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对映异构

合集下载

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第七章对映异构-PPT精品文档

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第七章对映异构-PPT精品文档

7.1.1 构造异构 分子中原子相互连接的次序和方式叫做构造,分子式相同,但构造 式不同的分子叫做构造异构。构造异构包括碳架异构,取代位置异构, 官能团的异构如乙醇和甲醚,以及互变异构等。 7.1.2 构象异构 分子式相同,原子的结合顺序即构造式也相同,但由于σ单键的旋 转使分子中的原子或者原子团在空间的位置或者取向不同。这种通过 单键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者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取向叫做构象, 由此得到的不同空间结构叫做构象异构。 7.1.3 几何异构 几何异构也是指原子或者原子团在空间的取向不同,但这种不同的 空间取向不是由于单键的旋转造成的,而是由于分子的刚性造成的, 因此如果没有键的断裂,几何异构体之间是不能相互转换的。这种分 子的原子或者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叫做构型,不同构型的分子之 间不能通过单键的旋转而相互转换。几何异构主要包括烯烃的顺反异 构以及环状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1)烯烃的顺反异构。 (2)环状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COOH
COOH
HO H3C
H
H
OH CH3
L-(+)-乳酸
D-(-)-乳酸
对映异构体在宏观性能上表现出的最大差别是生理活性不一样以 及旋光性不同,其它一般性能如沸点、熔点、溶解度、极性甚至 反应活性都是相同的。由于旋光性是容易测定的,因此,测定旋 光性是研究对映异构体最重要和最早的方法,因此对映异构也叫 旋光异构,对映异构体也叫光学异构体。
第七章 对映异构
1874年,年轻的物理化学家范特霍夫(J. H. Van’t Hoff)和勒贝尔 (J. A. Le Bel)根据有机分子的旋光性等实验事实,分别独立地发表论 文提出碳的四价是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即碳原子的四面体理论,打 破了有机分子的平面结构理论,开创了有机分子立体结构的先河。以碳 原子的四面体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立体化学理论已经有了高度的发展和更 加丰富的内涵,运用立体化学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也能够用来预测有机 化合物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反应性能甚至生理性能,解释和预测反 应的进程及产物的结构,设计目标分子以及合成路线,是化学工作者及 相关研究人员从事化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7.1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现象 在有机化合物中,很多分子虽然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原子或者原子 团连接的顺序以及所处的空间方向不一样,即虽然具有相同的分子量, 但结构不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立体异构现象。立体异构体之间的物 理、化学以及生理性能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第七章 对映异构

第七章 对映异构

H S-2-氯丁烷
直接根据Fischer投影式命名的简便方法介绍:
COOH 中 H OH 大 CH3 小 R-(-)-乳酸 CH2Cl 中 HOCH2 HO
COOH H
CH3 S-(+)-乳酸 H
最小基在横 键上,纸面 走向与实际 走向相反.

Cl
H S-2,3-二氯丙醇

最小基在竖 HOCH2 Cl 键上,纸面 走向与实际 CH2Cl 走向相同. R-2,3-二氯丙醇
—C —O
N C —C ≡N 看作 —C — N N C
Question 4:
1.比较 —C(CH3)3 与 —C≡CH的优先次序.
2.比较
与 —C≡CH的优先次序。
常见基团的先后次序:
—I >—Br > —Cl > —SO3H >—SH > —F >—O—C—R > —OR O >—OH > —NO2 > —NR2 > —NHR > —NH2 > —CCl3 > —CO2H > — C —NH2 > —C—H > —CH2OH > —C≡N > O O >—C≡CH >—C(CH3)3 >—CH=CH2 >—CH(CH3)2 >—CH2CH2CH3 > —CH2CH3 > —CH3 > —D > —H > (孤对电子);
-CH2CH2CH3 > -CH2CH3 > -CH3 -CH2CH2CH3 <-CH-CH3 CH3
H C C C C C H
H
(3) 遇到双键或叁键时,则当作两个或三个单键看待。(重键化单) —CH=CH2 看作 —CH —CH2 C O —C=O H 看作 H C C C C —C≡CH 看作 —C — C—H C C

第七章对映异构

第七章对映异构
D/L法) 了解立体选择性反应和立体专一反应的概念。
2
有机分子的异构现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异构现象:
异构体(Isomers) 具有相同分子式的不同化合物
构造异构体 (Constitutional isomers) 化合物中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
立体异构体 (Stereoisomers) 化合物中原子的排列顺序相同, 但是空间排布不同
(a)以 H 原子远离我们的眼睛,按照与碳相连的原子的原子 序数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排列,一个是顺时针方向,一个是逆时 针方向。
F H
Br Cl
Cl
H
Br
F
18
(b)交换一个异构体中任何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得到 其对映异构体,即得到的化合物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 列顺序与以前相反。
上面的例子说明,对映异构现象实质:是基团在空间 的不同排列所引起。但是原子或基团的不同排列与旋光 性有什么关系?如何确定每种异构体的空间排列?
H
H
其他的不存在对映异构现
H
A
象。
38
练习:判断下列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1.

2.

3.

解: 1. 一对对映异构体 2. 同一化合物 3. 同一化合物
39
判断对映异构体的方法
最直接的方法是建造一个分子和它的镜像的模型。观察镜像和 分子是否重叠?
是否有对称面、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寻找手性碳原子(手性中心)。 (但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手性碳原子有例外,内消旋体)
15
1) 手性中心、 不对称碳原子
(chiral center, asymmetric carbon)
Cl
H

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第七章对映异构现象1精品教育文档

华中科技大学有机化学第七章对映异构现象1精品教育文档

7.1.4.4 分子的对称性与手性
只有手性分子才能分离出纯的对映体而显示光学活性,如何判断一 个化合物是否具有手性,最好的办法是判断化合物分子是否具有对称性, 如果一个分子没有对称面,也没有对称中心,这个分子与它的镜像不能重 叠,分子具有手性。
CH3 CH3
Ph Ph 有对称面
Ph CH3
CH3 Ph 有对称中心
CH3

其中ⅰ和ⅱ,ⅲ和ⅳ两对旋光异构体互为实物和镜像关系,互为对映异
构体,两个对映体的一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同,很难通过一般的分离 方法进行分离。ⅰ和ⅲ、ⅳ,以及ⅱ和ⅲ、ⅳ之间不是实物和镜像关系, 为非对映异构体。非对映体的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不同,可以通过一般 的分离方法如重结晶、柱层析等进行分离。3-氯-2-丁醇四个旋光异构 体的对映和非对映关系可图示如下:
COOH
HO
H3C
H
L-(+)-乳酸
COOH
OH
H
CH3
D-(-)-乳酸
对映异构体在宏观性能上表现出的最大差别是生理活性不一样 以及旋光性不同,其它一般性能如沸点、熔点、溶解度、极性甚至 反应活性都是相同的。由于旋光性是容易测定的,测定旋光性是研 究对映异构体最重要和最早的方法,因此对映异构也叫旋光异构, 对映异构体也叫光学异构体。
旋光性 普通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组成的电磁波,光波的振动方向与其前进方向
互相垂直。单色光,如从钠光灯发射出来的黄光,则具有单一的波长(λ= 589nm) , 但 仍 在 与 其 前 进 方 向 互 相 垂 直 振 动 。 若 使 普 通 光 通 过 尼 科 尔 (Nicol)棱镜,则只有振动方向和棱镜的晶轴平行的光线才能通过。这种只 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叫做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偏振光振动所在的 平面叫做偏振面。

《对映异构》PPT课件

《对映异构》PPT课件

对映体
非对映异构体
内消旋体
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性质不同
酒石酸 m.p/℃ [α]D25 sol
d420
pka1 pka2
(R,R) 170 (S,S) 170 meso- 140 (±)- 206
+12 139 1.760 2.93 4.32 -12 139 1.760 2.93 4.32 —— 125 1.667 3.11 4.80 —— 20.6 1.680 2.96 4.24
能把分子平分成互为镜像的两局部的平 面----对称面。
Br
HC H
Cl
2. 对称中心
分子中存在一点 i,以 i为中心,正反两方向的
等距离处可遇到一样原子或基团,将这一点 i 称为对
称中心。
Cl
CH3
F
H
Hi
F
CH3
Cl
3.3 手性碳的构型表示与标记
1.构型的表示
a
a.立体透视式
a、b在平面内
b
COOH
R H OH r H OH S H OH
COOH
COOH
S HO H
H OH
S H OH
COOH
COOH
HO H S
HO
Hr
HO
HR
COOH
COOH
HO H S
HO H
H OH S
COOH
COOH
R H OH s HO H S H OH
COOH
COOH
R H OH
H OH
R HO H
COOH
精选ppt构造异构同分异构立体异构碳架异构构造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noono互变异构立体异构构型异构顺反异构烯烃环烷烃对映异构手性化合物构象异构精选ppt31构成分子的碳链不同二官能团取代基位置异构官能团取代基在碳链的不同位置三官能团种类异构相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形成不同官能团四官能团互变异构两种官能团可以相互转变共存于平衡体系中实质上属于官能团异构一般情况下两者不能完全分离

第七章 对映异构

第七章   对映异构

第七章 对映异构异构:1. 构造异构(分子中原子团连接次序不同) 碳干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2.立体异构(构造相同分子中原子在空间排步不同) 构型异物 :顺反异构 对映异构 构象异构例:乳酸CH 3CHCOOHOHa —羟基丙酸 来源两种:1)肌肉乳酸 +3.802)乳酸发酵 —3.80都是乳酸,只是来源不同,分子式,构造式都相同。

一般的理化性质也都相同,不同的只是叫做旋光性的性质不同。

原因:二者的空间构型不同。

Cabcd a . b. c. d 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1) 二者不可能完全重合 (2)二者为镜物象关系 所以 二者的旋光性正好一左一右。

例: 左右手套为相互映像关系。

但二者并不等同,右手不能插入左手手套。

对应异构:构造相同,构型不同互成镜像对映关系的立体异构现象。

立体化学:从结构上说是分子中原子、原子团在空间排布,并这种排布对性质产生影响。

§ 1 物质的旋光性一.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1. 光波及传播: 光波是电磁波,是横波。

其振动方向和前进方向垂直。

2. 光源研究物质旋光性用偏振光,不是在所有方向存在的光。

3. 平面偏振光(偏振光,偏光)尼科尔(Nicol )棱镜象一个栅栏,只允许和棱晶晶轴平行的光通过,其他平面上的光被挡住,剩下的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

偏振光: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

3.物质的旋光性,旋光度(α)使偏光透过一些液体,有些物质对偏光不发生影响。

偏光仍维持原来的振动平面,但在有些物质就使偏光的振动平面旋转一定角度(α)旋光物质:能使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物质旋光性:旋转的性质叫旋光性旋光度:旋转的角度右旋体(+):向右旋转的物质左旋体(—);向左旋转的物质aË®¸î»Æ»«ÈéË®¸îÆÏÌÑÌÇ二. 旋光仪比旋光度atD1. 旋光仪:测物质旋光度的仪器光源起偏镜样品管检偏镜目镜2. 比旋光度:atDα随测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与浓度,光,温度等都有关系atD不随条件变化,是物质的特征值,特有的物理常数。

第七章 对映异构

第七章 对映异构

C(C, H, H)
H H
CH2CH3 H
C(C, C, H)
CHCl CH3
C(Cl, C, H)
R
五、 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对映异构
1. 具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应有四个立体异 构体。例如:2-羟基-3-氯丁二酸
COOH 2 HO 3 H Cl H COOH COOH H OH H Cl COOH COOH COOH HO H H OH H Cl Cl H COOH COOH
Br
Br
H H3CH2C CH3
(S)
Br
H3CH2C
Br
CH3 H Br
(R)
2、烯烃的加成
Br Br
Br Br
C C
Br
C C
Br
Br
生成一对对映体
Br
通过实验证明了烯烃加溴的反式加成机理:
Br CH3 C C CH3 H H + Br2 H 3C Br H H 3C Br H 和 H3C Br Br CH3 C C H CH3 + Br2 H Br CH3 H CH3 H H3C H Br H3C Br H H H3C H
KMnO4
H2O
H H 3C H
对映体
C OH C
OH CH3
4、双烯合成
COOH H COOH
H H COOH
右侧面
HOOC
+
H H
左侧面
COOH H COOH
得外消旋产物
H COOH
H COOH
COOH H COOH
COOH
+
H
H H COOH

对映异构体和手性的概念分子的手性和对称因素的关系手性碳原子

对映异构体和手性的概念分子的手性和对称因素的关系手性碳原子
的拆分。
1.诱导结晶拆分
• 在外消旋体热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左旋体或右旋体作
为晶种,当溶液冷却时,与晶种相同的异构体便优先析出。 滤出结晶后,另一种旋光异构体在滤液中相对较多,在加热 条件下再加入一定量的外消旋体至饱和,当溶液冷却时,另 一种异构体优先析出。如此反复操作,就可以把一对对映体
完全分开。
第九节 制备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一、由天然产物提取
• 手性化合物可以从天然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中分离提取,
该方法原料来源丰富,价廉易得,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产品 光学纯度较高。
二、外消旋体的拆分
• 一个非手性化合物在非手性环境中引入第一个手性中心时,
通常都得到外消旋体,然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外消旋体的 一对对映体拆分成两种纯净的旋光体,这一过程为外消旋体
第七章 立体化学基础
要点导航
1. 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分类、 分子模型的三种表示方法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对映异构体和手性的概念、分子的手性和 对称因素的关系、手性碳原子的概念及对映体的构型标记、外 (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苏型和赤型的概念、脂 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要点导航
2.熟悉对映体和非对映体的理化性质、不含手性碳原子化 合物的对映异构。 3.了解平面偏振光和比旋光度有关概念、对映体过量百分 率和光学纯度的概念、旋光异构与生理活性的关系、制备 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有机反应历程中的立体化学。
4.色谱分离
• 如果被分离的物质与固定相的吸附作用有差别,或与
流动相的溶剂化作用有差别,则几种物质可以利用色 谱的方法进行分离。色谱分离对映异构体可分为直接
分离法和间接分离法。
三、不对称合成
• 不对称合成泛指一类反应由于手性反应物、试剂、催化剂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立体化学Chapter 5 Stereochemistry-Enantiomerism 异构体的分类构造异构碳链(碳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互变异构构型异构构象异构顺反异构光学异构同分异构立体异构立体异构体的定义: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互相连接的次序相同,但在空间的排列方向不同而引起的异构体。

立体化学的任务:研究分子的立体形象及与立体形象相联系的特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科学。

对映异构和立体异构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原子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点:对映异构体打断键才能相互转换;立体异构体σ键的旋转相互转换5.1物质的旋光性与手性一、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的物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波的振动方向与其前进方向垂直。

普通光在所有垂直于其前进方向的平面上振动。

暗1、平面偏振光:指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简称偏光(plane polarized light)。

2、偏光与物质旋光性的关系(1)旋光性物质——能使偏振光振动面旋转的性质,叫做旋光性;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做旋光性物质。

(2)非旋光性物质——不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做 非旋光性物质。

旋光度: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一定的角度。

用希腊文α表示。

影响旋光度的因素(a)被测物质; (b) 溶液的浓度; (c) 盛液管长度; (d) 测定温度; (e) 所用光的波长 右旋体: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右旋转的物质,右旋—— (+); 左旋体: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左旋转的物质,左旋 ——(-)。

其旋光方向顺时针 右旋,以 “ d ” 或 “ + ” 表示。

逆时针 左旋,以“ l ” 或 “ ” 表示。

但旋光度“α”受温度、光源、浓度、管长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便于比较,常用比旋光度[α]来表示。

3、旋光度与比旋光度的关系比旋光度(specific rotation)——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光源的条件下,把1mL 含有1克旋光性物质放在1dm 的盛液管中,所测得旋光度,就叫做比旋光度,用[α]表示。

比旋光度表示:盛液管为1分米长,被测物浓度为1g/ml 时的旋光度。

实际测量时,可用溶液测量其旋光度,再用下式计算其比旋光度:[]ρααλλ⨯=l tt式中: λ——测量时所采用的光波波长; t ——测量时的温度;α——由仪器测得的溶液的旋光度;l ——盛液管的长度,单位为dm(1dm=10cm); C ——溶液的浓度,单位为g.mL -1。

表示比旋光度时,需要标明测量时的温度、光源的波长以及所使用的溶剂。

例如,在温度为20°C 时,用钠光灯为光源测得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比旋光度为右旋52.2°,应记为:[]()水℃0202.25+=Dα D 表示:普通的钠光灯的单色光,波长为589.00nm 。

[注]:①、旋光度和比旋光度都小于3600。

②、比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的一个物理常数。

4、比旋光度的应用: ①、推算物质的浓度和纯度; ②、测定物质的旋光度。

二、物质的旋光性和手性 1、对映异构现象的发现:1848年,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对酒石酸钠铵晶体的研究,为旋光异构现象即对映异构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1874年van ’t Hoff 和Le Bel 两个青年物理学家提出的碳四价学说及四面体学说,真正解决了对映异构现象。

具有旋光异构的分子具有什么特性呢?首先是在生物化学上,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来,如丙氨酸,它有两种分子,当把它们作为某种细菌的食物时,只有一种被吃掉,而另一种完全保留下来。

可见在生物体中的选择性是很高的。

这对于生物化学当然是相当重要的。

天然化合物中常见,Vc 右旋体可医治坏血病;谷氨酸右旋体有调味作用;麻黄碱右旋才能舒张血管治高血压,旋光相反的异构体则无用甚至有毒大部分氨基酸是左旋体反应停治孕妇反应,但其旋光相反的异构体则致畸N O OHN OOH镇静剂 强畸胎剂Thalidomide(反应停)H 22H 22苦味 甜味Asn(天冬酰胺)2、手——左、右手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关系,不能完全重合。

手性:像左右手一样,实物与其镜象不能叠合的性质。

手性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手性分子大都含有与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基团相连的碳原子。

这种碳原子没有任何对称因素,故叫不对称碳原子,或叫手性碳原子,在结构式中通常用*标出手性碳原子。

例如:3H 3H(S)-(+)-乳酸 (R)-(-)-乳酸 mp 53℃ mp 53℃ [α]D = +3.82 [α]D = -3.82 pKa=3.79(25℃) pKa=3.83(25℃)[结论]①、手性是产生对映异构体的充要条件; ②、手性是产生旋光性的充要条件; [思考]:①、手性碳原子是产生对映异构体的充要条件;对吗?为什么? ②、手性碳原子是产生旋光性的充要条件;对吗?为什么? 三、对称性因素与手性分子手性分子:与自身镜像不能重叠的分子。

1、对称面:有一个平面可以把分子分割成两部分,而一部分正好是另一部分的镜像,这个平面就是分子的对称面(σ)。

例如:乙烯及其衍生物结论:由对称面的分子没有手性,平面型的分子一定没有手性。

注意:不能说无对称面的分子一定有手性;不能说顺反异构体无手性。

2、对称中心分子中有一个点,从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出发,向这个点作一直线,再从这个点将直线延长出去,则在与该点前一线段等距离处,可以遇到一个同样的原子,这个点就是对称中心(I )。

例如:HHH HHH H 3C CH 3结论:有对称中心的分子无手性。

3、对称轴(旋转轴)设想分子中有一条直线,当分子以此直线为轴旋转360º/n 后,(n=正整数),得到的分子与原来的分子相同,这条直线就是n 重对称轴( C n )。

CH 3CH 3旋转的角度360 n C n结论:①、有对称轴的分子不一定没有手性。

②、不能用有无对称轴来判断分子有无手性 4、四重交替对称轴(旋转反映轴)分子中有一条直线,当分子以此直线为轴旋转360º/n 后,再用一个与此直线垂直的平面进行反映(即作出镜象),如果得到的镜象与原来的分子完全相同,这条直线就是四重交替对称轴(S 4)有四重交替对称轴的分子,是分子同时没有对称面和对称中心,因此此分子有手性。

5、对称性与手性的关系:A :非手性分子——凡具有对称面、对称中心或交替对称轴的分子.B :手性分子——既没有对称面,又没有对称中心,也没有4重交替对称轴的分子,都不能与其镜象叠合,都是手性分子.C :对称轴的有无对分子是否具有手性没有决定作用在有机化学中,绝大多数非手性分子都具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或者同时还具有四重对称轴。

没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只有四重交替对称轴的非手性分子是个别的。

手性分子的一般判断:只要一个分子既没有对称面,又没有对称中心,就可以初步判断它是手性分子。

5.2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1、对映异构体例如:还以乳酸为例,它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有手性,具有旋光性,有一对对映体。

发酵得到的乳酸是左旋的,其比旋光度为[α]D = -3.82,肌肉运动产生的乳酸是右旋的,其比旋光度为[α]D = +3.82。

3H 3H(S)-(+)-乳酸 (R)-(-)-乳酸 mp 53℃ mp 53℃ [α]D = +3.82 [α]D = -3.82 pKa=3.79(25℃) pKa=3.83(25℃)特 点:*1 结构:镜影与实物关系 *2 内能:内能相同。

*3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非手性环境中相同,在手性环境中有区别。

*4 旋光能力相同,旋光方向相反。

一对对映体结构差别很小,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bp ,mp ,溶解度等,化学性质也基本相同。

很难用一般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区分。

但它们对平面偏振光的作用不同。

注: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一定是手性分子;一个手性碳原子可以有两种构型。

具有手性的物质和分子中有无手性碳原子无关。

2、外销旋体把50ml 的右旋乳酸和50ml 的左旋乳酸混合起来,经过测定,mp=18℃,[α]D =0,p K a=3.86(25℃)。

物理性质有变化,而化学性质几乎没有变化。

一对对映体等量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就叫做外消旋体。

注意:非对应体和外销旋体的区别。

3、构型的表示 有四种表示方法:第一种:伞形(楔形式)例如:点H3第二种表示法,锯架式,例如:第三种表示法,纽曼透视式,例如:第四种表示法,Fischer 投影式书写规则:①主碳链竖写,命名时编号最小的碳原子写在最上方。

②横前竖后:以横线连接的基团在纸平面的前面,以竖线连接的基团在纸平面的后面。

③横竖相交点为手性碳原子。

例如:注意:1.立体形象;2.不能在纸面上旋转90o;在纸平面内转动180°或360 °, 构型不变,但是若在纸平面内转动90°或270°。

3.不能离开纸面翻转180o;只允许在纸平面内旋转1800,构型不变。

离开纸平面翻转180°, 将变成它的对映体。

4.基团两两交换次数不能为奇数次,但可以是偶数次;在投影式中,基团交换奇数遍,构型转变,偶数遍侧构型不变。

5.不能将投影式拿出纸面来分析,5.3构型的标记方法一、D(拉丁文Dexcro)-L(拉丁文Leavo)标记法——相对构型的标记 1908罗斯诺夫人为规定 (+) –甘油醛 为 D –型, (–) –甘油醛为 L –型2OH2OH L -(-)-甘油醛 D -(+)-甘油醛关联比较法:以甘油醛为基础,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其它化合物,如果与手性原子相连的键没有断裂,则仍保持甘油醛的原有构型。

例:2OH2OH3D -(+)-甘油醛 D -(-)-乳酸其它手性化合物相对构型的标记则以甘油醛为参照物,通过与甘油醛构型间的某种联系来确定。

[注意]:①D/L 标记法多用于糖类和氨基酸的构型标记,有一定的局限性; ②相对构型[D 、L]与旋光方向[(+)、(–)]没有任何对应关系。

二、R/S (R Rectus and S Sinister)标记法——绝对构型的标记绝对构型(Absolute Configuration): 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实际空间排布。

R/S 构型标记法是1970年根据IUPAC 的建议所采用的系统命名法,它是根据旋光性物质的实际构型,或其投影式,以“次序规则”为基础的标记方法,所以称为绝对构型标记法,它是一种更具有普遍性的标记法。

其规则如下:1.将手性碳原子上相连的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a ,b ,c ,d )按次序规则从大到小排列成序(假定a >b >c >d ) 次序规则: Cahn – Ingold -Prelog ⑴ 同位素:T > D > H ⑵ 原子序数⑶与手性碳相连的两个原子相同时,则看与他们的相连的其他原子,按照原子序数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