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分析

韦庆梅

(长春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工程训练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 通常,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主要在于使得被控制对象的控制值等于目标值,而在实际控制过程当中,这种类似于“监察”的基本任务是利用专门的机电传感装置来实现的。其中响应比较分析的任务则是通过系统的控制装置来完成的,执行阶段则有专门的执行装置予以落实。将就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给予深入浅出地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机电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方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10159-02

车在马路上行驶等这些大家生活中不足为怪的动作都可以渗透

1 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基本控制方式

在反馈控制这一原理之中的。人在完成这些平凡动作时也会通

1.1 含义

过事先的信息判断与信息反馈不断修正偏差信号直至偏差为机电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制造的重要基础技

零,完成动作。显然,机电控制系统的反馈控制实质上也是一术。那么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呢?“机电一体化控制”

个按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因此它也称为按偏差的控制,反馈(Mechatronics)是各相关技术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个新概

控制原理就是按偏差控制的原理。

念,其中的“Mechatronics”是Mechanics与Electronics组

3)复合式控制方式。机电控制系统还有一种控制方式是合而成的英语,是由日本《机械设计》杂志于1971年提出的。

复合控制方式。反馈控制装置在收到外部因素干扰之后才能够但是,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至今尚未得到公认和统一的定义。

进行相应地修正工作,而在外部干扰未出现影响之前则不能够以运动员练习高尔夫球的击打过程来类比机电设备控制系

进行相应地修正工作。基于扰动因素的控制方式相较于以偏差统在运行时的基本控制方式。高尔夫运动员在练习击打高尔夫

分析的控制方式要简便许多。但是,复合控制方式仅仅适用于球的那一刻,为了能够更为准确和有效地击中高尔夫球且控制

干扰因素在可测量的环境中,且拥有一个补偿装置的控制系统球尽量靠近目标地点,球员总是会首先对目标地点的位置以及

也只能补偿单个干扰因素,除此以外的干扰都不能起到具有成周边地势进行观察和判断,并把握即时风向和风速等各种干扰

效的补偿作用。如此考虑看来,相对更为合理的控制方式则是因素,然后最终决定挥动高尔夫球杆的力度和触球点并发动相

将偏差控制与扰动控制两方面综合考虑,对于一些主要的干扰应的挥杆动作。另外,多次练习也是一个不断总结与改进的过

因素给予配置适当的补偿装置来实现扰动控制,然后再组建反程,根据每次完成以上工作内容以后高尔夫球的落点来修正挥

馈控制系统对其他扰动所产生的偏差进行控制。这样一来,机杆力度和触球点,也就是说需要完成一个再分析、再判断和再

电控制系统主要受到的干扰均已被补偿,更为便利的是反馈控修正的循环过程,直至高尔夫球在运动员击出后准确落至目标

制系统的组建于设计相对简单。

地点,即作为一个高尔夫运动员所需完成的一个基本任务。而

机电控制系统根据其受控主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手动控制机电控制系统所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则是在于使得被控制对象

与自动控制两种。手动控制是通过人自身的判断和操作实现控的控制值等于目标值。在实际控制过程当中,这种类似于“监

制过程。所谓的自动控制,则是指在无人在岗或没有直接参与察”的基本任务是利用专门的机电传感装置来实现的。其中响

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外置设备或装置(如计算机)使得下属机应比较分析的任务则是通过系统的控制装置来完成的,执行阶

械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处于以设定参数自动且有规律的运行状段则有专门的执行装置予以落实。

态。机电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是当下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不

1.2 控制方式

断拓展与创新所必须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如数控车床切削机械1)开环式控制方式。一般地,机电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

工件的生产加工过程,既需要求生产工件质量达标,又必须在其系统参与控制的信号主要来自于三条通道,即给定值、干扰

生产数量上满足于供应要求,这一切要求都需以高水平的自动变量和受控值。这些量值信号是机电系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据。

化系统控制技术作为前提和保障。如此看来,机电控制系统实而机电控制系统的开环控制方式即是指系统控制装置与受控对

现自动化生产可谓适逢机遇!为了能够在机电行业中实现更为象之间形成一种只有顺向作用而非方向作用的紧密联系,其中

复杂的控制任务,组建控制系统的首要工作是将受控对象与系通道内的信号给定值与受控值为单向传递,以这种方式组合的

统的控制装置以一定的连接方式予以组合,形成一种有机的联控制系统称为外环控制系统,其系统拥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在于

合体,即控制系统。在自动化机电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的物系统输出量不会对系统的控制作用造成负面影响。需强调一

理输出量就是受控值严加控制的物理量,它既可以保持以一种点,这种开环控制系统既可以按照定位操作方式组合,又可以

恒定值出现(如液位、压力值等),也可以实现一种具有明显按照干扰补偿控制的方式组合。

规律性的运行状态(如记录曲线等)。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是2)反馈式控制方式。反馈控制是机电控制系统最基本的

作为一个对被控制对象施加以控制作用的机构总体,可以以不一种控制方式,也是目前得到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系统模式。

同的工作原理与方式对被控制对象进行相应地控制行为。

通常,在反馈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会对受控对象施加控制作

时至今日,伴随着数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尤用,完成这一过程的反馈信息则是来自于受控对象的受控值,

其是微型计算机的研新与应用,使得机电控制系统的发展重新然后不断地修正受控值的偏差,最终实现对受控对象的基本控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计算机数字控制。计算机数字控制制任务,这就是一个完整反馈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俗地

是一种新型的断续控制,与最初应用的断续控制不同的是,计讲,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会体现这样的反馈控制原理,人自身

算机数字就是一个具有高度控制能力的反馈控制系统,如人可以通过手

拿到桌面上的水杯、公交车司机利用方向盘可以操纵驾驶公交控制实际的控制采样周期往往要比受控对象的变化周

期要短了许多。因此可以这么讲,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在客观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JIANG SU UNIVERSITY 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模块化生产教学系统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 班级:机械 (卓越14002) 姓名:张文飞 学号: 3140301171 指导教师:毛卫平 2017年 6月

目录 一: 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3)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3) 1.2 气动回路图 (3) 1.3 PLC的I/O分配表,I/O接线图(1、3、6站电气线路图) (4) 1.4 顺序流程图&梯形图 (5) 1.5 触摸屏控制画面及说明,控制、信息软元件地址表 (10) 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 (13) 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 (14) 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从站梯形图 (14) 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 (14) 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 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9) 五:参考文献 (20)

一: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由吸盘机械手、上下摆臂部件、料仓换位部件、工件推出部件、真空发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通讯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气缸组成,主要完成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1.吸盘机械手臂机构:机械手臂、皮带传动结构真空吸嘴组成。由上下摆臂装置带动其旋转完成吸取小工件到放小工件完成组装流程的过程。 2.上下摆臂结构:由摆臂缸(直线缸)摆臂机械装置组成。将气缸直线运动转化为手臂旋转运动。带动手臂完成组装流程。 3.仓料换位机构:由机构端头换仓缸带动仓位装置实现换位(蓝、黑工件切换)。 4.推料机构:由推料缸与机械部件载料平台组成。在手臂离开时将工件推出完成上料。 5.真空发生器:当手臂在工件上方时,真空发生器通气吸盘吸气。 5.I/O接口板:将桌面上的输入与输出信号通过电缆C1与PLC的I/O相连。 6.控制面板:完成设备启动上电等操作。(具体在按钮上有标签说明)。

机电一体化模块化控制系统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机电一体化模块化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名:机电一体化模块化控制系统 指导老师:张智明 班级:机械11201班 姓名:程志超 学号:1202281102

供料单元的结构与控制 一、供料单元功能 供料单元可作为起始单元,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向系统中的其它单元提供原料的作用。它的具体功能是:按照需要将放置在料仓中的待加工工件(原料)自动地取出,并将其传送到下个工作单元。 二、供料单元的结构组成 供料单元的结构组成如上图所示。其主要结构组成为:工件推出与支撑,漏斗,阀组,端子排组件,PLC,急停按钮和启动/停止按钮,走线槽、 底板等。 2.1 工件推出与支撑及漏斗部分 该部分如图所示。用于储存工件原料,并在需要时将料仓中最下层的工

件推出到物料台上。它主要由大工件装料管、推料气缸、顶料气缸、磁感应接近 开关、漫射式光电传感器组成。 该部分的工作原理是:工件垂直叠放在料仓中,推料缸处于料仓的底层并且其活塞杆可从料仓的底部通过。当活塞杆在退回位置时,它与最下层工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而夹紧气缸则与次下层工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在需要将工件推出到物料台上时,首先使夹紧气缸的活塞杆推出,压住次下层工件;然后使推料气缸活塞杆推出,从而把最下层工件推到物料台上。在推料气缸返回并从料仓底部抽出后,再使夹紧气缸返回,松开次下层工件。这样,料仓中的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就自动向下移动一个工件,为下一次推出工件做好准备。 为了使气缸的动作平稳可靠,气缸的作用气口都安装了限出型气缸截流阀。气缸截流阀的作用是调节气缸的动作速度。截流阀上带有气管的快速接头,只要 将合适外径的气管往快速接头上一插就可以将管连接好了,使用时十分方便。 A 气缸两端分别有缩回限位和伸出限位两个极限位置,这两个极限位置都分别 装有一个磁感应接近开关,如下图所示。磁感应接近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当磁性物质接近传感器时,传感器便会动作,并输出传感器信号。若在气缸的活塞(或活塞杆)上安装上磁性物质,在气缸缸筒外面的两端位置各安装一个磁感应式接近开关,就可以用这两个传感器分别标识气缸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当气缸的活塞杆运动到哪一端时,哪一端的磁感应式接近开关就动作并发出电信号。在PLC的自动控制中,可以利用该信号判断推料及顶料缸的运动状态或所处的位置,以确定工件是否被推出或气缸是否返回。在传感器上设置有LED显示用于显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调查报告范文【可编辑版】

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调查报告范文 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调查报告范文调研报告能够总结自己从工作、学习当中理解到的先进知识和经验,一种提升自己的有效手段。管理资料下载了一篇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调查报告范文,全文如下: 根据学校课程的需要本人于年11月27日前往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半天的专项调研,为本次课程题目提供一份答案。 在这半天的时间我参观了主营工频轴流风机、工频离心风机、永磁低速同步电机及齿轮减速电机的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亲身感受了现代企业清洁环保生产的实际现状与严格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当今机电发展的规模、速度、现状以及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调研的同时我询问了相关企业的主管行政人员,就就机械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量、各岗位需求情况和材料工程技术机电工程专业工作岗位群的组成结构,各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及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进行了交流,现总结归纳如下: 1、通过本次调研 在当今的形式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岗位实际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 2通过本次调研 中国机电通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更是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原来的普通的单作标机床发展到现在的多坐标,智能,带刀库,的复合机床。同时生产机械的机械设备也

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并且有了很大突破,使设备工作过程真正能符合和满足工艺发展需要。 3通过本次调研,知道了它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四个化: 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即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使其与环境协调的柔性,使生产推向市场的时间最短且使得企业生产制造灵活多变的灵捷化,还有使制造过程物耗,人耗大大降低,高自动化生产,追求人的智能于机器只能高度结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的信息化。 4。通过本次调研,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应当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掌握的能力与企业需求差距。 5。通过本次调研和交流,苏州银通机电人的那种在危机面前敢于自信、勇于创新、不断发展的拼搏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的机电类产品将会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产品之一。

机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模块化生产教学系统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 班级:机械 (卓越14002) 姓名:张文飞 学号: 指导教师:毛卫平 2017年 6月 目录 一: 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3)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3) 1.2 气动回路图 (3) 1.3 PLC的I/O分配表,I/O接线图(1、3、6站电气线路图) (4) 1.4 顺序流程图&梯形图 (5) 1.5 触摸屏控制画面及说明,控制、信息软元件地址表 (10) 1.6 组态王控制画面及说明 (13) 二: MPS系统的两站联网PLC控制设计 (14) 2.1 PLC和PLC之间联网通信的顺序流程图(两站)&从站梯形图 (14) 2.2 通讯软元件地址表 (14) 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 四: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9)

五:参考文献 (20) 一:MPS系统的第4站PLC控制设计 1.1第四站组成及结构: 由吸盘机械手、上下摆臂部件、料仓换位部件、工件推出部件、真空发生器、开关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按钮、I/O接口板、通讯接口板、多种类型电磁阀及气缸组成,主要完成选择要安装工件的料仓,将工件从料仓中推出,将工件安装到位。 1.吸盘机械手臂机构:机械手臂、皮带传动结构真空吸嘴组成。由上下摆臂装置带动其旋转完成吸取小工件到放小工件完成组装流程的过程。 2.上下摆臂结构:由摆臂缸(直线缸)摆臂机械装置组成。将气缸直线运动转化为手臂旋转运动。带动手臂完成组装流程。 3.仓料换位机构:由机构端头换仓缸带动仓位装置实现换位(蓝、黑工件切换)。 4.推料机构:由推料缸与机械部件载料平台组成。在手臂离开时将工件推出完成上料。 5.真空发生器:当手臂在工件上方时,真空发生器通气吸盘吸气。 5.I/O接口板:将桌面上的输入与输出信号通过电缆C1与PLC的I/O相连。 6.控制面板:完成设备启动上电等操作。(具体在按钮上有标签说明)。 1.2气动回路图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技术要求 一、应用环境要求 1、服务器: 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 2003 SERVER+SQSLERVER2005; 2、数据库系统: (1)运用当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技术标准; ⑵ 完全支持中文国家标准第二级(GB2312-80的中文字符的存储处理,支持UNICOD通用编码格式。 (3)支持对象数据库或多媒体的存储管理。 (4)支持数据仓库的建立和管理,对数据仓库和OLAP应用有完善的支持。 3、高效能要求: (1)支持TB( 1000GBW上)级数据量的存储管理。 (2)支持多种表分区等优化的大数据量处理功能。 (3)具有开放硬件平台上的并行处理功能,能在系统资源低负担的条件下提供最高的并发度和最大的吞吐量。 4、开放性要求 (1)支持异种平台上异种数据库的良好互联,可实现对文件数据和桌面数据库数据的访问,可实现对大型异种数据库的访问,可将原有异种

数据库向本数据库无损失移植。 (2)支持易用并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开发语言和工具, (3)支持当前流行的应用拓扑结构,如终端/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模式等。 5、易管理性 (1)要求具有统一图形界面的管理,界面要友好,美观。能简易的实现对服务上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如:能实时的实现文字、数据等转换为各种图形的功能。 (2)支持数据库的联机维护。 (3)支持数据库跟踪和性能调整及性能分析,支持对逻辑内存及缓冲区的管理。 6、系统管理结构(应用权限): (1)矿领导决策层:通过系统能够查看全矿设备的总体分布情况、统计信息、便于对设备进行管理、决策。 (2)机关科室管理层:科室管理人员能够对设备管理的工作进行指导部署,下达计划,审批报表流程,协调生产区队与职能科室之间的工作,进行管理指导。 (3)设备日常的管理工作层:基层设备管理使用单位包括生产区队、辅助区队及设备管理部门,完成本单位设备的台账建立、维护与日常管理工作。 二、安全环境 1、主机安全:

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摇臂钻床简单介绍 钻床是一种专门进行孔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钻孔,扩孔,铰孔和攻丝等。钻床得主要类型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深孔钻床和多轴钻床等。摇臂钻床是立式钻床中的一种,具有操作方便灵活,应用范围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单件或批量生产中带有多孔大型零件的孔加工,是一般机械加工车间常见的机床。 图1 摇臂钻床示意图 1—内外立柱;2—主轴箱;3—摇臂;4—主轴;5—工作台;6—底座;SB1—主电动机停止按钮;SB2—主电动机启动按钮;SB3—摇臂上升按钮;SB4—摇臂下降按钮;SB5—松开按钮;SB6—夹紧按钮 二电气控制要求 (1) 主要控制电器为四台电机:主电动机、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冷却泵电机。 (2)主电动机和液压泵电机采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摇臂升降电动机、冷却泵电机均为短时工作,不设过载保护。

(3)摇臂的升降,主轴箱、立柱的夹紧放松都要求拖动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能够正反转。 (4)摇臂的升降控制:按下摇臂上升起动按钮,液压泵电动机起动供给压力油,经分配阀体进入摇臂的松开油腔,推动活塞使摇臂松开。同时摇臂升降电动机旋转使摇臂上升。如果摇臂没有松开,摇臂升降电动机不能转动,必须保证了只有摇臂的可靠松开后方可使摇臂上升或下降,可使用限位开关控制。 当摇臂上升到所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摇臂上升起动按钮,升降电动机断电,摇臂停止上升。当持续1~3s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的夹紧液压腔,摇臂夹紧,同时液压泵电动机停止,完成了摇臂的松开—上升—夹紧动作。 (5)摇臂升降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将造成电源两相间的短路。 (6)因为摇臂的上升或下降是短时的调整工作,所以应采用点动方式。 (7)摇臂的上升或下降要设立极限位置保护。 (8)立柱和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控制:主轴箱与立柱的松开及夹紧控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由开关SA2和按钮SB5(或SB6)进行控制。SA2有三个位置:在中间位置(零位)时为松开及夹紧控制同时进行,扳到左边位置时为立柱的夹紧或放松,扳到右边位置时为主轴箱的夹紧或放松。SB5是主轴箱和立柱的松开按钮,SB6为主轴箱和立柱的夹紧按钮。 (9)主轴箱的松开和夹紧为的动作过程:首先将组合开关SA2扳向右侧。当要主轴箱松开时,按下按钮SB5,经1~3s后,液压泵电动机正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主轴箱液压缸,推动活塞使主轴箱放松。主轴箱和立柱松开指示灯HL2亮。当要主轴箱夹紧时,按下按钮SB6,经1~3s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主轴箱液压缸,推动活塞使主轴箱夹紧。同时指示灯HL3亮,HL2灭,指示主轴箱与立柱夹紧。 (10)当将SA2扳到左侧时,立柱松开或夹紧。SA2在中间位置按下SB5或SB6时,主轴箱和主柱同时进行夹紧或放松。其他动作过程和主轴箱松开和夹紧完全相同,不再重复。 (11)机床要有照明设施

电气综合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气综合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院系:自动化工程系 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班级:2013建电1班 学号: 姓名: 同组成员: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25日

目录 概述 (1) 一、PLC的分类及特点 (1) 二、PL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 三、S7-200 PLC的硬件组成及指令系统 (2) 四、常用低压电器介绍 (3) 第一部分 (6) 课题一电动机带延时正反转控制实操模拟 (6) 课题二天塔之光控制模拟 (10) 课题三机械手控制模拟 (15) 第二部分 (20) 课题一电动机点动控制 (20) 课题二电动机自锁控制 (22) 课题三两台电动机顺序起、停控制 (24) 课题四三台电动机顺序起动控制 (26) 总结 (28)

概 述 一、PLC 的分类及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在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 )颁布的PLC 标准草案中对PLC 做了如下定义:PLC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 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PLC 的分类:按产地分,可分为日系、欧美、韩台、大陆等;按点数分,可分为大型机、中型机及小型机等;按结构分,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按功能分,可分为低档、中档、高档三类。 PLC 的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3.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4.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二、PLC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PLC 的结构:PLC 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不尽相同,但结构与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由主机、输入/输出接口、电源、编程器扩展器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整体式PLC 的组成框图 PLC 的工作原理:PLC 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 运行时,CPU 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 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电源 电源 限位开关选择开关按钮

机电控制技术基础2016复习题

第1章概论 单选题 1. 在机电设备驱动的发展中,成组拖动的含义是【】 A. 多台电机拖动一台设备 B. 一台电机拖动一台设备 C. 多台电机拖动多台设备 D. 一台电机拖动多台设备 2. 机电传动系统的五大组成除了有电源、电气控制、传动机构、工作机构,还有的是【】 A.继电器 B.接触器 C.电动机 D.机械手 3. 研究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规律时,系统中的电动机种类是【】 A. 交流电动机 B. 直流电动机 C. 控制电机 D. 不分类 4. 一般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设备是【】 A. 控制对象 B. 控制方法 C. 控制规律 D. 控制指标 5. 机电传动系统中拖动生产机械的原动机是【】 A. 汽油机 B. 柴油机 C.水轮机 D. 电动机 6. 以下不.是拖动机电传动系统的原动机是【】 A.直流电动机 B.交流电动机 C. 汽油机 D. 步进电动机 7. 组成机电系统三大部分的是电气控制系统、电力拖动或机电传动和【】 A. 机械运动部件 B.发电机 C.汽油机 D. 水轮机 8. 以下不.是组成机电系统三大部分的是【】 A. 电气控制系统 B. 机械运动部件 C. 发电机 D. 电力拖动 9. 机电传动系统的目的是将电能转变为【】 A. 光能 B. 核能 C. 热能 D. 机械能 10. 机电传动中成组拖动是指一台电动机拖动【】 A. 多台发电机 B. 多台生产机械 C. 一台生产机械 D. 一台发电机 11. 机电传动的目的是【】 A. 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B. 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C. 将光能转变为机械能 D. 将机械能转变为光能 12. 一般机电系统正常工作时要求速度是【】 A. 稳速 B. 加速 C. 减速 D. 零 13. 一般机电系统快速返回时要求速度是【】 A. 稳速 B. 加速 C. 减速 D. 零 14. 一般机电传动的任务包括实现生产机械的启动、停止,以及【】 A. 维修 B. 保养 C. 调速 D. 能量转换 1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要求按照给定规律运行的是【】 A. 温度 B. 压力 C. 液位 D. 加工轮廓 16.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的是【】 A 飞行航线 B 记录曲线 C 液位 D 加工轮廓 17. 组成完整机电传动系统除了有电源、电气控制、传动机构、工作机构外,还有的是【】 A 液压缸 B 气压缸 C 电动机 D 发电机 18. 人本身通过判断和操作进行的控制叫作【】 A. 自动控制 B. 手动控制 C. 机械控制 D. 温度控制 19. 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对于想实现控制的目标量或控制量是【】 A . 温度 B. 位置 C. 压力 D. 湿度

最新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精选多篇)

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精选多篇) 第一篇:机电一体化企业发展状况调研 根据学校课程的需要本人于年11月27日前往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半天的专项调研,为本次课程题目提供一份答案。 在这半天的时(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间我参观了主营工频轴流风机、工频离心风机、永磁低速同步电机及齿轮减速电机的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亲身感受了现代企业清洁环保生产的实际现状与严格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当今机电发展的规模、速度、现状以及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调研的同时我询问了相关企业的主管行政人员,就就机械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量、各岗位需求情况和材料工程技术机电工程专业工作岗位群的组成结构,各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及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进行了交流,现总结归纳如下: 1、通过本次调研 在当今的形式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岗位实际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 2通过本次调研 中国机电通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更是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原来的普通的单作标机床发展到现在的多坐标,智能,带刀库,的复合机床。同时生产机械

的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并且有了很大突破,使设备工作过程真正能符合和满足工艺发展需要。 3通过本次调研,知道了它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四个化”: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即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使其与环境协调的柔性,使生产推向市场的时间最短且使得企业生产制造灵活多变的灵捷化,还有使制造过程物耗,人耗大大降低,高自动化生产,追求人的智能于机器只能高度结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的信息化。 4。通过本次调研,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应当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掌握的能力与企业需求差距。 5。通过本次调研和交流,苏州银通机电人的那种在危机面前敢于自信、勇于创新、不断发展的拼搏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的机电类产品将会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产品之一。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调研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机电系统中的数字控制技术

86 1 全方位数字闭环的伺服控制技术 以物体的方位、位置、姿式等作为被控量,是数字控制系统中的伺服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按照系统给予的速度以及运动轨迹,任意变化跟踪目标,来实现准确的跟踪与定位的一种技术。它需要保障系统中有充足的能量,才能推动负载输入指令,在规律的运作下,输入与输出的偏差,不得超出规定的范围。伺服系统作为一个高性能、高技术的产品,在一些定位精度与动态响应下,可以提供灵活、准确、快速、方便的驱动,这使得它在较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符合数字化控制模式的数字式伺服系统,非常跟得上数字控制技术的潮流,它在调试方面广受好评,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 最近一段时间,工控机控制技术在大部分的交流伺服系统中都广泛被采用。为了使操作简单易学,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给操作员,因而采用工控机与下位机的通信。同时,还采用DSP(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新型高速微处理器的伺服控制技术,将全方位替代以模拟为电子器件为主的伺服控制技术。使DSP的高速运算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增强调节功能,自动完成整个伺服系统,甚至还可以实时调节系统增益,负载跟踪其中的变化。为了将原来的硬件伺服控制转变为软件伺服控制,实现全方位数字化的闭环伺服控制,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准度与动态响应的速度,有部分驱动器具备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功能,将设备的机械共振点测算出来,再通过陷波滤波的方式,消除机械共振。以下就是PC 运动控制卡的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图。 图1 全数字闭环伺服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图 2 先进的现代化数字伺服驱动技术 传统的工业控制单元需要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变,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与传统驱动技术相结合,才会出现代表它们的数字驱动技术,这将是21世纪伺服驱动领域里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伺服系统中数字化的交流应用也日趋广泛,客户对伺服驱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引起了 试析机电系统中的数字控制技术 刘军高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165) 摘要: 在这个以“科技”为主题的现代化机电控制系统中,关键领域的科学技术就取决于数控技术,它集多种高新技术为一体,其中包括了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与自动检测、控制技术等。它们都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柔性自动化能力强,便于实现制造业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文章通过论述数字控制技术几个方面的新发展与变化,希望能够为机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点帮助。关键词: 智能数控;伺服控制;现场总线;DSP ;PCC 中图分类号: 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5-0086-032012年第25期(总第232期)NO.25.2012 (CumulativetyNO.232)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江苏省农村试验区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机电综合课程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完成一两坐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完成交流电机启停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其硬件部分共包括键盘操作、单片 机控制、输入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设计的总体 思路是准确安全的对工作台和电机进行控制。 位置信号和按键信息通过传输线传送给单片机和键盘接口芯片,数据经过处理,将按键信息串行方式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相应的程序, 向控制回路发送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工作台的动作,实现对硬件设备的控制。 关键词:键盘操作,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 一.前言 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题,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

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本设计中提到的微机数控机床是利用单板或单片微机对机床运动轨迹进行数控及对机床辅助功能动作进行程序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采用微机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小批零件的加工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此外,由于微型计算机具有价格低、体积小、性能可靠和使用灵活等特点,微机数控机床的一次性投资比全功能数控机床节省得多,且又便于一般工人掌握操作和维修。因此将专用机床设计成微机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设计中用到的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信号直接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驱动元件,具有快速起动和停止的特点。其驱动速度和指令脉冲能严格同步,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并能实现正反转和平滑速度调节。它的运行速度和步距不受电源电压波动及负载的影响,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数模转换、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系统。 本设计完成了如下要求: (1)单片机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2)控制系统电路印制版的绘制 (3)利用单片机编程实现两坐标系统的手动、自动和回位等运动 (4)实现两坐标工作台极限移动的保护及显示、报警 (5)设计交流电机的点动、正反转控制和星-三角形启动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6)电气控制电路有相应的保护电路(过载、过压、欠压等) (7)熟悉机电系统常用元器件(PLC、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 此次“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主要简单设计出数控机床系统,其实离实际真正工业用数控机床还有很大的距离。设计两坐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工作台控制系统和交流电机启停的电器控制系统,单元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键盘接口电路,键盘电路,显示电路,输入电路,控制电路,PC接口电路等。由于时间仓促和自己知识水平有限,在设计中难免会有些许瑕疵,恳请老师指正。

探究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探究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机电一体化系统也在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 技术越来越成熟。本文主要论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应用。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 一、机电一体化的概述 (一)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所谓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是指将电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接口技术、机械 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只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 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一项综合性的技术。 (二)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内容与组成要素及原则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二是机械技术;三 是自动控制技术;四是系统技术;五是传感检测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组成要素包括:一是结构组成要素;二是动力组成要素;三是运动组成要素;四是感知组成要素;五是职能组成要素。 机电一体化的四大原则包括:一是运动传递;二是能量转换;三是结构耦合;四是信息 控制。 二、智能控制的概述 (一)智能控制的含义 所谓智能控制,就是指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 控制技术,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传统的控制只是智能控制中的一个组 成部分,是智能控制最底层的阶段。智能控制是由多个学科相互交叉所形成的学科,它的理 论基础包括信息论、自动控制论、运筹学及人工智能等内容。 (二)智能控制的特征 智能控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二是智能控制器具有非线性 特性;三是智能控制具有变结构特点;四是智能控制器具有总体自寻优特性;五是智能控制 系统应能满足多样性目标的高性能要求;六是智能控制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七是智能控制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三)智能控制的类型 智能控制的类型包括:一是分级递阶控制系统;二是专家控制系统;三是集成混合控制;四是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五是模糊控制系统;六是学习控制系统;七是进化计算与遗传 算法;八是组合智能控制方法等。 (四)智能控制发展的趋势 智能控制系统具有极强的学习功能、组织功能及适应性功能,其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广 泛应用是当前智能控制的一大发展趋势。模糊系统、遗传算法、专家系统及神经网络是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最常见的四种技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一)智能控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最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就是将智能 控制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有机结合,向智能机械制造技术的方向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利用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取代一部分脑力劳动,从而模拟人类制造机械的活动。同时,智能控制技 术利用神经网络及模糊系统计算的方法对机械制造的现状进行动态地模拟,通过传感器融合 技术将采集的信息进行预处理,从而修改控制模式中的参数数据。在此过程中利用神经网络 技术中的并行处理与学习功能将一些残缺不全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利用模糊系统所特有的 模糊关系与模糊集合等特征,可以将一些模糊的信息集合到闭环控制中的外环决策机构来选 取相应的控制动作。智能控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领域包括:机械故障智能诊断、机械制造 系统的智能监控与检测、智能传感器及智能学习等。 (二)智能控制在数控领域中的应用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以及信息时代各种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目前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包括自动化技术都和机电技术相互融合相互叠加,并且形成了目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先进性,采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可靠的质量,目前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制造的产品也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充分享受着高科技技术的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我国的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入手,来详细分析一下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会经历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也不例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业实践中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积累并且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科技的发展而自然而然出现的。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我们还要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电子技术刚刚兴起,很多信息化设备只是用于军事方面。在经历了二战以后,很多军事上的信息化产品逐渐转为民用,从那时起机电一体化技术就开

始了萌芽阶段。但是那时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比较低,所以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无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机电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是在70年代以后,这个时候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工业化,信息化,电子技术都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了方便制造行业和人们的生活,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机电仪化技术在实际生产和制造上的使用。在这个大趋势下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出现了很多机电一体化产品,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90年代以后,是互联网技术的爆发时期,所有的技术似乎都想跟网络沾点边。网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运用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未来的生活就像一张大网,我们处于中央,对于周围的一切就可以进行方便的控制。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会更加智能化,通过与计算机的融合,让机电一体化产品通过人类赋予的程序自动运作,对我们的制造业是一种解放。通过信息技术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应用,机电一体化开始在智能化方向上已经崭露头角。 纵观我们目前的生活,从智能家居,包括电视机,电冰箱等家居产品,到我们的出行,汽车电子的智能化发展,甚至出现的智能楼宇,智能机器人等等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技术都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机电一体化的运用会使人们的生活得到颠覆性的改变。

第四章 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第四章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章教学要点和要求 1、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内容 3、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步骤 第一节机电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的概念 一、总体设计的概念 机电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光、机、电、液等综合技术的一项系统工程。机电控制系统设计是按照机电控制的思想、方法进行的机电控制产品设计,它需要综合应用各项共性关键技术才能完成。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机电控制产品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从家用电器到生产没备,从办公自动化设备到军事装备机与电紧密结合的程度都在迅速增强形成了一个纵深而广阔的市场。市场竞争规律要求产品不仅具有高性能.而且要有低价格这就给产品设计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集成电路、传感器和新材料等,给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众多的可选方案,使设计工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应用机电控制技术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机电控制产品,是机电控制总体设计的重要任务。 系统的总体设计概念: 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是应用系统总体技术,从整体目标出发,综合分析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机电控制系统各组成模块的特性,选择最合理的模块组合方案,实现机电控制系统整体优化。 第二节机电控制工程总体设计的类型和方法 一机电控制工程总体设计的类型 机电控制产品设计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异性设计。 开发性设计:是在没有参照产品的情况下进行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例:最初的录像机、摄像机、电视机等的设计就属于开发性设计。开发性设计要求设计者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例:料位器就是开发性设计 适应性设计: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新,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成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值。例:电子式照相机采用电子快门代替手动调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1-1、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作用及其特点是什么? a、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他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b、动力系统: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驱动执行机构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主功能。 c、传感与监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监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 d、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运算和决策,以对产品的运行施以按照要求的控制,实现控制的功能。 e、执行装置: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1-3、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1-4、机电一体化产品与传统的机械电气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功能水平和和附加值,它为开发者、生产者和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1-7、机电一体化的主要支撑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接口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系统总成技术。 1-8、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绿色化、人格化、自适应化。 第2章 2-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传动间隙小、精度高、低摩擦、体积小、重量轻、运动平稳、响应速度快、传动转矩大、高谐振频率以及与伺服电动机等其他环节的动态性能相匹配等要求。 2-2、丝杆螺母机构的传动形式及其特点:a、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b、丝杆转动、螺母移动;c、螺母转动、丝杆移动;d、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e、差动传动。 2-3、滚珠丝杆副的组成及特点:由丝杆、螺母、滚珠和反相器四部分组成;具有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4、滚珠丝杆副的选择:结构形式的选择、结构尺寸的选择 2-5、齿轮传动各级传动比分配原则:①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②重量最轻原则③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最末两级的传动比应取大一些,并尽量提高最末一级齿轮副的加工精度); 2-8、齿轮传动侧隙的调整有偏心套调整、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和轴向垫片调整等多种方法。 2-9、机械执行机构的基本要求:①惯量小、动力大;②体积小、重量轻;③便于维修、安装;④易于计算机控制。 2-10、简述各种传感器的特性及选用原则? 一、静态特性是指当测量处于稳定状态下,传感器的输入值与输出值之间的关系。主要技术指标包括:1、线性度。2、灵敏度。3、迟滞。4、重复性。5、分辨率。6、零飘。二、动态特征是指传感器测量动态信号时输出对输入的响应特性。 (1)电气式,具有操纵方便、适宜编程、响应快、伺服性能好、易与微机相接等优点;(2)液压式,优点是输出功率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6-15T10:06:47.6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作者:张显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已经在各生产领域得到了全面应用。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8000)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已经在各生产领域得到了全面应用。这就要求必须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够发挥机电设备的最佳效果。据此,本文主要对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建立;应用 一、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备维护不到位 公司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工作时间较长,许多设备长期超负荷工作,设备缺少必要的安全维护方法。目前,许多生产公司至今仍没有组成专业的设备维护团队,在设备往常工作以及维护过程中,公司仍依托非专业人士处理设备,依托运转人员来处置设备故障,无法处置时再寻求外援,运转人员一般对设备的技术参数、内部结构缺乏必要的认知,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准确判别、及时处置设备故障,致使生产过程不能连续高效的进行,也致使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一些生产公司虽然组成了专业的设备维护团队,但维护团队的综合能力过低,无法满足设备维护的基本需要,在实践工作中,某些维护人员缺少对工作的耐性、细心以及责任心,没有严格履行设备的守时查看与必要修补工作,致使设备长期高负荷、亚健康工作,为设备事故埋下祸端。 (二)设备维护资金投入不到位 设备维护所需的资金十分巨大,由于设备运用时经常会需要更坏零部件,而机电设备的零部件造价又相对较高。出于这种情况,许多公司为了降低开支,采用不破损不替换、不停机不替换的维护准则,致使设备零部件长期处于高危工作工况。一些公司甚至没有备置设备元器件,即设备呈现缺点,就只能停工修理。而一旦停工,不只是会糟蹋时间,且会形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 (一)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的系统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包含需求分析、功能结构分析、数据流程分析三个主要步骤,需求分析就是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时,要调查清楚用户对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实际要求,并根据机电设备的种类和属性进行有效的需求归类。为了让机电设备管理系统更好的适用工业生产的需要,要对设备使用和维护部门应用机电设备的流程和特点进行分析,并了解各部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职责。并将这些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总结整理,以此为基础开展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构建。另外,还要做好对机电设备功能的了解,及时按照各部门和单位对机电设备的功能需求对机电设备和部门需求进行归纳,并对机电设备的管理系统构建有一个初级的认识。 在此基础之上,需要根据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制定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业务流程的体现,通过功能分析能够让把握好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脉络。把握好功能结构之后则开始进行数据流程分析,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分析是对系统中数据流动方向和处理方式的设计,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系统数据流程分析时,要将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的流程图尽可能细化,以保证机电设备系统能够更好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最后,还需要在数据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字典,为系统智能化管理的展开提供路标,同时为机电设备系统开发的程序设计打好基础。 (二)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的数据库设计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是机电系统的信息存储单元,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中的系统流程复杂,数据量大,因此,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要运用相应的手段设计出规范化的数据库模型,在数据库设计时,需要根据之前分析中的结果进行有效的数据库设计,为了使设计的数据库更方便管理系统和用户调用,可以采用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力结构设计等方法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设计。在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选择时,对于这几种数据库设计方法要按照机电设备系统的需求进行有效且合理的选择,保证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可靠的工作。 (三)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的程序设计 机电设备系统开发的程序设计,一般会采用客户端Delphi程序开发语言或者而一些复杂的业务逻辑和处理过程则采用Oracle提供的触发器、存储过程等功能。这样,一方面加快了开发进程,提高了开发效率,另一方面兼顾了系统运行的效率。Delphi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使用的核心是由传统Pascal语言发展而来的ObjectPascal,以图形用户界面为开发环境,透过IDE、VCL工具与编译器,配合连结数据库的功能,构成一个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中心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运用Delphi开发的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其管理效率更高,而且数据的调用速度更快。 (四)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的程序测试 程序测试是目前软件测试的主要手段,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开发的程序测试也是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建立的重要步骤,在进行程序测试时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而不必将系统在实际环境中测试。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下的测试不仅耗费资源少,而且测试时间短,通过测试能够及时的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保证管理系统应用于实际生产时能够符合用户对机电设备的控制要求。 三、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 经过多方实习运转成果得知,该规划思路用于实践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可以完成设备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处置,当然,该体系在实践使用过程中尽管也呈现了微小的毛病处置问题,在某些信息处置及剖析等方面仍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但是瑕不掩瑜,整体而言,该软件体系及设备管理网络仍有其十分显着的优势。 1、各个子体系统操作流程存在必定的出入,体系在使用甚至推广环节中,其操作功用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2、该软件的操作较为繁琐,需要设备操作人员懂得交互式操作的办法与窍门,操作人员有必要具有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与知识。对于该疑问,公司应注重培养优秀的计算机操作人才,强化训练,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设备体系操作人员,提高其操作水平与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改变体系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全面提高体系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 3、应注重数据操作及处置的质量与效率,掌握数据共享及交互等处置手段,在未来的日常工作中,体系管理人员应在管理体系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