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加砂不足的危害及原因分析研究
关于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研究

关于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研究页岩气是一种储存在页岩中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对于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页岩气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页岩气压裂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砂堵现象。
砂堵是指在压裂过程中,一些砂岩颗粒可流体不会从天然气裂缝中排出,导致天然气产能降低或者完全阻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页岩气砂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压裂液性质、地层条件、作业操作和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
压裂液中的颗粒物含量和粒径大小对砂堵现象有着直接影响。
砂岩是页岩气储层的一种类型,如果压裂液中含有较多的砂石颗粒,这些颗粒在压裂过程中容易进入到裂缝中,导致砂堵的发生。
地层条件也是影响页岩气砂堵的重要因素,地层中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岩石的力学性质都会对砂堵影响很大。
作业操作中的不合理操作也可能造成砂堵的发生,例如施工过程中的排量控制不当或者注入压力过大等。
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也会引起砂堵的发生,流体在高压力下对裂缝和岩石的侵蚀可能导致砂岩颗粒的脱落并堵塞裂缝。
为了解决页岩气砂堵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要对压裂液的配方进行优化,选择合适的颗粒物含量和粒径大小,以及添加抑制砂岩颗粒沉降的添加剂。
需要加强地质勘探和地层评价工作,准确了解地层的性质,避免在砂岩分布区进行压裂作业。
施工作业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还可以使用特殊的阻砂技术来减少砂岩颗粒进入裂缝的可能,例如预补漏技术和固井技术。
需要对压裂液和地层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讨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机理,为砂堵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页岩气砂堵的原因也对于提高页岩气开采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砂堵问题,可以优化压裂施工工艺,提高天然气产能,提高开采效率。
也可以减少因砂堵而导致的压裂作业失败和资源浪费,降低采气成本,对于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疏松砂岩气藏压裂防砂工艺异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疏松砂岩气藏压裂防砂工艺异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疏松砂岩气藏是一种常见的非常规天然气藏,其井壁稳定性较差,容易导致砂岩颗粒脱落进入井眼,造成气井泥砂涌入以及砂岩压盖等问题。
在压裂作业过程中,疏松砂岩气藏常常出现压裂防砂工艺异常,影响气藏的开发效果。
本文将就该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 砂岩颗粒的脱落导致防砂效果差:疏松砂岩气藏的砂岩颗粒比较大,井壁稳定性差,易发生颗粒脱落的现象。
在进行压裂作业时,砂岩颗粒进入井眼,形成砂眼,导致防砂效果差,影响施工质量。
2. 井壁稳定性差导致砂岩崩塌:疏松砂岩气藏的井壁稳定性较差,无法承受压力的作用,容易发生崩塌现象。
在压裂过程中,井壁崩塌不仅会造成砂岩颗粒进入井眼,还会导致压裂液漏失,影响压裂效果。
3. 砂岩成岩期间胶结物溶解:疏松砂岩在成岩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胶结物,这些胶结物起到了增加砂岩的强度和稳定性的作用。
在压裂过程中,由于压力和压裂液的化学作用,使得这些胶结物溶解,导致砂岩结构疏松,井壁不稳定。
4. 压裂液性能不适合砂岩特性:在疏松砂岩气藏中,由于其砂岩颗粒较大,井壁不稳定等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压裂液进行作业。
如果选择的压裂液性能不适合砂岩特性,如黏度过低、粘度过高、PH值过高等,会导致压裂液在砂岩中不能有效地传递压力,导致防砂效果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井壁稳定性措施:采取加固井壁的措施,如注水固井、套管固井等,提高井壁的稳定性,减少砂岩颗粒进入井眼的可能性。
2. 选择适合砂岩特性的压裂液:根据砂岩特性选择合适的压裂液,使其黏度适宜,粘度合理,PH值稳定,能够在砂岩中形成均匀压力分布,提高防砂效果。
3. 加强钻井液处理措施:采取加固井眼的措施,例如在钻井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钻井液堵塞剂,使其堵塞砂岩颗粒进入井眼的通道,避免砂岩颗粒进入井眼。
4. 优化压裂参数设计:针对疏松砂岩气藏的特点,合理设置压裂参数,如压力、排量、流速等,减少对井壁的冲击和压力,降低砂岩崩塌的风险。
压裂防砂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压裂防砂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受我国油田开采现状和油藏现阶段特性决定,压裂技术已成为我国油田增加油藏新缝,提高油藏渗透能力的主要办法。
压裂对油田近净地带的污染、赌塞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但压裂作业也具有一定的弊端。
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是油井压后出砂的问题。
压裂防砂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现有压裂防砂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改进策略。
为我国油田压裂防砂研究提供借鉴关键字:压裂工程;防砂作业;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压裂工程作业的不断普及,压裂后油井出砂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油田的工艺技术带了许多问题与麻烦,油井在压裂后吐砂现象,带来的直接弊端是加速对应设备的腐蚀,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大了开采成本,降低企业效益。
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导致设别损坏。
同时如果压裂井是处于开采中后期阶段的油井,吐砂现象会更为严重。
对压裂防砂工艺的研究和完善对未来科学有效的防砂有重要意义。
一、压裂防砂技术常见问题1.技术设备问题在压裂防砂工程的全过程中,技术设备是影响压裂防砂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压裂纺纱工程采用的技术以及设备的先进程度、匹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故障与问题对压力防砂工程结果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一旦在施工中因技术和设备的相关原因产生了测量或施工的误差,会直接导致资源、人员的浪费也增加了为压裂防砂工程带来的风险和隐患。
2.技术施工问题压裂防砂工程质量与工程实际施工队伍的操作技术也有着较大联系,施工队伍的操作能力,对技术计划和施工计划的执行能力以及管理者的监管力度都对工程完成质量有较大影响。
诸如井眼清洁工作不到位、轨迹控制不到位等等操作问题对会让压裂防砂的施工效果大打折扣。
严重则会给开采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3.轨迹控制问题轨迹控制是压裂防砂工程施工部门核心内容,轨迹控制工作的完成质量和精度对工程施工结果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
优秀的轨迹控制施工操作可以不仅可以提升压裂防砂工程施工质量也对工程的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关于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研究

关于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研究1. 引言1.1 砂堵现象的介绍砂堵是页岩气压裂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在压裂过程中,油气井中的砂粒聚集在井眼或者管道中,导致油气流通受阻。
砂堵问题不仅影响了页岩气地下储层的产能,还会增加施工成本和风险。
砂堵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导致井下设备受损,进一步影响油气的开采效率。
砂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高压力下,页岩地层中的砂粒通过裂缝进入油管中,随着压裂液体的循环,砂粒逐渐聚集并固化,形成砂堵。
砂堵问题不仅限于油气开采领域,在地下水开采和地热能利用中也有类似问题。
研究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提高油气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结束】.1.2 页岩气压裂施工中的砂堵问题页岩气压裂施工中的砂堵问题是指在页岩气压裂过程中,由于一些特定因素导致砂岩颗粒堵塞裂缝,影响了气体的产能和采收率。
砂堵问题是页岩气压裂施工中一个常见且严重的挑战,给页岩气田的开发和生产带来了诸多困难。
造成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多方面,包括砂岩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压裂液的性质和性能,以及施工操作中的控制参数等。
砂堵问题一旦发生,不仅会导致气体流动受阻,还可能造成井眼破坏和设备损坏,增加了开采成本和风险。
了解页岩气压裂施工中的砂堵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砂堵问题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提高页岩气田的产能和采收率。
【2000字】2. 正文2.1 页岩气压裂施工的原理页岩气压裂施工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液体进入岩层中,使岩层裂缝扩张并释放天然气或石油的工艺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址和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地质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钻井位置。
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2. 钻井:通过钻机将钻头钻入地下,直至达到预定深度。
钻井完成后,进行套管工作,防止地下水和岩层混合。
3. 压裂液注入:在套管内,注入含有水、添加剂和砂的混合物,通过高压泵将混合物注入岩层中。
关于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研究

关于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研究页岩气压裂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通过将高压液体注入页岩层中,使其裂开并形成高渗透通道,从而提高页岩气的产量。
在压裂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砂堵现象,即注入液中的颗粒物质在裂缝中聚集,导致裂缝通道部分或全部被阻塞,从而减小产能。
本文将对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的原因进行研究。
1. 砂堵物质的来源:页岩气压裂施工中,主要使用的砂砾颗粒物质来自于压裂液中的砂颗粒和地层中的砂屑。
在注入液进入裂缝时,由于流动速度的变化和裂缝中颗粒物质的悬浮状态,砂颗粒易聚集成砂堵。
2. 流动状态的影响:砂堵与液相流态的流速和流动方式密切相关。
当流速较低时,颗粒物质易聚集在裂缝中,形成砂堵。
而当流速较高时,颗粒物质的悬浮状态更容易维持,砂堵现象相对较少。
3. 砂堵与压裂液性质:压裂液性质对砂堵产生影响。
黏度较高的压裂液会增加颗粒物质的聚集能力,因为黏度较高的液相更容易与颗粒物质发生碰撞和聚集,从而形成砂堵。
4. 地层裂缝山脊与低渗透区域:在页岩气压裂施工中,裂缝通道的形成是提高产能的关键。
并非所有裂缝通道都能提供足够的气体通道。
在基于地质和流动特征的模拟实验中,发现在具有山脊形状的裂缝中更容易形成砂堵。
当裂缝中存在山脊时,液相流速分布不均匀,容易形成砂堵。
5. 液/固相互作用:裂缝中的固相颗粒物质在液相作用下,会发生沉积和沉降。
当颗粒物质从液相中沉降时,易聚集在裂缝中形成砂堵。
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产生的原因与砂堵物质的来源、流动状态、压裂液性质、地层裂缝形态以及液/固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针对这些原因,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砂堵的发生,如调整压裂液性质、改变施工参数、优化设计等,从而提高页岩气压裂施工的效果。
关于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研究

关于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研究页岩气是一种层状产状低–渗透–性岩石储层,采气难度大、成本高。
压裂是页岩气田开发的重要手段,通过高压注入压裂液来破坏岩石的硬度,增加气体的渗透性,从而提高产能。
但是在页岩气压裂施工中,经常出现砂堵现象,导致压裂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页岩气田的产能和发展进程。
研究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对于提高页岩气田开发效率至关重要。
砂堵是指在压裂施工中,压裂液中的固体颗粒(砂)在岩石裂缝中沉积堵塞,导致压裂液无法充分进入岩石裂缝,影响了压裂效果。
砂堵的产生通常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岩石力学性质、流体性质、施工参数等。
下面我们就这些因素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页岩气储层的力学性质对砂堵现象具有重要影响。
在页岩气储层中,岩石裂缝通常更加狭窄,孔隙度和渗透性较低,这使得岩石裂缝中的砂颗粒容易沉积并形成砂堵。
了解页岩气储层的力学性质对于减少砂堵现象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为压裂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流体性质对于砂堵现象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压裂施工中,压裂液中的固体颗粒含量、颗粒粒径分布以及粘度等流体性质是导致砂堵的重要原因。
较大的固体颗粒和较高的粘度会增加砂堵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压裂液中的流体性质进行合理设计和控制,是减少砂堵的关键。
施工参数也是影响砂堵的重要因素。
在压裂施工中,压裂液的注入速度、压裂液的流量、施工压力等参数都会影响砂堵的发生。
过快的注入速度会使得砂颗粒无法被液相带走而沉积形成砂堵;过大的流量会导致压裂液在裂缝中的流速过大,也会增加砂堵的风险。
在压裂施工中,合理地控制施工参数,减少砂堵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在研究页岩气压裂施工砂堵原因的过程中,同时也需要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砂堵的因素,例如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以及压裂液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砂堵的形成机制,为减少砂堵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在减少砂堵的研究中,还可以借鉴其他油气田的经验和技术,例如考察其他类型储层的压裂施工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疏松砂岩气藏压裂防砂工艺异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疏松砂岩气藏压裂防砂工艺异常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疏松砂岩气藏采气过程中,由于砂质岩石的易崩解性,容易产生压裂防砂异常现象,导致油气井开采难度增大、产量下降,甚至可能给井口设备带来损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分析异常原因,采取适当的防措施。
一、异常原因分析1.岩石溶胀造成巨大渗透压:砂岩中存在大量的粘土矿物、泥质和水,当地下水压力或注水作用等因素增大,这些物质会通过吸附和吸水作用,在岩石中形成一层分子膜,进一步将砂岩体的孔隙度降低,导致渗透能力下降,地下水压力增大。
2.粘聚剂作用导致液体升高:岩石中的粘土物质具有吸附水分的能力,与砂岩体发生黏结作用,同时岩石中存在微生物、生长因子等物质,可以提高表面张力,影响液体在砂岩孔隙中的浸润能力和液体升高高度,进而产生压力。
二、预防措施1.关注岩石稳定性:在采气过程中,应注重研究砂岩体的稳定性,提前评估岩石稳定性的因素,以保证采气过程中的安全。
比如要尽可能减小采气对岩石稳定性的影响,减少岩石溶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砂岩体的稳定性。
2.优化注水方案:应加强注水方案的研究和改进,注水过程中尽可能减小砂岩体结构的改变,避免增加渗透压力和经济效益的损失。
例如可以通过注水后的处理措施,恢复翻转、压缩和变形等压力作用所造成的缺陷,从而使砂岩体获得更好的稳定性。
3.加强配水控制:通过合理的配合水和注水作业,可以减小渗透压力,避免渗流压力的过度增加,减少水和气井的高度差,从而达到减少液体升高的作用,保证砂岩体结构的稳定性。
总之,对疏松砂岩气藏进行压裂防砂须要时刻注意研究岩石稳定性,配水安排要科学有序,注水方案优化具体化,才能有效避免产生异常,以保持开采安全和稳定性。
压裂砂堵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压裂砂堵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压裂砂堵就是在压裂施工中,当所需注入流体的压力超过了注入井筒管柱(油管或套管)、井口设备、泵注设备的压力限制,导致井筒或管柱沉砂,压裂施工提前结束。
压裂砂堵事故轻者可以导致延长油井作业时间,影响油井生产,重者可以造成卡管柱,甚至大修作业,另外砂堵后压裂液不能按照设计要求及时放喷,压裂液长时间滞留地层,造成对油层的伤害,影响压裂效果。
因此,压裂砂堵具有较大的危害,在压裂施工的全过程中,应主动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压裂砂堵事故的发生。
一、砂堵原因分析造成压裂砂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压裂液大量滤失、造缝不足,压裂液耐温、悬砂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加砂过程中设备故障等都有可能造成压裂砂堵,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对造成压裂砂堵的原因逐个分析,并针对每个原因给出有效的对策。
1、压裂液大量滤失、造缝不足导致压裂砂堵地层渗透率较高,地层存在大的孔道,压裂缝连通不闭合的断层,压裂形成的主裂缝不发育,形成多条微裂缝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压裂液大量滤失,造缝不足,携砂液提前脱砂,导致压裂砂堵;另外,地层较致密,压裂层段比较薄等原因可以造成压裂造缝不足,携砂液不能把砂子携带入地层深部,砂子在井口附近堆积造成砂堵。
对策:对于油层渗透率较高,在地层中存在大孔道的压裂井,可以在压裂设计中采取加入降滤失剂或者加入粉陶,可以很好的起到降滤失的作用,根据文南油田的压裂经验,一般采用油溶性树脂做为降滤失剂,现场经验证明,油溶性树脂可以很好的封堵压裂形成的微裂缝和天然高渗透裂缝或孔道,可以很好的起到降滤失的作用,但是室内实验证明,使用油溶性树脂作为降滤失剂,压裂后对油层有一定的伤害,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在前置液中加入适量的粉砂,一般采用粒径为0.15-0.225mm的粉陶作为降滤失剂,可以很好的达到封堵压裂形成的微裂缝和天然高渗透裂缝或者孔道,一方面可以减少压裂液的滤失,减少砂堵事故,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施工结束后对地层形成有效支撑,实验表明0.15-0.225mm粉砂在69Mpa的闭合压力下,渗透率可以达到9.2um2,可以提高微裂缝的渗透率,不对地层形成二次伤害,延长压裂有效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裂加砂不足的危害及原因分析研究————————————————————————————————作者:————————————————————————————————日期:压裂加砂不足的危害及原因分析研究-工程论文压裂加砂不足的危害及原因分析研究吴友梅1 王孝超1 邱守美1 贾元钊1 龙长俊1 李文彪2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第二采油厂河北霸州065700)摘要:华北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水力压裂成为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本文对近3年压裂施工井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加砂不足的危害,并结合华北油田具体情况分析了加砂不足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为提高加砂成功率和改造效果提供有利借鉴。
关键词:压裂;加砂不足;砂堵;异常高压;滤失;导流能力;压裂效果*基金项目:中石油重大专项“华北油田上产稳产800万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E-35),子课题“强水敏非均质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技术”(2014E-35-08-05)压裂缝长和裂缝导流能力是影响压裂效果的两大因素。
但加砂不足会导致储层改造不充分,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低,严重影响压裂效果。
高停泵压力、储层地应力异常、岩性致密和砂堵是引起加砂不足的常见原因。
在广泛调研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加砂不足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提高加砂成功率和压后增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压裂加砂不足的危害加砂不足导致砂比过低,不利结果主要有两个:一是支撑剂在裂缝内单层铺置,破碎和嵌入比例增加,对裂缝导流能力不利;二是砂量过少、浓度低使得压开的裂缝得不到有效支撑,缝宽缝长达不到设计要求,裂缝导流能力下降,导致压后产能低、改造效果差。
通过对华北油田2012—2014年压裂施工情况统计,加砂不足的井数比例为12%~14%,措施后加砂不足井的单井平均日增油量均远小于完成加砂井。
因此,加砂不足对改造效果有重要影响。
2 压裂加砂不足的原因通过调研国内相关研究,从地层、工具设备、设计等方面对加砂不足原因进行了分析。
2.1 地层因素(1)异常高地应力、岩性致密储层及深井高温油气藏,破裂压力较高,施工过程中加砂困难,极易发生砂堵,导致施工失败。
例如,J40井深3700~3850m,属于异常高地应力储层,地层破裂压裂梯度为0.0215~0.0225MPa/m。
该井采用封隔器分压工艺,施工中第一层破裂压力为75MPa,施工压力高,加砂难度大,未完成设计加砂,第二层无明显破裂压力,加砂6.3m3后压力突然上升到82.2MPa砂堵(图1)。
(2)碳酸盐岩储层,杨氏模量、抗张强度、断裂韧性等比沉积岩高,裂缝的破裂、延伸压力均较高。
此外,井筒附近储层堵塞严重,地层吸液困难,也使施工压力高。
(3)裂缝性油藏,地层滤失大。
裂缝型油藏中存在大量天然裂缝或诱导裂缝,容易导致压裂液大量滤失、降低压裂液造缝效率,形成裂缝宽度窄,加砂过程中易出现砂堵或早期脱砂。
T43井储层为碳酸盐岩砾岩体,属于裂缝性储层,酸压时采用支撑剂段塞和大排量降滤,由于存在大量天然裂缝,施工中酸液滤失严重,砂子进入地层后产生脱砂现象,导致砂堵,影响作用效果(图2)。
另外,复杂裂缝油藏在压裂施工中易形成多裂缝,裂缝形态复杂,扭曲程度增加,储层裂缝弯曲摩阻和孔眼摩阻相对较高,二者共同作用造成施工异常高压。
(4)基质低孔、特低渗,物性极差的储层,需大规模改造,使砂堵风险增大。
(5)岩性复杂储层,易形成多裂缝。
凝灰岩储层黏土矿物含量高,遇水后有崩解性、分散性、流变性等特点。
水基压裂液进入岩石后,水压力降低了岩石的内聚力和岩石的抗压强度,岩石结构遭到破坏,导致裂缝坍塌。
并且由于凝灰岩吸水性强,降低缝内净压力,影响人工裂缝的延伸,导致早期砂堵。
T1井储层岩性复杂,储层以泥灰岩为主,天然裂缝发育。
由于改造层段井深4500~4700m,裂缝的破裂压力、延伸压力均较高,同时天然裂缝发育,导致在施工初期段塞打磨阶段即产生砂堵,导致施工失败(图3)。
(6)井斜或断层的影响。
斜井压裂时,在孔眼处形成微裂缝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向,同时形成多裂缝。
这样会增加液体的滤失量,降低液体效率和裂缝宽度。
2.2 工具设备因素(1)压裂车故障。
混砂车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给泵车提供充足的液量,使泵车抽空,导致压力异常波动。
西5井在加前置液时停车,导致造缝不充分,后期加砂压力异常升高,降砂比未见效后停砂顶替。
在携砂液阶段停车,造成支撑剂在缝内堆积,特别是高砂比阶段,易导致砂堵(图4)。
(2)压裂时封隔器失封,丧失保护其以上套管的作用。
封隔器失封,压裂时易发生窜层,同时有砂埋封隔器的危险Y63井采用顶封压裂,前置液阶段封隔器失封,套压持续上升,停止施工(图5)。
(3)带投球滑套的封隔器,在施工中易出现滑套未打开或打开未到位的情况,使得施工压力异常升高,达不到设计加砂量。
B18井采用五级滑套封隔器分压,施工中第三级滑套打开不明显,起出管柱发现第三级滑套未打开(图6)。
J38井送球入座过程中压力异常升高(上升约40MPa),导致未达到设计加砂量,起出管柱滑套打开未到位。
(4)采用水力喷射施工的井,施工时可能出现喷枪掉喷嘴或者喷嘴刺豁现象,使井口压力陡降,导致施工中止,未完成设计加砂量。
2.3 设计因素(1)设计前置液比例低,动态裂缝形成不充分。
对于塑性地层裂缝起裂复杂或发育有多裂缝的情况,砂堵几率增加。
(2)设计砂比过高或砂比提升过快,对于裂缝扩展延伸困难的地层,易出现砂堵。
对于低孔渗致密气藏来说,设计砂比过高,出现砂堵和泵压异常偏高的几率增加,导致加砂压裂施工失败。
(3)设计的压裂液基液粘度偏低,不能满足高滤失和多裂缝复杂情况的需要。
(4)对地层压力认识不足,造成使用承压能力较低的井口,施工时套压超过限定值。
3 采取措施为解决加砂不足的难题,针对造成加砂不足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提高施工成功率。
(1)对异常高地应力和施工压力高储层,查采取深穿透补孔、高能气体压裂、酸化处理等措施降低破裂压力。
(2)对于裂缝性油藏,压裂液滤失量大,可采取以下提高压裂液效率:①采用降滤失剂或支撑剂段塞降滤,封堵天然微裂缝;②采用油溶性降滤失剂,暂堵天然裂缝;③组合陶粒降滤,不同粒径的陶粒分别填充在不同宽度的裂缝内部,既可降滤,也可以合理支撑裂缝;④采用降滤失性能好的压裂液;⑤适当增加排量,有利于减少裂缝条数,减少滤失;⑥适当增加前置液比例,减少地层滤失对压裂液效率的影响。
(3)对不同性质的地层采取不同的优化压裂液体系:对施工压力高地层,优选低摩阻低滤失压裂液体系,也可采用加重压裂液体系,降低施工压力;对深井高温储层,采用低摩阻、耐高温、耐剪切和携砂性能好压裂液;对黏土含量高、水敏严重储层,压裂液体系应具有良好的防膨性能;对天然裂缝发育的储层,压裂液体系应具备良好的降滤失性能。
(4)优化压裂规模和参数。
压裂改造的关键是要达到裂缝导流能力和地层的供给能力相匹配,低渗透油气藏水力压裂应以造长缝为主,裂缝导流能力次之。
针对储层物性条件,优选合适的施工参数,如前置液比例、段塞砂比和砂量、加砂程序、加砂量和砂比等,降低施工砂堵的风险。
(5)余东合等人研究的水力压裂实时预警系统,在实时监测压裂施工关键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油压—时间、套压—时间双对数曲线的斜率进行压裂实时预警,判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效预防砂堵。
4 结论及建议(1)准确获取地层参数是压裂成功的重要保障,可根据邻井地层压力数据、测井曲线进行地应力分析,重点井可以进行小型压裂测试,以准确掌握施工井的地层参数、井眼附近摩阻、滤失情况等资料,实时优化施工设计,提高设计和施工成功率。
(2)压裂加砂不足导致的裂缝导流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压裂效果和压后产能。
所以施工人员应重视地层、工具设备、设计等影响加砂不足的因素,提前做好预案,并根据加砂不足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3)合理设计是压裂成功的重要保障,在详细了解地层的基础上,应优化施工设计,选择适宜的压裂液体系、支撑剂体系、泵注程序、压裂设备等,确保设计准确无误。
(4)进一步研究预测砂堵的方法,及时发现砂堵征兆以避免砂堵的发生。
(5)加强对岩性复杂区块压裂加砂不足原因的分析,对产生加砂不足的多种因素开展相应的对策研究,为同区块类似井的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1]贾海正,李佳奇,张勇辉.莫北油气田水力压裂及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4:152-154.[2]吴浩兵.海拉尔油田南屯储层压裂施工分析及处理措施[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4):103-104.[3]彭中,李升芳,杲春.江苏油田Z13断块压裂砂堵原因分析及对策[J].复杂油气藏,2013,6(1):76-78.[4]曾凡辉,刘林,林立世等.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的难点及对策[J].天然气工业,2009,29(12):56-58.[5]李勇明,郭建春,刘岩等.华北油田Z16裂缝性断块油藏防砂堵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9,16(5):82-85.[6]余东合,梁海波,余曦等.华北油田水力压裂实时预警系统[J].石油钻采工艺,2015,37(2):85-87.[7]吕传炳,余东合.冀中凹陷高家堡地区异常破裂压力储层压裂改造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9,31(3):102-106.[8]黄仲尧.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压裂施工工艺技术[J].钻采工艺,2011,34(6):37-40.[9]王永刚,郑淑媛,刘彝等.南堡油田深层火成岩天然气藏压裂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0,32(3):119-121.[10]韩庆,孙建平,张帆.压裂施工中压力异常波动原因分析及处理[J].石油和化工装备,2012,15(1):36-38.[11]张晓光.关于压裂作业中的几个常见问题[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5):289.[12]何智慧,马新仿,熊延松等.预测水力压裂井砂堵的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8):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