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全分析标准

水质全分析标准
水质全分析标准

目录

第一章测定总则及一般规定················································································1§1—1 总则······································································································1§1—2 一般规定······························································································1第二章水样的采集································································································5§2—1 取样装置······························································································5§2—2 水样的采集方式··················································································5§2—3 水样的存放与运送··············································································6§2—4 水质全分析的工作步骤······································································6第三章水质全分析项目测定方法及其结果的校核············································7§3—1 电导率的测定······················································································7§3—2 pH的测定(pH电极法)······························································10§3—3 钠的测定(pNa的测定)······························································12§3—4 浊度的测定······················································································14§ 3—5 碱度的测定(容量法)·································································16§3—6 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直接法)··················································17§3—7 亚硝酸盐的测定(格里斯分光光度法)······································18§3—8—1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19§3—8—2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快速法)································21§3—9 全固体的测定··················································································22§3—10 溶解固体的测定············································································24§3—11 悬浮固体的测定············································································25§3—12 全硅及活硅的测定(氢氟酸转化分光光度法)························26§3—13 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 ························································29§3—14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30§3—15 铝的测定(分光光度法)····························································32§3—16 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 ····················································34§3—17 硫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36§3—18—1 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38§13—18—2 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39§3—19 硝酸盐的测定(苯酚磺酸比色法)············································41§3—20 钾的测定(原子吸收分析法)····················································43§3—21 活性硅的测定(钼蓝比色法)····················································44§3—22 铁铝氧化物的测定(重量法)····················································46§3—23 酸度的测定(容量法)································································47§3—24 磷酸盐的测定(磷钒钼黄分光光度法)····································47§3—25 铜的测定(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48§3—26 溶解氧的测定(两瓶法)····························································50§3—27 亚硫酸盐的测定(碘量法)························································52§3—28 残余氯的测定(比色法)····························································53

§3—29 硫化氢的测定(比色法)····························································55§3—30 腐植酸盐的测定(容量法)························································56§3—31 微量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57§3—32 油的测定(重量法)····································································59§3—33 亚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60§3—34 水质全分析结果的校核································································612

第一章测定总则及一般规定

§1—1 总则

1.实验室应具有化学分析的一般仪器和设备,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电导仪、pH、pNa、pX计等和常用的玻璃仪器以及电炉、高温炉、烘箱、水浴锅、计算器等设备。此外,还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所需等级的化学药品。

2.为保证分析数据的质量,分析操作者应掌握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对所测试的结果能进行计算和初步审核。

3.对使用的贵重精密仪器或进行低含量分析时,为了保证仪器的灵敏度和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必须采取防尘,防震、防止酸、碱气体腐蚀的有效措施。

4.使用对人体有害的药品(例如汞,氢氟酸及有毒害的有机试剂等)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和保健措施。

§1—2 一般规定

1.仪器校正: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分析天平砝码,应定期(1~2)年进行校正;对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应根据说明书进行校正,对容量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可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校正。

2.空白试验:

2.1 在一般测定中,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以空白水代替水样,用测定水样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测定,其测定值称为空白值。然后对水样测定结果进行空白值校正。

2.2 在微量成分比色分析中,为校正空白水中待测成分含量,需要进行单倍试剂的空白试验。单倍试剂空白试验,与一般空白试验相同。双倍试剂空白试验是指试剂加入量为测定水样所用试剂量的两倍,测定方法和步骤均与测定水样相同。根据单、双倍试剂空白试验结果可求出空白水中待测成分的含量,对水样测定结果进行空白值校正。

3.空白水质量;测定方法中的“空白水”是指用来配制试剂和作空白试验用的水,如蒸馏水、除盐水、高纯水等。对空白水的质量要求规定如下:

空白水名称质量要求

蒸馏水电导率<3μS/㎝(25℃) 高锰酸钾试验合格

除盐水电导率<1μS/㎝(25℃)高锰酸钾试验合格

高纯水电导率(混床出口,25℃)<0.2μS/㎝;Cu,Fe,Na<3μg/L;SiO2<3μg/L

4.干燥器;干燥器内一般用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当氯化钙干燥剂表面有潮湿现象或变色硅胶颜色变红时,表明干燥剂失效,应进行更换。

5.蒸发浓缩:当溶液的浓度较低时,可取一定量溶液先在低温电炉上进行蒸发,浓缩至体积较小后,再移至水浴锅里进行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应注意防尘和爆沸溅出。

6.灰化:在重量分析中,沉淀物进行灼烧前,必须在电炉上将滤纸彻底灰化后,方可移入高温炉燃烧。在灰化过程中应注意不得有着火现象发生,必须盖上坩埚盖,但为了有足够的氧气进行坩埚,坩埚盖不应盖严。

7.恒重:测定中规定的恒重是指在灼烧(烘干)和冷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后两次称

量之差不大于0.4mg 。如在测定中另有规定者,不在此限。

8.试剂纯度:在测定中若无特殊指明者均用分析纯(A.R )或化学纯(C.P)试剂。标定溶液浓度时,基准物质应是保证试剂或一级试剂(优级纯)。当试剂不合要求时,可将试剂提纯使用或采用更高级别的试剂。

9.试剂配制:测定中所用试剂的配制除有明确规定者外,均为水溶液。

10.试剂加入量:测定中,如以滴数表示,均应按每20滴相当于1mL 来计算。

11.标准溶液标定:标准溶液的标定一般应取两份或两份以上试样进行平行试验,当平行试验的相对偏差在±0.2~0.4%以内时,才能取平均值计算其浓度。

12.工作曲线的制作和校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时,应测定五个以上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才能制作工作曲线。有条件时应使用计算器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以便提高工作曲线的可靠性。工作曲线视测定要求,应定期校核。一般可配制1~3个标准液,对工作曲线再进行水样测定。

制作工作曲线时,要用移液管准确吸取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体积数一般应保持三位有

效数字。

13.溶液浓度的表示法

溶液的浓度是表示一定量的溶液所含液质的量。实际应用上,都是根据需要来配制各种浓度的溶液。根据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可用(物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体积分数和(物质的)浓度(即物质的量浓度)等来表示。 13.1 质量分数

以前称为重量百分浓度.它表示物质B(溶质B)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用符号(W B )表示。即

W B =

混合物的质量的质量物质B =溶液的质量

的质量

溶质B

习惯上为方便起见也可用百分数(%)表示。 13.2 体积分数(质量浓度)

表示物质B (溶质B )的质量除以混合物(W B )的体积用符号ρB 表示,即

ρB =

溶液的体积

的质量

溶质B

单位可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克每升(g/L ),或毫克每升(mg/L ),或微克每升(μg/L)。若溶液用百分数表示,以指示剂称呼者,其浓度则不标注(体积分数)。 13.3 体积比浓度

体积比浓度是指液体试剂与溶剂按x+y 的体积关系配制溶液,符号(x+y )。 如硫酸溶液(1+3)是指1体积的浓硫酸与3体积的水混合而成的硫酸溶液。 13.4 滴定度

滴定度是指1mL 溶液中所含相当于待测成分的质量,用符号T 表示。 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或微克每毫升(μg/mL)。 13.5 浓度(即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以前称为(体积)摩尔浓度和当量浓度。它是用物质B (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溶液)的体积,用符号C B 表示,在化学也表示成[B]。即

[B]=

V

B 溶液的体积的物质的量

溶质

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或毫摩(尔)每升(mmol/L)或微摩尔每升μmol/L。

根据摩尔的定义,在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规定在使用物质的量浓度[B]时,也必须标明B是什么粒子。基本单元是多少。

13.6 市售试剂的浓度:测定中使用的市售试剂均称为浓某酸,浓氨水。其浓度和密度Kg/m 3应符合附表1中规定。

14.表示测定结果的单位:表示测定结果的单位应采用法定单位。

15.有效数字:分析工作中的有效数字是指该分析方法实际能测定的数字,因此,分析结果应正确地使用有效数字来表示。

16.法定单位规定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其定义为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4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在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予以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17.水质分析的代表符号和使用单位如表1—2—1所表示。

18.水质全分析结束时,首先应该检查数据的计算是否有误,然后,按§3—34水质全分析结果的校核内容要求进行校核。当相对误差超过校核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后重新测定,直到符合要求。

表1—2—1 水质分析项目、代表符号、单位

第二章水样的采集

水质全分析中样品的采集(包括运送和保管)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必须使用设计合适的取样器,选择有代表性的取样点,并严格遵守有关采样、运送和保管的规定,才能获得符合要求的样品。

§2—1 取样装置

1.取样器的安装和取样点的布置,应根据机炉的类型、参数、监督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和布置,以保证样品有充分代表性。

2.除氧水、给水的取样管,均应采用不锈钢管制造。

3.除氧水、给水、炉水和疏水的取样装置,必须安装冷却器。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并接在能连续供给足够冷却水量的水源上,以保证水样流量在500~700mL/min 时,水样温度仍低于30~40℃。在现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纯水做冷却水,以保证取样冷却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效率。

4.取样冷却器应定期检修和清除水垢。机炉大修时,应安排检修取样器和所属阀门。

5.取样管道在取样前要冲洗5~10min。冲洗后水样流量调至500~700mL/min,待稳定后方可取样,以确保样品有充分代表性。

6.测定溶解氧的除氧水和汽机凝结水,其取样门和盘根和管路应严密不漏空气。

§2—2 水样的采集方式

1.采集接有取样冷却器的水样时,应调节取样阀门开关,使水样流量在500~700mL/min,并保持流速稳定,同时调节冷却水量,使水样温度为30~40℃。

2.给水、炉水的样品原则上应保持常流。采集其它水样时,应先把管道中的积水放尽并冲洗后方能取样。

3.盛水样的容器(采样瓶)必须是硬质玻璃瓶或塑料制品(测定硅或微量成分分析的样品时,必须使用塑料容器)。采样前,应先将采样瓶彻底清洗干净,采样时再用水样冲洗三次(测定中另有规定者除外),才能收集样品。采样后应迅速盖上瓶塞。

4.在生水管路上取样时,应在生水泵出口处或生水流动部位取样,采集井水样品时,应在水面下50㎝处取样;采集自来水样时,应先冲洗管道5~10min后再取样;采集江、河、湖和泉中的地表水样时,应将采样瓶浸入水面下50㎝处取样,并且在不同的地点分别采集,以保证水样有充分的代表性。江、河、湖和泉的水样,受气候、雨量等的变化影响很大,采样时应注明这些条件。

5.所采集水样的数量应满足试验和复核的需要。供全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5L,若水样浑浊时应分装两瓶,每瓶2.5L左右。供单项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0.3L。

6.采集供全分析用的水样应粘贴标签,注明:水样名称、采集人姓名、采集地点、时间、温度以及其它情况(如气候条件等)。

7.测定水中某些不稳定成分(如溶解氧,游离二氧化碳等)时,应在现场取样测定,采样方法应按各测定方法中规定进行。采集测定铜、铁、铝等的水样时,采集方法应按照各测定方法中的要求进行。

§2—3 水样的存放与运送

水样在放置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水样中某些成分的含量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原则上说,水样采集后应及时化验,存放与运送时间尽量缩短。有些项目必须在现场取样测定,有些项目则可以取样后在实验室内测定。如需要送到外地分析的水样,应注意妥善保管与运送。

1.水样存放时间,水样采集后其成分受水样的性质、温度、保存条件的影响有很大的改变。此外,不同的测定项目,对水样可以存放时间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可以存放的时间很难绝对规定,根据一般经验,表2—3—1所列时间可作为参考。

2.水样存放与运送时,应检查水样瓶是否封闭严密。水样瓶应放在不受日光直接照射的阴凉处。

3.水样的运送途中,冬季应防冻,夏季应防曝晒。

4.化验经过存放或运送的水样,应在报告中注明存放的时间和温度条件。

§2—4 水质全分析的工作步骤

水质全分析时,应做好分析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试验的要求和测定项目,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准备分析用的仪器和试剂。然后再进行分析测定。测定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开启水样瓶封口前,应先观察并记录水样的颜色,透明程度和沉淀物的数量及其他特征。

2.透明的水样在开瓶后应先辨识气味,并且立即测定pH、氨、化学耗氧量、碱度、亚硝酸盐和亚硫酸盐等易变项目;然后测定全固体、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接着测定硅、铁铝氧化物、钙、镁、硬度、磷酸盐、氯化物等项目。

3.浑浊的水样应取其中经澄清的一瓶,立即测定pH、氨、酚酞碱度、亚硝酸盐、亚硫酸盐等易变项目;过滤后测定全碱度、硬度、磷酸盐、氯化物等项目。将另一瓶水样混匀后,立即测定化学耗氧量,并测定全固体,溶解固体,悬浮固体,硅、铁铝氧化物以及钙、镁等项目。

4.在水样全分析时,开启瓶封后对易变项目的测定会有影响,为尽可能减少影响,开启瓶封后要立即测定,并在四小时内完成这些项目的测定。

5.在水样pH大于8的情况下,给水、炉水、疏水等水样中含有的铁、铜等杂质有相当一部分以胶体、悬浮固体的形式存在,要获得有充分代表性的水样较为困难。取样方法规定,为了防止胶体物质,悬浮固体影响水样的代表性,系统查定时,要充分冲洗管道,冲洗后应根据具体条件间隔适当时间才能取样。

第三章 水质全分析项目测定方法及其结果的校核

火力发电厂运行中要求进行化学监督的生水、炉水、除氧水、给水、疏水及凝结水是不同性质的水,对它们监测项目有所不同,视电厂化学监督规程要求而定。对于所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在本章中将加以介绍,便于学生掌握操作,熟练运用,另外对于电厂所用生水的测定结果的校核在本章中作出详细介绍,便于学生掌握对水质全分析结果的审查,了解测定结果的准确程度和生水的性质。

§3—1 电导率的测定

1. 原理

酸、碱、盐等电解质溶于水中,离解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溶液具有导电的能力。其导电能力的大小,可用电导率来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根据欧姆定律,溶液的电导(G )与电极面积(A )成正比,与极间距离(L )成反比。

即G=DD

L A 或DD=G A

L

(1) 上式中DD 称为电导率,它是指电极面积1㎝2,极间距离1㎝时溶液的电导,其单位

为西/厘米,用符号S/㎝表示。除盐水电导率用微西/厘米,μS/㎝表示。对同一电极L/A 不变,可用K 表示(K 称为电导池常数),因此,被测溶液的电导率和电导的关系为:

DD=G ×K 或G=DD/K (2)

对于同一溶液,用不同电极测出的电导值不同,但电导率是不变的。溶液的电导率和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液的温度有关,一般应将测得的电导率换算成25℃时的电导率值来表示见式(4)。在一定条件下,可用电导率来比较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除盐水水样的电导率测定即是用DDS —11电导率仪和电导电极测其电导率。 2. 仪器

2.1 测定电导率用的专用仪器 2.2 电导电极及其它附属装置 3. 试剂

3.1 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74.55g 预先在150℃烘箱中烘2h ,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恒重的优级纯氯化钾,用新制的高纯水溶解后稀释至1.00L 。此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为111800μS/㎝。

3.2 0.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将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用新制的高纯水稀释至10倍即可。此溶液的电导率在25℃时是12880μS/㎝。

3.3 0.0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将0.1mol/L 氯化钾标准溶液,用新制的高纯水稀释至10倍即可。此溶液的电导率在25℃时是1413μS/㎝。 4.步骤

4.1 电导率仪的校正: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2 电导池常数的标定:用未知电导池常数的电极来测定已知电导率的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然后按所测结果算出该电极的电导池常数。为了减小标定的误差,应选用电导率与待测水样相似的氯化钾标准溶液来进行标定。

若标定电极用的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为DD KCl(μS/cm),标定该电极时测得的电导为G KCl(μS),配制氯化钾标准溶液所用高纯水本身的电导率为DD H2O(μS/cm)时,则该电极的电导池常数K(cm-1)应为:

K=(DD KCl+DD H2O)/G KCl (3)

各种氯化钾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列表于3—1—1中。

4.3 电导电极的选用:实验室测量电导率的电极,通常都使用铂电极。铂电极分为两种:光亮电极与铂黑电极。光亮电极适用于测量电导率较低的水样,而铂黑电极适用于测量中、高电导率的水样。

电导池常数分为下列三种:即0.1以下, 0.1~1.0及1.0~10。电导池常数的选用,应满足所用测试仪表对被测水样的要求,例如某电导仪最小的电导率仅能测到10-6S/cm,而用该仪器来测定电导率小于0.2μS/cm的高纯水时,就应当选用电导池常数为0.1以下的电极;如所用仪表的测试下限可达10-7S/cm时,则用该仪表来测定高纯水时,可用电导池常数为0.1~1.0的电极。为了减少测定时通过电导池的电流,从而减小极化现象的发生,通常电导池常数较小的电极适于测定低电导率的水样,而电导池常数大的电极则适于测定高电导率的水样。

4.4 频率的选用:为了减少测定时电极极化和极间电容的影响,若测定电导率大于100μS/cm的水样时,应选用频率为1000Hz以上的高频率;测定电导率小于100μs/cm的水样时,则可用50Hz的低频率。

4.5 电极导线容抗的补偿:在选用高频率以及测定电导率小于1μS/cm的纯水或高纯水时,应当考虑到电级导线容坑的补偿问题。某些电导仪有0~14pF的容抗补偿电容器,则所用电极导线的长短和两根导线的平行问题,以及仪表和电极的接地问题等等,都应在这个容抗补偿的范围以内,否则对所测的结果会带来误差。补偿的方法是将干燥的电导电级连同导线接在仪表上,将电导仪的选择开关放在最小一档测量。如此时电导仪的读数不是“零”,则应用补偿电容器将读数调整为零。补偿完毕后即可进行测量。

4.6 电导率的测量

4.6.1 调好表头机械零点,把校正测量开关置于“校”的位置,打开电源开关,预热数分钟,待指针稳定即可开始测量。

4.6.2 将电极常数旋钮旋到与所使用电极的常数一致的位置,调校正调节电位器,使指示为满刻度。

4.6.3 把量程选择开关放到第11档,将电极与仪器接好,电极插入溶液,校正测量开关置“测量”位置,然后将量程选择开关逐档下降,直到指针偏转角为400~1200度为止。

以上4.6.2、4.6.3步为粗测,如果已知被测溶液的电导率范围可以省略“2”、“3”粗测步骤,直接进行下面步骤:

4.6.4 根据粗测的电导率档次,选择好频率和电极。

4.6.5 置电导池常数调节旋钮位置与被选用电极的常数一致。

4.6.6 将校正测量开关置于“校正”位置,调校正调节电位器,使指示为满刻度,电导率值在10~12档范围内时,应将电极与仪器接好,并将电极浸入待测液后再进行校正。4.6.7 将校正测量开关置于“测量”位置,指示值乘以量程开关倍率即为被测溶液的电导率。在水温为10~30℃的条件下,测出水样的电导率,并记录水样的温度,将测得结果换算成25℃时的电导率。

DD(25℃)=GK/[1+β(t-25)] (4)

表3—1—1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μS/cm)

*KCl浓度单位为mol/L

式中:DD(25℃)-换算成25℃时水样的电导率,μS/cm;

G-在测定水温为t℃时的电导,μS;

K-电导电极常数,cm-1;

β-温度校正系数。对pH为5~9,电导率为30~300μS/cm的天然水,β的近似值为0.02。

5.注意事项

(1)测量电导率时,应注意水样与测试电极不受污染,因此在测量前应反复冲洗电极,同时还应当避免将测试电极浸入浑浊和含油的水样中,以免污染电极而影响其电导池常数。(2)测定电导率时,应特别注意被测溶液的温度。因溶液中离子的迁移速度、溶液本身的粘度都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对中性盐来说,温度每增加1℃电导率约增大2%,平时所测电导率都应该换算成25℃的数值来表示。

10

(3)电导率的温度系数β受电解质种类、浓度、水样的温度影响,所以采用不同温度测定电导率换算成25℃数值的方法不如恒温25℃测定法精度高。 6.思考题

(1)为什么在测定水样的电导率时,应特别注意水样的温度? (2)在测试水样电导率时,为什么要反复冲洗电极?

§3—2 pH 的测定(pH 电极法)

1. 原理

当氢离子选择性电极—pH 电极与甘汞参比电极同时浸入水溶液后,即组成测量电池。其中pH 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而变化。用一台高输入阻抗的毫伏计测量,即可获得同水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相对应的电极电位,以pH 值表示。即

pH=-lg αH +

pH 电极的电位与被测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公式,即

E=E 0+2.3026

nF

RT

lg αH +

式中:E —pH 电极所产生的电位,V ;

E 0-当氢离子活度为1时,pH 电极所产生的电位,V ; R —气体常数;

F —法拉第常数; T -绝对温度,K ;

n -参加反应的得失电子数;

αH +-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mol/L 。 根据上式可得(在20℃时):

0.058lg(α1

H +/αH +)=ΔE 0.058(pH -pH 1)=ΔE

pH=pH 1

+ΔE/0.058

式中:α1

H +-定位溶液的氢离了浓度,mol/L ; αH +-被测溶液的氢离子浓度,mol/L ;

因此,在20℃时,每当ΔpH=1时,测量电池的电位变化为58mV 。

根据上述原理,测定水样的pH 值。利用pH 计及pH 电极、甘汞电极来测定。 2. 仪器

2.1 实验室用pH 计,附电极支架以及测用烧杯。 2.2 pH 电极,饱和或3M 氯化钾甘汞电极。 3.试剂

3.1 pH=4.00标准缓冲溶液:准确称取预先在115±5℃干燥过的优级纯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10.21g(0.05mol)溶解于少量除盐水中,并稀释至1L 。

3.2 pH=6.86标准缓冲液(中性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准确称取经115±5℃干燥过的优级纯磷酸二氢钾(KH 2PO 4)3.390g(0.025mol)以及优级纯无水磷酸氢二钠(Na 2HPO 4)3.55g(0.025mol),溶于少量除盐水中,并稀释至1L 。

3.3 pH=9.20标准缓冲溶液:准确称取优级纯硼砂(Na 2B 4O 7·10H 2O)3.81g(0.01mol),溶于少量除盐水中,并稀释至1L 。此溶液贮存时,应用充填有烧碱石棉的二氧化碳吸收管以防止二氧化碳的影响。四周后应重新制备。

上述标准缓冲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其pH值的变化列在表3—2—1中。

4.步骤

4.1 调好机械零点

4.2 接通电源

表3—2—1标准缓和冲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pH值

4.3 安装电极

4.3.1 玻璃电极要在除盐水中活化48小时。

4.3.2 甘汞电极拔去橡皮帽,其内充液的液面要高于被测液液面。

4.3.3 玻璃电极头部要比甘汞电极头部稍高些。

4.3.4 电极要无断线,无气泡,无破损,无干涸现象等。

4.4 预热:一般10分钟即可,长期不用要预热半小时。

4.5 按下选择测量项目开关pH。

4.6 校正

4.6.1 定温度:用温度计测出定位液的温度,并把温度补偿旋钮拨到该温度位置。4.6.2 调零:量程开关拨到非“校”位置,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1”。

4.6.3 校正:量程开关拨到“校”位置,调节校正旋钮使指针指右满度“2”位置。4.6.4 重复“2”“3”两项直到这两项都满足为止。

4.7 pH定位

定位用的标准缓冲溶液应选用一种其pH值与被测溶液相似的,在定位前:

4.7.1 用定位液清洗电极。

4.7.2 将电极浸入定位液中,将量程开关拨至适当位置。

4.7.3 按下读数按键。

4.7.4 调节定位旋钮。使指示值等于定位液相应温度的pH值(可查表3—2—1),松开测量按键。

4.8 复定位

用另一种缓冲溶液清洗电极,并测量其pH值。测得的结果应与该标准缓冲液在相应温度下的pH值相同(误差不得大于±0.05pH)。否则要查找原因。

4.9 水样的测定

4.9.1 被测水样与定位液同温度。

11

12

4.9.2 依次用除盐水和被测液清洗电极 4.9.3 用pH 试纸确定分档开关位置

4.9.4 电极插入被测液,按下读数键读数。松开读数键。测定完毕后应将电极用除盐水反复冲洗干净,最后将pH 电极浸泡在除盐水中备用。 5.注意事项

(1)新电极或长时间干燥保存的电极在使用前,应将电极在蒸馏水中浸泡过夜使其不对称电位趋于稳定。如有急用,可用0.1mol/L 盐酸浸泡至1h ,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使用。 (2)为了减少测定误差,定位用pH 标准缓冲液的pH 值,应与被测水样的pH 值相接近。 (3)温度对pH 值测定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对于pH 大于8.3的水样,会引起众多影响pH 值的因素改变。仪器上的温度补偿仅能消除一个因素的影响。为了消除温度的影响,水样可采取水浴升温或降温的措施使pH 的测定在25℃时进行。 6.思考题

(1)当水样的pH 值小于7.0时,如何选择定位液及复定位液。

(2)在测试过程中若出现水样的pH 值测出结果不稳定,如何处理。

§3—3 钠的测定(pNa 的测定)

1. 原理

当钠离子选择电极-pNa 电极与甘汞参比电极同时浸入溶液后,即组成测量电池。其中pNa 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的钠离子的活度而变化。用一台高输入阻抗的毫伏计测量,可获得同水溶液中的钠离子活度相对应的电极电位以pNa 值表示:

pNa=-lg αNa + (1)

pNa 电极的电位与溶液中钠离了活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公式:

E=E 0+2.3026

nF

RT

lg αNa +

(2)

式中各符号的代表意义同§3—2中的pH 的测定。 离子活度与浓度的关系为;

α=r ×C (3)

式中:α-离子的活度,mol/L r -离子的活度系数; C -离子的浓度,mol/L

根据测试的结果,如C 小于10-3mol/L 时,r ≈1,此时活度和浓度相接近。当C 大于10-

3mol/L 时,r 小于1,因此测得的结果必须要考虑活度系数的修正。

当测定溶液的C Na +小于10-

3mol/L 时,如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的温度为20℃,则式(2)可简化为:

0.058lgC /Na +/C Na +=ΔE (4) 0.058(pNa -pNa /)=ΔE (5)

pNa=pNa /

+ΔE/0.058 (6)

式中:C Na +-定位溶液的钠离子浓度,mol/L C Na +-被测溶液的钠离子浓度,mol/L

测定水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时,应当特别注意氢离子以及钾离子的干扰。前者可以通过加入碱化剂,使被测溶液的pH >10来消除;后者必须严格控制C Na +:C K +至少为10:1,否则对测试结果会带来误差。本方法在电极和试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仪表可指示出0.23μg/L 的钠离子含量。

2.仪器

2.1 pNa计

2.2 钠离子选择性电极

2.3 甘汞电极

3.试剂

3.1 氯化钠标准溶液(即定位液)的配制:

3.1.1 pNa2标准贮备溶液(10-2mol/LNa+):精确称取1.169g,经250~350℃烘干1~2h 的基准试剂(或优级纯)氯化钠(NaCl),溶于高纯水中,然后移至容量瓶并稀释至2L。3.1.2 pNa4标准溶液(10-4mol/LNa):相当于2.3mgNa+/L。取pNa2贮备液,用高纯水精确稀释至100倍。

3.1.3 pNa5标准溶液(10-5mol/LNa+),相当于230μgNa+/L。取pNa4标准溶液,用高纯水精确稀释至10倍。此溶液一般是作复核用,不能用作定位液。

3.2 碱化剂:二异丙胺

4.步骤

4.1 准备工作

4.1.1 调好机械零点

4.1.2 接通电源。

4.1.3 安装电极:玻璃电极要在蒸馏水中活化48小时,甘汞电极拔去橡皮帽。其内充液面要高于被测液液面。玻璃电极头部要比甘汞电极头部稍高些。电极要无断线无气泡,无破损,无干涸现象等。

4.2 校正

4.2.1 开启电源,预热20~30min,温度补偿旋钮调到定位液的温度。

4.2.2 读数开关处于松开位置,量程分档开关置于“0”,调节零点调节旋钮,使指针指0。

4.2.3 量程分档开关置“校”位置上,调节校正旋钮,使指示值为满刻度。

4.2.4 重复“2”“3”操作过程

4.3 定位

4.3.1 清洗电极,在塑料杯中加入5滴二异丙胺,再将pNa4的标准定位溶液约100mL 倒入塑料杯中,清洗电极(反复清洗2~3次),然后把电极浸入该溶液中。

4.3.2 把量程分档开关置于“3”位置,按下读数开关,调节定位旋钮,使指针在刻度范围内,再观察指针的移动,待2~3min后,指针指示最大值,1~2min没有明显倒退,立即调节定位旋钮,使指针指右满度。

4.3.3 放开读数开关,检查“0”如偏差在一小格内,说明仪器正常,如要确保定位准确,可靠,还可以重复定位1~2次,直至定位误差不超过±0.02pNa.

定位完毕,应当进行pNa5的校核,如测pNa5标准溶液时,钠度计的指示为pNa5.00±0.02~0.03,则说明仪器及电极均正常,即可进行水样测定。

4.4 测量

4.4.1 清洗电极。用加好碱化剂二异丙胺的蒸馏水或无钠水清洗电极4~5次(测量含极微量Na+水样时,还须用加碱性试剂的水样清洗2~3次)。

4.4.2 估计水样pNa值,选择好量程分档开关的位置。

4.4.3 将电极移入加有碱性试剂的水样中,按下读数开关,如指针超过满刻度,增加量程分档开关的档次,如指针左偏于“0”刻度,应减小量程分档开关的档次,让指针在刻度范围内,待数分钟指针达到最大值(然后倒退)时读数。

5.注意事项

13

(1)所用试剂瓶以及取样瓶都应用聚乙烯塑料制品。各种标准溶液应贮放在5~20L的聚乙烯塑料桶内,不用时应密封以防污染。

(2)新买来的塑料瓶及桶都应用热盐酸溶液(1+1)处理,然后用高纯水反复冲洗多次才能使用。

(3)各取样及定位用塑料容器都应专用,不宜经常更换不同钠离子浓度的定位标准溶液,或将钠离子浓度相差悬殊的各取样瓶相混。

(4)长期不用的电极以干放为宜,但干放前,电极的敏感膜都应以高纯水冲洗干净,以防溶液侵蚀敏感膜。干放的电极或新电极,在使用前应在已加碱化剂(二异丙胺等)的pNa4定位溶液中浸渍1~2h以上,电极不宜闲置过久。

(5)甘汞电极也应干存放,但需在液部以及添加氯化钾溶液的口上塞上专用的橡皮,以防液部位因长期干涸而变成不能渗透的绝缘体,同时也要防止甘汞电极内部因长期缺水而使棉花连接处变干,造成汞—甘汞同棉花接合面不导电而使电极报废。所有甘汞电极在使用或存放时都不宜长时期浸渍在液面超过盐桥内部氯化钾溶液的纯水中,以防液部位微孔内氯化钾溶液被稀释,然后形成浓差电动热对所测结果带来误差。

(6)电极导线有机玻璃的引出部分切勿受潮湿。

(7)为减少温度影响,定位溶液温度和水样温度相差不宜超过±5℃.

6.思考题

(1)取样及定位溶液盛装容器为什么都要用聚乙烯塑料容器?

(2)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长期不用应如何存放,为什么?

(3)在测试水样pNa值时,为什么都要在溶液中加入碱化剂?

§3—4 浊度的测定

1.原理

本测定是使用JZ-Ⅲ型激光测浊仪,是属于以He-Ne激光为光源柱积分接收方式的散射光测浊仪。

He—Ne激光器在激光电源作用下,射出的波长为632.8nm的激光I0被分光镜分为测量光束I1和参比光束I2,测量光束I1通过比浊管与被测水样中微粒物质作用产生散射光I3,在被测液无光吸收情况下,I3由下式表示:

I3=I1(1-e-KL)=I0α1(1-e-KL)

其中K为被测液浊度,L为比浊管的有效光程,α1为I1比I0的商。可见散射光与浊度是非线性关系,并受激光强度I0波动的影响。为了使读数线性地由浊度K决定,仪器中将I3按正比关系由光电和这组转变成光电流,参比光按正比关系由参比光电池转变为光电流,二光电流经模拟电路转变成电压信号,再经A/D变换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二输入信号作除法运算,削弱激光强度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至允许误差范围内。对除法运算所得商进行线性校正和平均处理,使显示器读数与被测浊度相符。即测出水样浊度。此浊度标准是以福马肼标准悬浊液作标准。

浊度测量范围为0~100F·T·U。

2.仪器

2.1 JZ-Ⅲ型激光测浊仪

2.2 滤膜过滤器:装配孔径为0.15μm的滤膜。

3.试剂

3.1 无浊水:二级化学除盐水经0.15μm微孔滤膜过滤(弃去200mL初滤水)。

3.2 福马肼贮备浊度标准(400F·T·U)

14

3.2.1 硫酸联胺溶液:称取1.000g硫酸联胺,加少量无浊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水稀释至刻度。

3.2.2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加少量无浊水溶解,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无浊水稀释至刻度。

3.2.3 福马肼贮备浊度标准液:用移液管吸取5mL硫酸联胺溶液和5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注入100mL容量瓶中,充分摇匀,在25±3℃下保温24h后,用无浊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的浊度为400F·T·U,在30℃以下放置,可使用一周。

3.2.4 福肼浊度标准液(100F·T·U):取400F·T·U)贮备液25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水稀释至刻度。

3.2.5 福马肼浊度标准液(10F·T·U):取100F·T·U标准液10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水稀释至刻度。

3.2.6 福马肼浊度标准(2F·T·U):取100F·T·U标准溶液2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水稀释至刻度。

4.步骤

4.1 准备工作

4.1.1 制备无浊水300mL,配制2F·T·U、10F·T·U、100F·T·U浊度标准液各100mL。

4.1.2 按总电源键,电源接通,调电流调整电位器,使激光电流表指示为4mA,10分钟再将电流调至4mA。

4.1.3 在按总电源键后,立即压紧泵管压角,将泵管入口置入无浊水中,按泵电源键,调节压角压紧程度至无浊水顺利泵入管中为好。

4.2 仪器标定

4.2.1 首先将程序/监控切换键置于监控位置,然后按复位键,显示器显示提示符“=”,再按程序键,继续显示“=”。

4.2.2 调零

按泵电源键,将无浊水泵入比浊管,仔细观察1分钟,将管中可能残存气泡排出比浊管。按调零键(按键前显示为“=”)待显示“=”后再按调零键,待再次显示“=”时调零完成。

为检查调零结果,可按测量2键,若显示平均值P不超过0±0.02范围,符合调零要求,否则不符合要求,可按复位键,显示“=”后再按调零键,重新调零,直至符合上述要求为止。

4.2.3 校满度

A. 2F·T·U档满度校准

将泵管入口置于2F·T·U标准液中,此标准液代替无浊水通过比浊管,观察一分钟,比浊管内不存留气泡,按复位键,显示“=”,按校2键,显示“=”即可。为检查校满结果,可按测量2键,显示平均值P不超过2±0.04范围,符合要求,否则按复位键,显示“=”后按校2键重新校准,直至满足上述要求为止。

仪器的标定步骤“2”“3”需反复操作2~3次,以得到满意结果,操作时应首先复位。

B. 10F·T·U档和100F·T·U档满度校准同2F·T·U档

4.3 测量

4.3.1 粗测:将被测水样、泵入比浊管,观察一分钟左右,比浊管内的气泡排尽,将程序/监控切换键置于程序位置,显示的平均值P即为被测水样浊度值。

4.3.2 细测:将程序/监控切换键置于监控位置,当粗测值或已知被测值在大于2F·T·U 小于10F·T·U范围内,可按测量10键,显示值P即被测水样浊度平均值;若粗测值或已知被测浊度在不大于2F·T·U范围,可按测量2键,显示值P即为被测样浊度平均值,同

15

样当粗测值或已知被测浊度在大于10F·T·U小于100F·T·U范围内,按测量100键,显示值P即为被测档浊度平均值。

5.注意事项

(1)浊度计标定后,程序/监控切换键一般应置于程序位置,这时仪器处在自动换档测量状态,各功能键均失去作用。此键若置于监控位置,各功能键均具有原功能,这时不能随意按功能键,否则会影响标定结果。

(2)当测量高浊度水的浊度时,停止测量时,要用(1+5)HCl溶液清洗5分钟,再用低浊水清洗1分钟,保持比浊管及管路清洁。

6.思考题

(1)激光测浊仪测定浊度的原理是什么?

(2)测定浊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 3—5 碱度的测定(容量法)

1.原理

水中的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例如氢氧根、碳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磷酸氢盐、硅酸氢盐、亚硫酸盐、腐植酸盐和氨等,都是水中常见的碱性物质,它们都能与酸进行反应。因此可用适宜的指示剂以标准酸溶液对它们进行滴定。

碱度可分为酚酞碱度和全碱度两种。酚酞碱度是以酚酞作指示剂时所测出的量,其终点的pH约为8.3;全碱度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测出的量,终点的pH约为4.2;若碱度<0.5mmol/L,全碱度宜用甲基红——亚甲基兰作指示剂,终点的pH约为5.0。

本实验中所采用的测定方法是以酚酞作指示剂测水样的酚酞碱度,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测水样的全碱度,在测定过程中均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中和水样中的碱度物质。单位以毫摩尔/升(mmol/L)表示。

2.试剂

2.11%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

2.20.1%甲基橙指示剂.

2.3[1/2H2SO4]=0.01mol/L硫酸标准溶液。

3.步骤

3.1 取100mL透明水样注入锥形瓶中。

3.2 加入2~3滴1%酚酞指示剂,此时若溶液显红色,则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恰无色,记录耗酸体积a。

3.3 在上述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上述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至橙红色为止,记录第二次耗酸体积b(不包括a):

3.4 水样中酚酞碱度(JD)酚和全碱度(JD)全的数量(mmol/L)按下式计算:

(JD)酚={([1/H2SO4]×a)/V}×103

(JD)全={([1/2H2SO4]×(a+b)}/V×103

式中:[1/2H2SO4]一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a,b—滴定碱度所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水样体积,mL。

4.注意事项

(1)水样中若含有较大量的游离氯(>1mg/L)时,会影响指示剂的颜色,可以加入[1/2Na2S2O3]=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1~2滴以消除干扰。或用紫外线光照射也可除残氯。

16

17

(2)由于乙醇自身的pH 较低,配制成1%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则会影响碱度的测定。为避免此影响、配制好的酚酞指示剂,应用[NaOH]=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刚见稳定的微红色。 5.思考题

(1)水中的碱度是什么物质?

(2)酚酞碱度与甲基橙碱度有什么区别?

(3)测定此项目的最大难度是什么?初次操作如何掌握?

§3—6 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直接法)

1. 原理

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可利用附有碱石棉吸收装置的滴定管,直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其反应为

CO 2+NaOH →NaHCO 3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完全生成重碳酸钠时,溶液的pH 约为8.3,故用酚酞作指示剂。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即为终点。

本测定所使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为[NaOH]=0.01mol/L 。以1%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微红色后计算水样中游离二氧化碳量。 2. 仪器

2.1 附有碱石棉吸收装置的自动滴定管(5mL )。

2.2 容量瓶200mL (需选用刻线上部空间容积大于10mL 的)。 3.试剂

3.1 [NaOH]=0.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3.2 中性酒石酸溶液;称取300g 酒石酸钾钠用除盐水溶解,稀释至1L 。此溶液应对1%酚酞指示剂不显红色。否则需用酸仔细地中和至红色刚刚消失为止。

以上二种溶液贮存的容器均应密闭,以防止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3 1%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 4.步骤

4.1 采样时应在取样管出口处连接一段玻璃管。将玻璃管插入容量瓶底部,待水样溢流2~3min 后,轻轻抽取玻璃管,将瓶塞塞紧。 4.2 开启瓶塞,迅速甩出水样至刻度。 4.3 立即加入0.2mL 1%酚酞指示剂。

4.4 用[NaOH]=0.01mol/L 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经1min 不消失为止。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4.5 计算

水中游离二氧化碳(CO 2)的含量(mg/L)按下式计算:

CO 2=

V

NaOH a 44

][??×1000

式中:a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mL; [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44—二氧化碳(CO 2)的物质的量; V —水样的体积,mL 。 5.注意事项

(1)本测定应尽可能在取样地点进行,或取样后立即送到试验室迅速测定,否则影响测定

结果。

(2)在滴定中摇动不可太剧烈,同时在摇动时应将瓶塞塞紧。

(3)水样中硬度超过10mmol/L,或含铁的量大于1mg/L时,都会使结果偏高,故应事先于水样中加入3mL中性酒石酸钾钠溶液,然后迅速进行滴定。

6.思考题

(1)在测定水样中游离CO2的含量时,什么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2)测定水样中游离CO2时,采样及测定应注意哪些问题?

§3—7 亚硝酸盐的测定(格里斯分光光度法)

1.原理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随即与α—萘胺作用,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其反应为:

NH

2

SO

3H

+NaNO

2

+CH

3

COOH

N

SO

3

H

N

CH

3

COO

2+CH3COONa+H2O

2 N

SO

3

H

N

CH

3

COO

+

NH

2

HO

3

S N N

NH

2

+CH3COOH

(红色)

此偶氮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4nm。本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0.5mg/L。

水样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就是根据上述反应原理,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获取水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仪器

2.1分光光度计

2.230㎜比色皿

2.350mL比色管

3.试剂

3.1 格里斯试剂的配制

3.1.1 溶液a:称取0.1gα—萘胺,加100mL除盐水,加热煮沸使其溶解,冷却,加30mL 冰乙酸,贮存于棕色瓶中。

3.1.2 溶液b:称取1.0g无水对氨基苯磺酸,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使用时将溶

18

污水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污水采样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DJCZ-ZY-02-2016 版本:第一版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实施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2017年12月15日 1 目的 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依据标准: HJ 493-2009、HJ 586-2010、HJ 776-2015、HJ84-2016、HJ 637-2012、HJ 828-2017 、HJ 503-2009、HJ694-2014、HJ 505-2009、HJ484-2009、GB/T 14204-1993) 3 采样设备 4 采样程序 5 采样的安全防护 1·0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0 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 技术指导》和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3·0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 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 装。 3·1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 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4·0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4·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 站长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 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4·2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 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4·3 现场采样的实施 4·3·1样品的采集: 、硫化物、油类、悬浮物、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 5 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4·3·1·1 采样方法: 4·3·1·1·1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 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0990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2. 禁止将药品放在饮食器皿内,也不准将食品和食具放在化验室内。 3. 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4. 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不挥发性或激性的液体,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在使用药剂滴定时,应注意对眼睛、手及裸露部分的防护。 5. 不准使用破碎的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标准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标准版) 1.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

避免发生差错。 7.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9.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使用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10.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1.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12.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用。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水质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ISO45001-2018/ISO9001-2015) 1.0岗位职责: 1.1职属班长领导,完成化验室交给的各项任务。 1.2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及工作原理,持证上岗。 1.3负责生活水,生产用循环水,软化水的水质分析。 1.4穿戴好劳保用品,禁止穿奇装异服或高跟鞋进入岗位。 1.5认真按工作指标进行化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并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1.6精心维护保养化验设备、设施,确保完好状态。 1.7负责本岗操作间及管辖区清洁卫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1.8非本岗位人员,禁止进入化验操作现场。 2.0操作方法 2.1pH值的测定 2.1.1概述 循环水中的PH值,是循环水化学处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它是鉴定水的腐蚀和评定水处理的重要依据,要成功的实施任一水的化学处理方案,必须考虑循环水PH值的重要影响。当循环水PH值高于3时,氢氧化铁沉淀;高于6.6时,羟基1,1-亚乙基二膦酸(盐)作为阻垢剂失效;高于7.0时,使用聚磷酸盐时出现点腐蚀,高于8.0时氯作为杀生剂失腐剂失效,低于6.5时,使用膦酸盐时,腐蚀率增大等等。不一一列举。因而,循环水的PH值时一个经常要分析、监测的项目。 2.1.2方法提要 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成一原电池,其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有关。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2.1.3试剂和材料 2.1. 3.1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 3(C 2 O 4 ) 2 .2H 2 O]=0.05mol/L.称取12.61gpH基准试剂四草 酸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于1000ml. 2.1. 3.2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液:饱和溶液.在25;C下,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过量的(约75g/l)pH基准试剂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的现场采集工作 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 T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 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 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 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a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 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 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 点。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 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 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 取均匀。 b.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 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

水质全分析标准

第一章测定总则及一般规定 §1—1 总则 1.实验室应具有化学分析的一般仪器和设备,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电导仪、pH、pNa、pX计等和常用的玻璃仪器以及电炉、高温炉、烘箱、水浴锅、计算器等设备。此外,还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所需等级的化学药品。 2.为保证分析数据的质量,分析操作者应掌握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对所测试的结果能进行计算和初步审核。 3.对使用的贵重精密仪器或进行低含量分析时,为了保证仪器的灵敏度和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必须采取防尘,防震、防止酸、碱气体腐蚀的有效措施。 4.使用对人体有害的药品(例如汞,氢氟酸及有毒害的有机试剂等)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和保健措施。 §1—2 一般规定 1.仪器校正: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分析天平砝码,应定期(1~2)年进行校正;对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应根据说明书进行校正,对容量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可根据实验的要求进行校正。 2.空白试验: 2.1 在一般测定中,为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以空白水代替水样,用测定水样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测定,其测定值称为空白值。然后对水样测定结果进行空白值校正。 2.2 在微量成分比色分析中,为校正空白水中待测成分含量,需要进行单倍试剂的空白试验。单倍试剂空白试验,与一般空白试验相同。双倍试剂空白试验是指试剂加入量为测定水样所用试剂量的两倍,测定方法和步骤均与测定水样相同。根据单、双倍试剂空白试验结果可求出空白水中待测成分的含量,对水样测定结果进行空白值校正。 3.空白水质量;测定方法中的“空白水”是指用来配制试剂和作空白试验用的水,如蒸馏水、除盐水、高纯水等。对空白水的质量要求规定如下: 空白水名称质量要求 蒸馏水电导率<3μS/㎝(25℃) 高锰酸钾试验合格 除盐水电导率<1μS/㎝(25℃)高锰酸钾试验合格 高纯水电导率(混床出口,25℃)<0.2μS/㎝;Cu,Fe,Na<3μg/L;SiO2<3μg/L 4.干燥器;干燥器内一般用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当氯化钙干燥剂表面有潮湿现象或变色硅胶颜色变红时,表明干燥剂失效,应进行更换。 5.蒸发浓缩:当溶液的浓度较低时,可取一定量溶液先在低温电炉上进行蒸发,浓缩至体积较小后,再移至水浴锅里进行蒸发。在蒸发过程中,应注意防尘和爆沸溅出。 6.灰化:在重量分析中,沉淀物进行灼烧前,必须在电炉上将滤纸彻底灰化后,方可移入高温炉燃烧。在灰化过程中应注意不得有着火现象发生,必须盖上坩埚盖,但为了有足够的氧气进行坩埚,坩埚盖不应盖严。 1

水质分析岗位安全职责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2501 水质分析岗位安全职责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水质分析岗位安全职责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2负责对生产循环水、干熄焦水进行检验,负责对进厂生产原料硫酸、液碱进行检验,负责对生产产品硫酸铵进行检验,负责对生产过程的脱硫液、硫铵母液进行分析检验。 3严格执行国家理化检验标准和方法。 4及时完成各项样品的检验任务,及时准确提供质量信息,并对其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5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6要熟练掌握分析样品的技术指标、质量标准、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 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 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 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 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 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 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

清洗排放。 5. 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 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避免发生差错。 7. 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 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

10种水质分析标准物质

10种水质分析标准物质 研制报告 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 二〇〇五年十月

目 录 一、前言 二、国内外标准物质发展状况 三、标准物质的制备原则与程序 3.1 制备原则 3.2 制备程序 3.3 主要实验条件 3.4 制备用水 3.5 配方设计 3.6 制备过程 四、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 4.1 均匀性检验 4.2 稳定性检验 五、标准物质的定值 5.1 定值原则 5.2 定值数据处理方法 5.3 定值结果 5.4 测定指标的精度 六、结论 七、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1 水中总磷、总氮标准物质及总氮标准溶液研制报告 2 8种水质分析有机标准物质研制报告

10种水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报告 一、前 言 标准物质是统一量值,实行水质准确监测的基础。目前水利部门已经建立起初具规模的水环境、水资源监测评价体系。水环境监测站(点)3240个,覆盖了全国主要江河湖库;由部中心、7个流域机构和30个省级的水环境监测中心的250多个监测分析室,组成了一个全国性系统完整的监测网络,在全国水资源评价、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城市供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以及其它与水有关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提高水质数据利用率和权威性,水利部水文局从1985年起开展了水利系统水分析质量控制工作,并于1986年责成部水质中心承担标准物质系列的研制工作,至今已有45种标准物质(包括48种参数),其中无机标准物质29种,有机标准物质16种,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我中心已成为水利部门标准物质研制的唯一重要基地。 随着近代工业,尤其是有机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农药、杀虫剂以及除草剂等生产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二十一世纪水资源保护工作重点将转向流域总量控制和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的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控制上。目前通常采用常规综合指标BOD、COD来控制有机污染,已存在很大的不足,它们控制不了那些存在于水中的微量或痕量有毒有机物造成的污染,因为这些化学毒物对COD的贡献很小,甚至没有贡献。七十年代开始,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GC、GC/MS,HPLC技术的完善,各先进国家采取了有力措施对有毒有机物污染进行污染监测及控制。从70年代中期起,美国EPA颁布了65类129种优先控制的有毒污染物,其中有毒有机物占114种。在这方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国内有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79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1.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

避免发生差错。 7.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9.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使用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10.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1.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12.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地下水水质分析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848-9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一) 表一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色(度)≤5 ≤5 ≤15 ≤25 >25 嗅和味无无无无有 浑浊度(度)≤3 ≤3 ≤3 ≤10 >10 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 PH 06.5~8.5 5.5~6.5 8.5~9 <5.5,>9 总硬度(以CaCO3计)(mg/l)≤150 ≤300 ≤450 ≤550 >550 溶解性总固体(mg/l)≤300 ≤500 ≤1000 ≤2000 >2000 硫酸盐(mg/l)≤50 ≤150 ≤250 ≤350 >350 氯化物(mg/l)≤50 ≤150 ≤250 ≤350 >350 铁(Fe)(mg/l)≤0.1 ≤0.2 ≤0.3 ≤1.5 >1.5 锰(Mn)(mg/l)≤0.05 ≤0.05 ≤0.1 ≤1.0 >1.0 铜(Cu)(mg/l)≤0.01 ≤0.05 ≤1.0 ≤1.5 >1.5 锌(Zn)(mg/l)≤0.05 ≤0.5 ≤1.0 ≤5.0 >5.0 钼(Mo)(mg/l)≤0.001 ≤0.01 ≤0.1 ≤0.5 >0.5 钴(Co)(mg/l)≤0.005 ≤0.05 ≤0.05 ≤1.0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1 ≤0.001 ≤0.002 ≤0.01 >0.01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不得检出≤0.1 ≤0.3 ≤0.3 >0.3

水环境国家标准大全

水环境标准 类别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 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6-1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1998-7-1 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1994-10-1 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1992-10-1 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1990-3-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5-2006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7-1-1 GB 20426-200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10-1 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1-1 GB 19821-2005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6-1-1 GB 19430-2004 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4-4-1 GB 19431-2004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4-4-1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2003-7-1 GB 14470.1-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炸药2003-7-1 GB 14470.2-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工药剂2003-7-1 GB 14470.3-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弹药装药2003-7-1 GB 13458-2001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2-1-1 GB 3544-2001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2-1-1 GB 18486-2001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2002-1-1 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3-1-1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998-1-1 GB 15580-1995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6-7-1 GB 15581-19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6-7-1 GB 14374-93 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3-12-1 GB 13456-9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2-7-1 GB 13457-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2-7-1 GB 4287-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992-7-1 GB 4914-85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1985-8-1 GB 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985-3-1 GB 3552-83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1983-10-1 HJ/T 338-2007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2007-2-1 HJ/T 341-2007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2007-5-1 HJ/T 342-2007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 343-2007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试行)2007-5-1 HJ/T 344-2007 水质锰的测定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 345-2007 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 346-2007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 347-2007 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 行) 2007-5-1 HJ/T 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2005-11-1 HJ/T 195-200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水质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206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水质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水质化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 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适用范围 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锅炉水质化验工。 二、上岗条件 第2条化验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工作。 第3条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 定,熟悉钠离子交换器一般构造、工作原理、 技术特征、各部性能并要做到会使用、会保 养、会排除一般故障,能独立操作。 第4条应熟知本地水源、水质情况,熟知

国际标中规定的锅炉水质标准。 三、安全规定 第5条上班前禁止喝酒,上班时不得睡觉,不得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工中岗位责任制,遵守本操作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5条严格遵守以安全守则和操作记律: 1、严格按本规程操作,定期进行取样化验,必须保证锅炉用水质大规定的要求。 2、在以下情况设备不得投入运行: (1)当设备存在故障时; (2)当电机、控制设备、压力表失灵; (3)水泵或管路漏水。 3、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阀门及附件是否正常。

水质检测标准

水质检测标准 概况: 水质是指水与水中杂质共同表现的综合特征。评价水质优劣受污染程度的 参数,称为水质指标。水质指标通常可分为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 指标三类。常见的水质指标见下表。 2、水质检测中常用的水质分析方法有哪些? (1)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我国已编制60多项包括采样在内的标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比较经典、准确度较高,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也是 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本方法。 (2)统一分析方法:有些项目的检测方法尚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国家标准,但经过研究可以作为统一方法予以推广,在使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为上 升为国家标准方法创造条件。

(3)等效方法:与前两类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等效方法必须经过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其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是等效 时才能使用。 按照检测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水质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电化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 S)法等。其中,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目前在国内外水质常规检测中被普遍采用。 3、怎样选择水质检测分析方法? 正确选择检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分析方法 应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 普及;抗干扰能力好。 非饮用水检测标准 1.污水检测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废弃水。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 营养物,有毒污染物等.主要检测标准的依据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 996。该标准中已经部分被本标准部分内容被GB 20425-2006 皂素工业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GB 20426-200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代替。 2.地下水检测 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 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现象。主要依据:GB/T14848—2017.旧版是GB/T14848—1993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812-96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 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 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

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 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 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避免发生差错。 7. 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 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1.系统工作条件要求: 1.2室内环境条件:注意防潮、防尘、温度5—35?、湿度〈85%; 1.3供 电:220V、380V、50Hz(?10%), 仪器供电需经稳压电源,数据采集器、工控机需经UPS供电; 1.4仪器间禁止吸烟。 2.系统开机操作步骤: 2.1检查整个系统的配电、配水管路、各仪器和供气(空压机)是否正常; 2.2查看所用试剂种类和试剂量是否符合仪器运转要求; 2.3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给系统供水,然后分别接通各仪器电源,观察各仪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其中: 2.3.1蓝星LXW-0型COD快速分析仪、Aqualab多参数分析仪、ANT-? TOC分析仪开机后即进入测量状态,检查各项参数设置是否适当,确认并修正; 2.3.2 7976五参数测量仪、SERES 2000 COD分析仪,开机后即进入测量状态,检查各项参数设置是否适当,确认并修正; 2.3.3 8232氨氮分析仪开机后进入标定状态,可令其停止标定(按Cal键),待仪器工作状态稳定后(测量室温度为35?时)再标定。检查各项参数设置是否适当,确认并修正; 2.3.4 SERES 2000 TOC分析仪开机后进入预热状态,5-20分钟后(因停机时间长短而不同)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检查各项参数设置是否适当,确认并修正。 2.4打开工控机及调制解调器电源开关,通过移动电话或中心站拨通子站电话确认拨号线路工作正常; 2.5待仪器工作状态稳定后,进行仪器标定。 3.系统关机操作步骤:

3.1 Aqualab多参数分析仪、ANT-? TOC分析仪、SERES 2000 COD分析仪最好 不在测量期间停机; 3.2切断各仪器电源,清洗管路及电极,取出各蠕动泵泵管,清洗过滤装置, 关断采样泵电源; 3.3 pH电极应浸泡在中性缓冲液中; 3.4氨气敏电极短期保存浸泡在0.1M NHCL溶液中,长期保存应将电极拆开洗 4 their own conditions to develop the correct road, the maximum to avoid investment risk, gain profit.(thre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brand. To establish brand awarenes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brand, brand value, br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Concentrated manpower, careful planning, packaging and publicity of a number of unique, market influence and coverage of the br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breakthrough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walking business road the competition of alie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ursuit of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fou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further broaden their horizons,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within the group, the city resources, other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resources,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seeking win-win principle, 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trict inspection and argumentation, legal consultation,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strict regul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ttract injecti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to the industry group, to achieve leveraging the development, ensure that the value of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2. 禁止将药品放在饮食器皿内,也不准将食品和食具 放在化验室内。 3. 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 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 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4. 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不挥发性或 激性的液体,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在使用药剂滴定 时,应注意对眼睛、手及裸露部分的防护。 5. 不准使用破碎的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 6. 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高度不准超过烧杯的三 分之二。

7. 化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应集中收集,集中处理。 8. 做好相关数据记录备案,分析完成后做好环境卫生打扫。 1.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水质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水质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应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量。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项目标准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嗅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以CzCO3,计mg/L 450 铁Femg/L 0.3 锰Mnmg/L 0.1 铜Cumg/L 1.0 锌Znmg/L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硫酸盐mg/L 250 氯化物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mg/L 1.0 氰化物mg/L 0.05 砷Asmg/L 0.05 硒Semg/L 0.01 汞Hgmg/L 0.001 镉Cdmg/L 0.01 铬六价Cr6+mg/L 0.05 铅Pbmg/L 0.05 银 0.05 硝酸盐以N计mg/L 20 氯仿μg/L 60 四氯化碳*μg/L 3 苯并(a)芘*μg/L 0.01 滴滴滴*μg/L >1.0 六六六*μg/L >5.0 细菌学指标 菌落总数cfu/mL 100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3 游离余氯 在与水接触30min后应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除出厂水应符合上述要求外,

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 放射性指标总σ放射性Bq/L 0.1 总β放射性Bq/L 1.0 检验项目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学指标和感官性状指标列为必检项目,其他指标可根据当地水质情况和需要选定。对水源水、出厂水和部分有代表性的管网末梢水,每月进行一次全分析。 自备给水和农村集中式给水水质检验的采样点数、采样次数和检验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上述要求确定。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1.氯化物的测定: 1.1. 所需药品有1%酚酞指标剂,10%铬酸钾指示剂,0.1M硫酸标准溶液,硝酸银标准溶液。 1.2.测定方法 a.量取100毫升水样于三角瓶中,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即用0.1m硫酸溶液中和至无色,若不若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以0.1m硫酸溶液回至无色,再加入1毫升10%铬酸钾指示剂。 b.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a,氯化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CLˉ= (a x T/V)1000mg/L a:滴定水样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毫升 T: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 V:水样的体积,毫升 2.总碱度的测定 2.1所需药品:1%酚酞指示剂、0.1M硫酸标准溶液,0.1%甲基橙指示剂。 2.2测定方法 a.取100毫升水样于250毫升三角瓶 b.加2滴酚酞指示剂,此时若溶液显红色,则用0.1M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恰好无色,记录耗算量a c.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0.1M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红色止,记录第二次耗酸量b(不包括a) 计算: 碱度=C X (a+b) X 10mmol/L 3.溶液的配制 1%酚酞指示剂:1.0g酚酞溶于100毫升95%乙醇中 0.1%甲基橙指示剂:0.1克甲基橙溶于100毫升蒸馏水 10%铬酸钾指示剂:10克铬酸钾溶于1升水,加硝酸银溶液到有明显红色沉淀生成,放置24小时,过滤,用蒸馏水稀释到1升。 4.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5克硝酸银,用水稀释到1000毫升,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氯化钠标准溶液:取优级纯氯化钠3-4克,置于瓷坩埚内,于高温炉内升温至500℃灼烧10分钟,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准确称取1.6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