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日本
第一节 日本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1)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经济水平及发展特征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通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日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教学难点:1)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
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方法:如何讲清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分国地理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牢记和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是日本教学的基点。
采用谈话法、分析归纳法、讲述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又运用了图、表、数据、自制课件等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日本的资料和图片,截取相关的影视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东亚岛国1、位置及领土组成2、首都、民族、语言二、多山的地形1、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2、火山地震频繁三、温湿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东西融合的文化五、发达的经济1、发展经济的条件:2.经济特征: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3.发达的工业(1)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原因)(2)工业中心:大阪、横滨、名古屋、名古屋、北九州4.发达的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六、主要城市。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

《第七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人口,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2)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特征;(3)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日本工农业的产业类型及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2)通过读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地形及气候特征;(3)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的方法;(4)通过图文分析日本地理环境对其发展工业、农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感,树立防震减灾意识;(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科教兴国,科学技术能够改变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求实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2、日本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3、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点;【教学难点】1、在地图上落实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工业城市;2、理解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日式英语歌曲视频《Tokyo Bon》。
提问:视频当中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学生回答)上一章,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的五个热点地区,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深入大洲、地区的内部了解国家,第一站就是我们的近邻、也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二、新课学习提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的时候喜欢拍照发朋友圈吗?(学生回答)教师:小明同学上个月刚刚去过日本,她将自己在日本的所见所闻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在了她的朋友圈里,并且,她还向聪明的网友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期望得到解答。
但是,老师发现在她的描述中存在着一些地理知识的错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同学的朋友圈前三天的内容,完成活动一。
【活动一】:“万能的朋友圈”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自然环境特征要求: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小明同学前三天的朋友圈内容①帮她指出错误并纠正;②解答她提出的问题;③指出这些朋友圈都说明了日本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
人教教材《日本》PPT全文课件1

今天
打一国家名
第一节 日本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 ①在世界的位置:地处中纬度地区,东亚的东部边 缘,东临太平洋
中国
俄罗斯
北海道
朝鲜 韩国 九州
太
东京
平
洋
②海陆位置:
日本东部濒临
__太__平___洋,西北 部隔__日__本___海与 _俄__罗__斯__、中___国___ 、_朝___鲜___及韩国 相望。
进口—加工—出口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模式, 与日本的国情是密不可分 的
2、日本国情特点(即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 条件)
不利条件:
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
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 水平;多优良港湾
在
图
中
填
注
日
本
濑户内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
主
要
名古屋工业区
工
阪神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业 区
最大的平原 是 __关_东__平_ 原
6、重要特征:多火山地震
○
日本位 于亚欧 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的 交界地 带
日
○
本 位 于
太
平
洋
火
山
、
地
震
带
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 缺乏的程度如何?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资
经
源
济
小
强
国
国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
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
1、主要模式为:
九州
2、领土组成 本州
第一节 日本

歌 舞 伎
文 乐
能剧
文学
动漫
柔 道
相扑 剑 道
寿 司
民 居
和服
日 本
1、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附近数千个岛屿组成。 2、领土组成: 多山的岛国,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3、地形:
4、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5、主要城市或海港: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广岛、长崎。
我们的东亚邻国
日 本
学习目标 1.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的特征。 2.了解日本的工业发展水平和特点。 3.了解日本文化特点。 重难点 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亚洲经济发展特点。
定向导学 • 1,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 2,日本的国土特征。 • 3,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该国又是如何 防震的。 • 4,日本工业的特点。 • 5,日本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 方向。 • 6,日本文化的特点。
定向导学
• • • • • 1,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2,日本的国土特征。 3,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该国又是如何防震的。 4,日本工业的特点。 5,日本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6,日本文化的特点。
文化掠影
• 神道教、佛教 • 能剧、歌舞伎、文乐 • 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动漫文学 • 相扑、柔道、剑道 • 茶道、花道、书道 • 服饰、饮食、民居
神户
大阪
东京
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些地区 多优良港湾,交通
濑户内海
北九州
九州
名古屋
横滨
便利,利于进口原
料、燃料,出口工 业产品。
濑户内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
第一节 日本

第一节日本(首都:东京)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从属大洲):东半球,北半球,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2)纬度位置:23.5O N—45O N,属北温带。
(3)海陆位置: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
2、组成:由A—北海道、B—本州岛、C—九州岛、D—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
3、日本海岸线特点?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4、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5、地形:(1)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3)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
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
6、气候类型: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7、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
8、日本经济特点:加工贸易9、工业发展的特点?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以“进口—加工—出口”经济模式10、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答:①日本地域狭小,②矿产资源贫乏(但森林、水力资源丰富),③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
11、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①地域狭小,②资源贫乏,③国内市场有限。
12、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①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②劳动力素质高;③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13、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①问题:土地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露,污染、土地供应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等,发展速度放缓。
②对策: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主要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14(1)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2)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1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①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
(名师整理)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日本》精品课件

6.(2019湖北襄阳月考)不属于日本投资建厂的对象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西欧
D.东非
答案 D 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投资建厂的对象是一节 日本
7.(2019安徽蚌埠禹会第三次月考)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 )
A.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B.北海道岛沿岸
第一节 日本
题型一 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例1 (2017湖南湘潭中考)日本的工业对外依赖性强,主要原因是 ( )
A.多港湾,海运便利
B.人口多,城市密集
C.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D.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解析 日本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其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工业产品
需要大量出口,因此工业对外依赖性强。
答案 D 材料所述说明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
第一节 日本
1.2017年1月17日日本国家旅游局称,2016年日本共接待外国旅客2 400万 人次,较2015年增长21.8%,创下纪录新高,并且来自中国大陆的旅客数量最 多。下列属于日本著名旅游胜地的是 ( ) A.埃菲尔铁塔 B.富士山 C.自由女神像 D.泰山
答案 D 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 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为减少地震伤亡,日本的房屋采用质地较轻的 建筑材料;日本经常进行防震知识宣传、学习地震时自救、互救等知识,故 人们在发生地震时能冷静地应对。日本整个国家都易发生地震,迁移人口 的做法不现实。
第一节 日本
读“日本位置图”,完成4—5题。
知识点二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日本经济概况 (1)亚洲最发达的国家 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也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生产 总值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金 融业在国际金融业中所占比重很大。 (2)日本的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严重。 ②有利条件:日本科学技术发达;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等。 (3)日本工业特点 ①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如铁矿、煤矿、石油等。 ②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4)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是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山东省省级优课)

教学设计一、【课程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认识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日本”可以承载以下5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5、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说明】地理复习旨在使学生能将有代表性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效整合,在整合中发现异同,总结规律,掌握区域整合的复习方法。
因此本节课重点完成2.3.4.5的拓展与整合。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能分析出日本和台湾在自然地理方面的异同。
2.能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台湾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它们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3.通过材料分析日本和台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性,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三、教学过程问题2:当飞机飞到日本上空时,透过窗户向下俯视,惊奇的发现日本和台湾的自然地理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你来总结一下吧!归纳小结:两地区在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方面有相同点,并总结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过渡:两地气候的共性是都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你能找出这种气候类型吗?问题3:朋友说可以到日本享受北海道的滑雪,看大型的机械化耕作,你认为纪实中有不实之处吗?说说你的理由过渡:在日本看不到大型的机械化耕作,在哪些地区可以看到呢?小结:日本是岛国面平原面积小不能大型的机械化,美国和中国东北平原因为平原面积大耕地多,能够用大型机械化耕作。
小组合作交流找出两个地区自然地理方面的相似之处。
生进行慧眼识气候环节,辨认候类型,归纳气候特点。
个别学生交流分析原因。
学生快速回顾所学到的地区并交流原因。
让学生明确利用经纬网地图判别方向的方法。
设计开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通过组间相互补从多方面总结自然地理的相同点。
日本(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A.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产业集聚、工资较高,人口迁入增加
B.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宜居宜购、生活便利,人口迁入增加
C.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人口迁入减少
D.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总部经济规模较小,人口迁入减少
文化交流
1
民族:
人口 1.27亿
民族 大和族
语言
日语
佛教
宗教
神道教
文化交流
2
服装文化:
在日本随处可见身着和服和西装的人们
文化交流
2
服装文化:传统服饰:和服
和服 ,是日本的民族服饰日本作为近 邻,其和服就是受中国文化影响一个典型体 现。
和服的出现可追溯到日本的古坟飞鸟 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当时东吴 地区临海,出现了与日的商贸往来。因此, 东吴风格的服饰就经此传入日本,造就了和 服的雏形,“吴服”一词亦因此而来。
有较高纬度区域部分河流___有___结冰期。
亚洲东部的岛国
9
森林资源:
日本陆地面积的_2_/_3__被
森林覆盖,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_7_0__%__
日本十分重视对本国森 林资源的保护
3
岛国经济
岛国经济
1
农业:
日本平原面积__狭__小___
日本地_狭__人_稠__,人 均耕地只有340平方米 日本土地的特点:耕 地__少__,地块__小__。
太平洋
亚洲东部的岛国
2
范围:
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
四
北海道岛
个
本州岛
大
四国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自主完成助学读本P48 “知识梳 理”部分。
2、学生展示。
三、教师精导
东亚岛国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
日本
海陆位置: 太平洋西北部 亚洲东部
日本
经纬度位置: 30°N~46°N 130°E~150°E 相对位置: 西与俄罗斯、中国、 朝鲜、韩国隔海相望
(二)领土组成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①找出日本领土主要
日本
1 .日本河流短急的主要原因是( D )
① 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
② 季风气候,气候干旱
③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
④ 植被覆盖差,泥沙淤积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日本
2.读日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岛屿 名称。 ① __北__海__道__;② ___本_州____; ③ __四__国____;④ ___九_州____。 (2)写图中甲、乙代表的海洋 名称。 甲 __日_本__海___;乙__太__平__洋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课堂小结
日本
东亚岛国 多山的地形
五、布置作业
日本
1、作业布置,结束新课 2、强调安全问题。要求学生下课后, 上下楼梯注意安全,不要在校园内追逐 打闹。
在右图中找出奥 羽山脉、富士山、关 东平原。
日本
富士山山体呈圆锥 形,山顶常年积雪,山 坡森林葱郁,山麓瀑布、 温泉和湖泊广布。富士 山火山口直径约800米, 深约200米,公元800 年、864年、1707年有 过3次大规模的喷发。
日本
富士山
思考:日本为什么会多火山地震呢?
日本
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 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一、导入新课
1、清点学生人数。 2、图片欣赏导入
日本
日本
日本
第八章 走进国家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日本
二、自主学习
日本
(一)目标呈现 1、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教材内容掌握日本自
然地理的基本特征,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 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
日本
(二)完成知识梳理
有哪四个大岛组成?其 中哪一岛的面积最大?
②找出太平洋、日本 海、东京湾、濑户内海、 津轻海峡、朝鲜海峡。
面积37.8万千米2 海岸线约3万千米
日本
将右图中太 平洋、日本海、 朝鲜海峡、津轻 海峡、本州岛、 北海道、四国、 九州、濑户内海 等文字拖入图中 相应位置。
日本
多山的地形
观测日本地形图 中的颜色,对照高度 表看一看日本境内的 海拔高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