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习题与解答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习题与解答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习题与解答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习题与解答第一章车身概论

1、汽车的三大总成是什么,

答:底盘、发动机、车身。

2、简述车身在汽车中的重要性。

答:整车生产能力的发展取决与车身的生产能力,汽车的更新换代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与车身,我们所看到的汽车概念大多指车身概念,汽车的改型或改装主要依赖于车身。 3、车身有什么特点,

答:a:汽车车身是运载乘客或货物的活动建筑物,由于其在运动中载人、载物的特殊性,所以汽车车身的设计与制造需要综合运用空气动力、空气调节、结构设计、造型艺术、机械制造、仪器仪表、复合材料、电子电器、防音隔振、装饰装潢、人体工程等不同领域的知识。

b:自1885年德国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以来,汽车车身的造型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经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车车厢形车身;20世纪20、30年代的薄板冲压焊接箱形车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60年代冷冲压技术生产的体现流线型、挺拔大方的车身。而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现代汽车的各种车身造型已初具雏形,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更使得汽车车身的设计制造得到了飞速发展。

4、简介车身材料。

答:现代汽车车身使用的材料品种很多,除金属(主要是高强度钢板)和轻合金(主要是铝合金)以外,还大量使用各种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玻璃、木材、油漆、纺织品、皮革、复合材料等。随着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了轻量化以

及提高安全性、舒适性,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在汽车车身的加工制造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5、车身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答:一般说,车身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白车身通常是指已经装焊好但未喷涂油漆的白皮车身,主要是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的焊接总成,并包括前后板制件与车门。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焊(铆)接在一起即成为车身总成,该总成必须保证车身的强度与刚度,它可划分为地板、顶盖、前围板、后围板、侧围板、门立柱和仪表板总成。车身前板制件一般是指车头部分的零部件,包括水箱框架和前脸、前翼子板、挡泥板、发动机罩以及各种加强板、固定件。 6、车身有哪些承载形式,

1

答:车身按照承载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三大类。 7、什么是非承载式(有车架式)车身,

答:货车、采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专用汽车以及大部分高级轿车都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装有单独的车架,车身通过多个橡胶垫安装在车架上,橡胶垫则起到减振作用。非承载式车身的车架是跨装在汽车前后轴上的桥梁式结构,其主要结构形式有框式车架、脊梁式车架、综合式车架。

8、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优点。

答: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优点在于除了轮胎和悬挂系统对整车的缓冲吸振作用外,橡胶垫也起到辅助缓冲吸振作用,这样即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又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底盘和车身可以分开装配然后总装在一起,既简化了装配工艺,又便于组织专业化协作;由于有车架作为整车基础,既便于各总成部件的安装又易于更改车型和用途;发生事故时车架能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

9、什么是承载式车身(无车架式),

答:没有车架,车身直接安装在底盘上,主要是为了减轻汽车的自重以及使车身结构合理化。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没有车架,传动的噪音和振动直接传给车身,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因此必须大量采用防振、隔音材料,成本和重量都会有所增加;改型比较困难。 10、汽车生产的“三化”是指什么, 答:汽车生产的“三化”是指汽车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以及零件设计标准化。 11、什么叫汽车产品的系列化,

答:产品系列化是将产品进行合理分档、组成系列,并考虑各种变型。例如:货车可以按载重量分为微型、轻型、中型、重型、超重型及变型的自卸车;客车可以按长度划分为小型、轻型、中型、大型及变型的救护车、工程修理车等。

12、什么叫零部件通用化,

答:零部件通用化就是在载重量或载客量接近或相同的车型上,尽量采用相同结构和尺寸的零部件。

13、什么叫零件设计标准化,

答:零件设计标准化对汽车的大量生产非常重要。不言而喻,广泛采用标准件有利于产品的系列化和零部件通用化,便于组织生产、降低成本,对于使用维修也能带来很大方便。

2

第二章车身设计方法

1、车身设计的特点

答:车身无论在用材、加工、装配、结构乃至使用功能等各方面都与汽车上的其他总成大相径庭。在外形结构上,车身壳体是由许多具有空间曲面外形的大型覆盖件组成。在装合这些大型覆盖件时对互换性和装配准确度有严格的要求。

2、传统的车身外形设计过程。

答:(1)初步设计

(2)技术设计

3、现代设计方法。

答:(1)概念设计

(2)工程设计

4、什么是概念设计,

答:概念设计包括技术任务书的全部内容和一个批准的三维模型。概念设计是多部门包括设计、研究工艺、销售预测等同时进行的。而汽车的外形设计和内装饰的选定主要来自客户的要求。在三维模型制作中,必须同时对同类车型的改进和模型风洞试验,以获得符合实际的数据,并以此作为工程设计的雏形。

5、什么是工程设计,

答:汽车工程设计一般需要3年以上,而从生产准备到大量投产时间更长。其中车身的设计所需的周期最长。车身设计首先是按1:1的比例进行内部模型和外部模型的设计及实物制作。其次则是车身试验,包括强度试验、风洞试验、振动噪音试验和撞车试验等。 6、什么是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答:计算机及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和快速发展日益成为创造性活动的得力助手。并且在现代汽车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前所述,车身上的多数部件具有很复杂的空间曲面,而无论该曲面多复杂,决定其图形的只有四个因素:坐标系、点、线、面。在数学本质上即只有坐标系、点两个因素。这就使空间曲面的测量以及数据生成成为可能,有了测量数据,利用专业软件(比如: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就为车身设计以及数控加工制造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第三章车身总布置设计

1、轿车底盘有哪三种布置形式,

3

答:轿车底盘有三种布置形式:a: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b: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c: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2、轿车车身的布置包括哪些内容,

答:轿车车身的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受底盘布置形式的制约。轿车底盘有三种布置形式:a: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而在现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b: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c

代轿车制造中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已被淘汰,由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突出优点,前置、前驱轿车已被广泛采用,成为轿车布置形式的主流。

轿车车身的布置还包括动力总成布置、地板凸包和传动轴布置、轮罩外形和踏板布置、车身内部布置、车门立柱布置、视野性、车身横截面布置、油箱和备胎布置。 3、大客车车身的布置。

答:大客车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城市大客车和长途大客车两类。其车身布置包括:车厢内的平面布置、横截面布置、地板布置、座椅布置、过道和扶手布置、备胎油箱和蓄电池布置、仪表板布置等。

4、货车车身的布置。

答:货车车身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其布置也是按此二者来考虑。而其车身布置可分为:驾驶室内部布置、货箱布置、前轮轮罩外形轮廓确定等。

5、货箱的布置有哪些因素确定,

答:主要因素是货箱的计算体积,其次是选择货箱的尺寸,第三个因素是考虑给定的轴荷分配。

第三章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1、什么是汽车驾驶员眼椭圆,

答:汽车驾驶员眼椭圆是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上时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由于这种图形呈椭圆状所以称为眼椭圆。

2、什么是H点人体模型,

答:H点是人体身躯与大腿的交接点。H点人体模型由背盘、臀盘、小腿杆及头部探杆组成。当H点人体模型按照标准规定安放在汽车座椅上时,模型上H点在车身的位置就是汽车实际H点的位置。

3、为什么要进行风窗玻璃刮扫和刮扫面积校核,

答:为保证雨雪天气有良好的视野,汽车风窗玻璃刮扫系统不仅应有刮扫能力,而且要有正

4

确的刮扫部位和合格的刮扫率。校核刮扫面积和部位时必须以眼椭圆为基准。

4、什么是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

答: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是指以正常驾驶姿态坐在座椅中身系安全带、一手握住方向盘时另一只手所能伸及的最大空间界面。

第四章汽车造型设计

1、什么是汽车造型设计,

答:汽车造型设计是指汽车总布置和车身总布置确定后进一步使汽车获得具体形状和艺术面貌的过程。

2、汽车造型包括哪些内容,

答:汽车造型既包括结构、性能、工艺等科学因素,也包括艺术因素和社会因素,是科学技术和艺术技巧高度融会的结晶。现代汽车产业把汽车造型设计视为占领市场、打开销路的重要竞争手段。

3、汽车造型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汽车造型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a:使汽车具有完美的艺术形象;b: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c:使汽车车身具有良好的工艺性;d:应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e:应考虑材料的装饰性能。

4、汽车的外形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汽车的外形取决于三个因素:形体构成、线形构成、装饰和色彩构成。形体构成指汽车的基本形状和整体分块,取决于汽车的总布置和车身的总布置;线形构成指赋予汽车外形覆盖件具体的形状,也就是形成汽车的雕塑形象;装饰和色彩构成是指散热器面罩、保险杠、灯具、车轮装饰罩、标志浮雕文字的造型设计汽车油漆色彩的调配。

5、怎样获得汽车外形及室内效果,

答:汽车外形及室内效果:在汽车造型设计的最初阶段,造型设计师常常以绘画形式绘制构思草图,用以记录自己的灵感和构思。在大量绘制的草图中选出若干优美的能体现时代特点的图样,从而绘制成完整的彩色效果图。

6、汽车模型雕塑的意义。

答:汽车模型雕塑的过程是在效果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汽车的艺术形象如何更好地与汽车的结构、性能和制造工艺有机结合汽车模型雕塑是汽车造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汽车模型的雕塑过程是汽车外形在的讨论过程。

5

7、什么是汽车造型的艺术性,

答:汽车造型的艺术性是通过造型艺术师的创作,用高度的艺术技巧把准确的审美观和思想感情表达在汽车的艺术形象上。

8、为什么要求汽车有整体感,

答:a:汽车造型与其它艺术一样,最重要的是具有整体感,统一、协调、完整是汽车造型的首要标准;b:为了使汽车造型获得整体感,应使汽车的三度空间具有

均衡的比例(黄金分割)。c:汽车造型的整体感,除了依靠正确的比例划分外,还须依靠巧妙的线形组织。 9、怎样获得汽车造型的动感和视觉规律, 答:在汽车造型设计时,使其形状符合人观察事物的正常感觉规律是很重要

的。使汽车具有动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是使汽车外形与自然界运动物体的外形相象;第二种是使汽车具有活泼流畅的线条和光滑的车身表面。

10、为什么要考虑车身表面的光学艺术效果,

答:车身表面就象一面光亮的镜子,必须按照球面镜的光学规律去分析它的反

射效果。研究车身的光学规律,不仅是为了检验车身是否光滑,更重要的是赋予汽车合理的外形。所以正确地考虑车身表面的光学规律,就能使汽车外形获得良好的光学效果。

11、汽车主色调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汽车的色彩设计:色彩与人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进行汽车色彩设计时首先应考虑主色调,汽车其它部分的色彩应围绕主色调进行变化。汽车主色调设计应考虑以下问题:a:考虑汽车的用途;b:考虑气候及地理条件;c:考虑城市及道路的美化。

第六章汽车的空气动力性能

1、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研究哪些内容,

答: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汽车行驶中的气动力和力矩研究;汽车表面及周围的流谱和局部流场的研究;发动机和制动装置的冷却研究;汽车内部自然通风和换气的研究。

2、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有哪两类,

答:一类是以无粘流理论为基础的欧拉(Euler) 方程计算法;一类是建立在粘性流理论基础上的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rs)方程计算方法。

3、汽车的空气阻力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空气阻力Fx是与汽车运动相反的气动力。它由五部分组成:形状阻力、摩擦阻力、诱

6

导阻力、干扰阻力、内部阻力。

4、什么是附面层与分离点,

答:空气的粘滞性是指当气体相对于表面运动时会产生内摩擦作用,因此围绕着运动物体的一个相对薄的空气层中,气流速度的变化存在速度梯度,该气流层称为附面层。汽车的表面是由不同弯曲的二维或三维曲面组成,由于附面层内的气流速度变慢而使附面层内的气体堆积起来并逐渐变厚,于是会在距物体表面某一点K 处的气流速度为零。气流在这一点与表面开始分离,该点称为分离点。

5、影响发动机罩、风窗玻璃转角部位气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有发动机罩与风窗玻璃间的夹角;发动机罩的三维曲率和结构;风窗玻璃的三维曲率和结构。

6、汽车的内部气流对车外流谱有哪两方面的影响,

答:汽车的内部气流包括使发动机或制动器冷却气流及车厢内部通风气流两部分。内部气流对车外流谱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由于一部分外部气流被引进车内从而降低了外部气流作用于车身表面的压力。其二外部气流在通过水箱、内部空气通道时由于摩擦、涡流、及漏气等而损失了动力。

7、改善汽车空气动力性能的措施有哪些,

答:汽车的外形从箱型、甲虫型、船型到楔型,经过了五个发展时期。现代轿车为了保证小的空气阻力、升力和可靠的行驶稳定性,其外形必然是在楔形的基础上不断改进。

a:汽车外形设计的局部优化;

b:采用各种气动附加装置;

c:外形设计的整体优化。

8、怎样解决发动机的冷却问题,

答:发动机冷却问题主要在于保证其散热效率。前置发动机可以较好的利用汽车前部气流来散热。冷却气流可从前围面罩的格栅、保险杠上部与格栅下条之间的间隙,以及保险杠上的开口或保险杠下部的间隙中进入。对后置发动机而言,慎重地设计才能可靠地将外部气流引进并取得良好的散热效果。后置发动机应加大风扇功率,强制气流通过水箱来散热,通风道最好密封以防止气流逸散。

9、汽车外形设计的局部优化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车头部棱角圆化对阻力的影响;

(2)前风窗立柱几流水槽形状对阻力的影响;

7

(3)车身后部形状对阻力的影响;

(4)表面的光洁度。

10、通常采用哪些气动附加装置,可以使汽车的气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答:(1)前部扰流器;

2)后扰流器; (

(3)导流罩;

(4)隔离装置。

第八章车体结构分析与设计

1、设计车体结构大致按怎样的步骤进行,

答:a:确定整个车体应有哪些主要和次要的构件组成,确定主要杆件采取怎样的截面形式。

b:确定如何构成这样的截面,截面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关系,密封或外形要求,壳体上内外装饰板或压条的固定方法以及组成截面的各部分的制造、装配方法。

c:对各个截面的初步方案制定后绘制草图。

d:将车体分成几个分总成并划分壳体,在主要大型冲压件的接缝处画线和注明连接形式。

e:同时进行应力分析计算。

f:进行详细的主图板设计,并画出零件图。

2、车体骨架杆件可分为哪三类,

答:按功能所要求的,如门柱、窗柱、门槛、门框上横梁等;加强用的如大客车顶盖上的纵梁和底架周边的搁梁,在后悬架设置的横梁等;为安装附件而设置的非承载件。 3、骨架结构中的应力集中为什么是车身结构损坏的原因之一, 答:当受力杆件的截面发生突变时,就会由于刚度突变引起截面变化处的应力集中,在经常承受交变应力的汽车车身上,应力集中可能进展裂缝,导致疲劳损坏,这是车身结构损坏的原因之一。

4、车身的大型板壳零件可分为哪三类,

答:外覆盖件、内覆盖件、骨架零件。

5、在设计车身大型零件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要求,

答:a:板壳的构造、过度和连接:在车身表面线的控制下,绘制由一个截面过度到另一个

8

截面的壳体草图,构造壳体与骨架或其他覆盖件之间的连接形式。

b:板壳的合理分块:确定分块方案应尽量满足制造工艺要求,考虑产量工装设备和成本等诸多因素。

c:提高零件的刚度:刚度差的大型覆盖件容易在源振的激励下引起板的强迫振动。板的振动将使车身内部产生很大的噪音,尤其是发生共振现象时令人感觉很不

舒服,还会造成部件的疲劳损坏。此外零件的刚度差,给生产、搬运都带来困难。因此设计壳体零件尤其要注意提高零件的刚度。

6、提高板壳零件刚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曲面和棱线等的造型,及拉延成型过程零件材料的冷作硬化,对提高刚度极为有利,平直的零件造型是不可取的。

(2)在内覆盖件和不显露的外覆盖件上设置各种形状的加强肋。

(3)大客车承载式车身上的板壳零件——其中的蒙皮张拉虽然不参与承载,但因受到张拉应力,垂直于板面的刚度得以提高。

7、什么叫车体结构的工艺性,

答:车体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产品既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够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规模下使加工方法最简单、经济。

8、如何考虑车体结构的工艺性,

答:a:车身的分块:将车身分块以决定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对零件的冲压工艺和装配工艺有很大影响。车身分块应考虑钢板材料的规格尺寸、拉延工艺性。

b:有关零件冲裁、压弯等工艺要求:车身上有许多装配附件的小孔或连接孔,应尽可能采用规则形状,如方孔、圆孔,避免使用细长孔。因为规则的孔,加工成本低。同时孔位的分布必须恰当。此外应注意减少工序和简化工艺。

c:车体的焊接装配工艺性:汽车车身的装配过程是:零件—合件—分总成图—总成。在车身设计时须相应地画出零件图—合件图—分总成图—车身焊接总成图和车身装配总成图。车身结构设计对焊接装配工艺性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车身结构的划分、焊接接头形式的设计。

d:车体的其它连接方法:车体的焊接除主要使用凸焊外,车身构件的连接还广泛使用二氧化碳保护焊、铆接及粘接技术。

e:产品的设计精度和制造精度:为获得大量生产时零部件的互换性和满足对产品的要求,设计应该对制造精度提出要求,即根据使用要求和生产条件,制定公差和技术条件。设

9

计时应对车体总装后的尺寸精度提出要求,如门与门框的配合间隙,车身表面零件接缝处的高低不平等。但是过于精确的规定将给制造装配工艺带来很大困难,所以零件设计公差、装配调整公差和技术条件的制定应该合理。

9、车身的分块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将车身分块以决定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对零件的冲压工艺和装配工艺有很大影响。车身分块应考虑钢板材料的规格尺寸;分块应考虑拉延工艺性。

10、从哪些方面考虑车体的焊接装配工艺性,

答:汽车车身的装配过程是:零件—合件—分总成图—总成。在车身设计时须相应地画出零件图—合件图—分总成图—车身焊接总成图和车身装配总成图。车身结构设计对焊接装配工艺性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车身结构的划分、焊接接头形式的设计。

11、如何考虑产品的设计精度和制造精度,

答:为获得大量生产时零部件的互换性和满足对产品的要求,设计应该对制造精度提出要求,即根据使用要求和生产条件,制定公差和技术条件。设计时应对车体总装后的尺寸精度提出要求,如门与门框的配合间隙,车身表面零件接缝处的高低不平等。但是过于精确的规定将给制造装配工艺带来很大困难,所以零件设计公差、装配调整公差和技术条件的制定应该合理。

12、改善车体的耐腐蚀性一般通过哪两种途径,

答:汽车经常处于容易使钢板锈蚀的环境中,如雨水的浸湿、工业大气污染以及临海地区盐氛的侵蚀等。由于车身形状和结构复杂,焊接接头多,易受腐蚀的部

位也随之增多。改善车体的耐腐蚀性一般通过二种途径:其一是改进车身结构,其二是采用各种保护膜,改善材料的抗腐蚀性。

13、车身的振动有哪些危害,

答:车身是一个多自由度的弹性系统,在外界力的激励下将产生变形,引起系统的振动,当外界激振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接近,或成比例关系时将发生共振。共振不仅使乘员感到不适,而且带来噪音和部件的疲劳损坏,还会破坏车身表面的防护层和车身的密封性,从而削弱抗腐蚀性能。

14、车内噪声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哪三类,

答:(1)空气动力性噪声(简称空气噪声);

(2)机械性躁声;

(3)空腔共鸣。

10

15、车内噪声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

答:车内噪声与汽车结构密切相关,它是影响汽车舒适性、语言清晰度、听觉损害程度、行车安全性以及在车内对车外各种音响、信号识别能力的重要因素。车内噪声的控制措施:隔声;吸声;衰减处理。

第九章车身部件结构设计

1、车门设计有哪些要求,

答:a:具有必要的开度,并能使车门停在最大开度上,以保证上下车方便;

b:安全可靠。车门能锁住,行车或撞车时门不会自动打开;

c:开关及玻璃升降方便;

d:具有良好的密封;

e:具有足够的刚度,不易变形下沉,行车时不振动;

f:制造工艺性好,易于冲压和便于安装附件;

g:外形上与整车协调。

2、车门的结构型式有哪些,车门的结构(旋转门)有几部分组成, 答:车门的结构型式很多,有旋转门、拉门、折叠门和外摆式车门。车门有壳体、附件和内饰盖板三部分组成。

3、车门附件包括哪些部分,

答:车门附件包括车门铰链、车门开度限制器、带有内外操作手柄的门锁、定位器、车门密封条,在车门内外板之间还装有玻璃、玻璃导槽和导轨及玻璃升降器等。 4、对车门锁装置有哪些要求,

答:(1)操纵内外手柄时,车门能轻便地打开,关闭时门锁装置具有对车门运动的导向和定位作用。

(2)门锁应具有两档锁紧位置——全锁紧和半锁紧,以防止汽车行驶时车门突然打开,起安全保险作用。

(3)设有锁止机构。

(4)具有防误锁作用。

(5)强度要求。

5、对玻璃升降器有哪些要求,

答:(1)升降平稳,工作可靠,无冲击和阻滞现象,无碾扎声。

11

(2)操纵轻便省力。

(3)具有防止手压玻璃时升降器发生逆转的制动机构。

6、臂式玻璃升降器有哪些典型部件,

答:(1)防止玻璃升降器发生逆转的制动机构。

2)平衡机构。 (

(3)传动机构。

7、风窗设计有哪些要求,

答:风窗设计对驾驶员和乘员的视野、安全和舒适性以及汽车的外形、空气阻力等都有较大影响。风窗详细设计前,1:1的车身游泥模型和内部模型,车身主要结构形式和截面尺寸、形状,覆盖件的分块和结构的相互关系都已大致拟订,因此为风窗的详细设计提供了必要条件。

a:风窗表面形状及玻璃边界的确定:现代汽车上大多采用变母线的曲面风窗表面,即母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率均匀变化的曲线,以满足造型的要求。

b:风窗密封结构和玻璃:曲面风窗均为闭式的。在车身的风窗框与风窗玻璃之间,用橡胶密封条连接。密封条起到密封与缓冲作用,可以防止车身受扭转使窗框变形时损坏玻璃。目前用于汽车上的安全玻璃有两类;钢化玻璃与夹层玻璃。

8、风窗采用什么密封结构,

答:曲面风窗均为闭式的。在车身的风窗框与风窗玻璃之间,用橡胶密封条连接。密封条起到密封与缓冲作用,可以防止车身受扭转使窗框变形时损坏玻璃。目前用于汽车上的安全玻璃有两类;钢化玻璃与夹层玻璃。

9、什么是汽车的前后板制件,

答:汽车前板制件是指散热器框架和面罩、前翼子板、挡泥板、发动机罩及一些连接板等。汽车后端板制件是由后翼子板、后围板、翼子板加强板、护板以及支撑板等组成一个刚性框架,固定在车身后端的地板上,形成行李箱。

10、行李箱盖的铰链机构有什么作用,

答:铰链机构用以悬挂发动机罩和行李箱盖并使其开关自如。从使用角度应满足下列要求:保证盖有足够的开度、开闭盖轻便灵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第十一章座椅设计

1、汽车座椅有什么作用,

12

答:支撑乘员的重量、缓和和衰减由车身传来的冲击和振动、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为乘客创造安全舒适的条件。汽车座椅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应有良好的静态特性、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刚度和寿命,并能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减少乘客的受伤程度。

2、汽车座椅的结构组成,

答:汽车座椅一般由骨架、坐垫、靠背和调节装置组成。骨架固定在车身地板上,用以支撑整个座椅和人体重量。坐垫和靠背是由弹性元件、蒙皮和褥垫构成。调节机构用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乘员对乘坐和操作的不同要求。

3、什么是座椅的动态特性,

答:座椅的动态特性是指座椅对从汽车的悬架、车轮、车身等振动系统传来的冲击和振动所能起到的缓冲作用和消振特性。

4、汽车振动对人体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在汽车内,人是振动的承受者。人体对振动的反应是评价汽车平稳性的基础。当汽车在不平路面行驶时,将承受不规则的随机振动,从而导致乘员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疲劳和不适感。 5、汽车有哪几个减振环节,

答:分析汽车的振动系统可见,主要减振环节有三个,即轮胎、悬架和座椅。它们构成一个串联系统。降低轮胎和悬架的刚度,虽可改变舒适性,但改动余地不大,因为这样会使轮胎乘载能力下降,寿命降低:而且会使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操纵性恶化。因此改变座椅的振动参数对于改善舒适性有特殊作用。

6、座椅的振动参数是什么,

答:(1)刚度;(2)阻尼系数。

7、怎样优选座椅的振动参数,

答:座椅振动参数的合理选择必须与整车振动参数相匹配,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而关键在于如何获得最佳匹配。利用五自由度振动模型和优化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寻找座椅振动参数的最佳匹配方法,计算结果已为试验证实。

8、什么是座椅的静态特性,

答:座椅的静态特性是指座椅的结构形式、几何参数、人体接触坐垫和靠背的体压分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受栽轮廓等技术参数对乘坐舒适性的关系特性。

9、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最舒适的乘坐姿势时的体压分布应如何保证, 答:(1)人体的大部分质量以较大的支撑面积、较小的单位压力合理地分布到坐垫和靠背

13

上;

(2)压力分布从小到大平滑地过渡,避免突然的变化。

10、评价与鉴定汽车座椅的优劣,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主要应考虑:1)座椅的静态特性;2)座椅的动态特性;3)座椅的调节方式与范围;4)座椅的结构强度、外观造型与品质成本等。

11、如何进行座椅平顺性的实车道路试验,

答:试验用以评价座椅与悬架的匹配关系。被测试车辆在规定载荷和车速条件下,在平直、良好、坡度小于1%的路面上匀速行驶,至少应在车架、车桥、座椅下的地板上及坐垫、靠背上安装传感器。在对记录信号进行概率分布性、平稳性和随机性检验合格后,可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有关测定的加速度自功率谱曲线。

12、座椅的强度试验包括哪些内容,

答:座椅的强度试验包括座椅骨架固定强度试验,向靠背加载的强度试验,向头枕加载的强度试验,靠背的疲劳试验和坐垫的疲劳试验等五大项。

第十二章汽车的通风、采暖与制冷

1、为了保证车厢内的良好气候,车身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1)车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2)车内空气流通要均匀;3)车厢内有适宜的温度;4)车厢内有适宜的湿度;5)车内气压比车外稍高。

2、车身的通风系统有哪些作用,

答:通风系统的作用是向车厢内输送新鲜空气,并把污浊空气排出车厢,是车厢里的空气满足设计要求。通风系统是汽车上长期运转的系统。车身的通风系统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形式。

3、车身的通风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车身的通风系统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形式。

a: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行车时相对运动产生的气流压力差形成的。自然通风不需要能源且结构简单。缺点是通风不均匀易造成车厢内穿堂风,而车速变化会影响通风量。

b: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使用换气扇将空气送入车厢内,这种形式需要能源和设备。在备有冷暖气设备的车身上多半采用通风、采暖和制冷的联合装置。

4、暖气装置根据热源分为哪两种,

答:汽车暖气装置主要用于冬季给驾驶室和车厢供暖,风窗玻璃除霜以及改善发动机的低温

14

起动性能,以改善驾驶员的劳动条件和提高乘坐舒适性。暖气装置可以根据热源分为以下两种:

(1)非独立式利用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的剩余热量。

(2)独立式利用燃料在燃烧器中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5、汽车加热器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答:汽车加热器由燃料室、热交换器、供给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6、汽车加热器设计有什么特点,

答:汽车本身空间有限,要求加热器体积和质量小、燃料省以及耗电少。 7、汽车加热器按热交换介质分几种,

答:(1)空气加热器;(2)水加热器;(3)空气和水综合加热器。

8、汽车冷气系统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答:(1)制冷原理;(2)制冷剂;(3)制冷系统的结构;(4)国内汽车制冷装置生产情况;(5)汽车制冷系统的发展趋势。

9、制冷系统的结构怎样,

答:(1)汽车冷气系统的布置

(2)压缩机

(3)冷凝器

(4)蒸发器

(5)膨胀阀

10、怎样计算汽车空调制冷量,

答:根据车厢内外所确定的空气参数,按汽车结构、车厢容量和乘客数等因素计算车厢的热负荷,用人工制冷的方法将车厢内的热量向外转移。车厢热负荷就是制冷装置的负荷,即所需的制冷量。车厢热负荷可以按传热学原理进行计算,也可以根据车型和座位数加以选用。 11、汽车车厢的隔热有什么重要性, 车厢的隔热很重要,若隔热性能差,热(冷)损失将会变大,势必消耗

加热(或制冷)设备更多的能量。且隔热性能差,会使车厢内表面对人体的

热辐射增加,甚至由于车厢内外壁面温度差太小而出现结霜现象,从而影响旅客的舒适性。

汽车车身的隔热一般采用隔热层。隔热层由玻璃纤维、胶合板、毛毯、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就是指 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0, 0, 4, 3) B.(3, 4, 0, 0) C.(2, 0, 1, 0) D.(3, 0, 4, 0) 3.则 A.无可行解 B.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 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 对任意可行解X 与Y,存在关系 A.Z > W B.Z = W C.Z≥W D.Z≤W 5.有6 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

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 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 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 6、下例错误的说法就是 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大值 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就是 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个基变量 B.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 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就是

运筹学习题精选

运筹学习题精选

运筹学习题精选 第一章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选择 1.在线性规划模型中,没有非负约束的变量称为……………………………………………………( C ) A.多余变量 B.松弛变量 C.自由变量 D.人工变量 2.约束条件为0 AX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集 b ,≥ =X 是………………………………………( B ) A.补集 B.凸集 C.交集 D.凹集 3.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则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 C)上达到。 A.内点 B.外点 C.顶点 D.几何点 4.线性规划标准型中bi(i=1,2,……m)必须是…………………………………………………( B) A.正数 B.非负数 C.无约束 D.非零的 5.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可行解X对应于可行域D 的………………………………………………( D) A.外点 B.所有点 C.内点 D.极点 6.基本可行解中的非零变量的个数小于约束条件数时,该问题可求得……………………………( B ) A.基本解 B.退化解 C.多重解 D.无解 7.满足线性规划问题全部约束条件的解称为…………………………………………………( C ) A.最优解 B.基本解 C.可行解 D.多重解 8.线性规划一般模型中,自由变量可以用两个非负变量的(B )代换。 A.和 B.差 C.积 D.商 9.当满足最优检验,且检验数为零的变量的个数大于基变量的个数时,可求得………………………( A ) 第 2 页共 30 页

第 3 页 共 30 页 A .多重解 B .无解 C .正则解 D .退化解 10.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必定存在一个( D )是最优解。 A .无穷多解 B. 基解 C. 可行解 D. 基可行解 填空 计算 1. 某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已知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求使该厂获利最大的生产计划。 2. 目标函数为max Z =28x4+x5+2x6,约束形式为“≤”,且x1,x2,x3为松弛变量, 表中的解代入目标函数中得Z=14,求出a~g 的值,并判断→j c 0 0 0 28 1 2 B C 基 b 1x 2x 3x 4x 5x 6x 2 6x A 3 0 -14/3 0 1 1 0 2x 5 6 D 2 0 5/2 0 28 4x 0 0 E F 1 0 0 j j z c - B C 0 0 -1 G

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并用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处理缺页中断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实验名称虚拟页式管理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网络 实验日期成绩指导教师赵安科 (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主要仪器设备④实验内容与步骤⑤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⑥实验结果与分析⑦问题建议) 实验二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并用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处理缺页中断 1.内容: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处理 2.思想: 装入新页置换旧页时,若旧页在执行中没有被修改过,则不必将该页重写磁盘。因此,页表中增加是否修改过的标志,执行“存”指令和“写”指令时将对应的修改标志置成“1” 3.要求及方法: ①设计一个地址转换程序来模拟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当访问的页在主存时则形成绝对地址,但不去模拟指令的执行,可以输出转换后的绝对地址来表示一条指令已执行完成。当访问的页不在主存中时,则输出“*页号”来表示硬件产生了一次缺页中断。模拟地址转换流程见图1。 ②编制一个FIFO页面调度程序;FIFO页面调度算法总是先调出作业中最先进入主存中的哪一页。因此可以用一个数组来表示(或构成)页号队列。数组中每个元素是该作业已在主存中的页面号,假定分配给作业的页架数为m,且该作业开始的m页已装入主存,则数组可由m个元素构成。 P[0],P[1],P[2],…,P[m-1] 它们的初值为P[0]:=0,P[1]:=1,P[2]:=2,…,P[m-1]:=m-1 用一指针K指示当要调入新页时应调出的页在数组中的位置,K的初值为“0”,当产生缺页

中断后,操作系统总是选择P[K]所指出的页面调出,然后执行: P[K]:=要装入的新页页号 K :=(k+1)mod m 在实验中不必实际地启动磁盘执行调出一页和装入一页的工作,而用输出“OUT 调出的页号”和“IN 要装入的新页页号”来模拟一次调出和装入过程,模拟程序的流程图见附图1。 按流程控制过程如下: 提示:输入指令的页号和页内偏移和是否存指令?? ? 0 1非存指令存指令,若d 为-1则结束,否则进 入流程控制过程,得P 1和d ,查表在主存时,绝对地址=P 1×1024+d ③ 假定主存中页架大小为1024个字节,现有一个共7页的作业,其副本已在磁盘上。系统为该作业分配了4个页架,且该作业的第0页至第3页已装入内存,其余3页未装入主 依次执行上述指令调试你所设计的程序(仅模拟指令的执行,不考虑序列中具体操作的执行)。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及参考全部解答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为研究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状况,建立了各省市旅游外汇收入(Y ,百万美元)、旅行社职工人数(X1,人)、国际旅游人数(X2,万人次)的模型,用某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估计结果如下: i i i X X Y 215452.11179.00263.151?++-= t= R 2= 92964.02=R F= n=31 1)从经济意义上考察估计模型的合理性。 2)在5%显着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21,ββ的显着性。 3)在5%显着性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着性。 练习题参考解答: (1)由模型估计结果可看出:从经济意义上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均与旅游外汇收入正相关。平均说来,旅行社职工人数增加1人,旅游外汇收入将增加百万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增加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加百万美元。这与经济理论及经验符合,是合理的。 (2)取05.0=α,查表得048.2)331(025.0=-t 因为3个参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048.2)331(025.0=-t ,说明经t 检验3个参数均显着不为0,即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分别对旅游外汇收入都有显着影响。 (3)取05.0=α,查表得34.3)28,2(05.0=F ,由于34.3)28,2(1894.19905.0=>=F F ,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联合起来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着影响,线性回归方程显着成立。 表给出了有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的部分结果:

表 方差分析表 1)回归模型估计结果的样本容量n 、残差平方和RSS 、回归平方和ESS 与残差平方和RSS 的自由度各为多少 2)此模型的可决系数和调整的可决系数为多少 3)利用此结果能对模型的检验得出什么结论能否确定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各自对Y 都有显着影响 练习题参考解答: (1) 因为总变差的自由度为14=n-1,所以样本容量:n=14+1=15 因为 TSS=RSS+ESS 残差平方和RSS=TSS-ESS=66042-65965=77 回归平方和的自由度为:k-1=3-1=2 残差平方和RSS 的自由度为:n-k=15-3=12 (2)可决系数为:265965 0.99883466042 ES R TSS S = == 修正的可决系数:2 2 2 115177 110.998615366042 i i e n R n k y --=-=-?=--∑∑ (3)这说明两个解释变量 2X 和.3X 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很显着的影响,但是还不 能确定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各自对Y 都有显着影响。 经研究发现,家庭书刊消费受家庭收入及户主受教育年数的影响,表中为对某地区部分家庭抽样调查得到样本数据: 表 家庭书刊消费、家庭收入及户主受教育年数数据

运筹学典型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60分) 1、已知线性规划(20分) MaxZ=3X1+4X2 X1+X2≤5 2X1+4X2≤12 3X1+2X2≤8 X1,X2≥0 其最优解为: 基变量X1X2X3X4X5 X33/2 0 0 1 -1/8 -1/4 X25/2 0 1 0 3/8 -1/4 X1 1 1 0 0 -1/4 1/2 σj 0 0 0 -3/4 -1/2 1)写出该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2)若C2从4变成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 3)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4)如果增加一种产品X6,其P6=(2,3,1)T,C6=4该产品是否应该投产?为什么?解: 1)对偶问题为 Minw=5y1+12y2+8y3 y1+2y2+3y3≥3 y1+4y2+2y3≥4 y1,y2≥0 2)当C2从4变成5时, σ4=-9/8 σ5=-1/4 由于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仍然都是小于0的,所以最优解不变。 3)当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 X=9/8 29/8 1/4 由于基变量的值仍然都是大于0的,所以最优解的基变量不会发生变化。 4)如果增加一种新的产品,则 P6’=(11/8,7/8,-1/4)T σ6=3/8>0 所以对最优解有影响,该种产品应该生产 2、已知运输问题的调运和运价表如下,求最优调运方案和最小总费用。(共15分)。 B1B2B3产量销地 产地 A1 5 9 2 15 A2 3 1 7 11 A3 6 2 8 20 销量18 12 16 解:初始解为

计算检验数 由于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小于0,所以不是最优解,需调整 调整为: 重新计算检验数 所有的检验数都大于等于0,所以得到最优解 3、某公司要把4个有关能源工程项目承包给4个互不相关的外商投标者,规定每个承包商只能且必须承包一个项目,试在总费用最小的条件下确定各个项目的承包者,总费用为多少?各承包商对工程的报价如表2所示: (15分) 项目 投标者 A B C D 甲 15 18 21 24 乙 19 23 22 18 丙 26 17 16 19 丁 19 21 23 17 答最优解为: X=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总费用为50 4. 考虑如下线性规划问题(24分)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18 1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2 0 0 11 A 3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7 12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0 2 2 11 A 3 0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运筹学试题

运筹学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运筹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线性规划闯题中,如果在约束条件中出现等式约束,我们通常用增加___的方法来产生初始可行基。 2.线性规划模型有三种参数,其名称分别为价值系数、___和___。 3.原问题的第1个约束方程是“=”型,则对偶问题相应的变量是___变量。 4.求最小生成树问题,常用的方法有:避圈法和 ___。 5.排队模型M/M/2中的M,M,2分别表示到达时间为___分布,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和服务台数为2。 6.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决策自然条件,但决策人无法估计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那么这种决策类型称为____型决策。 7.在风险型决策问题中,我们一般采用___来反映每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 8.目标规划总是求目标函数的___信,且目标函数中没有线性规划中的价值系数,而是在各偏差变量前加上级别不同的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无分。 9.使用人工变量法求解极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当所有的检验数在基变量中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表明该线性规划问题【】 A.有唯一的最优解 B.有无穷多最优解 C.为无界解 D.无可行解 10.对偶单纯形法解最大化线性规划问题时,每次迭代要求单纯形表中【】 A.b列元素不小于零 B.检验数都大于零 C.检验数都不小于零 D.检验数都不大于零

11.已知某个含10个结点的树图,其中9个结点的次为1,1,3,1,1,1,3,1,3,则另一个结点的次为【】 A.3 B.2 C.1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2.如果要使目标规划实际实现值不超过目标值。则相应的偏离变量应满足【】 13.在运输方案中出现退化现象,是指数字格的数目【】 A.等于 m+n B.等于m+n-1 C.小于m+n-1 D.大于m+n-1 14.关于矩阵对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矩阵对策的解可以不是唯一的 C.矩阵对策中,当局势达到均衡时,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都将意味着自己更少的赢得和更大的损失 D.矩阵对策的对策值,相当于进行若干次对策后,局中人I的平均赢得或局中人Ⅱ的平均损失值 【】 A.2 8.—l C.—3 D.1 16.关于线性规划的原问题和对偶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原问题为元界解,则对偶问题也为无界解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1)

1、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Y =101.4-4.78X (45.2)(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 (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答:(1)系数的符号是正确的,政府债券的价格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利率的上升会引起政府债券价格的下降。 (2)i Y 代表的是样本值,而i ?Y 代表的是给定i X 的条件下i Y 的期望值,即?(/)i i i Y E Y X =。此模型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出的回归结果,左边应当是i Y 的期望值,因此是i ?Y 而不是i Y 。 (3)没有遗漏,因为这是根据样本做出的回归结果,并不是理论模型。 (4)截距项101.4表示在X 取0时Y 的水平,本例中它没有实际意义;斜率项-4.78表明利率X 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引起政府债券价格Y 降低478美元。 2、有10户家庭的收入(X ,元)和消费(Y ,百元)数据如下表: 10户家庭的收入(X )与消费(Y )的资料 X 20 30 33 40 15 13 26 38 35 43 Y 7 9 8 11 5 4 8 10 9 10 若建立的消费Y 对收入X 的回归直线的Eviews 输出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var Adjusted R-squared 0.892292 F-statistic 75.55898 (1)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及解释能力。 (2)在95%的置信度下检验参数的显着性。(0.025(10) 2.2281t =,0.05(10) 1.8125t =,0.025(8) 2.3060t =,0.05(8) 1.8595t =) (3)在95%的置信度下,预测当X =45(百元)时,消费(Y )的置信区间。(其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3)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问最优解是否有变化; 4)c2 由 1 变为 2,是否影响最优解,如有影响,将新的解求出。 Cj CB 0 0 Cj-Zj 0 4 Cj-Zj 3 4 Cj-Zj 最优解为 X1=1/3,X3=7/5,Z=33/5 2对偶问题为Minw=9y1+8y2 6y1+3y2≥3 3y1+4y2≥1 5y1+5y2≥4 y1,y2≥0 对偶问题最优解为 y1=1/5,y2=3/5 3 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 则P2’=(1/3,1/5σ2=-4/5<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4)c2 由 1 变为2 σ2=-1<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7. 求如图所示的网络的最大流和最小截集(割集,每弧旁的数字是(cij , fij )。(10 分) V1 (9,5 (4,4 V3 (6,3 T 3 XB X4 X5 b 9 8 X1 6 3 3 X4 X3 1 8/5 3 3/5 3/5 X1 X3 1/3 7/5 1 0 0 1 X2 3 4 1 -1 4/5 -11/5 -1/3 1 - 2 4 X 3 5 5 4 0 1 0 0 1 0 0 X4 1 0 0 1 0 0 1/3 -1/ 5 -1/5 0 X5 0 1 0 -1 1/5 -4/5 -1/3 2/5 -3/5 VS (3,1 (3,0 (4,1 Vt (5,3 V2 解: (5,4 (7,5 V4 V1 (9,7 (4,4 V3 (6,4 (3,2 Vs (5,4 (4,0 Vt (7,7 6/9 V2 最大流=11 (5,5 V4 8. 某厂Ⅰ、Ⅱ、Ⅲ三种产品分别经过 A、B、C 三种设备加工。已知生产单位各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设备的现有加工能力及每件产品的预期利润见表:ⅠⅡⅢ设备能力(台.h A 1 1 1 100 B 10 4 5 600 C 2 2 6 300 单

运筹学例题

某昼夜服务的公交线路 解:设x i 表示第i班次时开始上班的司机和乘务人员数,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目标函数:Min x1 + x2 + x3 + x4 + x5 + x6 s.t. x1 + x6≥60 x1 + x2≥70 x2 + x3≥60 x3 + x4≥50 x4 + x5≥20 x5 + x6≥30 x1,x2,x3,x4,x5,x6 ≥0 解得50,20,50,0,20,10(x1到x6)一共需要150人 一家中型的百货商场 解:设x i ( i = 1,2,…,7)表示星期一至日开始休息的人数,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目标函数:Min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s.t. x1 + x2 + x3 + x4 + x5 ≥28 x2 + x3 + x4 + x5 + x6≥15 x3 + x4 + x5 + x6 + x7≥24 x4 + x5 + x6 + x7 + x1≥25 x5 + x6 + x7 + x1 + x2≥19 x6 + x7 + x1 + x2 + x3≥31 x7 + x1 + x2 + x3 + x4≥28 x1,x2,x3,x4,x5,x6,x7 ≥0 解得12.0.11.5.0.8.0(x1到x7) 最小值36 某工厂要做100套钢架 设x1,x2,x3,x4,x5 分别为5 种方案下料的原材料根数。这样我们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Min x1 + x2 + x3 + x4 + x5 s.t. x1 + 2x2 +x4≥100 2x3+2x4 +x5≥100 3x1+x2+2x3+3x5≥100 x1,x2,x3,x4,x5≥0 解得30,10,0,50,0 只需要90根原料造100钢架某工厂要用三种原料1、2、3 设设x ij 表示第i 种(甲、乙、丙)产品中原料j 的含量。 目标函数:Max z = -15x11+25x12+15x13-30x21+10x22-40x31-10x33 s.t. 0.5 x11-0.5 x12 -0.5 x13≥0 -0.25x11+0.75x12 -0.25x13≤0 0.75x21-0.25x22 -0.25x23≥0 -0.5 x21+0.5 x22 -0.5 x23≤0 x11+x21 +x31≤100 x12+x22 +x32≤100 x13+x23+x33≤60 x ij≥0 , i = 1,2,3; j = 1,2,3 解得x11=100,x12=50,x13=50原料分别为第1种100 第2种50 第3种50 资源分配 解:将问题按工厂分为三个阶段,甲、乙、丙三个厂分别编号为1、2、3厂。设sk= 分配给第k个厂至第3个厂的设备台数(k=1、2、3)。xk=分配给第k个工厂的设备台数。 已知s1=5, 并有S2=T1(s1,x1)=s1-x1,S3=T2(s2,x2)=s2-x2从Sk与Xk的定义,可知s3=x3 以下我们从第三阶段开始计算。Maxr3(s3,x3)=r3(s3,x3)即F3(s3)= Maxr3(s3,x3)=r3(s3,x3). 第二阶段F2(s2)=max[r2(s2,x2)+f3(s3)]第一阶段当s1=5时最大盈利为f1(5)=max[r1(5,x1)+f2(5-x1)] 得出2个方案⑴分配给甲0台乙0台丙3台⑵分配甲2台乙2台丙1台,他们的总盈利值都是21. 背包 设Sk=分配给第k种咨询项目到第四种咨询项目的所有客户的总工作日Xk=在第k种咨询项目中处理客户的数量已知s1=10,有S2=T1(s1,x1)=s1-x1. S3=T2(s2,x2)=s2-3x2. S4=T3(s3,x3)=s3-4x3,第四阶段F4(s4)=maxr4(s4,x4)=r4(s4,[s4/7])第三阶段F3(s3)=max[r3(s3,x3)+f4(s3-4x3)]第二阶段F2(s2)=max[r2(s2,x2)+f3(s2-3x2)]第一阶段已知s1=10,又因s2=s1-x1有F1(10)=max[r1(10,x1)+f2(10-x1)] 综上当x1*=0,x2*=1,x3*=0,x4*=1,最大盈利为28 京城畜产品 解:设:0--1变量xi = 1 (Ai 点被选用)或0 (Ai 点没被选用)。这样我们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Max z =36x1+40x2+50x3+22x4+20x5+30x6+25x7+48x8+58x9+61x10 s.t. 100x1+120x2+150x3+80x4+70x5+90x6+80x7+140x8+160x9+180x10 ≤720 x1 + x2 + x3 ≤2 x4 + x5 ≥1 x6 + x7 ≥1 x8 + x9 + x10 ≥2 xi≥0 且xi为0--1变量,i = 1,2,3,……,10 函数值245 最优解1,1,0,0,1,1,0,0,1,1(x1到x10的解) 高压容器公司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⒈计量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B 】 A 总量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平均数据 D 相对数据 ⒉横截面数据是指【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⒊下面属于截面数据的是【D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工业产值 ⒋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B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⒌回归分析中定义【 B 】 A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非随机变量 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二、填空题 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理论,可以理解为数学、统计学和_经济学_三者的结合。 ⒉现代计量经济学已经形成了包括单方程回归分析,联立方程组模型,时间序列分 析三大支柱。

⒊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最基本方法是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理论(或假说)陈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收集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参数的估计、检验和模型修正、预测和政策分析。 ⒋常用的三类样本数据是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⒌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有不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和恒 等关系。 三、简答题 ⒈什么是计量经济学?它与统计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计量经济学就是对经济规律进行数量实证研究,包括预测、检验等多方面的工作。计量经济学是一种定量分析,是以解释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密切联系,如数据收集和处理、参数估计、计量分析方法设计,以及参数估计值、模型和预测结果可靠性和可信程度分析判断等。可以说,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不仅贯穿计量经济分析过程,而且现代统计学本身也与计量经济学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统计学也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经济问题的数字化特征和结论,也有对经济参数的估计和分析,也进行经济趋势的预测,并利用各种统计量对分析预测的结论进行判断和检验等,统计学的这些内容与计量经济学的内容都很相似。反过来,计量经济学也经常使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筛选数据、选择变量和检验相关结论,统计分析是计量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基础之一。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的根本区别在于,计量经济学是问题导向和以经济模型为核心的,而统计学则是以经济数据为核心,且常常是数据导向的。典型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从具体经济问题出发,先建立经济模型,参数估计、判断、调整和预测分析等都是以模型为基础和出发点;典型的统计学研究则并不一定需要从具体明确的问题出发,虽然也有一些目标,但可以是模糊不明确的。虽然统计学并不排斥经济理论和模型,有时也会利用它们,但统计学通常不一定需要特定的经济理论或模型作为基础和出发点,常常是通过对经济数据的统计处理直接得出结论,统计学侧重的工作是经济数据的采集、筛选和处理。 此外,计量经济学不仅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经济问题的一些数字特征,而且是借助于经济思想和数学工具对经济问题作深刻剖析。经过计量经济分析实证检验的经济理论和模型,能够对分析、研究和预测更广泛的经济问题起重要作用。计量经济学从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出发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的过程,也是对经济理论证实或证伪的过程。这些是以处理数

运筹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思考题 (1)微分学求极值的方法为什么不适用于线性规划的求解? (2)线性规划的标准形有哪些限制?如何把一般的线性规划化为标准形式? (3)图解法主要步骤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线性规划最优解有那些特点? (4)什么是线性规划的可行解,基本解,基可行解?引入基本解和基可行解有什么作用? (5)对于任意基可行解,为什么必须把目标函数用非基变量表示出来?什么是检验数?它有什么作用?如何计算检验数? (6)确定换出变量的法则是什么?违背这一法则,会发生什么问题? (7)如何进行换基迭代运算? (8)大M法与两阶段法的要点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 (9)松弛变量与人工变量有什么区别?试从定义和处理方式两方面分析。 (10)如何判定线性规划有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和无最优解?为什么? 2.建立下列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1)某厂生产A,B,C三种产品,每件产品消耗的原料和设备台时如表1-18所示: 润最大的模型。 (2)某公司打算利用具有下列成分(见表1-19)的合金配制一种新型合金100公斤,新合金含铅,锌,锡的比例为3:2:5。 如何安排配方,使成本最低? (3)某医院每天各时间段至少需要配备护理人员数量见表1-20。

表1-20 假定每人上班后连续工作8小时,试建立使总人数最少的计划安排模型。能否利用初等数学的视察法,求出它的最优解? (4)某工地需要30套三角架,其结构尺寸如图1-6所示。仓库现有长6.5米的钢材。如何下料,使消耗的钢材最少? 图1-6 3. 用图解法求下列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 ?≥≤+-≥+≥++=0 ,425.134 1 2 64 min )1(21212 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z ?????? ?≥≤+≥+-≤++=0 ,82 5 1032 44 max )2(21212 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z ????? ????≥≤≤-≤+-≤++=0 ,6 054 4 22232 96 max )3(2122 12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z ??? ??≥≤+-≥+ +=0,1 12 34 3 max )4(2 12 12121x x x x x x x x z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实验参考2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 一.实验目的 (1)深入了解存储管理如何实现地址转换。 (2)进一步认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如何处理缺页中断。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完成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过程和模拟缺页中断的处理。 三.实验原理 页式存储管理把内存分割成大小相等位置固定的若干区域,叫内存页面,内存的分配以“页”为单位,一个程序可以占用不连续的页面,逻辑页面的大小和内存页面的大小相同,内外存的交换也以页为单位进行,页面交换时,先查询快表,若快表中找不到所需页面再去查询页表,若页表中仍未找到说明发生了缺页中断,需先将所需页面调入内存再进行存取。 四.实验部分源程序 #define size 1024//定义块的大小,本次模拟设为1024个字节。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ruct plist { int number; //页号 int flag; //标志,如为1表示该页已调入主存,如为0则还没调入。 int block; //主存块号,表示该页在主存中的位置。 int modify; //修改标志,如在主存中修改过该页的内容则设为1,反之设为0 int location; //在磁盘上的位置 }; //模拟之前初始化一个页表。 struct plist p1[7]={{0,1,5,0,010},{1,1,8,0,012},{2,1,9,0,013},{3,1,1,0,021},{4,0,-1,0,022},{5,0,-1,0,023},{6, 0,-1,0,125}}; //命令结构,包括操作符,页号,页内偏移地址。 struct ilist { char operation[10]; int pagenumber; int address; }; //在模拟之前初始化一个命令表,通过程序可以让其顺序执行。 struct ilist p2[12]={{"+",0,72},{"5+",1,50},{"*",2,15},{"save",3,26},

运筹学例题解析

(一)线性规划建模与求解 B.样题:活力公司准备在5小时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1 单位分别消耗2小时、1小时。又根据市场需求信息,乙产品的产量应该至少是甲产品产量的3倍。已知甲、乙两种产品每销售1单位的利润分别为3百元和1百元。请问:在5小时内,甲、乙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单位,才能够使得总销售利润最大 要求:1、建立该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2、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和最大销售利润值,并写出解的判断依据。如果不存在最优解,也请说明理由。 解:1、(1)设定决策变量: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1 、x 2 单位 。 (2)目标函数: max z=2 x 1+x 2 (3)约束条件如下:1221 12 25..3,0+≤??≥??≥?x x s t x x x x 2、该问题中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和顶点见图1所示,其中可行域用阴影部分标记,不等式约束条件及变量约束要标出成立的方向,目标函数只须画出其中一条等值线, 结论:本题解的情形是: 无穷多最优解 ,理由: 目标函数等值线 z=2 x 1+x 2与约 束条件2 x 1+x 2≤5的边界平行 。甲、乙两种产品的最优产量分别为 (5,0)或(1,3)单位;最大销售利润值等于 5 百元。 (二)图论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样题 A.正考样题(最短路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清华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第三版267-268页例 13)某企业使用一台设备,每年年初,企业都要做出决定,如果继续使用旧的,要付维修费;若购买一台新设备,要付购买费。但是变卖旧设备可以获得残值收入,连续使用1年、2年、3年、4年以上卖掉的设备残值分别为8万元、6万元、3万元和0万元。试制定一个5年的更新计划,使总支出最少。已知设备在各年的购买费与维修费如表2所示。要求:(1)建立某种图论模型;(2)求出最少总支出金额。

《运筹学》题库

运筹学习题库 数学建模题(5) 1、某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均需要A 、B 、C 三种资源,每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及单位产品销售后所能获得的利润值以及这三种资源的储备如下表所示: 试建立使得该厂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模型,不求解。 解:设甲、乙产品的生产数量应为x1、x2,则x1、x2≥0,设z 是产品售后的总利润,则 max z =70x 1+120x 2 s.t. ????? ??≥≤+≤ +≤+0 300103200643604921212121x x x x x x x x , 2建立使利润最大的生产计划的数学模型,不求解。 解:设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数量为x 1、x 2, 设z 为产品售后总利润,则max z= 4x 1+3x 2 s.t. ???????≥≤≤+≤+ ,50040005.253000222112121x x x x x x x 3、一家工厂制造甲、乙、丙三种产品,需要三种资源——技术服务、劳动力和行政管理。每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单位产品销售后所能获得的利润值以及这三种资源的储备量如下表所示:

建立使得该厂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模型,不求解。 解: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设甲、乙、丙三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应为x 1、x 2、x 3,则x 1、x 2、x 3≥0,设z 是产品售后的总利润,则 max z =10x 1+6x 2+4x 3 s.t. ???????≥≤++≤++≤++0 3006226005410100321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4、一个登山队员,他需要携带的物品有:食品、氧气、冰镐、绳索、帐篷、照相器材、通 信器材等。每种物品的重量合重要性系数如表所示。设登山队员可携带的最大重量为25kg,试建立队员所能携带物品最大量的线性规划模型,不求解。 解:引入0—1变量x i , x i =1表示应携带物品i ,,x i =0表示不应携带物品I ?? ?==≤++++++++++++=7 ,...,2,1,10254212625510481418152076543217654321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naxz i 或 5、工厂每月生产A 、B 、C 三种产品,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设备台时的消耗量、资源根据市场需求,预测三种产品最低月需求量分别是150、260、120,最高需求量是250、310、130,试建立该问题数学模型,使每月利润最大,为求解。 解:设每月生产A 、B 、C 数量为321,,x x x 。 321121410x x x MaxZ ++= 250042.15.321≤++x x x

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并用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处理缺页中断

实验二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并用先进先出调度算法(FIFO)处理缺页中断 1.内容:模拟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处理 2.思想: 装入新页置换旧页时,若旧页在执行中没有被修改过,则不必将该页重写磁盘。因此,页表中增加是否修改过的标志,执行“存”指令和“写”指令时将对应的修改标志置成“1” 3.要求及方法: ①设计一个地址转换程序来模拟硬件的地址转换和缺页中断。当访问的页在主存时则形成绝对地址,但不去模拟指令的执行,可以输出转换后的绝对地址来表示一条指令已执行完成。当访问的页不在主存中时,则输出“*页号”来表示硬件产生了一次缺页中断。模拟地址转换流程见图1。 ②编制一个FIFO页面调度程序;FIFO页面调度算法总是先调出作业中最先进入主存中的哪一页。因此可以用一个数组来表示(或构成)页号队列。数组中每个元素是该作业已在主存中的页面号,假定分配给作业的页架数为m,且该作业开始的m页已装入主存,则数组可由m个元素构成。 P[0],P[1],P[2],…,P[m-1] 它们的初值为P[0]:=0,P[1]:=1,P[2]:=2,…,P[m-1]:=m-1 用一指针K指示当要调入新页时应调出的页在数组中的位置,K的初值为“0”,当产生缺页中断后,操作系统总是选择P[K]所指出的页面调出,然后执行: P[K]:=要装入的新页页号 K:=(k+1)mod m 在实验中不必实际地启动磁盘执行调出一页和装入一页的工作,而用输出“OUT调出的页号”和“IN要装入的新页页号”来模拟一次调出和装入过程,模拟程序的流程图见附图1。 按流程控制过程如下: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潘省初

第一章 绪论 试列出计量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般说来,计量经济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陈述理论(或假说)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收集数据 (4)估计参数 (5)假设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 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扰动项? 为了使模型更现实,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进扰动项u 来代表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相对而言不重要因而未被引入模型的变量,以及纯粹的随机因素。 什么是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 试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周期(即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如年度或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或某人一生中每年的收入都是时间序列的例子。 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点收集的不同个体(如个人、公司、国家等)的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世界各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班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等都是横截面数据的例子。 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 估计量是指一个公式或方法,它告诉人们怎样用手中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估计总体参数。在一项应用中,依据估计量算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值,称为估计值。如Y 就是一个估计量, 1 n i i Y Y n == ∑。现有一样本,共4个数,100,104,96,130,则根据这个样本的数据运用均值估 计量得出的均值估计值为 5.1074 130 96104100=+++。 第二章 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略,参考教材。 请用例中的数据求北京男生平均身高的99%置信区间 N S S x = = 4 5= 用?=,N-1=15个自由度查表得005.0t =,故99%置信限为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一、市场对I、II两种产品的需求量为:产品I在1-4月每月需10000件,5-9月每月需30000件,10-12月每月需100000件;产品II在3-9月每月需15000件,其它月份每月需50000件。某厂生产这两种产品成本为:产品I在1-5月内生产每件5元,6-12月内生产每件4.50元;产品II在1-5月内生产每件8元,6-12月内生产每件7元。该厂每月生产两种产品能力总和应不超过120000件。产品I容积每件0.2立方米,产品II容积每件0.4立方米,而该厂仓库容积为15000立方米,要求:(a)说明上述问题无可行解;(b)若该厂仓库不足时,可从外厂借。若占用本厂每月每平方米库容需1元,而租用外厂仓库时上述费用增加为1.5元,试问在满足市场需求情况下,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总的生产加库存费用为最少。 解:(a) 10-12月份需求总计:100000X3+50000X3=450000件,这三个月最多生产120000X3=360000件,所以10月初需要(450000-360000=90000件)的库存,超过该厂最大库存容量,所以无解。 ? ?(b)考虑到生产成本,库存费用和生产费用和生产能力,该厂10-12月份需求的不足只需在7-9月份生产出来库存就行, 则设x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1的数量,y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2 的数量,zi,wi分别为第i个月末1,2的库存数s1i,s2i分别

为用于第i+1个月库存的原有及租借的仓库容量m3,可建立模型: Lingo 程序为 MODEL: sets: row/1..16/:; !这里n 为控制参数; col/1..7/:; AZ(row,col):b,x; endsets 1211 127777778 7887898998910910109101110111110111211min (4.57)( 1.5) 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i i i i i i z x y s s x z y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st x z ===+++-=→-=+-=→+-=+-=→+-=+-=→+-=+-=→+-=+∑∑1211121100005000 120000(712)0.20.415000(712)0i i i i i i i y w x z i z w s s s i ?????????=→+=??+≤≤≤?+=+??≤≤≤???变量都大于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