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质量外观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连铸坯质量缺陷

连铸坯质量缺陷

连铸坯的质量缺陷及控制摘要连铸坯质量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从广义来说所谓连铸坯质量是得到合格产品所允许的连铸坯缺陷的严重程度,连铸坯存在的缺陷在允许范围以内,叫合格产品。

连铸坯质量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的:(1)连铸坯的纯净度:指钢中夹杂物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2)连铸坯的表面质量:主要是指连铸坯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夹渣及皮下气泡等缺陷。

连铸坯这些表面缺陷主要是钢液在结晶器内坯壳形成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与浇注温度、拉坯速度、保护渣性能、浸入式水口的设计,结晶式的内腔形状、水缝均匀情况,结晶器振动以及结晶器液面的稳定因素有关。

(3)连铸坯的内部质量:是指连铸坯是否具有正确的凝固结构,以及裂纹、偏析、疏松等缺陷程度。

二冷区冷却水的合理分配、支撑系统的严格对中是保证铸坯质量的关键。

(4)连铸坯的外观形状:是指连铸坯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与结晶器内腔尺寸和表面状态及冷却的均匀程度有关。

下面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实际生产中连铸坯的质量控制采取的措施进行说明。

关键词:连铸坯;质量;控制1 纯净度与质量的关系纯净度是指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形态和分布。

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钢基体的连续性和致密性。

夹杂物的大小、形态和分布对钢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如果夹杂物细小,呈球形,弥散分布,对钢质量的影响比集中存在要小些;当夹杂物大,呈偶然性分布,数量虽少对钢质量的危害也较大。

此外,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对钢质量的影响还与铸坯的比表面积有关。

一般板坯和方坯单位长度的表面积(S)与体积(V)之比在0.2~0.8。

随着薄板与薄带技术的发展,S/V可达10~50,若在钢中的夹杂物含量相同情况下,对薄板薄带钢而言,就意味着夹杂物更接近铸坯表面,对生产薄板材质量的危害也越大。

所以降低钢中夹杂物就更为重要了。

提高钢的纯净度就应在钢液进入结晶器之前,从各工序着手尽量减少对钢液的污染,并最大限度促使夹杂物从钢液中排除。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⑴无渣出钢。

连续铸钢方坯和矩形坯内控标准

连续铸钢方坯和矩形坯内控标准

连续铸钢方坯和矩形坯内控标准一、起草依据本标准起草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2011-2004)。

二、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连铸坯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矩形坯测量对角线长度差,以边长作为公称边长。

2、按计划要求,连铸坯可按定尺或非定尺生产,定尺长度偏度为+30mm。

3、连铸坯的弯曲度每米不得大于20mm。

总弯曲度不得大于总长度的2%。

4、连铸坯端部剪切变形造成的宽度不得大于边长的10%。

5、连铸坯不得有明显的扭曲。

6、连铸坯按实际重量上交,也可按理论重量进行转移。

三、技术要求1、化学成分连铸坯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但C、Si、Mn三元素不得同时按下限控制,C、Mn不得同时上限调整。

2、浇注连铸坯浇注时需由同一牌号钢水浇注,其中上、下两炉含碳之差不大于±0.02%,含Mn量之差不大于±0.08%。

3、切头、切尾量新开浇的连铸坯头部的切除长度>1.2m~1.5m,浇注末期尾部的切除长度>1.2m~1.5m。

4、表面质量(1)、连铸坯表面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重接、翻皮、结疤、夹杂。

(2)、连铸皮不得有大于1mm的裂纹,也不得有深度或高度大于2mm的划痕、压痕、擦痕、气孔、皱纹、冷溅、凸块、凹块、横向振痕。

(3)、连铸坯截面不得有缩孔、皮下气泡、裂纹。

(4)、连铸坯表面如存在上述不允许有或超出允许规定的缺陷,应进行清除,清理宽度不得小于深度的6倍,长度不得小于深度的10倍,精整后缺陷部位应圆滑、无棱角。

精整深度单面不得大于连铸坯边长的8%,两相对面清理深度之和不得大于厚度的12%,清理深度自实际尺寸算起。

特钢厂2008年1月3日。

连铸无缝钢管管坯的复检标准

连铸无缝钢管管坯的复检标准



0.040 0.300.30 0.320
0.005 ~ 0.040 0.005 ~ 0.040 0.005 ~ 0.040 0.005 ~ 0.040 0.005 ~ 0.040 0.005 ~ 0.040
0.25 0.25 ~ 0.35
0.25 0.44 ~ 0.65
0.40 0.40 ~~ 0.70 0.55 0.90 0.40 ~~ 1.10 0.55 2.0~ 0.90 2.5 ~
1.20 1.0~ 0.25 1.2 ~
0.35 0.25 0.15
0.25 0.15
0.25 0.15
0.30 0.15
(3)椭圆度,最大与最小直径差不大于公称直径的 2.5%(拉矫机压 痕部位的椭圆度小于等于公称直径的 4.0%)。
(4)端面切斜度,圆坯切开端面应与轴线笔直,切斜度不大于 3 度, 但最大弯曲度不大于 20mm;长度为 6.5~10.0m 的管全长最大 弯曲度不大于 25mm。
(5)端面平整度。端面应切平,圆心 100mm 范围内凹凸差小于等于 15mm。
Mn
0.50 ~ 0.65 0.36 ~ 0.65 0.75 ~ 1.00 0.75 ~ 1.00
P
S(≤ Ni(
(≤) )
≤)
0.025 0.02 0.25
0.025 0.02 0.25
0.025 0.02 0.25
0.025 0.02 0.25
Cr(≤ Mo Cu Al
V
)
(≤) (≤)
0.25 0.15 0.20 溶 铝 ≤
12Cr2Mo G 12Cr2Mo 12Cr1Mo VG
液 20 压 支 架 30 管
45

连铸圆坯标准

连铸圆坯标准

连铸圆坯标准
连铸圆坯是指通过钢铁连铸技术,在连铸机上连续铸造出的圆形钢坯。

目前,国家标准中对连铸圆坯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标准:
GB/T 17426-2019《连铸钢坯尺寸、形状、重量和允许偏差》:该标准规定了连铸钢坯尺寸、形状、重量和允许偏差的技术要求,包括圆径、圆周、偏差、重量等方面的要求。

GB/T 6394-2017《钢铁产品取样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钢铁产品取样的方法和规范,包括取样位置、数量、样品标识和保存等要求。

除了以上两个标准,还有许多与连铸圆坯生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废钢管理、铸坯表面质量要求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对于保障连铸圆坯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

不锈钢连铸板坯检验标准

不锈钢连铸板坯检验标准

企业标准不锈钢连铸板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连铸板坯(以下简称板坯)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储存、标志和检验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不锈钢连铸板坯,及板坯的修磨和入带钢厂钢坯及外购不锈钢连铸板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YB/T 4003-1997 连铸钢板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3 订货所需信息3.1订货时用户应提供以下信息:a)产品名称;b)本产品标准号;c)牌号及对应标准号;d)尺寸;e)加工用途;f)重量或数量;g)标准中规定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的条款或指标,如未注明,由供方选择;h)其他特殊要求。

4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4.1 尺寸4.1.1 板坯的公称厚度、宽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单位:mm项目尺寸允许偏差厚度≧140~180 ± 5宽度750~1000 ±104.1.2板坯的定尺范围为7000mm~10000mm;定尺的长度允许偏差为0mm~+50mm。

经供需双方协商,允许交付一定比率的短尺板坯(长度<7000mm)。

4.2 外形板坯的外形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单位:mm项目图示允许偏差横截面a≤8脱方∣T - T1∣≤ 1%W 鼓肚a ≤ 5%TL≥8000A≤40镰刀弯L<8000 A≤20L≥8000A≤40不平度L<8000 A≤20切斜a≤25a≤5凹陷a≤2%T楔形a≤1%T∣W- W1∣≤204.3 重量板坯应按实际重量交货。

经供需双方协议,也可按理论重量交货。

5 技术要求5.1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钢的牌号及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及板坯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德盛企业标准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5.2 表面质量5.2.1板坯的端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裂纹、高度大于5mm的火焰切割瘤及其它影响最终轧制质量的缺陷。

210转炉厂连铸板坯检查管理规定

210转炉厂连铸板坯检查管理规定

连铸板坯质量检查管理规定为及时发现板坯的表面缺陷,改善板坯表面质量,杜绝存在质量缺陷的板坯流入下道工序,对连铸板坯质量检查做以下规定。

一、板坯在线检查连铸台下班组须对板坯表面质量和尺寸实行在线检查,每半小时对每流检查一次,发现板坯双浇、夹渣、表面划伤或裂纹等缺陷时,要及时下线;在线测量板坯宽度,如果热板坯超宽大于40mm或宽度小于公称值,必须通知台上班组和连铸作业区技术员作相应处理。

二、板坯下线检查1、正常板坯下线检查标准(1)低碳、超低碳系列:SPHC、SPHD、SPHE、SPHDR、SPCC-Y、08AL、SPHG、SPHE-A、SPHE-B、SPHF、DX51D、DX51D+AZ、DX52D+AZ、IF、LGW800、LGW600、ST37-2等,要求将头、尾坯和更换水口的板坯下线检查。

(2)中碳钢系列:Q235B、Q345B、SS400、C-A、CCS-A等,要求头、尾坯和更换水口的板坯下线检查,并对每浇次第二炉每流任意抽出的一块板坯进行下线检查。

(3)高强钢系列、高碳钢系列:LG600、LG690、LG700、LG590L、LG610L、LG700L、LG700QT、LG700T、LG960、20MnTiB、LGN80Q-1、LGN80等,要求头尾坯和更换水口板坯下线检查,并对每浇次第二炉每流任意抽出的一块板坯进行下线检查。

(4)低牌号电工钢只下线头尾坯作肉眼表面检查,不作抽槽处理。

需直接热送2250热轧板厂的高牌号电工钢和LG700以上级别钢种,原则上不作下线检查,如需下线检查,由品种开发室另行通知。

(5)其他钢种(除了以上涉及的钢种外)每浇次的头、尾坯和换水口板坯必须进行下线检查,并对每浇次第二炉每流任意选的一块板坯下线检查。

2、异常板坯下线检查标准(1)当连铸发生异常,如出现结晶器液位异常波动、塞棒上涨、振动异常、拉速过低等问题时,连铸主控必须及时通知台下班组将异常坯下线,并作表面和角部火焰清理检查。

铸坯综合判定标准4.15

铸坯综合判定标准4.15

1 自用坯质量判定
1.3.1成分及外观均符合原客户订单成分合成标准要求的连铸坯判定合格坯;
1.3.2铸坯的成分及外观两者或之一不符合原客户订单合成标准要求,但能同时符合其他客户订单合成成分和外观标准要求的铸坯,判定为订单外1级;
1.3.3铸坯的成分及外观两者或之一不符合原客户订单成分合成标准的要求,又不能同时符合其他客户订单合成成分和外观标准的要求,判定为废品。

2外销坯质量判定
2.3综合判定
2.3.1连铸外销坯的成分及外观均符合原客户订单合成标准,判定为合格外销坯;
2.3.2连铸外销坯的成分及外观两者或之一不符合原客户订单成分合成标准的要求,但能同时符合其他客户外销坯订单合成成分和外观标准的要求,判定为订单外1级;
2.3.3连铸外销坯的成分及外观两者或之一不符合原客户订单成分合成标准的要求,也不能同时符合其他客户外销坯订单合成成分和外观标准的要求,但能同时符合自用坯订单合成成分和外观标准的要求,判定为自用坯。

2.3.4连铸外销坯的成分及外观两者或之一不符合原客户订单成分合成标准的要求,也不能同时符合其他客户外销坯订单合成成分和外观标准的要求,但能改为让客户让步接收的协议外销铸坯,判定为协议坯。

2.3.5连铸外销坯的成分及外观两者或之一不符合原客户订单成分合成标准的要求,但也不能同时符合其他客户外销坯订单合成成分和外观标准的要求,也不能改为让客户让步接收的协议外销铸坯,判定废品。

连铸圆坯质量控制

连铸圆坯质量控制

连铸圆坯质量控制连铸坯质量检验及控制一、连铸坯的内部结构(凝固组织)的一般特征及检验。

连铸坯的检验方法连铸坯的内部结构:经过酸浸(酸洗)或硫印的方法在连铸坯横断面或纵断面上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看到内部组织结果。

硫印硫印是用感光相纸显示试样上硫偏析(合金中各组成元素在结晶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的方法,主要用于钢铁行业铸坯质量的检验。

从铸坯上取纵向或横向试样,试验面加工的光洁度不应低于6。

使用反差大的溴化银表面相纸,把与试样大小相同的相纸放入稀硫酸中浸泡1-2分钟后取出,将相纸对准检查面轻轻覆盖好,将试样与相纸间气泡赶净,待接触2-5分钟后取下,将相纸在流水中冲洗,然后定影烘干,即完成一张硫印。

印基本原理:硫酸与试样上的硫化物(FeS、MnS)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再与感光相纸上的溴化银作用,生成硫化银沉淀在相纸相应的位置上,形成黑色或褐色斑点。

用硫印试验,可显示钢锭、连铸坯中心裂纹、偏析线、低倍结构和夹杂分布等。

酸洗用酸液洗去基体表面锈蚀物和轧皮的过程。

用酸浸或硫印法所显示的组织结构属于宏观结构,是连铸坯和金属材料检验中最为常见的检验技术。

连铸坯的内部结构连铸坯自表面至中心都是由边缘等轴晶区(激冷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三部分组成。

温度梯度较大时,固液两相区(图1)小,有利于柱状晶的生长,而凝固速度较快,则易于生成枝晶间距小的铸造组织,所以连铸坯具有较发达的柱状晶组织,并具有较小的枝晶间距。

(图1)枝晶间距是指相邻同次枝晶间的垂直距离,它是树枝晶组织细化程度的表征。

枝晶间距越小,组织就越细密,分布于其间的元素偏析范围也就越小,故越容易通过热处理而均匀化。

通常采用的有一次枝晶(柱状晶主干)间距d1,和二次分枝间距d2两种。

连铸坯宏观组织的好坏可以用等轴晶所占的比例多少来衡量,轴晶结构致密,加工性能能好。

柱状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加工性能差,容易导致中心偏析,中心疏松和中心裂纹等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铸坯质量外观检验标准
1、尺寸及允许偏差单位:毫米
2、连铸坯长度根据客户要求交货,具体如下:单位:米
3、连铸坯头尾切除量
新开浇的连铸坯,接头部切除应不小于200mm,尾部切除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表面质量
连铸坯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重接、翻皮、结疤、缩孔,深度或高度大于3 mm的划痕、压痕、擦伤、冷溅、耳子、凸坑凹坑,深度大于2mm,的气孔、皱纹、横向振痕和深度大于1mm,发纹。

低碳低硅和焊条钢坯表面及横截面距表面2 mm 之内不得有气泡或针孔,其它部位允许存在气泡和针孔,其它钢坯横截面不得有皮下气泡。

连铸坯表面如存在上述不允许或超出允许规定的缺陷,应进行清除,应沿纵向清除,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清除宽度应不小于深度的6倍,长度应不小于深度的8倍。

表面清除深度,单面应不大于连铸坯边长10%,两相对面清除深度之和不大于深度的12%。

弯曲度
(1)连铸坯弯曲度每米不大于20mm, 弯曲度不大于总长的2%
(2)长度不小于6米、边长为150*150及200*200的连铸坯总弯曲度不大于80mm
(3)连铸坯不得有明显的扭转
边长测量
在连铸坯长度的垂直方向测量,测量部位应在有缺陷区以外。

鼓肚总高度
测量连铸坯有鼓肚处的最大厚度减去边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