评中,教师也要及时表达对学生的肯定,赞扬他们的优点和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之,教师批评的艺术在于能够用建设性的方式帮助学生改进和成长,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
只有在这样的批评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优秀范文:教师批评的艺术 (2)精选3篇(二)教师批评是一门艺术,它既能帮助学生成长,同时也能维持课堂秩序和教育环境。
然而,正确并有效地批评学生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具备一些关键技巧。
首先,教师应该在批评的时候注重语气和态度。
态度友善和谦和的教师批评会更受学生接受和理解。
教师应该用鼓励和支持的口吻去批评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关心和重视的。
教师批评的艺术(精选多篇)

教师批评的艺术(精选多篇)第一篇:论教师的批评艺术论教师的批评艺术批评是教师对学生某种思想和行为的否定,其目的是使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致再犯类似的错误。
这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中最有力的教育手段之一。
但实施批评教育时,要讲究策略,不能不分清红皂白,动不动就对学生发火。
否则,尽管教师出于好心,学生也难以接受,甚至公开与教师对抗,结果事与愿违。
所以批评要讲究艺术。
一、批评要因人而异学生的性格各异,且家庭出身不同,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因此批评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批评的目的。
首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
感情易冲动,自制力比较差的,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教师的批评要以柔克刚,碰到问题要冷静,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以“冷处理”为好。
对灵活多变,见异思迁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热处理”,否则学生往往会很快找出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解。
对于沉着稳重,善于忍耐,反应迟缓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充分足够的反省的时间,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对于多愁善感,感情脆弱的学生,教师最好不要在公开的场合批评他们,应耐心细致地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要对学生 1 造成心理负担。
其次,针对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应采取不同方法,以不同的内容为突破口,促进其思想转化。
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应从学生体谅家长生活的艰辛,供应自己上学不易为突破口,使学生认识到,如不好好学习,怎能对得起家长。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应教育他们不要有“养尊处优”的依赖思想,对他们进行传统教育,使其思想转化,并结合当前形势,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使他们逐步做到自立、自强。
对班级中的学生干部,要维护其在班级中的地位,不要轻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一般不要在公开场合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
对班级中经常犯纪律的“团伙”,要对其中起重要作用的“主要人物”进行严厉批评,对“次要人物”进行耐心教育,达到严惩一个,影响一片,教育全班的目的。
二、批评要因事而异学生在校学习中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分清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法。
试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试论教师的批评艺术批评是明确是非界限,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的有力手段,是教师进行教育的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正确的方法,讲究批评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已达到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目的。
本文对教师如何开展对学生的正确批评做个初步探讨。
一、教育过程中批评的必要性:时下,以赏识、鼓励为主要形式的表扬性教育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教育方式。
在表扬性教育风靡之时,批评性教育渐渐成为教师遗忘的角落,不少教师对批评性教育不屑一顾,甚至认为批评性教育只与那些“无能”或“落伍”的教师有缘。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正在试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里真正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中国教育的进步。
然而,学习之余,不禁思考:教育还要不要“批评”呢?回答是肯定的。
必要的、适度的批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是因为:1、作为教师对象的青少年学生,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不成熟或相对幼稚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容易出现偏差,容易犯错误。
作为教师,有责任批评指正,帮助学生辨明是非,提高认识,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没有或者很少吃过什么苦,没有体验到是生活的艰辛,因而他们容易自以为是,枉自尊大。
他们喜欢听好话,听不进不同意见;只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能承受失败的痛苦。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一筹莫展,无法承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对学生批评的艺术
古人云:“忠言利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能在苦药里加甜或在苦药的外面包上各色美丽的糖衣,使苦药不苦口还利于治病。
那么对于使用批评语最多的教师,我们对学生诚恳教育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艺术使之顺耳、悦耳、入耳?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使忠言顺耳,对待师生、生生问题,遵守“二中”“二心”的原则,使忠言如春风拂柳,似细雨润物。
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矛盾问题,还能融洽班级气氛,增进师生、生生间
友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劝告的话要中肯、中听。
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教师在处理学生矛盾时说的话语,要对事不对人,要保持中立不偏不倚,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利于问题的解决。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深情地写到:“可是在孩子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由此可见一个老师对学生间矛盾的正确处理,对一个孩子来讲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无独有偶,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也清晰地回忆道:“还
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从中看出: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地看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选好角度、站好立场,诚恳劝告的话语是能够很快被学生接受的。
中肯、中听的话语可以是实事求是的语言,可以是耳熟能详的成语、谚语、俗语,亦可以是经典名言。
诸如:“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用来劝慰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对不珍惜时间,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可以说:“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等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同样可以成为教师化解班级矛盾的秘密武器。
可见,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批评教育应讲求艺术,运用恰当的技巧和方法。
(二)劝告的话要一语中的。
班级中有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他们成绩中等,表现一般,志趣平常,这样的同学常常抱怨生活平淡,面对自己的一些小缺点、小错误往往不以为然,劝告的话几乎就是“左耳听,右耳扔”。
教师可以直截了当地劝其说:“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
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
”激起他们心中的热情,引导他们直面困难,教导他们学会学习、生活,磨砺他们的意志。
学生之间常常会因一些小事争个你高我低,处理不及时、不妥当的话,甚至会激化矛盾,导致不良后果。
教师在开班会的时候,就要严肃地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笔者所教班级中有
这样一个学生,成绩优秀,性格温柔,就是每天都迟到,并且只是迟到三五分钟。
据以前教过她的老师讲,自小学一年级起她就这样,老师、家长什么招都想过了,就是不能帮她杜绝迟到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直接对她讲:“你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生,虽说迟到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从侧面反应了你对自己的放松。
你不仅没能按时到校,还在班级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果不能改正的话,你想你会拖沓成什么样子?!”她听后羞愧得大哭一场,此后再也没迟到过。
诚恳的劝告不仅要坚持“二中”的原则,还要带着诚心、怀着耐心、揣着爱心,让语言的魅力绽放异彩。
(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细水长流。
特别对于特殊学生,他们需要教师更多关注,不能因为他们一时好转而不再呵护,这样容易造成他们再次特殊。
每位教师都会遇到总是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比如我班的肖研同学,她因为懒散、学习吃力,总是不完成作业。
但是她的字写得很漂亮,我抓住她的优点教育她说:
“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是位能干的孩子,要是把作业完成了就更能干。
”语气很重,但她听后受到了鼓舞,想完成作业,我及时给予学习上的帮助。
过几天,她又有点懒散的时候,我跟踪教育她:“你的作业工整,
要是做得完整就完美了。
”因为人的心理比较容易接受肯定、赞美、欣赏的信息,排斥否定、批评、讽刺的信号。
使学生听了老师的批评以后,能够在“心中暗点头”,而不是老师的唠叨或已至于产生反感和排斥。
肖研同学也一样,得到老师的欣赏和受到了鼓舞,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心情愉快了,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慢慢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学生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他的作业能主动完成了。
看到肖研进步了,我对她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只要对学生上心,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哪怕是一块坚冰,她也会融化。
接下来,对于肖研在校的表现,我都暗中观察,对她坚持不懈的批评教育。
就这样,在我的耐心和精心呵护下,他的作业准时完成了,学习进步了,性格开朗自信服了。
看到这些,一种成功的喜悦涌上心头,但又马上消失了。
教育学生就要持之以恒,不能她今天进步了,
明天就不关注了,坚持到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形成良好习惯。
在我和肖研的共同努力下,在期中考试中,肖研进入了优生行列,这让班级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大为吃惊。
肖研的转变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对于需要教育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给予持之以恒的关注教育,这样他才能顺利转变。
(四)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
老师爱学生不仅要在心里头,行动中,更要在眼神里,语言中。
特别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更要时刻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可见,语言在日常交往中至关重要。
在德育过程中许多教师能用一句鼓励的话坚定一个上课不专心听讲,却给老师画像的孩子当画家的梦想,用一句恳切的话帮助学生走向崭新辉煌的人生,这与教师善于运用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罚。
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教育观点。
但不打板子、不体罚学生与热爱学生仍是有差别的。
倘若只是不打骂学生而对学生漠不关心,仍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所以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失师德风范。
可“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更何况是尚未成年的孩子。
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能不管。
我也常会"训"学生几句话,但我都是从关心的角度,善意的来“训”,和学生谈心、谈感受。
让学生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感受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造成的伤害,这样孩子会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从根本上改正错误。
从你的表情和语气中感受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
教师应当把自尊、自爱、自我调整的权力留给学生,自己只起引导、激励作用。
教师要多几分耐心,多几分爱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雪中炭”、“三春雨”、“六月风”。
教师
怀着热爱学生的心,这样才会有艺术的语言,才能给人启迪,给人力量,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一手段,能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能鞭策学生不断成长进步,能让学生在和风细雨的吹拂滋润下受到教育。
新课程标准倡导快乐学习,提倡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这无可厚非。
因为人的心理比较容易接受肯定、赞美、欣赏的信息,排斥否定、批评、讽刺的信号。
... 使学生听了老师的批评以后,能够在“心中暗点头”,而不至于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