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德育理念和体系

最新德育理念和体系
最新德育理念和体系

以生为本立德扬长走特色德育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大德育观念,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重点,以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为抓手,形成了自主管理,回归生活,以生为本的德育特色。

一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我校一直坚持以生为本,以和谐为本。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人文教育" 的品牌。德育管理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从有利于学生, 教师,学校,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导处 ,共青团,学生会4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用理论导航,用准则规范,用评价监督是我校师德建设的特色。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校以"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的"五师"为重点,在全体教职工中推行师德师风"三四五六"工程。用榜样引领,用爱心助长,用调查测评是我校师德建设的有效做法。学校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骨干榜样示范的力量带动全体,以集体教育个别谈心的

方式鞭策后进;学校通过各种讲座,讨论和培训,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树高尚师德,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举行的"我读书,我快乐"师德读书活动,开展的评选"家长满意教师"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开展表彰先进,志愿者服务,扶贫助学,诗朗诵比赛,师德论坛等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校师德建设的开展.学校还着眼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设置校长接待日,投诉电话,接受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创设学生自主管理有效机制学校少先队确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实现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管是为了不管"的管理目标。学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是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巧用榜样, 强化正面意识;教会方法,树立信心;家校结合,共同努力; 及时评价,体验成功。学校建立学生会干部轮换制,升旗班轮流制 ,广播站轮班制,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实现学生管理学生,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四,创设德育活动载体。提升德育效果学校让德育回归学生生活,将思想教育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形成了长期习惯养成教育和定期主题活动教育两大体系。

1.习惯养成教育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处人手往简单方面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制定了"中学生养成教育

实施方案",规定了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学校好习惯,社会好习惯,扎实开展长期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各班制定班训,做到班班有目标;规范学生值周岗。做到日日有总结;强化文明礼貌,做到时时有提醒;细化守则规范,做到处处有标准;校歌红歌进课间,做到人人会唱。学校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常抓不懈,评比周,月,学期纪律标兵班,进行文明班评比活动,注重过程,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规范,系统,科学的常规管理,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主题活动教育适时适事,知行合一,润德端行学校结合社会大环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全开放的德育体系,为社会发展服务。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和传统纪念日,重大事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比如,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开展了以《中华魂——颂歌献给党》为主题的"我了解党史读书活动";清明时,组织学生扫墓,并有新队员入队;平时经常开展讲英雄故事比赛,征文比赛,唱红歌比赛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学校经常开展爱心和感恩教育,关注身边小伙伴,争取各级各类捐助,为贫困生捐款捐物,送去关心;坚持看望社区孤寡老人,交流感情,送去真情;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为老人表演节目,送去欢乐。学校引导学生在学会知恩后学会感恩,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

恩学校,感恩社会系列活动。如帮父母洗脚。教育学生做善良的人,懂得感恩的人.学校每学期都评选出 "感恩教育模范班"和十名"孝亲敬长小模范"。学校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各方面能力,在体验中受到教育。

3.艺术节和科技节精心设计,展示才华,弘扬科学,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是我校学生每年最期待的活动.学生比巧手,赛智慧,展才艺。在活动中,全体师生充分体现出了大局意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质量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师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充分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才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健康活泼,千姿百态,格调高雅,芬芳动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了师生热爱艺术的积极情感。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泽芳菲。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明

显实效,校风纯正,秩序井然,学生文明守纪.我们将继续遵循德

育规律,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实效,让德育之花在青少年心中

美丽绽放!

过控工作日志

项目名称:

造价咨询单位: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学

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因此,只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工作。 三、结合学科特点,联系教材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或是“牛顿定律”之后附加一段思想道德教育,讲什么遵守社会公德或是遵守班级纪律之类的问题。但可以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或者暗示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国争光的信心。再比如历史课,可以结合我国在封建社会独领风骚的科技文化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后的飞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结合近代中过得屈辱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和报国之举,等等。

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我校教师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事关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战略任务来抓。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德育工作的法规和政策,每学期召开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调查研究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定工作措施,学校各部门要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上,校党支部、政教处、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配合德育小组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政教处主管德育工作,建立校长——中层机构(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等),——班主任的三级管理体制。 2.建立健全全校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和奖励表彰制度。学校要对德育工作开展和内容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重点从①德育工作开展情况;②德育建设平台;③班队效能;④班风及学习风气;⑤学生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⑥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素质和水平六个方面。学校每年将评选德育先进工作者并给予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建立和完善优秀学生评选制度,予以表彰奖励。 二、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增强教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切实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1.以德立教,为人师表。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学校德育骨干队伍,要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训、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德育骨干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结构,提高队伍素质,要深入开展“树、创、献”(树师德形象、创文明学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和“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增强广大教师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师德意识。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衣着整洁,得体大方,不着有失教师形象的服饰,谈吐文雅,举止文明,不说脏话粗话;同志之间团结互助,不闹矛盾,不拨弄是非,勤于工作,不得过且过,不敷衍塞责;生活健康,志趣高尚,不聚众赌博,不酗酒闹事;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家属、小孩,不违反校纪校规,不损坏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搬事弄非,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作学生思想工作的活教材。 2.广大教师要摒弃唯师独尊的旧观念,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树立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念。学校要用月考核制度和师德考核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防止体罚、侮辱和伤害学生事件的发生。 三、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实现资源共享,整合教育力量。 健全机构,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的作用,探讨家校共同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大型家长会议,互通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策略: (一)指导思想: 学校确立了“学生为本”、“发展为先”、“体验为主”的德育理念,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化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去,明确“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并融会贯通于学校的各项课程中去。 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为基点,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用科学的生命观为学生的幸福和未来奠基。 (二)培养目标 1、注重全面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为“讲责任、明事理、懂规、善思考、勤学习、重实践、会合作、有毅力、能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注重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品质;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作风,逐步使学生的“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获得和谐发展。 3、注重美德养成 培养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的美德,努力成为现代文明情操与道德行为基本一致的社会人。 (三)德育实施形态 几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主体、生活、体验、和谐”的德育实施形态。 “主体”——指代的是主动发展、自主发展的学生; “生活”——强调的是与德育容相贴近的学生生活经历; “体验”——重视的是师生在动态的感性实践中,对生命历程的人生感悟; “和谐”——追求的是主体与客体、外显与隐、经历与发展的德育意义上的有机统一。二、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做法: (一)在德育工作的管理上,我们追求“用创新的制度,完善措施的运作过程” 1、建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1)三个结合 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 技能培养和与自主体验相结合; 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相结合。 (2)三个意识 目标化意识、自主化意识、特色化意识”。 (3)三个到位 综合治理责任到位、师生互动和谐到位、常规管理措施到位。 (4)三个环节 计划管理抓常抓新、形成特色; 过程管理抓活抓细、注重养成; 效果管理抓点抓面、发展个性。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学

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因此,只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工作。 三、结合学科特点,联系教材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或是“牛顿定律”之后附加一段思想道德教育,讲什么遵守社会公德或是遵守班级纪律之类的问题。但可以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或者暗示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国争光的信心。再比如历史课,可以结合我国在封建社会独领风骚的科技文化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后的飞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结合近代中过得屈辱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和报国之举,等等。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船冲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船冲中心小学

船冲中心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 实施方案 (2012-2013年度)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队员的文明行为习惯,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以及中心学校关于开展以养成教育活动为载体,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校园环境意识等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任务 1、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机制,全方位抓好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2、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少先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整体提高党建带队建的工作水平。 3、创新学校常规管理,激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一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 4、通过大力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少年儿童敦品励志,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养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教育少年儿童遵守社会公德、传承中华美德,养成知荣明耻、公平正义、明礼诚信、礼貌待人、团结友善、敬老爱幼、记情感恩、仪表端庄、举止文

明的优良品德;教育少年儿童勤奋刻苦、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养成专心听讲、认真作业、不耻下问、教学相长、审美高雅、爱好广泛、崇尚科学的严谨学风;教育少年儿童学法用法、强身健体、珍爱生命,养成遵纪守法、勤劳节俭、远离毒品、反对邪教、注重安全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与要求 1、通过“五无”教育(不随地吐痰,保持地面无痰迹;不乱扔纸屑,做到室内、卫生区无纸屑;桌椅无刻画;墙壁无脚印、无乱写乱画;用文明用语,讲普通话,不讲脏话)。使队员逐步养成爱我校园,爱我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2、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队员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3、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队员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队员的生活能力。 4、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队员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队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5、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队员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队员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6、通过“文明习惯”教育,培养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做文明队员的理念,为队员将来做文明市民奠定基础。 7、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队员的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安全、游戏安全等意识,使队员在校能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四、工作措施 (一)为确保以养成教育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成立养成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年级负责人负责该级养成教育工作的具体指导。 组长:汪光寿 副组长:陈世满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中小学德育新理念 纵观古今中外发展史,德育的每一次深化改革,都首先要更新德育观念。 一、生活的德育 这里的生活概念是意义上的“生活世界”。自从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之后,狄尔泰、海德格尔、赫勒、哈贝马斯等人又从多个角度阐发了传统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当代人回归生活世界的迫切性。生活的德育观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基础性的、本源的,同时也

是真实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在抽掉人性之丰富性的同时,也抽掉了德育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德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 二、生态的德育 所谓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主张不仅要构建生态道德“规范”,更要转变以往的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盲目破坏行为。生态德育的这样一种追求已经成为21世纪道德发展的新境界。 三、关怀的德育

关怀伦理学是当代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大量实证研究资料证明,德育实效性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教师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 四、智慧的德育 完整的德育应该是智德统一的,而不能分离,智德分离的德育,责权利就无法统一。智德分离的德育,是一种被动的、盲从的德育,是一种弱者的德育。这种德育导致行善的人,不能保护自己,不敢创造,也不能承担责任。智慧的德育是追求智德统一的德育,它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尊重和张扬师生个性人格的德育。这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德育,是生机勃勃的德育,是使学生成为生活主人的德育。它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清醒的理性能力,对公正、正义的判断能力,也注重对内心情感体

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向大平建始县实验小学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 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中小学生健

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小学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 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的起点。 学校德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并形

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一切都无 法脱离德育内容而进行。因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 就要准确了解和掌握九年义务阶段中小学德育内容,概 括地讲,中小学德育内容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 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求我们每位德育工作者将

这些德育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内校外教育教学实践活 动,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常识教育和文明习 惯养成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归纳起来有:榜样感召法、 疏导法、身教法、情感陶冶法,比较对照法和自我教育 法。每位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结合 校情,有机的采用切实有效的德育方法,才能收到良好 的德育效果。 、逐1目前,我们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有四点: 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逐步形成科学的世2观。

页第共页17 界观。3、评价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自我教育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现行学校德育工作的模式是:全员育人(教师、学生、家长)、全程育人(所有学科)、全面育人(校内校外)。 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走向是:走向公民、走向生活、走向对话、走向多元。去掉传统模式,打破条条框框。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德育如细雨,润物无声。课堂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與智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任课教师应挖掘和融汇贯通,并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一、以人育人,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进行德育渗透部分学科教材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从培养跨世纪人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大纲中对政治思想教育的要求,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灵活生动地融合于教学过程中,

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应该说,我们的新课标、新教材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他们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二、以教材为载体,构建教育框架,把握契合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契合点,使课堂传递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发挥。比如在物理课堂上,课本上的物理单位和定律有许多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有的学生会对此感到自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方面的卓越贡献,比如指南针、电磁现象等等。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战国时期的《淮南子》一书中曾提到“磁石召铁”。1086年,北宋科学家沈括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详细记载了人工指南针的制造方法,这也是磁偏角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书中出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原子论”、“五行说”、“元气说”等,这说明他们很早就已经探讨了自然界的物质本质。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增强自信心与优越感。但是,学生心中又有了疑问,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近代物理落后于国外呢?这是由于清朝实行了闭关政策,使中国脱离了世界这个大家庭,更无法与外界进行知识与学术的交流。自我封闭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更扼杀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才导致了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现状。新一代的青少年都热血沸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培养了他

浅谈学校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浅谈学校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主讲廖厚荣 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在古代,“教”是“训”的意思,“育”则是针对教育而言的,“教育”是从“教学”演化而来的,从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注重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强调活动、兴趣和熏陶,追求愉快教学,课堂教学应成为点燃学生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第一朵花。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都是死啃教材内容,这是不行的,面对现代教学改革及教学的最新要求,要改变这种观念。只要平时你细心注意结合教材,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适时引导,避免空洞的说教,把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设法触动儿童的心灵,你会发现德育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表现、去总结良好的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愉快,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工作的好坏,不但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活力所在,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养成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心理品质的角度讲,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著名教育家诺尔特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里,他将学会暴力;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耻里,他将学会罪恶;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将学会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感里,他将学到信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将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友谊中,他将会喜爱这个世界。” 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对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发表一点肤浅的建议,其主要做法是:

德育理念和体系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以生为本立德扬长走特色德育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大德育观念,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重点,以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为抓手,形成了自主管理,回归生活,以生为本的德育特色。 一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促进教育和谐发展我校一直坚持以生为本,以和谐为本。近年来,学校全力打造"人文教育" 的品牌。德育管理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从有利于学生, 教师,学校,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由校领导,教导处 ,共青团,学生会4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二,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用理论导航,用准则规范,用评价监督是我校师德建设的特

色。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我校以"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的"五师"为重点,在全体教职工中推行师德师风"三四五六"工程。用榜样引领,用爱心助长,用调查测评是我校师德建设的有效做法。学校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骨干榜样示范的力量带动全体,以集体教育个别谈心的方式鞭策后进;学校通过各种讲座,讨论和培训,强化学习,更新观念,树高尚师德,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举行的"我读书,我快乐"师德读书活动,开展的评选"家长满意教师"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开展表彰先进,志愿者服务,扶贫助学,诗朗诵比赛,师德论坛等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校师德建设的开展.学校还着眼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设置校长接待日,投诉电话,接受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创设学生自主管理有效机制学校少先队确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实现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管是为了不管"的管理目标。学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是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巧用榜样, 强化正面意识;教会方法,树立信心;家校结合,共同努力; 及时评价,体验成功。学校建立学生会干部轮换制,升旗班轮流制 ,广播站轮班制,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学校德育工作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主体性投入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的兴起,正改变着社会形态、社会理念等方方面面,体现在谁拥有更高素质的人才,就意味着谁掌握了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意味着谁就能在21世纪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对学校教育及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成绩是可喜的,学生的思想道德正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德育体制简单化。一是以管代导。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服从管理,遵守制度,出了校门便“解脱”了,可以为所欲为了;二是主客体颠倒。简单地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接受或接受不多;三是目前的德育工作还基本上以学校包办为主,家庭和社会没有和学校形成有机的德育工作体系,尤其是社会环境没有充分净化,所以往往造成“在校教育三年,出校变坏三天”的现象屡屡发生。(2)德育内容过于传统和陈旧。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一是在确定德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不能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提出适度的要求,缺乏可接受性,尤其是缺少一些高品位且又使人信服的权威读本;二是不能把握德育内容的基础性,不注重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守法和用法意识,自学遵守社会伦理规范;三是不能坚持德育内容的一贯性,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随着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3)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和生硬。德育实施者只局限于用一种单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去要求受教育者,把对某些现成的道德规范的掌握等同于德育的全部。以“注入式”为主的教育方法和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只能是迫使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从而使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受到挫伤甚至消失。(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不仅要继承传统德育内容,还要结合时代特征拓宽德育空间,深化德育内容 在现有条件下,笔者认为,学校德育可以突出以下主要内容: (1)开展系列教育,推进终身全面素质教育。针对目前中学基本实行封闭管理的实际,可以进行“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治,人格自尊,精神自强”的“五自”教育,确保教学生活学习秩序正常进行;在我校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教学技能、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营造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气氛;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地设计任务,结合任务,引导学生从中自我发掘德育内容,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过程,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之中,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教育界人士常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体素质不合格就是残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性。一谈到德育,很多人都以为那是政治老师的事或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事,与我们的英语课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一学科,特别是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能是简单、空泛的说教,而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贯穿其内,渗透其中,巧妙结合,有的放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初中教材的特点,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另外,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3 This is my sister.本单元围绕“家庭成员”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学核心是用英语介绍家人和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人及朋友,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描述,介绍家人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谊,从而更好地尊重对方,理解家人。再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该部分学习内容是询问和谈论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询问或谈论自己或对方的作息时间安排和活动计划,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守时习惯。 二、创设情景,自然启发。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教材的主题,取其精华,精心设问,使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思想上得到熏陶。老师和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自然而然的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了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教育意义,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循序渐进。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他人沟通,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其教学核心内容是“确认物主”。在教学中可通过寻找主人的游戏和失物招领等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pic ked up others’ things or lost anything?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se things?让学生说出解决的办法,同时通过与学生讨论问题来培养学生拾金不昧、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 在教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时,针对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实际,如何调整学习方式的问题,在教学中围绕“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这一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及交流各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那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通过英语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感染人、启迪人和教育人的作用,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首先,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智慧潜能的开发,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是师生共同创造精神生活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 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英语教师应学会研究学生的性格牲,关心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做到与学生双向交流,建立和谐

18浅谈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丁勇华 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教师开始重视在各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其它思想教育。但如何将认识落实到行动,使德育真正“到位”,“就位”,还远远没有解决。 有的同志认为,这是要求党团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人觉得对政治老师和班主任应该花大力气,还有人感到这意味着学校要更为有效地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所有这些,对于落实德育首位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如果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可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渗透的理论和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了。 社会主义德育涵盖比较广,大家的提法也不尽一致,概括起来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等几个大的方面,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觉地或间接地,有形地或无形地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在进行着某种德育工作。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同时,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实有效。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抓住有机的联系,要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适

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做到水乳交融,不要硬灌,勉强,否则,便会顾此失彼,达不到预期的综合效果。 德育渗透的途径 课堂讲授中渗透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如地理讲水资源每年流量占世界第六位,水能居世界首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讲我国经流量人均占有量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且时间、空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仅开7%,而西方国家已开发40%以上,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落后和发展的潜力,激发改革奋进,建设现代化祖国的责任感,使教学闪现出教材固有的思想火花,发挥育人的整体效益。 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语文课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作文的材料、试题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2011—2012) 一、指导思想 以党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乃林中心学校德育会议精神为依据,以“立志成才,报效家乡”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把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少年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儿童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管理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管理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工作重点 (一)以德治校,强化德育育人功能 1、完善德育管理组织。校长任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成员。本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德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的原则,真正实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认识,促进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以人为本,规范学校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三)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向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思

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任教教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学前和1-2年级:着重引领学生注意安全、讲究卫生、勤奋好学、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热爱劳动、积极向上、文明礼貌、尊老爱幼。3-6年级:着重讲解个人成长,讲解家庭、学校、家乡、祖国,讲解世界,引领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基础。 (四)踏实工作,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1、营造校园德育环境 倡导“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高尚品行的德育功能。 2、构建学校人文德育 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记,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 3、抓好三个重点管理 一是抓好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二是抓好时机,坚持正面教育。提倡善诱会导,把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强化渗透。 三是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现代健康观出发,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4、打造三个窗口形象 一是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二是大课间操。要内容丰富,动作到位,整齐划一,处处体现“活”。三是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衔接的纽扣,使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课堂。它能够提高家教水平,能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特殊”窗口。要处处体现“新”。 四、管理措施 1、学校对各部门、各相关人员实施德育工作的情况实施全程监控。 2、继续实行国旗下讲话轮流制,充分挖掘蕴含于教师中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理念

面对日益开放地社会,德育不能再走传统地封闭式教育之路,而应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逐渐向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转型.教育者不能再按照“理想模式”去塑造学生,而应当针对社区、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家庭层次,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探索构建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地学校开放德育实施系统,为培养全面发展地个性化、社会化、创新型地人打下坚实地基础. .互动地德育 德育地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地人,我们不能只看到道德地约束性、规范性,而忽略道德地主体性、发展性特征,忽视人地理性和创造性,不能排除个人地理性在道德中地参与.因此,德育要发挥其实效性必须使德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德育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建立互动地关系(包括它与智育等其它各育之间应建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地和谐统一关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在德育中应明确自己地角色是辅助者和指导者,而不是指令者和领导者,这样才能在德育系统中成为互动地桥梁和催化剂. .科学地德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德育方法应具有科学性,这是增强德育实效性地基本条件.现在,越来越多地学校改变了以前地事务性德育地方式,而形成科研带常规,常规促科研地德育工作格局.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地组织者、管理者、实践者,必须不断学习德育理论及方法论等系列教育理论.一方面,学校建立学习制度,在理论地基础上实践,才能不断上台阶,尤其是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都较缺乏,但有创造精神和一定地创造能力,为了增大德育工作地实效性,尤其应抓紧学习理论与勇于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不同形式进行合作性地课题研究工作,在常规工作中围绕课题,大胆尝试,深人钻研,将经验与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寻找科学地德育方法,改进自己地德育工作,形成科学地德育体系.各课题可从不同地切人点人手,全面投人研究工作,不断优化德育方式,使德育研究走向合作性互动地良性轨道. 二、科学管理出特色 德育是一项复杂地系统工程,其影响地因素是多种多样地,只有充分利用科学管理地手段协调多种关系,发挥各方面优势,才能取得最优地系统功效.管理是一个使组织成员一道去实现既定目标地过程.管理地对象是人,因此,学校管理者都应以实事求是地态度,分析本校地教师和学生地特点,找到不同地切人口,制定不同地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质量管理地办法,实施学校特有地管理模式,一是以常规管理为重点;也可以科研管理为重点,或侧重德育师资管理;或侧重班级、年级纵横管理;或侧重深人研究并实施“三结合”地立体管理网络;或侧重研究目标管理等,不管是怎样地管理模式,还是将几种管理有机结合,只要具有一定地针对性、适应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它就是科学地.以科学地特色管理就能创出学校德育特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开展活动出效益 活动是德育地最优化载体,是增进品德教育与儿童生活和社会实践最佳途径.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是人类交互作用地产物,人类社会地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地地人地活动而已.因此,研究德育问题就是研究真实地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人地活动组成地.在活动中偷快交往是人类地基本需要,也是实现人地社会化地基本前提.活动作为品德培养地载体,可以使人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人地接触和交往认识自己,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控力,也会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体验道德情感,感悟人生真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确立自己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一定会获得实实在在地效益. 德育活动是多彩纷呈地,但每个活动之间不是完全分离地,只要我们抓住德育地“魂”,并用一条可以体现“魂”地主线将这些活动有机地串起来,这条主线越清晰,这些活动地效益就越突出.而教师在品德活动课程地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创设适宜地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