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和鳝鱼的区别

合集下载

鳗鱼的特点

鳗鱼的特点

鳗鱼的特点
鳗鱼是一种鱼类,具有以下特点:
1. 鳗鱼在由大海向内河游动时,有着很强的趋流性,特别是在河口能活跃地溯流而上,进入淡水水域生长育肥。

而成缓则顺流而下的习性,在潮汐的作用下由江河经河口进入大海产卵。

2. 鳗鱼喜欢群集,不仅在自然水域里可以见到它们聚集成群,或多尾鳗鱼集中躲在隐蔽处。

在养殖环境下,它们也喜欢成群挤在管道中、食台上或其他隐蔽处藏身。

3. 鳗鱼具有夜行性,白天潜伏水底,夜晚集群溯流而上,昼夜呈垂直分布。

鳗鱼不喜欢强光,但对弱光则表现出明显的趋光性。

4. 鳗鱼的嗅觉十分灵敏,在自然界中鳗鱼靠嗅觉来判断食物的位置和识别方向,以利自己的生存。

在养殖水域中鳗鱼也是靠嗅觉来判断是否投饵和投饵的位置,甚至在浑水中也能很快找到食物,自如地摄食。

5. 鳗鱼在中国分布于长江、闽江、珠江流域及海南岛,主要产区集中在亚洲,其次是欧洲、非洲和美洲。

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强、喜流水、好温暖和穴居的特点。

6. 鳗鱼具药用价值,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肾固冲、祛风除湿等功效。

鳗鱼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营养价值高。

鳗鱼的皮、肉都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白鳝的营养价值及做法

白鳝的营养价值及做法

白鳝的营养价值及做法白鳝又被称之为鳗鲡、鳗鱼,它是一种海水鱼,白鳝也是鱼类中很名贵的一种鱼类,它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白鳝的肉质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能提供人类的生长和维持生命的所需营养成分,常吃鳗鱼还能滋补养颜,强健体魄,特别是对孕妇和婴幼儿很有帮助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鳝营养价值及家常做法。

鳗鲡肉质细嫩,味美,尤含有丰富的脂肪,肉和肝的维生素A的含量特别高,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

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9.0克,脂肪7.8克,热量146千卡,钙46毫克,磷70毫克,铁0.7 毫克,维生素A78国际单位,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12毫克,尼克酸2.4毫克。

江苏、浙江一带列为上等鱼品;福建、广东、四川则视为高级滋补品,称之为“水中人参”。

在江、浙、闽、广四省产量颇高,天然淡水水体中,最大个体可长至重1公斤。

每年还有相当数量远销日本等国。

出口价格极为昂贵,其皮可制成工艺品。

药用鳗鲡的肉、骨、血、鳔等均可入药。

其肉性味甘、平,有滋补强壮,去风杀虫之功效。

入药对治疗肺结核经久不愈而造成的身体虚弱,结核发热,赤白带下,风湿,骨痛,体虚等症。

李时珍认为:“鳗鲡所主诸病,其功专在杀虫去风”。

《掌中妙药》、《圣惠方》、《本草纲目》、日本的《本朝食鉴》等书中均记载了鳗鲡的神奇食疗功效:补虚、暖肠、祛风、解毒、养颜、愈风,疗湿脚气、腰肾间湿风痹,治恶疮,治传尸疰气劳损,暖腰膝,起阳,治小儿疳劳、妇人带下清蒸白鳝主料:白鳝鱼1000克。

配料:火腿15克,水发香菇10克,板油丁20克,姜花10克,葱段100克,水发冬笋15克,姜米10克。

作料:味精2。

5克,料酒15克,盐水10克,醋2。

5克,清汤200克1. 用刀背猛砸白鳝(河鳗)头部,由颈下转圈划一刀,用手指抠住皮向下翻,将皮去掉,剪去鳍;清蒸白鳝2. 再用方头竹签一根,将方头处刻出几个向上的毛茬,从鳝颈下插入腹内搅拉出内脏,冲洗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在脊背处刻斜十字花刀;3. 葱去根须,洗净,一破四开,切成3.3厘米长的段,铺在盘上;4. 将鳝段在盘中整齐地摆成圆形;5. 盘中间放一高脚大杯,添入汤100毫升,放入精盐、黄酒和味精6.火腿、香菇和冬笋均切成片;7.火腿、香菇、冬笋片与姜花一起均匀地摆在鳝段上;8.猪网油展开盖住鳝段及辅料;9. 上笼蒸熟取出,杯内的汁浇在盘中的菜肴上,上菜时外带姜末和醋。

鳗鱼的功效作用及做法

鳗鱼的功效作用及做法

鳗鱼的功效作用及做法
鳗鱼也叫鳝鱼,是一种外观与蛇十分相似的鱼类人,但是它们具有鱼类的基本特征,并且生活在水中。

鳗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和钙以及锌和硒等多种营养成分,还有多种维生素,人们食用以后能起到不错的滋补功效。

只是很多人对鳗鱼的做法不了解,不知道它应该怎么吃。

一会我也会专门针对鳗鱼的做法与功效做一个详细的介绍,需要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鳗鱼的功效与作用
鳗鱼是一种保健功效出色的鱼类食材,人们食用以后能补虚养血,也能强精补肾,更能补钙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另外经常吃鳗鱼还能促进人类大脑发育,提高脑细胞活性,增加记忆力和预防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大的好处。

鳗鱼的做法
1、制作鳗鱼的材料
鳗鱼制成香辣鳗鱼特别好吃,制作时需要准备三百克鳗鱼和五克
辣椒碎,另外再准备五克孜然和少量的白芝麻与淀粉,料酒也要适量准备一些。

2、鳗鱼的制作步骤
把鳗鱼洗好以后去掉骨头切成小段,再用盐和料酒腌制一会,取出控干水分。

再把它放在淀粉中走一下,然后入锅炸制,炸到表面金黄以后取出装盘。

把准备好的辣椒碎、孜然粉和白芝麻放在一起调匀放在油锅中翻炒一下,炒匀以后取出直接撒在炸好的鳗鱼上面即可。

鳗鱼和鳝鱼的区别

鳗鱼和鳝鱼的区别

鳗鱼和鳝鱼的区别关于《鳗鱼和鳝鱼的区别》,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鱿鱼我们也称为是白鳝或是是白鳗,鱿鱼看起来很像蛇,可是鱿鱼是归属于淡水鱼的,鱿鱼有十分高的服用使用价值和营养成分,鱿鱼能推动人的大脑的生长发育而且能防止主动脉的硬底化和维护我们的肝脏。

泥鳅我们也称为是鳝鱼,泥鳅也有点像蛇,泥鳅不仅能够服用并且还能药用价值。

泥鳅和鱿鱼尽管外形很象,可是实际上差别是十分大的,泥鳅和鱿鱼说到底二种不一样的鱼,并且泥鳅和鱿鱼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养生作用彻底不一样。

鱿鱼,拼音字母:mányú别称: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

鱿鱼就是指归属于鳗鲡目归类下的种群统称。

别称鳝,是一种外型相近条形环形的淡水鱼,具备鱼的基本特点。

除此之外鱿鱼与大马哈鱼相近具备洄游特点。

鱿鱼属淡水鱼,似蛇,但无鳞,一般产自咸谈水交界处水域。

鱿鱼的营养元素比鲈鱼、鸡脯肉、牛羊肉等高线得多,维他命、矿物和营养元素成分也是陆地动物所不可以对比的。

科研说明,鱿鱼是含EPA和DHA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不但能够软化血管、抗动脉硬化、抗血栓,还能为人的大脑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

鱿鱼具备滋阴养血益气养血、去湿气、抗痨等作用,是病久、孱弱、贫血、肺结核等患者的优良营养保健品。

鳗鲡身体带有一种很稀缺的北河洛克斯蛋白质,具备优良的强健壮肾的作用,是年轻夫妻、中老年的健康保健食品。

鳗是含有优质蛋白质的海产品,常常服用,能使血钾值有所增加,使人体健壮。

鳗的肝脏带有丰富多彩的维生素D,有夜视障的优质食品。

鱿鱼的营养成分与别的淡水鱼及肉类食品对比也不遑多让。

鱿鱼肉带有丰富多彩的优质蛋白和各种各样身体必不可少的碳水化合物。

鳝鱼不但为席上美味,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

据《本草纲目》记述,鳝鱼有补血补气、补气血、消炎、消毒杀菌、除风湿等作用。

鳝鱼肉茯苓功效甘、温,有补中益血,治亏虚之作用,民俗用于当药,可医治虚劳咳嗽、寒湿身痒、痔瘘、肠风痔漏、耳聋等症。

黄鳝

黄鳝

新闻网页问答百科视频图片音乐地图雷电软件购物良医360U385965188|退出360百科进入词条搜索词条首页自媒体推荐编辑鳝鱼编辑词条黄鳝(学名:Monopterus ),俗称鳝鱼、田鳝或田鳗,亦名长鱼、血鱼、罗鱼、无鳞公子等,为辐鳍鱼纲合鳃目合鳃鱼科的淡水底栖肉食性鱼类,可养殖供食用,具有经济价值。

分布于亚洲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及东南亚的淡水流域。

繁殖期为5至8月。

黄鳝的体形和鳗鱼有相似之处,均为体形细长类似蛇形,无鳞,有粘液分泌,体长可达100厘米。

但事实上它们在分类学上并不相同。

然而习惯称呼常会混为一谈,如将鳗鱼称为白鳝等。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鳝鱼拉丁学名Monopterusalbus科合鳃鱼科界动物界属黄鳝属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硬骨鱼纲亚纲辐鳍亚纲分布区域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目合鳃鱼目目录基本简介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营养价值其他资料养殖技术展开编辑本段基本简介与鳗鲡目无亲缘关系,而与鲈形目近缘。

产于热带淡水或咸淡水水域。

体长约20.70公分(8.28吋),无鳞或具很小鳞片,背、臀鳍很低且绕过尾端相连续,鳃通常仅于喉部有一外鳃孔。

前段管状,至尾渐侧扁,尾端扁细。

全体裸露无鳞,头大,锥形,吻尖。

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一些种类的鳃本身很小,依靠通过喉部或肠的黏膜吸入的氧进行呼吸。

在东方是有价值的食用鱼类,往往蓄养于池塘或稻田中。

黄鳝:无鳞,在浅水中能竖直身体的前半部分,用口到水面呼吸,把空气储存于口腔及喉部,所以显得喉部肿大。

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普遍的淡水食用鱼,除西北高原外,各地均产,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

夜出觅食。

生殖情况较特殊,幼时为雌,生殖一次后,转变为雄性,这种雌、雄性的转变现象称为性逆转现象。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

头长而圆。

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

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

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

左右鳃孔于腹面合而为一,呈“V”字形。

1黄鳝的生物学

1黄鳝的生物学

黄鳝1黄鳝的生物学1.1分类地位和分布黄鳝(Monopterus albus) 为亚热带鱼类,又名鳝鱼、罗鱼、田鳝、长鱼、黄参、无鳞公子、田参等,隶属于合鳃目、合鳃科;合鳃目中全世界只有1个种,即黄鳝。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日本、朝鲜和我国等,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均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密度大,产量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1.2经济价值黄鳝是一种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

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每100g黄鳝肉含热能372kj,蛋白质18.0g,脂肪1.4g,糖类1.2g,磷206mg,钙42mg,铁2.5mg和富含多种维生素,药用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由于我国耕作制度的改革、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和酷捕滥捕,天然水域的资源量下降极快。

1.3形态特征黄鳝体圆而细长,似蛇形;头部膨大,前端略呈锥状,吻端尖。

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下唇肥厚,口裂延伸至眼后。

上下颌及口盖骨上有绒毛状细齿,有2对鼻孔,前后鼻孔分离,间隔较远,前鼻孔位于吻端,后鼻孔位于眼前缘上方,眼、鳃和各鳍均退化。

体滑无鳞多粘液,体侧部分灰黑色,下部黄褐色,全身散布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或斑紋。

黄鳝身体由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生殖、神经、感觉和内分泌等组织和器官构成。

脊椎骨数较多,肛前脊椎骨一般为84~97节,常见的为93节;尾椎数为75节左右。

肠短,肠中段的结节将肠分为前后两部分,鳔退化,口咽腔内壁粘膜上分布有丰富的血管,为黄鳝的辅助呼吸器官。

右侧生殖腺退化。

1.4食性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偏杂食性鱼类,性贪食。

天然水域中,黄鳝稚鱼主要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等浮游动物为食;黄鳝幼鱼和成鱼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螺蜆、蝌蚪、幼蛙等为食,食物缺乏时也摄食浮游动物、浮萍、丝状藻类和有机碎屑等。

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密切关系。

当水温升至10℃以上开始觅食,18~30℃为适宜摄食温度,28℃摄食强度最大,32℃以上摄食减少,36℃为临界温度。

鳗鱼的营养价值

鳗鱼的营养价值

鳗鱼的营养价值又名河鳗、蛇鱼、风鳗、白鳗、白鳝、青鳝、青鳗、毛鱼、流鳗、鳗鲡,鳗鱼统称为鳗鲡,分为河鳗和海鳗,体细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稍侧扁。

头中等,眼小,嘴尖而扁。

下颌长于上颌,鳞小埋于皮下,呈席纹状排列。

臀和尾鳍相连,胸鳍小而圆,无腹鳍。

体背为黑灰色,腹部白色。

产于海中,可溯游到淡水里生活,成熟后又回到海里产卵。

其营养丰富,肉质鲜嫩。

属脊椎动物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动物。

鳗鱼体细长,可达60CM,前部呈圆筒状,后部侧扁。

产卵于海,生长于江河,属江河入海洄游鱼类。

营养价值:1、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2、鳗鲡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3、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4、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人的优良食品。

适用人群:1、适用于久病羸弱、五脏虚损、贫血、夜盲人、肺结核、妇女崩溃带下、小儿疳积、小儿蛔虫以及痔疮和脱肛病人食用;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者及年轻夫妇食用;2、患有慢性疾患和水产品过敏史的人、病后脾肾虚弱、咳嗽痰多及脾虚泄泻者忌食。

注意事项:鳗鱼忌与醋、白果同食。

用法用量:1、鳗鲡肉肥味美,煎炸、红烧、炒、蒸、炖、熬汤,无所不可;如黄焖河鳗、夹烧鳗鱼等。

2、晒干后的鳗肉称为鳗鲞,食用时可用水发之,切丝入汤,味道也很好;鳗鲞以产于浙江沿海的产品质量最佳;若不用水发,加绍酒、葱结、姜片,上笼隔水蒸15分钟后去皮骨,味道更美;3、鳗鱼的油脂含量颇多,若以味道浓厚的调味汁做成烤鳗鱼的鳗鱼饭食用时,往往会造成脂肪的摄取分量过多,如果关心健康,应蒸的方式来消除脂肪,较为合理;4、吃鳝鱼最好现杀现烹,死鳝不宜食用。

5、收拾鳗鱼的窍门:用左手中指关节用力勾住鳗鱼,然后右手拿刀先在鳗鱼的喉部和肛门处各割一刀,再用方竹筷插入喉部刀口内,用力卷出内脏;用手挖出鱼鳃,将河鳗放入大盆内,倒入沸水浸泡,待黏液凝固,即用干揩布或小刀将鳗鱼的银鳞除净,最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几次。

黄鳝超高密度控温养殖技术

黄鳝超高密度控温养殖技术

黄鳝超高密度控温养殖技术黄鳝是一种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不仅是美食佳品,也是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之一。

而在养殖过程中,控制好水温和密度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黄鳝超高密度控温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

黄鳝养殖的基本情况黄鳝,又称沼鳝、水鳝、鳝鱼等,是一种淡水鳗鱼,体型细长,身体呈圆柱形,头部尖细。

黄鳝的耐寒和耐热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窄,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黄鳝的养殖条件较为苛刻,需要注意水温、光照、水质等多方面的因素来保证养殖效益。

超高密度养殖技术所谓超高密度养殖,指的是在有限的水体容积内,增加鱼数量来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在超高密度养殖中,需要加强对水温和水质的控制,以确保鱼类生存和生长发育。

控制水温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水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一般来说,黄鳝的适宜水温范围是20℃-25℃,而在超高密度养殖中,由于鱼类数量比较多,鱼类新陈代谢的热量也会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水温的控制。

在夏季高温期间,可以采用增加水草、加强水循环和喷淋冷水等方式来降低水温。

而在冬季低温期间,可以加强水体保温措施,比如为养殖池加盖棚、设置热水循环等方式来升高水温。

控制密度黄鳝的超高密度培育是指在有限的水体容积内,饲养更多的黄鳝数量,以达到更高的养殖效益。

而在此过程中,密度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黄鳝的适宜养殖密度是15-20尾/平方米,而在超高密度养殖中,养殖密度可以达到40-50尾/平方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密度过高会破坏水质,导致水中溶解氧过低,影响黄鳝的生长和健康发育。

控温养殖技术黄鳝属于常温鱼类,其生长和发育需要一定的水温和温度稳定性。

因此,控制水温就显得十分重要。

同时,对于不同阶段的黄鳝,其适宜的水温是不同的。

在开始控制水温之前,需要了解具体的控温要求。

首先是繁殖和孵化阶段,水温应在25℃左右;其次是幼鱼阶段,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再考虑青、壮年鱼的阶段,水温应在22℃左右;成年鱼的水温应在16℃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鳗鱼和鳝鱼的区别
鳗鱼我们也叫做是白鳝或者是白鳗,鳗鱼长得很像蛇,但是鳗鱼是属于鱼类的,鳗鱼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鳗鱼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并且能预防动脉的硬化和保护我们的肝脏。

鳝鱼我们也叫做是黄鳝,鳝鱼也长得像蛇,鳝鱼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能药用。

鳝鱼和鳗鱼虽然外形有点像,但是其实区别是非常大的,鳝鱼和鳗鱼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鱼,而且鳝鱼和鳗鱼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完全不同。

鳗鱼,拼音:mányú
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

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

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

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

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鳗鱼的营养成分比鲈鱼、鸡肉、牛肉等高得多,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更是陆上动物所不能相比的。

科学研究表明,鳗鱼是含EPA和DHA最高的鱼类之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血栓,还能为大脑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鳗鱼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等病人的良好营养品。

鳗鲡体内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强精壮肾的功效,是年轻夫妇、中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鳗是富含钙质的水产品,经常食用,能使血钙值有所增加,使身体强壮。

鳗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夜盲
人的优良食品。

鳗鱼的营养价值与其他鱼类及肉类相比也毫不逊色。

鳗鱼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

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痔瘘、肠风痔漏、
耳聋等症。

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

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

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
歪斜,颜面神经麻痹。

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

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

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

祖国医学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

鳝鱼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热,能被胃液和加热所破坏,一般煮熟食用不会发生中毒。

民间用鳝鱼血治病,是否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黄鳝的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鳗鱼什么是鳝鱼,我们知道鳝鱼和鳗鱼长得有点像,但是鳝鱼和鳗鱼的区别是非常大的,鳝鱼和鳗鱼
无论是营养价值还是药用价值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要懂得区分鳝鱼和鳗鱼,以后做药膳等就不会弄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