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文件代号:××××××

XXXXQB

XX公司企业标准

标准编号:×××××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发布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

XX公司发布

标准编号:×××××××××

前言

《企业标准化编写规范》是XX公司制定企业标准化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企业标准化文件编写规范》;

——××××××《企业标准化体系表编写规范》;

——××××××《企业标准化文件编号规范》;

——××××××《企业标准化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编写规范》;

——××××××《企业标准化工作标准编写规范》;

本标准与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相比较变化如下:

——本标准引用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部分条款;

——适用于XX公司技术标准体系文件的编写;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准化办公室提出制定。

本标准由XX公司总经理批准。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准化办公室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准化办公室起草。

本标准XXXX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文件代码:××××××

XX公司企业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号:××××××××××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技术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了有关表述的一些样式,并提供了标准出版的格式。

本标准规定了的内容是通用的,个别要素可进行适当裁剪。裁剪不能影响文件的有效性。

本标准适用于XX公司企业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2-2000,标准化工作条例,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3.1 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2 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做成部分。

4 技术标准的构成要素

4.1 封面

封面在技术标准中为必备要求,格式按照本文封面格式确定。

4.2 前言

封面在技术标准中为必备要求,是对标准的说明。

4.3 名称

名称为必备要求,他置于正文中间的位置;名称力求简练,并应明确表示出标准的主题,使之与其他标准相区分。

4.4 范围

范围为必备的要素,它应置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范围的文字应简洁,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作用。

4.5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说明引用了那些标准的内容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4.6 术语和定义

对专有名词的解释。

4.7 标准的内容:

标准内容的陈述。

标准规范编制通用技术经验路线

标准规范编制通用技术路线 (初稿)

该项目将紧密围绕各级****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集中精干技术骨干、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智慧,以某部****业务管理政策法规为指导,以某部****业务管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标准规范体系为基本依据,充分了解掌握****业务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中各环节的具体内容,系统全面分析整理****业务管理系统涉及的标准规范,参照某部及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各标准规范的直接技术负责人,成立咨询组,依照进度安排对各技术标准规范内容细致审查讨论,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标准规范进行充实完善,并与不同级次****业务管理部门对标准规范初步成果进行深入交流、试点应用,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业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具体技术路线有以下几点: (1)紧密围绕项目需求,有的放矢。承担单位在参与****业务管理建设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级****业务管理建设项目需求、****业务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的运行维护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业务管理建设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全面准确地编制标准规范。 (2)集中优势专业队伍,强项发挥。承担单位将联合各协作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参与标准规范编制,对标准规范按主要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落实到具体完成单位及负责人,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丰富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发挥利用技术强项,编制各部分内容。 (3)统筹安排任务进度,环节落实。通过系统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为编制标准规范提供指导;对需要编制的标准规范内容进行统筹安排,详细制定实施时间进度安排,循序渐进完成各标准规范。 (4)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在标准规范编制建设过程,密切关注****业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各专业门类标准规范建设情况。 (5)分阶段设定节点,稳扎稳打。按照制定初稿、讨论稿、审查稿,每一阶段成果详细向专家汇报,召开专家咨询会,充分参考专家意见,修改完善阶段成果,为下一步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不同阶段各咨询会议讨论内容有技术方案及工作大纲、初步提出的标准规范初稿、讨论稿审查稿等。 总体技术路线流程见以下框图,从系统调研、资料收集至提交研究成果的各环节,均需要系统分析详细研究,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各标准规范。

软件开发技术文档编写规范

软件开发技术文档编写规范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按要求编写好十三种文档,文档编制要求具有针对性、精确性、清晰性、完整性、灵活性、可追溯性。 ◇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因素上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的理由。 ◇项目开发计划:为软件项目实施方案制订出具体计划,应该包括各部分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的进度、开发经费的预算、所需的硬件及软件资源等。 ◇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规格说明书):对所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等作出详细的说明。它是在用户与开发人员双方对软件需求取得共同理解并达成协议的条件下编写的,也是实施开发工作的基础。该说明书应给出数据逻辑和数据采集的各项要求,为生成和维护系统数据文件做好准备。 ◇概要设计说明书:该说明书是概要实际阶段的工作成果,它应说明功能分配、模块划分、程序的总体结构、输入输出以及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详细设计说明书:着重描述每一模块是怎样实现的,包括实现算法、逻辑流程等。 ◇用户操作手册:本手册详细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使用户对如何使用该软件得到具体的了解,为操作人员提供该软件各种运行情况的有关知识,特别是操作方法的具体细节。 ◇测试计划:为做好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需为如何组织测试制订实施计划。计划应包括测试的内容、进度、条件、人员、测试用例的选取原则、测试结果允许的偏差范围等。 ◇测试分析报告:测试工作完成以后,应提交测试计划执行情况的说明,对测试结果加以分析,并提出测试的结论意见。 ◇开发进度月报:该月报系软件人员按月向管理部门提交的项目进展情况报告,报告应包括进度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的比较、阶段成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下个月的打算等。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软件项目开发完成以后,应与项目实施计划对照,总结实际执行的情况,如进度、成果、资源利用、成本和投入的人力,此外,还需对开发工作做出评价,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软件维护手册:主要包括软件系统说明、程序模块说明、操作环境、支持软件的说明、维护过程的说明,便于软件的维护。 ◇软件问题报告:指出软件问题的登记情况,如日期、发现人、状态、问题所属模块等,为软件修改提供准备文档。 ◇软件修改报告:软件产品投入运行以后,发现了需对其进行修正、更改等问题,应将存在的问题、修改的考虑以及修改的影响作出详细的描述,提交审批。 1可行性分析报告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阐明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提出读者对象。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格式

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编写格式 1、封面 2、前言 3、目录 4、各部门标准代号如下:技术标准为T;管理标准为M;工作标准为W。(如质控部技术 标准为Q/TYHGT005-01-2006;管理标准为Q/TYHGP005-01-2006;工作标准为Q/TYHGW005-01-2006。以标准多少按顺序继续编) 公司办001 党委002 工会003 团委004 人力资源部005 生产技术管理部006 质量控制管理部007 安全环保部008 财务部009 营销部010 物资供应部011 后勤保卫部012 烧碱分厂013 氯氢分厂014 氯甲烷分厂015 硅氯化物分厂016 公用工程分厂017 基建组018 综合组019 说明:企业标准体系建立的依据是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工艺规程01 岗位操作法03 安全操作规程05 岗位责任制07

封面(A4)Q/TYHG 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TYHGTXXX-XX-2006 标准名称 2006-XX-XX发布2006-XX-XX实施 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满足建立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根据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标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标准由XXX提出 本标准由XXXX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XXX XXX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XXXX负责解释

技术规格书编制要求要点

技术规格书编制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_____设备,提出了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买方在本规格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如锅炉与压力容器、高电压设备等)。 1.3 如未对本规范书提出偏差,将认为卖方提供的设备符合规范书和标准的要求。偏差(无论多少)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中的附件“差异表”中。 1.4 卖方须执行本规格书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合同签订后个月,按本规范书要求,卖方提供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适、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买方确认。 2 范围 1.1 拟采购的设备清单 1.2卖方应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和数据表中的技术要求和工艺参数,并将其作

为准备和完成报价的依据。 3 工程概况 3.1 概述 (本节说明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分期建设情况、工程现状等) 3.2 本期工程简介 (视设备情况对下列内容进行取舍) 3.2.1 燃料供应及其运输 3.2.2 水源 3.2.3储灰场 3.2.4 厂/场区总布置及交通运输 4 设计和运行条件 4.1 系统概况和相关设备 (填写本设备所在的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系统的简况,和相关设备的情况)4.2 工程主要原始资料 4.2.1 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 4.2.2 厂/场区地质 4.2.3 厂/场区地震 4.2.4 燃煤 4.2.5 灰渣特性 4.1.6 燃油 4.1.7 水质 4.3 安装运行条件 5 技术条件 (根据具体设备的填写) 5.1 参数、容量/能力 5.2 性能要求 启停、运行、寿命、变负荷等内容 5.3 结构要求/系统配置要求 5.4 配供的辅助设备要求

技术标准文本编写要求

技术标准文本编写要求 一、技术标准名称 技术标准名称的措词应严谨、简练、突出主题,应以“标准”、“规程”、“规范”、“导则”、“作业指导书”结尾。 二、技术标准的一般要素 一般技术标准应包含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附录等要素。其中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为基本要素,其他要素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操作规程,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机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应包含范围、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一项需要一人或多人配合操作多个设备、工具、装置等的作业活动所提出的操作要求,应包含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可选)、作业前的准备、作业过程、作业结束(含作业现场的清理)、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运行工艺技术标准,是针对一套按工艺流程组合的设备,如门站,应包含范围、工艺流程图、主要技术参数、运行工艺及要求、巡视检查及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基本要素。 三、各要素的具体解释 1.一般技术标准: (1)范围:明确规定技术标准所包括的主要方面和适用范围。应使用“本标准(规程)规定了……”、“本标准(规程)适用于……”表述格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给出该标准依据或引用的国标、行标、地标以及法律、法规等。

(3)术语及定义:给出理解该标准中使用的某些术语或名词所必要的定义和涵盖内容。如:本标准采用GB 50028-2006中规定的术语。计算月是指逐月平均日用气量出现最大值的月份。 (4)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根据该标准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以及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等列条显示。 由于标准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可不以“标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作为章的标题,而是根据该标准的特点或类别,列出若干章,分别进行叙述。 (5)附录:如果该标准需要列举或引用其他内容较多的资料,可以附录的形式显示。 2.操作规程: (1)范围:明确规定该规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适用的设备、装置的范围。应使用“本规程规定了……(某设备)的操作程序、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本规程适用于……(某设备)的操作”表述格式。 (2)操作规程:应按照设备的操作顺序,对各步骤做出相应的技术规定,如开机前的准备(预热等)、开机操作及运行、关机操作等,具体内容可根据设备或装置的特点列条显示。 (3)维护保养:规定出设备或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内容。 (4)注意事项:需要注明的各有关注意事项。 3.作业指导书: (1)范围:明确规定该作业指导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适用的作业活动范围。应使用“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某作业活动)的操作程序、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某作业活动)的作

xx股份公司技术方案编写规范

PROCESS INSTRUCTION PI NO. Dept.: 网络终端设备厂规划评测室SHEET 1 OF 3 1目的 本文件是为了综合规划阶段前的所有技术文件,形成详细、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方案》,使网络厂相关文件在内容上满足一定要求且文件格式统一。 2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技术方案》文档的内容编写要求,适用于网络厂所有项目的《技术方案》的编写。 3引用文件 3.140PI-000000060-X 《IPD产品开发流程》 3.269PI-000000041-X 《文件签署规定》 3.369PI-000000051-X 《技术文件的编写规则》 4术语和定义 4.1系统:是指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完整体系(如:物业管理系统、电业管理系统、税务管理系统等)。 4.2子系统:是指某一行业或领域中某一具体专业体系(如:物业管理系统中的智能小区、三表集抄等)。 4.3部件或产品:是指具有专项领域或通用综合功能,可独立移植、专项配置应用的整体。包含电器硬件、 结构件、标准接口/协议/规范或内部嵌入应用软件、通用API软件等部分。 4.4模块:是指具有专项功能,可独立、灵活配置适用的软件、硬件或软硬件一体的标准技术集合体。 5职责 《技术方案》由研究所相关人员编写。 6资格与培训 无。 7程序 7.1研究所负责在《部门设计及验证阶段工作计划》中要求的时间内编写完《技术方案》。 7.2项目主管审核通过后再分发相关部门,进行完善后为定稿。 7.3交研究所主体设计部门经理审核。

PROCESS INSTRUCTION PI NO. Dept.: 网络终端设备厂规划评测室SHEET 2 OF 3 7.4按《文件签署规定》对文件进行归档。 7.5必要时(如后续设计与文件内容有出入)需更新文件及版本,并重新归档。 8内容编写要求 8.1硬件技术方案 8.1.1系统 8.1.1.1系统结构图及描述(如项目是整个系统,则应详细描述;否则,只需概要描述) 8.1.1.2API接口定义 8.1.1.3API接口协议 8.1.2子系统 8.1.2.1子系统结构图及描述(如项目是子系统,则应详细描述;否则,只需概要描述) 8.1.2.2API接口定义 8.1.2.3API接口协议 8.1.3部件或产品 8.1.3.1部件或产品结构图及描述(如项目是部件或产品,则应详细描述;否则,只需概要描述) 8.1.3.2API接口定义 8.1.3.3API接口协议 8.1.4模块 8.1.4.1模块结构图及详细描述 8.1.4.2模块程序架构 8.1.4.3模块程序流程图 8.1.5接口及通讯协议 (接口定义、具体协议、具体操作指引、数据结构定义、具体校验方案、适用的接口类型等) 8.2软件技术方案 (具体的系统平台、具体的数据库类型、具体的数据库结构、具体的数据结构、具体的人机界面设计方案、具体的API接口软件方案、系统软件的配置方案等) (下列文件可单独编制,也可集成在此文件中) 8.2.1《嵌入式应用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8.2.2《上位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8.3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标准国标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格式和制修订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 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通用的。不同类型企业可根据产品类型和生产特点,适当剪裁。剪裁不能影响企业提供产品与适用法律法规责任的要求和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ISO/IEC Directives,part3,1997, 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NEQ) GB/T 1.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6901(所有部分)图形符号表示规则产品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 GB/T 16902(所有部分)图形符号表示规则设备用图形符号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 9001:2000) GB/T 19022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 GB/T 20001 (所有部分)标准编写规则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dt ISO 14001:1996)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2 技术标准体系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企业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企业标准体的组成部分。 4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

技术规范和标准

技术标准、强制性条件清单 批准: 校核: 编制: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猴子岩水电站项目部 2013年8月3日

技术标准、强制性条件清单 序号技术标准、强制性条件名称 1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7-2007) 2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713) 3 《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度钢》(YB/T4137) 4 《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 GB19189) 5 《高强度结构钢热处理和控轧钢板、钢带》(GB/T16270) 6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GB5313) 7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 2970) 8 《低合金钢焊条》(GB5118) 9 《焊接用不锈钢丝》(YB/T5092) 10 《钢制压力容器》(GB150) 11 《热轧钢板表面质量的一般要求》(GB/T 14977) 12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差》(GB709) 13 《气焊、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5.1) 14 《埋弧焊焊缝坡口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5.2) 15 《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12470) 16 《金属熔化焊焊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17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11345) 1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 19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防腐蚀技术规程》(DL/T5358) 20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8) 21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DL/T330) 2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 (GB7691-2011) 2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备注:未注明时间的标准和规范,若有新的版本颁布,应按新标准规范执行。

生物有机肥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肥

HFHJQB 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企业标准 生物有机肥料技术标准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18日实施日期:2014年10月18日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是按照GB/TL.I-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则》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产品是:微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 本标准字2014年10月18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哈尔滨肥黄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志付赵守福周玉琢花似虎 本标准有效期三年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有机肥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有机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9524.1—2004 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 19524.2—2004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NY/T 1978—2010 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 NY 525—2012 有机肥料 NY/T 798—2004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 HG/T 2843—1997 化肥产品化学分析常用标准滴定溶液、试剂溶液和指示剂溶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物有机肥microbial organic fertilizers 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 4要求 4.1菌种 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应安全、有效,有明确来源和种名。菌株安全性应符合NY 1109—2006的规定。 4.2外观(感官):粉剂产品应松散、无恶臭味;颗粒产品应无明显机械杂质、大小均匀、无腐败味。 4.3技术指标 生物有机肥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产品剂型包括粉剂和颗粒两种。

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格式

产品技术要求编写内容和格式 产品技术要求应按照《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编制。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应采用规范、通用的术语。如涉及特殊的术语,需提供明确定义,并写到“4.术语”部分。 (三)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检验方法各项内容的编号原则上应和性能指标各项内容的编号相对应。 (四)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文字、数字、公式、单位、符号、图表等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五)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内容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国药典,应保证其有效性,并注明相应标准的编号和年号以及中国药典的版本号。 二、内容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产品名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产品名称应使用中文,并与申请注册(备案)的中文产品名称相一致。 (二)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产品技术要求中应明确产品型号和/或规格,以及其划分的说明。 对同一注册单元中存在多种型号和/或规格的产品,应明确各型号及各规格之间的所有区别(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 对于型号/规格的表述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 (三)性能指标。

1. 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是指可进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以及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产品设计开发中的评价性内容(例如生物相容性评价)原则上不在产品技术要求中制定。 2. 产品技术要求中性能指标的制定应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结合具体产品的设计特性、预期用途和质量控制水平且不应低于产品适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 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应明确具体要求,不应以“见随附资料”、“按供货合同”等形式提供。 (四)检验方法。检验方法的制定应与相应的性能指标相适应。应优先考虑采用公认的或已颁布的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方法的制定需保证具有可重现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时明确样品的制备方法,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 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类产品,检验方法中还应明确说明采用的参考品/标准品、样本制备方法、使用的试剂批次和数量、试验次数、计算方法。 (五)对于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类产品,产品技术要求中应以附录形式明确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半成品要求。 (六)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为相应的注册证号(备案号)。拟注册(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编号可留空。 三、格式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格式见附件。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文件代号:×××××× XXXXQB XX公司企业标准 标准编号:×××××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发布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 XX公司发布

标准编号:××××××××× 前言 《企业标准化编写规范》是XX公司制定企业标准化体系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企业标准化文件编写规范》; ——××××××《企业标准化体系表编写规范》; ——××××××《企业标准化文件编号规范》; ——××××××《企业标准化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编写规范》; ——××××××《企业标准化工作标准编写规范》; 本标准与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相比较变化如下: ——本标准引用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部分条款; ——适用于XX公司技术标准体系文件的编写;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准化办公室提出制定。 本标准由XX公司总经理批准。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准化办公室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准化办公室起草。 本标准XXXX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文件代码:××××××

XX公司企业标准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范 标准编号:××××××××××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技术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了有关表述的一些样式,并提供了标准出版的格式。 本标准规定了的内容是通用的,个别要素可进行适当裁剪。裁剪不能影响文件的有效性。 本标准适用于XX公司企业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2-2000,标准化工作条例,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3.1 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2 技术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做成部分。 4 技术标准的构成要素 4.1 封面 封面在技术标准中为必备要求,格式按照本文封面格式确定。 4.2 前言 封面在技术标准中为必备要求,是对标准的说明。 4.3 名称 名称为必备要求,他置于正文中间的位置;名称力求简练,并应明确表示出标准的主题,使之与其他标准相区分。 4.4 范围 范围为必备的要素,它应置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范围的文字应简洁,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作用。 4.5 规范性引用文件 说明引用了那些标准的内容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技术规范编制程序.docx

CQC技术规范编制程序 1 总则 技术规范是认证依据之一,主要作为检验依据。技术规范的制定前提是此类产品或服务的认证没有相应或适用标准。当前,认监委对认证技术规范采取备案管理制定,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要制定技术规范,首先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相关TC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建议,经TC确认后,在相应标准发布实施前,可以制定认证技术规范。制定技术规范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 b) 要与已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相协调,如无国家标准,要考虑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协调;等同翻译国际标准也应备案; c) 要充分考虑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d) 技术规范文稿的编写应符合GB/T1.1和GB/T1.2的要求; e) 技术规范应保证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2 编制要求 认证技术规范的编制应满足认监委《认证技术规范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体例格式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来编写。 3 前期准备 3.1 认证技术规范应在启动认证项目研发之前制定,或结合认证项目研发同时制定,结合认证项目研发制定技术规范时,应在项目审定前5个月提交备案资料。 3.2 准备制定阶段应进行广泛的充分的调研,包括行业状况、企业意见、国内外标准情况等,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填写《技术规范立项申请表》,说明编制该技术规范的必要性,经批准后再行编制并备案。技术规范的制定结合项目研发同时进行时,也应提交《申请表》,作为项目中独立项目进行时效、质量的控制。 3.3 组建技术规范起草组,制定认证技术规范。 第一起草人担任起草组组长(项目经理),原则上为中心员工。组长全面负责项目的落实和管理,协调工作进度,确保技术规范的质量,并定期向质量技术部汇报编制的进展情况。组长(项目经理)应满足以下资格、能力的要求: 1)熟悉技术规范的编制要求 2)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 3)参加过标准制定工作,或有相关经历,参加过GB/T1.1的培训 4)部长及以上职务或工程师以上职称 5)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

工程技术文件编写规定

深圳市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文件编写规定 技术管理部2012-8-9 公司各单位: 为了推广普及企业标准化,规范企业技术文件编制和技术管理工作,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和《深圳市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规范》,特制定本规定作为企业技术标准自2012年8月20日起实施;本规定解释权在公司技术管理部。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标准、作业指导书、施工工法等工程技术文件的编写内容与格式控制。公司施工管理制度、公司各类体系文件及公司其他类管理文件编写序号排列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2 技术文件编写内容与格式要求 2.1 施组与专项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的编写内容,除采用下述常规内容格式外,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并参照公司下发的施工组织设计范本目录、公司特种设备体系文件的相关规定(必须有质量计划)、公司一体化体系文件、公司《工程管理规定》和《深圳市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规范》、《深圳市建设工程中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及编制指南》及业主方的要求执行。 2.1.1 施工组织设计的常规内容格式 1 编写依据:工程施工图、招投标文件、答疑文件、施工承包合同、现行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国家、行业、地方的技术标准、本公司标准管理体系文件、施工现场环境条件、施工组织总设计等。 2 工程概况及特点:主要说明工程名称、地理位置、业主单位、监理及设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单位工程各专业设计概况;施工现场概况;主要工程内容;工程项目的特点、难点及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特殊要求等。 3 施工部署:施工管理目标、资源配备计划、主要分项分部工程的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划分施工流水段、施工程序、协调与配合、项目管理组织、资源配备计划等。 4 施工准备:现场准备、技术准备、劳动力准备、施工机具及设备准备、材料准备、资金准备等。 5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划分出的分部、分项工程,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程序,根据各级工艺标准或工法,优化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部分高危专项方案需要专家论证)。 6 季节性施工措施:雨季、台风、夏季、高温、北方冬期等施工措施。 7 工程建筑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可从相关手册摘录。 8 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措施:分析确定本工程四新应用内容并制定保证措施。 9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目标及分解、质量管理制度、分包单位质量管理制度、对相关单位的配合措施、主要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措施、工程过程验收制度、回访保修制度等。 10 工期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和关键线路的确定、工期保证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劳动力保证措施、春节及农忙季节劳动力稳定措施、资金保障措施、各工序配合以及与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配合措施等。

技术标准实用文本编写要求.doc

技术标准文本编写要求 一、技准名称 技准名称的措、、突出主,以“ 准”、“ 程”、“ 范”、“ ”、“作指” 尾。 二、技准的一般要素 一般技准包含范、范性引用文件、及定、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附 等要素。其中范、范性引用文件、及定基本要素,其他要素可根据情况整。 操作程,是某一具体的机器、的操作要求,包含范、操作程、保 养、注意事等基本要素。 作指,是一需要一人或多人配合操作多个、工具、装置等的作活 所提出的操作要求,包含范、范性引用文件(可 )、作前的准、作程、作束(含作的清理)、注意事等基本要素。 运行工技准,是一套按工流程合的,如站, 包含范、工流程、主要技参数、运行工及要求、巡及 保养、注意事等基本要素。 三、各要素的具体解 1.一般技准: (1)范:明确定技准所包括的主要方面和适用范。使用“本准(程)定 了??” 、“本准(程)适用于??”表述格式。 (2)范性引用文件:出准依据或引用的国、行、地以及法律、法 等。

(3)及定:出理解准中使用的某些或名所必要的定和涵盖内容。如:本准采用 GB 50028-2006 中定的。算月 是指逐月平均日用气量出最大的月份。 (4)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根据准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达到 的要求以及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等列条示。 由于准内容的复性和多化,可不以“ 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作章的,而是根据准的特点或,列出若干章,分行叙 述。 (5)附:如果准需要列或引用其他内容多的料,可以附的形式示。 2.操作程: (1)范:明确定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适用的、装置的 范。使用“本程定了??(某)的操作程序、技要求和安 全注意事等”、“本程适用于??(某)的操作”表述格式。 (2)操作程:按照的操作序,各步做出相的技定,如开机前的准(等)、开机操作及运行、关机操作等,具体内容可根据或装置的特点列条示。 (3)保养:定出或装置的日常保养的内容。 (4)注意事:需要注明的各有关注意事。 3.作指:

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应采用规范、通用的术语。如涉及特殊的术语,需提供明确定义,并写到“4.术语”部分。 (三)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检验方法各项内容的编号原则上应和性能指标各项内容的编号相对应。 (四)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文字、数字、公式、单位、符号、图表等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五)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内容引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中国药典,应保证其有效性,并注明相应标准的编号和年号以及中国药典的版本号。 二、内容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产品名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产品名称应使用中文,并与申请注册(备案)的中文产品名称相一致。 (二)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产品技术要求中应明确产品型号和/或规格,以及其划分的说明。 对同一注册单元中存在多种型号和/或规格的产品,应明确各型号及各规格之间的所有区别(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 对于型号/规格的表述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

(三)性能指标。 1. 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是指可进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以及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产品设计开发中的评价性内容(例如生物相容性评价)原则上不在产品技术要求中制定。 2. 产品技术要求中性能指标的制定应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结合具体产品的设计特性、预期用途和质量控制水平且不应低于产品适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 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性能指标应明确具体要求,不应以“见随附资料”、“按供货合同”等形式提供。 (四)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的制定应与相应的性能指标相适应。应优先考虑采用公认的或已颁布的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方法的制定需保证具有可重现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时明确样品的制备方法,必要时可附相应图示进行说明,文本较大的可以附录形式提供。 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类产品,检验方法中还应明确说明采用的参考品/标准品、样本制备方法、使用的试剂批次和数量、试验次数、计算方法。 (五)对于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类产品,产品技术要求中应以附录形式明确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半成品要求。 (六)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为相应的注册证号(备案号)。拟注册(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编号可留空。 三、格式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格式见附件。 附件: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格式

技术合同中的技术要求编写方法

技术合同中的技术要求编写方法 技术要求大凡包括下列内容: 1.叙述合同项目(产品)的名称、性能指标、用途; 2.叙述合同项目(产品)的品种、规格、以及产品的外形尺寸、组件之间的配合要求。大凡包括:产品的品种、形式、基本参数与尺寸;3.说明产品配套的种类和数量; 4.明确说明合同项目由承制厂保证的、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必须具备的技术性能、参数指标,包括常温和例行条件工作要求,还应有重量、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和安全性要求等; 5.详尽技术要求:说明为满足使用所须具备的技术性能、指标以及表面处理等要求。大凡包括:制造要求、性能要求、质量要求、使用性能、理化性能、稳定性、安全要求、耗能指标、外观和感官要求、材料要求、工艺要求、其它要求; 6.试验方法:说明对产品各项技术要求进行试验的方法和条件,以及对试验记录和结果处理的要求。大凡包括:试验条件和试验前的准备、试验的顺序、内容和方法,试验结果的记录、计算、分析和评定等; 7.检验、验收规则:说明对产品必须进行检验的项目、分组方法、抽样(按有关标准)和检验程序以及验收规则等。大凡包括:检验分类(类别)和受检内容(项目),组批与抽样(方法和数量),检验方法和检验的结果判定、复验规则等; 8.标志、包装:说明产品的标志(代号)和包装箱上的标志的要求,以及对产品的包装要求。 9.产品标志大凡包括: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和型号(或规格、代号等)、商标、出厂编号或制造日期,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质量等级标志、有效期限。

10.包装标志大凡包括:包装技术要求、包装材料、对内装物的要求、包装试验方法、包装检验规则。必要时,包装部分可规定产品随机技术文件,如产品证明书、产品说明书、装箱单、安装图及其它有关的技术资料; 11.运输、贮存:说明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要求以及在库房中保管产品的要求。运输大凡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条件、运输中的注意事项等。贮存大凡包括:贮存场所、贮存条件、贮存要求、贮存期限等; 12.产品证明书:明确产品验收合格后,应按技术要求中规定的项目和技术参数制备和填写产品证明书的详尽要求; 13.其它:说明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1)技术要求允许分为总技术要求和分技术要求,总技术要求是针对产品整体,分技术要求是针对产品部件和组件等。 (2)允许将运输、包装和保管内容单独编写说明文件。

技术方案编写规范

1目的 本文件是为了综合规划阶段前的所有技术文件,形成详细、具体、可操作的《技术方案》,使网络厂相关文件在内容上满足一定要求且文件格式统一。 2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技术方案》文档的内容编写要求,适用于网络厂所有项目的《技术方案》的编写。 3引用文件 3.140PI-000000060-X 《IPD产品开发流程》 3.269PI-000000041-X 《文件签署规定》 3.369PI-000000051-X 《技术文件的编写规则》 4术语和定义 4.1系统:是指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完整体系(如:物业管理系统、电业管理系统、税务管理系统等)。 4.2子系统:是指某一行业或领域中某一具体专业体系(如:物业管理系统中的智能小区、三表集抄等)。 4.3部件或产品:是指具有专项领域或通用综合功能,可独立移植、专项配置应用的整体。包含电器硬件、 结构件、标准接口/协议/规范或内部嵌入应用软件、通用API软件等部分。 4.4模块:是指具有专项功能,可独立、灵活配置适用的软件、硬件或软硬件一体的标准技术集合体。 5职责 《技术方案》由研究所相关人员编写。 6资格与培训 无。 7程序 7.1研究所负责在《部门设计及验证阶段工作计划》中要求的时间内编写完《技术方案》。 7.2项目主管审核通过后再分发相关部门,进行完善后为定稿。 7.3交研究所主体设计部门经理审核。 7.4按《文件签署规定》对文件进行归档。 7.5必要时(如后续设计与文件内容有出入)需更新文件及版本,并重新归档。 8内容编写要求 8.1硬件技术方案 8.1.1系统 8.1.1.1系统结构图及描述(如项目是整个系统,则应详细描述;否则,只需概要描述) 8.1.1.2API接口定义 8.1.1.3API接口协议 8.1.2子系统

技术标准编写规则

企业技术标准编写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技术标准的基本结构和编写规则,并对目前企业技术标准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说明和更正。 本标准适用于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标准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G Directives,Part 3,1997,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NEQ) GB1250-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eqv ISO 1000) GB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eqv ISO 31-0) GB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eqv ISO 31) GB/T7714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neq ISO 639) GB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GB/T13394 电工技术用字母符号旋转电机量的符号(eqvI EC 27-4) GB/T 14559 变化量的符号和单位(neq IEC 27-1) GB/T 20000.2-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ISO/IECG uide2 1,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s regional or national standards,MOD) IEC60027(所有部分) 电工技术用文字符号 3 编写的基本要求 3.1 标准层次编号和条文编排格式应分别遵照GB/T 1.1-2009中5.2和9.1的规定。并且: ——条款明确而无歧义, 内容简洁而完整,所用助动词符合GB/T 1.1-2009中附录F的规定; ——语言表述力求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各种指标的确定既要考虑技术先进,又要注重经济合理,管理有效; ——充分考虑公司对外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 3.2 量的符号应尽可能从GB 3101、GB 3102、GB/T 13394、GB/T 14559和IEC 60027中选取,数学标志和符号应遵照GB 3102.11的规定,表示数值的符号应与表示对应量的符号不同。 表示量值时,应写出其单位。 表示非物理量的数,数字一至九用汉字“一”、“二”、“三”……等表示,大于九的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表示物理量的数,应使用后跟法定计量单位符号的阿拉伯数字。 1

技术标准编写要点

技术标准编写要点 1 企业技术标准的表现形式 a)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包括企业所采用和贯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 b)企业技术标准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c) 企业技术标准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2 技术标准的结构格式 a) 企业技术标准需要企业自行编写的仅是一部分。这些标准,包括企业产品标准文本 的结构和格式可参考GB/T 1.1的规定。本章介绍的一部分新编写的技术标准范例 尽可能向其靠近。 b)对企业编制技术标准时,有些标准允许适当地保留一些企业长期以来习惯作法。这是因为对企业而言,只因格式的原因,统统推到重来并不是好办法,可以稍加完善 继续使用,在今后有计划地逐步更新。 c) 企业普遍应用的规程、规范、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都应该收集到企业技 术标准体系中来,这项工作是企业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文件的 结构和格式,则应尊重历史、按照有关行业指导性标准规定,在今后有计划地逐步 更新。 d) 根据企业实际经验,对技术标准而言,突出的是技术要求应准确、严格,技术标准 应适应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内涵,而没有必要在统一技术标准的格式问题上争执 高下、过分计较。 e) 如果企业愿意一开始就拿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将所有的技术标准统统格式化,也不 是不可以的。 3 技术标准的前言、封面 a) 可参照GB/T 1.1的规定,特别是企业技术标准的封面的格式、尺寸、字体、字号, 建议采用GB/T 1.1中图I.3地方标准封面格式的规定(GB/T 1.1中没有企业标准 的格式)。 b) 前言不应包含要求、图和表。应: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它文件;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给出本标准提出、批准、归口、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给出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如无代替标准则无此内容。 c) 根据企业的经验,可以: ——给每个技术标准一个单独的封面和前言; ——也可把企业自编的全部技术标准汇编到一起,给一个统一的总封面和前言; ——还可以给技术标准分类别编制的分册,分别给出各自的封面和前言。 d) 按照GB/T 1.1中图I.5前言的格式和GB/T 1.1之6.1.3前言的要求编制标准的前 言,这是适合于技术标准单独成册时应用。如果在分册或汇编中,则不适用。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