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双子叶植物的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的茎的初生结构茎是双子叶植物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承担着植物的支持和运输水分、养分的功能。
在双子叶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茎的初生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茎的初生结构的组成、形态特征、生长过程以及其在植物生理中的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茎的初生结构主要由茎尖、茎皮、茎髓和茎轴组成。
茎尖是茎的最顶端,由细胞分裂和伸长而形成。
茎尖的细胞分裂活跃,细胞不断分裂并向上生长,从而推动茎的伸长。
茎皮是茎的外部保护层,由表皮细胞、皮层细胞和韧皮部细胞组成。
表皮细胞密集排列,形成一层保护层,起到防止水分流失和抵御外部环境的作用。
皮层细胞负责储存养分和水分,并起到支持和保护茎的作用。
韧皮部细胞排列紧密,形成了茎的主要支持和强度结构。
茎髓位于茎的内部,由髓细胞组成。
茎髓主要负责储存水分和养分,并起到茎的支持作用。
茎轴是茎的主要结构,由茎尖向两侧生长而成,它连接了茎的各个部分,起到茎的整体支撑作用。
茎的初生结构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特征。
茎尖通常呈圆锥形,顶端为尖尖的形状。
茎皮通常呈深绿色或棕色,质地坚韧,有一定的弹性。
茎髓通常呈白色或浅黄色,质地柔软。
茎轴通常呈圆柱形,表面光滑。
这些形态特征使茎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进行养分吸收和水分输送。
茎的初生结构的生长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茎尖的细胞不断分裂,并向两侧延伸,茎皮、茎髓和茎轴随之形成。
茎的生长是由茎尖的细胞分裂和伸长驱动的,茎尖的细胞分裂速度决定了茎的生长速度。
随着茎的生长,茎皮、茎髓和茎轴也会随之增加。
茎的生长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直到植物生长停止或进入休眠期。
茎的初生结构在植物生理中起着重要的功能。
茎尖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使茎能够不断向上生长,从而使植物能够更好地获取阳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茎皮的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水分的流失和外界环境的侵害,保护茎的内部组织。
茎髓的储存作用可以储存水分和养分,以备茎的生长和发育所需。
茎轴的支撑作用可以使茎能够稳定地承受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保持植物的立体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态解剖(初生构造)-高中生物奥赛辅导

胞),功能为保护、降低蒸腾等
皮层
占茎 的比例 小,茎 中一般 没有内 皮层, 有些植 物茎皮 层最内 层富含 淀粉, 称淀粉 鞘
皮 层 厚 角 组 织
维管柱
内皮 层以内 的部分, 包括多 个维管 束、髓 和髓射 线
维管束类型
外韧维管束:种子植物中普遍的维管束类型 双韧维管束:葫芦科、旋花科、茄科、夹竹桃 科等植物 周韧维管束: 周木维管束:
分化而来)
原形成层→维管柱
茎尖的生长动态
茎尖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原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成熟组织 表皮 皮层 维管束
基本分生组织
髓
•茎尖顶端有原套、原体的分层结构.
1、叶的起源 ★叶由叶原基逐步发育而成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原基发生在分生组织表面的 第二或第三层细胞(单子叶植物由表层细胞发生) ★这些细胞平周分裂在茎侧面形成突起→叶原基 2、芽的起源 ★顶芽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腋芽起源于腋芽原基 ★叶腋的一些细胞平周分裂在侧面形成突起→腋芽原基 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 表面第一、二或三层细胞, 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 ★不定芽的发生与分生组织无 关,可从外部也可从内部发生
定根的茎
藤本植物
匍匐茎
缠绕茎
蛇 含 (匍 匐 茎 )
(攀 缘 茎)
直 立 茎
篱天剑 (缠绕茎)
绞杀植物
繁 缕(平 卧 茎)
2. 茎 的 分 枝 类型
假二叉分枝
(false monopodial branching)
单轴分枝
(monopodial branching)
合轴分枝
(monopodial branching)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嘿,真是个有趣的话题!想象一下,站在一个充满绿色的植物王国里,四周都是高大挺拔的植物,它们就像在跟你打招呼,真是让人心情大好。
你知道吗?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其实是个神奇的“地下世界”,它们默默无闻地支持着植物的生长,简直就像个隐形的超级英雄,哈哈!这根茎的构造,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藏着很多秘密。
根茎的初生构造,听上去挺复杂的,但其实它就是一根又粗又壮的茎,下面悄悄扎根,保证植物能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
你想想,根茎就像是植物的“地盘”,它可不想被随便推倒,对吧?所以,根茎里有各种细胞,分工明确,各自忙着做自己的事。
细胞的排列整齐得像是排队等吃饭的小朋友,真是可爱极了。
这里有保护组织,有运输组织,甚至还有支持组织,简直就是一支专业团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你肯定好奇了,根茎是怎么工作的呢?嘿,简单来说,它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想象一下,根茎就像是个“喝水机”,不断从土里吸收水分,给植物提供滋养。
它还负责储存养分,让植物在干旱的日子里也能活得好好的。
就像我们囤积粮食一样,根茎也有它的“储备粮”。
而那些根毛,更是根茎的小助手,帮助增加接触土壤的面积,吸收更多的养分,真是默默奉献的小可爱啊。
再聊聊这个根茎的生长方式,哇哦,真是神奇!双子叶植物的根茎一般会横向生长,慢慢扩展出新的根茎,就像在开枝散叶。
每当一根根茎冒出来,就像是植物在说:“嘿,大家快来,我这里可好了!”这种扩展不仅增加了植物的“地盘”,还为它的后代提供了一个“安家”的地方,简直就是植物界的大家庭。
你想想,家长们在外拼搏,孩子们在家安稳成长,多么温馨的场景!根茎的初生构造还有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它们可以形成“节”和“间”,就像人们的身高差异,增加了植物的适应能力。
每个节都是一个新的生长点,这样的设计让植物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也能“稳如老狗”。
所以,无论是干旱、潮湿,还是贫瘠的土壤,根茎都能快速适应,真是太厉害了!还有一点要提的是,根茎的初生构造和外界环境的关系。
【植物学】茎的解剖结构

【植物学】茎的解剖结构⼀、茎尖分区茎的顶端叫做茎尖,是由叶芽活动形成的。
顶芽活动时,⽣长锥的原⽣分⽣组织分裂,向下产⽣初⽣分⽣组织,初⽣分⽣组织经初⽣⽣长形成初⽣结构,从⽽形成茎尖。
(⼀)分⽣区茎尖分⽣区⼜称⽣长锥,⼀般为半球形,由⼀团具有分裂能⼒的原分⽣组织所构成。
1.原套-原体学说原套-原体学说将茎尖⽣长锥分为原套和原体两部分。
原套位于其表⾯,由⼀层或数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
它们进⾏垂周分裂,扩⼤其表⾯积,原体是原套内侧的⼀团不规则排列的细胞,它们可沿着各种⽅向进⾏分裂,增⼤体积。
在营养⽣长过程中,原套和原体的细胞分裂活动,互相配合,故茎尖顶端始终保持原套、原体结构。
⼤多数的双⼦叶植物,原套通常是两层,⽽单⼦叶植物则有⼀层或两层。
2.细胞组织分区学说根据细胞学特征和组织分化动态观察。
在裸⼦植物和已研究的⼤多数被⼦植物中发现茎端有分区现象。
在原套、原体的中央部位,各有⼀个原始细胞群,前者称为顶端原始细胞区,后者的称为中央母细胞区。
这些细胞较⼤,并具较⼤的核和液泡,染⾊⽐周围的原套、原体细胞浅,细胞分裂较为频繁。
这两群原始细胞分裂形成了围绕在它们周围的周围分⽣组织区和下⽅的肋状分⽣组织区。
肋状分⽣组织区⼜称髓分⽣组织区,其细胞较周围分⽣组织细胞更液泡化,主要进⾏有规律的分裂,因⽽形成特殊的“肋状”。
有些植物在肋状分⽣组织区和周围分⽣组织区上⽅还有整体如浅盘状的形成层状过渡区,其细胞在茎端纵切⾯上尉扁平状,排列整齐,如同形成层及其衍⽣细胞所下形成的形成层带。
形成层状过渡区在叶原基形成的间隔期可以有体积的变化。
分⽣区下⽅形成初步分化的初⽣分⽣组织;由原套的表⾯细胞分化的原表⽪层,周围分⽣组织和肋状分⽣组织分化形成的基本分⽣组织和原形成层。
(⼆)伸长区伸长区由原表⽪、基本分⽣组织、原形成层三种初⽣分⽣组织分化出⼀些初⽣组织,其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逐渐减弱,伸长区可视为顶端分⽣组织发展为成熟组织的过渡区域。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的比较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的比较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双子叶植物根茎维管束环状排列,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茎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散布,髓部不明显。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最外层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
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 初生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膝为二个角,属二原型。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特殊构造:少数根类中药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少数根有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
异常构造:多环性异型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皮层异型维管束,如何首乌;韧皮部与木质部交错排列,如大戟、南沙参;具内涵韧皮部,如华山参。
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最外层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细胞外壁一般无角质层。
少数根的表皮细胞进行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形成根被,如百部、麦冬等。
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通常明显。
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无形成层。
髓明显。
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结构

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结构
(实用版)
目录
1.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结构概述
2.茎的组成部分
3.茎的结构特点
4.茎的功能
5.结论
正文
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结构
1.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结构概述
双子叶草本植物是植物界的一大类群,包括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
它们的茎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结构进行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茎的组成部分
双子叶草本植物的茎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表皮:茎的最外层,起到保护作用。
(2) 薄壁组织:茎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储存水分和养分。
(3) 维管束: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是植物体内水分、养分和支撑力的主要传输通道。
(4) 髓:位于茎的中央,主要起填充作用。
3.茎的结构特点
(1)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有助于防止水分蒸发。
(2) 薄壁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利于储存水分和养分。
(3) 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嵌套组成,增强了植物的支撑力。
(4) 髓部在茎的内部,有助于减轻植物的重量。
4.茎的功能
茎作为双子叶草本植物的主要器官,具有以下功能:
(1) 支撑植物体,使植物能够站立生长。
(2) 传输水分、养分和植物激素,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3)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
(4) 发育成果实,保护种子。
5.结论
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三双子叶植物茎结构

•
• • • • •
第二节 茎 一、茎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二、茎的形态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 生结构 四、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五、茎的变态
第三章:第二节 茎
• 一、功能:输导,支持,贮藏,繁殖。
• 利用:食用,药用,材用,原料。
•
茎是植物体物质输导的主要通道。根 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矿质元素以及在 根中合成或贮藏的有机营养物质,要通过 茎输送到地上各部;叶进行光合作用所制 造的有机物质,也要通过茎输送到体内各 部被利用或贮藏。 茎也有贮藏和繁殖的功能。有些植物 可以形成鳞茎、块茎、球茎和根状茎等变 态茎,贮存大量养料,并可以进行自然营养 繁殖。人们利用某些植物的茎、枝容易产 生不定根和不定芽的特性,采用枝条扦插、 压条、嫁接等方法来繁殖植物。此外,绿 色幼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
•
双子叶植物的种类很多,但其 茎的结构都有共同的规律,在横切 面上,可以看到: • 表皮 • 皮层 • 维管柱(中柱)
茎 中 柱
髓 射 线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 •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初生分生 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在形成成熟组织时, 并没有全部分化成维管组织,在维管束 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留下 了一层具有潜在分生能力的组织,即维 管形成层(以后简称形成层),在初生 结构中,它位于维管束的中间部分,即 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因此,也称为束 中形成层 。
顶芽 侧芽(腋芽) 叶痕
侧芽(休眠芽)
侧枝
芽鳞痕 节
花枝痕
茎:植物体上去掉叶和芽的轴状部分,一般为 圆的,少有三角形和方形。 茎与根的区别:有节 与节间、节上有叶、 叶腋和茎顶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节和节间:茎上着生叶 的部位称为节,节与节 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
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定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结构及鉴定.ppt

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甘草,横切面)
甘草横切面图 1.木栓层 2.皮层 3.韧皮部 4.形成层 5.木质部 6.裂
隙 7.韧皮纤维 8.韧皮射线 9.木射线
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性状鉴定要点)
1.确定是根或是根茎; 2.确定是单子叶植物或是双子叶植物 3.按照性状鉴别的顺序观察。 4.单子叶植物的根断面不呈放射状,可见内 皮层环,维管柱小,中心有髓部。
根的次生结构
2.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及周皮
(1)木栓形成层产生:随着形成层的活动,表皮和皮层破坏, 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2)木栓形成层分裂:向外 形成木栓层(栓外层);向内 形成栓内层。(次生皮层)。
(3)周皮:由栓外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构成周皮。 周皮是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髓部
有
三生结构 少数有
为有限外韧型,分散排列;根状茎有 少数周木型,还有外韧、周木型兼有
无或不明显
无
黄连的鉴定
黄连,“根如连珠而色黄”得名。古人云:“哑巴吃黄连,有 苦说不出”,黄连几乎成了“苦”的代名词。 (一)原植物鉴定
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 deltoirea C.Y.Cheng et Hsiao、云南黄连C. teeta Wall.的干燥
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分生组织——形成层(是凹凸相间的形成层
环)。
(2)形成层分裂:向外 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快) 次 生木质部(比例大)。
(3)形成层演化:凹凸 圆环;部分维管柱鞘细胞参与。
(4)次生维管束:维管束由辐射型转为外韧型,次生木质部和 次生韧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类药材组织结构特征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表皮:在茎的最外层、细胞排列整齐而紧密。 2、皮层:由多层细胞所组成,紧接表皮的娄层细胞为厚角 组织,以内有数层薄壁细胞。 3、维管柱包括以下各部: ①茎有何异同?
向日葵茎横切面示初生结构
向日葵幼茎横切示初生结构
双 子 叶 植 物 向 日 葵 茎 的 一 个 维 管 束
绘杨树茎或向日葵横切面结构图。
韧皮纤维
筛管 伴胞 维管形成层 后生木质部
原生木质部
(2)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构造 ——杨树茎
• 取杨树茎横切面玻片标本,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分出周皮、 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年轮、髓、髓射线、维 管射线(次生射线)等部分,然后再在高倍镜下详细观察 各部的细胞。 • 表皮:即最外一层细胞,并有很厚的角质层,在切片上被 染成红色,有些地方已脱落。
实验八
双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通过对向日葵茎及杨树茎的观察, 了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 杨树茎横切片,蚕豆幼苗。 • 显微镜、刀片。
(1)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的结构
——向日葵茎
(2)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构造
——杨树茎
(1)双子叶植物草本茎的结构 ——向日葵茎
• 取向日葵幼苗,通过茎作横切片。放显微镜下观察,先用 低倍镜观察维管束在茎中分布的情形,注意这些维管束有 大有小。 • 每一维管束是由木质部、韧皮部,以及在木质部与韧皮部 之间的形成层所组成。这些维管束分立排成轮状。以髓射 线相隔,在茎中央占茎很大部位的那些薄壁细胞即是髓, 然后用高倍镜,从外向内将茎的各种组织观察清楚。