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竖直上抛运动
高中物理第2章3竖直上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的距离为 h1=12gt21=0.8 m,则小树高约为 h=H-h1=2.4 m,故选 C 项。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强化3 竖直上抛运动
目标体系构建 课内互动探究 课堂达标检测
目标体系构建
1.知道什么是竖直上抛运动,理解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 动。
2.会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规律,会利用分段法或全程法求解 竖直上抛运动的有关问题。
3.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课内互动探究
(3)解法一:全红婵上升到最高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设下落时间为 t2,则
H+h-L=12gt22 解得 t2=1.4 s 全红婵从起跳到身体刚好完全打开的时间为 t=t1+t2=1.6 s。 解法二: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对全红婵的整个运动过程有-(H-
L)=v0t-12gt2 解得 t=1.6 s(另解 t=-1.2 s 舍去)。
三、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3.以8 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石子,该石子两次经过小树
顶端的时间间隔为0.8 s,则小树高约为( C )
A.0.8 m
B.1.6 m
C.2.4 m
D.3.2 m
解析:石子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2vg2=3.2 m,由题意可知,石
子从最高点运动到小树顶端的时间为 t1=2t =0.4 s,则最高点到小树顶端
(1)全红婵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 (2)全红婵从起跳到重心上升至最大高度的时间; (3)全红婵从起跳到身体刚好完全打开的时间。 答案:(1)0.2 m (2)0.2 s (3)1.6 s 解析:(1)全红婵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2vg20=0.2 m。 (2)全红婵从起跳到重心上升至最大高度的时间为 t1=vg0=0.2 s。
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知识点

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知识点一、高中物理抛体运动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运动进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二、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的定义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竖直方向抛出(不思索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三、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的公式(以Vo方向为正方向):(1)速度公式: V=Vo-gt(2) 位移公式:h(s)=Vot-1/2gt^2(3) 上升的最大高度:H=Vo^2/2g(4) 速度位移关系式:Vt^2-V0^2= - 2 g h(5) 竖直上抛物体到达最大高度所需时间:T=Vo/g可由速度公式和条件v=0失掉(6) 假设H>0,h>0,那么H+h>0注:等高点 V等大方向相反由此公式可推出上抛的位移和末速度,方便计算。
竖直上抛运动可以和自在落体运动相比拟来学习。
普通,g取9.8在特指状况下取10四、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竖直上抛运动是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减速度一直为重力减速度g的匀变速运动,可分为上抛时的匀减速运动和下落时的自在落体运动的两进程。
它是初速度为Vo(Vo 不等于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与自在落体运动的合运动,运动进程中上升和下落两进程所用的时间相等,只受重力作用且受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五、高中物理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各阶段具有严厉的对称性。
(1)速度对称:物体在上升进程和下降进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时间对称:物体在上升进程和下降进程中经过同一段高度所用的时间相等。
(3)能量对称:物体在上升进程和下降进程中经过同一段高度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为mgh。
高中优秀物理课件:竖直上抛运动

求:
(1)该物体作什么运动? 物体做初速度v0=8m/s,a=-4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写出其速度表达式? vt=8-4t(m/s) (3)画出该物体6s内的v-t图像? (4)该物体何时速度为零?何时位移为零?
h2 v0
a=2m/s2
2 100 20 t 5 t h1 t 2(1 6 ) s
ch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竖直上抛运动
小结 1.特点
v 0 0( ) a g( )( 只受重力 )
vt vo gt h v t 1 gt 2 0 2 2 v 0 2 2 v t v 0 2 gh hm 2g
v=-v0
-16
v0
x=+8m
x-
(1)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有什么特征? 8 —加速度为a≠0(a=-4m/s2) 4 +x (2)速度为零时位移有什么特征? O -4 —位移正向最大 (3)位移为零时速度有什么特征? -8 -12 —速度与初速度等值反向
t=2s时v=0 t=4s时x=0
2
4
6
t/s
x/m
t下
t
v0 t上 t下 g
a上=a下=-g
ch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竖直上抛运动 eg2.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
A.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最高点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D.在最高点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t=2s时v=0 t=4s时x=0 v/ms-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素养提升⑦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2022·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月考]某人以10 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 向上抛出一块小石头,该小石头两次经过旁边小树顶端的时间间隔为 1.6 s.取g=10 m/s2且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石头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2)小石头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3)旁边小树的高度.
答案:(1)1 s (2)5 m (3)1.8 m
素养提升⑦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1.竖直上抛运动 如图1所示,将一物体沿竖直方向以某一速度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 力的影响,该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竖直上抛运动.
说明:竖直上抛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化运动模型,当其他力(空气阻力) 远小于重力时,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也可当作竖直上抛运动处 理,如: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图2),运动员原地起跳(图3)等.
下列四幅图中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手的位置在开始时应放在0刻度处,所以0刻度要在下 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12 gt2,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随 时间的增大,刻度尺上的间距增大,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图B是正确的.
5.(多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高H处自 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处自由落下,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 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素养训练 1.以初速度v0=20 m/s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 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4 s到达最高点 B.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0 m C.小球在出发点上方15 m时,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可能向下 D.小球到出发点上方15 m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 1 s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 2gH 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专题强化竖直上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小球能否追上气球?若追不上,说明理由;若能追上,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 小球追不上气球,理由见解析
解析 设小球达到与气球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是t1,则 v气=v小=v0-gt1, 解得t1=1 s 设在这段时间内气球上升的高度为x气,小球上升的高度为x小,则 x气=vt1=10 m x 小=v0t1-12gt12=15 m 由于x气+6 m>x小,所以小球追不上气球.
技巧
点拨 1.分段法
(1)上升过程:v0≠0、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2.全程法
(1)整个过程:初速度v0向上、加速度g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规 律v=v0-gt,h=v0t-12 gt2. (2)正负号的含义
①v>0表示物体上升,v<0表示物体下降.
②h>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表示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抛,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2t,若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放置一水平
挡板,仍将该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t
t
t
t
√
针对训练2 一个从地面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
而t2=3 s对应着从最高点下落时运动到离抛出点15 m处时所用的时间. 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 m处时,位移为x=-15 m,由x=v0t-12 gt2,解 得 t3=(2+ 7) s,t4=(2- 7) s (舍去).
12345
2.(多选)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gt22=20
高中物理 竖直上抛运动课件 新人教必修1

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分析
上升阶段
下降阶段
性质: a=g匀变速直线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方法
v=0
vt vt
v0 v0
分段研究
上 升
设 v v 0 g t1 0
向
上 为 正
H
v0t
1 2
g
t
2 1
下设 向
v t g t2
降下 为 正
h
1 2
g
t
2 2
v0 v
t/2
t
-v0
对称性
时间对称 速度对称
C
v0 h1
B
h1 +h= 1/2×g t22
t2
2(1hh) g
212 55s 10
t= t1+ t2= 6s
vt=gt2 = 50m/s
h= 120m
A
解二: B→C→A 整个过程, 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h= vA t -1/2 gt 2 vt= v0 - gt
即 -120 = 10 t -1/2 gt 2
全程研究
设
vt v0 gt
向 上 为
h
v0t
1 2
gt2
正
注意各矢量(s,v,g) 的方向
思考题
❖已知竖直上抛的物体初速度v0, 试求:
❖(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以及 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
❖(2)物体由最大高度落回原地 时的速度以及落回原地所用的
竖直上抛运动的图像
v
v0
vt v0 at 0
3、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1)用 “g”表示。 2)大小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随纬度变大略微变大。 若无特别说明,可取g=9.8m/s2
高中优秀物理课件:竖直上抛运动汇总

t下 hm
v0 g
v02 2g
3.图像 v0 v
hm
v02 2g
t下
上升和下落过程完全对称
O t上
vt
t a上=a下=-g
经历的时间?
1.分段法 t (1 3)s 2.整体法
h
h
v0t
1 2
gt
2
ch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变式】一个氢气球以a=2m/s2 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 升,10s末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 求:
(1)此物体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 多高处? H=h1+h2=120m (2)此重物从氢气球上掉下后,经 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t 2(1 6)s
上升过程:
初速度为 v0(↑), 加速度 a=- g的匀减 速运动
下降过程:
初速度为0, 加速度a=g 的匀加速运 动
上升和下落过程完全对称(下落过程是上升的逆过程)
ch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竖直上抛运动
eg1.已知从地面竖直上抛某物体,初速度为v0,不计空气阻力.求:
⑴上升时间t上 及下落时间t下; ⑵上升最大高度h;
(2)运动的性质(一般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初速度v0 >0,加速度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3)运动的规律
vt v0 at
vt v0 gt
v0>0 a=-g
vt 2 v02 2ax v (4)v-t图像
vt 2 v02 2gh
O
t
a上=a下=-g
ch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竖直上抛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
h2 v0
高中物理专题竖直上抛运动

.
1. 速度对称
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 时间对称
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
.
典例剖析
例 2、以 v0=20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 2s 后以同一初速度在同一位置上抛另一小球,则两 球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是多少?
解析:
( 1)根据速度对称性得:
2
2
h=-150m,a=-g, 根据 vt -v 0 =-2gh 得 v t =
v
2 0
2gh =
52
2 10 ( 150)m/s=55m/s
又 h= v t v 0 × t 2
2h 2 150
t
s 6s .
vt v 0
55 5
二、运用对称性巧解竖直上抛问题
技法讲解
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对称性,包括速度对称和时间对称
竖直上抛运动
知识讲解 1. 概念 :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去 ,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 . 2. 基本特征 : 只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竖直向上 ,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a=-g. 3. 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v=v 0-gt
12
位移公式 :x=v 0t- gt
. 整体分析法较为抽象,但对运
动实质理解得较为透彻,具体运算简便(运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
解题技法
一、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处理方法
技法讲解
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 分段法和整体法 .
1. 分段法 : 把竖直上抛运动分为两段 : 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 . 上升阶段可以看作初速度为 v 0、末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空气阻力不计)到达最大高度一半处的即时速度为
[ ] A.2V 0 B.2V 0 C.0V 211⎪⎪⎭⎫ ⎝⎛- D.小于2
V 0
答案:B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
甲、乙两物体从地面同时竖直向上运动,甲作竖直上抛运动,乙作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它们同时到达同一最大高度,则在此过程中,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始终甲比乙大
B .始终乙比甲大
C .先甲较大,后乙较大
D .先乙较大,后甲较大。
答案:D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
一物体从地面某处被竖直向上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它在上升过程中的第1s 内和最后1s 内的位移之比为7:5.若取g =10m /s 2,则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 .35m
B .25m
C .12m
D .7.2m
答案:D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当物体运动到达最高点时(空气阻力不计) [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 .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C .加速度为零,有向下的速度
D .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
答案:B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识记
人站在二楼阳台上,同时以20m/s 的速度抛出两个小球,其中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竖直上抛,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如果人站在三楼阳台上,以同样的方式抛出两个小球,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则Δt ′和Δt 相比较,有
A.Δt ′<Δt
B.Δt ′=Δt
C.Δt ′>Δt
D.无法判断
答案:B
来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至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 、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A.22218H T T - B.22214H T T - C.()2218H T T - D.()2214H T T -
答案:A
来源:2008年重庆市月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