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巷道顶板管理(一)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一)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一)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一)

一、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主要内容

(1)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这就需要了解与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有关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的深度、巷道周围地质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横断面形状和尺寸等。了解了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形和位移,才能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支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

(2)从有利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出发,合理选择巷道的施工方法,合理确定钻眼眼位、钻眼角度、钻眼深度、炮眼装药量和放炮等各工序的有关参数,减少对顶板管理的影响。

(3)按作业规程规定控制工作面空项距离和临时支护巷道的长度,尽可能缩短工作面空顶时间和临时支护巷道的长度。

(4)施工中,做好基础资料的积累和隐蔽工程的记录工作。施工中和竣工时,按原煤炭工业部颁发的井巷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

二、巷道掘进工作面施工期间,日常顶板管理工作的内容

(1)敲帮问顶。上班进入工作面,打眼放炮前均应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作、I业。

(2)控制工作面空顶距离。超过规定的空顶距应先支护后掘进;发现顶板破碎或变松软时应采用前探支架维护顶板。

(3)单孔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的情况,发现断梁折

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管理规定

煤矿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管理规定 为了确保开拓、掘进巷道施工安全,加强各类施工巷道的顶板管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一条之规定,现对煤矿施工巷道临时支护使用管理规定如下: 一、开拓、掘进巷道破岩(煤)长度达到掘进作业规程规定的循环进尺或完成一次爆破敲帮问顶后,必须立即采用临时支护,间隔时间以正规循环图表中规定的敲帮问顶时间段为准。 二、前探梁临时支护使用管理规定: 1、开拓、掘进工作面正常施工情况下,临时支护选用前探梁支护。 2、矩形断面巷道顶板使用4根顶锚时使用两根前探梁支护,掘进顶板使用5根顶锚时使用3根前探梁支护,掘进顶板使用7根顶锚时使用5根前探梁支护。拱形断面巷道前探梁使用数量按3根、5根、7根布置,各类巷道具体使用数量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3、掘进循环进尺小于1m时前探梁可只用一道背木,掘进循环进尺大于1m、小于2m时使用两道背木,掘进循环进尺大于2m时,前探梁背木不得小于三道。 4、前探梁前排背木至迎头最大间距不得大于600mm,两道背木之间相距不得大于800mm,两边背木端头距巷帮距离不得大于400mm(拱形巷道以背木端头吊线距墙帮距离为准)。 5、前探梁背木原则上按2000×200×50 mm、1600×150×50 mm、1200×150×50 mm、800×100×50 mm四种规格制作,具体选用哪种规格(或其他特殊专用规格),可根据所施工巷道的宽度及其他

特殊用途在掘进作业规程中确定。单一规格背木一次报批使用和备用的总量不超过10块。 6、前探梁吊环螺丝必须拧紧,露出螺帽的螺纹不得少于一丝,背木必须背实,并用木楔打紧,保证牢固有力(用手拍打无明显移动)。 7、每块背木必须由2根及以上前探梁背支。 8、上山施工时,前探梁必须使用联网绳与顶板网或锚杆连锁牢固。 9、工作面爆破前,必须将顶板上的前探梁及吊环取掉;前探梁及吊环变形时,必须及时更换。 10、工作面除正常使用的临时支护材料外,必须至少备用2根前探梁、4个吊环、10根符合要求的背木(包括800×100×50 mm 型背木4块)。煤巷拆下后的临时支护材料必须和备用临时支护材料统一整齐码放在距离迎头不超过15m的巷帮一侧;岩巷拆下的临时支护材料必须和备用临时支护材料统一码放在耙装机后10m 范围内的巷道非水沟侧。 11、前探梁所用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前探梁的安装间距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三、木点柱临时支护使用管理规定: 1、巷道开口、顶板坡度突然变化较大等特殊情况下,无法使用前探梁时,可使用木点柱临时支护。 2、使用木点柱作为临时支护时,循环进尺不得大于1m。 3、矩形断面巷道顶板使用4根顶锚时使用两根木点柱支护,掘进顶板使用5根顶锚时使用3根木点柱支护,掘进顶板使用7根顶锚时使用5根木点柱支护。拱形断面巷道木点柱使用数量按3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504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条一般规定 (一) 井巷的开凿和支护必须按设计的支护形式、作业规程所规定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 (二) 井巷开工前,由项目部技术部下达开工通知单,项目部分管领导或技术部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和施工队进行现场会审,由施工单位制定并贯彻作业规程和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在开工前对架棚支护巷道、煤层Ⅲ~Ⅴ类围岩巷道、复杂地质条件及特殊地点的巷道,必须先行加固开窝位置周围的巷道支护,否则不准开工。 (三) 凡掘进巷道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由分

管副经理或副经理以上负责生产技术领导组织召开现场会,研究掘进及支护方案,并形成纪要。 1、巷道过向、背斜轴部区域,且构造应力较大的。 2、巷道在30m范围内连续遇2条及以上断层的。 3、巷道沿大断层掘进(H≥10m),且掘进巷道中又遇见断层的。 4、巷道过陷落柱的。 5、巷道顶板离层超过规定或巷道顶板有明显离层的。 (四) 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工作面迎头在落煤(岩)后必须设置临时支护,其临时支护方式、技术要求、操作程序应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并经技术副矿长批准。

顶板事故类型及原因

顶板事故类型及原因 ㈠巷道顶板事故 1. 空顶引起的局部冒顶 巷道掘进中空顶后没有及时支护,而造成空顶范围内顶板危岩在自重作用下冒落。这是巷道掘进过程中常见的一类顶板事故。 2. 支架(包括锚杆支护)承载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大面积冒顶事故 架棚巷道支架选择不合理,锚杆支护巷道锚杆布置方式、规格尺寸选择不合理,巷道支护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造成支护能力不足,或巷道过地质构造带、贯穿老巷、掘进下分层工作面巷道、上部冒落矸石没有压实,大范围岩层的下沉运动对巷道支护产生冲击载荷。当支护能力不能承受围岩运动的作用力时而引起冒顶事故。 3. 支架稳定性差引起的推垮型事故 在急斜煤层或倾角较大的中斜煤层内掘进巷道(特别是破顶掘进)时,巷道上部顶板岩层在自重及上覆岩层的作用下,将产生一种沿层面的下滑力。当下滑力超出某一限度后,支架将因不能承受这一侧向力而被推垮。 巷道顶板事故常发生在空顶区、地质构造带、巷道贯通、厚煤层下分层巷道掘进及大倾角煤层巷道破顶掘进等部位。 ㈡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 采煤工作面按冒顶范围大小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冒顶两类。 1. 局部冒顶事故 局部冒顶的原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已破碎了的直接顶板(包括顶煤),由于失去有效的支护而局部冒落;另一类是基本顶急剧下沉,迫使直接顶破坏支护系统而造成局部冒落。后者特别容易发生在断层或裙曲构造的破坏带处。 局部冒顶事故常发生的地点有:靠工作面煤壁处及其附近的支护空间;上、下安全出口;放顶线附近。 ⑴靠近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 由于原生裂隙、构造运动及采动影响,在一些煤层的直接顶中,可能存在两组相交的裂隙而形成“游离”状态的岩块。如图3-6-1所示。另外,在成岩过程中,也有可能形成与顶板正常岩性不同的“镶嵌”型岩石。如图3-6-2所示。 图3-6-1 顶板中的游离岩层 图3-6-2 “镶嵌”型顶板 1—正常顶板;2—镶嵌顶板

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正式版)

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煤矿顶板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35056-2018)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山西省境内从事井工煤矿生产和建设活动,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总责,负责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定顶板管理制度和顶板管理年度计划;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本单位顶板管理、技术管理工作。 第四条煤矿应全面掌握本单位各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特征、矿压技术参数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规律,不断总结学习顶板管理经验,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 第五条煤矿要委托有资质的部门对开采煤层的围岩物理特性、岩石力学性质(抗拉、抗剪、抗压、岩性等)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检验报告,作为编制支护设计的依据。 第六条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有完善的作业规程,作业规程必须包含顶板管理相关内容,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并签字后贯彻执行。遇到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队组要组织对

作业规程的学习、考试,所有作业人员要在学习记录表上签字,未经作业规程学习并考试合格者,不得安排作业。 第七条煤矿编制的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包含顶板管理内容,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八条煤矿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顶板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及方法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第九条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接受群众监督。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当工作地点出现顶板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冒险作业。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第十条煤矿必须建立顶板监测、巡查制度,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围岩观测制度。 第十一条煤矿发生顶板事故后,煤矿相关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第二章掘进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二条掘进巷道作业规程编制前,地质部门应提供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的地质说明书,说明煤层赋存状况、顶底板岩性以及影响巷道施工的地质构造、应力情况,上下层对照关系及四周开采情况,水、火、瓦斯、煤尘等情况。 第十三条井巷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会审。巷道支护形式应根据地质条件、巷道断面和形状、运输及通风要求、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编号:SM-ZD-69452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条一般规定 (一) 井巷的开凿和支护必须按设计的支护形式、作业规程所规定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 (二) 井巷开工前,由项目部技术部下达开工通知单,项目部分管领导或技术部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和施工队进行现场会审,由施工单位制定并贯彻作业规程和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在开工前对架棚支护巷道、煤层Ⅲ~Ⅴ类围岩巷道、复杂地质条件及特殊地点的巷道,必须先行加固开窝位置周围的巷道支护,否则不准开工。 (三) 凡掘进巷道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由分管副经理或副经理以上负责生产技术领导组织召开现场会,研究掘进及支护方案,并形成纪要。 1、巷道过向、背斜轴部区域,且构造应力较大的。 2、巷道在30m范围内连续遇2条及以上断层的。 3、巷道沿大断层掘进(H≥10m),且掘进巷道中又遇

顶板管理措施

编号:SM-ZD-48752 顶板管理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顶板管理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羊场煤矿矿区地质条件较差,断层比较发育,同时构造也较为复杂。矿区地处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上游的罗细河支流,属构造-剥蚀山地貌,发育单面山,单面山脊之间组成单斜谷地。总体上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脉呈南-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构成区内地表分水岭,矿区内无大的河流和地表水体,但冲沟较发育,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东南角河底,标高为+1290m。矿区地层主要以碎屑岩分布为主,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地形坡度上段一般30~40°,下段一般20~30°,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地形坡度一般5~15°。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区滇黔桂台向斜黔西南台凹西缘旧普安向斜南东翼,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24-36°平均30,为一单斜构造。未发现褶曲,断层较发育,矿区内共发现断层6条(F48、F45、F43、F42、F41、F39)

巷道复合顶板变形破坏特征与冒顶隐患分级

一第39卷第7期煤一一炭一一学一一报 Vol.39一No.7一一2014年 7月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July一 2014一 蒋力帅,马念杰,白一浪,等.巷道复合顶板变形破坏特征与冒顶隐患分级[J].煤炭学报,2014,39(7):1205-1211.doi:10.13225/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3430.html,ki.jccs.2013.1219 Jiang Lishuai,Ma Nianjie,Bai Lang,et al.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and roof caving hidden danger classification of roadways compound roof[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4,39(7):1205-1211.doi:10.13225/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3430.html,ki.jccs.2013.1219 巷道复合顶板变形破坏特征与冒顶隐患分级 蒋力帅,马念杰,白一浪,李育吉,张一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一100083) 摘一要:煤层顶板岩性复合及分层厚度变化大,稳定性差异显著三针对巷道层状复合顶板条件,采用现场探测二数值模拟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顶板岩层结构分类二顶板变形破坏特征与平衡结构及冒顶隐患评价三研究表明:巷道复合顶板岩层结构可分为坚硬岩层二软弱岩层二下软上硬二下硬上软二软硬渐进二硬软相间及软硬相间等7个类型三对于较差的顶板岩层结构,在层面和节理影响下,巷道顶板下位分层形成离层二随动稳定状态的铰接岩块结构及亚稳定状态的裂隙弯曲结构,其范围和承载能力与顶板岩层结构类型有关,顶板变形和锚索延伸量呈现不协调性三采用锚索是否破断失效作为分级指标,建立了冒顶隐患的分级方案,划分了典型顶板岩层结构的隐患等级,对3个级别的冒顶隐患进行了安全评估三 关键词:煤巷;顶板结构类型;平衡结构;锚索延伸量;冒顶隐患分级 中图分类号:TD322一一一文献标志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0253-9993(2014)07-1205-07 收稿日期:2013-08-27一一责任编辑:常一琛 一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34005,51204187) 一一作者简介:蒋力帅(1989 ),男,江苏如东人,博士研究生三E -mail:jlsh1989@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3430.html,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and roof caving hidden danger classification of roadways compound roof JIANG Li-shuai,MA Nian-jie,BAI Lang,LI Yu-ji,ZHANG Lei (School of Resour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一100083,China ) Abstract :With compound lithological and great variation of stratification thickness,stability of coal mine roof differs significantly.Aiming at layered compound roof,using field detection,numerical simulation,theoretical analysis,strata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de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balanced structure and caving hidden danger of roof were stud-ied.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ta structure of roadway compound roof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even types:hard strata,soft strata,lower-soft upper-hard,lower-hard upper-soft,soft-hard progress,soft-hard alternation and hard-soft al-ternation.Under the effect of stratification and joint,the lower layers of poor strata roof form separation,stochastic sta-ble hinged rock structure and metastable fracture bending structure,and its scope and bearing capacity is related to roof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roof deformation and cable extension presents incoordination.Taking cable status as classif-ying index,the classification scheme of roof caving hidden danger was established,classified hidden grade of typical roof strata structure,safety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ut. Key words :coal mine roadway;roof structure type;balance structure;cable extension;hidden danger classification 一一我国煤矿每年掘进巷道总长度达数万千米,由于煤矿巷道处于强度较低的沉积地层中,围岩一般是由 多种岩体组成的复合结构,从而导致巷道所处的地层条件复杂多样,围岩性质千差万别,巷道顶板条件具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第一条一般规定 (一) 井巷的开凿和支护必须按设计的支护形式、作业规程所规定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 (二) 井巷开工前,由项目部技术部下达开工通知单,项目部分管领导或技术部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和施工队进行现场会审,由施工单位制定并贯彻作业规程和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在开工前对架棚支护巷道、煤层Ⅲ~Ⅴ类围岩巷道、复杂地质条件及特殊地点的巷道,必须先行加固开窝位置周围的巷道支护,否则不准开工。 (三) 凡掘进巷道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由分管副经理或副经理以上负责生产技术领导组织召开现场会,研究掘进及支护方案,并形成纪要。 1、巷道过向、背斜轴部区域,且构造应力较大的。 2、巷道在30m范围内连续遇2条及以上断层的。 3、巷道沿大断层掘进(H≥10m),且掘进巷道中又遇见断层的。

4、巷道过陷落柱的。 5、巷道顶板离层超过规定或巷道顶板有明显离层的。 (四) 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工作面迎头在落煤(岩)后必须设置临时支护,其临时支护方式、技术要求、操作程序应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并经技术副矿长批准。 (五) 在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活矸时,班组长必须指定专人监护顶板。找顶工作应在有正规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找顶顺序应由外向里、由顶向帮使用长把工具进行。危岩活矸找掉后,应首先设置好临时支护,然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六) 未进行敲帮问顶、找危岩活矸时;炮掘架棚支护巷道迎头10m范围内没有设置整体加固时;掘进工作面空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留有伞檐时,均不准打眼、装药、放炮。放炮结束且达到规定的躲炮时间后,班组长和放炮员应先行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顶帮支护和爆破相关情况,如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处理。 (七) 巷道掘进时,即将贯通的2个工作面相距20m(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相距50m)前地测人员必须下达透窝通知单,给定透窝点位

2021新版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处理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 处理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新版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处理 一、煤矿冒顶事故的常见原因 1.地质构造复杂 2.顶板压力变化: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顶板下沉和下沉速度都急剧增加,支架受力猛增,顶板破碎时,还会出现平行煤壁的裂隙,甚至出现台阶状下沉,这时冒顶的肯能性最大。 3.回采工序的影响:采煤机切割煤壁或工作面容易放炮、移架或回柱放顶时,对顶板的影响较大,比进行其他工序时更容易冒顶。 4.工作面部位不同:输送机头和机尾处;不按规定要求支护的地点;工作面与上下平巷相交的三岔口;工作面煤壁与顶板交接处(特别是厚层分层开采的各种假顶)都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冒顶。 5.顶板管理方式:采空区处理不合理,支护的型式选择不合理,工作面空顶距过大等原因发生冒顶。 6.人的因素

二、冒顶前的预兆 1.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增大时,木支护就会发出劈裂声,并出现折断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生很大声响;液压支架或支柱,安全阀经常开启,喷出液体时,也有“吱吱”的声响,有时也可听到采空区内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俗称“煤雨):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现象增加,并出现顶板掉渣现象。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在人工假顶下,如灌浆铺网效果不好,冒落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就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冒顶前煤毕所受压力增加,使煤壁变得松软,片帮量比平时增加。 4.裂缝(也称“放线“):顶板的裂缝,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 5.脱层(也称“离层”):检查是否脱层可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如果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脱离。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采掘工程顶板管理制度 (一)技术管理规定 1、在设计采掘工程前,工程部地测管理人员必须提供可靠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本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如遇情况变化,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顶板管理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中对于顶板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过老巷或构造变化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巷道回撤等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并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 3、支护设计必须依据工作面顶底板情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并根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合理确定工作面柱排距、工作面支护形式及机头支护形式。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合理确定架设方法和回撤方法。 4、工作面要加强支柱管理,实行全承载支护、循环注液、制定防倒柱、防片帮措施,强化检测,保证质量。 5、沿空送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压力区,施工时间必须在工作面停采、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6、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架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第 2 页共 2 页

7、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1、工作面切眼掘进一般情况下要一次掘成,形成单体支柱配合钢梁帮顶护严、支护到位。必要时单体支柱架设要穿柱鞋。支护不能一次装备的,要制定工作面装备支护替棚措施,明确替棚、单体支柱及顶梁架设程序和质量标准。 2、采煤工作面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开工。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摩擦支柱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在入井前必须逐跟进行压力实验;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 8 个月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后的支柱必须进行压力实验,方可投入使用。 3、采煤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柱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柱。工作面的排柱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使用木支护工作面的坑木规格要在作业工程中明确规定,碰倒或损坏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100mm 的不得小于 11.4MPa;柱径 80mm 的不得小于11MPa。 4、工作面柱、梁必须编号,不许缺梁少柱;外观缺损的柱、梁严禁使用。支护强度必须达到设计的支护强度要求。 5、工作面安装结束,要经过生产技术部门组织的联合验收,验收 第 2 页共 2 页

掘进顶板管理规定

三、掘进顶板管理规定 (一)一般规定 1、掘进巷道必须按照批准设计要求编制作业规程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并按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支护。在掘进工作面遇断层、破碎带、过老空或局部冒落区、石门见煤附近的三角区时,必须及时编制专项措施加强支护。 2、需要降低支护强度时,必须由分管领导组织技术、安监、施工区队等单位现场勘查并制定专门措施,由原规程措施编审部门批准后方准改变。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在开始工作前、工作中(时间不得超过15min)、放炮后、截割后,都必须认真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和支护情况,发现危及安全的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在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敲帮问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找顶工作应有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2)找顶应使用长柄工具,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找顶时,应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 (3)顶板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离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强挖。 3、严禁空顶、空帮作业,保证人员始终在可靠支护下作业。任何情况下不得空顶、空帮作业,尤其是爆破后,必须在安全可靠的临时支护情况下,方准进入迎头作业。 4、必须按照作业规程中的爆破说明书进行打眼、装药和放炮,以确保炮眼数量、位置、角度合理,装药量适当,防止破坏原有支护。炮掘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确保巷道成型质量。 5、所有施工巷道,都必须在工作面附近存放不少于一天用量的支护材料,备齐备足处理事故应急用料,并实行挂牌管理,标明材料规格、数量等。处理事故应急用的工字钢、圆木、大板、木垛料及专用工具等,要单独堆放,其种类、规格、数量、距工作面距离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所有施工巷道在开门施工时,必须配有合格的图表,做到齐全、清

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处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62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处 理(正式版)

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处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煤矿冒顶事故的常见原因 1. 地质构造复杂 2. 顶板压力变化: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顶板下沉和下沉速度都急剧增加,支架受力猛增,顶板破碎时,还会出现平行煤壁的裂隙,甚至出现台阶状下沉,这时冒顶的肯能性最大。 3. 回采工序的影响:采煤机切割煤壁或工作面容易放炮、移架或回柱放顶时,对顶板的影响较大,比进行其他工序时更容易冒顶。 4. 工作面部位不同:输送机头和机尾处;不按规定要求支护的地点;工作面与上下平巷相交的三岔

口;工作面煤壁与顶板交接处(特别是厚层分层开采的各种假顶)都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冒顶。 5. 顶板管理方式:采空区处理不合理,支护的型式选择不合理,工作面空顶距过大等原因发生冒顶。 6. 人的因素 二、冒顶前的预兆 1. 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增大时,木支护就会发出劈裂声,并出现折断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生很大声响;液压支架或支柱,安全阀经常开启,喷出液体时,也有“吱吱”的声响,有时也可听到采空区内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 掉渣(俗称“煤雨):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现象增加,并出现顶板掉渣现象。掉渣越多,

掘进面顶板管理规定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09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掘进面顶板管理规定详细 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掘进面顶板管理规定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一般规定 1、井巷的开凿和支护必须按设计的支护形式、作业规程所规定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 2、推广使用先进的支护工艺和材料,提倡锚杆、锚索支护。开拓巷道、准备巷道不得采用木棚支护,回采巷道尽量不用木棚支护。 3、掘进工作面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顶后,必须首先设置好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必须结合实际规定临时支护形式。 4、巷道掘进时,即将贯通的2个掘进工作面相距20m前地测部门必须下达贯通通知单,施工单

位必须编制贯通措施。 5、巷道掘进时,作业规程中必须编制预防巷道冒顶堵人的安全技术措施。 6、临时停掘时,永久支护必须紧跟迎头。凡变更施工队伍或停止掘进7天以上而又复工的掘进工作面,必须重新贯彻作业规程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掘进工作面的循环进尺必须依据技术和现场条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永久支护距迎头距离不得超过一个循环的进尺。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编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8、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炮掘工作面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架,在爆破前必须加固。爆破崩倒、崩坏支架必须先修复。 9、对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应根据顶板岩

层状顶板破坏范围及形态研究

层状顶板破坏范围及形态研究 罗 霄1,2,3,李 伟1,2,王振伟1,2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北京100013;2.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100013;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23000) [摘 要] 在总结分析普氏平衡拱理论不足的基础上,应用高等数学二经典力学二岩体力学等学科知识,改进平衡拱理论;根据支护的及时性,将露井联采中井工矿巷道层状顶板平衡拱分为初始平衡拱和极限平衡拱;基于两帮不同破坏模式及水平构造应力对顶板平衡拱的影响,探讨了层状顶板岩体冒落所形成的平衡拱形态及其矢高,得出了平衡拱的形态特征,而且随侧压系数增大,拱的形态变为横向扩大,这为层状顶板在支护设计方面提拱参考依据三 [关键词] 层状顶板;平衡拱;顶板变形破坏;侧压系数[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25(2018)06-0059-06 Study of Failure Scope and Shape of Stratiform Roof LUO Xiao 1,2,3,LI Wei 1,2,WANG Zhen-wei 1,2 (1.Safety Institute,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13,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 High Effective Mining &Clean Utilization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13,China; 3.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 123000,China) Abstract :Balanced arch theory was improved based on summarized some disadvantages of Platts equilibrium arch theory,and also u- sing higher mathematics,traditional mechanics and rock mechanics and so on,according promptness of supporting,stratiform roof balanced arch of mining by pit and underground could be divided as the following two kinds initial balance arch and limit balance arch,based on different failure mode of two sides and roof balanced arch influenced by horizontal tectonic stress,and then balanced arch shape and height that formed by roof rock falling,and then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balanced arch was obtained,the shape of arch en-large along lateral direction with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increased,and referenced for supporting design in stratiform roof.Key words :stratiform roof;balance arch;roof deformation failure;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收稿日期]2018-08-09 [DOI]10.13532/https://www.360docs.net/doc/701403430.html,11-3677/td.2018.06.0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巷道垮落体中再造应急救援通道支护机理研究(51374097)[作者简介]罗 霄(1983-),男,山西朔州人,博士,主要研究岩石开挖工程二煤矿开采等三 [引用格式] 罗 霄,李 伟,王振伟.层状顶板破坏范围及形态研究[J ].煤矿开采,2018,23(6):59-64.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多样性决定了开采方式不同,目前井工和露天是主要的煤炭开采方式,但露 井联采也在逐渐兴起,它既具备露天矿开采的特殊性,也具备井工开采的特征,尤其是露井联采中的 井工开采的巷道遇到层状顶板的问题,急需要深入了解巷道顶板破坏状况,提出支护对策[1]三因为层状顶板物理力学特性具有显著的差异,加之软弱岩层抗拉强度极弱,在垂直地层荷载二水平构造应力及动压影响下,层状顶板于跨中挠度最大处会出现拉裂并发生大范围失稳冒落,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2]三露井联采中的井工矿巷道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工程类比或施工经验来确定层状顶板的支护方案及其参数,缺乏针对巷道层状顶板支护设计的理论依据,导致顶板安全事故频发,使层状顶板发生较大离层甚至破断,表现为支护设计的可靠性低,巷道返修率较高,提高了巷道的维护成本,也 影响了煤矿的正常生产三因此,从露井联采中的井工矿巷道层状顶板的破坏范围及形态为出发点,应用高等数学二经典力学二岩体力学及围岩承载圈等知识[3-5]改进平衡拱理论;根据支护的及时性,层状顶板平衡拱分为初始平衡拱和极限平衡拱;基于两帮不同破坏形式得出了平衡拱存在3种形态即:自然平衡拱二隐形平衡拱二扩展隐形平衡拱,也得出了支护时极限平衡拱的矢高,进而确定了锚索长度,这可为层状顶板在支护设计中提供参考依据三同时,也能进一步丰富现有的巷道支护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三1 层状顶板的发育破坏特性 层状顶板主要特征[6]是:不稳定的层状岩层累计厚度大;各层之间物理力学特性各不相同,总体的强度比较低;松散易碎,稳定能力差,整体性 9 5第23卷第6期(总第145期) 2018年12月煤 矿 开 采 COAL MINING TECHNOLOGY Vol.23No.6(Series No.145) December 2018

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 理正式版

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随着掘进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顶板暴露面积也随着加大,致使顶板经常出现弯曲、下沉、裂隙、掉碴、冒落等,甚至造成生产停顿及人身伤亡的严重事故。 为了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预防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 (1)属于地质方面的有:巷道围岩松软

或极易风化,如煤、页岩等;巷道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巷道通过断层、褶曲等构造变动剧烈地带,岩层破碎;巷道穿过岩层的岩性突然发生变化,在其交界处易产生塌冒,如石门透煤;有害气体涌出,如瓦斯、煤尘。 (2)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有:巷道位置选择不当,使巷道处于松软岩层中;缺乏详细的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使施工缺乏指导,缺少应变措施;支护形式与结构不合理,不足以承受地压等。 (3)施工方面的工作失误造成的有:对巷道穿过松软岩层缺乏准备;施工措施不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详细版_1

文件编号:GD/FS-2761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 制度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详细 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凡我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全矿顶板管理工作。 二、顶板管理领导组织

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曹春平 副组长:梁庆宏韩文忠张卫东 成员:李会锁成升升李京峰 陈东山刘长生 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基建科,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2、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矿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鉴定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矿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