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最新文档

合集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且在中华文化的摇篮下诞生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当前,为了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而其中,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所沉淀下的精神文化财富,对各民族的精神导向和价值取向都有影响作用,因此,要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让子孙后代都能够享受文化的洗礼。

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各民族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下产生的精神文明财富,能够给当地的人们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感。

1.1 各民族文化共同特征虽然各民族间的文化因为地域不同具有差异性,但是在中华文化下,不同民族文化也具有共性[1]。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不同的民族文化也进一步反映了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民族体育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本民族人民共同遵循和接受的文化积淀和财富。

民族体育文化大多是从部落或者族群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不同下演变而来的,来源于民族中的生产活动、军事活动以及生活娱乐等。

而民族体育文化也伴随民族史和民族文化的变迁发展,在形式、内容与发展方式上变得更加多样化,成为具有传承民族信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重要的文化发展形式。

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各民族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具有相对的差异性,从而构成了具有民族区域特征的多元化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形式,能够帮助各民族的人民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能够让各民族人民通过体育活动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2]。

而不同文化和地域所产生的体育文化也是不同的,例如在我国南方的地域,气候温和,江河众多,水源充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以游泳、赛龙舟等水乡体育为主[3],而北方地区的广阔草原则诞生了骑马、射箭以及摔跤等体育活动。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形式构成及应用实践研究》范文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形式构成及应用实践研究》范文

《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形式构成及应用实践研究》篇一一、引言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就是“鲁日格勒”。

该舞蹈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达斡尔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通过对“鲁日格勒”舞蹈的形式构成及其应用实践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其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二、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的形式构成(一)舞蹈动作“鲁日格勒”舞蹈的动作以旋转、跳跃、摆手等为主,动作流畅、优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舞蹈者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协调配合,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风格。

(二)音乐与节奏“鲁日格勒”舞蹈的音乐以打击乐为主,旋律欢快、节奏明快。

音乐与舞蹈的紧密结合,使得舞蹈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在表演过程中,舞蹈者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灵活地变换动作,使舞蹈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服饰与道具达斡尔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的服饰和道具也是其独特的形式构成部分。

舞蹈者的服饰以民族特色为主,色彩鲜艳、图案丰富。

而道具则以手鼓、扇子等为主,这些道具在表演过程中起到了辅助动作、增强表现力的作用。

三、应用实践研究(一)文化传承“鲁日格勒”舞蹈作为达斡尔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舞蹈的表演和传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达斡尔族文化,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艺术表演“鲁日格勒”舞蹈在艺术表演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该舞蹈在各种艺术表演中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通过将“鲁日格勒”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其在艺术舞台上更加耀眼。

(三)社会活动“鲁日格勒”舞蹈还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活动中,如节日庆典、婚礼等。

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表演“鲁日格勒”舞蹈,可以营造出欢乐、祥和的氛围,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同时,这也为达斡尔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达斡尔族名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名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2015-4-2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 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 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 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 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 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
2015-4-2
达斡尔族——节庆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 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 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 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 物,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 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 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 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 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 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 一年越吉利。 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2015-4-2
达斡尔族——饮食习惯

达斡尔族的主食以饭(巴达)、饼 (午图莫)、粥(兴恩巴达)为主, 每顿饭总配肉类和粗菜。米面较之, 以米为主。住在黑龙江北岸时,兽 肉曾经是主食之一。迁徙嫩江流域 以来,肉类减少,菜类增加了,粮 食逐渐变为唯一主食了。主副食种 类繁多,营养丰富,别具风味。

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 奶米茶是把少量稷子米炒有轻微煳味 后,加牛奶和水烧煮即成。达斡尔族 妇女还喜把采集的稠李子、山丁子、 榛仁等磨为合成粉,饮用时冲入开水, 拌白糖做成类似面糊的饮料饮用。味 道可口。
达斡尔族民族 风俗与文化
西山中学 冯 清
目 录



1.民族简介 2.社会经济 3.节日,禁忌,吉祥物 4.名族服饰与居住 5.饮食文化,体育文艺 6.礼仪,宗教文化 7.历史名人
2015-4-2

梅里斯达斡尔族现存文化调查与保护问题探析

梅里斯达斡尔族现存文化调查与保护问题探析
2 0 1 3年 第 2期 ( 总第 1 1 0期 )
边疆 经济 与文化
THE BORDER E CONOMY 3
Ge n e r a 1 . No . 1 l 0
【 边疆文化 】
梅 里 斯 达 斡 尔 族 现 存 文 化 调 查 与 保 护 问 题 探 析
究。
圆 B I A N J I A N G , l I N G J I Y U W E N H U A
张广才,赵磊.赵霄珊:梅里斯达斡尔族现存文化调| 宣 } 与保护问题探析
外出三天 ,回来后 , 要求晚辈要行大礼 ,给长辈点 诸多层面造成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在这种背景下 , 烟 ,倒退出房。现在这一礼节随着时代变迁,新思 它们的表现就是弱势的抗争。梅里斯区与汉民族生 想影响 ,早不见了踪影 。人们见面彼此问候也都是 活的环境 几无差别 ・样 的汉话 ,一样 的服饰 ,一 我们 日常以是否吃饭为主题 。但在讷河鄂温克与达 ’ 样的流行时尚。由于文化传统继承乏力与现代文化 斡尔 人数 相对 较多 的富裕 县兴旺 鄂温克 乡能够看 到 强烈冲击 ,很难在在他们心 中找到本 民族的回忆。 青年人的文化情趣与文化构成越来 越远离 民族传 晚辈 给长 辈行蹲礼 。 体育游戏方面 : 达斡尔原有曲棍球、射箭、赛 统,而向现代文化靠拢。 马、颈力 、拉棍 、陶力棒、摔马跤、包克棋等体育 再次 ,没有民族文字是文化难以保留的阻碍之 项 目。娱 乐有 “ 哈涅 棵 、嘎 拉 哈” 。如在 上个 世 纪 达斡尔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许 多民族的历史都是以说唱形式传承下来的,这就为 6 0 — 7 0 年代 , “ 摔马跤” 、 “ 嘎拉哈”曾在达斡尔人 与满族、汉族中间盛行 。现在,曲棍球、射箭、赛 民族后代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留下诸多不便。没有 马 、颈力 、拉棍 、陶力 棒也 只有在节 日中能够展 现 文字,就没有历史的记录 ,就不会有丰富的文化传 他们 的魅力。现在一些 民族小学体育课中融入了一 统保留。 些民族体育项 目, 这对达斡尔族民族文化起到了一 第四,生存环境的变化与民族人 口比例不均衡 也是民族文化难以保 留的重要因素。民族传统文化 定的保护作用 。 服饰文化方面 :由于汉族服装便于在 田间作 大多是与原始落后的农耕 、渔猎文化相伴而生的, 业 ,达斡尔人普遍穿着汉装。现在只有在本 民族重 现代化 的经济发展模式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 大节 日时,他们才穿戴 民族盛装参加节庆。一般在 也就打破了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致使建立在 农耕狩猎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由于失去经济的支撑 日 常生活中很少看到鲜艳的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群众每天 日常的工作 、 宗教信仰方面 : 达斡尔族信仰萨满教 ,祭祀在 而出现新的改变 。 民族生活中占一定 比 重 。除夕夜祭祀与香魂传递祭 学习、经商贸易必须面临众多的非本 民族人 口,因 这样 敖包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 ,萨满教被作为封建迷信 此他们为了生存 ,必须融入主流社会群体 中, 落后与腐朽文化的代表被批判废除。随着最后一个 就冲淡了民族文化传统。 萨满 去世 ,现在 黑龙 江地 区的达斡尔人 聚居地 已经 三、现有状态 下少数 民族 文化保持 的几点意见 看不到萨满教的影子 。 首先 , 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上要坚持社会主义文 从上述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宗教信仰方面 与语言是文化中流失、濒于湮灭的重灾 区; 建筑风 化原则,以建设先进文化为 目的。对历史进步起到 格在历史的继承方面有 了新发展 ,注入了新时代气 积极推动作用的文化 ,我们还是主张保护起来 ,要 息 ,打上了新时代烙印;而传统的礼仪与民俗随着 通过凝固历史、还原生活的态度,通过影像 、博物 使历史发展的脉络不被 时代的变迁 ,留下 的已为数不多了; 服饰与饮食文 馆等保留历史发展的链条 , 人 ��

【doc】试论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

【doc】试论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

试论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哂2000年第4期第27卷(总第131期)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MofCentralUniversityhNationalities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No4.2000BoundV0【27i-13i试论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多中央是燕大学民藏学暮.北京10008I】[摘要】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有许多共有的吉祥物.汉族一些吉祥圉案.受到许多少数民族喜爱,一些少数民蘸吉祥圉案,也被汉族吸牧N-族和少数民族吉祥物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吉祥物是本民族象征文化的集中体现,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特质.少数民族吉祥枷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均,班[关键词】点兰;少墼垦蓥;龟『爿,'[中图分类号】K8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575(2000)04.0040—06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格局中+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汉族的吉祥观念对少数民族吉祥物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汉族吉祥物中也包含了许多来自少数民族的内容.一些少数民族之间也有共同的吉祥物.然而,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吉祥物占据主流,与汉族吉祥物相比较,少数民族吉祥物的来源,内容,象征意义,特别是吉祥物载体(即表现形式),都表现出十分鲜明的本民族特色.一,各民族共有的吉祥物各民族文化间互相交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这种交融,自中华民族形成之日起,一直贯穿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古代的东夷,百越,苗蛮,氐羌,戎狄等民族集团,既是形成汉族的成分,也是构成某些少数民族的核心.这些古老的民族集团的图腾崇拜物,自然崇拜物有不少演化成中国古代灵禽瑞兽.东夷,百越,氐羌的鸟崇拜,戎狱,氐羌的兽崇拜+苗瑶的盘瓠崇拜,是许多吉祥灵物的祖源.《逸周书?王会解》记载:"成周之会,……氐羌以鸾鸟,……方人以孔雀."龙图腾崇拜,最初也起源于东南的濮越民族,《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民族"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氐羌族群也有古老的龙崇拜传说.白虎的崇拜源出于西部少数民族先民,古代传说中的"西王母",实际是西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其形象是对图腾物的描绘.《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火山,名H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收稿日期】2000.04—28[作者简介】祁庆富(1945),男,吉林汪清人,中央民族太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40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日西王母."古代以白虎为西方之象,与西王母为"虎形"有关.自古以来,驯养和使驭骆驼是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的特长.光彩夺目的唐三彩中有许多精美的骆驼,牵驼俑,骑驼人都是西北少数民族形象.唐代民谣说"山南鸟鹊巢,山北金骆驼",汉族吉祥物中,骆驼的吉样是"八方进宝",正是由于少数民族给中原地区带来骆驼,才产生这种吉样观念.总之,汉族传统吉样物有许多是少数民族崇尚物的成分,而这些吉样物,也为许多少数民族所崇尚.十二生肖是一种特殊的传统吉祥物.十二生肖产生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至今仍是授有完全解开的一个谜.十二生肖的产生,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分不开清代学者赵翼有一种说法.认为十二生肖本为古代游牧民族的习俗,汉代"昭君出塞",中原地区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十二生肖在汉族地区流传开来.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写道:陆浑《春风堂随笔》谓,本起子北俗.此说较为得之.《唐书》:"黠戛斯国必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Et虎年."《柬史-吐蕃传》:"仁宗遣刘涣使其国,厮哼廷使者劳问,具道旧事,亦数十二展属,曰兔年如此,马年如此"《辍耕录》记,邱处机奏元太祖疏云:"龙儿年三月奏",云云.顾宁人《山东考古录》亦载泰山有元碑二通,一泰定鼠儿年,一至正壤儿年此其明证也.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度耳.这是因为,少数民族以动物纪年的方法与汉族十二支结合,是中原地区使用十二生肖的起点.尽管很难确认十二生肖就是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然而,十二生肖的形成与少数民族有某种关系,这是可以肯定的.十二生肖,反映出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渊源关系有着久远的历史.汉族许多吉样图案,也受到许多少数民族的喜爱,广泛采用在织绣物和各种工艺品中.朝鲜族的十长生图",包括日,云,山,水,松,竹,不老草(灵芝),龟,鹋,晚等,都是汉族的传统吉祥物."龙风呈样,"二龙戏珠",风凰牡丹"等图案,在壮,苗,白,畲,朝鲜,土家,布依,侗,水,土等民族的织绣品中也是受人们喜爱的纹样.白族大理石工艺美术的传统题材有"百鸟朝风","二龙抢宝","双凤朝阳","凤采牡丹","孔雀开屏","梅花双喜"等.满族最喜爱的吉祥物是玉如意,锡伯族最喜爱的吉祥物是麒麟,寿字纹,字纹,盘长纹等在许多少数民族的织绣物,建筑装饰物中都被广泛运用.一些出自少数民族的吉样图案,也被汉族所吸收,成为传统吉样图案的一部分.例如, 由八种佛家法物组成的"八吉样"纹图,包括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双鱼,盘长,简称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其纹图是由藏传佛教佛画图案演变而来的.少数民族吸收采用汉族吉样物,并不是完全照搬.从形式到象征寓意,都经过改造加工,使之具有本民族特色.以凤凰为例,汉族的凤凰华丽,乃具有百鸟之王的高贵气派.苗族的凤凰纹样租犷,拙扑.水族的凤凰秀丽活泼.土族的凤凰简单明快.土家族织绵的凤凰演变成几何图形,以斜线为经纬.侗族帽花上的凤凰玲珑小巧,像一只小鸟落在牡丹花上.水族剪纸中,张牙舞爪的龙被改造成团花形状,不见龙爪,龙头也与驱干台为一体,以放射形线条突出龙鳍,龙尾,装饰性极强.苗族的龙别具一格,躯体粗壮,也不见龙爪,龙体用锯齿纹,螺旋纹装饰,龙头长出牛犄角,称为"牛龙.在少数民族的龙风纹图中,权威的象征意义不复存在,其寓意全在于祈盼生活美好,幸福,吉样苗族的麒麟头上长牛角,四足为牛蹄.背上乘坐一个儿童,以牛改造的麒麟,生活气息浓郁,隐约可以悟出"麒麟送41子"纹图的影子.有些吉祥物,虽为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所共有,但由来不同,象征意义也不同.最典型的是蝴蝶.蝶在汉族吉祥物中,象征爱情,象征春天,组成"蝶恋花","花蝶迎春"图.蝶还以谐音"耋","瓞",与其它吉祥物组成"寿居耄耋","瓜瓞绵绵"吉祥图案.有的少数民族吉祥图案中也有"蝶恋花题材.蝶是苗族,水族,白族重要的吉祥物,苗族传说中以蝴蝶为始祖象征,称为"蝴蝶妈妈",剪纸,刺绣中多见这一题材.水族传说蝴蝶是古时一农妇孩子的救命恩人,因而流传下来"蝴蝶梯田"吉祥纹样,寓意勤劳致富,平安幸福.白族以蝴蝶象征忠贞爱情,是出自本民族《蝴蝶泉》的传说故事.汉族和少数民族吉祥物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相互吸收,相互交融,使中华各民族的吉祥文化结下了难解难分的纽带联系.二,少数民族特有的吉祥物我国民族众多,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吉祥物.少数民族特有的吉祥物是象征文化的集中体现,负载着民族传统的心理和意识,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特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也不平衡,因而,各民族的吉祥文化差异很大,有些民族的吉祥物比较丰富,成熟,有些民族的吉祥物比较缺乏,单调.一般而言,与汉族交错杂居的民族,吉祥物受汉族影响比较深.一些长期保留着浓厚原始公社制残余的民族,如独龙,怒,傈僳,布朗,基诺,德昂,佤等族,吉祥物比较少,崇拜物和吉祥物还投有完全分离,吉祥图案还不成熟.也有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但受高级宗教影响较深,吉祥观念集中地体现在崇教信仰之中,崇教崇拜物制约了民族吉祥物的形式,因而吉祥物也不鲜明例如回族,除了民俗工艺中流行的审美性吉祥物以外,没有典型化的,本族认同,约定俗成,特色鲜明的吉祥物,在第三届艺术节上,回族向大会敬献的吉祥物是"滩羊",是民间刺绣中的一种受人喜爱的纹样,这种喜爱物虽然也是吉祥物,但在分布广泛的回族中是否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仍值得研究.宗教信仰崇拜物,是少数民族吉祥物的主要根源.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中,都保留着不同程度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崇拜物脱离宗教形式,广泛地表现在社会生活之中,自然转化为吉祥物.一些民族有影响的代表性吉祥物,是由图腾崇拜演变而来的,如柯尔克孜族的白鹿,羌族的羊头,白族的金鸡,哈萨克族的白天鹅,畲族的凤凰,黎族和壮族的青蛙,苗族的蝴蝶,塔吉克族的山鹰,拉枯族和佤族的葫芦,等等.自然崇拜物演变的吉祥物在少数民族中大量存在.纳西族妇女表饰绣制圆盘,俗称"披星戴月",象征13,月,七星,寓意吉祥.以日,月,星辰为吉祥物,在许多少数民族的装饰纹样中都可以看到.基诺族经过"成年礼"的小伙子都要穿上绣有"月亮花"图案的衣服,象征永恒爱情.南方少数民族铸造使用的铜鼓鼓面上,太阳纹占据中心.湖南的盘瑶和花瑶,妇女头帕和小孩的背带上喜绣圆形并有光芒的"太阳花".广西南丹,荔波地区男子白裤膝部以四组对称红线绣成略为正方形图案,如太阳放射光芒,也称"太阳花".基诺族把吉祥太鼓称为"生通",意为"太阳鼓".凉山彝族漆器工艺术碗以太阳纹为中心图案装饰,象征光明美好,欣欣向荣.景颇族的《目脑示标》上的日月纹象征人类离不开太阳和月42亮.许多民族都有古老的石崇拜.满族以石象征悠远和永恒.珞巴族在村寨外设一块大石称"岗日宁东",意为神石.海南黎族以石为"牛魂"象征.仡佬族过春节时将从山上拣回的各色艳丽石子穿成串挂在家畜栏旁,称为"挂珍珠",祈祝牲畜平安.羌,藏,纳西,土,撒拉等族以白石为吉祥物,都是出自对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巫信仰,萨满信仰中的"神物","灵物",往往传变成吉祥物.北方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萨满衣服多为紫红色,出自对火神崇拜.这些民族,也以火为吉样.太阳神是藏族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在藏族服饰中,字纹常和月,火纹连用,后藏地区妇女衣服背饰常见纹,是代表太阳的符号.蒙古族以石为吉祥崇尚物,出自敖包祭祀.鄂温克,鄂伦春族的皮靴和手套图案,纹样奇特,古朴,是萨满信仰的遗迹.瑶族道教师公,道公的道袍,法衣上都绣有龙纹样,这对于龙的吉祥图案在瑶族中流传,有着重要影响.在瑶族中,龙头银镯,瑶绵中的"龙骨花",龙形银项圈,龙头布鞋等都是受人喜爱的吉祥物.佛教对于傣,阿昌,藏等族的吉祥物有着重要影响.在佛教经典中,以象喻佛,称"象王".白象在佛教中最受崇拜.傣,阿昌,藏等族崇尚白象,以白象为吉祥物,出自佛教信仰孔雀在佛教中也是吉祥神鸟,有菩萨称"孔雀明王".傣族的孔雀公主传说,最早出自佛教神话.傣族以孔雀为吉祥物,与佛教信仰有关.藏族吉祥物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这与藏传佛教有着悠久精湛的绘画有直接关系.藏传佛教绘画称"唐卡",亦称"卷轴佛画","藏布画".吉祥纹样是唐卡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八吉祥","扎西则吉"(八吉祥物), "六灵","才让南周"(六种长毒),"屯巴本西"(和气四瑞),"格桑梅陀"("幸福花"),"七政宝"等一系列传统吉祥图案,在少数民族吉祥物中独树一帜.在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之物,也是少数民族吉祥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历史上,我国北方和西北以及西藏地区的民族的狞猎经济,畜牧经济十分发达,因而.驯养牲畜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尤为重要,因而对家畜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蒙古族的骏马,西北各族的骆驼,藏族的牦牛,鄂伦春族的鹿,鄂温克族的驯鹿,南方少数民族的牛,羌族的羊,回族的滩羊,塔塔尔族的白公羊都是每个民族崇尚的吉祥物.有些民族把使用的工具,武器看作吉祥物,如保安族的保安刀,阿昌族的阿昌刀,傈僳族的弩.某些民族以自己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为自豪,赋予吉祥寓意,视为本族吉祥物,如门巴族的"切玛"(铜盘),高山族木制饮酒器双联杯,纳西族东巴挂毯,满族的玉如意,京族的珍珠,锔伯族的玉麒麟,黎族的人龙锦,羌族的羊头锦,土家族的阳雀织锦,水族的"拐"(银饰),独龙族的独龙毯,土族吉祥如意纹刺绣,毛南族的花竹帽,德昂族的花篮,壮族的绣球,布依族的糠包,普米族的"笃笆" (竹蔑盒),彝族的漆器等等.在一些民族中,传统乐器在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因而成为受人喜爱的吉祥物,如苗族的芦笙,布朗族的三弦,仫佬族的铬角(一种吹奏乐器),怒族的达比亚(状似琵琶的乐器),瑶族的长鼓,基诺族的大鼓,朝鲜族的长鼓,佤族的木鼓等等.曲棍球是达斡尔族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达斡尔人将曲棍球视为喜爱的吉祥物.一些少数民族代表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也成为本民族的吉祥物,如白族的三塔,侗族的鼓楼等等.在民俗文化中形成的寓意幸福美好的动物,植物,也都成为各民族喜爱的吉祥物.鸣声悦耳动听的百灵鸟是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族吉祥物.象征和平自由的白鸽是俄罗斯族吉祥物.乌孜别克族以白斑鸠象征喜事临门.壮族以成双成对的斑鸠象征夫妻恩爱,白头偕43老.善舞的白鹇是哈尼族最喜爱的吉祥物土家族以歌声婉转的阳雀为吉祥之鸟,用做织绵主体纹样,象征春天,寄托对幸福生活的憧曝.少数民族特有的吉祥物的象征意义具有原始性,朴实性和生活性,表现出各民族的自身的传统价值观,见不到汉族吉祥物所蕴含的厚禄高官,富贵荣华,传宗接代的儒家观念.少数民族吉祥物展现的主题主要有:(一)怀念祖先,祈求平安,丰年;(二)祝福爱情忠贞,自由,幸福,美满;(三)赞美勤劳,勇敢,坚毅,强大;(四)祈盼喜庆,如意.少数民族吉祥物表现出各民族人民在困苦的自然条件和艰难的社会条件下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三,关于少数民族吉祥物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织绣,印染,绘画,剪纸,雕刻,漆器,服饰等手工艺晶纹样包含着许多吉祥图案.目前已出版了许多各民族的传统艺术图集.大多是从民俗,民间艺术,民族文物角度展开.至今还没有~本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吉祥物和吉祥图案的着述问世,涉及吉祥物的论文也是十分罕见.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研究的空白亟待弥补,这是民族学必须进行研究的一大课题1992年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各民族代表向大会敬献本民族吉祥物,这是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第一次登场亮相.这些吉祥物,既属于传统吉祥物,又具有现代吉祥物的特点.云南《民族艺术研究》杂志于1992年第4期上刊登季若兰《光耀九州的奇葩——56个民族吉祥物艺术风采简介》,是论述56个民族吉祥物的唯一一篇文章.文章大体把这些吉祥物归结为本族崇敬或珍爱的动物,起重要作用的乐器,本族服饰或精致的装饰品所反映的吉祥之物,反映本族特殊习俗的器物或用以表达友谊或爱情的信物.在有影响的全国性大型活动中展现吉祥物是一个创举,对于弘扬各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增进民族团结无疑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这种代表~个民族象征形象的吉祥物我们可以称为"民族代表性吉祥物"或"典型象征吉祥物".这种吉祥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传统文化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又要为某一民族全体成员所认同.从第三届艺术节所献吉祥物来看,大多数民族的吉祥物符合这些条件,但也有一部分民族的吉祥物的选择是否合适,还值得进一步认真讨论研究.第~,有些器物本身是不是吉祥物还需要研究,倒如达斡尔族的曲棍球,傈僳族的弩,保安族的保安刀,毛南族的花竹帽,这些喜爱物,必需物,信物,礼物是否也是吉祥物,很难一下子确认,有些物品是吉祥图案的载体,如彝族漆器,独龙毯,东巴挂毯等.土家族的阳雀织锦,织锦是载体,阳雀才是吉祥物.东巴挂毯也是载体,上面的图案才是吉祥物组成的纹图.但"独龙毯"上,条纹简单,并不是由吉祥物组成的图案,这种独龙毯在独龙族中被赋予吉祥寓意,也可以视为器物性吉祥物.因而具体分析各种器物是吉祥物还是载体,还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进行.第二,有些民族的吉祥物是否是本民族最具典型象征义的代表性吉祥物,也是值得商榷.例如朝鲜族除长鼓外,还有许多为本族人民喜爱的吉祥物,如金鸡,白鹤,老虎等等朝鲜族还有凝聚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十长生"吉祥纹样,独具特色.究竟哪一种做为本族代表性吉祥物更好,需要进一步探究.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推出的少数民族吉祥物,已在全国各族人民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产生了重大影响.少数民族吉祥物和吉祥图案的研究,开始【起学术界的瞩目.44研究少数民族吉祥物,必须借鉴国内外各种文化理论,如符号学,传通学以及象征文化,比较文化理论等,同时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吉祥文化理论. 少数民族吉祥物与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意识,地理环境,民间文学,民间歌舞,工艺美术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才能把吉祥物研究引向深入.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吉祥物和吉祥图案资料,是开展少数民族吉祥文化研究的前提.深入少数民族的实际生活中去,进行系统的,专题的调查,是一项追在眉睫的工作.这不是少数人在短时间里可以完成的,应当制定规划,通力协作,把每个民族的吉祥物资料经过整理,研究,再进行综合比较,才能把每一个少数民族吉祥物的宝库都真正打开.少数民族吉祥物研究大有可为,必将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吉祥物增光舔彩.[参考文献)乔继堂.中国吉祥物[M]无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王树春中国吉祥图案集成[z].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胨兆夏.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美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陈兆夏中国岩画发现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何星亮.中国田腾文化[M].中国社鲁抖学出版社,1992年.闫海清十二属在人问[M]北京抖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冀鲁.《生肖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王永强.吏卫民,谢建蕺.中国少数民旋文化吏圉典[z].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划摒诚.王文宝.中国象征辞典[z】.无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戴平.中国民丧服饰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龙光茂.中国营旗肢怖文化[M].外文出版社.1994年安王康贵州少数民族民问美术[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王君平.四Jn少敷民旗肢怖艺术[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年扬正文.苗旋服怖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清)赵翼.】唆舟丛考[z].瓯北垒篥[z].清乾隆嘉庆问刊丰AuspiciousObjectsofChina'SMinorityPeopleQIQing?fn[Abstract]Mascotsofminoritynationalitiesareanimportantcomponentinthoseofthe Chimesenati0nTherearemanysharedwaSCOtSineverynationalities.Somema~otsofHail na—tionalityarelovedbymanyminoritynationalitie.andsomemascotsofminoritynationalitiesa reabsorbedbvHannationality.thereareidentityaswellasdifferencebetweenmfi~otsofHanandminoritvnati.nalities.EachnationalityhasherownWS~OtS.Theyareconcentratedreflectio ns.ftheirsymboliculture,andtheyembodytheirowncuhuralfeatures.Mascotsofminorityna? tionalitiesisanimportontsubjectincuhureresearch.Keywords]mascot;minoritynationality;symbolicculture[责任编辑徐亦亭】45l23456789D12:5'二¨………。

将达翰尔族曲棍球运动引入高校

将达翰尔族曲棍球运动引入高校
入 高校
■ 陈龙杰 关吉 臣 国英男 张东字 李欣
(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
达翰尔族 曲棍球 运动是 一项在 户外 进行 的集 体运 动项 人都会打 曲棍球 ,因 打 曲棍球 已经成为他们 日常生活 中必 目。 参 加曲棍球运动 比赛时 , 只允许 每支球 队有 1 1 名 队员在 不可少 的一件事情 。通 实地考察 了解到在那里 曲棍球运动 场 上进行 比赛 , } 赛分上下半场 , 全场 比赛 时间为 7 0分钟 。 胁

场, 在这里打球 , 男女 老少谁参与 都可 以, 只要两支球 队的
的 曲棍球运 动。 在2 0 0 4年雅典奥运会 一 t - 中国女子 曲棍球 队获 人数 是一样 。就连在农忙时他们都不会忘 了晚上要 进行 火球
得 了第 四名 的佳 绩 , 在2 0 0 8 年 的北京 奥运 会上 , 金 昶伯教 练
才提供 良 好 的条件 ,并且对这项运动的普及推广有很好 的推 足 , 一般毛球比赛都会在 自 家的院予进行 , 不需要太大场地。
动作用。
3 曲棍球 木球
木球的制作通 常情 况下都会选用 柞木 , 因为柞 木坚硬 、 耐

我国民族传统特色下的曲棍球种类
磨和耐湿容易存放 。在没有柞木的情况下也 会选用其他 的材 料, 比如说桦木 等。 木 球的形状 类似于柠檬椭 圆形 。 木球适合
2 曲棍 球 毛 球
辞去了主教练之职 。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 伦敦奥运会上 中国 女子 陆棍球队仅是取得 了第六名的成绩。在这短短 的靼年 时
毛球 的制作类似予妇女织毛衣 的那个 线团 ,制作的材质
间翌 , 中国女 曲整体水平 再慢慢下 降 , 由于人才梯 队供 给不上 大部分都是用 动物的毛发 团压制成 。 比如说马毛 、 牛毛等 。 毛 和塔练时间短等原 因, 造成 现在 的情形 。 因此 , 笔 者认为 , 高 校 球只适用于妇 女或 小孩 , 为毛球很轻很柔软 , 不像火球和木 人才济济加上资 源丰富等优势 ,对 以后为 国家输送 曲棍球人 球有一定的危 险性 。考虑 到妇 女和小孩的体力和力量不会很

达斡尔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达斡尔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S o c S c i )
2 0 1 3 年1 1 月
NO V . 2 01 3
达 斡 尔 族 体 育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研 究
联合 国教科 文组 织分别 于 2 0 0 1 、 2 0 0 3 、 2 0 0 5 、 2 0 0 9年 命
的 热情 。 因此 , 寻 找更 为 有 力 的保 护 措 施 , 对 继 承 和 弘 扬 达
名了四批 世界非物质遗产 , 其中达斡尔族 古老的传统体 育活 动—— “ 曲棍球” 和“ 鲁 日格 勒” 民间舞蹈列 入其 中… 。“ 鲁 日格勒” 是达斡尔族聚居 区的民间舞蹈 , 它在 群众 中有 着深
The St u dy o n t h e Pr o t e c t i o n o f I n t a n g i bl e Cu l t ur a l He r i ag t e o f Da ur Sp o r t s
S ONG 2 一l i a n g, Z H ANG Li a n g—x i a n g , YANG Wa n—s e n ( S p o t r I n s t i t u t e ,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r s i t y , Q i q i h a r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1 6 1 0 0 6 ,C h i n a )
分 。文章运用访谈法、 文献 资料法和逻辑分析 等研 究方法,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 角分析 了保护 达斡 尔族传统
体育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遗 产 保 护 成 果 和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 提 出 了达 斡 尔 族 体 育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保 护 “ 软” 、

关于民族的名言金句

关于民族的名言金句

关于民族的名言金句1. 民族啊,就像一棵大树的根,深深扎在土里,稳稳地撑起我们的灵魂。

比如说我老家的村子,大家都姓赵,是一个家族也是一个小民族分支。

每年祭祖的时候,那种同根同源的感觉就特别强烈,就像大树的枝叶都向着根的方向致敬。

2. 民族是一条长长的河,流淌着我们共同的记忆与情感。

我有个蒙古族朋友,他说每次听到马头琴的声音,就仿佛看到了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和先辈们迁徙的身影,那是他们民族的河在他心中流淌的声音啊。

3. 一个民族就是一座宝藏,里面装满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故事。

像朝鲜族,他们的长鼓舞、泡菜制作技艺,那都是宝藏里闪闪发光的宝贝。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朝鲜族朋友的家庭聚会,那独特的美食和欢快的舞蹈,真让我大开眼界。

4. 民族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不管走多远,一想到它就觉得温暖。

我的维吾尔族同学在外地读书,每次说起家乡的烤馕、那热闹的巴扎,眼睛里就充满了向往和思念,那就是民族这个港湾给他的力量。

5. 民族如同一个大家庭,大家虽然各有不同,但彼此包容、相互关爱。

在苗族的村落里,我看到不同姓氏的人在芦笙节上一起欢歌跳舞,就像一家人在庆祝节日,没有隔阂,真的很美好。

6. 每个民族都是一颗璀璨的星,在世界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傣族的泼水节,那是多么独特的节日啊,就像一颗星在四月的天空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

7. 民族是我们身份的标识,是让我们骄傲地说出“我是谁”的底气。

藏族朋友身上那精美的服饰、那对信仰的虔诚,就是他们藏族身份标识的体现。

我问过一个藏族小伙,他说起自己的民族时,满脸都是自豪。

8. 民族像一幅绚丽的画卷,上面画满了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梦想。

彝族的火把节,那熊熊燃烧的火把,人们欢快的舞步,就像画卷上最生动的一笔,展示着彝族的魅力。

9. 民族是一首歌,不同的音符组合成最美妙的旋律。

壮族的山歌,那悠扬的曲调,一句句歌词里都包含着壮族人民的生活百态,就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我去广西旅游时听到壮族姑娘唱歌,感觉就像走进了一场音乐的盛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千年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作为传统曲棍球的发展的源头,为后来的中国的曲棍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全面的促进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弘扬。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集健身、娱乐和体育为一身,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文化和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也在不断的发展,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更好的发掘和整理民族的体育文化,也能切实的促进更好的发展民族体育事业,更好的发挥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往民族性、广泛性和民间性方向发展,使曲棍球运动更加的专业化、国际化,更好的促进中国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更好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历史溯源
追溯曲棍球的历史发展过程,契丹人作为达斡尔族人的祖先,曲棍球在最初的时候是由古代东胡的契丹人进行的马球娱乐项目,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演变成后来的曲棍球。

早在辽国,马球就已然成为全民的活动,竞赛性较强,而当时的契丹男女都较为善武,喜欢马球类比较精彩刺激的比赛项目,使得马球比赛的现场比较宏大,马球运动深受当时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而到了元朝,马球运动更是有了明确的规则和条件,能更方便达斡尔族人们参加到马球比赛项目中去,到了清朝,虽然马球运动已经很少出现,但是由于契丹人的血统,使得达斡尔族人并没有放弃这
项运动,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之后,能切实的将马球发展和创新,并使得这项运动兴盛,更好的传承下去,不断的发扬着马球的文化,才有了后来的曲棍球运动。

2 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与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体育项目才有了复苏的迹象,曲棍球运动也得到了发展和创新,组成了棒球对进行训练和比赛,由于其优秀的文化内涵,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的好评,成为诸多活动中的亮点,在60年代之后,为了填补上中国体育项目上的空白,全面发展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虽然后来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制约,使得曲棍球运动没有在全国的范围内兴起,但是在莫力达瓦地区,曲棍球运动一直在发展和创新。

直到1972年之后,北京国家体委和达斡尔族进行了友好的联系,更好的促进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的发展,而达斡尔族的曲棍球队更是经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一直在坚持着进步和发展。

在奥运会的历史上,1908年有了男子曲棍球项目,1980年又有了女子的曲棍球项目,在1976年达斡尔族成立你了中国第一支专业的男子曲棍球,在经过艰苦的训练之后,1978年在全国的曲棍球比赛中,凭借惊人的球技得到冠军,一举成为中国曲棍球的领军人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达斡尔族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曲棍球运动更是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

每年选拔出几百名青少年,进行专业的训练,建立起高水平的曲棍球人才培养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拔出
一批又一批的曲棍球人才,并不断的将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达斡尔族的曲棍球精神传承下去,促进了中国曲棍球事业的法发展大繁荣,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达斡尔族曲棍球的文化价值
3.1 健身的价值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达斡尔族的曲棍球文化是经过劳动人们的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在这个过程中,曲棍球文化最初的价值就是健身。

曲棍球运动老少皆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促进人们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能更好的增强人们的身体的素质,也能让人们在进行曲棍球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和磨练心理素质,这样就使得在训练和运动的基础上,全面的增强了达斡尔族的身体素质,能保证有更强的活力去进行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国民体制就是全面的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的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3.2 民族文化价值
民族文化价值也是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体现出来的最重要
的价值,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曲棍球运动来展现民族精神。

达斡尔族是一个积极向上、勤劳朴实、热爱运动的一个民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凝聚了大量的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这种团体类的运动项目,能更好的促进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发挥团队精神,这也与达斡尔族人们的性格和文化品质是一致
的,能在这样的运动中更好的将团结协助的精神发挥出来,进一步的推动了曲棍球运动的大发展大繁荣,也不断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全面的展现了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魅力。

3.3 风俗的传承
在另一方面,促进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发展的原因就是风俗的传承,在古老的达斡尔族的发展的过程中,在春播间歇时,都会就地取材,进行类似于曲棍球的运动,由于曲棍球运动的相对的危险性,在发展的过程中,才不断的培养出达斡尔族人们的勇敢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品质,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曲棍球运动已经成为达斡尔族的一种风俗,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曲棍球的发展。

4 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对中国曲棍球的影响
4.1 能更好的促进中国曲棍球运动的发展
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的不断的传承和发扬,最大的影响就是全面的促进了中国曲棍球的发展。

由于达斡尔族的优秀的曲棍球文化,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在1975年成立了专业的曲棍球的组织,在之后的各种曲棍球的赛事上代表中国队进行比赛,使得我国的曲棍球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和集中,凭借着深厚的基础,更好的推动了中国曲棍球的发展,更好的促进了曲棍球的全面的普及。

4.2 牵引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发展和进步,达斡尔族的曲棍球文
化得到世界的关注和好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2006年,曲棍球被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莫力达瓦作为曲棍球的故乡,不断的进行曲棍球的发展史展览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使得魔力达瓦的达斡尔族集民俗、体育和娱乐为一体在不断的发展,在曲棍球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莫力达瓦地区充分的发挥其文化的开放性,建立起具有文化特色的民族新乡,全面的提高了达斡尔族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3 全面的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的建设
在曲棍球运动得到发展之后,使得曲棍球运动被引进校园,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的体育项目之一,不断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这种情况下,就全面的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的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学校体育课上普及的运动项目。

5 达斡尔族曲棍球的竞技化
5.1 竞技化是达斡尔族曲棍球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新时期,要想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达斡尔族曲棍球的文化,就要更好的促进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全面的发挥其竞技性。

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而生产生活的方式发生变化之后,娱乐的方式也越发的多元化和娱乐化,在进行个性发扬的今天,人们更加的追求个性的发展,能更愿意去挑战自我、开拓创新,达斡尔族曲棍球这种带着民族特征的运动,必须全面的进行改良,推动其更加的竞技性,才能与现代体育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场地器材、竞赛规则等方面加强全面位的改造发展,保障曲棍球运动在时代发
展的洪流中生存和发展。

5.2 竞技化是促进达斡尔族曲棍球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文化、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在不断的建设、发展、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保证能更好的被世界所接收,得到质的飞跃。

达斡尔族的曲棍球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的发挥其经济体育的特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走出中国,走向国际,与其它名族共同交流曲棍球文化,促进曲棍球在新时期更好的发展。

6 结语
作为一种继承了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重要体育运动项目,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其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脱变过程。

将传统意义上的民族运动项目和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之间进行有机的融合,能进一步促进该项运动的竞技性与现代化的水平。

使传统意义上的古老曲棍球运动项目获得占星的生机与活力。

并为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与环境,实现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长足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