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形成

合集下载

2015年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复试流程,考研心态,考研经验

2015年北京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复试流程,考研心态,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详解与指导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

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5)经济全球化理论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相当集中、相当分散、绝对分散。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城市化含义(育明教育注:2006年北京大学城规原理考察过“逆城市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城市规划主要理论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5)1981~1990 核心思想词:理性批判,新马克思主义,开发 区理论,现代主义之后理论,都市社会空间前沿理论,积极城市设 计理论,规划职业精神,女权运动与规划,生态规划理论,可持续 发展 (6) 1990~至今 核心思想词:全球城,全球化理论,信息城市 理论,社区规划,社会机制的城市设计理论 。
《周礼·考工记》对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有何影响?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什么是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 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二 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体系
法规体系
行政体系
运作体系
主干法 专项法 相关法
规划编制
战略性发展 规划
实施性规划
开发控制 判例式 通则式
三 .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专项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不同层次的规划介绍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北大自编教材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北大自编教材

第一篇城市规划第一章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潮、方法与法规的系谱1、城市规划的历史城市规划在美国称为“City Planning”,在英国称为“Town Planning”,在德国称为“Stadtebau”,在法国称为“Urbanism”,在日本称为“都市计画”,按照文字之意,都是指以城市为对象作规划,城市起源的原因和时间虽然至今在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是,城市自古就存在,通过规划来建设城市也自古就开始了。

城市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象征,各个时代城市规划的目的却有所不同。

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经济、军事、宗教、政治、卫生、交通、美学等。

古代城市规划多受宗教、防卫等因素的影响。

现代城市规划则多受社会经济的影响。

谁做规划,为谁规划,为何目的作规划,过去与现代的城市规划则完全不同。

回顾城市规划的变迁,可以划分为两大分支:(1)理想城市规划(ideal city planning)即:按照理想城市方案规划建设城市,其特点是:基于自由的发想(常常是根据规划师或设计师具有个性的发想)对城市规划做提案。

(2)行政城市规划(administrative city planning)即:作为行政制度的城市规划,其特点是:依据法律与制度,通过调整公共利益与私权的矛盾和关系,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

至今为止,这两者在相互影响的同时,各自发展成为较为独立的规划体系,今后,两者的方法论将进一步相互影响,继续发展,使城市规划的方法学不断趋于完善。

2、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潮与方法(3)理想城市的提案(4)田园都市的诞生(5)邻里单位的形成(6)生活圈的构成(7)城市形态的理论(8)城市美化和城市设计3、现代城市规划法规的系谱1848年,英国诞生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从此,现代城市建设拉开了法制化的序幕。

在欧洲,现代城市规划的发祥地应该说是在德国,189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Frankfurt),颁布了《建筑分级条例(Stafflebauordnungen)》,首次实施了“功能分区制(Zoning)”,1900年在萨克森(Sachsen)颁布了《一般建筑法》(有关城市规划,建筑完成度很高的综合法),首次实现城市规划体系化,但世界上专门为城市规划制定的第一步国家级法律,是1909年英国制定的第一部冠有“城市规划”名的国家级法律:《住宅,城镇规划诸法(The Housing, Town Planning Etc. Act)》,这部法律开创了现代城市规划法系建设的纪元,这部法律规定了作为开发目标的“城市规划基准(Town Planning Scheme)”,并将基于这个基准的开发控制制度化,英国的第一部“城乡规划法(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产生于1932年。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按章含答案第2(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雅典宪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1)城市活动可分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

(2)在思想上已经有所认识,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改善居住区的环境,是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3)“功能”分区的理论,即让四个主要功能(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按各自功能要求找到合适的位置。

2.1939年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即:(1)规模;(2)边界;(3)开放空间;(4)机构用地;(5)地方商业;(6)内部通路系统3.“小区规划”的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答:主要思想是把小区作为居住区构成的细胞,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

也不仅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控制,而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它天然干道、或人工的界线(如铁路、河流等)为界。

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把公共建筑、绿地综合解决,使小区内部道路与四周的城市干道有明显的区别,公共建筑项目及规模也可以扩大,不仅是日常必需品的供应,而且一般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在小区内解决。

4.城市景象包括的五个要素有: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地标。

第10(三)章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编制程序1、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什么?答: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根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2.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具体任务是什么?答:(1)确定发展目标。

一般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来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2)合理利用土地。

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种类、使用性质、功能分区、开发强度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城市用地。

(3)组合空间布局。

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的空间构成和组合。

(4)安排建设部署。

要制定中、长期发行咱目标,近期建设目标相和当前建设项目的安排。

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使近、远期目标相结合。

城规原理02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城规原理02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长安城、东都洛阳城
先测量,后筑城,埋管道,修道路,划里坊。里坊制、 坊中巷布局以及道路连接模式走向成熟 城市发展中的矛盾、城市改建、扩建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和管理问题的首部著作 里坊制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 周礼制,中轴线对称,几何中心建中心阁
五代后周
汴梁改扩建
宋 元
பைடு நூலகம்
汴梁 元大都
2013-7-20

二、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C. 傅立叶的公社 查勒斯•傅立叶(法 1772—1837)1829年 发表《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建立 1500—2000人的公社,废除家庭小生产,减 少家务劳动。建设可以容纳400个家庭(1620 人)的巨大建筑(“法郎基”)。1871年, 戈定按照傅立叶的理论在盖斯建设了“法郎 基”。
2013-7-20
11
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2、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儒家-礼制-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 国长达3000年-规矩 管子、老子-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 变通 《管子》:功能分区,发展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
2013-7-20
12
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2、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唐长安城: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 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设 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 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明清北京城:北部收缩2.5km、南部扩展0.5km。突 出8km中轴线。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皇 城南形成商肆。 明南京城:依山傍水,布局灵活,自然观理念占主导 的典型城市格局。 2013-7-20 13
2013-7-20 21
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原理第1讲--第1、2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1讲--第1、2章
17
(8)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建设,里坊制的发展 (9)宋代的街巷制(商品经济),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重要的新发展。 (10)元大都的修建
• 小结: 1、 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
安——元大都、明清北京) 2、居住区组织模式:唐朝——里坊制,到宋朝开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演变为街巷制
14
宫城
经涂
纬涂 15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 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 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 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6
(3)战国时代《管子》:“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 《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 《商君书》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4)秦代“相天法地”的神秘色彩影响,复道、甬道等多重城市交通系统,这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5)汉代的礼制思想影响 (6)三国魏曹邺城的规划布局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 (7)三国吴国金陵是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和自然结合的典范
5
3.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中国自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可以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以超经济手段,建设城市。而一个国家若战
事不断,城市的发展就受到影响。 如欧洲封建社会时代战事重重,在很长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城市规模小。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4.经济发展
评价:从发展轨迹看,规模逐渐扩大,对母城的依赖逐渐减小

城市规划原理各章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各章知识点

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的形成与开展规律,了解城市化根本规律与中国城市开展,理解城市、城市化、城市规划的根本概念,熟悉中外主要城市规划的开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开展历程,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与学科体系,了解本书的结构,理解城市规划的学习方法。

二、课程内容1.1 城市的形成与开展规律1.2 城市化与城市开展方针1.3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开展1.4 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与体系1.5 城市规划学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三、考核知识点1.城市的定义。

2.城市的本质。

3.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4.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展特点。

四、考核要求〔一〕城市的形成与开展规律识记:城市的概念领会:城市的形成与开展、城市开展的规律〔二〕城市化与城市开展方针识记:城市化的内涵领会:中国城市开展方针〔三〕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开展识记:城市规划领会:国外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开展、中国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开展〔四〕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与体系识记:城市规划学科,三大宪章领会:城市规划学体系简单应用:古代城市规划开展过程中的城市建筑特色。

综合应用:古代城市规划与近现代城市规划化的差异。

〔五〕城市规划学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识记:城市规划学的内容结构领会:城市规划学的学习方法第2章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和编制程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首先了解城市规划及城乡规划的定义和划分。

了解城市规划的作用、任务。

其次着重掌握我国现行城乡规划体制及对规划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系统,以及组织开发操纵的程序等。

二、课程内容2.1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2.2 城市规划的要素2.3 城市规划体系三、考核知识点1.城市规划的任务。

2.城市规划的体系。

3.城市规划编制程序。

四、考核要求〔一〕城市规划及城乡规划识记: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城乡规划的划分〔二〕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识记:城市规划的作用、任务〔三〕城市规划的要素识记:城市规划的三大根本要素〔四〕城市规划体系识记:城市规划体系的演进领会: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内容简单应用: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第3章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系统与构成,理解城市用地的根本功能,掌握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熟悉城市用地的分类与根本构成,理解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根本模式,掌握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原则和空间结构形态。

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B、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城市得到了大规模发展。除了道路、桥梁、城 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以外,还大量地建造公 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 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更是进入了鼎盛 时期。除了继续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 以外,城市还成了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 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 焦点。古罗马城是最为集中的体现,城市中心 是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形成的广场群,广场上 耸立着帝王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城市各处 散布公共浴池和斗兽场。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 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 施管理。
二、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 体制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 上--《周礼 考工记》----规矩 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 ----自然之上----变通
地位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
补充2、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
社会和政治背景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 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 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 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
A、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 前5世纪,古希腊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 形成一系列城邦国家。在当时的城市(如米 立都城),广场和公共建筑(如神庙、市场厅、 露天剧场和市场)取代了宫殿,市民集会场 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 的城邦精神。
形成了城市的核心
古罗马 ① 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② 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供奴 隶主享乐的设施 ③ 城市成为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的城市规划 其目的在于: 实现国家的发展政策 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有关发展控制的导引 协调种类开发,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 考虑财产所有者估价规划政策对他们的利益影 响 告知公众规划政策
(3)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的城市规划 主要的表现在于: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构架的实现意味着在预 设的价值判断下来为城市的社会、经济政 治关系等做形态化的体现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 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 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机制,确保各项 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 序和健康运作
下层规划:有法律拘束性的控制性详细规 划(控制个别的开发行为或建筑行为)
各国法定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
(2)非法定规划 非法定规划(non-statutory plan) 又被 称为非公式规划(informal plan),即不 是城市规划法规定必须做的规划,或内容 与法定规划相同,但不按照法定规划要求 的编制程序的规划。它是法定规划的一种 补充。
总体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规划纲要
城市区规划(都市 区规划) 战略规划 结构规划(概念规 划)
总体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plan)
控制性详细规 划
•城 市 设 计 ( 开 分区控制规划(总 发用地不特定)) 量控制) •修 建 性 详 细 规 划(开发用地特 定)
四、现代城市规划法规的系谱
非法定规划形成的缘由
非法定规划的历史比法定规划要长,法定规划制 度出台之前,都是非法定规划。大多数国家都是 二战以后出台的城市规划法中规定了法定规划。 如:英国在1947年城乡规划法规定要做发展规划 (development plan)之前,英国的城乡规划都 是非法定规划。 非法定规划存在或活跃的最大理由,就是因为法 定的总体规划(或发展规划)不能圆滑地对应城 市迅速发生的各种变化。编制规划的主体(各地 方政府)必须依赖非法定规划补充法定规划所不 能对应的功能。一些国家的中央政府实际上也认 可了这种非法定规划。
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 理。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安排和谋划。
三、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
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城市规划体 系,这是进行城市改造建设的基础。城市规划体 系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规划法规体系、规 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城市规划体系构成 了开展城市改造的制度框架和组织结构。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 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 都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各国和地区 的城市规划体系不尽相同,因为城市规划体系受 到了各国资源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经济发展阶 段、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等的影响。
(3)详细规划 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在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中,都应当贯彻城 市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城市规划由各级具有相应资格的城市规划 设计单位负责编制。
至今为止,这两者在相互影响的同时,各自发展成为较为独 立的规划体系。今后,两者的方法论将进一步相互影响,继 续发展,使城市规划的方法学不断趋于完善。
二、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背景

现代城市规划的源流是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 背景是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导致现代城市 的出现。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
• 1848年,英国诞生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Pulic Helth Act)》,从此,现代城市建设拉开了法制化的序幕。 • 在欧洲,现代城市规划的发祥地应该说是在德国。 189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Frankfurt)市,颁布了《建筑分 级条例(Stafflebauordnungen)》,首次实施了“功能 分区制(Zoning)”,1900年在萨克森(Sachsen)颁布 了《一般建筑法》(有关城市规划,建筑完成度很高 的综合法),首次实现城市规划体系化。

1)城市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2)城市规划方法体系的构成
法定城市规划
非法定城市规划
(1)法定规划 是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要做的规划,并且 规定了编制主体、编制程序、编制内容及 审批程序。这里主要指:城市总体规划与 控制性详细规划(即:两阶段两层次的规 划体系)。
上层规划:非法律拘束性的城市总体规划 (制定城市全体的发展战略、方针)

非法定规划的作用
祢补法定规划在编制审批方面缺乏弹性 ——时间太长 祢补法定规划中过于抽象的部分——法定规划 主要关注土地利用的构成与强度 补充法定规划在空间功能一体化方面的限制

非法定规划的分类
规划的作用
规划的类型
(按与法定规划 的补充关系分类) 对法定规划的一 部分具体化、详 细化 祢补法定规划在编 祢补法定规划在空 制与审批时间上过 间功能一体化方面 长、过复杂的问题, 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暂定规划

回顾城市规划的变迁,可以划分成两大分支:
(1)“理想城市规划”(ideal city planning) 即:按照理想城市方案规划建设城市,其特点是: 基于自由的发想(常常是根据规划师或设计师具有 个性的发想)对城市规划做提案。
(2)“行政城市规划”(administrative city planning) 即:作为行政制度的城市规划,其特点是:依据法 律与制度,通过调整公共利益与私权的矛盾和关系, 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


虽然上述各国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法律早在上 个世纪或本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但这些国家城 市规划法规体系基本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形成与建立的。 1980年代以后,伴随西方社会经济结构向城市 型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的转换,各国面对新的 形式相继修订了城市规划基本法。 我国的第一部城市规划法出台于1989年。
2.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 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组成完整的城市 规划体系。法规体系有纵向体系和横向 体系,纵向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 横向分为基本法和配套法两个方面。
(1)法律法规: 国家城市规划行政法规体系:包括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行政法规; 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以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实施条例或办法为基础,还有与之配套的行 政法规组成。有立法权的城市也可以制定相 应的规划法规。 地方法规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相互衔接、协调

1.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
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 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1)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城市规划 主要体现在: 提供城市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 保证土地在总体利益下进行分配、使用和开发 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利益
(1)城镇体系规划 包括全国、省(自治区)以及跨行政区 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 划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统一安排。
(2)城市总体规划 分三个步骤的工作: 编制总体规划首先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 总体规划纲要,经批准后,作为指导总体规 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大城市可以编制分区规 划,对总体规划内容进行必要的深化。 城市总体规划依法审批后,可以对总体规划 涉及的各项专业规划进一步深化,单独制定 专项规划。

但世界上专门为城市规划制定的第一部国家级法律, 是1909年英国制定的第一部冠有“城市规划”名的 国家级法律:《住宅· 城镇规划诸法(The Housing, Town Planning Etc. Act)》,这部法律开创了现代城 市规划法系建设的纪元。这个法规定了作为开发目 标的“城市规划基准(Town Planning Scheme)”, 并将基于这个基准的开发控制制度化。英国的第一 部“城乡规划法(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产生于1932年。 美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各州的“自治 性”,即各州制定独自的相关法规。美国受德国的 影响,纽约市于1916年制定了第一部综合的“区划 条例(Zoning Regulation)”,法国和日本的城市规 划法都诞生在1919年。
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
一规划在美国称为“City Planning”,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Urban Planning, Community Planning 在英国称为“Town Planning” 在法国称为“amenagement du territoire” 在德国称为“Raumordnung” 在西班牙称为”urbanismo” 在日本称为“都市计画” 在我国称为“城市规划” 按照文字之意,都是指以城市为对象做规划,但是对 于规划的内涵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
(3)我国城市规划行政各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 系:各级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分别对各自行 政辖区的城市规划工作依法进行管理。各级 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上级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城市规划行政 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4.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 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我国现行的城市 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城市起源的原因和时间虽然至今在学术界尚无定 论,但是,城市自古就存在,通过规划来建设城 市也自古就开始了。城市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象 征,各个时代城市规划的目的却有所不同。影响 城市规划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经济、军事、宗教、 政治、卫生、交通、美学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 斯多德认为,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 的生活聚居于城市(Man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for security, they stay together for the good life)。 古代城市规划多受宗教、防卫等因素的影响,现 代城市规划则多受社会经济的影响。谁做规划, 为谁规划,为何目的做规划,过去与现代的城市 规划则完全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