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师当以德立教

合集下载

以德立教

以德立教

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德立教,爱满天下”,是“万世师表”的楷模。

他爱国、爱民、爱教育。

这是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

他的一生投身于人民教育的各项革新运动,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旧中国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丰碑,铸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师魂。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汶川地震,对每一个人的道德都进行了考量,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我们的人民教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把老师这个亲切而令人敬重的称呼深深地刻进人们心里,为世人留下了一座“为人师表”的巍巍丰碑。

立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正师风,争当名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同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始终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我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爱岗敬业,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一流的学术成果,要求我们开阔眼界、志存高远、要有勇攀学术高峰的精神;积极培育优良校风,要求从我做起,内练素质,外塑形象,展示人民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立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正师风,争当名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实际出发。

首先,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教师应象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打动的胆魄与气概。

在教师的岗位上,只有对教育事业满腔热忱,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没有任何条件的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才无愧于“教师”的称号。

其次教师应该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以德立教,立德树人”专题师德师风培训

“以德立教,立德树人”专题师德师风培训

“以德立教,立德树人”专题师德师风培训“以德立教,立德树人”专题师德师风培训心得篇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怎样的道德风范。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所以说,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我个人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一、爱岗敬业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

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二、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

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我们要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三、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

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

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

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四、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

身正为范,以德执教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十篇】为您呈上

身正为范,以德执教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十篇】为您呈上

身正为范,以德执教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十篇】为您呈上【范例一】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

教师每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近段时间来,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

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

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

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

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

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

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

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善待学生,安于教学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

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教师学习立德树人心得体会(集锦7篇)

教师学习立德树人心得体会(集锦7篇)

教师学习立德树人心得体会(集锦7篇)教师学习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一、立德树人,语意深远立德的“德”,就是德行品德,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品性与操守。

所谓立德,就是以德育为先,用积极的正面教育激励人,人生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

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

再次是有知识有理想,著书立说。

树人的“人”,就是要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培养接班人的事是百年大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立德树人,就是要作为人民谋福祉的人,做高尚的人,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

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根本目的。

百年大计,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不仅是成才立业之本,更是治国安邦之道。

二、立德树人,责任重大立德树人就是说在教育中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本能,关照人的发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把人的智慧潜能挖掘出来,成为一个理智健全的人。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乐观向上的精神,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

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学生从学校门走出时,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因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精心培养学生,信任每一个心灵,善待每一名学生。

大学生是有思维有感情有知识的群体,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体贴与热情帮助,心情舒畅地接受教育教学,实现教育心灵沟通、灵魂交融、人格对话的目标。

三、立德树人,德育先行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成长的根基。

要做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的,脱离实践空谈道德,只能是水中捞月。

重德敬业,严谨务实,做一名合格教师

重德敬业,严谨务实,做一名合格教师

《重德敬业,严谨务实,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梁局长的讲话《重德敬业,严谨务实,做一名合格教师》,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教师的重要性,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下面谈谈我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一、以德立教教师的职业是一个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

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孩子塑造健康人格。

每个教师都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做到爱职业,乐奉献,真正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敬业爱生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那些不慕名利、乐教勤业的教师具有崇高而伟大的敬业精神。

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

教师要有爱心,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有了爱,便有了依赖、信任、合作。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用爱心去教育感化学生纯净的心,获得学生的信任。

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学生,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处事公平合理,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勤勉好学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孩子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们教师对知识要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学术论文,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节奏,在求真务实中开拓进取。

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

所以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知识渊博型的教师。

立德树人 以德立教 培育师德情怀

立德树人 以德立教 培育师德情怀

立德树人以德立教培育师德情怀教育是传承和培养人类文明的重要途径,而培育德育高尚、品德优良的师资力量则是构筑优质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

为了培养师德情怀,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以德立教,以师为范,引导教师塑造高尚的道德品格,做德行楷模。

一、树立教师楷模,引领德道风尚作为师者,责任重大而且光荣。

当教师把自身看做学生道德观念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因此,我们要树立教师楷模,以身作则,发展道德相关的培养方案,鼓励教师在职业和生活中展现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其次,教师在校园社区中应该成为言行一致的典范。

教育者应该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不仅要捍卫正义,还要以身作则,遵守学校规定,并且在学生面前积极传授理性思维和正确的道德观。

二、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道德水平要培养教师的师德情怀,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培训方案,使教师了解师德的内涵和重要性。

师德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包括招聘、培训、评价和激励等方面。

通过培训和教师团队的自学,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并开展以师为范的行为。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与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合作,形成共同培育学生德育的良好氛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做到善于倾听、尊重差异、理解关心。

与家长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建立师德考核机制,激励教师自觉践行为了推动教师更好地践行师德,学校应该建立师德考核机制。

该机制应综合评估教师在课堂教学、学生指导、师生关系、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

同时,应设立奖惩机制,对于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师德失范的教师进行纠正和惩罚。

同时,学校应该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合作,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培训机构的教师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最后,社会应该加强对教育的关注和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与推广师德模范事迹,树立正面典型,激励更多的教师自觉践行师德,积极投身于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

教师如何践行立德树人【5篇】

教师如何践行立德树人【5篇】

教师如何践行立德树人【5篇】篇1教师如何践行立德树人 __月__日_副局长给我们上了“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课,我感受很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

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份,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师德是调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续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本人通过近段时间学习了师德师风后,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这样才酷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

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点滴的进步,去寻觅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个闪光点,然后利用鼓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恢复感到暖和,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间隔,使他们产生“向师性”。

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奔腾,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

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

关爱每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同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气力。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由于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点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化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二、毕生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假如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由于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所以,时代要请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毕生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以德立教,立德树人”专题师德师风培训

“以德立教,立德树人”专题师德师风培训

以德立教,立德树人专题师德师风培训一、介绍在教育领域中,师德师风一直被看作是教师素质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师风修养,我们举办了本次专题师德师风培训。

二、目标本次培训旨在通过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

三、培训内容1.师德师风概念的介绍和理解2.师德师风的重要性和价值3.师德师风的内涵和要求4.师德师风在日常教学中的具体体现5.解决教师师德师风问题的途径和方法6.师德师风的自我提升与发展四、培训流程第一阶段:时间:上午9:00 - 10:30主题:师德师风的概念和理解内容:•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的核心价值观•深入理解师德师风的重要性第二阶段:时间:上午10:45 - 12:00主题:师德师风的内涵和要求内容:•师德师风的内涵和要求的具体解读•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标准第三阶段:时间:下午1:30 - 3:30主题:师德师风在日常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内容:•师德师风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师德师风与学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师德师风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和影响第四阶段:时间:下午3:45 - 5:00主题:解决教师师德师风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内容:•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思路•有效的师德师风教育与管理方法•案例分析与讨论第五阶段:时间:第二天上午9:00 - 11:00主题:师德师风的自我提升与发展内容:•发展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师德师风的方法和途径•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工作动力五、培训方法本次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通过互动式的培训方式,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师德师风的相关知识,提高师德师风意识和素养。

六、培训成果通过本次培训,教师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师德师风的概念、内涵和要求,掌握解决教师师德师风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教师当以德立教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人民教师当以德立教、以爱育人
清镇市流长民族中学
教师:刘恩义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教师必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时时刻刻做到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去影响每颗幼小而又纯洁的心灵。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又说:“严是爱,宽是害”。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

”真正优秀的教师。

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

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

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

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

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

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
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

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